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望诊的内容都有哪些

合集下载

中医望诊

中医望诊

中医望诊定义:望诊是医生运用自己的视觉,观察全身和局部情况,以获得与疾病有关的资料,作为分析内脏病变的依据。

包括精神、气色、形态的望诊、舌的望诊及排出物的望诊。

一、望精神1.病人神志不乱,两眼灵活,明亮有神,语言清楚,声音洪亮,为“有神”或“得神”,表示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疾病轻浅,预后好,多属实证、热症阳证。

2.病人精神萎靡,目光晦暗,反应迟钝,语言无力,声音低微,表示正气已伤,病势较重,多属虚证、寒证、阴证。

见于重病及慢性病。

3.神志昏迷、谵语、手足躁动,虽表现为阳证、热证、实证,但正气已伤,邪气过盛,病邪深入,预后不良。

二、望气色1.正常人面色微黄,红润而有光泽。

2.面色红:为热证。

如满面通红,多是实热;若两颧绯红,多为阴虚火旺之虚热。

3.面色白:为虚寒证或失血。

4.面色黄:多为脾虚而水湿不化,或皮肤缺少气血之充养。

若面目鲜黄为阳黄,多属湿热;面目暗黄为阴黄,多属寒湿;面色淡黄、枯槁无泽为萎黄,多为脾胃虚弱,营血不足;面色黄胖多为气血虚而内有湿。

5.面色黑:属寒证;虚证,常为久病、重病、阳气虚。

多见于肾虚及血瘀证。

6.面色青:多为寒证、痛证和肝病。

为气血不通,脉络阻滞所致。

三、望形态1.体形结实,肌肉充实,皮肤润泽,表示体格强壮,正气充盛;形体瘦弱,肌肉瘦削,皮肤枯燥,表示衰弱,正气不足。

2.形体肥胖,气短无力,多为脾虚有痰湿。

3.形体消瘦,多为阴虚有火。

4.手足屈伸困难或肿胀,多为风寒湿痹。

5.抽搐、痉挛、多是肝风。

6.足膝软弱无力,行动不灵,多为痿证。

7.一侧手足举动不遂,多为中风偏瘫。

四、舌诊舌诊主要观察舌质和舌苔,其中舌质的变化主要反映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而舌苔的变化主要用来判断外邪入侵的深浅、轻重,以及胃气的盛衰。

1.舌质:是指舌的本体,正常舌质为色泽淡红。

(1)舌色①淡舌: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多见于血虚,为阳气衰弱、气血不足象。

色淡而胖嫩为虚寒;胖嫩而边有齿痕为气虚、阳虚。

中医之望神精要

中医之望神精要

中医之望神望诊总论:1.定义:望诊,是指医生通过视觉对人体的全身、局部及排出物等方面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健康状态,诊察病情的方法。

2.内容:①望全身:神、色、形、态四个方面。

②望局部:头面、五官、颈项、躯体、四肢、二阴及皮肤等。

③望舌:舌质、舌苔两部分。

④望排出物:分泌物、呕吐物及排泄物等。

⑤望小儿指纹3.意义:望诊为四诊之首。

观察人体全身、局部等方面的变化,不仅可以了解机体的健康状况,还可作为判断脏腑、气血等病理变化的依据。

4.注意事项:(1)光线充足,避免干扰在光线充足下进行,不宜采用有色灯光,对夜诊的患者,必要时白天再进行复诊。

避免因光源及室温高低的干扰而造成误诊。

(2)充分暴露,排除假象应充分暴露受检部位,以便观察。

同时也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注意排除因为化妆、染发、整容或衣着等因素造成的假象。

(3)以常衡变,动态观察要熟悉各部位组织的正常表现特点,以及某些生理性变异的现象;对某些变化迅速和危重的病症,还需注意动态地进行观察,为及时判断疾病变化提供准确的依据。

(4)有机结合,综合为断临证时应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将全身望诊与局部望诊有机结合,综合观察。

全身望诊定义:又称整体望诊,指医生通过对患者的神气、色泽、形体及姿态等进行整体观察,借以了解机体精气的盛衰、脏腑功能的强弱,作为辨别疾病性质、推断病情预后的依据。

望神(一)神的概念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

分类:①广义之神,即“神气”,指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

②狭义之神,即“神志”,指人的意识、思维、情志活动。

望神:是指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健康状态、了解病情的方法。

(二)望神的原理与意义1.原理①神的产生来源于先天之精。

同时又必须依赖后天水谷精气的不断充养,才能维持健旺的神气状态。

②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均是神的物质基础。

只有当气血津液充足,脏腑组织功能正常,人体才能表现出良好的神气状态。

中医诊断学 - 第一章 望诊 - 第一节 全身望诊

中医诊断学 - 第一章 望诊 - 第一节 全身望诊
机理:假神的出现是由于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虚阳 无所依附而外越,残精无所固摄而外泄,暴露出一时"好转"的 假象。这是阴阳即将离绝的危侯。 古人比做「残灯复明」,「回光返照」。
假神例图→
望神——神乱
神乱:即精神错乱,神志异常,见于癫、狂、痫病人。
癫-----表情淡漠,沉默寡言,郁闷不乐,神志痴呆,喃喃 自语,哭笑无常。多由痰气郁结,阻蔽神明;或心脾两虚, 神不守舍。(阴证)
四、望姿态
望姿态:是观察病人的姿势和动态来诊察病情的方 法。 (一)原理:
阳、热、实------躁动不安;阴、寒、虚-----喜静 懒动。 (二)望姿态的内容 1.动静姿态 (1)动静姿态诊病的要点 动、强、仰、伸:多属阳、热、实证。 静、弱、俯、屈:多属阴、寒、虚证。
(2)动静姿态的主要表现和意义
淡白:
面色淡白 无华,唇 舌色淡。
主:血虚 证或失血 证。
已主面 有虚色 好损淡 转。白 )气, 虚准 证头 ,明 逐润 渐, 康口 复唇 (淡 贫红 血。
白光 肾 络 面 阳, 睑 白: 虚 口 虚 主: 。 唇 浮 阳虚, 独 , 红隐 或阳 。 约 虚水 主 可 泛。 水 见
肿红 。色 脾浮
胖瘦:过胖或过瘦都可能是病理状态。
胖而能食,为形盛有余,脾胃健旺;
胖而食少,为形盛气虚,脾虚有痰。 瘦而能食,为中焦有火; 瘦而食少,为中气虚弱。
3、体质类型
1)阴脏人 特点:偏寒、抑郁、多静。 表现:形体偏胖,容易疲劳,面色偏白。 多见阴盛、阳虚证。 2)阳证人 特点:偏热、亢奋、多动。 表现:形体偏瘦,面色偏红,畏热喜冷。 多为实证、热证。 3)平脏人 表现:胖瘦适中,寒热中和。
戴阳证:症见久病重病,

