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中国历史发展概述
中国历史简述

中国历史简述中国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这段漫长的历史见证了中国的繁荣与衰落、战争与和平、变革与传承。
本文将简要叙述中国历史的主要时期和重要事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
1. 古代中国古代中国指的是从远古时期至公元618年的历史时期,包括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等多个朝代。
在这个时期,封建制度开始形成,社会经济逐渐发展起来。
重要事件包括夏朝的建立、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和秦朝的统一。
2. 唐朝与宋朝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其为国内外留下深远影响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的成就,被誉为“贞观之治”。
宋朝(960年-1279年)的统治者注重发展农业并提倡科技创新,这使得中国经历了一番经济繁荣的时期。
3. 元朝与明朝元朝(1271年-1368年)是由蒙古人建立的中国第一次统一的多民族封建王朝。
元朝统治期间,蒙古人推行行省制,并且建立了国家的官僚体系。
明朝(1368年-1644年)是汉人推翻元朝统治的结果,明朝政权维持了两个多世纪。
在这个时期,中国实行科举制度,提倡文化教育,对海外的探险和贸易也有所发展。
4. 清朝与近代史清朝(1644年-1912年)是由满洲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清朝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实行了一系列的限制政策,导致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衰退。
而在这个时期,中国也经历了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等重大的社会动荡,从而逐渐进入了现代化的道路。
5.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大陆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新中国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的建设,进行土地改革、农业集体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并且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经济实力快速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也逐渐提升。
总结中国历史纵贯古今,沧海桑田。
从古代的封建社会到现代的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历史的变革与发展,正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智慧和奋斗的结晶。
汉族介绍

利厚相东 于实似北 保,,地 暖以只区 。适是: 应墙与 那壁华 里和北 严屋地 寒顶区 气更基 候为本 ,
北平华 京房北 四,地 合院区 院落: 为为多 代四为 表合砖 。院木 式结 ,构 以的
北京四合院
冬暖夏凉的窑洞
江南建筑的特色美
菜湘 粤 一 式 一 菜 三 米南 人 二 为肉 以 一 系、 、 般 是 日 肴 一 为方 多 我 副、 蔬 以 。浙 闽 被 共 三 、 日 主的 以 国 食蛋 菜 五 、 、 分 餐 餐 饮 三 。汉 面 北 。、 及 谷 苏皖为制,料餐 族食方 奶少为 等、的汉饮搭, 人为的 、量主 八鲁川族食配主 以主汉 果鱼食 大、、菜方。食 大,族 品、, 、 . . .
婚丧习俗
汉族婚礼习俗源远流长,民族色彩浓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 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即“纳彩”、“问名”、“纳吉”、 “纳征”、“请期”、“亲迎”等,称之为“六礼”。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 俗。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 进行。
传 统 婚 礼
历史发展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 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公元前2700年,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的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 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 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占了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 公元前21世纪,中原地区的原始公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阶级社会已经出现在黄河中、 下游平原的土地上。从公元前21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夏(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商 (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几个王朝。首先在黄河及其支流渭、 汾、伊、洛下至河济之间以及淮河支流汝、颍上游;继而发展至淮河、泗水、长江、汉水的广大 地区。西周时,已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名,以与蛮、夷、戎、狄相区别。 春秋(前770~前476)时,华夷贵贱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 类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华夷因礼俗、服饰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秦、楚 不仅与齐、燕、韩、赵、魏同称诸夏,而且是两个最强大的华夏诸侯。七雄合纵、连横、兼并、 争战,但族体相同,形成诸夏统一趋势;于是华夏成为稳定的族体,分布区域也已达东北辽河中 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吴越等广大地区。 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建立了秦朝,随后汉朝建立,并统治中国400馀年,该时期中国版图空前扩 大,此时汉族人口分布仍集中与黄河、淮河流域,从西晋末年起,汉族人口逐渐向长江、珠江及 中国东南部大规模迁徙,而从西晋到隋代的建立这一段期间,汉族进入中亚和云南。到明,清时, 南方汉族人口便超过了北方。自明朝起汉族开始零星向东南亚移民,从19世纪起又有汉族向欧洲, 北美等地移民。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

