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诊治及测压方法介绍

合集下载

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又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骨筋膜室是指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所构成。

骨筋膜室内的肌肉、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创伤骨科领域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和医生都构成严重的威胁,一旦发生并延误诊治将造成灾难性后果,这在某种意义上说骨筋膜室综合征比骨折本身的医疗风险更大。

因此,作为一名创伤骨科医生要对其有足够的重视。

病因:1.骨筋膜室容积骤减(l)外伤或手术后敷料包扎过紧。

(2)严重的局部压迫:肢体受外来重物或身体自重常时间的压迫。

2.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迅速增大(1)缺血后组织肿胀:组织缺血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液体渗出、组织水肿、体积增大。

(2)损伤、挫伤、挤压伤、烧伤等损伤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渗出增加、组织水肿、容积增加。

(3)小腿剧烈运动,如长跑、行军。

(4)骨筋膜室内出血,血肿挤压其他组织。

病理:骨筋膜室的壁坚韧无弹性,当内容物体积增大或室的容积减少,使室内压力增加,循环受阻,造成室内肌肉、神经缺血、缺氧。

因缺血、缺氧毛细血管通透性进一步增强,液体渗出增加,组织水肿严重、室内压力进一步增加,形成恶性循环,如不及时处置将发生:1.频临缺血性肌挛缩在严重缺血早期,肌肉尚无坏死或少量坏死,若此时立即进行治疗,重建血液供应,可避免发生大量肌肉坏死,恢复后不影响肢体的功能。

2.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持续以致有较多的肌肉坏死。

此时开始治疗,恢复血液供应尚可恢复,但由于肌肉坏死较多,虽经纤维组织修复,但将发生瘢痕挛缩及神经损坏,发生特有的畸形——爪形手、爪形足。

3.坏疽缺血不能纠正,大量肌肉发生坏死,已无法修复,只能截肢否则会发生严重并发症,可危及生命。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指频临缺血性肌挛缩阶段或稍稍重些。

前壁骨筋膜室内组织正常压力为12kPa(9mmHg)当压力升至866kPa(65mmHg),组织内的血循环完全中断。

骨筋膜综合症

骨筋膜综合症

概述骨筋膜室综合症(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的症状和体征。

又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骨筋膜室是指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所构成。

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症状常由创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其室内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减小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

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前臂8.7kpa(65mmhg),小腿7.3kpa(55mmhg)】可使供应肌肉的小动脉关闭,形成缺血-水肿-缺血的恶性循环,根据其缺血的不同程度而导致1.濒临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早期,及时处理恢复血液供应后,可不发生或仅发生极小量肌肉坏死,可不影响肢体功能。

2缺血性肌挛缩-较短时间或者程度较重的不完全缺血,恢复血液供应后大部分肌肉坏死,形成挛缩畸形,严重影响患肢功能。

3坏疽----广泛,长时间完全缺血,大量肌肉坏疽,常需截肢。

如有大量毒素进入血液循环,还可导致休克心率不齐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病理骨筋膜室的室壁坚韧而缺乏弹性,如果室的容积骤减或室内容物体积骤增,则骨筋膜室内的压力急剧增加,阻断室内血液循环,使骨筋膜室内的肌和神经组织缺血。

肌组织缺血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渗出液进入组织间隙,形成水肿,使骨筋膜室内压力进一步增加,形成缺血-水肿-缺血恶性循环。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将发生下列后果:1.濒临缺血性肌挛缩:在严重缺血的早期,经积极抢救,及时恢复血液供应后,可以避免发生或只发生极小量的肌坏死,可不影响患肢的功能,或影响极小。

2.缺血性肌挛缩:时间较短的完全缺血,或程度较重的不完全缺血,在积极恢复其血液供应后,有大部分肌组织坏死,尚能由纤维组织修复,但因瘢痕挛缩而形成特有的畸形,爪形手、爪形足,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

3.坏疽:范围广、时间久的完全缺血,其结果为大量肌坏疽,无法修复,常需截肢。

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骨、骨间膜、肌间隔、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当骨筋膜间室内压力增高,造成毛细血管灌注减少,低于组织成活所需要的血供水平,而产生的早期征候群称为骨筋膜室内压达血供水平综合征。

症状常由创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其室内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减小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

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前臂8.7kpa(65mmHg),小腿7.3kpa(55mmHg)】可使供应肌肉的小动脉关闭,形成缺血-水肿- 缺血的恶性循环,根据其缺血的不同程度而导致1.濒临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早期,及时处理恢复血液供应后,可不发生或仅发生极小量肌肉坏死,可不影响肢体功能。

