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的感染现状及防治进展
2023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和治疗方法
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和治疗方法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HBV,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炎病。
这种病毒在人体内繁殖很快,感染后患者很容易发生肝炎、肝癌等危及生命的疾病。
因此,随着对HBV 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疾病的治疗和管理方案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
一、疾病流行特点HBV的流行特点是多发、多发性传播以及多PY感染。
本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肝硬化、肝细胞性和肝癌等严重并发症,终身健康威胁人类生命。
二、研究进展(一)预防1、HBV疫苗接种HBV的疫苗接种是最为有效的预防方法之一。
研究表明,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降低慢性HBV感染的风险,预防乙肝相关疾病的发生。
2、病毒复制追踪技术在疫苗接种无效或感染乙肝后的预防上,病毒复制追踪技术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方法。
研究人员通过病毒复制追踪技术,可以确定病毒复制的过程和特征,从而提高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1、中药治疗目前,中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中药治疗在HBV 病毒慢性感染中的应用,其疗效已经得到研究人员的认可。
而且中药对治疗后的恢复也非常的有益。
2、药物治疗目前对HBV的药物治疗主要依靠抗病毒的药物。
已有多种抗病毒药物的上市,如ETV、TAF、LdT等。
这些药物在治疗HBV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展,能够有效地降低病情的发展和危害。
3、个体化评估个体化评估是指根据不同患者的状况,制定出针对性、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治愈率。
个体化评估应用可以使治疗方案更科学、更有效。
三、结论HBV病毒对于人类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但是随着对这种病毒的研究不断深入,对于治疗和管理方案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并积极地学习相关的防治知识,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采取多种有益的措施,加大防治力度,防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和危害。
企业员工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现状分析及护理对策
R s t 8 . 3 o t e a p e a r e h t h b s w y O r v n H V O n e t e ul S 5 2 % f h s m l s g e t e t e e t a t p e e t B i t i J c S
r d ml s mpl f o 9 n er ri es ao Y a ed r m e t p s wh c o mo e h 1 0 t f ,l ca e i D n G a i h wn r t at O S af s o t d n o g u n
Ci Y ax Xi T w e h n e ri e e ec e 9 t T g a o n. ac e t rp s s l t d wo ke s A1l f h m r r. o t e we e a n r t ke qu ti n es o
维普资讯
企业 员工 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现状分析及护理对策
周 爱春 李元元 陈 平 王 雪宁 陈 海 梁赤 波
东莞市塘厦医院 广 东东莞 5 3 2 27 1
杨 少强 罗朝 旭 陆梓 健
摘 要 目的 了解 企业社 区员工 乙型病毒 性肝 炎 ( 乙肝 )感 染现状及探 讨 其护 理对 策 。方法 采 用随机抽 样 方法在 东莞市塘厦镇 1 人 以上 的 1 0 0 0家企 业各抽 取 9 员工,共 9 人 进行 问卷调 查和 名 0
a r a d e a i e y E s a ( B 6 i e s . A c d n h e u t h t f s w r i i e i e n x m n d b l a w y H V t m ) c o i g t e r s l t e s a f e e d v d d i
乙肝的发展和研究近况
乙肝的发展和研究近况乙肝,全称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
它主要影响肝脏功能,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乙肝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在过去,由于对乙肝病毒的认识有限,诊断技术不够先进,很多乙肝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乙肝的了解逐渐深入。
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等途径传播。
在感染乙肝病毒后,患者可能会经历不同的阶段。
在急性感染期,部分患者的免疫系统能够有效清除病毒,从而实现自愈。
然而,对于许多患者来说,乙肝病毒会在体内持续存在,进入慢性感染阶段。
慢性乙肝患者可能长期没有明显症状,但病毒在体内不断复制,损害肝脏细胞。
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逐渐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肝硬化会导致肝脏质地变硬,功能严重受损,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而肝癌则是乙肝最为严重的后果之一,对生命构成极大威胁。
在诊断方面,现代医学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检测乙肝五项(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 e 抗原、乙肝 e 抗体、乙肝核心抗体)、乙肝病毒 DNA 定量、肝功能检查等,可以较为准确地诊断乙肝感染的状态和肝脏的受损程度。
近年来,乙肝的治疗也有了许多重要的突破。
抗病毒治疗是目前乙肝治疗的关键。
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
核苷(酸)类似物能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
干扰素则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双重作用,但使用时可能会伴有较多的不良反应。
除了药物治疗,对于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还可以考虑肝移植手术。
然而,肝源的短缺和手术的复杂性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在乙肝的研究领域,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
