唐朝历史发展的轨迹
唐朝历史事件时间表
唐朝历史事件时间表
唐朝历史事件时间表
618年-907年:唐朝统治中国。
619年:开元元年,李渊任大唐太尉,开始唐朝统治。
626年:出兵灭大秦,虚火正式建立唐朝,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万
邦臣服的大一统政权。
711年:唐朝进入最盛期,皇帝李隆基掌控整个朝廷,实施各项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742年:《舆地纪胜》出版,列举当时中国的三百五十个州县、二
百五十多项重大成就,描绘出唐朝繁荣昌盛的历史画卷。
756年:南唐新朝在洛阳正式建立,并在宫廷中发动反朝政变,正
式开始了南唐时期。
780年:前后唐王朝全面衰落,西域统治者完全脱离京师,唐朝开
始加入内战,削弱朝廷的权力。
780年至841年:安史之乱,唐朝大范围陷入动荡,军队大举攻打
洛阳,引发南北朝的局势变化。
845年:大唐末年,黄巢起义,唐朝末期陷入动荡,各地乱世横行,官府公断无数。
888年:李克用完成攻克洛阳,改变历史进程,唐朝大范围地区终
于重新统一。
894年:唐朝末期,李克用攻陷北宋洛阳,展开了灭南宋的历史进程。
905年:唐朝大规模发生变动,新的唐朝王朝诞生,以及西夏建都
兴宁,开始了一段新的历史进程。
907年:唐朝灭亡,宋朝得以建立,中国历史的一个新的篇章正式开启。
唐朝繁荣发展的历程
唐朝繁荣发展的历程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其繁荣发展的历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1. 綏定内患: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巧妙地利用民众对隋朝的不满情绪,将内患綏定,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他还设立了安史之乱前的庆历、贞观、永徽和乾封四个年号,标志着唐朝的繁荣时期开始。
2. 开启改革新局面:唐太宗李世民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建设水利灌溉系统,推行均田制,减轻农民负担,提高生产力;改革人事制度,引入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等。
这些改革使得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3. 发展对外交往:唐朝开放了丝绸之路,与西亚、中亚以及欧洲各国进行了频繁的贸易往来。
外交上,唐朝还与吐蕃、高昌等西部蛮夷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扩大了唐朝的影响力。
4. 文化繁荣:唐朝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
这个时期出现了众多杰出的文化名人,如杜牧、王勃、白居易等。
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科技进步:唐朝在科技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
唐朝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等发明,对于人类的文化传播和科技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在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城市规划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由于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因此,唐代被视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而辉煌的时代。
一口气看完唐朝289年历史
一口气看完唐朝289年历史289年历史唐朝一、唐朝起源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华夏族为主体,汉藩融合的朝代,619年-907年,唐朝分两个阶段:上代619年至704年,由李渊建立;下代705年至907年,由武则天继位执政。
唐朝的诞生可追溯到东汉末年的军阀政治,其建立标志着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式政体的重要转折点。
二、唐初重要历史事件1、621年:宣圣大置(唐初开创官制重建,有“令天下始建律”之说)2、627年:大定神(大定宗法,开启中国历史上人口流动最为丰富的宗教时代)3、628年:宋襄王迁都(迁都许昌,新引进美术艺术)4、635年:武则天即位(开启“民族复兴”和历史上著名的女权时代)5、638年:安息之变(汉族起义反抗唐朝统治,武则天实行大规模迁移政策,在中原地域实行大规模拓荒和民族再平衡)6、641年:进士制度(开启中国教育史上进士竞试)7、649年:高句丽勐罕阿会(完成突厥高句丽大联盟,强化唐帝国的朝贡关系)三、唐初文化1、文学发展:推出了“六朝文艺”,进一步发展出“唐文”,在宋代得到了最高峰。
同时,由此出现了诗词、散文、儿歌、抒情小赋、乐府诗,以及晋书、梁书、魏书之类的文言诗歌史学书籍,其中的一些作品至今仍然长盛不衰。
2、音乐艺术:大量乐谱、歌曲和歌谱涌现,而现今古琴、古筝的音色,都是唐朝的贡献。
3、调理艺术:除了绘画、雕刻等艺术之外,唐朝对密宗调理有着很大的贡献:演讲,尤其是古仪式,集中体现出唐代古代文化思维的集体和礼仪精神,如宗仪中一般是从内中央封礼、太极图、宗室典籍等等。
四、唐初历史遗留唐朝的历史遗留包括武则天时期的《太平御览》,始刊于701年,全部撰写完毕于717年,共分为大典、中典、小典三部,集中饱含着唐朝历史、世界经济、外交以及社会文化全景,其内容很多被纳入《汉书》以及《晋书》。
此外,唐朝还给后世留下了数百座古庙宇,以及许多古代文物。
著名古迹有大唐芙蓉园、长城等,其中仍存有许多唐代科技表征:大楼内的壁画、石雕、木雕、砖瓦,以及用于存储水、供水的水井,令人着迷。
整个唐朝的发展历程
整个唐朝的发展历程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王朝之一,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唐朝的建立阶段。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发动玄武门之变,篡夺了隋朝的政权,建立了唐朝。
李渊在位期间,采用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恢复国家经济,加强中央集权,统一了北方。
第二阶段是初唐时期。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继续推行改革,并且采取了一系列外交政策,加强国内统治,扩张疆土。
