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创新思维的国内研究现状及培养
创新思维的国内研究现状及培养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所独有的禀赋,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那创新思维的国内研究现状如何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创新思维的涵义对于创新思维这个词的含义目前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述。
对其可以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方式。
狭义的创新思维指形成新的理论和新发明或发现及塑造出新艺术形象的一种思维方式,所强调的是思维的成果独创性、前所未有性,而且是得到社会承认的以及具有重大社会效益的。
广义的创新思维是贯穿在人们提出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所有能对创新成果发生作用的思维活动。
内容涵盖在发明创造创新活动中直接提出新的解决办法和间接介入创新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方式包括逻辑和非逻辑思维。
一般认为,国内外目前对创新思维这一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没有一致公认的定义。
二、创新思维的国内研究现状关于创造力的起源,其研究在国际学术界上可以认为开始于到一个多世纪前,但把创新即创造性思维作为创造之核心,对其开展完整与科学的研究就要晚很多。
[2]国内关于创新思维的研究主要始于20世纪80年代。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伴随改革开放,创新思维的探讨和研究再次兴起。
80年代初期我国的钱学森院士发表了《自然辩证法、思维科学和人的潜力》一文,大力倡导建立思维科学,也是得益此,之后成立了“思维科学学会筹委会”,次年他又主持召开全国第一次“思维科学研讨会”,这次会议被看作思维科学研究进程中的里程碑。
随后的1983年第一次创造学学术研讨会召开,创新思维作成了各个领域的人们关注的焦点,有关创新思维的研究从这期间开始也逐渐获得大量积极的研究成果。
据国內对创新思维成果的不完全统计,创新思维领域的研究在1984年之前,鲜有论及创新思维的论文,1984年后,具有较高水平的相关论文就大量开始涌现,论文水平也持续提高。
80年代的学术专著重点是探讨思维发现的模式,也有一些思维科学方法论著不同程度的探讨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名词解释
创造性思维名词解释创造性思维是一个至今众说纷坛、尚未获得公认定义的概念。
有人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与创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新颖而独特的思维活动;有人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主动性和独特性的一种思维活动;有人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外在联系,具有新颖的广义模式的一种可以物化的思想心理活动,等等。
这说明,目前要对它作出一个科学的定义显然还有困难。
因此,这一节我们仅就对创造性思维的理解谈几点看法:1.创造性思维往往与缔造活动二者联系创造性思维总是在人产生了进行某种创造活动的动机和欲望之后发生的。
这里的问题是,究竟什么才算是创造活动?按照通常的理解,创造活动是提供新的、第一次创造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产品的活动。
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它适用于对成人所从事活动的性质的区分。
因为照此理解,儿童以至青少年的活动便无创造性可言。
事实上,儿童青少年在其学习、游戏或劳动过程中也往往带有创造性,例如儿童摆弄积木,学生练习作文,便不能说一点没有创造性。
所以,对创造活动还应有相对的、广义的理解,即对儿童青少年来说,虽然他们所从事的活动一般还不会提供具有社会意义的产品,但是这种活动只要对其自身的认识和发展而言含有某种新颖性、独特性,即能表现出一定的个人价值,便可以看作是具有相对意义的创造活动。
必须说明的一点是,我们说创造性思维往往与创造活动相联系,但这并不是说创造活动中的思维就完全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活动当然离不开创造性思维,或者主要是运用创造性思维,但同时也离不开再现性思维。
2.创造性思维的注重特征就是它的独创性我们讲创造性思维,强调的是思维过程;而讲思维的独创性,强调的则是个体差异的智力品质。
但无论强调思维过程,还是强调思维品质,共同的一点都是强调“创造”的特征。
因此,在思维教育中,一派人认为既然提倡思维的重要性,那就没必要再过多地学习知识了;另一派人认为思维训练主要是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技能的训练,与知识的关系不大。
谈谈你对创造性思维的理解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现代教育理论表明,创造潜能是每个大脑健全的学生都具备的,要使这种潜能变成一种创造能力,关键问题是要引导、激发拓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是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
鉴于小学生生理上尚未发育成熟,生活经验还不丰富,其思维特点具有直观形象性,本文拟就这一特点,谈谈小学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引导探索思考,鼓励质疑问难,激发创造思维的主动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主体,倡导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信息作基础,结合现实生活思考、探索,做到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真正成为知识形成的“参与者”和“发现者”,从而获取新观点、新认识、新途径、新方法等。