2缺血性肌挛缩-较短时间或者程度较重的不完全缺血,恢复血液供应后大部分肌肉坏死,形成挛缩畸形,严重影响患肢功能。

3坏疽----广泛,长时间完全缺血,大量肌肉坏疽,常需截肢。

如有大量毒素进入血液循环,还可导致休克心率不齐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临床表现以局部为主。

只在肌肉缺血较久,已发生广泛坏死时,才出现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白细胞计数增多,血沉加快,尿中出现肌球蛋白等。

1•疼痛:创伤后肢体持续性剧烈疼痛,且进行性加剧,为本征最早期的症状。

是骨筋膜室内神经受压和缺血的重要表现。

神经组织对缺血最敏感,感觉纤维出现症状最早,必须对此予以足够重视,及时诊断和处理。

至晚期,当缺血严重,神经功能丧失后,感觉即消失,即无疼痛。

2•指或趾呈屈曲状态,肌力减弱。

被动牵伸指或趾时,可引起剧烈疼痛,为肌肉缺血的早期表现。

3•患室表面皮肤略红,温度稍高,肿胀,有严重压痛,触诊可感到室内张力增高。

4•远侧脉搏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

但应特别注意,骨筋膜室内组织压上升到一定程度:前臂8.66kPa(65mmHg)、小腿7.33kPa(55mmHg),就能使供给肌血运的小动脉关闭,但此压力远远低于病人的收缩血压,因此还不足以影响肢体主要动脉的血流。

骨筋膜室综合_超声诊断标准_概述及解释说明

骨筋膜室综合_超声诊断标准_概述及解释说明

骨筋膜室综合超声诊断标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骨筋膜室综合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特征为四个肢体的筋膜室内压增高,导致神经、血管和肌肉受损。

本文将介绍有关骨筋膜室综合超声诊断标准的概述及解释说明。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在引言中将对文章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

其次,我们会详细探讨骨筋膜室综合定义与病因、主要症状与体征以及发展与预后等方面内容。

接着,我们将对超声诊断标准进行概述,包括超声扫描技术、骨筋膜室超声特征以及临床应用和局限性。

然后,我们将解释说明超声图像解析方法、判断标准与分类指南以及误诊与鉴别诊断方法等内容。

最后,我们将总结回顾主要内容并展望未来发展并提出相关建议。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系统全面地介绍关于骨筋膜室综合超声诊断标准的相关知识。

通过对骨筋膜室综合的定义、病因以及临床表现进行详细阐述,我们旨在提供给读者一个全面的了解。

同时,我们将介绍超声诊断标准的概述,包括超声扫描技术、骨筋膜室超声特征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内容,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进行诊断。

最后,我们还将解释说明超声图像解析方法、判断标准与分类指南以及误诊与鉴别诊断方法等内容,旨在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指导。

本文致力于为医学从业人员和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并促进对骨筋膜室综合超声诊断标准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2. 骨筋膜室综合2.1 定义与病因:骨筋膜室综合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四肢等部位的骨筋膜室的慢性炎症和纤维化。

骨筋膜室是由肌肉、韧带和顺应性组织形成的密闭腔体结构,具有限定空间内的压力平衡功能。

骨筋膜室综合可以分为下肢和上肢两类,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会有所区别。

该疾病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长期过度使用某些肌肉群、损伤引起的局部纤维化以及遗传因素等。

此外,一些特定职业和运动中频繁进行单调重复动作或长时间站立、行走等活动的人群更容易患上这种疾病。

2.2 主要症状与体征:对于下肢骨筋膜室综合来说,常见的主要症状包括运动时或较长时间静止后出现深层疼痛感,痛感可伴有灼热和刺痛等不适。

骨筋膜室综合征[专业参考]

骨筋膜室综合征[专业参考]
三角肌筋膜间室、上臂筋膜间室、手和足 筋膜间室均有类似的解剖特点,故也可发 生此综合征。
专业参考
9
2.病因
引起筋膜间室内组织压升高的因素多为外 伤或挤压。
组织压增高由两方面因素促成,其一是间 室容量减少,其二是间室内容物体积增加。
专业参考