他积极开展改革创新,例如废止均田制,改行均输制,加强大唐中央政权的控制力。
在外交方面,他通过娶亲、和亲等方式,缔结了多个安邦豪强的联姻关系,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第三阶段是盛唐时期。
盛唐时期可谓是唐朝的鼎盛时期。
在唐太宗去世后,他的子孙陆续继承皇位,尤其是唐玄宗的统治才是最为辉煌的时期。
盛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一个顶峰。
唐玄宗时期,实行了开元盛世的改革,经济繁荣,对外交往达到了较高水平,对内政治相对稳定,文化艺术达到了一个高峰。
著名的诗人杜甫、李白等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化作品。
第四阶段是晚唐时期。
盛唐时期的繁荣逐渐衰落,晚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安史之乱是一个重要事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导致中央政权的衰弱,藩镇割据现象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动荡的局势。
晚唐时期,农民起义、土地兼并、资源短缺等问题的日益严重,造成百姓的苦难。
同时,晚唐时期文化艺术的发展也趋于式微。
第五阶段是唐朝的衰亡与灭亡。
唐朝最终在907年被朱温推翻,开启了五代十国的历史时期。
这段时期的动荡局势为晚唐时期的衰亡埋下了伏笔。
唐朝的灭亡常常被认为是封建专制制度和政治腐败的结果。
总体来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王朝,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建立、发展、鼎盛、衰落和灭亡等多个阶段。
在唐朝的兴衰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均有较为显著的变化。
唐朝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深远,被称为"永不变质的黄金时代"。
唐朝历史事件时间表
唐朝历史事件时间表唐朝历史事件时间表:618年—907年:第一个唐朝,被誉为国家“重要建立盛世”。
618年:隋朝灭亡,唐高祖李渊在洛阳称帝,唐朝正式成立。
618-626年:唐高祖大举征讨北方少数民族(蒙古、乌桓和契丹),打下唐朝的基础。
626年:唐高祖死于长安,太子李世民继位,施行“统一中国”政策,开启唐朝盛世。
627年:唐武德五年,辽、凉、秦、高宗皇朝各封一京(今西安、兰州、长安、洛阳)。
632-683年:唐中宗平定内乱,在中央开设“太学、司法、吏部”这三大机构,实行调整制度的新政策。
685-705年:唐神宗统治期间,经济达到顶峰,文化发展迅速,革新思想、改革宗教使中国文化强大发展。
710-742年:唐玄宗统治期间,以佛教开展的文化改革拓展了唐朝的政治视野,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多元文化的共存。
756年:唐中兴之起疑,特史宗设立皇室影印司,制作皇室宣讲宣传,大规模地运用宣传和宣教。
767年:唐朝强盛时期,唐太宗大力发展农业,对前朝贵族地位的稳定和官员的提升。
781-782年:唐德宗发动审清运动,社会秩序得到稳定,社会和家庭和谐。
805-820年:唐代文人涌现,出现很多著名的文学成就,集大成者是唐诗、文、书法、绘画等。
821-833年:唐景宗重整官制,旗下的文化大成期,唐宋之争激烈。
835-845年:唐僖宗太康改革,大力实施繁荣经济政策,文学发展得到巨大推动。
846-859年:唐宣宗大明开元朝时期,社会从内而外繁荣,政治稳定,对文化、艺术、宗教方面的促进也更加明显。
860-863年:唐穆宗灭唐后,中国社会陷入混乱,全国大乱,农业经济出现崩溃。
863年:唐穆宗被推翻,慕容家族建立西晋,结束了历史上最辉煌的唐朝。
唐朝历史发展的轨迹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功勋显赫,对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构成 了极大威胁。李建成要保住太子地位,就必须除 掉李世民。斗争中,李建成得到四弟李元吉的支 持,处于优势。626年,他俩借突厥进兵之机, 共谋调出秦王府兵将,以削弱李世民的力量。李 世民得知后,与亲信房玄龄、长孙无忌等策划, 抢先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李建成、李 元吉上朝路过玄武门,发现伏兵,急忙掉头回马 便走。李世民从后面大呼追赶,李元吉仓皇转身 张弓搭箭,连发三箭都没有射中李世民。李世民 还箭,李建成中箭而亡。李元吉也被李世民部将 射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
唐 高
基1.唐的建立
祖
李
李渊:
渊
617年
晋阳(太原东南)起兵
乱世反隋
→
618年
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
624年
扫平群雄,统一全国
立功沙场
李世民(599—649),唐高 祖李渊次子。隋末,随父在晋阳 (今山西太原西南)。617年起兵 反隋。618年,李渊即帝位,国 号唐。李世民为尚书令,不久, 被封为秦王。在唐朝统一全国的 过程中,李世民军功甚多。他先 后打败薛举、刘武周、窦建德 等,同时迫使盘踞洛阳的王世充 出降,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对与他相依为命的六匹骏马的怀 念,李世民在贞观10年(公元636年) 诏令画家阎立本先把“六骏”形象画出, 然后令工艺家阎立德刻在石屏上,置于 昭陵北麓祭坛之内。“昭陵六骏”采用 高浮雕表现手法雕刻而成,是中国古代 雕刻艺术的珍品,也是中华文物的稀世 珍宝,被鲁迅先生赞誉为“它是前无古 人”的。在20世纪初曾被美国商人勾结 国内古董商将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 和“拳毛騧”盗卖,现藏在美国费城宾 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另外四骏即“特 勤骠”、“青骓”、“白蹄乌”、“什 伐赤”,古董商又勾通美国商人将其打 成块企图装箱盗卖运住国外,后被爱国 民众发现追回,现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
唐朝发展的四个阶段
唐朝发展的四个阶段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其历时近300年,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