中医诊断学(望诊-局部望诊)

中医诊断学(望诊-局部望诊)

望面部
▪ 面肿 整个面部浮肿,多见于水肿病,常兼全身水肿,而 无红赤疼痛等。 阳水(眼睑颜面先肿,皮薄光亮,肿势较肢体部为 甚,发病较速)──外感风邪,肺失宣降 阴水(面色晄白,腰以下水肿明显,最后波及头面, 发病缓慢)──脾肾阳衰,水湿泛溢
▪ 腮肿 痄腮(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不 清,红热,按之柔软或压痛,面赤)──外感温毒 之邪所致。(小儿多见)
望耳
▪ 虚、寒证 耳轮青黑──阴寒内盛、剧痛 耳轮红肿──肝经湿热 耳轮干枯焦黑──肾精亏虚,精不上荣──温病晚期耗伤肾
阴,肾虚下消 小儿耳背红络,耳根发凉──麻疹先兆 ▪ 耳内的病变 脓耳 初起、极期──肝胆湿热熏蒸(中耳炎等)
后期──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望牙龈
▪ 可诊察肾、胃的病变及津液的盈亏。 ▪ 齿龈淡白──血虚或失血 ▪ 齿龈红肿疼痛──胃火亢盛,循经上炎 ▪ 齿龈肿痛不红──虚火上炎 ▪ 齿衄(牙龈出血)
兼红肿疼痛──胃火上炎,伤及龈络 不红不痛微肿──肾阴亏虚,虚火上炎伤络
望咽喉
▪ 可以诊察肺、胃、肾的病变 ▪ 正常:色淡红润泽,不肿不痛,呼吸通利,发音正
望目
▪ 目形 目胞浮肿──水肿,健康人低枕睡眠后一时性目胞 微肿 眼窝凹陷──伤津耗液(吐泻、高热),脏腑精气 衰竭(久病重病,病危) 眼球突出: 双侧 兼咳满上气──肺胀(痰浊阻肺,肺气不宣, 呼吸不利) 兼颈前肿块突起,急躁易怒──瘿病(肝郁化 火,痰气壅结) 单侧 眼部或前颅内肿瘤;外伤
望目
▪ 目色 目赤肿痛──实热证 白睛发红──肺火或外感风热 两眦赤痛──心火 眼胞红肿湿烂──脾经湿热上攻 全目肿赤──肝经风热上攻,诸经热盛 黄疸(白睛黄染均匀,无隆起,眼球周围明显,近黑睛部稍 浅)───湿热或寒湿内蕴,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 鉴别:中老年人球结膜脂肪沉着:稍隆起的淡黄斑块,睑裂 部明显 目眦淡白,兼见面、唇,舌淡白无华──血虚、失血,血少不 能上荣 目胞黑而晦暗──肾虚,肾精亏虚或命门火衰,水寒内盛

中医望诊名词解释

中医望诊名词解释

中医望诊名词解释
中医望诊是中医诊断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舌苔、舌质、脉象等来获取相关的病情信息。

以下是常见的中医望诊名词解释:
1. 外貌观察:外貌观察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精神状态、体态等来推测患者的病情。

例如,面色苍白可能表示气血不足,面色红润可能表示火热等。

2. 舌苔:舌苔是指舌面上的一层白色或黄色的物质,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厚薄、湿润程度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例如,黄色的舌苔可能表示热病,白色的舌苔可能表示寒病。

3. 舌质:舌质是指舌的形状和质地,通过观察舌的形态、颜色、光泽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例如,舌红可能表示热病,舌淡白可能表示气虚等。

4. 脉象:脉象是指通过触摸患者脉搏的感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中医将脉象分为浮、沉、缓、数、细、滑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对应不同的病情。

例如,浮脉可能表示表面的病变,沉脉可能表示内脏的病变。

5. 症候:中医望诊还可以根据观察到的外貌、舌苔、舌质、脉象等病征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一个症候。

症候是指患者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和,对应着特定的中医疾病诊断。

例如,面色苍白、舌淡白、脉虚弱可能表示气虚血虚
的症候。

总之,中医望诊是中医诊断中重要的一环,通过观察外貌、舌苔、舌质、脉象等来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而判断病因、辨别病证,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望诊的五个内容

望诊的五个内容

望诊的五个内容望诊的五个内容望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质、眼底等多个方面,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下面将详细介绍望诊的五个内容。

一、望面1. 面色:中医认为,人体内脏经络与五脏六腑相连,内外相通。

因此,面色可以反映出人体内部的状况。

例如,肝郁气滞时容易导致面色发黄或泛绿;肺气虚弱时则容易出现苍白无华的面色。

2. 神情:神情可以反映出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健康状况。

例如,忧虑焦虑时容易出现眉头紧锁、目光呆滞等表情;而心情舒畅时则会有笑容和轻松愉悦的神态。

3. 唇色:唇色可以反映出身体内部气血运行和代谢状态。

例如,唇红润而不发干,则说明身体气血充足、代谢正常;而唇发黑或者颜色不正常,则可能是身体内部存在问题。

1. 舌苔:舌苔是指舌面上的白色或黄色薄膜,可以反映出患者的消化功能和营养状况。

例如,苔白薄而湿润,则说明消化功能正常;苔黄厚则可能是胃肠道有炎症或者消化不良。

2. 舌质:舌质是指舌头的形态和颜色,可以反映出患者的气血运行和五脏六腑的状况。

例如,舌质红而光滑,则说明气血通畅;舌质暗淡则可能是气血不足或者五脏功能异常。

三、望目1. 瞳孔:瞳孔可以反映出患者神经系统的状况。

例如,瞳孔大小不一则可能是神经系统有问题;而瞳孔放大则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刺激。