1、筋膜室内容物体积骤增 (1)肢体创伤骨折后出血、水肿 (2)严重软组织挤压伤 、挫伤 (3)肢体血管损伤(断裂、痉挛、栓塞) (4)肢体血管损伤修复后, 反应性肿胀及再 灌注损伤。(通透性↑↑)
专业参考
14
(3)被动牵拉受累区远端肢体时,产生剧烈疼痛, 这是该征早期的可靠体征。
(4)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 先出现肌肉无力,进 一步发展则可致完全丧失其收缩力。受累神经支 配区的感觉异常,表现为感觉过敏、减退或消失。
(5)脉搏 肢体远端脉搏在早期可不减弱,因此 脉搏存在不能否定本综合征的存在。脉搏消失和 肌肉坏死挛缩为本征的晚期表现。
只要具备上述5项中的3项即可确诊,同时也 具备了手术切开减压的指征。且不可等到 循环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的体征均明显时 方确诊和手术。
专业参考
19
(四)预防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形成,是一连续的进行 性的病理过程,对于挤压伤和严重创伤者, 应立即给予护理干预处理。
伤后怀疑本征者,应松解一切敷料及外固 定物。因为只要肌肉组织处于肿胀或受压 状态,即会发生微循环减弱,就会发生缺 血、缺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重者将发 展为骨筋膜综合征。
神经:30min----神经功能障碍 6h ----不完全坏死,部分功能障碍 12h/12-24h后-----永久性功能障碍。
专业参考
12
(二)全身病理变化:
1)低血压和休克 软组织的坏死--析出大量血浆和体液--渗出毛细血 管--低血压和休克。

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症骨筋膜室综合症(osteofascialcompartmentsyndrome)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的症状和体征。

又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一、概述:骨筋膜室是指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所构成。

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二、症状:常由创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其室内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减小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

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前臂8.7kpa(65mmHg),小腿7.3kpa(55mmHg)】可使供应肌肉的小动脉关闭,形成缺血-水肿-缺血的恶性循环,根据其缺血的不同程度而导致三、分型:1、濒临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早期,及时处理恢复血液供应后,可不发生或仅发生极小量肌肉坏死,可不影响肢体功能。

2、缺血性肌挛缩-较短时间或者程度较重的不完全缺血,恢复血液供应后大部分肌肉坏死,形成挛缩畸形,严重影响患肢功能。

3、坏疽----广泛,长时间完全缺血,大量肌肉坏疽,常需截肢。

如有大量毒素进入血液循环,还可导致休克心率不齐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四、临床表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临床表现以局部为主。

只在肌肉缺血较久,已发生广泛坏死时,才出现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白细胞计数增多,血沉加快,尿中出现肌球蛋白等。

1.疼痛:创伤后肢体持续性剧烈疼痛,且进行性加剧,为本征最早期的症状。

是骨筋膜室内神经受压和缺血的重要表现。

神经组织对缺血最敏感,感觉纤维出现症状最早,必须对此予以足够重视,及时诊断和处理。

至晚期,当缺血严重,神经功能丧失后,感觉即消失,即无疼痛。

2.指或趾呈屈曲状态,肌力减弱。

被动牵伸指或趾时,可引起剧烈疼痛,为肌肉缺血的早期表现。

3.患室表面皮肤略红,温度稍高,肿胀,有严重压痛,触诊可感到室内张力增高。

4.远侧脉搏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

但应特别注意,骨筋膜室内组织压上升到一定程度:前臂8.66kPa(65mmHg)、小腿7.33kPa(55mmHg),就能使供给肌血运的小动脉关闭,但此压力远远低于病人的收缩血压,因此还不足以影响肢体主要动脉的血流。

骨筋膜室综合征诊断与治疗PPT

骨筋膜室综合征诊断与治疗PPT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 游泳、骑自行车等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 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
糖食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 早起,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保暖措施:穿着保 暖衣物,保持室内 温度适宜
避免寒冷刺激:避 免长时间暴露在寒 冷环境中,避免冷 水浴等
加强锻炼:增强体 质,提高身体抵抗 力
保持水分平衡:适量饮水, 避免脱水
避免饮酒和吸烟:减少酒精 和烟草对健康的影响
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 及时治疗潜在的疾病,避免病情恶化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
注意事项
在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应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
发病机制:筋膜室内压力升高的原因包括创伤、感染、肿瘤、手术等,导致筋膜室内液体积聚,压 力升高,进而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坏死等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疼痛、肿胀、麻木、无力等,严重者可导致肌肉、神经、血管等组织坏死,甚至危及生 命。
诊断方法: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明确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 查等综合判断。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专业治疗: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定期复查:治疗后应定期复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避免剧烈运动:循医生建议,逐步进行功能锻炼
康复过程中,应遵循医生建议,逐步进行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应以恢复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和耐力为目标 功能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训练 功能锻炼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功能锻炼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浅谈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

浅谈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

浅谈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摘要】目的讨论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后果十分严重,神经干及肌肉坏死致肢体畸形及神经麻痹,且修复困难。