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基因治疗旨在通过修改病毒基因或患者的基因来达到清除病毒的目的。
免疫治疗则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对乙肝病毒的清除能力。
预防乙肝同样至关重要。
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是预防乙肝感染的最有效措施。
乙肝(HBV)的发展和研究近况
乙肝(HBV)的发展和探讨近况1前言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仍是威逼着人民健康的全球性问题。
目前,全世界受HBV感染者接近20亿,其中有超过3亿的慢性感染者。
在亚太地区,慢性HBV感染率超过10%,其中25£〜40%患者会因合并或不合并肝细胞癌的肝硬化而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BV感染列为全球I•大死亡缘由之一。
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B,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引起的。
HBV的感染不仅可以导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和重性肝炎,而且还与肝硬化(Iivercirrhosis,1.C)和肝细胞癌(hepatoce1.1.u1.arcarcinoma,HCC)的发生、发展亲密相美。
20%的慢性乙肝患者将发展成为肝硬化,HBv慢性感染的人罹患HCC的危急性是正常人的100倍。
UBV感染呈世界性分布,其中西欧、北美、澳大利亚为低流行区,乙性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Bsurfaceantigen,IIBsAg)携带率在2%以卜%东欧、日本、南美、北美和地中海国家为中流行区:中国、东南亚与南非为高流行区(HBSAg携带率10%左右)。
全世界共有约3.5亿人为HBsAg慢性携带者,其中3/4在亚洲。
HBV感染导致全球每年50-120万人死亡,其中死于HCC的约占32万。
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约60%的人群感染过HBV,10%的人群为携带者,多达1.2亿。
现有乙型肝炎患者约为1200万,年发病率为158/10万。
随着HBV疫苗在1982年的问世,HBV感染率大大降低,抗病毒药物的出现也使乙型肝炎的治疗取得了肯定的进展。
2第1章课题探讨背班与价值第1.1节选题的意义与价值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大约有20亿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者,其中3.5-4亿为HBV慢性感染者,每年由于急慢性HBV感染而死亡的人数达到100万,并呈上升趋势。
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及防治进展
⼄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及防治进展综述⼄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及防治摘要:近年来,⼄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个严重的公共卫⽣问题,我国尤为突出。
近年来,⼄肝在我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排序中⼀直位居前三位,每年报告⼄肝患者百万⼈左右。
⾯对⼄肝病毒感染蔓延的局⾯,各国进⾏了⼤量研究以求从根源治疗⼄肝。
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类依旧未找到有效治疗慢性⼄肝的⽅法。
⼄肝防治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要⾯临的重要任务,因此,探寻⼄肝活动的规律特点、把握⼄肝防治的宏观态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通过综述的⽅式对⼄肝的感染以及防治⽅⾯进⾏了分析。
关键词:⼄肝病毒;流⾏病学;⼄肝表⾯标志物;⼄肝疫苗⼄型肝炎是危害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呈世界流⾏趋势。
慢性⼄型肝炎是我国当前流⾏最为⼴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传染病之⼀。
我国现有9000万慢性⼄肝病毒感染者,其中约2800万为慢性⼄肝患者。
每年有90万患者发展为肝硬化,约30万患者发展为原发性肝癌[1]。
⼄肝的流⾏也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给国家的卫⽣系统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同时给患者的⼼理和家庭带来了负⾯影响,造成了⽣活质量下降。
因此,解决⼄肝防治的难题,成为社会的当务之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全球各个国家对⼄肝的防⽌研究⼒度加⼤。
进⼊免疫时代以来,免疫预防控制⼄肝在世界各国均取得明显的成效。
1 ⼄肝病毒感染1.1 ⼄肝病毒简介及其基因型分布⼄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简称⼄肝病毒,是⼀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是引起⼄型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的病原体,其基因组为闭合环状双链DNA,⼤⼩约为3.2kb,在负链DNA核⽢酸序列为模板转录的RNA 上含有四个ORF,分别称为S、C、P、X区[2]。
⼄型肝炎是⾎源传播性疾病,主要经⾎(如不安全注射等)、母婴及性接触传播。
1988年OKAMOTO[3]⾸先根据HBV全基因序列差异≥8%的标准将其分为A、B、C、D4种基因型,随后⼜根据这⼀标准将HBV基因型增加到8种(即A~H),每个基因型⼜可分为不同亚型,且存在基因型之间的重组现象。
211146450_青少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及预防措施
青少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及预防措施文/王淑萍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中医院研究显示,全世界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的患者高达4亿,其中亚洲人群高达2亿。
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高达全世界的28%左右,其中大部分感染情况发生在围生期。
随着时间推移,部分感染乙肝病毒的青少年人群会进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
青少年乙肝病毒感染调查一项上海市浦东区的社区儿童青少年乙肝病毒感染现状调查,随机抽取1所中学和1所小学,共800名学生,其中790名学生接种过乙肝疫苗,有12名学生确诊为大三阳,2名学生确诊为小三阳。
该项调查研究显示,年龄越大的青少年人群,其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越低,发生乙肝病毒感染的概率越高。