唐朝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的发展成就。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唐朝的四个阶段,并分享我的观点和理解。
一、初唐时期(618年-712年)初唐时期是唐朝的开端,也是唐朝的奠基阶段。
在初唐时期,唐朝经历了由仪礼之乱结束的政治不稳定时期,李渊建立了唐朝,成为唐太宗。
在他的统治下,国家逐渐统一,社会秩序得到重建,政治和经济开始恢复。
尽管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初唐时期为唐朝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初唐时期,文化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诗人杜甫、李白等崭露头角,他们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科技和农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造纸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农业生产的提高也为国家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盛唐时期(713年-755年)盛唐时期是唐朝的巅峰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在盛唐时期,唐朝的疆域扩张到了最大,领土面积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国力强盛,国内外形势相对稳定。
在政治上,唐玄宗继位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治理,进一步巩固了唐朝的统治地位。
在盛唐时期,唐朝的文化繁荣达到巅峰。
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众多,士人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
文学、绘画、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丰富多彩的文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享受。
盛唐时期的科学技术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如火药、印刷术等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然而,盛唐时期也面临着一些隐患和挑战。
政权的腐败逐渐加剧,士族的势力越来越大,社会阶级矛盾逐渐激化。
战乱和自然灾害的频发也给国家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三、中唐时期(756年-821年)中唐时期是唐朝的转折点,也是唐朝的分水岭。
在此期间,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内乱,对唐朝的统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唐朝政权由此开始衰落,社会秩序大乱,战乱频发,经济受到重创。
唐朝历史事件时间表
唐朝历史事件时间表
唐朝历史事件时间表
618年:王莽入主,唐朝开始。
621年:李渊登基,开创唐太宗时,唐朝的正式标志正式亮出。
626年:唐太宗李渊在大贤卿杨怀民的帮助下推翻王莽,证实唐
朝的统治地位。
635年:唐太宗令皇帝安庆平定南蛮,把中原地区从南蛮手中收复。
640年:唐朝开始进入巅峰,唐太宗李渊下令进行文治礼教改革,布局整个唐朝社会。
641年:唐太宗西迁长安,筹划完成了唐朝的中央集权化,将隋
朝的郡县制度改为唐朝的道州制度。
650年:李渊死后,唐朝孝文帝李世民继位,开创唐文宗时期。
652年:唐文宗李世民令宋徽宗归附,让唐朝统治者获得了孔孟
之义的支持。
661年:孔孟之义写下《易经》,给唐朝社会带来发展。
674年:唐玄宗李隆基迁都洛阳,开拓唐玄宗时期,在经济上活
跃了大量新型业务。
689年:李世民迁都建康,开创唐武宗时期,拓展了文物学、绘画、文学等领域,建立起了标志性的“宫廷文化”。
705年:李治迁都长安,开创唐中宗时期,民乐欣然,长安花园
成为繁荣文化的重要核心。
742年:唐睿宗李亨登基,开创唐宪宗时期,重新推行长期停滞
的孔孟之义,大力倡导理学思想,并为唐朝文化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756年:唐破亡,灭亡。
唐朝发展的四个阶段
唐朝发展的四个阶段唐朝被人称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其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初唐(618年-626年),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消灭唐朝的政治对手并巩固王朝的权威。
唐高祖李渊实现了此目标,并在位期间通过改革和扩大水利来提高国家的农业生产能力。
同时,唐太宗在位时期推行律令制度改革,确立了更为严密的国家制度,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力。
第二个阶段是盛唐(627年-755年),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立了唐朝的优势地位,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唐高宗、唐中宗和唐玄宗相继在位,均致力于扩大中央政府的控制范围、推动民间经济的繁荣、发展科技技术以及创造美好的文学艺术传统。
在盛唐的时期,唐朝的疆域达到了历史上最大的范围,国力和文化影响力也达到了巅峰。
第三个阶段是中唐时期(756年-840年),这个时期是唐朝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低谷,这些损失主要是由于安禄山之乱的影响。
这场叛乱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许多城市被摧毁,许多人死亡。
作为唐朝的政府性质发生变化的一个历史时期,中唐期间也曾进行了一些重要的社会变革。
第四个阶段是晚唐时期(840年-907年),这个时期唐朝的疆域再次扩大,菜籽等农产品的大量生产使唐朝的经济得到富裕发展。
不过,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一些重大问题:贞元年间,李泌和在位的唐宪宗相互对立,之后,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升级为著名的“黄巢之乱”。
后来,仁宗皇帝通过大力推进改革,成功拦住了唐朝的经济下滑趋势。
