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
1 ∶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示例

大气监测控制原理
出版社
理工分社
2.2 标准约定 在本项目中,对涉及的各种要素进行标准化约 定有利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因此,就以下要素进行 标准约定: 1.坐标系统 1)平面坐标系统 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7某市独立坐标系(1954 北京坐标系参考椭球,中央子午线102°,高程抵 偿投影面为1 800米)。 2)高程坐标系统 高程坐标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基本等 高距为0.5 m。
18
大气监测控制原理
出版社
理工分社
2)光电测距导线 光电测距导线技术要求如附表38和附表39所示。 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 于±13 cm。附合导线的边数不能超过12条。 光电测距应满足《城市测量规范》2.4的要求。
19
大气监测控制原理
出版社
理工分社
24
大气监测控制原理
出版社
理工分社
25
大气监测控制原理
出版社
理工分社
四、地形图测绘技术要求 4.1 碎部测量 1.地形图分幅 地形图的分幅采用40 cm×50 cm矩形分幅,图 幅号按图幅西南角坐标计算编号(N1N2),并以 图内显著名称作该图图名。
26
大气监测控制原理
出版社
理工分社
2.地形图的精度 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 ±0.5 mm(图上),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大于±0.4 mm(图上);高程注记点建筑区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 中误差不大于±0.15 m,其他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 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1/2等高距。隐蔽地区可放宽 50%。 3.碎部测量具体要求 用全站仪施测地物、地貌特征点时,测距一次读数, 当经纬仪2C差小于±40″时,水平角可测半测回;每一测 站测完碎部点后应归零检查,归零差应不大于±40″。 测站定向后需用另一已知点进行定向检查。检查精度平面 小于±0.15 m,仪器对中偏差不大于±5 mm,仪器高、觇 标高量到0.01 m。
1比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毕业设计

1比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毕业设计第一张绪论随着电子全站仪、RTK技术的发展逐步成熟,以及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地形图的成图方法正在逐步地由传统的白纸法成图向数字测图方向发展。
特别是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数字测图几乎已占据了大部分的地形图测绘市场,数字化测图以其成图精度高、成图周期短、即用即测,快速建立城市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等特点,已经被一些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领导所青睐和引用,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全数字地形图测在现代机助制图技术支持下已经发展成为了高新的制图技术。
而全站仪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测绘仪器,是电子技术与光学技术结合发展的光电测量仪器,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的优点于一体。
因此全站仪也是目前实用的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
数字测图(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DSM)系统是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在外接输入输出设备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
利用全站仪、GPS等设备进行数据采集,为GIS提供数据源,广泛用于测量工程、水文、工民建、道路桥梁、水利水电工程等建设领域。
数字地图(Digital Map)以数字形式存贮在磁盘、磁带、光盘等介质上的地图。
数字测图主要作业过程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打印图纸、提供软盘等)。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全数字地形测图在现代机助制图技术支持下已经发展成为了高新的制图技术。
而全站仪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测绘仪器,是电子技术与光学技术结合发展的光电测量仪器,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的优点于一体。
因此全站仪也是目前实用的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工具。
任务概况:针对我们即将走出校门的大三学生,为了夯实我们的基本技能,使我们在工作单位工作的更加顺利和自如,更好的展现我们*****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专业素养,系里组织了这次毕业实习---校园地形测量工程1:500地形图测绘任务。
某市新兴产业园1_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说明书

1概述随着XX市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工业用地日趋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原有图件已不能满足城市建设和国土管理的需求,需要对重点规划建设区域或已建成区域进行大比例尺数字化测绘,为国土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准确、现势性强的基础地理数据和图件,拟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和社会化服务,为政府的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为此,XX市国土资源局决定对位于齐心庄镇范围内约12.9平方公里未测图区域进行1:500全数字化地形测绘。
以满足XX市新兴产业园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需要。
1.1地理概述XX省XX市域地处北纬32°48′37″至23°05′04″之间,东西36公里,南北28.5公里,总面积643平方公里。
XX市地处燕山山前平原地区,总的地势北高南低,自北向南倾斜,按地形地貌特点,可分为低山丘陵,平原和洼地。
其中平原面积最大,主要由潮白河、蓟运河冲洪积扇构成,平均海拨高程5.9—31.9米(黄海标高),地面自然纵坡1/1500左右,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蒋福山地区。
该区域周缘为海拨335.2—458.5米的龙门山和青龙山,中间为海拨200—212米的蒋福山盆地,此外在市区西北部还有一海拨90.4米的孤山挺立于倾斜平原上,洼地主要分布在本市东南部的引泃入潮与鲍邱河、潮白河两岸、地势低平,多积水洼地。
1.2项目测绘范围及主要内容1.21测区范围新兴产业园位于XX镇及其周围区域,总计12.91平方公里。
1.22测绘工作内容及工作量(1)在已有基础控制D级GPS网基础上加密5"、8"控制及图根制。
控制面积为12.9平方公里。
(2)采取全野外数据采集方式实施1:500数字化地形测量。
总共12.9平方公里。