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其一,疫苗接种管理更为规范;其二,人们对乙型肝炎疫苗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对重庆某中等专业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共调查1 000名学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学生的乙肝病毒两对半血清标志物,结果显示乙肝病毒阳性感染率为9.1%,其中男生乙肝病毒感染率高于女生,城市学生的乙肝病毒感染率低于农村学生。
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两对半检测中,发现乙肝病毒感染的大三阳模式(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乙肝e抗原阳性、乙肝的核心抗体阳性)高于小三阳模式(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乙肝e抗原阳性、乙肝c抗原阳性)。
男生乙肝病毒感染率比女性更高的原因可能为:男生活动范围更为广泛,卫生习惯方面和个人防护意识不够强,因此感染的概率更高。
城市学生的乙肝病毒感染率比农村学生更低原因可能是:农村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比较低,部分乡镇医院使用的医疗器具不够先进以及消毒制度和消毒措施不够规范。
大三阳模式比小三阳模式所占比更高,与诸多调查研究均保持高度一致。
乙肝病毒感染后的特点以及保健措施有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感染乙肝病毒的主要途径为:母婴传播。
与乙型肝炎病人亲密接触或婴儿时期被乙肝病毒感染的人数比较少。
青少年感染乙肝病毒后自发清除率非常低,部分患儿在成年之后自发乙肝病毒清除。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现状及展望
Guz o dcl o r a , 0 7 Vo. 1, . 2 ih u Me ia u n l2 0 , 13 No 1 J
・综 述 与讲 座・ 慢 性 乙型 肝炎 病 毒感染 治 疗 现状 及 展 望
贵阳 医学院附属医院 感染科( 00) 张 权 综述 程明亮 审校 5 04 5
1 抗 病 毒 治 疗 的 适 应证 慢性 乙型肝炎 包括肝炎 肝硬化 的患者 只要 有活跃 的病
许 多研究[ 均证 实, 1 ] 慢性 乙型肝炎病毒 ( p ti B v He ais i t - r ¥HB ) u , V 感染者的病毒 载量与 乙肝患 者病死率 及肝细胞癌 的发 生率显著相关 。一项大型随机对照研究 [ 显示 , 2 ] 拉米夫 定治疗可延缓进展性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的临床进程 , 减少原 发性肝癌 的发生 , 长患者生存期 。提示 我们抗 病毒治疗是 延 治疗慢性 HB V感染 的焦点 。 目前 已批 准 的 抗 HB 药 物 可 分 为 两 类 : 1 干 扰 素 V () (F : IN) 普通 IN 和 聚 乙二 醇干 扰 素 ( e F 。 ( ) 苷 F P IN) 2 核 ( 类药 物 : 酸) 截至 2 0 0 6年 中国食 品、 品监督 管 理 局 ( F 药 S- D 批准上市的有拉米 夫定 、 A) 阿德福 韦酯和 恩替卡 韦。两类 药物的作用机理不同 , 疗效也有差异 。 I N通过 诱 导抗 病 毒 蛋 白产生 和免 疫 调 节 作 用 抑 制 F HB V。具有疗程 确切 , 持续应答 率 高等优 点 。HB Ag阳性 e 患者经普通 I N a治疗 1  ̄2 F - 2 4周后 , V A转 阴率 为 HB DN 3 ,  ̄ 7 HB Ag转 阴率 为 3 ; e 3 HB Ag阴性患者 治疗 结束 时 应答 率为 3 ~ 9 , 持久应答 率仅 为 1 ~4 用 8 O 但 O 7 聚乙二 醇化干扰 素 a2 P gF -a 治 疗 HB Ag阳性 慢 -a( e INa2 ) e 性乙型肝炎 4 8周并 停 药随访 2 4周 ,  ̄A Ht g血 清学 转换 率 为 3 ; e 2 HB Ag阴性 患者 , T复 常和 HB D AL V NA 的 阴转 ( 0 拷 贝/ ) <4 0 m1比例分别为 5 %和 1 [ 。 9 9 3 ] 核苷 ( 类药物在肝细胞内磷 酸激酶作 用下 , 酸) 形成三磷 酸代谢物 , 抑制 HB 的逆转 录酶和 DNA聚合 酶 , 而产生 V 从 较强的抑制 乙型肝炎 病毒 的作 用 。但 是核苷 ( 类药 物不 酸) 能消除肝 细胞 内 HB V的 cc A, 药后 可复 发 , cDN 停 故不 能根 除 HB V感染 ; 长期应用 有诱导病 毒变 异而产 生耐药 的危 且 险 。在发生拉米夫定耐 药的患 者 中 , HB NA 和 AL 其 VD T 水平趋于 向治疗前水平 的反 弹 , 在某些患者 拉米夫定 耐药株 出现甚至与迅速的肝功 能失代 偿相关 。现在 三种核 苷 ( ) 酸 类药物应用情况为 : 对于 HB Ag阳性 慢性 乙型肝炎 , e 应用 拉 米夫定治疗 HB A e g的血清学转换率随拉米夫定应用 时间的 延长而提高 , 从治疗 1年时的 1 升高至第 2 3 4 5年时的 7 … 2 、O 、7 、O ‘; 7 4 4 5 [ 服用 阿德福韦 酯 14周 时 ,6 的 4 4 患者 出现 HB A e g血清学 转换 ,8 的患者 HB DN 阴转 , 4 V A 8 的 AL 正 常 ; 替 卡 韦 治 疗 4 O T 恩 8周 D NA 阴 转 率 为 8 , e 血清学转换率 3 ( O HB Ag 1 但与 服用拉米 夫定 比较 差 异无显著性 ) l E 。对于 HBAg阴性慢性 乙型肝炎 , s e 拉米夫定 治疗 4 8周 时 AL T和 HB DN 的应答 率 分 别 为 9 和 V A 6 6 E , 8 6 肝组织坏死性炎症 的改善率也 大致如 此 , 一旦停 ] 但 止治疗 , 绝大多数病人 会复发 ; 阿德福 韦酯治疗 1 , 1 的 年 5 患者 出现血清 HB VDN 阴转 ,2 的患者 AL A 7 T正常 ; 以 恩替卡韦治疗 4 周 , V D 8 HB NA阴转的患者数为 9 , ] O AL r 复常率 7 E 。耐 药 突 变 方 面, 米 夫 定 的耐 药 发 生 在 8 s ] 拉 rV 0 V/( MD t [ 4 IY D变异) rM1 0 I其 耐药率 随治疗 时 l2 及 t 8 V/ , 间的延长而 增 加 , 由第 1年 时 的 1 升 高 至 第 5年 时 的 4
我国乙肝防治现状调研报告
我国乙肝防治现状调研报告乙肝是一种病毒性肝炎,严重的乙肝感染会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我国是乙肝高发国家之一,患者总数居全球前列。
为了了解我国乙肝防治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
调研数据显示,我国乙肝防治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政府对乙肝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明确了乙肝的防控目标和措施。
此外,国家还加大投入,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的普及和推广。
这些举措使得乙肝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乙肝患病率逐渐下降。
其次,乙肝防治工作在医疗机构中得到了有力的支持和推广。
各级医疗机构普遍设立了乙肝防治的专病门诊和乙肝诊治中心,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此外,针对乙肝患者,医疗机构积极开展抗病毒治疗和免疫调节等治疗措施,并加强了乙肝病情的监测和随访工作。
然而,我们的调研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多样化,传染性强,因此乙肝疫苗接种全面普及仍然存在困难。
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乙肝防治工作相对滞后。
其次,乙肝防治工作还存在知识普及不足的问题。
一些民众对于乙肝的了解仍然不够,对于乙肝的危害和预防措施缺乏认知,导致对乙肝的防控工作产生了一定的阻力。