避免这种后果发生的惟一办法就是早期诊断并早期治疗。

如治疗及时且措施正确,则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可免于坏死、神经功能可不受损害而完全恢复。

【关键词】骨筋膜室综合征治疗四肢的肌肉和神经都处于由筋膜形成的间隔区之中,这是一个闭合的空间,当其中的压力增加时,会影响血液循环及组织功能,最后导致肌肉坏死,神经麻痹,严重时可引起肾功能衰竭。

过去临床上对这些情况已有所注意,诸如Volkrnarm缺血性挛缩、胫前肌综合征、急性肌肉缺血坏死等,均属于此类病变,但缺乏统一的名称,对其发病原因也了解不够深入。

近年来经过研究,提出了“骨筋膜室综合征”这个名词,以包括各个部位的病变,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下面将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分析如下。

1.治疗时机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一种具有恶性循环、进行性坏死的疾患,伤后24h即可形成,故应按急症治疗,不可拖延。

一般认为在发病24h内治疗者,可以完全恢复。

另外,进行手术切开减压的时间对预后也至关重要,有1组病例显示,早期即24h内切开减压的病例,除合并有神经本身损伤外,均可完全恢复。

晚期切开减压的病例,因时间早晚而预后不同,36h切开的病例,前臂深层肌肉尚未坏死,术后手功能仍可恢复正常;3~8天切开的病例,深层肌肉已大部分坏死,但浅层肌肉尚好,术后留有轻度缺血挛缩畸形;伤后18天至3个月切开的病例,对肌肉缺血挛缩无改善。

2.非手术治疗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或可疑病例,先采用保守方法治疗,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切开,因为切开将使闭合伤变为开放伤,增加感染机会,影响对骨、关节损伤的及时治疗,也导致大量的体液、蛋白丢失,加重肾脏负担。

保守方法包括:①制动。

②抬高患肢。

③脱水:20%甘露醇250ml静脉快速输入,2h后再输入1次,之后再每隔8h输入1次,共使用3~5天。

足骨筋膜室综合征诊断与治疗

足骨筋膜室综合征诊断与治疗

道 较多 . 而足 部骨 筋膜 室综 合征 的报 道较 少 , 尚未 引 起 足够 重视 。 随着 我 国工业 和交 通 的发展 , 足部 外伤 的患者 越来越 多 , 国外 学者 报道【 部挤压 伤 中 4 % 1 足 1
发 生骨 筋膜 室综 合征 。本 文 回顾 我 院 2 0 0 3年 5月~
本 组 患者 主 要 临床 症状 与 体征 见 表 1 。主 要 临 床 表 现 为疼 痛 、 木 感 、 动 活 动 足趾 疼 痛 加剧 、 麻 被 两 点 辨别 觉消 失 、 动脉搏 动不 能触 及 。 测 患者 中间筋 所
膜 间 室 内压 平 均 为 5 .m g 3 ~ 0 Hg , 间 1 mH (2 8 mm ) 骨 4
侧 第 二 、三 跖 骨 间 刺 人 lm。 测 定 室 内压 超 过 c 3 mm 0 Hg即诊 断为 骨筋 膜 室综 合 征 ,紧 急筋 膜 切开 减 压 。2 ~ 0 Hg 间为 临界 骨筋膜 室 综 合征 , 0 3 mm 之 严 密 观察 , 小 时重 复测一 次室 内压 。 1 1 治疗 本组 6例 经背 侧 切 口筋膜 切 开减 压 , . 3 分 别 沿 第 2 第 4跖 骨 背侧 切 开 , 开 背 侧 间室 后 , 、 切 向 两侧 切 开 4个 跖 骨间筋 膜 间室 , 向足底 切 开 内侧 、 再 中间 、 侧 间 室 。3例 经 内侧 切 口筋膜 切 开减 压 , 外 皮 肤 切 口 自内踝 尖 至第 一跖 骨头 内侧 切 口,可视 病情 向远 端延 长 , 开皮 肤 、 深 筋膜 , 足底 内侧 向外 切 浅 从 侧 打开 另 3个筋 膜室 及骨 间筋 膜 室 。骨折 脱位 在减
压 后行 切开 复位 , 螺钉 或 克 氏针 内固定 ( 1 。创面 图 )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高危评估与处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高危评估与处理

