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大鱼来
《大鱼来了》幼儿园教案
大鱼来了: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自信心。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内容故事梗概这是一则关于大鱼和小鱼的故事,小鱼游到芦苇丛中发现自己被困了,于是他高声呼唤大鱼来帮助自己。
大鱼听到小鱼的呼声,马上前来,看到小鱼的困境,大鱼揭起了小鱼的背上,请他坐在上面,然后游向了更开阔的水域,小鱼得到了解救。
环节安排时间内容10分钟自我介绍及问候10分钟执行全班命名游戏20分钟播放教师录制并排练的《大鱼来了》PDF故事讲解视频30分钟组内互动阅读讨论与策划表演10分钟教师评价和排练教学实施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录制《大鱼来了》PDF故事讲解视频。
•教师准备1份PDF故事原文,以备不时之需。
教学过程第一步:自我介绍及问候(10分钟)教师站在教室中央,介绍自己的名字,向幼儿问好。
让幼儿随意分享一些小讲话,让他们感到轻松。
第二步:执行全班命名游戏(10分钟)教师执行选择命名游戏,让每一个孩子选择自己班上的一个孩子,并简述这个孩子为什么选择他/她。
其余孩子继续参与选择,重复直到每个孩子都被选择为止。
第三步:播放教师录制的故事视频(20分钟)教师准备录制的《大鱼来了》PDF故事讲解视频,播放视频,向幼儿讲述整个故事。
并在视频结束后,通过提问来确保幼儿理解。
第四步:小组讨论,并准备表演(30分钟)教师将孩子们分组让他们选择故事中的某一个情节,论述孩子们想要表达的想法,然后让他们一起策划表演。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并监督每个小组的表现。
第五步:教师评价和排练(10分钟)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演进行评估,并为他们提供反馈,为表演做出必要的调整,并确定排练时间和表演日期。
教学总结本次教学以《大鱼来了》为教材,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并时刻关注幼儿的学习成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自信心。
同时,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体验在小组中合作,在创意中获得快乐的团队合作的作用。
幼儿教案《大鱼来,小鱼来》
幼儿教案《大鱼来,小鱼来》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大鱼和小鱼,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大鱼和小鱼的特点:大鱼和小鱼的形态、颜色、生活环境等。
2.2 大鱼和小鱼的生活习性:捕食、逃避捕食者、繁殖等。
2.3 海洋生物的保护:为什么要保护海洋生物,如何保护海洋生物。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大鱼和小鱼的视频或图片,了解它们的特点。
3.2 比较法:让幼儿比较大鱼和小鱼的不同之处。
3.3 讨论法:让幼儿分组讨论大鱼和小鱼的生活习性,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引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大鱼和小鱼的主题。
4.2 观察:播放大鱼和小鱼的视频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它们的特点。
4.3 比较:让幼儿比较大鱼和小鱼的不同之处。
4.4 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大鱼和小鱼的生活习性,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4.5 总结:教师总结大鱼和小鱼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强调保护海洋生物的重要性。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观察评价:评价幼儿对大鱼和小鱼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5.2 讨论评价:评价幼儿对大鱼和小鱼生活习性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5.3 情感评价:评价幼儿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视频或图片:收集大鱼和小鱼的海洋生物视频或图片。
6.2 教具:准备大鱼和小鱼的模型或图纸。
6.3 学习材料:准备关于大鱼和小鱼的故事书或活动手册。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海洋生物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参观海洋公园或水族馆,加深对大鱼和小鱼的了解。
7.2 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与幼儿一起制作关于大鱼和小鱼的的手工艺品。
7.3 实地考察:组织幼儿到海边观察大鱼和小鱼,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第八章:教学安全8.1 确保教学环境安全,避免使用有潜在危险的教具。
8.2 在实地考察时,确保有成人陪同,注意幼儿的安全。
大鱼来小班教案
大鱼来小班教案教案标题:大鱼来小班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鱼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发展学生的观察、描述和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大鱼的特征与生活习性。
2. 大鱼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3. 大鱼的保护与环境保护。
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大鱼的外貌和特征。
2. 大鱼的海洋或湖泊生态系统的图片或模型。
3. 有关大鱼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图片或视频资源。
教学活动:活动一:引入(10分钟)1. 展示一张大鱼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大鱼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大鱼的外貌特征,鼓励他们描述大鱼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活动二:了解大鱼(20分钟)1. 分组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大鱼的特征,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大鱼进行研究。
