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及预防方法论文

合集下载

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分析

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分析

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分析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我国患病率比较高的传染病之一,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造成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生,严重的破坏患者的肝功能,还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

还可以发生慢性乙型肝炎或是携带病毒,造成传播。

为了更好的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发生,降低患病率,本文总结了乙肝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以期为防控乙肝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乙型肝炎;预防;控制;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世界性患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之一,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

该病在我国的流行比较广泛,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均带来了比较沉重的负担。

全世界感染过乙型病毒者约6.9亿人,约3.5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研究显示,我国长期携带HBV者有1.2亿,约2000万人患有慢性乙肝,新发病120万人/年,约有28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的疾病,我国在肝炎和肝病方面花费的直接医疗费用高达1000亿元。

我国卫生部2005-2015年乙肝防治规划中明确的要求:至2015年<10岁的儿童HBSAg携带率要降至1%以下;全人群携带率<7%,对于全人群HBSAg携带率已经<7%的省份,进一步降低1.0-1.5个百分点。

因此,我国的乙肝防控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笔者通过分析乙肝病原学和患者的临床表现提出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控制措施,现报告如下:1乙肝病原学HBV作为嗜肝DNA病毒科的一种病毒,呈球形,具有不完全双链病毒。

HBV的唯一宿主是人类。

完整的HBV病毒颗粒直径约为42nm,由核心颗粒和蛋白质包膜组成。

病毒复制所必需DNA聚合酶与HBV DNA关系密切,均被壳蛋白包绕。

核壳体由核酸与壳体构成,也是病毒的核心颗粒。

HBV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较强,在30-32℃的环境中存活>6个月,-20℃的环境中存活15年。

经过20min的121℃高压、1h的100℃干烤、煮沸10min的情况下可被灭活。

环氧乙烷、含氯制剂、戊二醛、碘伏及过氧乙酸等也有效灭活HBV。

对乙型肝炎病毒在青年学生中感染情形的分析及预防

对乙型肝炎病毒在青年学生中感染情形的分析及预防

对乙型肝炎病毒在青年学生中感染情形的分析及预防【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青年学生感染预防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多发国家之一,全国13亿人口中约有亿多人被感染,其感染率高达10%[1],其中多数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又称为“无病症”HBsAg携带者或慢性HBV携带者。

HBsAg携带者是HBV赖以生存的寄主,对HBV的传播和进展起着庞大作用,部份HBsAg携带者在HBsAg携带进程中可显现肝功能异样,发生急性肝炎,个别的HBsAg携带者可演变成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

HBsAg携带者的来源以血液传播为主,可经输入染有病毒的血液、血制品或利用染有病毒的注射器材及医疗器具等传播,母婴传播是重要的传播途径,家人之间日常生活紧密接触也是重要传播途径[2]。

要阻止HBV的传播,一方面要增强对HBV感染者的治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爱惜健康人群。

了解不同人群中HBV的感染情形,对进行乙型肝炎的预防工作将有专门大帮忙。

现将我院两年来对学生中HBV感染情形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式研究对象我院2004~2005年大中专入学新生(均来自黑龙江省)1 253人,其中城镇和农村学生501人,大中城市学生752人,年龄17~25岁。

检测方式用放射免疫法(SPRIA)检测HBsAg、抗-HBs、抗-HBc、抗-HBe和HBeAg。

利用山东3V生物工程集团提供的试剂盒。

2 结果1 253人中,HBsAg一项阳性者18人,HBsAg和抗-HBc两项阳性者2人,HBsAg、抗-HBc和抗-HBe三项阳性者3人,HBsAg、抗-HBc 和HBeAg三项阳性者3人,总感染人数26人,占总人数的2%。

其中城镇和农村学生感染人数19人,感染率约为%;大中城市学生感染人数7人,感染率约为1%。

抗-HBs阳性452人,占总人数的36%;其中城镇和农村学生143人,阳性率约为29%;大中城市学生309人,阳性率约为41%。

乙肝防治措施范文

乙肝防治措施范文

乙肝防治措施范文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炎疾病,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

乙肝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乙肝的感染至关重要。

下面是乙肝防治措施的一些建议:1.接种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乙肝疫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通过注射疫苗可以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来防御乙肝病毒。

乙肝疫苗通常需要多次接种才能获得最佳的保护效果,建议按照医生或保健机构的建议完成全程疫苗接种。

2.避免血液和其他体液的直接接触:乙肝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唾液、精液、乳汁和其他体液中。