2. 眼底:眼底可以反映出患者心血管系统的状况。

例如,视网膜动脉硬化或者出现视网膜出血,则可能是心血管系统有问题。

四、望耳1. 耳垂:耳垂可以反映出患者的气血运行和五脏六腑的状况。

例如,耳垂红润则说明气血充足;而耳垂发白则可能是气血不足或者五脏功2. 耳道:耳道可以反映出患者的肺部和呼吸系统的状况。

例如,听力下降或者耳鸣则可能是肺部有问题或者呼吸系统受到影响。

五、望身体1. 皮肤:皮肤可以反映出患者的体质和代谢状态。

例如,皮肤干燥则可能是缺水或者代谢不良;皮肤发黄则可能是身体内部存在问题。

2. 身体形态:身体形态可以反映出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身体健康状况。

中医四诊――望诊

中医四诊――望诊

中医四诊――望诊简单来说,望诊包括一般望诊和舌诊两部分内容,一般望诊又包括望神察色,望形态、望五官等,舌诊包括望舌质望舌苔。

望诊首先是望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如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反应灵敏,称为有神,是健康或病情轻浅的表现。

如精神萎糜,表情淡漠,目光晦暗,反应迟钝,甚至神志不清,称为无神,表示病情较重。

通过望神可以对病人的病情和预後,做一个估计,做到心中有数。

察色主要观察面部的颜色和光泽,根据不同的色泽可以看出气血盛衰和疾病发展变化。

正常中国人面色微黄,红润光泽,若出现异常色泽称为病色,常见的有白色,主虚主寒主失血;黄色,主虚主湿;青色,主寒主瘀主痛,主小儿惊风;红色,主热;黑色,主肾虚。

望形态是指望形体和动态,如形肥食少为脾虚有痰。

形瘦善饥,为胃中有火。

踯卧喜静,多属寒证。

烦躁喜动,多属热症。

张口抬肩,喘息不能平卧是喘症,项背强急,角弓反张是痉病;久病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是危重证候。

中医经验认为五脏开窍於五官,五官内应於五脏,通过望五官可以了解一定的内脏病变,如目赤红肿,多为肝火或风热,两目上窜,直视或斜视为肝风内动,耳轮干枯焦黑为肾精亏耗,鼻翼煽动为邪热蕴肺,牙龈肿或兼出血属胃热亢盛。

望舌诊病是中医长期实践积累的独特察病手段,主要观察舌质和舌苔,舌质是舌的肌肉部分,舌苔是舌面附着的苔状物,舌质可以反映五脏的虚实,舌苔可以察外邪侵入人体的深浅,正常人是淡红舌,薄白苔。

若舌质淡白主虚,主寒,舌质红主热,紫舌主瘀血,白苔主表证寒证,黄苔主黑证热证,黄而厚腻是湿热或痰热,苔薄病情轻,苔厚病情重,舌苔由薄增厚,表示病进,由厚变薄表示病退。

临床上通常把舌质和舌苔变化联系起来,综合判断,中医经验,一般是急性病重舌,慢性病重脉,因为舌象能比较准确及时反映机体生理病理状况。

熟练运用望诊,对疾病的诊断既快又准,所以中医说“望而知之谓之神”。

中医望诊

中医望诊


望面色
1、常色 【概念】生理时的面 2、病色 部色泽 (1)主色:是指人终生不改 【概念】是指人体在疾病状态 变的基本肤色、面色。 时的面部颜色与光泽,可以 (2)客色:人与自然环境相 认为除上述常色之外,其他 应,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动, 一切反常的颜色都属于病色。 人的面色、肤色也相应变 分为:青、黄、赤、白、黑 化叫作客色。
望 诊
湖口县中医院 急诊科 宛仲秋
概 念 医者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整体或局部的变化 来了解健康或疾病状态,称为望诊。 内 容 整体望诊(望神、面色、形体、姿态) 局部望诊(望头面、五官、肢体、皮肤等) 望舌 望排出物(望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等 ) 望小儿指纹
一 望 神


1、有神(得神):精充气足神旺 望 表现: 诊 神志清楚、语言清晰、面色荣润、表情自然、两目 灵活明亮、反应灵敏、体态自如、呼吸平稳。 意义:正气未伤,病轻易治,预后较好。 2、无神(失神):精损气亏神衰 表现:精神萎靡、言语不清、循衣摸床、撮空理 线;或猝倒目闭而开;面色晦暗、表情淡漠或呆 板、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强迫体位;呼吸微弱 或喘,周身大肉已脱。 意义:正气已伤,病重难治,预后较差。
整 体 望 诊
五种。
整体望诊
1.病色——青色(肝:风)
主病 寒证 痛证 瘀血证 惊风证 特点 青紫 青黑 青紫 眉间、鼻柱、唇周 色青紫
整体望诊
2.病色——黄色(脾:湿)
主病 湿证 脾虚
黄疸 血虚 湿阻 湿热 寒湿
特点 面黄
萎黄:面色淡黄,干萎无泽 黄胖:面黄虚浮 阳黄:黄色鲜明如橘子 阴黄:黄色晦暗如烟薰
2、望面部:面部的神色同望诊。
二、望五官
1、望目 望目的神、色、形、态。 2、望鼻 审察鼻之颜色、外形及其分泌物等变化。