以上四个阶段便是唐朝30年的最长历程,也是唐朝发展的基本阶段。
唐朝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无数的起伏,荣耀和挫折并存。
唐玄宗在位期间对盛唐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唐诗”的创作使得唐朝成为一个温馨而古典的社会,被后世歌颂不绝。
唐朝的发展史
唐朝的发展史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初唐、盛唐和中晚唐。
初唐时期(618年-626年):初唐时期是唐朝建立之初,李渊在
长安建都,定都后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国土整治和政治改革。
李渊实行了一系列有益于国家发展的政策,例如宽松土地政策、改革税制、设立选举官制等。
通过这些政策,国家经济迅速恢复,政权稳定,并且取得了对东北地区、西南地区的统一。
盛唐时期(626年-755年):盛唐时期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也是
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之一。
在这个时期,唐朝实行了一系列开放政策,鼓励发展商业和对外交流。
这导致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唐朝成为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之一。
同时,盛唐时期也是文化艺术的繁荣时代,唐代出现了许多文学家、诗人、画家等艺术家。
中晚唐时期(755年-907年):中晚唐时期是唐朝逐渐衰落的时期。
这个时期国家面临着外敌的入侵和内部的政治腐败等问题。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辽东、河北等地相继沦陷,对国家经
济和政权造成了重大打击。
唐朝政权在这个时期频繁更迭,最终于907年被朱温推翻,结束了唐朝的统治。
总的来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这段历史见证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繁荣。
唐朝的发展史也展示了一个国家从建立、鼎盛到衰落的过程。
唐朝发展史
唐朝发展史
唐朝发展史是:唐朝历二十二代,前后共二百八十九年,其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
618年由李渊建立,定都长安(今西安)。
627年,李世民登基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以后,武则天一度迁都洛阳15年以周代唐(690-705年),史称武周,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还都长安。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开创了全盛的“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后,国力日趋衰败。
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
唐朝共历289年,20位皇帝。
唐朝声誉远及海外,与南亚、西亚和欧洲国家均有往来。
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唐诗、科技、文化艺术极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唐朝大事年表
唐朝大事年表618年:玄武派和黄龙派达成协议,唐太宗被立为朝廷领袖,拥立唐朝开元盛世。
唐太宗励精图治,着力于土地改革、减免赋税,恢复百官事业,开创宏大发展,使得唐朝开元盛世形成。
621年:唐朝置办南越护国大将军等二十余个职位,着力于维护南越西南边界地区的稳定,赢得了南下游客的青睐。
632年:唐朝的“开元金碧”货币及邮政制度开始使用,即《开元通行令》,奠定了唐朝货币体系的基础,创造了一个新的贸易秩序。
636年:唐朝向西亚远征,完成了长期的西域攻略,征服了安息、摩拉、玛拉、巴兹等四个国家,使得唐朝开元盛世的繁荣范围进一步扩大。
644年:唐朝大规模派遣使节前往西域,为开展丝绸之路的贸易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得唐朝开元盛世的贸易繁荣得以发展。
652年:唐太宗的宫殿建筑工程“开元大都”开始,经历了多次修整完善,最终形成了当时最庞大的宫殿建筑群体,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建筑之一。
741年:唐太宗突然病逝,唐朝开元盛世遭遇转折,以後,开元盛世也终于终结,唐朝繁华也因此逐渐衰落。
二、唐复兴时期(755年-859年)755年:唐朝经历了艰难的统治,唐友仁上台,开启了唐复兴时期。
他重用贤臣,重新开始土地改革减免赋税,重整官制,使唐朝经济逐渐恢复元气,对三国时期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759年:唐友仁八年,复兴大军出征西亚,击败成吉思汗,完成了西亚史上最励精图治的历史攻略,使复兴大观显示出威严大气。
764年:贞元元年,唐朝建立“州县体制”,大范围简化了官制,使得地方政府组织结构更为简洁,对唐复兴时期的行政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767年:贞元四年,唐朝在安史之乱中派遣大量兵力征伐辽东,大规模的征伐使得唐朝的力量进一步得到增强,加速唐复兴时期的进程。
782年:唐朝皇帝唐玄宗改革“郡县制”,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制度,彻底铲除了安史之乱对唐朝政治形势带来的不良影响,开启了唐复兴时期的繁荣时期。
859年:唐复兴时期到达顶峰,贞观九年,唐朝与阿拉伯等西亚国家展开了贸易往来,使得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唐复兴时期的繁荣完成。
唐朝历史简介
则天功绩
武则天的政绩,主要有三点:首先,破格用人和发 展科举制度;第二,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这是武则 天对历史最重要的贡献。武则天执政期间,唐朝国 势仍在持续上升,是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 元之治”的时代,既使唐太宗政策得以继续贯彻执 行,又为“开元盛世”做了铺垫。
武则天称帝历程:
一、稳坐后位:
唐朝历史简介
唐高宗朝疆域
靺 鞨
新 罗
吐 蕃
唐玄宗前期疆域
突 厥
新 罗
吐 蕃