为了避免感染,应尽量避免与感染者的这些体液直接接触,减少传播的风险。

在处理可能被感染体液的情况下,应佩戴手套和其他个人防护装备。

3.安全性行为:性传播是乙肝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预防乙肝,应采取安全性行为,包括使用安全套、避免性伴侣过多、避免与感染乙肝的人发生性行为。

此外,乙肝病毒还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孕妇应尽早进行乙肝筛查,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避免使用共用的注射器和器械:共用的注射器和其他医疗器械是乙肝病毒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在医疗机构和其他注射场所,应确保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器械,避免感染交叉传播。

5.定期体检和筛查:定期的体检和乙肝病毒筛查是发现乙肝感染和及早干预的重要手段。

根据个人的乙肝感染风险和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乙肝病毒筛查,以便及早发现感染,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管理措施。

6.教育宣传:加强关于乙肝的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乙肝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通过媒体、互联网、社区和医疗机构等渠道,向公众传达有关乙肝的信息和预防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总之,乙肝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

通过接种乙肝疫苗、避免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采取安全性行为、避免共用注射器和器械、定期体检和筛查以及加强教育宣传等措施,可以减少乙肝的传播风险,保护个人和社区的健康。

学生常见传染病防控论文

学生常见传染病防控论文

学生常见传染病防控论文摘要:传染病具有较强的流行性和传染性,一旦爆发,极易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也了解到,学校因为人数较多,成为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场所。

引言传染病指的是各种可以在人群之中,或者人和动物之间引发流行的感染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较大。

学校学生人数众多,加上学校医疗卫生条件和学校周边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学校成为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场所。

因此,做好对学生常见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是极有必要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生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对各种传染病的预防可以达到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目的,最大程度减少各种传染病在学校中的发病率,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预防:(一)加强健康卫生教育。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的学生缺乏必要的传染病相关知识,因此,做好对学生的健康卫生教育至关重要。

各中小学可以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的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来开展健康卫生教育。

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开学健康第一课”等多种形式,教育并督促学生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要切实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健康体检等制度。

校医务室对缺勤学生应及时进行追查,如果是传染病缺课的应填写病名、发病时间、诊断医院及目前在家或医院隔离治疗情况。

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学校还可以开设健康卫生教育课,定期为学生传授各种常见传染病预防相关知识,提高大家对传染病的认识水平和健康意识。

学校也可以里利用板报和宣传栏等方式,向大家介绍各种传染病预防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习预防各种传染病的知识和措施等。

(二)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预防接种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提高易感人群免疫水平的方法,通过预防接种,可以将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群的体内,使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

对学生进行预防接种,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较为牢固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免疫机制,操作方便,效果显著。

因此,各中小学可以积极的联合当地的卫生防疫部分,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疫苗的注射,提高全校师生的免疫力,达到阻断传染病发生的效果。

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及防治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及防治进展

⼄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及防治进展综述⼄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及防治摘要:近年来,⼄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个严重的公共卫⽣问题,我国尤为突出。

近年来,⼄肝在我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排序中⼀直位居前三位,每年报告⼄肝患者百万⼈左右。

⾯对⼄肝病毒感染蔓延的局⾯,各国进⾏了⼤量研究以求从根源治疗⼄肝。

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类依旧未找到有效治疗慢性⼄肝的⽅法。

⼄肝防治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要⾯临的重要任务,因此,探寻⼄肝活动的规律特点、把握⼄肝防治的宏观态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通过综述的⽅式对⼄肝的感染以及防治⽅⾯进⾏了分析。

关键词:⼄肝病毒;流⾏病学;⼄肝表⾯标志物;⼄肝疫苗⼄型肝炎是危害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呈世界流⾏趋势。

慢性⼄型肝炎是我国当前流⾏最为⼴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传染病之⼀。

我国现有9000万慢性⼄肝病毒感染者,其中约2800万为慢性⼄肝患者。

每年有90万患者发展为肝硬化,约30万患者发展为原发性肝癌[1]。

⼄肝的流⾏也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给国家的卫⽣系统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同时给患者的⼼理和家庭带来了负⾯影响,造成了⽣活质量下降。

因此,解决⼄肝防治的难题,成为社会的当务之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全球各个国家对⼄肝的防⽌研究⼒度加⼤。

进⼊免疫时代以来,免疫预防控制⼄肝在世界各国均取得明显的成效。

1 ⼄肝病毒感染1.1 ⼄肝病毒简介及其基因型分布⼄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简称⼄肝病毒,是⼀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是引起⼄型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的病原体,其基因组为闭合环状双链DNA,⼤⼩约为3.2kb,在负链DNA核⽢酸序列为模板转录的RNA 上含有四个ORF,分别称为S、C、P、X区[2]。