当然这种“疑”可以是教师高屋建瓴地提出来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来,最好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疑”则成为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因为“疑”使学生心理上产生了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积极思维。
可以说,学生质疑问难是创造性学习的基础,也只有当学生有质疑问难的时候,创造才有可能实现。
如:教师在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将事先准备好的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既不等底又不等高的圆锥体与圆柱体教具,分别交给3名学生,让他们上讲台做实验演示。
结果只有王明用圆锥体装沙,正好填满了圆柱体,而李方三次后有余,余晶三次后不够,学生个个细细观察,专心思考,兴趣盎然。
教师乘机发问:“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王明同学为什么正好三次填满?同学们讨论异常激烈……老师根据同学们发现的“1/3”规律顺势推出——你能够计算出直径为4分米,高6分米的圆锥体的体积吗?接下来学生围绕“1/3”进行顺向和逆向思维。
有的学生再次要求自己上台做实验,试图从实验中加深领悟,找出圆柱体与圆锥体等底等高时的体积关系。
学生发问一个接一个,有的说,圆锥体与圆柱体在不等底不等高的情况下,高与底怎样变化,才能使圆锥体的体积仍然是圆柱体体积的1/3呢?教师对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给予了肯定和赞扬,让他们在质疑问难的探索中,燃起创造思维的火花。
自然辩证法习题
自然辩证法习题1.什么是科学技术哲学,其研究内容主要有哪些?科学技术哲学是以科学技术为研究的哲学。
这是一门独具中国特色的学科,是中国学者用马克思主义助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及其一般思维方式而建立起来的学科。
因而,科学技术学史联系哲学和科学技术的桥梁和中介。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为三个互相关联的方面1作为客体的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2作为主体的人类的认识和改造自然方式的辩证法3作为人与自然的中介的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其中心线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几个方面,都是为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服务的。
2.什么是科学,其主要特征有哪些?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还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又是一种“社会建制”即一项社会化事业。
主要特征1客观性和实证性2理性和逻辑性3探索性和创造性4通用性和共享性5一般生产力和直接生产力。
伪科学是用虚假的或不充分的事实,不是以逻辑的方式证明一个预设原理的存在,是一种冒充科学以科学的面目出现的理论、方法和体系。
非科学是在那些还停留在经验层次或不能覆盖全部经验现象却又以科学的面目出现的理论陈述。
反科学1反对科学进一步发展的思潮2逆科学而动的行为。
3.什么是技术,其主要特征有哪些?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他非生产活动的需要,运用自然和社会规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手段及方法的总和。
主要特征1技术是目的化的自然物质运动规律2技术是主体要素和客观要素的统一3技术本身有一个潜在形态到现实形态的发展过程4技术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生产力性质和的标志。
4.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区别:1目的和任务,科学是认识客观世界,技术则是变革客观世界。
2形态上看,科学表现为概念、原理、假说、理论的知识形态,技术表现为可操作的知识及知识的物化形态。
3从生产的关系上看,科学是间接的、潜在的、深远的,技术是直接的、现实的4对经济和生活需求的作用上看,科学是不确定、长远的,技术是确定的、近期的。
什么叫创造性思维
什么叫创造性思维创新行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说是随处可见的,是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做到的事。
比如,路边炸油条的师傅把洗衣粉放在油锅里,就能把油条炸得蓬松挺拔,虽然并不值得提倡,但也算得上创新了一把。
其实,创新不仅非常普遍,而且是一个有逻辑、有套路的思维方式,以色列国家创新研究院常务理事阿姆农列瓦夫就说过:“创新可以复制,灵感可以生产”。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什么叫创造性思维,希望能帮到你。
什么叫创造性思维1)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2)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
创造性思维并非游离于其它思维形式而存在,它包括了各种思维形式。
创造性思维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