2.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所研究的大鱼的图片或模型,并分享他们对大鱼的观察结果。
活动三:大鱼的生态系统(15分钟)1. 展示大鱼所属的海洋或湖泊生态系统的图片或模型。
2. 引导学生思考大鱼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讨论大鱼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活动四:大鱼的保护(20分钟)1. 展示关于大鱼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图片或视频资源。
2. 讨论大鱼所面临的威胁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大鱼和环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活动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回顾学生对大鱼的认识和了解。
2. 鼓励学生思考他们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意识,并分享他们的收获。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更多种类的大鱼和它们的生态系统。
2. 组织参观水族馆或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大鱼的生活环境。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描述和观察记录,评估他们对大鱼的了解程度。
3.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保护大鱼和环境的想法和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和创造性。
教学反思:1. 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2. 学生对大鱼的了解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3. 学生的观察、描述和合作能力是否得到有效的发展?4. 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资源,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参与?。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大鱼来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大鱼来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提高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理解和运用动词短语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具准备:1. 教学图片:大鱼的图片、小鱼的图片。
2. 大纸片:大鱼、小鱼的卡片。
3. 彩绘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放一只大鱼的图片、几条小鱼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不同鱼的形状和大小,鼓励幼儿发现大鱼和小鱼的特点。
2. 教师问:你们见过大鱼吗?在哪里可以看到大鱼?幼儿回答。
3. 教师说: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游戏,叫做“大鱼来”。
我们要动脑筋,找出“大鱼来”的诗歌的答案。
二、创设情境(10分钟)1. 教师将大鱼和小鱼的卡片贴在黑板上,问:你们看鱼图片,可以告诉我这两个卡片的区别吗?幼儿回答。
2. 教师说:我给你们展示一下“大鱼来”的游戏。
教师拿起“小鱼”,比划往前游的动作,说出“大鱼来”的口令,幼儿回答“小鱼来”。
教师再拿起“大鱼”,比划往前游的动作,说出同样的口令,幼儿回答“大鱼来”。
3. 让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和说出相应的口令来练习。
三、诗歌学习(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大鱼来》的诗歌,重点让幼儿听、说并模仿诗歌中的动词短语。
四、角色扮演(15分钟)1. 教师分发卡片给幼儿,将其中的一名幼儿扮演大鱼,其他幼儿分别扮演小鱼。
2. 教师示范,不停地说出“大鱼来”的口令,并模仿大鱼游动的动作,其他幼儿模仿并随着口令前进。
3. 教师鼓励幼儿使用诗歌中的动词短语,如“往前游”,“跳起来”,“转个圈”,让孩子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动作。
五、创意绘画(15分钟)1. 教师让幼儿将自己对“大鱼来”的理解绘制出来,可以绘制大鱼、小鱼和他们的朋友们一起游戏的场景。
2. 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丰富的色彩和图案绘制自己心中美丽的场景。
3. 幼儿完成后,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其他幼儿评论和赞扬。
六、小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今天的活动内容和学习成果。
大鱼来教案反思小班
大鱼来教案反思小班教案标题:大鱼来教案反思小班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大鱼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学习大鱼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学习如何制作大鱼模型。
教学准备:1. 大鱼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制作大鱼模型所需的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3. 学生的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话题,让学生回答问题:“你们见过大鱼吗?大鱼有什么特征?”- 展示大鱼的图片或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 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大鱼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如体型庞大、生活在水中等。
- 与学生互动,让他们提出关于大鱼的问题,并解答他们的疑惑。
3. 模型制作(20分钟):- 向学生展示制作大鱼模型的步骤,并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
- 学生使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按照步骤制作大鱼模型。
- 鼓励学生在模型上添加一些细节,如鱼鳞、眼睛等。