1、最早规定外国列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不平等条约是:《五口通商章程》。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标志是:金田起义。
3、1851——1853年,仅仅经过两年的战斗,太平军就席卷6省,取得伟大的胜利。
因为: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反对清政府腐朽和地主阶级压迫的正义战争。
4、太平天国天京被攻陷是在:1864年7月。
5、鸦片战争前,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发生。
6、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其对中国进行殖民剥削的主要形式是:资本输出。
7、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以签订《辛丑条约》而结束。
8、在中国控史上最先规定关税制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9、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的割让台湾的不平等条约是《马关条约》。
10、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林则徐。
11、鸦片战争前,影响近代中国的最主要的政治因素是:封建制度已经衰落。
12、中法战争中,击退法舰保卫台湾的将领是:刘铭传。
13、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帝国主义国家是:美国。
14、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近代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15、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
16、洋务派建成的新式海军中的主力是:北洋水师。
17、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18、由清政府选送,后来成为著名铁路工程师的赴美幼童是:詹天佑。
19、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洋务运动时期。
20、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的资金有多种形式,其中多数采取的方式是:民办。
21、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出现了: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
22、洋务派举办的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兵工厂是: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23、以下不是由维新派创建的学会是:兴复会。
24、戊戌维新前维新派及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及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抉择,开启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时期。
35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勇气,攻坚克难,锐意推进改革,坚持不懈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和活力,我国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一、经济发展大跨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历史性巨变。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的35年,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由弱变强的35年,也是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跨越的35年。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8%。
1979-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
我国高速增长期持续的时间和增长速度都超过了经济起飞时期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新奇迹。
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2年的亿元。
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2006年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之后每两年上升10万亿元,2012年已达到52万亿元。
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
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十位;2008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
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2008-2012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20%。
初一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初一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单元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内容标准】(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2)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认识:中国境内至少在170万年前已经出现了人类活动。
经过漫长的岁月,原始人类完成了从氏族、部落到国家的发展。
教学活动建议:(1)利用板报建立"历史学习园地"。
(2)根据教学用图,想象原始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教材把握】“新的教材观认为,一切用于教学的有效材料都是教材。
它包括所有与教学有关的图书、杂志等文字材料及图片、音响、影像实物、实境资料。
”新教科书除继承人教社1992年版教材的优点外,更注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在选材上更多地选择一些学生易于接受、与现实生活有联系、能够提高学生人文道德素养的内容,在形式上更强调学生参与、探索、动手等过程性的设计,以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系、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意识。
在体例结构上包含以下成分:导言、宋体正文、楷体小字、历史地图、图片、图画、文献资料、示意图表、课中课后思考题和练习题、课后知识扩展(“自由阅读卡”)、课外活动建议(“活动与探究”),还安排了一些活动课。
不仅体现教科书的工具性,更突出了学生学习的工具性作用,在教学中应合理运用。
同时,教材也因叙述篇幅有限,只能用极其有限的文字表述繁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简约枯燥难免,教材观点、结论可能缺乏较充分的论证,趣味性和深刻性不足。
但若以“开放的可探讨的观点来看对待教材,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通过发现教材的某些叙述是错误的、过时的、论据不充分的,或者不同意或不接受某种对特定史实的叙述方式、评价观点,让学生通过进一步寻找发现丰富多样的历史资料,认识历史事实和对于历史事实的解释和评价的多样性,消除对教材的神圣感,破除权威主义。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3)实行改革开放。(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权力下放、精
简机构等)
2)意义
(1)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 (3)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上取得了 突破性进展,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 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以下转变: (1)指导思想上,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 (2)经济上,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 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从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管理体制。 (3)对外关系上,从封闭保守转向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全 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从“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 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4)政治上,从维护僵化体制转向全面改革,从个人崇拜转向民主 建设。 (5)文化上,从轻视知识到尊重知识,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A
1960
1637
1090
547
457
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1)内容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2)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心转移 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内容:①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 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共在探索建设道路方面的初步成果。
中国历史发展概述