1.3已有资料分析及利用(1)平面控制资料:测区各地块内均已有D级GPS控制点,该控制点采用XX市统一坐标系(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6º54′,投影面为-150米),可以直接利用作为本测区的平面起算资料。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可编辑)7>2013届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论文题目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毕业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3年 4 月 9 日摘要这次测绘的实施主要是结合实际主要从图根控制网的设计布设实测和利用GPS 全站仪对碎步点进行的采集方法以及碎步点数据的处理三方面做了探讨也非常详细的阐述了GPS全站仪在数字测图中运用以及大比例尺测图的方案最终得到符合咸阳市规划局要求的地形图数字化测图以其成图精度高成图周期短即用即测快速建立城市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定特点已被一些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领导所青睐和引用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反战全数字地形测图在现代制图技术下已经发展成为了高新的制图技术数字测图的基本思想是将地面上的地形和地理要素或称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然后由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得到内容丰富的电子地图需要时有图形输出设备如显示器绘图仪输出地形图或各种专题图图形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这一过程通常称为数据采集目前数据采集方法主要有野外地面数据采集法航片数据采集法原图数字化法等数字测图就是通过采集有关的绘图信息并及时记录在数据终端然后再室内通过数据接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并由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再经过人机交互的屏幕编辑形成绘图数据文件最后由计算机控制绘图仪自动绘制所需的地形图最后又磁盘光盘和硬盘等储存介质保存电子地图数字测图生产成品虽然仍然提供图解地形图为主但是它以数字形势保存着地形模型及地理信息关键词数字测图全站仪地形图计算机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已有资料利用分析 2第三章平面及高程控制设计 3 31 控制网平面坐标及要求 3 com 平面坐标及高程系统的选择 3 com 主要精度指标 3com 平面控制测量 332 方案一GPS作首级平面网RTK加密图根点 3com 一级GPS网测量 3com 布网方案 333 方案二导线网作首级控制全站仪加密图根点 4com 导线测量 434 平面控制两种方案的论证 6 35 高程控制测量 6com 仪器设备及施测方法 6 com 四等水准测量要求 6 41 点位分布 742 外业观测情况 8com 仪器型号 8com 作业技术要求 8com 实际观测总时段数 8 com 平均设站数 943 数据处理 9com 基线处理和质量控制 9com 网平差处理及质量控制 11 51 全站仪测图方法与技术要求 12 com 全站仪测图的仪器安置及测站检核 12 com 全站仪测图的测距长度规定 12 com 数字地形图测绘需符合的要求 12 com 全站仪测图野外数据采集 12 com 全站仪碎部点采集 13 52 解析碎部点测量 1353 碎部点采集的特殊情况 13 54 绘制测站草图及展点 14 61 数据传输及展点 1562 数字化成图作业步骤 19 com 工作草图阅读 1963 各类地物绘制要求 20com 测量控制点 20com 居民地垣栅 20com 交通及附属设施 2064 地形图的修测与编绘 22 com 地形图的修测 22com 地形图的编绘 22第七章提交资料 23结论 24致谢 26附录 27绪论11 数字化测图的现状和前景随着电子全站仪及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地形图的成图方法正在逐步地由传统的白纸法成图向数字测图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数字测图几乎已占据了大部分的地形图测绘市场数字测图 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DSM 系统是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在外接输入输出设备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数字地图 Digital Map 以数字形式存贮在磁盘磁带光盘等介质上的地图主要作业过程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打印图纸提供软盘等数字化测图就是将采集的各种有关的地物和地貌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通过数据接口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到内容丰富的电子地图需要时由电子计算机的图形输出设备如显示器绘图仪绘出地形图或各种专题地图数字化测图的运行示意图数据采集点位信息特征信息数据传输绘草图数据处理地物模型地貌模型屏幕编辑绘图文件存盘地图X坐标 Y坐标 H坐标 GPS-1160 5326575 4729334 74802GPS-1151 5283556 4876229 73996 GPS-1152 53009744732551 74112 HY005HY006三等水准点作为水准起算点HY00574388 HY00673992第二章平面及高程控制设计21 控制网平面坐标及要求com 平面坐标及高程系统的选择1平面坐标系及基准北纬3432东经10843测区平均高程450m中央子午线精度为108?本次作业的平面坐标系为咸阳市城建坐标系属于地方坐标系其基准与国家参考椭球的基准保持一致2高程基准本次作业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上交成果的高和必须为正常高com 主要精度指标本测区主要精度指标如下1各等级平面控网中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cm2各等级水准网中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2cm3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5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4mm4图上高程注记中误差在铺装地面不大于图上?007m在一般地面不大于?015m com 平面控制测量为了给地形测图提供基本控制必须要选择一个比较完善的平面控制测量方案布设平面控制网要符合其布设原则分级布设逐级控制具有足够的精度保证必要的密度应有统一的布网方案精度指标和作业规格本次平面控制测量分二级布设先布设一级 GPS 网作为本测区首级平面网再用RTK加密图根点或者使用导线网做首级控制网再直接全站仪加密图根点对两种方案进行对比论证选择其中一个合理的方案以满足测图需要22 方案一GPS作首级平面网RTK加密图根点com 一级GPS网测量表31 一级GPS网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等级平均边长KM 卫星高度角有效观测卫星数平均重复设站数各时段有效观测时间长度min 数据采样间隔s PDOP值一级 ?10?15? ?4 ?16 ?15 10 6 一级GPS网在测量中必须严格按照以上技术指标执行com 布网方案利用GPS-1160GPS-1151GPS-1152三个D级 GPS控制点为起算点在测区内沿主要道路布设一级 GPS点要求点位分布均匀相邻点间平均边长约 500m网形结构为边连式的多边形网GPS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以下几点1 GPS网应根据测区实际需要和交通状况作业时的卫星状况预期达到大精度成果的可靠性及工作效率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行2 GPS网一般应通过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例如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或者符合路线形式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3 GPS网的点与点之间不要求通视但应考虑常规测量方法加密时的应用控制点应有一个以上通视方向4 在可能条件下新布设的GPS网应与附近已有的GPS点进行联测新布设的GPS 网点应尽量与地面原有控制网点相联接联接处的重合点数不应少于三个且分布均匀以便可靠地确定GPS网与原有网之间的转换参数1选点应注意以下几点1 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微波站其距离不得小于 200米并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米2 