4. 展示和分享(10分钟):- 学生将制作好的大鱼模型展示给全班同学。
- 每位学生分享他们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5. 总结(5分钟):-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他们对大鱼的了解。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关注和保护大鱼及其生态环境?教学延伸:1. 给学生分发相关阅读材料,让他们了解更多关于大鱼的知识。
2. 安排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参观水族馆或自然保护区,亲身观察大鱼及其生活环境。
教案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大鱼这一话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向他们介绍了大鱼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制作大鱼模型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又增加了他们对大鱼的了解。
在展示和分享环节,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对大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界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大鱼来小鱼来》(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大鱼来小鱼来》(四篇)目录: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大鱼来小鱼来》一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笑脸饼干二幼儿园小班游戏设计《大鱼来小鱼来》三幼儿园小班环保活动教案《只塑料袋》四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大鱼来小鱼来》一活动目标:1、感受传统儿歌的“一字韵”特点。
2、会用对角折的方法折鱼。
活动准备:1、课件:相关蓝色海洋背景图2、大小不等的正方形彩色手工纸3、轻柔音乐。
活动流程:师幼谈话:你们是小几班的孩子(幼儿说)我听说咱小X班的孩子平时在幼儿园里都表现特别棒!对吗?(对)这么有自信,好今天就让老师来看一看,请幼儿坐下。
唉!你们认识我吗?我是谁?张老师很高兴能和你们成为朋友。
一、导入部分:对了,今天张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特别漂亮的画面,看(出示课件海洋背景图)这是什么地方啊?(大海)你喜欢大海吗?那你想一想,大海里都住着哪些小动物呢?(幼儿边说边表演)小结:对了,大海里有大鱼、有小鱼、大龙虾、螃蟹,还有许多许多的小动物二、回顾儿歌:咦。
看谁来了(出示课件)和幼儿一起说儿歌说到:“小鱼不来大鱼来”教师同时从口袋里出示大鱼、小鱼。
提问:“它们是用什么做出来的?(用纸折出来的)什么颜色的是大鱼?什么颜色的是小鱼(夸奖幼儿)三、(教师把小鱼贴在黑板上)指着大鱼提问:“这是鱼的什么?(眼睛)这是鱼的(尾巴)这是鱼的(身体)2、那怎么样我们才能把这只大鱼折出来呢?首先,我们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出示纸)提问:“这四个尖尖的是正方形的什么?(角)平平的是正方形的什么?(边)师:“首先(对角折)对角亲亲手压平,然后,一角向上变尾巴,翻个跟头游一游,眼睛大大画圈圈。
一条大鱼游来了(在孩子身边游一游)你也来试试吧?现在请你轻轻的坐到桌子旁边3、看看我们桌子上有什么?(彩笔、纸)现在请你拿一张大纸和老师一起折一折大鱼,首先,(对角折)对角亲亲手压平,然后,一角向上变尾巴,翻个跟头游一游,眼睛大大画圈圈。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大鱼来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大鱼来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大鱼的特点和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讲述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1.教具:大鱼图片、小鱼图片、水草图片、海底世界背景图。
2.音乐:《大鱼》歌曲。
3.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海底世界,挂上水草、大鱼和小鱼图片。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做《大鱼》歌曲律动,激发幼儿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教室环境,说出海底世界的特点。
(二)故事讲述1.教师讲述故事《大鱼来》,引导幼儿关注大鱼的特点和故事情节。
2.讲述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
故事内容:有一天,海底世界里来了一条大鱼。
它游来游去,看到其他鱼儿都害怕它,因为它太大、太强壮了。
大鱼感到孤单,它想找到朋友。
于是,大鱼开始寻找朋友。
它遇到了小鱼,小鱼们看到大鱼,纷纷逃走。
大鱼感到难过,但它没有放弃,继续寻找。
终于,大鱼找到了一群小鱼,它们不怕大鱼,还邀请大鱼一起玩。
大鱼高兴地答应了,它们一起在水草中游来游去,玩得不亦乐乎。
(三)故事讨论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让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2.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大鱼寻找朋友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四)角色扮演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别扮演大鱼、小鱼、水草等角色。
2.教师引导幼儿按照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寻找朋友。
四、活动延伸1.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讲述故事,增进亲子关系。
2.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画出自己心中的大鱼和小鱼。
五、活动评价1.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
2.家长反馈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成长进步。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补充(二)故事讲述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大鱼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会让其他鱼儿害怕呢?”幼儿:“大鱼很大,游得很快,看起来很强壮。