综上所述,我国乙肝防治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政府和医疗机构在推动乙肝防治工作中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强化乙肝防治的工作。
我们建议加强乙肝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民众对乙肝的认知和防控意识;加大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力度,特别是在偏远和贫困地区;加强监测和随访工作,及时发现和治疗乙肝患者。
只有全面加强乙肝防治工作,才能有效控制乙肝的传播,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预防的现状和问题
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预防的现状和问题潘雪娇;刘玮;涂秋凤【摘要】@@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据最新统计,全球约有20 亿人感染了或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HBV),其中6.9亿人在中国;全球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4亿人,我国有9300万;全世界每年约100万人死于与HBV感染相关的肝硬化和HCC等疾病,其中30万人来自中国,乙肝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本文围绕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预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1(046)007【总页数】3页(P668-670)【关键词】乙型肝炎;研究;免疫预防【作者】潘雪娇;刘玮;涂秋凤【作者单位】330029,南昌,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30029,南昌,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30029,南昌,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2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
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据最新统计,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了或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HBV),其中6.9亿人在中国;全球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4亿人,我国有9300万;全世界每年约100万人死于与HBV感染相关的肝硬化和HCC等疾病,其中30万人来自中国,乙肝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
本文围绕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预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乙肝免疫预防的现状由于目前乙肝的可防难治,预防HBV感染显的尤为重要,接种乙肝疫苗是最有效的方法。
自1991年WHO提出将乙肝疫苗纳入EPI(扩大免疫规划),截至2008年全球共有180个WHO成员国或地区将乙肝疫苗纳入EPI。
我国采取的是以新生儿为重点的免疫策略,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2005年6月1日起改为完全免费,2009年起全国对15岁以下的儿童进行查漏补种,对于提高接种率和降低发病率十分有利。
中国乙肝防控策略和工作进展
中国乙肝防控策略和工作进展一、乙型肝炎危害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感染后最大的危害是导致慢性病毒携带,部分演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甚至癌变,其中新生儿携带乙肝病毒九成会转为慢性乙肝,儿童约为三成,成年人这一比例则低于10%。
我国曾是乙肝高感染率的国家,1992年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达60%,表面抗原携带率为9.75%,全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1.2亿人。
由于乙肝病毒感染率高,成为影响我国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由于其病程长、难以治愈,乙肝也是家庭因病致穷的疾病之一。
因此,乙肝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疾病,国务院和卫生部已将其作为重点疾病加以控制。
二、政策支持和经费保证(一)政策支持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的身体健康,在“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指引下,针对乙肝高流行问题,不断加强对乙肝防治工作的领导,制订防治规划,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乙肝的流行与传播。
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起,大力推行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策略,1992年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
乙肝作为国家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其防治工作已经列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
卫生部制定了《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将通过采取推进住院分娩,强化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培训等综合措施,优先保护新生儿和重点人群,有效遏制乙肝的高流行状态。
到2010年使我国人群乙肝发病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有显著下降,并降低由乙肝引发的肝硬化和肝癌的死亡。
具体目标是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7%以下。
为加强乙肝控制,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确定的重点工作,国家确定从2009年起实施的15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疫苗工作将进一步对青少年预防感染乙肝病毒提供有效保障。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影响因素及乙肝疫苗免疫持久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影响因素及乙肝疫苗免疫持久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种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2亿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其中每年因乙肝病死亡的人数达到60万至100万。