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物体山顶鞍部凹地山脊谷底及倾斜变换处3 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周围建筑物的高度角小于15度4 一级GPS点点位原则上落地布设选择土质坚实的地方有利于长期保存和使用2埋石视不同的埋设条件应选择相应类型的埋设标志可参考表3表32 类型埋设标志各类型埋设标志等级埋设条件标志类型埋设方法备注一级水泥路面8-12cm铸铁标志冲击钻打孔混凝土现浇与路面齐沥青路面20cm铸铁标志直接打入路面与路面齐碎石路面土质路面预制混凝土标石挖坑做20cm碎石垫层放置标石四周捣固压实略高于地面3-5cm 23 方案二导线网作首级控制全站仪加密图根点com 导线测量1采用全站仪测一级导线做首级控制网为了保证精度测量时采用带三脚架的棱镜全站仪使用5〃的拓普康全站仪并直接使用全站仪进行图根点加密导线网的设计步骤1 据控制网的服务目的确定导线中点点位中误差并据以求出端点的点位中误差和容许闭合差2 定导线总长及等级在直伸导线中纵向误差由测距误差引起故可求来算导线边的测距精度及总长当导线中点点位误差限值确定时导线愈长要求起算数据与本次测量精度愈高所以确定了导线总长也就确定了导线等级横向误差是由测角误差引起根据横向误差的规定值所以求得测角精度因为是按纵向横向等影响来配置测角和量边精度的故测角精度的等级一般是与按导线总长计算的等级相适应3 行单线网的图上选点选线并根据测角和量边的精度要求编制导线施测细则表33 三级导线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序号项目指标 1 方位角闭合差 ?24〃×?n 2 测角中误差 ?12〃 3 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 ?13cm 4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不低于16000 5 最弱点点位中误差 ?5cm 2三级导线外业测量技术要求表34 三级导线外业测量技术要求序号项目技术指标 1 拓普康全站仪 23mm2ppmD 2 水平角测回数 1 3 半测回归零差 8 4 一测回2C较差 13 5边长测回数单程一测回 6 气温测量最小读数 05? 7 气压测量最小读数100pa 8 改边垂直角测回数 2 选点1 为了保证测量精度控制点应有足够的密度以既能满足测图需求但又不浪费且控制点应有统一的规格2 应按照设计好的选点图到现场选点若两点不通视则尽量在设计点的周围选点设计选点时要避开河道等处尽量在土质坚实的地方或主干道上进行选点这样即方便导线观测又能做出利于长期保存的控制点3 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一级导线网视线超越障碍物距离要大于05m以能保证成像清晰便于观测为原则在首级导线网的基础上使用全站仪进行加密图根点全站仪加密时要注意支站不要超过三级仪器操作时要严格要求精度尤其是后视棱镜要扶准扶正后视定向尽量对准对中杆底部24 平面控制两种方案的论证GPS网做首级控制网本测区位于关中平原腹地地势开阔测区面积较大GPS信号比较好测区有D级GPS 控制点可以利用而且GPS观测时方便快捷耗人力也少精度也符合测区要求因此可以使用方案一做平面控制导线网做首级控制网导线测量布设灵活不受地形限制小边长精度分布均匀但是推进速度缓慢考虑到我测区面积较大视野开阔多为农田没和民房并且我工程人员充足结合以上分析因此我们决定采用方案一做平面控制25 高程控制测量因为我测区的高程控制点比较多而且分布比较均匀足够满足高程控制测量的需要HY05HY06两点的高程均为已知的国家高程三等水准联测足以满足本次测量任务的测量精度要求所以我们以这两个点为高程基准进行了平面高程控制测量的布控com 仪器设备及施测方法四等水准施测采用 DS3水准仪及配套黑红面区格式标尺进行施测观测前应对标尺和仪器进行全面检查测前测后对i 角各检查一次要求i 角不大于 15 秒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直读视距往返观测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各测段的测站数为偶数com 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布网要求本测区四等水准网在测区附近两个三等水准点的基础上沿平坦地区的D级GPS 点及一级GPS点采用附合路线或结点网形式进行布设水准测量工作结束后应提交应提交以下资料以下资料1 四等水准路线略图2 外业观测手簿3 内业计算资料及成果表4 仪器i 角检验资料第三章 GPS平面控制网的布设31 点位分布G001和G002点位于咸阳纺织厂B楼内和大门口东侧G003位于王村和张家埠主干道交汇处东侧树木遮挡G004位于镇政府大院前地势开阔观测条件优越G301点新建公路东段十字路口西北角G302点处在刘家村水塔东侧100米大路上G303处在李家村幼儿园大门北边G304点是临时更改的一个点留印镇街道十字路口东南角距离G001和G002较近刘家坟修理摩托车门前G305点处在好再来洗发店的道路之旁周围的树木较少且低少仅有一面被树木所遮挡G306点处在出王家坟小路上地势平坦周围的建筑物离得均相对比较远对于观测的影响较小G307处在华立制药厂大门东侧有少量树木遮挡G308处在老年活动中心之前G309处在位于基督教教堂花坛东侧20米G310处在老同志活动中心之前东面有少数几棵树阻挡其他各面有一些建筑物G311处在梅园二路附近地势较高周围的树木较为低矮G312在王村上大坝道口下坡G314存在李家桥的桥头G315处在张家埠通向蔬菜基地入口处G316处在蔬菜基地东侧出口处大路旁32 外业观测情况com 仪器型号GPS接收机为Leica 1230天线型号为电缆脚架电池充电器钢卷尺背包和仪器箱com 作业技术要求观测组应严格按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经检查接收机电源电缆和天线等各项连接无误方可开机开机后经检验有关指示灯与仪器表显示正常后方可进行自测试并输入测站观测单元和时段等控制信息接收机启动前与作业过程中应随时逐项填写测量手簿中的记录项目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观测员可使用专用功能键和选择菜单查看各项状况如发现一场情况或未预料到的情况应记录在测量手簿的备注栏内并及时报告给队长每时段观测开始及结束前各记录一次观测卫星好天气状况实时定位经纬度和大地高PDOP值等每时段观测前后应各量取天线高一次两次量高之差不应该大于3毫米取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测量手簿记事栏观测员要细心操作观测期间防止接收设备震动更不得移动要防止人员和其他物体碰动天线或阻挡信号观测期间不应在天线附近502米以内使用电台10米以内使用对讲机由于观测的期间天气较为炎热接收机应避免阳光照晒确保接收机正常工作一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应进行以下操作接收机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改变卫星截止高度角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位置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键12经检查所有规定作业项目均已全面完成并符合要求记录与资料完整无误方可迁站com 实际观测总时段数实际观测总时段数为140本组实际观测计划如下表41 实际观测计划表时段文件名点名接收机类型天线类型天线高m 记录员 1L741 G312 Leika1230 AX1201 1099 王强 2 L742 G312Leika1230 AX1201 1103 李博 3 L743 G315 Leika1230AX1201 1188 小费 4 L744 G303 Leika1230 AX1201 1282李真 5 L745 G003 Leika1230 AX1201 1242 罗飞 6L746 G304 Leika1230 AX1201 0906 罗家尧 7 L747 G304Leika1230 AX1201 0905 闫瑞com 平均设站数本次外业作业的平均设站次数为17533 数据处理com 基线处理和质量控制基线处理软件为LGO基线解算方法采用单基线解算多基线解算1将RINEX文件导入TGO软件中去生成基线向量2首先用某一种特定的计算形式对所有基线进行解算在解算过程中可以不进行质量控制比率参考变量RMS得到所有基线的解3进行无约束平差观察网平差报告的平差后的观测值观察高度距离高度方位角的驻留即残差看是否超过3σ此次处理是3cm左右然后通过修改GPS处理形式的参数进行处理再平差和观察网评差报告直到处理得到很好的结果4如果还有解算不好的基线就通过观察基线处理报告卫星星历图和残差图适当地删改时间限的方法进行处理但是一般删除率不超过10 若仍有超限的基线就删掉该基线5观察环闭合差报告看通过的环的闭合差是否超限如果超限通过上述的34的方法处理基线直到闭合环通过检核为止6重复基线较差的处理在TGO软件中间导出GPS基线向量到Excel中间进行排序按斜距找出复测基线求出ΔXΔYΔZ并求出ds复测基线较差是否超限若有超限则按34的方法来处理同步环闭合差如下根据GBT 