体征: 肢体肿胀(最早):受累肢体肿胀明显、发亮、 张力大,水泡 压痛:肌腹 被动牵拉痛(重要):缺血的肌肉受到牵拉时 出现疼痛,这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神经:感觉减退、主动活动无力、感觉消失 血管:搏动减弱或消失。
临床表现
晚期表现—5“P”征
Pain—疼痛 Paresthesias—感觉异常 Pallor---苍白 Paralysis---肌肉瘫痪 Pulseless---无脉 没有足够血液供应,肌肉在2-4小时 开始损伤,神经损伤在30分后开始。12 小时后有不可逆转神经损伤危险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高危评估与处理
学习内容
1 2 3
基本知识
评估要点 早期干预 减压术后的护理
4
定义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 神经因急性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 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于创伤引起四肢骨筋 膜室内压力增高,导致肌肉、神经缺血、坏死, 临床表面为剧烈疼痛,相应肌肉功能丧失的一 种骨科严重并发症
评估要点
5.患肢动脉搏动:正常、减弱、无 6.患肢感觉:触觉、两点辨别觉存在或消失 7.患肢运动:轻度、中度、重度受限 8.患肢皮温:温暖、凉,皮温仪测量 9.固定效果:过紧、过松、合适 注意:有两项或以上异常为高危状态,需 要量每1-2小时评估一次。
一旦确诊,应立即松解所有外固定物, 将肢体放平,不可抬高,并尽量减少患肢活动。 遵嘱使用镇痛药及脱水药,观察脱水剂治疗效 果,患肢症状有无改善。并及时做好筋膜开窗 术的准备
如何判断骨筋膜室综合征?
创伤后肢体肿胀严重,剧烈疼痛 被动牵拉试验阳性 感觉活动异常 血管搏动减弱或消失
评估要点
1.患肢皮肤颜色:红润、青紫、暗红、黑色、 苍白 2.患肢肿胀情况:Ⅰ度、Ⅱ度、Ⅲ度、测周径 (皮尺) 3.患肢疼痛情况:早期持续性进行性剧烈疼痛、 被动牵拉痛 4.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缓慢、迅速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参考PPT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参考PPT
当组织内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使小动 脉关闭,但不足以影响肢体主要动脉的血 流,肢体远端的动脉仍可能触到搏动,毛 细血管的充盈也可能存在,易被误认为肢 体血运未受障碍。
12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与治 疗
发生在背侧时,局部组织紧张,有 压痛,伸拇及伸指肌无力,被动屈 曲拇指及手指均引起疼痛。
发生在掌侧时,组织紧张,前臂掌 侧有压痛,屈拇及屈指肌无力,被 动伸拇及伸指均引起疼痛,尺神经 及正中神经分布的皮肤感觉丧失。
但临床上此间隙受压少见,出现上述体征时, 首先要考虑到腓总神经损伤。
16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与治 疗
内有比目鱼肌、腓肠肌。表现为强 直性马蹄足畸形,背屈踝关节时引 起上述肌肉的疼痛,小腿后方有肿 胀及压痛。
静脉损伤而仅修复动脉者。
17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与治 疗
内有屈趾肌、胫后肌、胫后动脉胫 后神经。表现为屈趾肌及胫后肌无 力,伸趾时引起疼痛,胫后神经分 布的皮肤感觉丧失,在小腿远端内 侧,跟腱与胫骨之间组织紧张,并 有压痛。
22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 诊断与治疗
▪ 任何抬高肢体、用冰袋降温、 从外面加压及观察等待,只能 加重肌肉坏死。
▪ 作小切口减压或肢体上下端皮 肤上各做一个小切口,在皮下 切开筋膜减压是无效的。
23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与治 疗
采用骨筋膜室组织压测定法, 测得组织压上升到与患者的舒 张血压差小于或等于 30mmHg即应立即减压。
骨筋膜室综合症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1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 诊断与治疗
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 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早 期证候群,是一种严重损伤后的反应性疾病。 四肢的肌肉和神经都处于由筋膜形成的间隔 区之中,这是一个闭合的空间,当其中的压力 增加时,会影响血液循环及组织功能,最后导 致肌肉坏死,神经麻痹,严重时可引起肾功能 衰竭而死亡。

急性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

急性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

急性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Von Keudell 博士等提出了急性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诊治指南,归纳如下图:图1. 急性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推荐临床诊治指南急性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acute extremity compartment syndrome,ACES)是指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的症状和体征。

据统计,急性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年发病率男性为7.3/10 万,女性为0.7/10 万。

急性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诊断上仍有一定的困难,若未能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哈佛医学院的Keudell 博士等总结了急性肢体筋膜室综合征相关文献,根据现有数据提出推荐指南,文章发表在近期的The Lancet(柳叶刀)上。

相关解剖急性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

内因即为解剖因素。

筋膜室在组织上是封闭的,又缺乏扩张性,室内容积无伸展性,在组织高压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缺血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