中国是世界上乙肝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人群总数已经超过9000万。
不仅如此,乙肝病毒感染现状在一些地区甚至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复杂,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和个体等因素。
目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但是其免疫持久性存在疑问,需要加强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1.目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2.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3.研究乙肝疫苗免疫持久性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问卷法。
1.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综合掌握乙肝病毒感染现状、影响因素及乙肝疫苗免疫持久性研究的最新进展。
2.调查问卷法:通过在医院等公共场所发放问卷的方式,对人群的乙肝病毒感染情况、预防知识、免疫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
四、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1.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和总结,讨论我国乙肝病患者的地域分布、年龄与性别特征、感染来源等问题。
2.分析影响乙肝病毒感染的因素,包括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行为因素等。
3.研究乙肝疫苗免疫持久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乙肝疫苗接种的最佳时间和接种次数,同时探讨如何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促进乙肝病的预防和控制。
五、研究意义和预期成果本研究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依据,对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减少乙肝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预期成果包括:1.一份调查报告,详细分析乙肝病毒感染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和预防控制策略等方面;2.一篇学术论文,探讨乙肝病毒感染的各种问题及其相关解决方案;3.一份提高公众健康意识的宣传资料,为公众提供乙肝病毒感染的预防知识和乙肝疫苗接种建议等信息。
我国乙型肝炎的发病现状及治疗进展
国 ; 型则 最 近在 中美 洲 和南美 洲发 现 。B型再 细 分 H
为亚 洲亚 型 B B )和 日本亚 型 B B )。 亚洲 亚 a( 2 j( 1
型B a散 布于 亚洲 , 在前 c 区和 c 区发生 与 c型病 毒 重组 的现 象 。 日本 亚 型 主 要 分 布 于 日本 ,在 前 c 区
率 为 9o % , .9 估计 约 1 1 人为 慢性 HB .亿 V感 染 , 占全
世 界慢 性 H V 感 染 者 的 13 B / 。其 中 慢 性 乙 肝 约 为 20 0 0万 一 0 0万例 。全 国每 年死 于与 乙肝相 关 肝 病 30 约3 0万例 。虽然我 国属于 HB V高地 方性 流 行 区 , 但
维普资讯
・
医学嗣汨 ・
J eRsa2 7 o3N. d eJ 0肝 炎 的 发病 现 状 及 治 疗 进 展
山东省 立 医院肝 病 中心( 5 0 1 秦 成 勇 韩 国庆 2 02 )
[ 者简介 】 秦成 勇 , 作 医学 博 士 , 任 山东 省 立 医 院 副 院 长 , 现 山东 大 学 内 科 学 教 授 、 士 研 究 生 导 师 , 化 内 科 专 业 主 任 医 博 消
师 。 山 东 省 卫 生 系 统 杰 出学 科 带 头人 。 18 毕 业 于 山 东 医 科 大 学 , 为 山东 大 学 博 士 生 导 师 , 招 收 培 养 硕 士 、 士 研 究 生 近 9 4年 作 已 博 2 0名 , 曾获 研 究 生奖 学 金 优 秀 指 导 教 师 奖 。主 持 、 加 省 级 及 以上 课 题 7项 , 科 技 进 步 奖 5项 。 参 获
乙型肝 炎 ( 称 乙肝 ) 世 界 上 主要 的公 共健 康 简 是 问题 之 一 。除 了可 导致 每 年 大 约 5万 病人 由于 急性 感染 而 死亡 之外 , 乙肝 病毒 可致 3亿 5千万病 人 慢性 感染 。肝硬 化 和肝 癌是 乙肝 病 毒 慢 性 感染 最 重 要 的 远 期后 果 , 可导致 每 年大 约 4 7万病人 死 亡 。
乙型肝炎病毒防治的进展
监 测 ,其 结 果 ,肝癌 与 阳性 患 者 的家 庭 成 员 中 ,HB A 、 s g
HB A e g和 抗 一 c三 项 同 为 阳性 者 均 显 著 高 于 对 照 组 ,并 且 HB 在 家 庭 成 员 中 , 母 或 子 女 等 一 级 亲 属 的 HB NA 的 阳性 父径 之 一 , 是 人群 中 大 量 乙 肝 慢 性 也 携 带 者 形 成 的 重 要 原 因 慢 性 HB Ag携 带 者 中 有 4 ~ 5 s O O 是 母婴传播造成 的 。 s HB Ag阳性 孕 妇 中 约 的 4 为 HB Ag O s
期 预 防 效 果 进 行 了追 踪研 究 。 果 为 : 生 儿 全 程 免 疫 后 第 结 新
一
本 文 收 集 了 近 十 年 来 大 量 的 流 行 病 学 调 查 资 料 和 实 验 证 据 ,性 行 为 在 HB 的 传 播 中 同 样 起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据 报 V
率 最 高 ,表 明 HB 感 染 在 家 庭 中存 在 聚 集 现 象 ,和 具 有 遗 V
传 因 素 的 可 能 ,同 时 提 示 这 些 一 级 亲 属 是 易 患 HB 的 高 危 V
人群 ・ 。
病 毒 性 肝 炎 流 行 病 学 调 查 结 果 证 实 , 我 国 乙 肝 流 行 率 为
9 7 %,近年来对 乙肝 的感染 、检测 、预 防和 治疗 的研究与 .5
实 践 发 展 较 快 ,简 介 如 下 。
尽 管 对 HB 感 染 已进 行 了 广 泛 研 究 ,但 仍 有 许 多 问 题 V 尚未 解 决 。近 年 来 国 内外 学 者 对 HB 高 变 异 性 的 研 究 已成 V
为一 个热点 。由于这一项研 究还刚刚开 始 , 们只初步认识 人
2023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与治疗策略
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与治疗策略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是一种全球性健康问题,已成为导致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乙肝病毒的基础研究和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以及治疗策略,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一、病毒学特征HBV属于部分双链DNA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途径传播。
其特点是高度感染性、变异数、潜伏期长、易产生慢性感染和发展为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二、病毒复制及毒力机制的研究进展1、病毒复制机制病毒复制是HBV病毒感染的关键步骤,对其复制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其发病机制。