中医四诊望诊

中医四诊望诊
热盛伤津——舌强硬而色红绛 风痰阻络——舌强而歪斜
舌强硬色红
舌诊
3.歪斜舌 舌象:伸舌时舌体 不 由自主地歪向一侧。 主病:中风、
中风先兆。
舌诊
4.颤动舌 舌象: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止。 主病:肝风内动。
5.吐弄舌 舌象:舌伸出口外不收者为吐舌;舌微露出口, 旋即收回,或反复舐口唇者为弄。 主病:心脾积热(吐舌);动风(弄舌)。
意义:多见于狂躁、癫、狂、痫等。
2、望色 (一)、望色的原理与意义 (二)、常色:正常生理情况下的面部颜色与光泽。 正常面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常色有主色与客色之分: 1.主色:面色肤色终生不变者。 2.客色: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变,人的面色与 肤色也会相应改变。
(三)病色 病色善恶:
善色:五色光明润泽 恶色:五色晦暗枯槁
小便 清长 —— 虚寒 短黄 —— 实热 尿血 —— 实热、湿热、脾肾不固 尿中沙石 —— 石淋 小便混浊 —— 肾虚、湿热
9.望舌 舌的形体结构
舌背 (舌面粘膜) 舌
舌 底:舌下络脉。
舌的脏腑分部 舌尖 —— 心肺 舌中 —— 脾胃 舌根 —— 肾 舌边 —— 肝胆
气血津液充养于舌
方法
嘱患者自然地将舌伸于口外,舌体放松,舌面伸展,舌尖略向下,充分暴 露舌体。伸舌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舌面气血流行,引起舌色的变化。一般 先看舌苔、后看舌质,依次按舌尖、舌中、舌根、舌两边顺序查看。
腐腻 苔苔
舌诊
4、剥(落)苔 舌象:舌苔部分或全部剥落。 主病:胃气亏虚——舌淡苔剥 胃阴枯竭——舌红绛苔剥
舌诊
苔色的变化有:白、黄、灰黑。 1.白苔
舌象:舌苔颜色呈白色 主病:表证——舌苔薄白
寒(湿)证——舌苔白厚湿润

望诊的基本内容

望诊的基本内容

望诊的基本内容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表现来判断病情。

下面将介绍望诊的基本内容。

一、面色观察面色是人体内脏功能和气血状况的外显表现,通过观察面色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

如面色苍白可能表示气血不足,而面色红润可能表示气血充盛。

二、舌苔观察舌苔是反映人体内脏功能和疾病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厚薄、湿润程度等可以判断患者的病情。

如舌苔黄腻可能表示湿热内蕴,而舌苔白腻可能表示寒湿阻滞。

三、脉搏观察脉搏是反映人体脏腑功能和病情的重要指标。

通过观察脉搏的搏动力度、频率、节律等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

如脉搏弦细可能表示气血不足,而脉搏沉迟可能表示寒湿内阻。

四、面部特征观察除了面色外,观察面部的其他特征也有助于判断疾病。

如面部出现皮疹可能表示风热病变,面部出现水肿可能表示湿气内停。

五、体态观察通过观察患者的体态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

如体态消瘦可能表示气血不足,体态肥胖可能表示湿热蕴结。

六、言语观察通过观察患者的言语可以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验。

如患者声音低沉可能表示气虚,患者言语多短促可能表示气短。

七、情绪观察情绪是人体内脏功能和疾病状况的重要反映。

通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

如患者情绪烦躁可能表示肝火旺盛,患者情绪低落可能表示气血不足。

以上就是望诊的基本内容,通过观察面色、舌苔、脉搏等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

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希望以上内容有助于读者对望诊的基本内容有更加清晰的了解。

中医四诊之望诊

中医四诊之望诊

中医四诊之望诊望诊医者运用视觉,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可见征象以及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状态,称为望诊。

望诊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察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络脉、皮肤、五官九窍等情况以及排泄物、分泌物、分泌物的形、色、质量等,现将望诊分为整体望诊、局部望诊、望舌、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等五项叙述。

舌诊和面部色诊虽属头面五官,但因舌象、面色反映内脏病变较为准确。

实用价值较高。

因而形成了面色诊、舌诊两项中医独特的传统诊法。

故另立项目介绍。

一、整体望诊整体望诊是通过观察全身的神、色、形、态变化来了解疾病情况。

(-)望神望神就是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即观察人的精神状态和机能状态。

神是生命活动的总称,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可以说神就是生命;狭义的神,乃指人的精神活动,可以说神就是精神。

望神应包括这两方面的内容。

神是以精气为物质基础的一种机能,是五脏所生之外荣。

望神可以了解五脏精气的盛衰和病情轻重与预后。

望神应重点观察病人的精神、意识、面目表情、形体动作、反应能力等尤应重视眼神的变化。

望神的内容包括得神、失神、假神,此外神气不足、神志异常等等也应属于望神的内容。

1.得神得神又称有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在病中,则虽病而正气未伤,是病轻的表现,预后良好。

得神的表现是:神志清楚,语言清晰,面色荣润含蓄,表情丰富自然;目光明亮,精彩内含;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

2.失神失神又称无神,是精损气亏神衰的表现。

病至此,已属重笃,预后不良。

失神的表现是:精神萎靡,言语不清,或神昏谚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卒倒而目闭口开;面色晦暗,表情淡漠或呆板;目暗睛迷,蝉神呆滞;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强迫体位;呼吸气微或喘;周身大肉已脱。

3.假神假神是垂危患者出现的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是临科的预兆,并非佳兆。

假神的表现是:久病重病之人,本已失神,但突然精神转佳,目光转亮,言语不休,想见亲人;或病至语声低微断续,忽而响亮起来;或原来面色晦暗,突然颧赤如妆;或本来毫无食欲,忽然食欲增强。

中医望诊

中医望诊

2、望龈
五、望咽喉—肺、胃 • 咽部深红、肿痛明显:属实热。 • 咽部色红娇嫩,肿痛不明显:属虚证。 • 有黄白色脓点,甚则溃烂:肺胃热毒壅盛。
六、望斑疹
1、斑——阴斑、阳斑
• 表现:斑色深红,点大成片状,平铺于皮肤下,
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 • 病机:胃热炽盛,入于血分 2、疹——麻疹、风疹 • 表现:色红或紫红,点小如粟粒,高出于皮肤, 抚之碍手,压之褪色。 • 病机:肺部郁热,累及血分
三 望形体 1.体强:身体强壮 • 表现:骨骼粗大,胸廓宽厚, 肌肉充实,皮肤润泽,筋强力壮。
2.体弱:身体瘦弱 • 表现:骨骼细小,胸廓狭窄,肌 肉瘦削,皮肤枯槁,筋弱无力。
3.肥胖:体重超过正常20%者 • 体胖能食——形气有余,精气充足。 体胖食少——形盛气虚,脾虚有痰。 • 结论:胖人多阳虚,多痰,多湿。 4.消瘦:体重明显下降超过10%者 • 意义:形瘦能食——中焦有火。 形瘦少食——脾气虚弱。 • 结论:瘦人多阴虚、多火、血虚 。
2.胖大舌
舌象:舌体宽大而厚。
主病:舌淡白而胖——脾肾阳虚,水湿痰饮内蕴
舌体深红而胖——心脾积热
表现:舌体边缘有牙齿压迫痕迹 意义:脾虚,水湿内盛
齿痕舌:
舌诊
3.瘦薄舌
舌象:舌体瘦小而薄
主病:气血两虚——舌淡白瘦小
阴虚火旺——舌红绛瘦小
舌 淡 白 瘦 小 舌 红 绛 瘦 小
舌诊
4.芒刺舌
舌象:乳头增多、肥大,
局部望诊
• • • • • • 望头面 望五官 望躯体 望四肢 望二阴 望皮肤