一项创造性思维成果的取得,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多次的挫折之后才能取得,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才能具备,至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则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它贵在创新,或者在思路的选择上、或者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维的结论上,具有着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从而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开拓性。
创造性思维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它无现成的思维方法、程序可循,人可以自由地海阔天空地发挥想象力。
创造性思维具有艺术性和非拟化的特点,它的对象多属“自在之物”,而不是“为我之物”,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存在着两种可能性。
创造性思维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其次,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再次,创造性思维可以为实践活动开辟新的局面。
此外,创造性思维的成功,又可以反馈激励人们去进一步进行创造性思维。
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
创造性思维有哪些表现形式
创造性思维有哪些表现形式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没有创新的思维,便想不出创新的方法,没有创新的方法,就不能有创新的活动,也就没有创新的成果。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形式,希望能帮到你。
创新性思维的表现形式创新性思维的关键在于怎样具体地去进行创新性的思维。
创新性思维的重要诀窍在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向地看待和处理事物、问题和过程。
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理论思维。
理论一般可理解为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的理性认识。
理论思维是指使理性认识系统化的思维形式。
这种思维形式在实践中应用很多,如系统工程就是运用系统理论思维来处理一个系统内和各个有关问题的一种管理方法。
钱学森认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创新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
又如,有人提出“相似论”,也是科学理论思维的范畴,即人见到鸟有翅膀能飞,就根据鸟的翅膀,鸟体几何结构与空气动力和飞行功能等相似原理发明了飞机,有的也称“仿生学”。
还有在企业组织生产中,也有很多地方要用到理论思维。
因此说,理论思维是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
因此,为了把握创新规律,就要认真研究理论思维活动的规律,特别是创新性理论思维的规律。
(二)多向思维。
多向思维也叫发散思维、辐射思维或扩散思维。
是指对某一问题或事物的思考过程中,不拘泥于一点或一条线索,而是从仅有的信息中尽可能向多方向扩展,而不受已经确定的方式、方法、规则和范围等的约束,并且从这种扩散的思考中求得常规的和非常规的多种设想的思维。
多向思维的概念,最早是由武德沃斯于1918年提出,以后斯皮尔曼、卡推尔作为一种“流畅性”因素而使用过。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智力结构的三维模式”中,便明确地提出了发散性思维,也即是多向思维。
他认为,发散思维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
它的特点一是“多端”,对一个问题可以多开端,产生许多联想,获得各式各样的结论;如怎样将梳子卖给和尚?二是“灵活”,对一个问题能根据客观情况变化而变化。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怎样的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怎样的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希望大家喜欢!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一)理论思雉理论一般可理解为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
理论思维是指使理性认识系统化的思维形式。
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因为理论思维具有科学性、真理性。
凡是理论思维混乱,或不符合客观规律,其结果不是收效甚微,就是失败。
理论思维在实践中应用较多。
如系统工程就是运用系统理论思维,来处理三个系统内和各个有关问题的一种管理方法。
钱学森同志认为: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的规划、研究、设计、创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是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又如有人提出的“相似论”,也是科学理论思维的范畴;有人见鸟有翅膀能飞,就根据鸟的翅膀,鸟体几何结构与空气动力和飞行功能等相似原理发明了飞机,有的又称“仿生学”。
还有许多地步也要常常运用到理论思维,如对一些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归纳和总结,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分析。
所以说,理论思维是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
(二)直观思雉直观思维一般是指在实践中,外界事物在人们大脑中产生的感觉,它个有生动性、具体性、直接性的特点,是开发人们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直观思维决定于观察力。
想象力和记忆力。