目前已确定HBV复制过程中的环节和关键酶,如HBV DNA聚合酶、转运酶等,这些都为治疗提供了重要的靶点。
2、毒力机制HBV毒力机制的研究不仅能够增进我们对乙肝病毒感染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制定更精准的治疗策略。
目前已经发现HBV病毒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尤其是HBx蛋白,它是HBV中的一个非结构蛋白,参与了HBV 的复制和发病过程。
三、治疗策略1、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一直是治疗慢性乙肝的主要手段,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拉米夫定、安泰、恩替卡韦等。
研究表明抗病毒治疗能够明显减少慢性乙肝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免疫调节治疗乙肝治疗中的免疫调节剂主要指利用干扰素、肝炎丙种球蛋白以及植物碱等药物来调节患者身体的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治疗乙肝的目的。
3、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人体细胞或组织进行干预,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目的。
在治疗乙肝方面,基因治疗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十分有前途的新型治疗方法。
四、未来展望在治疗HBV方面,未来有可能出现更多的新策略,例如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干细胞治疗技术等。
病毒复制过程中的靶点不断被研究和发现,将会大大提高治疗的效果和精准度。
同时,人们也需要增强自我预防和控制的意识,积极参与进行乙肝防范工作,减少乙肝病毒的传播。
总之,随着对HBV病毒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找到更有效的治疗策略,并提高提高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愈率。
乙肝流行现状研究报告
乙肝流行现状研究报告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肝脏疾病,目前
全球范围内乙肝感染的人数仍然很高。
本研究旨在研究乙肝的流行现状,包括感染率、风险因素和防控策略。
首先,研究结果显示,乙肝感染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存在较高的流行率。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2
亿人感染了乙肝病毒,其中约有3500万人处于慢性感染状态。
乙肝主要存在于亚洲、非洲和西太平洋地区,这些地区的感染率较高。
其次,风险因素是乙肝感染的重要原因。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途径传播。
一些行为习惯,例如共用注射器、性行为不安全和接触感染者的血液等,都会增加感染乙肝的风险。
此外,没有接种乙肝疫苗、早年受感染、长期接触HBV患者以及存在其他基础性疾病的个体也容易感染乙肝。
最后,防控乙肝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乙肝疫苗的接种是预防感染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全球范围内推广乙肝疫苗接种,特别是针对新生儿和儿童的全面接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此外,加强公众教育,提高人们的乙肝健康意识,采取避免共用注射器、正确使用安全套等措施也是防控乙肝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乙肝在全球范围内依然存在较高的感染率。
风险因素如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途径都是导致乙肝感染的重要原因。
采取乙肝疫苗接种、加强公众教育以及避免某些高风险行
为等防控策略,能够有效降低乙肝的传播和感染风险,进一步控制乙肝的流行。
乙型肝炎一、乙肝的现状乙肝是一个复杂的、难治的、隐形的慢性传染性
乙型肝炎一、乙肝的现状乙肝是一个复杂的、难治的、隐形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它并不是一种遗传病。
乙肝广泛流行于全世界,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无乙肝病毒阳性携带者的地区。
我国的乙肝病毒感染率约60%-70%;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约占总人口的7.18%,也就是携带人口超过1个亿。
以此计算,全国约有9300万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乙肝患者大约有3000万。
这些数据很惊人,但也用不着“谈肝色变”,因为早已经有了安全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只要及时注射乙肝病毒疫苗,就不会被感染了。
二、乙肝病毒的结构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
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vidae)。
根据目前所知,HBV就只对人和猩猩有易感性,引发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
完整的乙肝病毒成颗粒状,也会被称为丹娜颗粒(Dane)。
1965年由丹娜发现。
直径为42纳米。
颗粒分为外壳和核心两部分。
三、乙肝病毒的特点1.乙肝病毒(HBv)具有顽强的抵抗力它对热、对低温、对干燥、对紫外线、对一般浓度的化学消毒剂,都能够耐受;在零下20度也冻不死它,能活20年!在30—37度可存活6个月,在超过37度时可活7天,在55度时可活6小时。
大家平日里常用的消毒剂,如酒精、来苏儿、碘酒等对它根本不起作用,不能杀死它们,所以家里有了乙肝病人就不要用这些消毒剂来消毒,但是HBv怕高热,如加热到100度,只要10分钟就可使其失去传染性。
HBv 对0.5%过氧乙酸非常敏感,这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杀死它们。
3%漂白粉、0.2%新洁尔灭也可用来杀灭HBV。
2.HBV有明显的嗜肝性HBv也叫嗜肝病毒.是因为它侵人人体后就要专门进攻肝脏,钻入肝细胞,在那儿定居并繁衍后代。
据研究,这是因为在肝细胞表面有一种HBv的“受体”,接受HBv。
大量HBv集中在肝细胞内,不断地繁殖、复制,成熟的HBv被释放出肝细胞,又侵入别的健康的肝细胞,这样不断复制、不断侵袭,最终诱发了肝细胞的免疫损伤。
中国乙型肝炎的流行及控制进展
中国乙型肝炎的流行及控制进展中国乙型肝炎的流行及控制进展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这种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以及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染。
中国乙型肝炎的流行情况一直备受关注,并且该疾病对中国的公共卫生产生了严重影响。