唐朝历史发展历程 恢复并走向强盛 开元之治 安史之乱 武则天统治 贞观之治 618年 建立 发展 鼎盛 755年 衰弱 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朋党之争 农民起义 907年 灭亡 渐趋衰落
618年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907年
贞观之治
1、措施: 政治上:勤政、任贤、纳谏 经济上: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 军事上:设臵管理西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 思想上:培养人才,扩充国学规模 民族上:文成公主入藏
贞观之治
2、表现:
-农民生活安定 -经济繁荣 -政治清明
国力增强
3、出现原因: -吸取隋朝灭亡教训,实行利民政策 -隋朝的繁荣为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武则天的用人之道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 皇帝,她敢作敢为,绝不因循守旧,其中最显著的是不拘 资格选用人才。 武则天对人才的渴求,以及对人才的宽 容,为厂培植自己的政治力量,扩大其政权的社会基础。 武则天通过各种途径扶植庶族地主官僚,从中搜罗更多 的有用之才。为此,她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由朝廷派遣 存抚使到全国各地寻访荐举可用的人才,经由存抚使荐 举的人员,无论有没有才能,都加以试用,才高者试用为 凤阁(中书)舍人、给事中,稍差一点的试用为员外郎、 侍御史、补阙、拾遗、校书郎,官员试任制度从此开始。 二是准许官吏和百姓自己推荐自己,此举既可避免荐举 有所遗漏,也为平民百姓提供了平等的做官机会。三是 进一步发展以乡贡即由州县保举为主的科举制度,不仅 考试科目增多了,而目录取人数也大为增加,平均每年录 取人数,比起唐太宗贞观年问增加一倍以上。
唐朝历史时间轴及重大事件
唐朝历史时间轴及重大事件唐朝(618-907)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朝代,它的历史跨越了两个多世纪,给中国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并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朝代之一。
下面是唐朝的历史时间轴及重大事件:618年,武周政权建立,唐祚改革正式实施,唐朝由此诞生。
称帝之初,唐太宗李淳风实施了开元盛世政策,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推动经济繁荣;政治也稳定,中央统治力度加强,建立了一个更加完善的官僚制度。
618-742年,唐朝逐渐拓宽边境,加强和各少数民族的交往交流,并成功地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建设,使中国和其他国家保持联系,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的文化交流,互通有无,开创了中国古代贸易文化的先河。
742年,唐朝大臣玄宗穆虔任政期间,出现了“安史之乱”,宫廷权角斗争,大地腥风血雨,政治上处于动乱之中,唐朝的衰落开始了。
755年,南宋宣政帝梁城之乱,梁朝覆灭,唐朝对宋朝代际精英文化的影响开始减弱。
845年,玄宗郭威发动皇室内部斗争,实施反宰相政策,肃清了数百家宰相家族,中央权力加强。
并在司空系统改革的开创了唐古代的法律保护机制。
863年,玄宗开始着手统一大宋,并勾结外族“俗高祖”发动了三次北伐战争,最终收复西夏贡地,中央集权空前强盛。
898年,唐廷失去了唐朝最后一块副邦土地,也就是宋朝领土,再也无法望再捍卫其正朔宰相,唐德颓废,政治危机放大。
907年,“五代十国”韩国事变,唐朝灭亡,结束了唐朝历史,跨越了两个多世纪的活力和朝代建立时期。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的朝代,其历史时期见证了中国文明的灿烂、文化发展的活动和国家的强大,以及重大事件向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如今,唐朝的历史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教训,有助于我们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避免历史重演。
唐代发展的4个阶段
唐代发展的4个阶段唐朝分为四个时期,即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
初唐,从到贞观23年(618—649);盛唐,从永徽元年到天宝12年(650年—766年);中唐,唐代宗大历初至唐文宗太和末(766-835),后面的为晚唐,一直到公元907年初唐,如果以重大历史事件划分的话就是从唐高祖李渊建立大唐开始到第三次玄武门之变以前。
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朝代,各方面都是一派欣欣向荣,贞观之治时期,社会虽然还没有完全繁荣,但是政治清明,百姓生活蒸蒸日上,且依靠当时独特的府兵制,唐太宗多次对外用兵,依靠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成绩,虽然是初期,武功却十分惊人。
初唐诗歌仍未摆脱陈隋时期风格,太宗李世民及周围的文人诗作浮艳柔丽,上官体绮错婉媚。
只有魏徵、王绩等少数人能自拔于流俗,但他们仍未摆脱六朝后期“采丽竞繁”的影响。
直到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才有所开拓。
盛唐,自然就是李隆基在公元713年的先天政变后完全执掌大权,改元开元开始,到公元766年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几年。
这时期是唐朝诗歌最为繁荣、成就最高的时期。
盛唐诗歌题材丰富,风格各异,有人歌颂自然,有人向往边塞,有人高歌英雄主义,有人发出失意的叹息。
众多的诗人,在浪漫的氛围中自由地创作,因此,他们的作品精丽华美、雄健清新、形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共同营造出震撼后世的“盛唐气象”。
中唐,即是自公元766年安史之乱后,到黄巢起义结束。
中唐,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摧残,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此起彼伏,但是,唐朝毕竟有底蕴,最终唐宪宗强势削藩,迎来元和中兴。
不料唐文宗时期出现千古未有的现象,甘露之变后,宦官仇士良左右着皇帝,甚至可以随意生杀皇帝,五千年来,第一次有如此大胆的宦官。
甘露之变就是中唐和晚唐的分界线。