大鱼来了幼儿园教案
大鱼来了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学会认识鱼类的基本特征和形态。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3.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体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故事等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并询问幼儿对于鱼类的认识。
2. 了解鱼类的基本特征1.教师出示不同种类的鱼类图片,让幼儿自由观察,并进行描述。
2.引导幼儿认识鱼类的体型、眼睛、嘴巴、鳞片等基本特征。
3.通过问题引导幼儿思考鱼在水中生活的特征,如鳃、尾鳍等。
3. 认知不同种类的鱼1.教师出示各种鱼的图片,让幼儿猜测鱼种,以此来加深幼儿的记忆和认知。
2.针对不同的鱼类,引导幼儿了解它们的食物、生活环境等基本信息。
4. 动手实践环节1.教师出示模型鱼类,引导幼儿用彩色纸张、水彩笔等材料制作自己的小鱼。
2.引导幼儿将自己的小鱼贴在水母上,体验鱼在水中的生活状态。
3.给幼儿提供不同种类的鱼形状的图案,让幼儿自由涂鸦、画画。
5. 总结评价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讨论一下小鱼在水中生活的感受和感想。
同时,教师提供评价方式,让幼儿评价自己的表现。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幼儿认识和了解鱼类的基本特征和形态。
2.激发幼儿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
3.提高幼儿的动手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幼儿完全了解鱼类的基本特征和形态。
2.如何引导幼儿加强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评价教师采用实时观察和面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同时在评价中引导幼儿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五、教学延伸1.教师可引导幼儿制作一幅海洋的拼贴画,让幼儿加深对海洋及其中生物的了解。
2.教师可引导幼儿亲手制作鱼缸,观察小鱼在其中的活动,加深对鱼的了解和认知。
幼儿园小班教案《大鱼来小鱼来》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大鱼来小鱼来》含反思教案名称:大鱼来小鱼来教学目标:1. 能够识别大小鱼的不同2. 能够理解“大鱼吃小鱼”这个概念3. 提升幼儿园同学的察看本领和感知本领教学重点:1. 识别大小鱼的不同2. 理解“大鱼吃小鱼”的概念教学难点:1. 同学能否理解“大鱼吃小鱼”的概念2. 提高同学的察看本领教学方法:1. story—telling2. sensory play教学准备:1. 玩具鱼2. 水槽3. 泡沫板4. 水彩笔教学步骤:1. 介绍大鱼和小鱼,分别用玩具鱼示范2. 让同学识别大小鱼3. 老师告知同学“大鱼吃小鱼”的概念4. 模拟“大鱼吃小鱼”游戏5. 让同学用泡沫板和水彩笔画出大鱼和小鱼6. 在水槽里放入玩具鱼,让同学模拟“大鱼吃小鱼”游戏7. 老师引导同学辨别不同的鱼,大小、颜色等8. 结合感官游戏,让同学用察看判定鱼的区分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觉教同学的察看本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在感官游戏环节中,我发觉有个别同学并没有很好地完成任务。
因此,在第二次实施时,我会更加重视与同学个体的交流,并依据同学反馈进行不同方式的改进,例如加添多种游戏和不同的材料作为辅佑襄助教学工具。
总的来说,这节幼儿园小班教案以游戏为主,让同学更加古怪、充分爱好。
针对幼儿园小班同学的认知特点,我尝试引导同学通过察看判定鱼的差别,并提出相关问题。
同时,在“大鱼吃小鱼”游戏当中,我渐进式地引导同学了解概念,让同学在感知到新奇的同时理解主题。
这种方式兼顾了适应幼儿园小班的教学特点,也强化了同学的察看本领,让幼儿园小班的同学在平衡学习和游戏的前提下,快速成长和进展。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设计:大鱼来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设计:大鱼来教学目标1.学习认识大鱼,学会用形容词描述大鱼的外貌特征;2.学会描述大鱼的生活习性,引导幼儿爱护和保护大自然;3.提高幼儿的口语训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营造愉悦、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学习。
教学内容1.词汇学习:“大鱼”、“慢悠悠的”、“快快的”、“漂亮的”、“美丽的”、“长长的”、“游泳的”、“在海里”、“在水里”;2.了解大鱼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3.训练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用所学词汇和描述性词语描述大鱼。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教师用图片或实物引入大鱼的话题,让孩子们观察大鱼的特征,询问幼儿对大鱼的认知,并与他们互动交流。
Step 2:讲解和展示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讲解和展示大鱼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让孩子们对大鱼有进一步了解。
Step 3:词汇学习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并讲解相关词汇并引导幼儿学习,并让幼儿重复并跟读。
Step 4:描述大鱼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教师提供“大鱼很漂亮,它长长的身体在海里游泳,它的皮肤很光滑”等描述句子,让幼儿模仿,并让他们自己想出更多的句子来描述大鱼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Step 5:集体表演教师让幼儿分组,让不同的小组分别表演自己所编排的描述大鱼的语言表达。
Step 6:小结教师对幼儿进行小结,反复强调教学目标,对表现优秀的幼儿进行表扬激励。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们了解了大鱼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提高了他们对描述性词语的使用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在写作和口语表达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提升。