然而,随着中国政府和公众的关注,公共卫生措施的加强,乙肝的控制进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乙型肝炎在中国的流行情况十分严峻。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乙肝病毒感染率约为7%,即超过9000万的人口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
在1980年代之前,我国每年新增乙肝病毒感染者数可能高达数百万,而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峰出现,当时接近20%的人口感染了病毒。
乙型肝炎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乙肝病毒感染可能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
这些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负担,还给医疗系统增加了巨大负担。
由于严重肝病患者数量过大,对肝移植资源的需求也非常庞大,这给整个医疗体系带来了巨大压力。
随着对乙型肝炎的关注不断增加,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公共卫生措施来控制乙肝的流行。
首先,中国政府大力推进了乙肝疫苗的普及。
自1992年起,中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实施了一系列疫苗接种活动,全面推广了乙肝疫苗。
此外,中国政府还积极开展针对高风险人群的乙肝疫苗免费接种计划,以减少乙型肝炎的传播。
其次,中国制定了一系列针对乙肝的法规和政策。
1992年颁布的《乙肝防控法》对监督乙肝疫苗接种、确诊与报告、传染源及感染者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对不按照法律法规进行防控的单位和个人做出了相应的处罚。
这些法规和政策的制定,有效地规范了乙型肝炎的防控行为,提高了公众的认识和意识。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乙肝的疫情监测和数据收集工作。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建立完善的疾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乙肝疫情的动态和变化。
同时,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卫生保健人员的培训,提高了乙肝诊断和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探讨农村地区的乙型肝炎防治现状及措施
探讨农村地区的乙型肝炎防治现状及措施摘要:目的探究农村地区的乙型肝炎防治现状,并根据其不足提出一定的解决措施。
方法选择某农村地区中五个自然农村居民4500人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静脉血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以及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对比年龄、公共卫生条件对乙型肝炎病毒的防治效果影响。
结果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为361人(8.02%),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为1547人(34.38%)。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与居民年龄成正相关,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与年龄呈负相关;距离城镇较近的自然农村居民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距离城镇较远的自然农村居民。
结论根据结果来看,目前农村地区对于乙型肝炎防治虽然具有一定的意识,但由于各种原因,还没有将各个措施落到实处;所以需要对农村地区加大人力以及财政各方面的投入,加大支持力度,从而改善农村地区的计划免疫与公共卫生条件,扩大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范围,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普及乙型肝炎的危害及防治知识,从而提高乙型肝炎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农村地区;乙型肝炎;防治现状;措施乙型肝炎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对肝脏进行感染从而引起的肝脏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如果乙型肝炎病毒对患者进行长期感染而得不到救治,患者有可能出现肝硬化、肝癌的现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正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1]。
就目前来说,临床医学上通常采用抗病毒治疗的方式治疗乙型肝炎。
通过抗病毒抑制的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发生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2]。
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应当将乙型肝炎的预防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
本次研究中,选择某农村地区中五个自然农村居民4500人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农村地区的乙型肝炎防治现状,并根据其不足提出一定的解决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某农村地区中五个自然农村居民450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对所有农村人员进行血样采集。
1.2方法应用固相放射免疫法对所有血样标本进行感染指标检测。
乙型肝炎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乙型肝炎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展望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全球性健康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有2亿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其中有约约400万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感染会导致肝脏炎症和损伤,最终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虽然目前已有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可供使用,但治疗方面仍存在很多挑战。
对乙型肝炎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预防和治疗水平,也有助于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危害。
本文将对乙型肝炎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展望进行探讨。