一、望头与发——肾
部 望
诊 1、头形 过大、过小,伴智力不全——先天不足,肾精亏损 囟填(囟门高突)——实证

中医四诊法之望诊

中医四诊法之望诊

中医四诊法之望诊中医四诊法是指望、闻、问、切4种中医诊病手段。

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

例如,可以通过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分辨病情的虚实寒热,可以通过闻口腔中异常的味道来判断身体状况。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或其陪诊者,以了解病情,问诊的内容主要有问寒热、汗、睡眠、大便;以及有关疾病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既往病史、患者的病痛所在和生活习惯、饮食爱好等与疾病有关的情况。

问诊是了解病情和病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是医者运用指端之触觉,在病者的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五脏五色今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一下“望诊”。

《难经·六十一难》中说:“望而知之谓之神”,清代名医林之翰在《四诊抉微》中说:“四诊为岐黄之首务,而望尤为切紧”,可见望诊在临床中的重要性[1]。

望诊的重点是查看面部、眼睛,五色沉浮、聚散、泽枯、明暗等变化,认为五色能反映五脏的病变。

鼻、目、口唇、舌、耳分别是肺、肝、脾、心、肾之表现,通过观察鼻、目、口唇、舌、耳的形态和色泽可以分别诊断五脏功能。

从五官的色泽形态不仅可以判断病位所在,而且能够推测病邪盛衰和脏腑虚实。

《望诊遵经·四时望法相参》曰:“凡观五色之殊,当审四时之变”,不同季节所主颜色各不同。

春肝木旺,其色当青,青属于少阳;夏心火旺,其色当赤,赤属于太阳;长夏脾土旺,其色当黄,黄属于中央;秋肺金旺,其色当白,白属少阴;冬肾水旺,其色当黑,黑属于太阴。

“凡此四时之色,得其平则不病”,如果在当季出现所主的颜色则不生病,“当其时而见其色者”是健康的情况;“外感阴病见阳色者”易治,“阳病见阴色者”难疗;“内伤阳病见阴色者”易治,“阴病见阳色者”难疗。

说明随着季节变化,则肤色也会有所不同。

《望诊遵经·昼夜阴睛相参》亦提到人的肤色会随着昼夜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中医基础学--望诊

中医基础学--望诊
中医基础学--望诊
诊法是指中医收集临床资料,诊察 疾病的基本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 诊切诊四个方面,简称四诊。
望诊的内容
• 望神 • 望色 • 望形态 • 望头颈五官 • 望皮肤 • 望舌 • 望分泌物及排泄物 • 望小儿指纹
• 望神的重点是神情、眼神、气色等,眼 神最为重要。
• 望神包括有神、少神、无神、假神。
• 排泄物及分泌物色白清稀者多为寒证、虚 证;色黄黏稠者多属热证、实证。
• 望指纹适用于3岁以内小儿,小儿食指络第三节为命关,合称 三关。
望色主要是观察面部色泽,分病色和常色,病色 所反映的主病、病位、病性及病机如下:
• 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 • 黄色:主虚证、湿证 • 赤色:主热证 • 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 • 黑色:主肾虚证、水饮证、瘀血证
• 望舌主要观察舌质和舌苔的变化。正常的 舌象可概括为淡红舌,薄白苔。
• 舌尖反应心肺的病变,舌边反应肝胆的病 变,舌中反映脾胃的病变,舌根反应肾的 病变
望舌色
• 淡白舌:主虚证、寒证 • 红舌:主热证 • 绛舌:外感热病者为邪热已深入营血,内
伤杂病者多属阴虚火旺。 • 紫舌:主瘀血、热证、寒证
望舌形主要观察舌质的老、嫩、胖大、瘦 薄、裂纹、齿痕、芒刺等变化。
望舌态包括观察舌质的强硬、痿软、震颤、 歪斜、吐弄
望苔色:白苔主表证、寒证;黄苔主里证、 热证;灰苔主里热甚或里寒甚;黑苔主里 热极证或里寒极证。

什么是中医望诊?望诊的内容是哪些?

什么是中医望诊?望诊的内容是哪些?

什么是中医望诊?望诊的内容是哪些?中医望诊,主要是对病人从全身或局部的神、色、形、态以及排出物观察,诊断病情的方法,尤其是望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望神中医认为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形神兼备是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

它通过目光神态、面部表情、形体动作、语言气息、反应能力等表现出来。

望神要分清得神与失神、假神。

1.得神:病人目光灵活、明亮有神、语言清晰、神志清楚、呼吸调均、肌肉润泽、大小便控制自如。

说明病人脏腑功能不衰,即使有病也会预后良好。

2. 失神:病人目光迟钝、无光彩、瞳仁呆滞、面色晦暗、呼吸异常、肌肉消损、反应迟钝、甚至神志昏迷、或突然昏倒。

说明病人脏腑功能衰败,病情重,预后不良。

3. 假神:病人突然精神转好,颧红、两眼突然有光,但眼球呆滞不灵活,食欲增加。

这是垂危病人将要死亡的表现。

望面色正常人的面色红润光泽,表现人体气血充盈、脏腑功能旺盛。

病人的面色由于疾病的原因可使皮肤发生异常变化,称为'病色',病色一般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