⼄型肝炎是⾎源传播性疾病,主要经⾎(如不安全注射等)、母婴及性接触传播。

1988年OKAMOTO[3]⾸先根据HBV全基因序列差异≥8%的标准将其分为A、B、C、D4种基因型,随后⼜根据这⼀标准将HBV基因型增加到8种(即A~H),每个基因型⼜可分为不同亚型,且存在基因型之间的重组现象。

探讨乙肝的预防与控制问题

探讨乙肝的预防与控制问题

探讨乙肝的预防与控制问题摘要:研究分析乙肝的预防及控制问题,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世界性传染病。

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广泛流行,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同时使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之一。

关键词:乙型肝炎预防控制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世界性传染病。

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广泛流行,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同时使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之一。

目前,全世界有6.9亿人感染过乙型病毒,乙肝病毒携带者约3.5亿人,我国有1.2亿人长期携带乙肝病毒,慢性乙肝患者约2000万人,每年新发病120万人,约有28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疾病。

全国用于肝炎和肝病的直接医疗费用高达1000亿元。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很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一个重要原因。

1乙肝病原学人类是HBV的唯一宿主。

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不完全双链病毒,呈球形。

完整病毒颗粒直径42nm,由蛋白质包膜与核心颗粒组装而成。

HBV DNA与病毒复制所必需DNA聚合酶密切相关,两者被壳蛋白(核心蛋白和核心抗原)包绕。

核酸与壳体同构成核壳体,即病毒的核心颗粒。

包膜是由含有病毒表面蛋白(HbsAg(乙肝表面抗原))的脂多糖蛋白构成。

核心颗粒以蛋白包膜包裹,组成完整的病毒体。

在电镜下观察HBV3种型态:球形、管形和Dane氏颗粒。

球形和管形颗粒不含病毒核酸,无感染性;Dane颗粒含有HBV核酸、DNA聚合酶、壳蛋白等核心成分,有感染性。

HBV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30~32℃时可存活至少6个月,在-20℃时可存活15年。

在121℃高压20min、100℃干烤1h、100℃直接煮沸10min均可灭活HBV。

含氯制剂、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和碘伏等也有较好的灭活效果。

2预防与控制2.1接种乙肝疫苗预防。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我国卫生部于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对所有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但疫苗及其接种费用需由家长支付;自2002年起正式纳入计划免疫,对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但需支付接种费;自2005年6月1日起改为全部免费。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措施论文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措施论文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中图分类号】r5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467-02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乙型肝炎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据世界性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肝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在我国,病毒性乙型肝炎是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乙型肝炎传播已成为影响人口素质的重要问题。

根据调查我国人群中有60%的人感染过乙肝病毒,10%的人为hbv表面抗原携带者,每年新发现乙肝病人数为50万,约占全国传染病发病总数的1/4,其中有症状需要治疗的活动性乙肝患者约为2000多万例,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还将发展为肝病、肝硬化,少部分患者还会转变为肝癌。

乙肝不仅严重的影响人体健康,而且会给家庭、社会造成经济负担。

我国政府从2002年开始,投入大量资金为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将乙肝疫苗免疫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这将大大降低乙肝的发病率,阻断乙肝病毒的传播,乙肝疫苗的发展与应用,对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起重要作用。

过去十多年来,我国各地从城镇向农村逐渐铺开对新生儿的普种工作,已经能在一代人的时间里使hbsag携带率大幅度下降。

0~9岁儿童hbsag携带率在我国一些地区已从10%以上下降到1%~2%。

加强乙肝防治工作,宣传安全预防接种措施,是我国政府和卫生部门以及我们基层工作人员不可推卸的任务和责任。

1.乙型肝炎免疫预防措施:最有效的预防乙型肝炎措施就是及时有效地进行免疫接种1.1.主动免疫: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免疫作用持久,适用于所有的易感人群。

1.2.被动免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研究5篇(乙肝病毒感染产妇血清和乳汁中病毒核酸与抗体检测分析)

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研究5篇(乙肝病毒感染产妇血清和乳汁中病毒核酸与抗体检测分析)

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研究5篇乙肝病毒感染产妇血清和乳汁中病毒核酸与抗体检测分析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研究摘要: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流行区,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对于乙肝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作为医护人员通过对于多年来的研究发现我们对健康体检人员乙肝病毒感染有了主要的途径分析,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于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的乙肝感染的情况调查,来为我们更好地预防与治疗乙肝提供科学的数据。