中唐虽然政治破碎,但是诗歌上成就也很大,白居易为首的诗人,和元稹一同倡导新乐府运动,而李贺,则如流星划过,永远的鬼才。
晚唐,自然是千疮百孔,风雨飘摇,但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和杜牧带来了唐诗最后的荣光,唐朝最辉煌的时期是李杜,最落魄的时期依然是李杜,这是天之造化。
唐朝历史纪年表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以下是唐朝历史纪年表的简要概述:
1.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即唐高祖。
2. 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成为唐太宗,开启贞观之治。
3. 649年:唐太宗逝世,唐高宗李治继位。
4. 690年:武则天篡位,建立周朝,唐朝暂时中断。
5. 705年:唐中宗李显复位,恢复唐朝。
6. 710年:唐睿宗李旦继位。
7. 712年: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开元盛世开始。
8.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国力逐渐衰落。
9. 763年:安史之乱结束。
10. 846年:唐宣宗李忱继位,唐朝国势有所恢复。
11. 878年:黄巢之乱爆发,唐朝进一步衰落。
12. 907年:朱温篡位,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在唐朝的近三百年历史中,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文化繁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的盛世,尤其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典范。
然而,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逐渐衰落,最终在907年灭亡。
15张地图带你看懂唐朝从建立,再到灭亡的289年历史
15张地图带你看懂唐朝从建立,再到灭亡的289年历史图一图一:公元618年,唐初年形势图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手中有地盘有军队的人物都想借这个乱世成就一番事业。
公元617年,李渊在晋阳起兵,声称要维护隋朝的社会稳定。
可时间才过去1年,618年5月,隋恭帝杨侑就把皇位禅让给李渊,于是李渊就成为皇帝,随后就改国号为唐,唐朝自此建立。
从地图上看,唐朝虽然建立,但形势不容乐观。
像李密,王世充,窦建德都是雄霸一方的存在。
像薛举,李轨,刘武周等,也是一方诸侯,足够令李渊头疼好一阵子。
这还是内部问题。
在外部,东突厥对中原虎视眈眈,一直想着要占领中原。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李渊硬是用了4年时间,基本平定汉地。
等到628年,李世民已经当上2年的皇帝,当他灭掉梁师都后,唐朝这才扫灭群雄,一统天下。
图二图二:公元630年,唐朝VS东突厥626年,具体原因也不好说,反正李世民就是发动玄武门事变,杀死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
没过多久,李渊不知道怎么的,皇帝不当了,主动将皇位让出来给李世民当,自己跑去当太上皇了。
虽然不知道在这段日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但至少能肯定的是,李世民皇帝当得不错。
对内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开创了贞观之治。
对外开扩疆土,攻灭东突厥和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将周边各国揍得纷纷臣服,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李世民的努力下,唐朝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加,对外武功显赫。
可以说要没有他,后来的大唐盛世就得推迟几年。
图三图三:公元634年,唐朝VS吐谷浑图四图四:公元640年,唐朝VS高昌国图五图五:公元640年,唐朝VS薛延陀图六图六:公元646年,唐朝在漠北设置燕然都护府图七图七:公元648年,唐朝VS西域诸国、辽西诸族图八图八:公元657年,唐朝VS西突厥图九图九:公元668年,唐朝VS高句丽、百济649—683年,唐高宗李治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后,他的儿子李治即位。
古中国唐宋历史事件时间轴
古中国唐宋历史事件时间轴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也是文化艺术繁荣的时代。
本文将为您呈现古中国唐宋历史事件时间轴,从而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个丰富多彩的历史时期。
1. 唐朝(618年 - 907年)1.1 618年 -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开创了贞观之治,推动了唐朝的繁荣发展。
1.2 626年 - 唐太宗李世民死后,唐高宗李治继位,继续推行贞观之治。
1.3 649年 - 唐太宗安史之乱爆发,造成了长时间的战乱和社会动荡。
1.4 712年 - 755年 - 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乱,给唐朝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1.5 750年 - 762年 - 唐玄宗登基,开创了开元盛世,使唐朝恢复元气。
1.6 755年 - 763年 -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玄宗开始沉迷于后宫,导致朝政混乱。
1.7 874年 - 879年 - 黄巢起义爆发,给唐朝带来了新的危机。
1.8 907年 - 唐朝灭亡,由于内外因素导致唐朝结束,结束了两百多年的统治。
2. 宋朝(960年 - 1279年)2.1 960年 -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标志着北宋时期的开始。
2.2 北宋(960年 - 1127年) - 这一时期,宋朝政权位于东京(今北京),国土局限于黄河以南。
2.2.1 1004年 - 1007年 - 王安石变法,推行了一系列变革的政策。
2.2.2 1085年 - 1100年 - 苏东坡担任江宁府(今南京)知府,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和文化活动。
2.2.3 1127年 - 金朝攻破东京,导致北宋灭亡,形成南宋时期。