当前,乙型肝炎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病毒的传播途径、感染机制、肝脏病变过程、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在病毒传播途径方面,科学家们已经证实,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和性传播途径传播,同时母婴传播也是一种主要的传播方式。
在感染机制方面,研究者通过对病毒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研究,揭示了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机制,为病毒抑制药物的开发和疫苗的设计提供了重要信息。
在肝脏病变过程方面,科学家们通过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揭示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脏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之间的关联,为预防和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目前已有多种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方法和抗病毒药物可供使用,但仍需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疗效。
未来,乙型肝炎的研究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病毒感染机制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探讨病毒和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病毒逃避免疫系统的机制,以及病毒对细胞信号通路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这将为病毒抑制药物的设计和开发提供更多的靶点和策略。
肝脏病变过程的研究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和靶向治疗,包括通过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技术,揭示不同个体对病毒感染和治疗反应的差异,以及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和治疗策略。
诊断技术的研发也是乙型肝炎研究的重要方向,包括改进现有的病毒检测方法,研发更快速、更准确的诊断试剂,以及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和影像学技术,用于早期发现和监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肝脏病变。
疫苗研究也是乙型肝炎研究的重要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抵抗性
嗜肝性
慢性化
变异性
致癌性
:BBS1113
它侵人人体后就要 专门进攻肝脏,钻 入肝细胞,在那儿 定居并繁衍后代
HBV是最容易变异的 病毒一
HBV变异的特性给诊 断和治疗带来许多麻
烦。
主要传播途径
1 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我国约有30%~
50%的乙肝患者母婴传播所致
2 输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后,可引起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
3 性传播,包括口唇黏膜破损时的接
吻,都有可能感染。
4 男性为 HBV 携带或乙肝患者,孕前
获得免疫, 可有效地避免 HBV 的父 婴传播。
:BBS1113
日常生活 接触传播
五大特征
一 二 三 四 五
:BBS1113
乙肝的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体力不支,疲 劳,没精神
乙肝患者的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 振,厌油,恶心,腹胀,上腹部不适等症 状, 乙肝的黄疸症状;出现肝病面容,还会出 现蜘蛛痣或肝掌以及内分泌失调等症状。
一些数据
乙肝感染率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 乙肝治愈率 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死于与乙肝病毒相关的肝病
65% 7%
5% 9300万 2000万 20%
在中国乙肝病毒感染是造成疾病和死亡的 重要原因。乙肝在我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排 序中一直位居前三位。因此乙肝病毒的防治是 重中之重。
:BBS1113
O(∩_∩)o
谢谢观看!
:BBS1113
BsHAg + +
+ + + + +/:BBS1113
HBsAb + + + -
+
HBeAg -
+ + + + -
HBeAb + + +
+ + + +
抗HBC + + + + + +
+ + + -
过去和现在均未感染HBV 曾感染HBV,急性感染恢复期 过去和现在均已感染过HBV 预防注射疫苗 既往感染;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既往感染;急性HBV感染已恢复 急性HBV感染;慢性HBsAg携带者 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慢性HBsAg 携带 者,传染性弱;长期持续易癌变 急性或慢性乙肝,传染性极强 急性HBV感染早期,HBsAg携带者 急性HBV感染早期,传染性强 急性感染中期 急性感染趋向恢复;慢性携带者 急性感染趋向恢复 HBV感染已恢复
口令:RAPID708
乙肝病毒的感染现状及防治进展
Virology
:BBS1113
组员介绍
决定选题,查 找资料。
1 :BBS1113
贝 丽
高绮 2
筛选资料,各 自组织自己版 块,汇总。完 成论文
3
简述
:BBS1113
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 肝DNA病毒科(hepadnavividae)。根据目前所知, HBV就只对人和猩猩有易感性,引发乙型病毒性肝炎疾 病。 发病部位:肝脏,胆囊 主要症状:乏力疲劳,肝功能不正常 多发群体:免疫力较差群体 纪念日:7.28世界肝炎日 是否进入医保:否
病毒特点
对热、低温、 干燥、紫外线、 一般浓度的化 学消毒剂都能
够耐受
中国大部分乙肝病毒携带 者都是在胎儿期或幼儿期 感染HBV的,经过了十几 年的感染历程,HBV仍然 在他们体内不消失,但也 不发病.不过,他们仍然 可以不断向外界排放HBV, 是重要的乙肝传染源。
HBV是致肝癌的重要因 子,约80%—90%的肝
乙肝患者会Leabharlann 现肝脾肿大的症状乙肝的疼痛症状主要表现为肝区疼痛
防治途径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1
意外接触HBV感染者后的预防。 3
2 切断传播途径
:BBS1113
检测
:BBS1113
乙肝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其中重要的蛋白质 包括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刺激我们的免疫系统产生对抗 它的抗体——表面抗体(HBsAb)、核心抗体(抗 HBC)、e抗体(HBeAb),它们能识别对应的病毒抗 原。 表面抗体(HBsAb)、核心抗体(抗HBC)、e抗体 (HBeAb)在血清中都可以检查到,因此通过血清学检 查可以查出“两对半”——第一对是表面抗原 (HBsAg)、表面抗体(HBsAb);第二对是e抗原 (HBeAg)、e抗体(HBeAb),最后的半个是核心抗 体(抗H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