上臂有两个骨筋膜室,分别为前后两组。

大腿有三个骨筋膜室,分别是前后内。

上述部位发生缺血机会较少。

前臂分为掌侧和背侧两个骨筋膜室,小腿包括胫前、外侧、胫后浅及深四个间室。

由于前臂和小腿为双骨,骨间膜厚,深筋膜也较厚,伤后无扩展余地,故易发生急性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

同理,手和足也存在筋膜室,伤后亦有发生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可能。

病理生理学急性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大体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前者与直接肢体损伤相关,后者为非肢体损伤导致。

其内在原因为创伤直接相关和缺血再灌注导致的组织损伤。

A 群链球菌感染可能也参与该症发生发展,其中机制未明。

致热外毒素引起局部肿胀,直接导致肌肉损伤。

肌肉损伤又引起的毛细血管前小动脉舒张,同时塌陷的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床通透性增加,都将导致净滤过增加,使创伤组织间液压力增加,组织灌注减少。

当灌注压力达到最低极限时,组织缺氧。

缺氧、氧化应激以及组织低血糖等因素通过一系列机制最终导致细胞水肿、坏死。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诊治及测压方法介绍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诊治及测压方法介绍

读取组织压(待监护仪中的压力值基本稳 定后记录组织压及舒张压)
其与OCS关联性从弱至强为瘀斑;张力
性水泡;肌无力;牵拉痛;瘀斑和张力 性水泡同时出现;麻木;肌无力、牵拉 痛和麻木同时出现。
诊断
诊断的确切标准仍为组织压测定。 正常筋膜间隔区组织压 前臂:9mmHg 小腿:15mmHg 部分学者主张若测得组织压大于30mmHg则需切 开减压。(绝对值法) 目前更多观点主张采用相对值法(即测压时患 者血压舒张压与测得的组织压的差值) 当舒张压与组织压之间的差只有10-30mmHg时, 则有紧急切开深筋膜的指征。
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诊治 及测压方法介绍
一骨科(创伤骨科) 姜自伟
定义
筋 膜 间 室 综 合 征 ( 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 ,简称OCS) 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骨筋膜室内压 力增高,使组织的微循环灌注不良,以 肌肉和神经急性严重缺血为特征的一种 疾病,是创伤后常见的并发症。
步骤2
盐水冲管
盐水开关 捏紧开放,松开关闭!
改良Rorabeck测压方法介绍
步骤3
进针点消毒 步骤4 校零(保持盐水管开放)
校零按钮
改良Rorabeck测压方法介绍
步骤5
进针(与肢体长轴成锐角方向插入,注意 进针点与压力转换器应在同一水平高度)
改良Rorabeck测压方法介绍
步骤6
病例分析病例分析病例分析改良rorabeck测压方法介绍优点简便同时测定组织压及血压动态测压器械六参数心电监护仪带压力转换器端口压力转换器留置针头生理盐水250ml改良rorabeck测压方法介绍器械六参数心电监护仪带压力转换器端口接换能器校零按钮改良rorabeck测压方法介绍器械压力转换器经连接线接监护仪接盐水接留置针头改良rorabeck测压方法介绍器械压力转换器连接线接监护改良rorabeck测压方法介绍器械留置针改良rorabeck测压方法介绍步骤1连接各装置连接完测血压穿刺针接生理盐改良rorabeck测压方法介绍步骤2盐水冲管盐水开关捏紧开放松开关闭

笔记:骨筋膜室综合征诊治要点

笔记:骨筋膜室综合征诊治要点

笔记:骨筋膜室综合征诊治要点概述1.概念:骨筋膜室压力升高→组织灌注减少→组织缺血、肿胀→肌肉、神经坏死2.分类:(1)按照病程分为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和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2)病因:原发性骨筋膜室综合征→肢体损伤所致继发性骨筋膜室综合征→非肢体损伤所致3.发生部位:常见于小腿和前臂;其中,69%伴有骨折,大约50%为胫骨骨折超过30%没有骨折的病例原因包括:非医源性:暴力钝性伤、挤压伤、动脉损伤、短暂性血管闭塞、热损伤、蛇咬伤;医源性:截石位手术(超过5小时需注意)、关节镜手术、石膏包扎过紧等解剖必知4.骨筋膜的功能;(1)致密的结缔组织,将主要肌群和血管神经分隔开;(2)提供肌肉的附着点;(3)运动时维持肌群的位置;(4)提高肌肉收缩时的机械强度;5.小腿的筋膜间室:前室:胫前动脉、腓深神经、胫骨前肌、趾长伸肌、拇长伸肌;侧室:腓动脉、腓浅神经、腓骨长肌、腓骨短肌后室:胫后动脉、胫神经浅后室:腓肠肌、比目鱼肌、跖肌深后室:胫骨后肌、趾长屈肌、踇长伸肌病理生理6.筋膜室压力升高的原因:(1)筋膜室空间缩小:A.包扎过紧:绷带、石膏、夹板B.局部压迫(2)筋膜室内容物体积增加:A.出血B.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缺血再灌注、烧伤、蛇咬伤)7.缺血耐受的时间窗:(注意:研究间差异较大)肌肉:2-4小时→出现功能损害8小时→不可逆性改变神经:1小时→可逆性改变6小时→不可逆性改变因此,如果在出现症状6小时内切开减压,肢体功能几乎可以完全恢复。