2.3 南宋(1127年 - 1279年) - 这一时期,宋朝政权迁至临安(今杭州),国土局限于长江以南。
2.3.1 1162年 - 1227年 - 宋宁宗、宋理宗、宋度宗相继执政,南宋时期国力逐渐衰退。
2.3.2 1234年 - 1279年 - 蒙古帝国蒙哥汗攻破临安,南宋灭亡,结束了约320年的统治。
通过这个时间轴,我们可以看到唐宋时期中国历史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
唐朝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唐朝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唐朝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
1.初唐阶段: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到唐玄宗登基这一时段被划为初唐。
经历了到贞观之治,到武则天专权,中宗、睿宗的动荡。
2.盛唐阶段:由武则天专权,中宗、睿宗的动荡到安史之乱。
此阶段诗歌题材丰富,风格各异,有人歌颂自然,有人向往边塞,有人高歌英雄主义,有人发出失意的叹息。
3. 中唐阶段:从公元762到872年。
出现了一些诗人中反对横征暴敛,反对黩武战争,攻击豪门权贵的诗人。
4.晚唐阶段:公元827年到906年,这一阶段的诗多体现出在仕途上历尽的坎坷,诗歌常流露出伤感的情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述唐太宗的政绩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为大唐盛 世奠定基础。
唐太宗统治时期,能够汲取隋亡教训;选贤任能, 虚怀纳谏;推行均田制,实行轻徭薄赋,促进生产发展; 仁义为本,慎用刑法;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 制度;对少数民族采取开明政策,对外采取积极友好开 放的政策。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唐王朝带来了政治清明、 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的景象,形成贞观之治 的局面,为后世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开元盛世局面 打下基础。
唐太宗一生的为君之道,特别是其晚年的反省和总 结,也为中国封建统治者提供富有借鉴意义的思想。因 此,唐太宗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对推动 封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自我测评: 2003广东高考问答题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唐太宗不过是个
中等人才,其文韬武略不及梁武帝等人, 之所以出现盛世,“皆时会为之,非尽由 于人力也”。
推向更为辉煌的阶段。
二、贞观之治
“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 商旅野宿”
──《贞观政要》
探究问题二:
唐朝初年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 局面?有何表现?
二、贞观之治
(一)表现(概念):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 发展,国力强盛,文化发达,贞观是唐太宗年号,历 史上把唐太宗时期的繁荣局面称为“贞观之治”
常设考试科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等科 以进士和明经科最为重要。
怎么考? 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等
帖经:考官任择经书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
几个字或几句话,令考生默写出来。各科考试,
均须帖经。
类似今天填空
墨义:从经书中编出若干个问题,要求考生用
经书原文回答
类似今天简答
策论:考生按策问临场撰文答题 类似今天论述
2、积极影响:
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促进民族进一步融合,巩固 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3.唐民族交往频繁的原因
①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的吸引力 ②发达的交通,为中原与边疆沟通、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③唐政权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四、开放的对外政策
探究问题四:
唐太宗统治时期采取什么外交 政策?对朝鲜、日本产生什么 影响?
诗赋:考生临场按文题和规定的格律创作诗赋 类似今天作文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
“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步辇图》
13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离开繁华的都城长 安(今陕西西安西北),来到雪域高原,与吐蕃 王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
四、开放的对外政策
1.政策(积极友好、开放)
①设鸿胪寺 ②鼓励外商贸易,允许居住、做官、通婚 ③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
2.中外交往概况
①来访人员频繁 ②贸易往来频繁 ③外来宗教传入 ④玄奘取经 ⑤朝鲜、日本积极学习唐朝文化
3.影响 ①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会
②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色彩 ③东亚文化圈,对朝鲜、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 (朝鲜:古代典籍、诗歌… 日本:大化改新)
唐朝历史发展的轨迹
兴起 发展 鼎盛 衰落 灭亡
治贞 观 之
政武 绩则
天
世 开 据 藩 乱 安唐 藩 义 唐 元 镇 史镇 末 盛 割 之灭 起
一、玄武门之变
探究问题一:
1、李世民是否具有为帝的实力? 2、李世民是如何登上皇位? 3、你怎样看待嫡长子继承制与玄武 门之变?