爱因斯坦有一个思维过程的模式:经验——直觉——概念(设想)——逻辑推理——理想实践。
在创造活动中,人们往往靠知识的积累程度,知识在人们头脑里储存的越多,创造力的基础也越强。
画家必须对自然界的颜色、标记、布局、人物、建筑先产生直观思维,才可能进行创造。
日本的松下外出时,经常带着放大镜、卷尺、计算器等各种工具,通过观察计算,产生创造性直观思维。
毛泽东同志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深刻地阎明了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产生直观思维的道理。
创新思维的国内研究现状及培养
创新思维的国内研究现状及培养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所独有的禀赋,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那创新思维的国内研究现状如何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全部内容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创新思维的涵义对于创新思维这个词的含义目前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述。
对其可以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方式。
狭义的创新思维指形成新的理论和新发明或发现及塑造出新艺术形象的一种思维方式,所强调的是思维的成果独创性、前所未有性,而且是得到社会承认的以及具有重大社会效益的。
广义的创新思维是贯穿在人们提出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所有能对创新成果发生作用的思维活动。
内容涵盖在发明创造创新活动中直接提出新的解决办法和间接介入创新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方式包括逻辑和非逻辑思维。
一般认为,国内外目前对创新思维这一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没有一致公认的定义。
二、创新思维的国内研究现状关于创造力的起源,其研究在国际学术界上可以认为开始于到一个多世纪前,但把创新即创造性思维作为创造之核心,对其开展完整与科学的研究就要晚很多。
[2]国内关于创新思维的研究主要始于20世纪80年代。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伴随改革开放,创新思维的探讨和研究再次兴起。
80年代初期我国的钱学森院士发表了《自然辩证法、思维科学和人的潜力》一文,大力倡导建立思维科学,也是得益此,之后成立了“思维科学学会筹委会”,次年他又主持召开全国第一次“思维科学研讨会”,这次会议被看作思维科学研究进程中的里程碑。
随后的1983年第一次创造学学术研讨会召开,创新思维作成了各个领域的人们关注的焦点,有关创新思维的研究从这期间开始也逐渐获得大量积极的研究成果。
据国內对创新思维成果的不完全统计,创新思维领域的研究在1984年之前,鲜有论及创新思维的论文,1984年后,具有较高水平的相关论文就大量开始涌现,论文水平也持续提高。
80年代的学术专著重点是探讨思维发现的模式,也有一些思维科学方法论著不同程度的探讨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概念意义有哪些
创造性思维概念意义有哪些创新思维是一种超出已知的认识范围、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
它意味着一个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站在与他人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与他人不同而且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案。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创造性思维概念,希望大家喜欢!创造性思维概念自1896年高尔顿(F.Galton)对创造性思维研究的开始尝试的100多年来,创造性思维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后,更受到了各国学者的青睐。
迄今为止,创造性思维这个概念虽然现在已被广泛使用,但是对于创造性思维的界定一直都未取得一致的意见。
据统计,仅国内的学者对创造性思维定义的看法至少就有30种以上,不同研究者在其论著中表达的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就多达180多个。
综合各种界定,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定义主要从三个方面表现,即将创造性思维看成是一个过程、一种状态和一种结果。
无论是把“创造”作为一个过程或一种结果,都可以分为发现、发明、发展三种,即发现尚未被认识的事物,创造出不存在的新事物和对已有成果进行创新。
而到目前为止,要取得一致的定义仍是很困难的,事实上,追求统一定义的意义也不是很大。
最后综合生理研究成果和各种结定形成了以下定义: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大脑皮层区域不断地恢复联系和形成联系的过程,它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点的心智活动。
关于创新思维的名言1. 既然像螃蟹这样的东西,人们都很爱吃,那么蜘蛛也一定有人吃过,只不过后来知道不好吃才不吃了,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个勇士。
——鲁迅2. 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托马斯·彼得斯3. 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
——约翰洛克菲勒4. 在自然科学中,创立方法,研究某种重要的实验条件,往往要比发现个别事实更有价值。
——巴甫洛夫5. 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