1.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小儿惊风和肝病。

表明经脉瘀阻、气血不通。

2.红赤:主热证。

是血液充盈于皮肤脉络的表现。

当人体热盛时,血液运行加快,面红赤。

满面通红者属实热证,慢性病中出现两颧嫩红,常有低热、自己感觉发热则属虚热证。

久病病人,面色苍白时红时消,属真寒假热危重证。

3.黄色:主湿证、虚证。

面色淡黄无光泽是脾胃气虚,气血不足所致。

面色黄如桔皮,眼白发黄为湿证。

面色黄而消瘦者,多见于胃病虚热;黄而色淡者属胃病虚寒。

4.白色:主虚寒证、血虚证。

虚寒证面色白而浮肿。

血虚证面白而消瘦。

这是由于气血不足不能养荣机体的表现。

面色突然苍白、出汗量多、四肢冷是阳气虚脱,或失血过多的急症。

面部白斑或白点常见于肠道寄生虫的病人。

5.黑色:主肾虚证、寒证、痛证、瘀血证、水饮证。

寒证、痛证、瘀血证由于肾阳虚衰,水饮不化,血行不畅,故面呈黑色。

眼眶周围发黑为痰饮证。

中医望闻问切具体内容模板

中医望闻问切具体内容模板

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是传统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四诊的具体内容和应用模板:
望诊: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排泄物等,判断病人的病情和体质状况。

例如,通过观察病人的面部颜色和光泽,可以判断病人的气血运行状况和体质特点;观察病人的排泄物,可以判断病人的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的功能状况。

闻诊:医生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和嗅病人的气味,来判断病情。

例如,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可以判断病人的气息是否通畅,是否有咳嗽、喘息等症状;通过嗅病人的气味,可以判断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变化。

问诊:医生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病史、生活习惯等,来了解病人的病情和体质状况。

例如,询问病人是否有头痛、发热等症状,是否有慢性病史,是否有不良生活习惯等,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

切诊:医生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皮肤等,来判断病情。

例如,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可以判断病人的气血运行状况和心脏功能;通过触摸病人的皮肤,可以判断病人的体温和感觉状况。

总的来说,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是一种全面的诊断方法,通过综合运用这四种方法,医生可以对病人的病情和体质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制定出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中医望诊

中医望诊

失神(一)
两目直视,表情 淡漠,面部肌肉 消脱,形体羸瘦, 是眼和形体失神 表现之一,提示 脏腑精气衰竭, 病情严重,预后 不良。
失神(二)
神昏谵语,撮 空理线,循衣 摸床,是失神 的表现。
失神(三)
神志昏迷,目合 口开,呼吸气急, 齿焦舌燥。提示 脏腑精气衰竭, 预后不良。
失神(四)
两目睁大而视 不见人,应答 错乱,神志模 糊不清,是失 神的表现。
失神(五)
在疾病中出现精 神萎靡、表情淡 漠,目无光彩、 面色晦暗、形容 消瘦,属于失神。 提示病情较重, 正气已伤。
失神(六)
两目直视而不见 人,瞳仁散大, 口开欲语而不能 出声,齿燥舌枯, 形容憔悴,提示 精气将夺。
失神(七)
两目上视,眼珠 固定,称为“戴 眼”。提示精气 将绝,生命垂危。
假神
假神又称回光返 照,是病人临终 前的预兆,可表 现于面色、目光、 语言、饮食等方 面与病情不符。
望神的注意事项
做到一会即觉 务必形神合参 抓住主要症征 注意识别真假
二、望色
望色,是观察病人 面、目、皮肤、脉 络等体表组织色泽 变化,分析病情的 方法,其中以面部 色泽为望色的重点。
主色
正常人面部色泽称 为常色。常色与种 族、个体禀赋有关。 其一生不变者又称 为主色。我国正常 人面色微黄红润、 明润含蓄。提示脏 腑功能正常,精气 充盛。
客色
正常面色可随季节气 候等自然条件的变化 而变化,称为客色。 夏季气温偏高,光照 较多,面色偏红润; 冬季光照较少,面色 偏白。 本图为健康男性,摄 于夏季。
病色特征(一)
面部枯槁,缺 少光泽,是体 内精气不足的 表现。
病色特征(二)
久病重病患者如 面部突然油亮, 使脏腑精气将绝 的表现之一。

中医全身望诊

中医全身望诊

三.注意事项:
1.注意光线 2.注意诊室温度 3.注意受检部位充分暴露 4.注意整体判断 5.注意动态观察 6.注意望诊与其它诊法有机结合
第一节
全身望诊
概念:全身望诊是医生在诊 察病人时,首先对病人的神 色形态等整体表现进行扼要 观察,以了解整体情况的诊 病方法。
一、望 神
(一)概说
1、有关概念 (1)神——神是对生命现象的高度概括, 指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和精神意识状 态的综合,是神气与神志的综合判断。
类型
焦 虑 恐惧
表现
时时恐惧,焦虑 不安,心悸气促, 不敢独居。
主病
卑谍脏 躁
病机
心胆气虚 心神失养
性质
虚证
狂 躁 不安
狂躁妄动,胡言 乱语,少寐多梦, 打人骂詈,不避 亲疏。 表情淡漠,神识 痴呆,喃喃自语, 哭笑无常,悲观 失望。
狂病 外感热病
痰火扰心
阳证
淡 漠 痴呆
癫病 痴呆 痫病
痰蒙心神,或先天 禀赋不足。
虚证,少神
形象:目无神采,精 神萎靡,面色苍白, 下颏青黑,沉浊色微 主病:久病气虚阳虚; 气血双亏;思伤心脾 阳虚胃脘痛。脾阳不 振. 病例:肝木乘脾(十 二指肠溃疡)

3、失神

概念:又称“无神”。是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表 现 临床表现:精亏神衰失神:精神萎靡,意识模糊, 目暗睛迷,瞳神呆滞,面色晦暗无华,表情淡漠, 肌肉瘦削,大肉已脱,动作失灵,偱衣摸床,撮空 理线,呼吸异常,气息微弱; 邪盛神乱失身:神昏谵语,舌謇肢厥,猝然昏倒, 两手握固,牙关紧闭,二便闭塞。 意义:提示无论虚实,皆为病重。虚者系正气大伤。 精气亏虚;实者,提示邪气亢盛,热扰神明,邪陷 心包,或肝风挟痰,蒙蔽清窍,阻闭经络。

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内容

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内容

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内容
中医理论认为,人本身具有天然完美的本性,但因现代都市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因素,个体本性受到影响,疾病往往随之而来。

中医望闻问切视为中医治疗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诊断的核心方法。

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着眼于全身的病变,通过对病人外表特征、言行举止、生活习惯、体质情况以及面容指征等进行观察,来正确诊断病因及病情,给出合理治疗方案,从而促进全面恢复。