缺血6小时是可以接受的上限!8.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全身病理改变:以低血压、休克、脓毒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

5P征9.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时的5P征:1.疼痛Painness →2.苍白Pallor →3.无脉Pulselessness → 4.麻痹Paralysis → 5.感觉异常Paresthesia关于第一“P”,部分书籍表述为无痛(painlessness),但根据临床及文献报道,疼痛(painness)居多!10.骨筋膜室综合征疼痛的特点(1)严重持续性疼痛(2)止痛药无法缓解(3)疼痛超出骨折的范围(4)与损伤的程度不对称最敏感、最早出现的症状:被动牵拉痛!11.关于无脉(1)无脉不是决定诊断的标准,部分严重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者脉搏可能正常(2)从理论上讲,只有筋膜室压力超过平均动脉压时才会出现无脉;平均动脉压:上肢65mmHg Vs.下肢55mmHg,骨筋膜室压力>30mmHg即可诊断骨筋膜室综合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取组织压(待监护仪中的压力值基本稳 定后记录组织压及舒张压)
其与OCS关联性从弱至强为瘀斑;张力
性水泡;肌无力;牵拉痛;瘀斑和张力 性水泡同时出现;麻木;肌无力、牵拉 痛和麻木同时出现。
诊断
诊断的确切标准仍为组织压测定。 正常筋膜间隔区组织压 前臂:9mmHg 小腿:15mmHg 部分学者主张若测得组织压大于30mmHg则需切 开减压。(绝对值法) 目前更多观点主张采用相对值法(即测压时患 者血压舒张压与测得的组织压的差值) 当舒张压与组织压之间的差只有10-30mmHg时, 则有紧急切开深筋膜的指征。
注意:剧痛常为该病最早而且可能是唯 一的主诉。
临床表现
感觉异常
表现为过敏、感觉减退或消失, 其两点 辨别觉消失最早。 有早期诊断意义!
临床表现
被动牵拉痛
肌肉的缺血坏死一方面表现为主动收缩 无力,另一方面表现为被动牵拉疼痛。 早期表现之一!
临床表现
肿胀
瘀斑 张力性水疱
临床表现
治疗——切开减压
小腿外侧切口
从腓骨头沿着腓骨外侧至外踝。
治疗——切开减压
切口处理(二期缝合或植皮)
彻底清除坏死及死活组织; 创面可用凡士林纱块覆盖,定期换药; 有条件可采用泡沫敷料覆盖维持闭式负 压引流。(VAC技术 )
治疗——切开减压
合并骨折者切开减压后常同时行复位固
定 固定方法外固定常用(石膏或外支架)
早诊断,早治疗! 尽早减压,减压彻底,降低伤残率!
方法
保守治疗 切开减压
治疗——保守治疗
目标:去除危险因素,改善微循环,降低组织压 患肢制动,应平放患肢而不能抬高肢体 尽早使用甘露醇 甘露醇用法:250ml VD,两小时后可再用,后每6 小时一次。 必要时可加地塞米松 (清除氧自由基,防止再灌注损伤). 禁止使用止血药 保守治疗过程中注意密切观察及组织压检测!
诊断
“4 S”征:
剧烈的疼痛(severe pain) 牵拉疼痛(stretch pain) 感觉异常(sensory abnormality) 肿胀(swelling)
诊断
目前比较公认的早期诊断体征:
剧痛 麻木及两点分辨觉减弱或消失 被动牵拉痛(+)
诊断
我科研究生苏博源临床研究结论: 麻木、牵拉痛、张力性水泡、瘀斑和肌 无力皆与OCS的诊断有关联;
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改良Rorabeck测压方法介绍
优点
简便,同时测定组织压及血压,动态测压 器械 六参数心电监护仪(带压力转换器端口) 压力转换器 留置针头 生理盐水250ml
改良Rorabeck测压方法介绍
器械
接换能器
六参数心电监护仪(带压力转换器端口)
校零按钮
改良Rorabeck测压方法介绍
若诊治不及时,将引起神经肌肉不可逆 损伤,出现灾难性后果: 缺血性肌挛缩
肢体坏死 截肢
诊断
“5P”征:
疼痛(pain) 苍白(pallor) 无脉(pulselessness) 瘫痪(paralysis) 感觉异常(paresthesia) 注意: “5P”征完全出现常是晚期的表现
诊断
常见诊断误区: 疼痛的原因辨别不清 肌肉神经缺血 VS 骨折等原发性损伤 患肢远端动脉搏动仍可触及,毛细血管充盈仍 存在 不诊断OCS! 事实上:小动脉可能早已关闭! 开放性骨折不存在OCS! 事实上:开放性骨折常损伤重,开放伤口常不 足以有效减压,仍需高度警惕OCS!!
治疗
原则
切口选择
前臂:掌侧S形切开或掌背侧同时切开 小腿:目前多采用小腿外侧单皮肤切口同时切 开四个筋膜间室
治疗——切开减压
前臂掌侧切口
由肱二头肌肌腱内侧起越过肘窝至桡侧, 沿着肱桡肌的内侧向远端切开,达手掌 鱼际纹,必要时切开腕管。
治疗——切开减压
前臂背侧切口
从外上髁至腕正中,确定桡侧腕短伸肌 及指总伸肌的间隔并切开。
步骤2
盐水冲管
盐水开关 捏紧开放,松开关闭!
改良Rorabeck测压方法介绍
步骤3
进针点消毒 步骤4 校零(保持盐水管开放)
校零按钮
改良Rorabeck测压方法介绍
步骤5
进针(与肢体长轴成锐角方向插入,注意 进针点与压力转换器应在同一水平高度)
改良Rorabeck测压方法介绍
步骤6
治疗
治疗的常见误区 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 事实:抬高患肢降低动脉压,加重组织 缺血。 小切口或网状切口 事实:常减压不充分! 切开减压造成较大开放性伤口,易感染 事实:彻底减压防止组织坏死,减少感 染机会!
病例分析
患者男性,54岁,车祸伤后 4小时入院。 体查:右小腿肿胀疼痛明显, 肤温稍高,皮肤感觉麻木, 两点辨别觉减弱,足趾被 动牵拉痛(+),足背动 脉搏动可扪及。
多发生于小腿及前臂。
解剖基础
构成:
由肌间隔、深筋膜与骨膜构成。 内容物:肌肉、血管和神经。 组织压:筋膜间隔区所保持一定的压力。 前臂和小腿为双骨,筋膜厚韧而缺乏弹 性,且有骨间膜,致使筋膜间隔区的容 积不能向外扩张,故为好发部位。
解剖基础
小腿筋膜间室(分四室)
解剖基础
前臂筋膜间室(分三室)
解剖基础
足部筋膜间室
病因
肢体的挤压伤;
肢体的血管损伤; 肢体骨折内出血; 石膏或夹板固定不当; 髂腰肌出血; 其他,如前臂及手部输液渗出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发病机理
组织压 组织血液灌流
动脉痉挛 小动脉与组织临界压力差消失 静脉塌陷,动静脉压力差减小
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剧痛
疼痛特征:为肢体深部广泛而剧烈的进 行性灼痛, 具有无定位性、难以忍受性、 烧灼性、敏感性。
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诊治 及测压方法介绍
一骨科(创伤骨科) 姜自伟
定义
筋 膜 间 室 综 合 征 ( 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 ,简称OCS) 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骨筋膜室内压 力增高,使组织的微循环灌注不良,以 肌肉和神经急性严重缺血为特征的一种 疾病,是创伤后常见的并发症。
器械
压力转换器
接盐水
经连接线 接监护仪
接留置针头
改良Rorabeck测压方法介绍
器械
压力转换器连接线
接换能 器
接监护 仪
改良Rorabeck测压方法介绍
器械
留置针
改良Rorabeck测压方法介绍
步骤1
连接各装置(连接完测血压)
穿刺针 接监护 仪
接生理盐 水
改良Rorabeck测压方法介绍
治疗——切开减压
切开时机:越早越好!
经甘露醇治疗,6h内局部症状无改善,
ICP不降低或下降不明显,及早切开!
患肢明显胀痛,麻木,被动牵拉痛,筋膜
间室内组织压升高到与患者的舒张压之间 的差只有10~30mmHg时,及早切开!
治疗——切开减压
减压要求
长切口,全间隔区肌腹部筋膜充分切开,彻底 减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