关键词预防乙肝病毒感染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研究:乙肝病毒感染产妇血清和乳汁中病毒核酸与抗体检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感染产妇血清及乳汁中病毒核酸与抗体检测方法。

方法选取乙肝病毒携带产妇92例,采用ELISA检测法对产妇血清及乳汁中乙肝标志物进行测定,并采用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法对血清以及乳汁中的HBV-DNA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92例患者中大三阳24例(26.09%),小三阳36例(39.13%),HBsAg以及HBcAb阳性32例(34.78%)。

各组患者乳汁HBV-DNA阳性率均低于血清检出率,但是差别并不明显(P>0.05)。

大三阳组患者血清、乳汁HBV-DNA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且其病毒载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

且随着血清病毒载量的升高,乳汁病毒载量也相应升高,两者成正相关(r=0.853,P<0.05)。

结论乙肝病毒感染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应各位谨慎。

条件允许时可以对血清以及乳汁中病毒核酸进行检测以确定喂养方式,如果条件不允许,则应放弃母乳喂养。

【关键词】乙肝;病毒感染;血清;乳汁;核酸检测;病毒检测乙肝是我国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母婴途径是其重要的传播方式。

作为婴儿最为理想的食物,母乳是否具有传播乙肝病毒的作用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有研究认为约有(30-50)%的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由母婴途径引起[1]。

本研究通过对92例血清HBV-Ag阳性的孕产妇血清及乳汁病毒核酸进行检测和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乙肝病毒携带产妇92例,年龄(28-43)岁,平均(29.17±3.82)岁;孕(37-41)周,平均(39.16±0.42)周。

乙型肝炎预防控制及乙肝病毒流行的现况分析文献综述报告

乙型肝炎预防控制及乙肝病毒流行的现况分析文献综述报告

乙型肝炎预防控制及乙肝病毒流行的现况分析一、乙肝流行状况与防控措施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和生存质量传染病,乙肝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防治形势十分严峻,乙型肝炎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前十位疾病死因中乙肝占第七位,每年因乙肝相关性疾病死亡有75万例【1】。

2002年我国发病前五位的传染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腹泻病、淋病和麻疹,根据1992年-1995年全国流调数据显示,我国是乙肝高、中流行区(HBV携带率大于8%为中流行区),乙肝病毒感染率为57.6%,HBsAg阳性率为9.75%,表面抗原携带者约有1.2亿,慢性乙肝患者高达2000万人【2】。

每年我国因为乙肝相关性疾病死亡的人数约为263,000人,占全世界HBV相关性疾病死亡的37%-50%。

【3】**省是乙肝和肝癌的高发区之一,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高达10-16.5%【4】。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极易发展为严重性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我国对肝炎防治工作十分重视,从国家“六、五”开始,直到“九、五”“十一、五”,关于乙肝防治研究始终是国家攻关课题的重要内容。

目前,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成为全球控制乙肝流行的主要策略。

我国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1996年开始使用乙肝基因工程疫苗来代替乙肝血源疫苗,2002年开始将乙肝疫苗正式纳入计划免疫,乙肝疫苗的应用对于控制乙肝的传播与流行、减少HBsAg携带者起到了决定性作用【4】。

另外大力加强预防和治疗乙肝的宣传力度,加强免疫和扩大乙肝疫苗免疫,也是乙肝防控的重要措施。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的人群HBV感染率处于低水平,也已经制定并实施十分完善的乙肝疫苗免疫程序【5】,但是在一些落后国家,乙肝防控措施未能有力的实施。

因此乙肝的防控措施同样存在地域不平衡的状况,需要保持在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措施实施,加强落后地区的防控。

二、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乙肝疫苗免疫取得了显著效果,为降低HBV的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些疫苗效果监测地区如河北正定县、**省隆安县、湖南湘潭市乙肝血源疫苗的使用已将近20年,基因工程疫苗的使用也将近10年,在以往的疫苗效果长期观察数据中均体现出乙肝疫苗免疫取得良好效果【6,7,8】。

学生乙肝病毒感染论文病毒感染状况调查论文:学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

学生乙肝病毒感染论文病毒感染状况调查论文:学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

学生乙肝病毒感染论文病毒感染状况调查论文:学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传染病。

据who报告,全世界hbv携带者约3.5亿人,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据调查统计,我国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检出率达10.0%,hbsag携带者达1.2亿。