一、望诊
中医望诊,也叫“科望”,是指在没有接触病人的前提下,通过对患者的身体外形、行为、肤色等的观察,判断其病情状况,了解其症状的起因。

如面部面色苍白、肢体活动不便、体形失调和口腔溃疡等都可以观察出病人的病情及身体健康状况。

二、闻诊
中医闻诊是通过听取病人的描述及病人本人的言语,多是由病人口述病情得来,可以了解病人对病情描述准确与否、准确度,也可以清楚了解病人的病史。

三、问诊
中医问诊是指医生通过问病人问题,以调查病人的症状,并从中寻求诊断病因,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体质及病史等内容,以此加深医生对病人的了解。

四、切诊
中医切诊是指医生对病人的脉搏、舌象、腹部检查等把握病情,根据病人的脉搏、舌象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来诊断病情,针对不同的病症给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最后,中医望闻问切四诊融合了观察、闻及分析等多种技术,是中医诊断的核心方法,也是治疗疾病的基础。

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是相辅相成的,在病情诊断和治疗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只有正确地应用望闻问切四诊,才能准确地掌握病人的病情,为病人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中医望诊

中医望诊

狂:为疯狂怒骂,打人毁物,妄行不休,少卧 不饥,甚则登高而歌。
痫:为突然昏倒,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
如常。
5

二 望面色

1、常色

【概念】生理时的面

部色泽
2、病色
(1)主色:是指人终生不改 【概念】是指人体在疾病状态 变的基本肤色、面色。 时的面部颜色与光泽,可以
(2)客色:人与自然环境相 认为除上述常色之外,其他
老 舌
29
舌诊
3.胀大舌 舌象:舌体宽大而厚。 主病:胖大舌多因水饮痰湿阻滞所致
肿胀舌多因热毒、酒毒所致,主热症 或中毒病症 4、齿痕舌:
表现:舌体边缘有牙齿压迫痕迹 意义:与胖嫩舌同见,主脾虚,湿盛
30
舌诊
5.瘦薄舌 舌象:舌体瘦小而薄
主病:气血两虚——舌淡白瘦小 阴虚火旺——舌红绛瘦小
舌舌 淡红 白绛 瘦瘦 小小
43
主病:薄苔主表证;厚苔主里证(痰饮水湿等)。
薄厚 苔苔
34
(2)润燥:津液存亡 舌象:舌苔干湿适中为润苔;
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者为滑苔; 舌苔干燥无津者为燥苔。 主病:润苔见于正常人。 滑苔主阳虚、津液内停; 燥苔主津液大伤(热盛、吐泻等)。
舌诊
滑苔
燥苔
35
舌诊
(3)腐腻 舌象:苔质粒大疏松,揩之可去者为腐苔;
3、以胃脘分属诊舌部位
舌根 —— 下焦
舌尖 —— 上脘
舌中 —— 中脘
舌根 —— 下脘
22
(二)望舌的内容
1.望舌质:舌神、色、形、态。 2.望舌苔:苔质、苔色。
23
(二)望舌的内容 1.望舌质:舌神、色、形、态。 2.望舌苔:苔质、苔色。 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望诊的内容都有哪些
分为总体望诊和分部望诊。

总体望诊是观察全身神、色、形、态,分部望诊则通过局部的变化征象了解相关的病变。

临床上,总体望诊和分部望诊无严格区分。

在具体步骤上,可先行总体望诊,再有序地进行分部望诊,博粹堂中医讲。

望诊,即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全身局部的一切征象以及排出物等进行观察以了解疾病情况的诊察方法。

望诊应在充足的光线下进行,以自然光线为佳。

望神--以目光、面部表情和精神意识活动为重点,是判断临床预后、生命活动的重要环节。

(见望神)一般分为“有神”、“无神”和“假神”三种。

1、有神(得神)病人目光明亮,神志清楚,语言清晰,反映灵敏,活动自如。

表示正气尚足,病情轻浅,预后良好。

2、无神(失神)目光晦暗,瞳仁呆滞,精神萎靡,语声低微,反应迟钝,甚至神志不清,循衣摸床,或卒倒而目闭口开,手撒遗尿等。

表示正气已伤,病情较重,预后不好。

3、假神常见于久病、重病精气极度衰弱的病人。

如原本神识昏糊,突然神志清楚;原来不多言语,语声低微,突然转为言语不休,声音响亮;原本面色晦暗,突然颧红如妆;原本毫无食欲,忽然食欲增强。

这是由于精气衰弱已极,阴不敛阳,虚阳外越,暴露出一时“好转”的假象,因此称为“假神”,俗称“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

提示病情恶化,脏腑精气将绝,使临终前的前兆。

望面色--以面部颜色光泽变化为主要内容,包括面部的青、赤、黄、白、黑五色变化与出现的部位,可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变化和病邪所在的部位。

(见望面色)
1、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

2、赤色主热证。

3、黄色主虚证、湿证。

4、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

5、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

望形态--为通过观察病人形体和姿态进行诊断的方法。

①望形体。

主要是观察形体的强弱胖瘦和躯干肢体外形。

形体特点一般可反映人体阴阳、气血禀赋,如瘦长者多阴虚阳盛,矮胖者多阳虚阴盛,不胖不瘦、身长适中者,则阴阳平衡。

同时,形体胖瘦还可体现病邪性质,如胖人多痰,瘦人多火等。

躯干肢体的外形,也有一定的疾病诊断意义,如鸡胸、龟背,多属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由肾精气亏损或脾胃虚弱所致;胸如桶状,多为伏饮积痰,而致咳喘顽症;单腹肿大四肢瘦,为鼓胀。

②望姿态。

即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行为动作。

如面唇指趾颤动,若为热病属热盛动风,若为内伤杂病属血虚阴亏;四肢抽搐痉挛,颈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属痉病,多见于肝风内动或热盛动风等证。

手足运动功能失常和各种疼痛症状,也可通过望姿态推断出有关病证。

如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而无痛,是痿证;手足关节肿痛,行动困难,是痹证;手足不能运动,麻木不仁,或拘急,或痿软,为瘫痪;以手护腹,行动前倾,多为腹痛;以手护腰,弯腰曲背,转动艰难,多为腰痛等。