怎样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了让儿子学到更多的思维和创造方面的知识,诸葛亮让他去向他妈妈请教,她是木牛流马的专利权持有者,现在是市科委副主任、青少年科协主席。
阿丑边织毛衣,边告诉儿子说:“培养创造性对中学生的确非常重要。
在生活中,你要有自己的见解,要有点创造性思维。
人要有点创造性,没有创造性和创造性思维,想成为人才是不可能的。
”阿丑指出:创造性来源于一个人的真才实学,博学多才。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先精于一”。
首先在一门学问上站住脚,一条路走到头,走通了,再钻研别的就容易了。
譬如,学数学的,首先把数学这门课学好、学懂,把数学这条路走通了再学别的学科就容易触类旁通。
阿丑说:“比方从北京去巴黎访问,出发之前,怎样办出入境手续你是不知道的。
走了一次之后,走通了,走熟了,然后,你再去美国纽约或英国伦敦,再让你办出境手续,你就不犯愁了。
道理十分明白嘛!做学问也是这个道理。
只要先精于一,才能为钻研更多的学问开辟出一条成功的道路。
能使自己的创造性火花越燃越旺的人,一定是勤于自学的人。
”阿丑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许多实践活动的共同要求是“创新”或者发现新事物,或者建立新理论,或者写出新作品。
总之,贵在一个“新”字。
而“新”,自然是前所未有的。
因此,要创新,就必须善于独立思考。
许多有贡献的人物,都很会独立思考,他们这种能力是怎样锻炼出来的呢?阿丑先给儿子讲了4条思维法则。
①任何东西在未认清确实是真的以前决不能认为是真的。
也就是说,必须小心,避免轻率和偏见。
我所接受的,应当是我认为十分明显而又清楚,绝对无可怀疑的东西。
②我要探讨的疑难问题,应当尽量加以划分,而且是怎样能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法,便怎样划分。
③有秩序地进行思维,首先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按部就班地往前进,以达到最复杂的问题。
甚至在实际上没有先后关系的事物中也要假设出一个顺序来。
④不论在任何地方,搜罗必须齐全,观察必须广泛,直到自己相信没有遗漏时为止。
创造性思维方法
发散式思维(亦称扩散式、求异式)思维,是指从同一个探索对象出发,思维向不同方向发散,表现出正向思维或逆向思维、倾向思维等多向性,从不同方向上进行思考,可以找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的 思维过程。
02
3
2
4
1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
相互依赖、补充和协调。
逻辑思维 ,是按照某种逻辑通道、逻辑阶梯进行的思维。
03
创新文化体系以先进的教育体制为基础
创新文化体系的营造
创新性思维的技法 思维方式是创新思维技法的基础
发散思维维
全脑思维
01
创新性思维技法
02
头脑风暴法
03
属性列举法
04
奥斯本检核表法(九大法则)
05
缺点列举法
06
形态分析法
02
团队知识、思路互补;
04
奖励是创造的动力之一。
创造过程的社会机制
01
第三节创造性思维的机制
02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运用
03
创造性思维与人工智能
逻辑思维是遵循逻辑规则,借助语言和符号,用概念来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01
在创造型思维过程中,非逻辑思维(又称形象思维或非语言思维)比逻辑思维形式占据着更为关键的地位。
英国心理学家G.沃勒斯在1926年出版的《思考的艺术》一书中提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分阶段模式: 第一阶段为创造的准备期, 第二阶段为创造的酝酿期, 第三阶段为创造的明朗期, 第四阶段为创造的验证期。
( 2)创造过程基本阶段
创造性思维的运演机制
01
以“头脑风暴法”为例,人们互相启发;
03
竞争是创造的驱动力;
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特征
自然辩证法名词解释和简答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总计25分)1、智力激励法:又称智囊团法、头脑风暴法,是美国广告公司奥斯本提出,人要想创新,一是要有创新动因,既要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决心,二是要有一定量的信息刺激,既有充分联想的机会。
动因产生于对所要解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只有当它达到一定的阈值时,才能出现创造性构思,维持激励是关键的,要达到激励的目的,就要建立激发创造性思想的组织形式和小环境,智力激励法就是根据这一原理提出来的,其方法的基本点是:召集10人以下的小型会议,围绕一个目标明确的议题,自由的发表各种意见和设想,使与会者相互启发,激发想象和联想,引起和强化创造性思维的共振效应,从而构想出各种可能的发明设想和技术方案。
2、自组织(答案1):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自组织(答案2):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在开放的背景下,外部提供一定的条件,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形成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的过程和现象。
自然界演化是通过自组织方式进行的,是自然界不断自组织的过程。
自组织的三个阶段:非组织到组织(起源);组织程度低到高(上升跃迁);在同一层次组织结构中从简单到复杂。
3、技术方法:技术方法是人们在技术实践过程中所利用的各种方法、程序、规则、技巧的总称,它帮助人们解决“做什么”、“怎样做”以及“怎样做更好”的问题。
技术方法是实践方法,人们在技术活动中利用技术知识和经验,选择适宜的技术方法或创造出全新的方法,去完成设定的技术目标。
4、人工自然(答案2):是指社会化的人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满足生活需要,以社会生产劳动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先导,通过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在变革自然、驾驭自然的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自然产品和自然环境的总称。