不同性别hbsag感染情况 5 534份血清中,检测出hbsag 阳性共204例,其中男生2 860人,检测出hbsag阳性者139例,阳性率4.86%;女生2 674人,检测出hbsag阳性者65人,阳性率2.43%;平均为3.69%,男女生之间差异极其显著。

不同民族学生hbsag感染情况汉族学生hbsag阳性率为4.21%,回族学生hbsag阳性率为2.99%,其他民族学生hbsag阳性率3.19%。

回族与汉族之间比较差异显著,汉族与其他民族比较差异不显著,回族与其他民族之间比较差异也不显著。

hbsag阳性者hbv 5项标志物的构成 hbsag阳性共有5种感染模式,分别是1、3、5阳性(大三阳);1、4、5阳性(小三阳);1、3阳性;1、5阳性;单纯hbsag阳性。

新生hbsab阳性率及乙肝5项标志物全阴模式 2008级新生hbsab检测的阳性率男生为31.22%,女生为42.71%,平均为36.77%;5项全阴检出率男生63.92%,女生为54.86%,平均为59.54%hbv的阳性率在我国普通人群中为10%左右,高校学生的hbv阳性率为6%~8%。

这可能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得到的卫生保健服务水平和层次越来越高,具体体现为一次性注射针具的使用,使大多数接受乙肝疫苗免疫者对乙肝病毒产生保护性抗体,免受其感染。

hbsag阳性率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与全国乙肝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相一致,可能与男生生活范围较广,感染的机会较多以及生活卫生习惯等因素有关。

女性由于类固醇激素对t淋巴细胞的作用而有抗hbsag的能力。

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对策论文

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对策论文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控制对策探究【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能力,本文就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控制对策这一热点话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方法:在本次研究过程中,笔者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具体功能和效用展开了相关的探讨。

结果:在实施了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后,我省乙肝的患者的发病几率较实施措施前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控制。

结论:我院自实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措施后,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减少了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和传播,提升了我院的医疗水平和整体形象,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措施;效果【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176-02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b,简称为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1]。

据调查,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乏力、低烧、厌油、恶心、腹胀、食欲不振、呕吐、等相关临床症状。

据调查和统计显示,多数患者在患病初期并未出现明显的症状,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hbsag)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约占9300万。

乙型病毒性肝炎对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

因此,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实施了一系列的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和控制措施,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省2011年人口普查资料作为本次研究活动中的主要调查和参考资料;从我省疫情资料库中调出本次研究活动所需的疫情资料,并作为主要的参考依据[3],从而有效的提高本次研究活动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确保我院所制定的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和控制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2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主要方法,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具体功能和效用进行分析。

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预防方法及工作体会论文

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预防方法及工作体会论文

浅谈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免疫预防方法及工作体会【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为主要病变并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

它病程迁延,易转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危害极大。

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母婴传播、血液及体液传播、医源性传播、性传播和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触传播等。

预防乙肝的关键是科学规范的接种乙肝疫苗,增强机体抵御hbv的能力。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免疫预防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64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91-01在中国,80%以上的乙肝是通过家族内的母婴垂直传播而感染的,另有20%左右是通过吸毒、性接触、血液透析等医源性感染和其它媒介途径感染。

预防乙肝的关键是保护好那些乙肝患者(包括hbv 携带者)的亲属、新生儿以及其它高危人群,尤其是新生儿。

工作中,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及时实施主动免疫(接种乙肝疫苗)和被动免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相结合;对特殊人群和高危人群先检测体内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抗-hbs)水平,根据检测结果和暴露危险程度再制定个体化的、科学灵活的主动、被动免疫策略等方法预防hbv的传播,效果显著。

人群hbsag携带率由1992年的9.75%下降为2006年的7.18%;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将至0.98%。

1 乙肝疫苗的免疫策略接种乙肝疫苗是目前世界公认的预防乙肝最科学最高效的措施。

针对不同的人群,我们采取不同的乙肝疫苗免疫策略:①对hbsag 阴性孕妇所生婴儿,采用重组酵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按0,1,6月3针间隔接种法,“0”指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针,疫苗剂量5vg/剂(0.5ml),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②对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采用出生后12小时内肌肉注射hbig 100iu(被动免疫)和重组酵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主动免疫)按0,1,6月3针间隔接种相结合的方法,疫苗剂量10vg/剂(1ml)。