另外,望姿态还可从行为意向的表现判断出有关病证。

如畏缩不欲去衣,是恶寒的表现,为表寒或里寒证;欲揭衣被,是恶热,为表热或里热证;想见人而又喜寒凉,多为阳证;怕见人而喜温,多为阴证。

从坐卧姿态也可推断人体阴阳消长和正邪盛衰的情况。

如卧而蜷曲,喜向里,多为阳虚寒证;卧而袒露,喜向外,多为阳盛热证;坐而喜伏,多为肺虚少气;坐而喜
仰,多属肺实气逆等。

望头面颈项--头面颈项是督脉、任脉与手足三阳经循行交会之处,足厥阴肝经亦上行于头。

脑居头颅内,是精神意识的中枢。

脑为髓海,为肾所主。

心主血脉,血脉上荣于面,故心之华在面。

因而对头面颈项望诊可了解脏腑气血盛衰。

实际上望神、望色也以头面部为主。

①望头。

头形过大或过小,多由先天发育不良或肾精不足而致。

小儿囟门下陷称为囟陷,囟门迟闭称为解颅,为先天不足、脑髓空虚所致。

小儿囟门高突称为囟填,由温病火热之邪上侵所致,多为实证。

头部摇动而不能自主,多为风病或气血不足。

头发稀疏干枯为精血不足,青少年白发为肾虚、血虚,小儿头发结穗是疳积的表现。

②望面。

以望面部表情、色泽为主。

其他如面肿,即水肿发生于眼睑、头面;面部皮肤红肿热痛,多为风热火毒上攻所致;面部肌肉瘫痪,可见口眼歪斜,为风邪中络或络脉空虚,病多在阳明经。

③望颈项。

头颈强直可为痉病的症状之一,由温病热盛动风或肝风内动所致,以实证为主。

头项软弱,属小儿五软(头软、项软、手软、脚软、肌肉软)范畴,为先天不足、肾精亏损所致。

若颈前颌下结喉处有肿物如瘤,或大或小,可随吞咽移动,是瘿病,多因肝郁气结痰凝而致,或与地方水土有关。

望五官--五官(目、耳、鼻、口、舌)与五脏气血盛衰有关,望五官神色形态变化,可直接诊察脏腑病变。

①望目。

目为肝之窍,五脏六腑精气皆上注于目。

目部的五脏相关部位称为五轮(见五轮八廓),故望目不仅可以望神,而且可诊察五脏病变。

眼睛黑白分明,视物清晰,神采内含是有眼神,虽病易治;若白睛暗浊,黑睛色滞,浮光外露,失却神采,视物模糊为无眼神,病较难治。

目眦赤为心火,淡白为血虚;白睛赤为肺热,黄为湿热内盛;珠肿为肝火;眼胞皮红而湿烂为脾火;全目红肿为风热;目胞上下鲜明为痰饮,目胞色暗为肾虚。

目窠肿为水肿初起征象,目窠内陷为脏腑精气衰竭;眼球突起多为瘿病。

若瞳仁变色,眼生翳膜,视物不清,为内障、外障等眼病。

若见瞳仁扩大是肾精耗竭,见于濒死危象,或绿风内障及某些中毒症;若瞳仁缩小,多属肝胆火旺、虚火上扰或为中毒。

眼睑下垂称睑废,为先天不足或脾肾两虚,也可因外伤所致。

目翻上视、直视,病较严重,昏睡露睛,则常见于小儿脾虚或慢脾风。

②望耳。

耳为肾之窍,又为手足三阳经分布结聚的部位。

望耳主要观察耳廓色泽、形态及分泌物状况。

(见耳廓望诊)③望鼻。

鼻为肺之窍,属脾经,与足阳明胃经有联系。

鼻头色青为腹痛,色黄为湿热,色白为失血,色赤为肺脾有热,色微黑是有水气。

鼻孔干燥多为阳明热证。

鼻翼煽动,初则为风热壅肺,久则属肺气不足。

此外,望鼻还对鼻息肉、酒鼻、麻风、梅毒等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④望口唇。

脾开窍在口,其华在唇。

唇色红润,说明气血调和、胃气充盛。

若唇色淡白为血虚,淡红为虚寒,深红为实热,青黑主气滞血瘀等。

口唇干裂为津液不足,口角流涎是脾虚或胃热。

此外,望口唇对口糜、口疳、髻风、茧唇等病也有直接的临床意义。

⑤望舌。

舌为心之窍,舌通过经脉、经筋,直接或间接与五脏六腑相连。

望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

(见舌诊)⑥望齿龈。

肾主骨,齿为骨之余。

手足阳明经脉络于齿龈。

所以,望齿、龈可测知肾与肠胃病。

特别对温病辨证,更有重要的意义。

正常人牙齿洁白润泽,齿根坚固,说明肾气充盛,津液充盈。

如牙齿干燥为热盛伤津,光燥如石为阳明热盛,燥如枯骨为肾阴耗竭。

牙齿松动稀疏,齿龈外露,多属肾虚。

牙龈淡白为血虚,牙龈萎缩为胃阴不足或肾虚,牙龈红肿为胃火上炎。

齿龈出血,痛而红肿者为胃热所致,不痛不红而微肿则多为肾虚或气虚所致。

⑦望咽喉。

咽喉是呼吸、进食的要道,与肺、胃有关。

正常人咽喉色泽淡红润滑,畅通无阻。

若咽喉溃烂,周围红肿,多为实热证;扁桃体溃烂化脓为乳
蛾,因肺胃热盛所致。

若咽喉溃烂处上覆白腐,形如白膜,称为伪膜。

伪膜坚韧而不易剥离的,多为白喉。

望前后阴--为通过观察病人前阴、后阴进行诊断的方法。

前阴为男女生殖器及尿道的总称,后阴即肛门。

前阴和后阴位于人体下部,称为下窍,与人体头面上窍(五官)相对。

上窍与下窍计有九个,称为九窍。

前阴与肝、胆、肾、膀胱以及太阳、少阴、厥阴、少阳、阳明等经有关,望前阴可诊断有关脏腑经络病变,还可诊断阴肿、疝、阴缩、阴挺、阴疮等局部病变。

后阴与肺、脾、胃有关,其局部病变则有肛裂、痔瘘、脱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