183142009应对所有三边同步环进行检验闭合差满足如下的要求式中为对基线测量中误差的要求表42 同步环闭合差成果表基线ID 从到闭合环长度m Δ水平m Δ垂直m B1 G313G312 70964 00016 00029 B7 G312 G314 B4G313 G314 基线ID 从到Δ水平m Δ垂直mB18 G004 G311 2216407 00008 -00031 B20 G311 G315B19 G004 G315 基线ID 从到闭合环长度m Δ水平m Δ垂直m B55 G304 G001 139035 0001 0002B59 G001 G002 B67 G304 G002异步环闭合差由若干条独立基线边构成的异步闭合环其闭合差应符合规定式中n为多边形的边数σ为GPS网相应级别规定的观测精度异步环多边形闭合差的大小是基线向量质量检核的主要指标如果闭合差超限应及时分析原因对其中部分成果进行重测表43 异步环闭合差成果表基线ID 从到环闭合长度m Δ水平m Δ垂直m B14 G316G315 2199683 0018 0033 B25 G315 G309B28 G316 G309 基线ID 从到环闭合长度m Δ水平m Δ垂直m B26 G315 G316 2199677 0014 003 B25 G315G309 B28 G316 G309 基线ID 从到环闭合长度m Δ水平m Δ垂直m B14 G316 G315 13743110005 0006 B27 G315 G003 B30 G316 G003重复基线较差同一条GPS基线边若观测了多个时段可得多次基线边的观测结果同一条基线边任意两个时段结果的互差不宜超过相应等级规定精度按平均边长计算的2 倍和为复测基线的分量较差σ为GPS网相应级别规定的观测精度com 网平差处理及质量控制网平差软件为TGO坐标参考系为WGS-84网平差过程基线向量提取基线向量选取的原则选取相互独立的基线所选取的基线应构成闭合的几何图形选取质量好的基线向量选取的能够成边数较少的异步环的基线向量选取边长较短的基线向量1三维无约束平差在无约束平差中根据无约束平差的结果判别所构成的GPS网中是否存在粗差基线如发现含有粗差的基线应该进行相应的处理必须使得最后用于构网的所有基线向量均满足质量要求调整各基线向量观测值的权使得它们相互匹配2二维约束平差约束平差的具体过程为1指定进行平差的基准和坐标系统2指定起算数据检验约束条件的质量4进行平差解算质量分析与控制采用以下两个指标来评定GPS网的质量基线向量的改正数相邻点的中误差和相对中误差第四章碎部点野外数据采集41 全站仪测图方法与技术要求com 全站仪测图的仪器安置及测站检核全站仪测图的仪器安置及测站检核应符合下列要求1 仪器的对中偏差不应大于5mm仪器高和反光镜高的量取应精确至lmm2 应选择较远的图根点作为测站定向点并施测另一图根点的坐标和高程作为测站检核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较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高程较差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53 作业过程中和作业结束前应对定向方位进行检查com 全站仪测图的测距长度规定全站仪测图的测距长度不应超过表51的规定表51 全站仪测图的最大测距长度比例尺最大测距长度m 地物点地形点 1500 300500 当布设的图根点不能满足测图需要时采用极坐标法增设少量测站点com 数字地形图测绘需符合的要求1 当采用草图法作业时应按测站绘制草图并对测点进行编号测点编号应与仪器的记录点号相一致草图的绘制宜简化标示地形要素的位置属性和相互关系等2 当采用编码法作业时宜采用通用编码格式也可使用软件的白定义功能和扩展功能建立用户的编码系统进行作业3 当采用内外业一体化的实时成图法作业时应实时确立测点的属性连接关系和逻辑关系等4 在建筑密集的地区作业时对于全站仪无法直接测量的点位可采用支距法线交会法等几何作图方法进行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com 全站仪测图野外数据采集全站仪测图可按图幅施测也可分区施测按图幅施测时每幅图应测出图廓线外5mm分区施测时应测出区域界线外图上5mm最后对采集的数据应进行检查处理删除或标注作废数据重测超限数据补漏错漏数据对检查修改后的数据应及时与计算机联机通信生成原始数据文件并做备份com 全站仪碎部点采集地形测量在完成地形控制测量后就要进行地形测图地形测图是以控制点为基础按一定的要求和规则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地貌测绘到图纸上地形测量中需要将地物地貌的特征点测绘到图纸上这些特征点又称为碎部点相对于地形控制而言测绘具体的地物和地貌是测区碎部因此称为地形碎部测绘大比例尺数字测图野外数据采集按碎部点测量方法分为全站仪测量方法和GPS-RTK测量方法本次测图主要采用全站仪测图方法地面上的地物地貌形态虽然多种多样但这些形态总是可以概括分解成各种几何形体的而任何几何形体都是不同的面构成的任何面又都可由一些具体决定性的点所连成的直线或曲线来确定可以说各种地物地貌的形态最终是由点决定的我们把决定地物地貌形态的点称为地物特征点或地貌特征点地貌特征点和地物特征点统称碎部点碎部测量实际上就是测定地物地貌碎部点在图上的点位及其高程然后依次描绘出各种地物地貌42 解析碎部点测量在等级控制点图根导线点或支导线点上按极坐标法直接测定下列碎部点坐标1永久性建构筑物的主要拐角点具有方位意义的独立点2道路河流沟塘的特征点桥闸的特征点3主要道路上的各类检修井电力通讯线路上的电线铁塔4图幅拼接线上的若干明显细部位保证必要精度43 碎部点采集的特殊情况在进行碎部点采集时往往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对于比较复杂的地方通视一定不好也许将棱镜举高能采到点若就几个点还行点多时这么采点测出的地物一定偏差很大因此就应该找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支一站过去再测这样往往会事半功倍当对多点房屋进行采点时有时一些拐角会被挡住同时支站过去测有没意义此时应在此拐角一边延长线上的某处采一点在用钢尺量出此处到拐角的距离并及时标注到草图上对于一些电杆通信杆路灯等地物棱镜无法放置正中此时采点时应该采用偏心去采对于一些直径较大的烟囱广告牌等应该在其外围采集三个点对于钢尺无法去量距时应用测距仪去测距此外在采集碎部点的同时要按规定将高程点进行采集直接在编号前加上一个字母以示区别就行了注意碎部点测量采用带有内存的全站仪在正确设置好测站与定向点包括仪器高和占标高后首先要对相邻已知点的边长及高差进行检核不符值在5厘米以内可以直接采集碎部点超过5厘米的应查明原因选择正确点使用散点高程施测采用全站仪在碎部点采集完后采集高程点高程点宏观上要分布均匀微观上要注意测量道路交叉口桥闸宅基地等位置高程点高程点注记取位至厘米对于民房密集区可采用DS3水准仪加密散点高程44 绘制测站草图及展点在采集细部点的同时应在采集数据的现场实时绘制测站草图草图内容包括测站点点号细部点编号及属性地物地形地貌轮廓本测站起止细部点编号测量时间草图绘制人员只要绘制好测站草图才有利于内业电子成图及查图每天测完后要及时将全站仪中的坐标数据与CASS软件直接通讯到微机中与控制点一并展绘第五章内业数字化成图。
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

黄河水院新校区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学生姓名:梓壹(超)学号: ********** 指导教师:职称:专业:工程测量技术系(部):测绘工程系2011年6月6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测绘仪器的发展,一种全解析机助测图方法以高自动化、全数字、高精度的显著优势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图解测图法。
数字测图是一种全解析的计算机辅助测图方法,与图解法测图相比,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它将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实现丰富的地形信息、地理信息数字和作业过程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尽可能缩短野外测图时间,减轻野外劳动强度,而将大部分作业内容安排到室内去完成,与此同时,将大量手工作业转化为计算机控制下的自动操作,这样不仅减轻劳动强度,而且不会损失观测值精度。
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地形图测绘的基本知识,数字测图的原理和流程,其中也包括技术指标和成图精度。
接着是我们如何进行平面及高程控制的思想、步骤以及相对的要求。
完成控制作业后我们进行了全站仪外业测绘数据采集,紧接着介绍了数据的处理方法和使用软件成图的具体实施步骤。
比如:CASS软件的使用、数字传输与展点、绘制平面图、编辑与整饰以及到最后的成果输出。
在数字测图工作的过程中也是对测量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的过程。