5、技术伦理:是在技术实践中,针对技术行为所产生和形成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指示出在社会关系中人们对于技术以及技术行为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以及应该尽到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创新思维方法
▪1. 创新性
▪2.广泛性
▪3.时代性和继承性
第三节 破除创新思维障碍
思维定势 创新思维障碍类型
一、思维定势
(1)、思维定势的定义
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按照已有的思考和解决 问题的思维规律,以及长期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 教训,在长期不断反复使用过程中形成相对比较 稳定、定型化的思维方式、路线、模式和程序。
一、排除创新思维障碍训练
(6)、针对习惯型创新思维障碍类型的训练
任何事情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都可能会有完全不一 样的结果。固定的思维模式是人生的大敌,当我 们被某个思维定式主导时,往往很难看清楚一些 事物的本质。生活中不是缺少奇迹,而是缺少发 现。世界上许多奇迹的诞生就是以不同思维方式 思考的结果,我们唯有具有扣开思维枷锁的勇气 和智慧,属于自己的奇迹才有可能出其不意地降 临。
第四节 创新思维训练
排除创新思维障碍训练 创新思维训练
一、排除创新思维障碍训练
(1)、针对从众型创新思维障碍类型的训练
动动你的脑筋,想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观念,这 个观念只要与人们的日常习惯相冲突就可以, 不追求高明和实用。然后把自己的新观念告 诉朋友和家人,听听大家的反响。在这个过 程中,体会社会的从众势力有多强大,也能 锻炼你“反潮流”的胆量。面对大家的指责、 嘲讽和反对,你应心平气和地辩解,尽力说 服他们,让多数人承认新观念中有可取之处。
(2)找出书本与现实的差距。 (3)设想多种答案。
一、排除创新思维障碍训练
(4)、针对经验型创新思维障碍类型的训练
(1) 仿盲人训练。经验大部分是通过感觉得来 的,而感觉中由视觉获得的信息占全部信息 的85%以上。过分发展的视觉反而妨碍了其 他感官功能的发挥,有必要体会一下盲人的 感觉,来充分发挥其他感觉的功能,使你获 得意想不到的丰富的外界信息。
浅谈如何培养高中学生体育教学创造性思维
浅谈如何培养高中学生体育教学创造性思维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5-0173-01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它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往往会发现新的方法新的规律或新的科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需要,现代体育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每一个正常的人都可以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这种活动既可表现在科学的重大发明中,也可存在于对日常具体问题的处理过程,这种活动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所以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可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探讨。
狭义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在人类认识史上首次产生的、前所未有的,具有较大社会意义的高级思维活动。
广义的创造性思维则认为,凡是对某一具体的思维主体而言,具有新颖独到意义的任何思维,都可称之为创造性思维,这种观点着重指出的是新颖、独到,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想到了别人没有想到的观念”,它同世界上的任何产品、任何创造都是为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当然主要是指那些表现良好的创造。
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学生能动优化身心的技能是其主要任务。
“能动优化身心”本身就包含着创造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就规定了体育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责任和义务。
而创造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素质教育就是从这一思想出发,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要抓住这个重点,就必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始终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语言、观念、知识、问题这四个部分。
其中每一要素的自身也是一个多层次的子系统,并且在创造性思维整体活动中各自具有不同的特性与功能。
一、启发想象。
一个人要想创造美好、积极的感觉离不开想象,想象是保持快乐、宁静、健康以及创造力的心灵培养。
如在慢跑健身指导中运用假设——让学生想象自己在淅沥地小雨中赤膊跑进,雨水流过自己的背,冲过自己的肩膀,同时每一次跑进地落地脚踩在松软的沙滩上;又如在放松练习中让学生想象自己的整个身体周围扩张,真正充满整个空间;再如长跑教学中让学生背一首韵律性强、意境美好的诗文,使学生身心全部投入欢乐愉快的氛围之中,进而提高呼吸节律和轻松奔跑的能力。
创新思维的创新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创新思维的创新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创造性思维有创造想象的参与。