这也是幼儿语言教育中一种较为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案,期待更多这样的优秀教学方案能够在幼儿教育中广泛运用。
小班活动教案《大鱼来小鱼来》
小班活动教案《大鱼来小鱼来》第一章:活动背景与目标1.1 活动背景本活动以《大鱼来小鱼来》为主题,旨在通过观察、体验和创作,让小班幼儿了解鱼类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1.2 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让幼儿知道鱼类的特征,如生活在水中、有鳞片、用鳃呼吸等。
(2)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能力以及手工制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海洋生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1)图片素材:大鱼、小鱼、鱼缸等。
(2)手工材料:彩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3)音乐CD:《大鱼来小鱼来》歌曲。
2.2 环境布置在活动室中布置一个海洋主题的场景,包括海洋生物的图片、鱼缸等。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热身活动(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操,活跃气氛。
(2)播放《大鱼来小鱼来》歌曲,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舞蹈。
3.2 观察环节(10分钟)(1)教师展示图片素材,引导幼儿观察大鱼和小鱼的特征。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观察到的鱼类特征。
3.3 制作环节(10分钟)(1)教师发放手工材料,讲解制作方法。
(2)幼儿按照教师示范,制作属于自己的大鱼和小鱼。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3.4 展示环节(5分钟)(1)邀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2)让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教师回顾活动过程,强调鱼类的生活习性和特征,以及保护海洋生物的重要性。
4.2 幼儿反馈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对活动的感受,以及对鱼类和海洋生物的认识。
第五章:活动延伸5.1 家园共育教师提醒家长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了解鱼类知识,共同保护海洋环境。
5.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鱼类主题展示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加同伴间的交流。
5.3 后续活动安排一次户外实践活动,带领幼儿参观海洋馆,让幼儿近距离观察鱼类,加深对海洋生物的认识。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1)了解幼儿对鱼类特征的认知程度。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大鱼来2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大鱼来1500字活动名称:大鱼来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2.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1. 插画故事卡片(包括大鱼、小鱼、海草、珊瑚等元素);2. 小纸条。
活动步骤:1. 引入活动(10分钟)- 老师向幼儿介绍活动:今天我们要进行一个有趣的语言游戏,叫做“大鱼来”。
- 老师陈述目标:通过这个游戏,我们将学习一些新的单词和句子,并且锻炼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展示故事卡片(10分钟)- 老师向幼儿逐张展示故事卡片,引导幼儿讨论画面中的内容:这是一条什么鱼?它在哪里?还有谁在画面中?- 老师为每个元素提供对应的单词,并鼓励幼儿模仿发音。
3. 游戏规则(5分钟)- 老师解释游戏规则:现在,我们要开始一个口令游戏。
当我说“大鱼来”的时候,大家都要尽快以鱼的形象做出相应的动作。
- 老师演示正确的动作,例如,张嘴像大鱼一样打哈欠。
4. 开始游戏(15分钟)- 老师持续进行“大鱼来”的口令,并鼓励幼儿跟随进行相应的动作。
- 老师可以适时切换其他元素,例如“小鱼来”、“海草来”等,让幼儿学习更多的单词,并进行相应的动作。
5. 小组活动(1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张故事卡片。
- 老师给每个小组发放小纸条,并要求幼儿用简单的句子描述他们所选的故事卡片上的内容。
- 幼儿可以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提醒使用图片中的单词,并将句子写在小纸条上。
6. 活动总结(5分钟)- 老师邀请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描述句子,并鼓励其他幼儿补充完善句子的内容。
- 老师总结活动收获: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新的单词和句子,并且通过动作和描述句子的方式,大家都展示了我们的语言能力。
活动延伸:1. 可以使用其他故事卡片进行类似的口令游戏,扩展幼儿的词汇和表达能力;2. 鼓励幼儿利用故事卡片,编写自己的小故事,锻炼语言组织和叙事能力;3. 老师可以与家长分享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并提供一些相关的家庭活动,如拼图游戏或配对游戏,以巩固所学内容。
小班语言教案《大鱼来》
小班语言教案《大鱼来》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听懂基本的英文单词和短语;2.让学生能够根据故事中的情节,理解故事大意;3.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和表情,描述故事的情节和主要人物;4.给学生带来快乐与满足的阅读体验。
教学准备1.PPT或课件;2.故事绘本《大鱼来》;3.大珠子和洞洞板,可以替代教具。
教学步骤1. 引入故事老师拿出绘本《大鱼来》,向学生出示绘本封面,并点名展示每一个生字,让学生跟着老师读,既练习了读音,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问:“这是一本什么书?我们今天要听哪个故事?”学生可以用中文回答。
2. 朗读故事老师可以请支持者或班委或自己朗读故事,读的时候可以适当调整语音语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故事。
老师可以边读边示范动作或用道具等辅助教学。
3. 细讲故事讲完故事后,可以请学生回忆故事中谁是主角,谁有善意和谁有恶意,并展开讨论。
老师可以讲解一些不懂的单词或语言用法,并与学生一起学习。