在这次作业中从思想上我深刻体会到从事测绘行业所要付出的艰辛之外,我也学到了专业之外的东西就是成员之间要有团队精神,任何一项测绘工作的顺利完成都是一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本文根据工作实践对在测绘专业教学中对数字测图课程的教学体会予以阐述。
关键字:测图;全站仪;大比例尺;碎部点;导线第1章绪论 (1)1.1 数字测图的概述 (1)1.1.1 任务概述 (2)1.1.2 测区概况 (2)1.2 已有控制点成果 (2)1.3 数字测图原理及流程 (4)1.4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4)1.4.1 技术指标 (4)1.4.2 成图精度 (4)第2章平面及高程控制 (6)2.1 平面坐标系统的选择 (6)2.1.1 平面坐标系及基准 (6)2.1.2 主要精度指标 (6)2.2 平面控制测量原理 (6)2.2.1 平面控制测量流程 (6)2.2.2 选点踏勘 (7)2.2.3 距离测量 (8)2.2.4 角度测量 (9)2.2.5 平差易的使用 (13)2.3 高程控制测量原理 (16)2.3.1 仪器设备及施测方法 (17)2.3.2 设站要求与观测方法 (17)2.3.3 测站限差 (18)2.3.4 水准测量记录规定 (18)2.4 白纸测图 (19)2.4.1 白纸测图的流程及原理 (19)2.4.2 白纸测图基本要求 (19)2.4.3 测定碎部点的方法 (22)2.4.4 碎部测图的方法 (23)第3章数字测图的组织实施 (27)3.1 仪器准备 (27)3.1.1 全站仪的基本原理与功能 (28)3.1.2 全站仪测图的基本流程 (28)3.1.3 全站仪的检验和校正 (28)3.1.4 全站仪的操作流程 (29)3.2 碎部点的数据采集 (30)3.2.1 碎部点采集步骤 (30)3.2.2 碎部点选择的注意事项 (30)3.2.3 测图实施步骤 (31)3.2.4 测图程序步骤 (31)3.2.5 图根加密 (32)第4章内业数字成图 (33)4.1 CASS软件使用 (33)4.2 数字传输及展点 (34)4.3 绘制平面图 (35)4.4 编辑与整饰 (37)4.5 绘图输出 (38)第5章作业中问题汇总 (39)5.1 仪器安全问题 (39)5.2 苏光600系列全站仪数据传输方法 (39)结束语 (43)参考文献 (44)致谢附录第1章绪论1.1数字测图的概述数字测图(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DSM)系统是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在外接输入输出设备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如图1.1)。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和实例范本

测绘专业技术设计书内容及实例根据测绘行业标准《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05)要求,为测绘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保证测绘成果(或产品)符合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要求,并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每个测绘项目作业前都应进行技术设计。
一、测绘技术设计分类测绘技术设计分为项目设计和专业技术设计。
项目设计是对测绘项目进行的综合性整体设计,一般由承担项目的法人单位负责编写。
专业技术设计是对测绘专业活动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它是在项目设计基础上,按照测绘活动内容进行的具体设计,是指导测绘生产的主要技术依据,专业技术设计一般由具体承担相应测绘专业任务的法人单位负责编写。
对于工作量较小的项目,可根据需要将项目设计和专业技术设计合并为项目设计。
二、测绘专业技术设计内容专业技术设计书的内容通常包括概述、测区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引用文件、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技术设计方案等部分。
1、概述主要说明任务的来源、目的、任务量、测区范围和作业内容、行政隶属以及完成期限等任务基本情况。
2、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应根据不同专业测绘任务的具体内容和特别,特别需要说明与测绘作业有关的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2)已有资料情况主要说明已有资料的数量、形式、主要质量情况(包括已有资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等)和评价、说明已有资料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等。
3、引用文件说明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过程中所引用的标准、规范或者其他技术文件,文件一经引用,例构成专业技术设计书设计内容的一部分。
4、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根据具体成果(或产品),规定其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一般包括成果(或产品)类型及形式、坐标系统、高程基准、时间系统、比例尺、分带、投影方法、分幅编号及其空间单元,数据基本内容、数据格式、数据精度以及其他技术指标等。
5、设计方案具体内容应根据各专业测绘活动的内容和特点确定。
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要点

XXXXXX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批准单位:申报单位:审批意见:总工程师:20xx年xx月xx日主要设计人:20xx年xx月xx日审批人:20xx年xx月xx日目录一、测区概况二、设计及作业依据三、已有资料情况四、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五、各等级控制点埋石、密度六、基础控制测量七、图根控制测量八、地形图测绘九、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十、成果资料的整理与上交Xxx区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为满足XXXXXX需要,为统一技术要求,以保证成果质量,盐城市乾泰工程测量有限公司特编写本技术设计书。
一、测区概况测区位于,周边约29平方公里的范围,交通较为便利。
测区地形以平原地为主,部分地区上有树,测区内耕地大部分为旱地,有部分水稻田。
二、设计及作业依据1.GJJ8—99《城市测量规范》2.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3.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4.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5.GB14912—94《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6.GB/T17160—1997《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7.审批后的本技术设计书本设计书未提及的,按GJJ8—99《城市测量规范》;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为准。
三、已有资料情况1.控制资料①由XX市规划局提供,Ⅱ、Ⅲ等三角点X个(XXX、XXX、.... ...)可作为测区布设首级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的起算点。
②由XX市规划局提供,Ⅲ等以上水准点可作为首级控制测量高程控制的起算点(XXX、XXX、.... ...)。
③上述成果为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④测区内已有一级导线点、GPS点可利用。
因坐标系不同,需经转换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地形图资料由XX市规划局提供的1:10000影像图,标有测区范围及1:500、1:2000地形图测图范围,1:50000地形图可作为工作计划用图。
建设项目1:500地形图测绘测量要求

测绘项目名称1:500地形图测绘服务标准和要求一、基本要求1. 地形图碎部点高程注记至0.01m。
2.地形要素测绘与表示,要按规范与图式执行。