中国历史发展概述中国历史是一个悠久而复杂的历史过程,从远古时代到现代,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变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行一个1200字以上的概述。
中国历史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时期人类开始利用石器进行生产和生活。
然而,真正有系统、有文化的历史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夏朝之后,出现了许多朝代和王国,如商、周、战国时期的诸国等。
在战国时期,中国进入了一个分裂的时期,七雄并立。
这个时期经历了许多权力斗争和战争,同时也是中国思想史上重要的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激荡。
最终,秦朝通过统一六国而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中统一的大一统帝国。
秦朝统一六国后,开始了秦朝的统治。
秦始皇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统一的文字、度量衡等,并修筑了万里长城。
然而,秦始皇死后,秦朝很快就分裂了,进入了一个短暂的混乱时期。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朝,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持续了400多年。
汉朝时期,中国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化作品。
同时,汉朝还进行了一系列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为中国历史后续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汉朝后期,中国出现了多次分裂和动荡,从公元3世纪开始进入了三国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三个国家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最终魏国统一了中国,并建立了晋朝。
晋朝之后,中国又进入了一个分裂和混乱的时期,历经十六国、南北朝和隋朝的统一、隋朝统一了北方,建立了大运河,统一了度量衡,并且修筑了辽阔的长城。
隋朝后期,杨广的荒政导致了农民起义,最终隋朝灭亡。
唐朝后期,中国再次分裂为五代十国时期,这是一个动荡的时期,国家频繁更替。
最终,北方的宋朝统一了中国,并且在南方的宋朝时期,出现了科技和文化的昌盛。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明朝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和开放政策。
明朝期间,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社会经济处于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
中国历史概述

中国历史概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100年左右的夏朝时期。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迭与兴衰,塑造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概述中国历史的主要时期和重要事件。
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100年左右的夏朝。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和墨子等,他们的思想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朝统一了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始皇帝秦始皇还建造了著名的兵马俑。
隋朝和唐朝隋朝(581年-618年)统一了南北朝,结束了几百年的分裂局面。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被誉为"盛世"。
唐朝推动了科学、艺术和文化的发展,与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促进了对外交往。
唐朝的诗人李白和杜牧等被称为"诗仙"和"诗鬼",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世人赞颂。
宋朝和元朝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化成就包括宋朝陶瓷的发展和石刻艺术的兴盛。
宋朝还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持续运作的国家学校——国子监,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元朝(1271年-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在元朝时期,蒙古统治者采取了许多措施促进汉族和蒙古族之间的融合。
明朝和清朝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明朝初年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如土地制度的调整和科举考试的推行。
清朝(1644年-1912年)是由满族建立的王朝,其统治时间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时期。
清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发展了农业和手工业,对中国的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
近现代中国近代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这场战争彻底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大门的序幕。
随后,中国遭受了帝国主义势力的侵略和乱象的困扰。
辛亥革命于1911年爆发,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战国时期为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
三、封建社会
(一)秦朝和汉朝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鼎盛时期
◆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称始皇帝(统一度量衡、文字等)
◆前206年,秦被农民起义推;楚汉之争
◆刘邦建汉(前202年,四汉:文景之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王莽改制
◆公元25年,刘秀建东汉
◆汉族、汉字、汉人由汉朝而来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三)隋唐时期为封建社会的第二个鼎盛时期
◆581年,北周杨坚夺权,建立隋(科举制;京杭大运河)
◆618年,李渊建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四)五代十国、宋元
◆907年,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五代。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辽、西夏;
◆金灭辽、北宋;南宋
◆成吉思汗灭西夏:1271年,忽必烈建元:灭辽、南宋
(五)明清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称帝,建立明朝: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郑和七下西洋)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努尔哈赤于1616年建立后金,其子皇太极于1636年称帝,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
(六)民国时期(1912)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
中国朝代顺序如下: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
附件:朝代顺序及开国皇帝:
中国历史是指中国从盘古开天到二十一世纪之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