因为创造性思维的成果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个体在进行思维时借助于想象,特别是创造想象来进行探索。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创新思维的创新包括哪些方面,希望大家喜欢!创新思维的创新包括哪些方面一、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创造性思维主要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
我们要解决某一创造性问题,首先进行发散思维,设想种.种可能的方案;然后进行集中思维,通过比较分析,确定一种最佳方案。
在创造性思维冲,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都是非常重要的,二者缺一不可。
然而对于创造性思维来说,发散思维更为重要,它是思维的创造性的主要体现。
发散思维可以突破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的局限,重新组合已的知识经验,找出许多新的可能的解决问题方案。
它是一种开放性的没有固定的模式、方向和范围的,可以“标新立异”“海阔天空”“异想天开”的思维方式。
没有发散思维就不能打破传统的框框,也就不能提出全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发散思维有三个指标:(1)流畅性,指发散思维的量。
单位时间内发散的量越多,流畅性越好;(2)变通性,指思维在发散方向上所表现出的变化和灵活;(3)独创性,指思维发散的新颖、新奇、独特的程度。
例如,让学生说出“红砖”都有哪些用途,学生可能回答:盖房子,筑墙,砌台阶,修路,当锤子,当武器,压纸,作画写字,磨红粉当颜料,练功,垫东西,吸水……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的数量越多,说明思维的流畅性越好;能说出不同的用途,说明变通性好;说出的用途是别人没有说出的、新异的、独特的,说明具有独创性。
发散思维的这三个特点有助于人消除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等消极影响,顺利地解决创造性问题。
集中思维在创造活动中发挥着集大成的作用。
当通过发散思维,提出种.种假设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时,并不意味着创造活动的完成,还需从这些方案、方法中挑选出最合理、最接近客观现实的设想,这一任务的完成是靠集中思维来承担的,集中思维具有批判地选择的功能。
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作者:贺爱彦池涓来源:《速读·下旬》2014年第09期摘要: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
创造性思维对于个体、社会和民族而言都具有深远意义,探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教育者依据其发展规律来提高青少年的创造力水平。
关键词:青少年;创造性思维;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在人类的创造实践中,创造性思维具有先导性的作用。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一般来说,创造性思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指在人类认识史上首次产生的、前所未有的、具有较大社会意义的高级思维活动。
无疑这种创造性思维能力只能为少数人所具有。
广义的创造性思维则是对某一具体的思维主体而言,凡具有新颖独到的思维见解都可视之为创造性思维。
它既可表现在科学史的重大发现之中,也可存在于处理日常具体问题之中。
在这种说法下,可以认为每一位正常的人都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
从广义上探讨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有利于拓宽研究视野、帮助开发普通人的创造潜能,提高普通人的创造性思维素质,更有利于产生重大创造性成果。
二、青少年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特点1.幼儿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Market在研究中给幼儿若干积木、木偶、厨房餐具,让其建造尽可能多的事物,做尽可能多的事情。
结果发现:在年长幼儿中发散思维、创造性想象成分较多,持续时间增长。
Griffiths, Berlye对5岁的白人和黑人儿童研究表明,在他们的想象中已含有不少创造性的成分,好奇心非常强,在某些方面与大学生不相上下。
Andrews,Grippen, Griffiths研究了幼儿的创造性想象,从独创性、深刻性方面记分。
结果发现:在4岁时,儿童的创造性得分最高, 5岁后逐渐下降;重定和重组能力在3- 4岁之间达到高峰,4岁后逐渐降低;女孩早一年达到自己创造性想象的高峰。
创新思维主要特点有哪些
创新思维主要特点有哪些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创新思维特点,希望大家喜欢!创新思维特点一、联想性联想是将表面看来互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创新的界域。
联想性思维可以利用已有的经验创新,如我们常说的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也可以利用别人的发明或创造进行创新。
联想是创新者在创新思考时经常使用的方法,也比较容易见到成效。
能否主动地、有效地运用联想,与一个人的联想能力有关,然而在创新思考中若能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方式则是有效利用联想的重要前提。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是人们能够采用联想的客观基础,因此联想的最主要方法是积极寻找事物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二、求异性创新思维在创新活动过程中,尤其在初期阶段,求异性特别明显。