4. 词汇教学老师可以把故事中的单词和短语从PPT或白板上展示给学生,然后读出含义,让学生重复跟读,学生可以随着老师的节奏读几遍,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新单词的记忆。
5. 教具互动老师可以用教具,如大珠子和洞洞板,模拟故事情节,学生可以配合老师做动作,通过故事情节演绎,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印象。
6. 徽章、奖励、回顾老师可以在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后,发放徽章来表扬他们所学的成果,并且回顾一下今天上课的内容,强化学习成果。
总结这是一节以《大鱼来》为主题的小班语言课,适合于小班的幼儿园学生,通过朗读、细讲、词汇教学和教具互动等环节加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跨学科的能力,提高对英语的基础认识。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大鱼来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大鱼来1500字一、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参与小组活动,能够认识并复述故事《大鱼》的主要内容。
2. 学生通过语言讨论和沟通,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学会分享。
二、教学重点:1. 故事《大鱼》的主要内容。
2.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PPT或黑板。
2. 课前制作各种不同的鱼的图片。
3. 学生提前准备一些围绕大鱼的问题或观点。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幅大鱼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教师与学生热情地唱一首关于鱼的歌曲,让学生跟着一起唱。
2. 学生小组活动(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领取准备好的鱼的图片。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观察自己手中的鱼,然后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同学来复述鱼的故事。
故事可以是自己编的,也可以是在教材中或者其他资源中找到的。
3. 整体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所复述的故事,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或者发表自己的观点。
4. 教师点评(5分钟)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故事的看法,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5. 小组合作(15分钟)学生再次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或观点,进行小组讨论。
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6. 整体讨论和总结(1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汇报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和总结。
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或者发表自己的观点。
7. 温故知新和延伸(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巩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展开延伸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反思:这个教案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参与到语言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故事选择《大鱼》,是因为这个故事有趣且富有想象力,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并且可以拓展到更广泛的讨论和思考。
这个教案的重点是学生的参与和分享,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和点评,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自信心。
小班活动教案《大鱼来小鱼来》
小班活动教案《大鱼来小鱼来》一、活动目标:1. 了解大鱼和小鱼的特征,能用词语描述它们。
2. 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画出大鱼和小鱼。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2. 大鱼和小鱼的图片或模型。
3. 音乐CD《大鱼来小鱼来》。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五只小鱼》,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2. 主题导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大鱼和小鱼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特征,并用词语描述。
3. 绘画活动(10分钟):教师讲解绘画步骤,引导幼儿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画出大鱼和小鱼。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需要的幼儿。
4. 作品展示(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绘画活动,共同创作大鱼和小鱼的家庭版画作。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绘画作品装饰在教室环境中,营造美的氛围。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关注幼儿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倾听幼儿在分享环节的表达,评价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活动准备:1. 水族箱或鱼形模具。
2. 彩纸、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
3. 故事书《大鱼和小鱼》。