3. 地形图测绘完成后,作业员应详细地进行自我检查与整理,测区要统一对所测图幅进行检查。
4. 地形图内容表示要合理、齐全、综合取舍要恰当,主次分明。
5.地貌测绘要正确,表示要合理,微貌显示要逼真。
二、数据采集方法1.在空旷地区且能满足RTK测量条件的地方,直接采用RTK技术采集碎部点三维坐标数据,并将采集的碎部点按编码存入电子手簙。
2. 在居民区或RTK信号较差的地方采用全站仪采集数据。
使用全站仪在各级控制点上设站、定向、检查,采用极坐标法采集地形、地物点三维坐标,利用全站仪内部存储器记录地形、地物点观测顺序号、三维坐标和编码,在野外现场绘制草图,并标注观测顺序号。
测站上要记录观测错误的数据的顺序号,以便内业进行数据删除。
数据采集时,地物点、地形点测距的最大长度应不超过200米,应遵守“看不清不测”的原则。
三、仪器设置及测站检查地形测图时仪器的设置及测站上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5mm;2.照准一图根点标定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误差不应大于0.05m,高程误差不应大于0.05m;3.仪器高、棱镜高应量记至毫米。
四、数据处理将RTK手簙或全站仪记录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检查,删除错误数据后,将数据格式转换为CASS2008软件数据格式,利用软件展绘野外采集数据点号(即观测顺序号)(或编码)。
1.图形编辑对照野外绘制的草图,利用展绘到计算机软件上的点号(或编码)进行地形图的编辑,根据相应图式、规范和设计书要求对地物进行分层、编码。
2. 地形图测绘内容及取舍本测区地形图测绘内容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可编辑)7>2013届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论文题目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毕业设计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3年 4 月 9 日摘要这次测绘的实施主要是结合实际主要从图根控制网的设计布设实测和利用GPS 全站仪对碎步点进行的采集方法以及碎步点数据的处理三方面做了探讨也非常详细的阐述了GPS全站仪在数字测图中运用以及大比例尺测图的方案最终得到符合咸阳市规划局要求的地形图数字化测图以其成图精度高成图周期短即用即测快速建立城市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定特点已被一些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领导所青睐和引用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反战全数字地形测图在现代制图技术下已经发展成为了高新的制图技术数字测图的基本思想是将地面上的地形和地理要素或称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然后由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得到内容丰富的电子地图需要时有图形输出设备如显示器绘图仪输出地形图或各种专题图图形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这一过程通常称为数据采集目前数据采集方法主要有野外地面数据采集法航片数据采集法原图数字化法等数字测图就是通过采集有关的绘图信息并及时记录在数据终端然后再室内通过数据接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并由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再经过人机交互的屏幕编辑形成绘图数据文件最后由计算机控制绘图仪自动绘制所需的地形图最后又磁盘光盘和硬盘等储存介质保存电子地图数字测图生产成品虽然仍然提供图解地形图为主但是它以数字形势保存着地形模型及地理信息关键词数字测图全站仪地形图计算机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已有资料利用分析 2第三章平面及高程控制设计 3 31 控制网平面坐标及要求 3 com 平面坐标及高程系统的选择 3 com 主要精度指标 3com 平面控制测量 332 方案一GPS作首级平面网RTK加密图根点 3com 一级GPS网测量 3com 布网方案 333 方案二导线网作首级控制全站仪加密图根点 4com 导线测量 434 平面控制两种方案的论证 6 35 高程控制测量 6com 仪器设备及施测方法 6 com 四等水准测量要求 6 41 点位分布 742 外业观测情况 8com 仪器型号 8com 作业技术要求 8com 实际观测总时段数 8 com 平均设站数 943 数据处理 9com 基线处理和质量控制 9com 网平差处理及质量控制 11 51 全站仪测图方法与技术要求 12 com 全站仪测图的仪器安置及测站检核 12 com 全站仪测图的测距长度规定 12 com 数字地形图测绘需符合的要求 12 com 全站仪测图野外数据采集 12 com 全站仪碎部点采集 13 52 解析碎部点测量 1353 碎部点采集的特殊情况 13 54 绘制测站草图及展点 14 61 数据传输及展点 1562 数字化成图作业步骤 19 com 工作草图阅读 1963 各类地物绘制要求 20com 测量控制点 20com 居民地垣栅 20com 交通及附属设施 2064 地形图的修测与编绘 22 com 地形图的修测 22com 地形图的编绘 22第七章提交资料 23结论 24致谢 26附录 27绪论11 数字化测图的现状和前景随着电子全站仪及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地形图的成图方法正在逐步地由传统的白纸法成图向数字测图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数字测图几乎已占据了大部分的地形图测绘市场数字测图 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DSM 系统是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在外接输入输出设备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数字地图 Digital Map 以数字形式存贮在磁盘磁带光盘等介质上的地图主要作业过程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打印图纸提供软盘等数字化测图就是将采集的各种有关的地物和地貌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通过数据接口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到内容丰富的电子地图需要时由电子计算机的图形输出设备如显示器绘图仪绘出地形图或各种专题地图数字化测图的运行示意图数据采集点位信息特征信息数据传输绘草图数据处理地物模型地貌模型屏幕编辑绘图文件存盘地图X坐标 Y坐标 H坐标 GPS-1160 5326575 4729334 74802GPS-1151 5283556 4876229 73996 GPS-1152 53009744732551 74112 HY005HY006三等水准点作为水准起算点HY00574388 HY00673992第二章平面及高程控制设计21 控制网平面坐标及要求com 平面坐标及高程系统的选择1平面坐标系及基准北纬3432东经10843测区平均高程450m中央子午线精度为108?本次作业的平面坐标系为咸阳市城建坐标系属于地方坐标系其基准与国家参考椭球的基准保持一致2高程基准本次作业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上交成果的高和必须为正常高com 主要精度指标本测区主要精度指标如下1各等级平面控网中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cm2各等级水准网中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2cm3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5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4mm4图上高程注记中误差在铺装地面不大于图上?007m在一般地面不大于?015m com 平面控制测量为了给地形测图提供基本控制必须要选择一个比较完善的平面控制测量方案布设平面控制网要符合其布设原则分级布设逐级控制具有足够的精度保证必要的密度应有统一的布网方案精度指标和作业规格本次平面控制测量分二级布设先布设一级 GPS 网作为本测区首级平面网再用RTK加密图根点或者使用导线网做首级控制网再直接全站仪加密图根点对两种方案进行对比论证选择其中一个合理的方案以满足测图需要22 方案一GPS作首级平面网RTK加密图根点com 一级GPS网测量表31 