它要求关注客观事物的不同性与特殊性,关注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的不一致性。
英国科学家何非认为:“科学研究工作就是设法走到某事物的极端而观察它有无特别现象的工作。
”创新也是如此。
一般来说,人们对司空见惯的现象和已有的权威结论怀有盲从和迷信的心理,这种心理使人很难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而求异性思维则不拘泥于常规,不轻信权威,以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和现象。
三、发散性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开放性思维,其过程是从某一点出发,任意发散,既无一定方向,也无一定范围。
它主张打开大门,张开思维之网,冲破一切禁锢,尽力接受更多的信息。
可以海阔天空地想,甚至可以想入非非。
人的行动自由可能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而人的思维活动却有无限广阔的天地,是任何别的外界因素难以限制的。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发散性思维能够产生众多的可供选择的方案、办法及建议,能提出一些独出心裁、出乎意料的见解,使一些似乎无法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性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地说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一切形式的思维活动的总称。
狭义的则专指提出创新思想的思维活动,也就是在创造过程第三阶段直接起作用的思维活动。
特征:1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的辩证统一,一个足以完成科学创造过程的完整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必定是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的辩证统一和综合应用②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的优化综合。
只有收敛,才能发散;只有发散,才能收敛。
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在创造活动中是反复交织、相辅相成、各司其职、缺一不可的两种思维模式。
这就要求我们在用好演绎、类比推理、归纳等逻辑思维的同时,又要重视联想、灵感、直觉和顿悟等非逻辑思维在科学技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以非逻辑思维开拓思路,逻辑思维整理思路,完成创新的理性构建;在非逻辑思维前也有逻辑思维,为非逻辑思维做铺垫准备。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世界,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中的机械运动,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物质的运动来源于外力的作用;自然界的未来发展严格地取决于其过去的历史,不存在偶然性和随机性;人与自然界是分立的。
辩证唯物主义。
1、自然界是客观的物质存在,自然界是先在的历史的自然界
2、自然界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自然界
3、人是自然界一部分,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4、用辩证思维方法认识自然界。
它以实践论为基础,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统一,具有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等特点。
(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
1、实现了自然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批判了形而上学与经验论,实现了唯物性、辩证性、实践性和历史性的辩证统一)
2、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实践性、历史性)
3、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4、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人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
属性、实践活动、社会科学由自然科学发展而来)
5、称为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内涵:科学指在人探索自然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是人在于自然接触中获得的对自然的认识,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社会建制。
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区别:⑴任务与使命不同,科学是揭示,去认识、解释自然界,说明外部自然界,形成新的概念定律原理方法;技术是改造,去用什么的手段,什么样的方法去改造自然界,形成新产品,发现新材料,选择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⑵存在状态不同,科学是主观性和意识性,在书籍上和头脑中存在。
技术是客观性和物质性,物质工具,工具体系,规则方法。
⑶社会需要的关联程度上不同。
科学是长远的,根本的,长久的,即关联程度弱一些;技术与社会需求的关联程度比较紧强。
⑷评价方式不同:科学用真理性,是否与理论相符。
技术是效用性,是否满足社会的需要,是否满足实际需要。
联系:⑴科学是技术的前提和基础。
⑵技术是一种科学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