七、活动过程:1. 导入活动(5分钟):教师展示水族箱或鱼形模具,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故事分享(5分钟):教师讲述故事《大鱼和小鱼》,引导幼儿了解大鱼和小鱼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倾听和理解能力。
3. 手工制作(10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彩纸制作的大鱼和小鱼,讲解制作步骤,并引导幼儿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大鱼和小鱼。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需要的幼儿。
4. 作品展示与互动(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
《大鱼来》幼儿园教案
《大鱼来》幼儿园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大鱼来》幼儿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1、能够随着儿歌的节奏玩捉鱼游戏,获得快乐的体验。
2、加强幼儿对海洋动物的认识。
活动准备:海洋动物卡片、头饰。
开展情况:1、出示各种海洋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进一步认识更多的海洋动物。
2、教师出示各种海洋动物的头饰,如鲨鱼、虾、大鱼、小鱼、小丑鱼等。
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动物佩戴头饰。
幼儿佩戴好头饰后说一遍自己佩戴的是谁?3、教师带领幼儿学说儿歌《大鱼来,小鱼来》。
4、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请两名幼儿手拉手做“渔网”,其他幼儿做“小鱼”(及其他海洋动物),“小鱼”一边说《大鱼来,小鱼来》的儿歌,一边依次穿过“渔网”,当说到最后一个“来”字时,谁被网住,谁就要说出自己佩戴头饰的名称,如“我是大鲨鱼”“我是小丑鱼”,等等。
说完钻出“渔网”游戏继续进行。
5、游戏进行3~5遍后,幼儿可以进行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游戏中要提醒幼儿有序游戏,避免拥挤碰撞。
活动反思:《大鱼来》这个户外游戏是根据民间游戏改编而来的,民间游戏一直以来就是我们幼儿园开展的活动,孩子们也都很喜欢,经过改编的游戏《大鱼来》也很适合小班孩子年龄特点,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也很轻松,后来我又根据我们小时候玩过的这个游戏适当的增加难度,做“渔网”的两个小朋友一人选一个海洋动物,被“网”住的小朋友只能选择这两个其中的一个,选择了谁就站到谁的身后,最后看看哪组人多,哪组就获胜了,刚开始有的孩子不明白游戏规则,一如既往的说自己喜欢的动物,经过老师的引导,慢慢懂得游戏的玩法,孩子们都玩的很开心,每次户外活动时还有好多孩子自己组织着玩这个游戏。
幼儿教案《大鱼来,小鱼来》
幼儿教案《大鱼来,小鱼来》第一章:教案简介1.1 主题:《大鱼来,小鱼来》1.2 年龄段:4-6岁幼儿1.3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认识鱼类,了解大鱼和小鱼的特点。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大鱼和小鱼的特点大鱼通常体型较大,颜色鲜艳,有小鱼跟随。
小鱼体型较小,颜色较淡,通常在大鱼周围游动。
2.2 鱼类的生活习性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鱼类通过鳍游泳,有不同的游泳方式。
2.3 鱼类的保护保护鱼类资源的重要性。
提倡保护水域环境,禁止捕捞。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观察法观察大鱼和小鱼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通过观察鱼类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
3.2 游戏法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体验鱼类的生活。
通过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3.3 讨论法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鱼类的认识和感受。
通过讨论,培养幼儿的表达力和沟通能力。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具材料大鱼和小鱼图片、视频资料。
鱼类生活习性观察记录表。
角色扮演服装和道具。
4.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适合幼儿身高的教具摆放。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幼儿对大鱼和小鱼的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大鱼和小鱼的特点,提出问题,激发幼儿的思考。
5.2 主体活动通过观察鱼类的生活习性,让幼儿了解鱼类的生活方式。
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体验鱼类的生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引导幼儿表达对本次教学活动的感受和认识。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观察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力、表达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来进行评估。
观察幼儿对鱼类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理解程度,以及对鱼类保护的认识。
6.2 作品评估观察幼儿在观察记录表上的填写情况,评估他们对鱼类特点和生活习性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评估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内容反思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大鱼来(2篇)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大鱼来教学目标:1、知道儿歌的名称,理解、熟悉儿歌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读。
2、初步了解儿歌中几种动物的食物链关系。
3、读准字音:鱼、来教学准备:大鱼、小鱼、小虾图片各一张,图谱一张,大鱼、小鱼、小虾胸卡若干,塑料圈一只。
教学过程:1、出示池塘图: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请你们想一想池塘里会有谁哪些小动物呢?教师总结。