★李世民具有为帝实力:
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
材料三 (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 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 长守富贵。
3请回答:根据材料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 在?
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
1.以德化民,民惟邦本
2.以民为本,慎用刑法
3.选贤任能,知人善任 4.广开言路,克己纳谏
5.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6.以诚相待,民族融合
7.对外交流,兼收并蓄
开国元勋 贞观政绩 晚年过失
夺位登基 流芳千古 反躬自省
元朝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伤心秦汉经行 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凌烟阁24功臣图
房玄龄 、杜如晦 、长孙无忌 、 李孝恭 、魏征、 刘弘基 、屈突通 、尉迟敬德 、 高士廉 、李靖 、 殷开山 、段志玄 、长孙顺德 、 秦叔宝 、柴绍 、 侯君集 、张公谨 、程 知 节 、 虞世南 、张亮 、 刘政会、 唐 俭 、李 勣 、 萧 瑀 、
请从“时会” 与“人力”两个方面, 分析促成“贞观之治”的原因。
参考答案:(13分) 隋末农起义为唐初社会发展扫除了障碍,
隋朝的灭亡提供了深刻的教训,为贞观之治的 出现奠定了基础。(7分)
唐太宗顺应形势,调整政策、任贤纳谏, 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6分)
阅读下列材料
(以下摘自 《贞观政要》)
材料一 (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 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 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 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唐太宗一生的为君之道,特别是其晚年的反省和总 结,也为中国封建统治者提供富有借鉴意义的思想。因 此,唐太宗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对推动 封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探讨唐太宗在推动封建社会发展 中的历史作用?
唐太宗统治时期,能够汲取隋亡教训;选贤任能, 虚怀纳谏;推行均田制,实行轻徭薄赋,促进生产发展; 仁义为本,慎用刑法;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 制度;对少数民族采取开明政策,对外采取积极友好开 放的政策。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唐王朝带来了政治清明、 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的景象,形成贞观之治 的局面,为后世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开元盛世局面 打下基础。
() () ()
皇帝 中草 门 审 尚 执 书拟 下 批 书 行 吏户礼兵刑工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阶段 皇帝
主要贡献
创 隋文帝 最早开始分科考试 立 隋炀帝 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是诞生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 完 武则天 首创殿试制度和武举制度 善 唐玄宗 多次亲自面试,诗赋成为考试内容
(二)原因:
1、吸取隋亡教训
-
政治方面:
2、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3、完善三省六部制
4、仁义为本,慎用刑法
经济方面: 5、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文化方面:
6、完善科举制度,延揽人才 7、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三、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自古以来,有很多帝王能平定汉族地区,但却无 法制服四周的少数民族,我的才干并没有超过古人, 但做到了他们做不到的事,这是为什么呢?” ★“先前的帝王们只知道重视汉族,却总轻视少数民 族,只有我能像爱护汉族一样爱护他们,因此他们才 像父母一样对待我。” ★只有以诚相待,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关系。
1、与父反隋起兵建唐 ★你怎样看待嫡长
2、统一全国,战功赫赫 子继承制与玄武门 3、设文学馆,网罗人才 之变?
4、做事英明果断
该制不利于选举贤
能的人统治国家,且容
★李世民登上皇位:
易造成皇室内部争夺帝 位的残酷斗争,玄武门
1、发动玄武门事变 2、唐高祖被迫退位
之变就体现了这种残酷 性,但并未影响唐朝的 稳固基业,反而将唐朝
阅读课本P10,请思考并归纳:
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哪些统治政策?为此 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三、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1、开明的民族政策:
1)武力征服:对东突厥和西突厥 2)设立机构:羁縻府州、安西都护府 3)册 封:对少数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及后代世袭由
唐政府册封 4)和 亲:松赞干布求亲、文成公主入藏。
评述唐太宗的政绩
①唐太宗统治时期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 善于用 人和纳谏 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 ,形成了“贞观之治”,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②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民族团结与发展, 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过入了鼎盛时期。 ③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 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并对世界文明 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④唐太宗一生的为君之道,特别是其晚年的反省和总结, 也为中国封建统治者提供富有借鉴意义的思想。
1请回答: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 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
★有。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
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 材料二 (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人主,可不畏惧!
2请回答: 该材料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 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
★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意在注意调整
五、晚年的反省
1、过
A、纳谏渐少,
失:B、难用民力大兴土木营建
宫殿
2、反 省:撰写《帝范》
? 3、自我评价:济 寰育 宇苍 ,生 其, 功其 大益 ,多益;多平损定少
千秋功业,后人评说
• 青年闯将 • 一统天下 • 杀兄逼父 • 贞观政绩 • 反躬自省
建唐立功 战功赫赫 夺位登基 流芳千古 一代名君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须以德 行、学识为本。”
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用人扬长避短 (魏征) (长孙无忌) (“房谋杜断”)
用人不问出身 (程咬金)
魏征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