乙肝论文。

乙肝论文。

中国常见重大传染性疾病——乙肝1.乙肝简介与起源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病。

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

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约占1.3亿。

多数无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

目前我国有乙肝患者3000万。

乙肝的特点为起病较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

无黄疸型持续阳性者易慢性化。

本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进行传播。

乙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

乙肝病毒是个古老的病原体,包括现在所谓的新发现病种其实在古代都有,只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化验手段的进步才被发现,并不等于发现他了才存在,没有发现即不存在。

乙肝的标志性产物表面抗原在1965年在澳大利亚首次被发现,故简称‘澳抗’,这一天开始意味着乙肝病毒开始被了解、发现。

乙肝病毒结构图2.我国乙肝情况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9300万人,占到了全世界患病人数的1/4。

根据《中国大学生人群乙型肝炎防治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高校新生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9.06%,然而,乙肝疫苗接种率仅在30%左右,大学生的乙肝防治现状不容乐观。

中国是一个乙肝大国,要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需要防治并举。

乙肝不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而且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每年用于肝炎和肝病的医疗、保健费用高达1000多亿元。

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入托、入学、就业、婚姻等方面受到很大影响,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致使为数众多的人对肝炎忧心忡忡,束手无策,甚至发展到“谈肝炎色变”的地步。

几年前,卫生部就已将肝炎列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头号“敌人”。

乙型肝炎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同时也成了全世界医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乙肝不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而且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每年用于肝炎和肝病的医疗、保健费用高达1000多亿元。

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入托、入学、就业、婚姻等方面受到很大影响,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致使为数众多的人对肝炎忧心忡忡,束手无策,甚至发展到“谈肝炎色变”的地步。

浅谈乙型病毒肝炎的传播及护理防范措施

浅谈乙型病毒肝炎的传播及护理防范措施

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 学 术 论 坛乙型病毒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

在我国,一般人群无症状HbsAg携带者占10%~15%,我国以西南地区感染率最高,约为3%[1]。

人体免疫系统的强弱与肝脏的受损是有密切关系的。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按照生理代谢的作息时间表进行作息,那么生理的代谢系统就会紊乱,导致肝脏的排毒遭受障碍,大量毒素的堆积,会更加加重肝脏的损害,此外,长时间的不健康饮食,营养得不到平衡的吸收,也是造成乙肝的重大危害。

为此,本文针对乙肝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阐述简要的护理指导及预防措施。

1 乙肝的传播途径1.1血液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

比如一些带有乙肝病毒的注射器,日常生活中的牙刷、剃刀等,或针刺、输入含肝炎病毒的血液和血制品。

隐藏的病毒随时会侵入人体,所以要做好防护措施,对各种输入血液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切断血液传播。

1.2体液传播是次要的传播方式。

主要是和各种体液和分泌物的接触有关,包括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另外性接触传播也日趋增多,特别是多个性伴侣和同性恋者。

所以,要注意生活方式,为了自身安全,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

1.3母婴传播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

是由母亲传给婴儿,通过胎盘、产道分娩、哺乳等方式传播。

母亲体内的全身体液都含有乙肝病毒,会造成直接的传播。

其中,宫内感染是一种主要的传播方式。

经朱启容等报道95例孕妇为无症状HBe Ag携带者,其中28例系双阳性(HBsAg、HBeAg),所分娩新生儿16例证实宫内感染,感染率为15.78%[2]。

1.4医源性传播主要是指一些消毒不彻底的医疗器械,包括注射器、针具、胃镜、口腔器材等,此外也包含补牙、修脚、修面等途径。

作为医护人员要严格遵行消毒制度,做到无菌操作;作为病人,要为维护自己的安全而更加注意器械清洁度的使用。

乙肝病毒的防范

乙肝病毒的防范
乙肝病毒的防范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7
目录
• 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 • 乙肝病毒的预防措施 • 乙肝病毒的治疗方法 • 乙肝病毒的预防意识 • 乙肝病毒的预防与控制政策
01
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
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是乙肝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当健康人的伤 口接触到乙肝患者的血液或被乙肝病毒污染的物品(如针头 、刀具等)时,就可能感染乙肝病毒。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强乙肝防治工作
制定乙肝防治计划和 政策,明确防治目标 和工作重点。
建立乙肝监测和报告 系统,及时掌握疫情 动态,采取有效措施 。
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工 作,提高接种率,降 低感染风险。
医疗机构加强乙肝防治宣传与教育
开展乙肝防治宣传教育活动,提 高公众对乙肝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乙肝诊 断、治疗和管理能力。
提供乙肝咨询和检测服务,鼓励 高危人群主动检测和接受治疗。
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提高乙肝防治意识
媒体宣传乙肝防治知识,提高 公众意识。
社区组织开展乙肝防治宣传活 动,促进社区居民参与。
企业、学校等单位加强乙肝防 治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防治 氛围。
免疫调节剂
增强机体免疫力,帮助清 除病毒,促进疾病恢复。
保肝护肝药物
保护肝脏功能,减轻肝脏 损伤,预防肝衰竭。
饮食调理
高蛋白饮食
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促进肝脏 修复和再生。
低脂肪饮食
减轻肝脏负担,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如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改善 肝功能。
休息与锻炼
合理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 免过度劳累,有助于恢复 肝功能。
02