今天会来些谁呢?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儿歌,请小朋友听听儿歌里有哪些小动物?2、提问:儿歌的名字是什么?有哪些小动物?出示相应的动物图片,老师把这首儿歌画了下来,小朋友想不想看?3、师生共同讲解图谱,并指着图和幼儿一起念儿歌,提问:这个钩、叉表示什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儿歌每句后面都有什么?请小朋友念儿歌,并在每句"√"字上拍一下手。
4、初步了解儿歌中几种动物的食物链关系。
提问:(1)为什么大鱼不来小鱼来?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因为大鱼要吃小鱼,所以大鱼不来小鱼来。
(2)为什么小鱼不来小虾来?幼儿自由回答小结:因为小鱼要吃小虾米,所以小鱼不来小虾来。
5、玩"捕鱼"游戏。
(1)游戏规则,大鱼、小鱼、小虾自由地在池塘里游,请一幼儿做捕鱼人,当捕鱼人出现时,要躲到自己的家里去,椅子是大鱼、小鱼、小虾的家。
请二位小朋友示范游戏玩法,殷老师做捕鱼人。
(2)幼儿按意愿选择胸卡挂好,师:我是条大鱼,让幼儿自己说说我是什么?(3)师生边念儿歌边做游戏,请捕鱼人说说捕到了什么?游戏进行两到三遍结束。
6、活动结束。
教师表扬活动中表现好的小朋友,请小朋友到外面继续游戏。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大鱼来(2)教学目标:1.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听力、口语和合作能力。
2. 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 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动词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1. 大鱼来游戏卡片。
2. 一张大鱼来游戏的游戏板。
3. 一副扑克牌。
教学步骤:Step 1: 游戏介绍向学生简单介绍游戏规则:学生将根据卡片上的动作图案,踩在游戏板上对应的位置,并说出相应的动作短语。
小班活动教案《大鱼来小鱼来》
小班活动教案《大鱼来小鱼来》教案名称:大鱼来小鱼来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鱼类的兴趣,了解鱼类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通过活动让幼儿进行简单的表演和交流。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4. 培养幼儿的观察、感知和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具:大鱼和小鱼的扑克牌、鱼的手偶、大鱼和小鱼的面具、大鱼和小鱼的图板、音乐播放器。
2. 教材:绘本《大鱼来小鱼来》。
3. 环境:幼儿园操场或室内活动区域。
4. 文具:彩色纸、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10分钟)1. 老师与幼儿进行简短的谈话,引出鱼的话题,提问幼儿对鱼的认识和了解。
2. 老师展示扑克牌,让幼儿观察并猜测其中的图案,引出活动内容。
二、学习绘本《大鱼来小鱼来》(20分钟)1. 老师向幼儿简要介绍故事内容,并展示绘本。
2. 老师读绘本,着重描绘鱼的形象和动作,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和想象。
3. 适时停下来,与幼儿一起讨论故事情节、角色感受等。
三、活动准备(10分钟)1. 老师准备鱼的手偶、面具和图板,分别制作大鱼和小鱼的角色形象。
2. 老师准备音乐,以及彩色纸、颜料、画笔等用于制作鱼的彩绘。
四、活动表演(20分钟)1. 老师介绍活动规则,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大鱼,一组扮演小鱼。
2. 老师分发一部分大鱼的扑克牌给大鱼组,一部分小鱼的扑克牌给小鱼组,并分发鱼的手偶和面具。
3. 大鱼组表演“大鱼来”,小鱼组表演“小鱼来”,进行多次轮换表演,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表演活动。
4. 老师根据具体情况适时给予表演指导和鼓励。
五、活动总结(10分钟)1. 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内容,总结大鱼和小鱼的形象特征和表演方式。
2. 老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经验和感受,展示幼儿自己制作的鱼的彩绘作品。
3. 老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认可,并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护动物。
六、课后延伸(自由游戏)(10分钟)1. 建议提供一些与鱼和海洋有关的游戏玩具,让幼儿自由游戏,进一步增强对鱼类的兴趣和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大鱼来
Small class language activity lesson plan: big fish comes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大鱼来
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1、知道儿歌的名称,理解、熟悉儿歌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读。
2、初步了解儿歌中几种动物的食物链关系。
3、读准字音:鱼、来
教学准备:
大鱼、小鱼、小虾图片各一张,图谱一张,大鱼、小鱼、小虾胸卡若干,塑料圈一只。
教学过程:
1、出示池塘图: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请你们想一想池塘里会有谁哪些小动物呢?教师总结。
今天会来些谁呢?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儿歌,请小朋友听听儿歌里有哪些小动物?
2、提问:儿歌的名字是什么?有哪些小动物?出示相应的动物图片,老师把这首儿歌画了下来,小朋友想不想看?
3、师生共同讲解图谱,并指着图和幼儿一起念儿歌,提问:这个钩、叉表示什么?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儿歌每句后面都有什么?请小朋友念儿歌,并在每句"√"字上拍一下手。
4、初步了解儿歌中几种动物的食物链关系。
提问:
(1)为什么大鱼不来小鱼来?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因为大鱼要吃小鱼,所以大鱼不来小鱼来。
(2)为什么小鱼不来小虾来?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因为小鱼要吃小虾米,所以小鱼不来小虾来。
5、玩"捕鱼"游戏。
(1)游戏规则,大鱼、小鱼、小虾自由地在池塘里游,请一幼儿做捕鱼人,当捕鱼人出现时,要躲到自己的家里去,椅子是大鱼、小鱼、小虾的家。
请二位小朋友示范游戏玩法,殷老师做捕鱼人。
(2)幼儿按意愿选择胸卡挂好,师:我是条大鱼,让幼儿自己说说我是什么?
(3)师生边念儿歌边做游戏,请捕鱼人说说捕到了什么?
游戏进行两到三遍结束。
6、活动结束。
教师表扬活动中表现好的小朋友,请小朋友到外面继续游戏。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