一级GPS网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等级平均边长KM 卫星高度角有效观测卫星数平均重复设站数各时段有效观测时间长度min 数据采样间隔s PDOP值一级 ?1015 4 16 15 10 6 一级GPS网在测量中必须严格按照以上技术指标执行com 布网方案利用GPS-1160GPS-1151GPS-1152三个D级 GPS控制点为起算点在测区内沿主要道路布设一级 GPS点要求点位分布均匀相邻点间平均边长约 500m网形结构为边连式的多边形网GPS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以下几点1 GPS网应根据测区实际需要和交通状况作业时的卫星状况预期达到大精度成果的可靠性及工作效率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行2 GPS网一般应通过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例如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或者符合路线形式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3 GPS网的点与点之间不要求通视但应考虑常规测量方法加密时的应用控制点应有一个以上通视方向4 在可能条件下新布设的GPS网应与附近已有的GPS点进行联测新布设的GPS 网点应尽量与地面原有控制网点相联接联接处的重合点数不应少于三个且分布均匀以便可靠地确定GPS网与原有网之间的转换参数1选点应注意以下几点1 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微波站其距离不得小于 200米并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米2 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物体山顶鞍部凹地山脊谷底及倾斜变换处3 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周围建筑物的高度角小于15度4 一级GPS点点位原则上落地布设选择土质坚实的地方有利于长期保存和使用2埋石视不同的埋设条件应选择相应类型的埋设标志可参考表3表32 类型埋设标志各类型埋设标志等级埋设条件标志类型埋设方法备注一级水泥路面8-12cm铸铁标志冲击钻打孔混凝土现浇与路面齐沥青路面20cm铸铁标志直接打入路面与路面齐碎石路面土质路面预制混凝土标石挖坑做20cm碎石垫层放置标石四周捣固压实略高于地面3-5cm 23 方案二导线网作首级控制全站仪加密图根点com 导线测量1采用全站仪测一级导线做首级控制网为了保证精度测量时采用带三脚架的棱镜全站仪使用5〃的拓普康全站仪并直接使用全站仪进行图根点加密导线网的设计步骤1 据控制网的服务目的确定导线中点点位中误差并据以求出端点的点位中误差和容许闭合差2 定导线总长及等级在直伸导线中纵向误差由测距误差引起故可求来算导线边的测距精度及总长当导线中点点位误差限值确定时导线愈长要求起算数据与本次测量精度愈高所以确定了导线总长也就确定了导线等级横向误差是由测角误差引起根据横向误差的规定值所以求得测角精度因为是按纵向横向等影响来配置测角和量边精度的故测角精度的等级一般是与按导线总长计算的等级相适应3 行单线网的图上选点选线并根据测角和量边的精度要求编制导线施测细则表33 三级导线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序号项目指标 1 方位角闭合差 ?24〃×?n 2 测角中误差 ?12〃 3 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 ?13cm 4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不低于16000 5 最弱点点位中误差 ?5cm 2三级导线外业测量技术要求表34 三级导线外业测量技术要求序号项目技术指标 1 拓普康全站仪 23mm2ppmD 2 水平角测回数 1 3 半测回归零差 8 4 一测回2C较差 13 5边长测回数单程一测回 6 气温测量最小读数 05? 7 气压测量最小读数100pa 8 改边垂直角测回数 2 选点1 为了保证测量精度控制点应有足够的密度以既能满足测图需求但又不浪费且控制点应有统一的规格2 应按照设计好的选点图到现场选点若两点不通视则尽量在设计点的周围选点设计选点时要避开河道等处尽量在土质坚实的地方或主干道上进行选点这样即方便导线观测又能做出利于长期保存的控制点3 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一级导线网视线超越障碍物距离要大于05m以能保证成像清晰便于观测为原则在首级导线网的基础上使用全站仪进行加密图根点全站仪加密时要注意支站不要超过三级仪器操作时要严格要求精度尤其是后视棱镜要扶准扶正后视定向尽量对准对中杆底部24 平面控制两种方案的论证GPS网做首级控制网本测区位于关中平原腹地地势开阔测区面积较大GPS信号比较好测区有D级GPS 控制点可以利用而且GPS观测时方便快捷耗人力也少精度也符合测区要求因此可以使用方案一做平面控制导线网做首级控制网导线测量布设灵活不受地形限制小边长精度分布均匀但是推进速度缓慢考虑到我测区面积较大视野开阔多为农田没和民房并且我工程人员充足结合以上分析因此我们决定采用方案一做平面控制25 高程控制测量因为我测区的高程控制点比较多而且分布比较均匀足够满足高程控制测量的需要HY05HY06两点的高程均为已知的国家高程三等水准联测足以满足本次测量任务的测量精度要求所以我们以这两个点为高程基准进行了平面高程控制测量的布控com 仪器设备及施测方法四等水准施测采用 DS3水准仪及配套黑红面区格式标尺进行施测观测前应对标尺和仪器进行全面检查测前测后对i 角各检查一次要求i 角不大于 15 秒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直读视距往返观测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各测段的测站数为偶数com 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布网要求本测区四等水准网在测区附近两个三等水准点的基础上沿平坦地区的D级GPS 点及一级GPS点采用附合路线或结点网形式进行布设水准测量工作结束后应提交应提交以下资料以下资料1 四等水准路线略图2 外业观测手簿3 内业计算资料及成果表4 仪器i 角检验资料第三章 GPS平面控制网的布设31 点位分布G001和G002点位于咸阳纺织厂B楼内和大门口东侧G003位于王村和张家埠主干道交汇处东侧树木遮挡G004位于镇政府大院前地势开阔观测条件优越G301点新建公路东段十字路口西北角G302点处在刘家村水塔东侧100米大路上G303处在李家村幼儿园大门北边G304点是临时更改的一个点留印镇街道十字路口东南角距离G001和G002较近刘家坟修理摩托车门前G305点处在好再来洗发店的道路之旁周围的树木较少且低少仅有一面被树木所遮挡G306点处在出王家坟小路上地势平坦周围的建筑物离得均相对比较远对于观测的影响较小G307处在华立制药厂大门东侧有少量树木遮挡G308处在老年活动中心之前G309处在位于基督教教堂花坛东侧20米G310处在老同志活动中心之前东面有少数几棵树阻挡其他各面有一些建筑物G311处在梅园二路附近地势较高周围的树木较为低矮G312在王村上大坝道口下坡G314存在李家桥的桥头G315处在张家埠通向蔬菜基地入口处G316处在蔬菜基地东侧出口处大路旁32 外业观测情况com 仪器型号GPS接收机为Leica 1230天线型号为电缆脚架电池充电器钢卷尺背包和仪器箱com 作业技术要求观测组应严格按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经检查接收机电源电缆和天线等各项连接无误方可开机开机后经检验有关指示灯与仪器表显示正常后方可进行自测试并输入测站观测单元和时段等控制信息接收机启动前与作业过程中应随时逐项填写测量手簿中的记录项目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观测员可使用专用功能键和选择菜单查看各项状况如发现一场情况或未预料到的情况应记录在测量手簿的备注栏内并及时报告给队长每时段观测开始及结束前各记录一次观测卫星好天气状况实时定位经纬度和大地高PDOP值等每时段观测前后应各量取天线高一次两次量高之差不应该大于3毫米取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测量手簿记事栏观测员要细心操作观测期间防止接收设备震动更不得移动要防止人员和其他物体碰动天线或阻挡信号观测期间不应在天线附近502米以内使用电台10米以内使用对讲机由于观测的期间天气较为炎热接收机应避免阳光照晒确保接收机正常工作一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应进行以下操作接收机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改变卫星截止高度角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位置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键12经检查所有规定作业项目均已全面完成并符合要求记录与资料完整无误方可迁站com 