浅谈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措施

浅谈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措施

浅谈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措施摘要】乙肝病毒性肝炎是非常严重的一种病症,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导致肝脏炎症性病变,会对人体内的多个器官造成一定的损害,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

因为这种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性比较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传播,一旦这种病毒进行了大规模的传播,就会造成严重的疾病。

当前,这种病毒性肝炎的感染人群正在不断的增加,需要对这种病毒进行预防和控制,才都避免病毒的大规模传染。

本文就乙肝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乙肝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措施;分析研究【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2-0245-02在对乙肝病毒性肝炎进行预防的过程中,需要对这种病毒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当前的病毒发作现状,制定一个完善的预防措施,需要选取健康人群和感染病毒的人群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实验的方法,来制定综合性的防控措施。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需要保证试验过程的可靠性,并且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为这种病毒的传播性比较强,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病毒的传染进行控制,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并且通过这些实验来降低病症的感染率[1]。

1.我国乙肝病毒性肝炎预防现状当前我国在进行乙肝病毒性肝炎预防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问题,首先这种病毒传播性非常强,传播的范围也非常广,在进行预防的过程中,无法对各种传播途径进行控制,而且这种病的发病比较慢,难以对病毒携带者进行综合控制,所以在进行预防的过程中面临很大的困难[2]。

2.乙肝病毒性肝炎预防措施2.1 资料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对区域的人口资料进行调查,并且建立一个完善的医疗资料库,主要是采用表述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控制[3]。

2.2 预防控制法2.2.1疫苗接种当前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预防措施就是接种疫苗,目前我国卫生部已经将疫苗纳入了免疫管理体系,并且对所有的新生儿进行疫苗的接种,以前这种疫苗和接种的费用需要由家长进行支付,当前在进行新生儿接种的过程中,疫苗以及接种的费用已经进行了免除。

针对乙肝病毒性肝炎采取相关预防控制策略进行分析

针对乙肝病毒性肝炎采取相关预防控制策略进行分析

针对乙肝病毒性肝炎采取相关预防控制策略进行分析摘要:现代医疗已经有了高水平的发展,乙肝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依旧久居不下,患病的主要原因与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有关,作为具有一定传染性的独特肝炎,若未及时得到有效的诊治,可导致病人发生肝硬化、肝癌。

因此,加强对乙肝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和控制对于提升我国人民身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对我中心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不同的乙肝防控指导,试分析针对性的乙肝健康知识普及对于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防控乙肝发生的重要作用,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乙肝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肾脏在人体中充当多种重要角色,具有物质合成、代谢,清毒、生物转化等功能,当肝功能受损时,肝细胞减少无法满足机体正常的代谢,导致机体代谢障碍;同时,肝脏在机体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炎症导致机体免疫功能被破坏,放弃也会因代谢功能也障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衰竭,病人的身体会迅速反映出一种非正常的生命安全受阻状态,陷入危险之中。

乙肝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较为广泛,只有积极采取预防措施进行干预,通过提升人们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日常防控意识,阻断病毒的传播等措施降低发病率,控制感染情况。

一、研究概述目的:分析针对乙肝病毒性肝炎实施相关预防控制措施及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疾控中心下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的100例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以干预策略的不同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

参照组在体检过程中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实验组在体检过程中予以针对性的乙肝病毒性肝炎系统化防控干预,比较两组体检者对乙肝病毒性肝炎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1年内发生乙肝的几率。

结果:实验组体检者对乙肝相关健康知识的各项评分均比参照组高,掌握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且实验组体检者1年内发生乙肝的几率0.00%比参照组乙肝发病率26.00%低,差异较大(P<0.05)。

青少年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

青少年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

青少年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发表时间:2019-09-23T13:12:39.373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6月11期作者:崔娜王凤秀[导读] 探讨青少年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

何兰崔娜王凤秀(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100015)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

方法:选择我市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抗体,对感染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乙型肝炎病毒阳性率低,可能通过母婴传播以及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乙型肝炎病毒。