实际观测总时段数实际观测总时段数为140本组实际观测计划如下表41 实际观测计划表时段文件名点名接收机类型天线类型天线高m 记录员 1L741 G312 Leika1230 AX1201 1099 王强 2 L742 G312Leika1230 AX1201 1103 李博 3 L743 G315 Leika1230AX1201 1188 小费 4 L744 G303 Leika1230 AX1201 1282李真 5 L745 G003 Leika1230 AX1201 1242 罗飞 6L746 G304 Leika1230 AX1201 0906 罗家尧 7 L747 G304Leika1230 AX1201 0905 闫瑞com 平均设站数本次外业作业的平均设站次数为17533 数据处理com 基线处理和质量控制基线处理软件为LGO基线解算方法采用单基线解算多基线解算1将RINEX文件导入TGO软件中去生成基线向量2首先用某一种特定的计算形式对所有基线进行解算在解算过程中可以不进行质量控制比率参考变量RMS得到所有基线的解3进行无约束平差观察网平差报告的平差后的观测值观察高度距离高度方位角的驻留即残差看是否超过3σ此次处理是3cm左右然后通过修改GPS处理形式的参数进行处理再平差和观察网评差报告直到处理得到很好的结果4如果还有解算不好的基线就通过观察基线处理报告卫星星历图和残差图适当地删改时间限的方法进行处理但是一般删除率不超过10 若仍有超限的基线就删掉该基线5观察环闭合差报告看通过的环的闭合差是否超限如果超限通过上述的34的方法处理基线直到闭合环通过检核为止6重复基线较差的处理在TGO软件中间导出GPS基线向量到Excel中间进行排序按斜距找出复测基线求出ΔXΔYΔZ并求出ds复测基线较差是否超限若有超限则按34的方法来处理同步环闭合差如下根据GBT 183142009应对所有三边同步环进行检验闭合差满足如下的要求式中为对基线测量中误差的要求表42 同步环闭合差成果表基线ID 从到闭合环长度m Δ水平m Δ垂直m B1 G313G312 70964 00016 00029 B7 G312 G314 B4G313 G314 基线ID 从到Δ水平m Δ垂直mB18 G004 G311 2216407 00008 -00031 B20 G311 G315B19 G004 G315 基线ID 从到闭合环长度m Δ水平m Δ垂直m B55 G304 G001 139035 0001 0002B59 G001 G002 B67 G304 G002异步环闭合差由若干条独立基线边构成的异步闭合环其闭合差应符合规定式中n为多边形的边数σ为GPS网相应级别规定的观测精度异步环多边形闭合差的大小是基线向量质量检核的主要指标如果闭合差超限应及时分析原因对其中部分成果进行重测表43 异步环闭合差成果表基线ID 从到环闭合长度m Δ水平m Δ垂直m B14 G316G315 2199683 0018 0033 B25 G315 G309B28 G316 G309 基线ID 从到环闭合长度m Δ水平m Δ垂直m B26 G315 G316 2199677 0014 003 B25 G315G309 B28 G316 G309 基线ID 从到环闭合长度m Δ水平m Δ垂直m B14 G316 G315 13743110005 0006 B27 G315 G003 B30 G316 G003重复基线较差同一条GPS基线边若观测了多个时段可得多次基线边的观测结果同一条基线边任意两个时段结果的互差不宜超过相应等级规定精度按平均边长计算的2 倍和为复测基线的分量较差σ为GPS网相应级别规定的观测精度com 网平差处理及质量控制网平差软件为TGO坐标参考系为WGS-84网平差过程基线向量提取基线向量选取的原则选取相互独立的基线所选取的基线应构成闭合的几何图形选取质量好的基线向量选取的能够成边数较少的异步环的基线向量选取边长较短的基线向量1三维无约束平差在无约束平差中根据无约束平差的结果判别所构成的GPS网中是否存在粗差基线如发现含有粗差的基线应该进行相应的处理必须使得最后用于构网的所有基线向量均满足质量要求调整各基线向量观测值的权使得它们相互匹配2二维约束平差约束平差的具体过程为1指定进行平差的基准和坐标系统2指定起算数据检验约束条件的质量4进行平差解算质量分析与控制采用以下两个指标来评定GPS网的质量基线向量的改正数相邻点的中误差和相对中误差第四章碎部点野外数据采集41 全站仪测图方法与技术要求com 全站仪测图的仪器安置及测站检核全站仪测图的仪器安置及测站检核应符合下列要求1 仪器的对中偏差不应大于5mm仪器高和反光镜高的量取应精确至lmm2 应选择较远的图根点作为测站定向点并施测另一图根点的坐标和高程作为测站检核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较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高程较差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53 作业过程中和作业结束前应对定向方位进行检查com 全站仪测图的测距长度规定全站仪测图的测距长度不应超过表51的规定表51 全站仪测图的最大测距长度比例尺最大测距长度m 地物点地形点 1500 300500 当布设的图根点不能满足测图需要时采用极坐标法增设少量测站点com 数字地形图测绘需符合的要求1 当采用草图法作业时应按测站绘制草图并对测点进行编号测点编号应与仪器的记录点号相一致草图的绘制宜简化标示地形要素的位置属性和相互关系等2 当采用编码法作业时宜采用通用编码格式也可使用软件的白定义功能和扩展功能建立用户的编码系统进行作业3 当采用内外业一体化的实时成图法作业时应实时确立测点的属性连接关系和逻辑关系等4 在建筑密集的地区作业时对于全站仪无法直接测量的点位可采用支距法线交会法等几何作图方法进行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com 全站仪测图野外数据采集全站仪测图可按图幅施测也可分区施测按图幅施测时每幅图应测出图廓线外5mm分区施测时应测出区域界线外图上5mm最后对采集的数据应进行检查处理删除或标注作废数据重测超限数据补漏错漏数据对检查修改后的数据应及时与计算机联机通信生成原始数据文件并做备份com 全站仪碎部点采集地形测量在完成地形控制测量后就要进行地形测图地形测图是以控制点为基础按一定的要求和规则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地貌测绘到图纸上地形测量中需要将地物地貌的特征点测绘到图纸上这些特征点又称为碎部点相对于地形控制而言测绘具体的地物和地貌是测区碎部因此称为地形碎部测绘大比例尺数字测图野外数据采集按碎部点测量方法分为全站仪测量方法和GPS-RTK测量方法本次测图主要采用全站仪测图方法地面上的地物地貌形态虽然多种多样但这些形态总是可以概括分解成各种几何形体的而任何几何形体都是不同的面构成的任何面又都可由一些具体决定性的点所连成的直线或曲线来确定可以说各种地物地貌的形态最终是由点决定的我们把决定地物地貌形态的点称为地物特征点或地貌特征点地貌特征点和地物特征点统称碎部点碎部测量实际上就是测定地物地貌碎部点在图上的点位及其高程然后依次描绘出各种地物地貌42 解析碎部点测量在等级控制点图根导线点或支导线点上按极坐标法直接测定下列碎部点坐标1永久性建构筑物的主要拐角点具有方位意义的独立点2道路河流沟塘的特征点桥闸的特征点3主要道路上的各类检修井电力通讯线路上的电线铁塔4图幅拼接线上的若干明显细部位保证必要精度43 碎部点采集的特殊情况在进行碎部点采集时往往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对于比较复杂的地方通视一定不好也许将棱镜举高能采到点若就几个点还行点多时这么采点测出的地物一定偏差很大因此就应该找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支一站过去再测这样往往会事半功倍当对多点房屋进行采点时有时一些拐角会被挡住同时支站过去测有没意义此时应在此拐角一边延长线上的某处采一点在用钢尺量出此处到拐角的距离并及时标注到草图上对于一些电杆通信杆路灯等地物棱镜无法放置正中此时采点时应该采用偏心去采对于一些直径较大的烟囱广告牌等应该在其外围采集三个点对于钢尺无法去量距时应用测距仪去测距此外在采集碎部点的同时要按规定将高程点进行采集直接在编号前加上一个字母以示区别就行了注意碎部点测量采用带有内存的全站仪在正确设置好测站与定向点包括仪器高和占标高后首先要对相邻已知点的边长及高差进行检核不符值在5厘米以内可以直接采集碎部点超过5厘米的应查明原因选择正确点使用散点高程施测采用全站仪在碎部点采集完后采集高程点高程点宏观上要分布均匀微观上要注意测量道路交叉口桥闸宅基地等位置高程点高程点注记取位至厘米对于民房密集区可采用DS3水准仪加密散点高程44 绘制测站草图及展点在采集细部点的同时应在采集数据的现场实时绘制测站草图草图内容包括测站点点号细部点编号及属性地物地形地貌轮廓本测站起止细部点编号测量时间草图绘制人员只要绘制好测站草图才有利于内业电子成图及查图每天测完后要及时将全站仪中的坐标数据与CASS软件直接通讯到微机中与控制点一并展绘第五章内业数字化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