结论: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制剂,目前,乙肝发生率低,可坚持现有免疫策略。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and risk factors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among adolescent students. Methods: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our city were selected as the survey subjects to examine the surface antigens and antibodies of hepatitis B, analyze the infection status, and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hepatitis B virus was low, and it may be closely related to hepatitis B virus through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and daily life.Conclusion: Hepatitis B vaccine is an effective prepar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hepatitis B. At present, the incidence of hepatitis B is low, and the existing immunization strategy can be adhered to. Keywords: adolescent students;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risk factors为了了解推广使用乙型肝炎疫苗后,我市青少年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和感染的危险因素,特选择我市某中学的学生开展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毕业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及预防方法
【摘要】目的探究某市2008——2011年高中毕业生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

方法所有的高中毕业生都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阳性率。

结果 20452名高中毕业生中,有1600位hbsag阳性,总阳性率为7.82%,农村毕业生的阳性率高于城市毕业生,男性的阳性率也大于女性,但是逐年阳性率有所下降。

结论某市2008——2011年高中毕业生 hbsag阳性率存在性别差异、城乡差异,虽总体阳性率逐年降低,但是总体情况仍不容乐观。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高中毕业生;防治措施我国是一个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感染率很高的国家,乙肝病毒传染性强,隐蔽性强,在我国分布广,具有很大的健康危害。

乙肝病毒在我国的检出率呈现地域差异、城乡差异。

人群密度过大能使其传染率上升。

高中学生是乙型病毒易感人群,做好青少年的防治工作是降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重中之重[1]。

现结合某市2008——2011年高中毕业生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的调查结果,提出一些防治策略,以期能为遏制乙肝病毒的传播做出贡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研究对象为某市2008——2011年高中毕业生,共20452人,年龄在15-18岁之间,其中男11682人,占比为57.12%,女8770人,占比为43.37%,城市户口10316人,农村户口10136人。

1.2 检测方法空腹抽取静脉血3ml,离心取上层血清,用elisa 法检测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试剂盒由上海科华试剂有限公司提供,检测过程严格参照试剂盒说明书。

1.3 数据处理记录的数据经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用χ±s表示;χ2检验处理计数资料。

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0452名高中毕业生中,有1600位hbsag阳性,总阳性率为7.82%,农村毕业生的阳性率(8.50%)高于城市毕业生(7.15%),男性的阳性率也大于女性,但是逐年总体阳性率逐年下降。

所得结果均与2011年数据相比较。

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的隐匿性强,有的患者终生不发病,但是约有四分之一的携带者可发展为慢性肝病,甚至少数会出现肝硬化和肝癌。

hbsag阳性常常提示存在乙肝病毒的感染,是一项可靠的生化指标。

数据分析提示男生阳性率大于女生,可能原因是雌激素可提高女生抗感染能力;也与男生户外活动多,有广泛的社交范围,生活随性,不注意个人卫生,经常在外就餐有关。

hbsag阳性率存在城乡之间的差异,农村高于城市,这主要是农村卫生条件相对较差,预防免疫教育缺失,乙肝疫苗接种率、复种率较低,母婴垂直传播率较高等因素造成的[2]。

目前没有根治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主要以预防为主。

笔者结
合调查结果后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①加强对乙肝患者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教育乙肝病毒的隐匿性和传染性,要求乙肝病毒携带者应有为他人着想的意识,避免感染周围人群,加强这部分人的教育管理可以预防疾病的大流行[3]。

②普及接种乙肝疫苗是防止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和复种率是遏制病毒传播的有效途径[4]。

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后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产生保护性抗体,接种后应及时检测保护性抗体水平,如没达到有效浓度应反复多次复种,直到保护性抗体的产生。

③做好产前检查,降低母婴垂直传播发生率。

综上所述,该地区乙肝病毒总体阳性率逐年降低,说明近几年在遏制病毒传播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总体情况仍不容乐观,今后更要加强对乙肝病毒的宣传力度,提高卫生水平,减少乙肝病毒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曹毅敏,徐建敏.广州市中学生hbsag、抗-hbs检测结果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6(01):71-72.
[2] 闫瑞霞,何雪娟,李淑贞,等.2006年沧州市某高职院校学生乙肝病毒携带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08(04):313-314.
[3] 吴剑,周明先,徐丽芳,等.靖江市2004——2007年高中毕业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及预防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08(21):4245.
[4] 杨方印,王岚峰,邓玉荣,等.乙肝疫苗预防注射改良法免
疫效果观察2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3):3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