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与维护知识点
设备保养 维修管理制度
设备保养维修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保证生产安全和质量,制定本制度。
二、设备保养维护的重要性设备是企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保养维护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
定期的设备保养维护,能够减少设备故障率,降低故障损失,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设备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确保生产安全和质量。
三、设备保养维护的内容1.设备保养根据设备使用手册和保养维护手册的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调试等工作。
保养工作由设备操作员和设备维修人员共同参与。
2.设备维修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报修,由设备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维修过程中,要认真查找故障原因,及时更换损坏部件,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3.设备更新设备使用寿命到期或者性能不符合生产需求时,要及时更新设备,引进新技术,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四、设备保养维护的责任1.设备操作员设备操作员是设备保养维护的第一责任人,要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设备,定期参与设备的保养工作,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报修。
2.设备维修人员设备维修人员是设备保养维护的主要责任人,要了解设备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设备维修技能,及时进行设备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设备管理人员设备管理人员是设备保养维护的监督管理者,要负责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确保保养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设备保养维护的程序1.设备保养计划编制设备管理人员应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生产计划,编制设备保养计划,明确保养的周期和内容。
2.设备保养记录设备操作员应详细记录设备的保养情况,包括保养时间、保养内容、保养人员等,以备查阅。
3.设备故障报修设备操作员发现设备故障后,应及时报修。
维修人员收到报修通知后,要尽快到场查找故障并进行维修。
4.设备更新申请设备管理人员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性能要求,及时提出设备更新申请,并报领导批准。
六、设备保养维护的检查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设备的保养维护情况进行检查,包括设备的清洁情况、润滑情况、调试情况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仪器维修行业知识点汇总
仪器维修行业知识点汇总研究和开发各种仪器设备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环节,而仪器维修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对于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仪器维修的基本知识、修理维护技巧、常见故障分析等方面进行汇总和阐述。
希望对于从事或有兴趣了解仪器维修行业的读者有所帮助。
一、仪器维修的基本知识仪器维修的基本知识包括保养与维护知识、安全操作知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等。
保养与维护是延长仪器使用寿命和提高仪器效能的重要手段。
了解每种仪器的保养与维护方法,并按时进行维护,能有效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
同时,仪器维修人员还需具备安全操作知识,包括电气安全、机械安全、化学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保证自身安全以及仪器设备的安全运行。
此外,质量管理知识也是仪器维修人员必备的能力,掌握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的认证标准,能够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二、修理维护技巧在仪器维修行业,掌握修理维护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具备良好的电子电气基础知识和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
只有了解仪器设备的构造、电路原理等,才能更加准确地找到故障的原因并进行维修。
其次,熟练掌握测量和检修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设备进行参数测试,以及熟悉各种仪器的维修维护手册和技术规范。
在修理维护过程中,要注意对仪器设备的维修记录和故障分析,便于事后追溯和总结经验。
三、常见故障分析在仪器维修行业,掌握常见故障的分析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常见故障包括电源故障、电路板故障、传感器故障等。
在分析故障时,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首先,要对仪器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外观、接线、连接器等方面。
其次,对于电源故障,应检查电源线路以及电源传递系统,排除电源供应问题。
对于电路板问题,要掌握电路原理和元器件知识,通过替换元器件或者修复断路等方式进行维修。
对于传感器故障,则需要对传感器进行检测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
维修行业涉及众多的仪器设备,本文只对部分知识点做了简要介绍。
新设备培训知识点总结
新设备培训知识点总结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设备的推出和应用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企业需要对新设备进行培训,使员工能够熟练掌握新设备的操作和应用。
下面将对新设备培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企业能够更好地进行培训和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
一、设备基本知识1. 设备的基本构成和原理:对于新设备,首先需要对其基本构成和原理有所了解,包括设备的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以及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
2. 设备的使用范围和适用条件:不同的设备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条件,员工需要了解设备的使用范围和适用条件,以便正确选择和使用设备。
3. 设备的操作方法和规范:员工需要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和规范,包括设备的开关机、调节和使用程序等方面的操作要点,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4.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了解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和定期检查等方面的维护要点,以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二、设备使用技能1. 设备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包括设备的开关机、调节和操作程序等方面的操作技巧,以确保设备的高效运行和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2. 设备的故障排除和维修:掌握设备的常见故障排除和维修方法,包括对设备的故障进行分析、定位和处理,以确保设备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修复和恢复正常运行,减少停机时间和损失。
3. 设备的安全操作:了解设备的安全操作规范,包括设备的安全使用要点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4. 设备的数据分析和优化:掌握设备的数据分析和优化方法,包括对设备运行数据的监测和分析,以及对设备运行参数和工艺进行优化调整,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降低能耗成本。
三、设备应用技术1. 设备的应用技术:了解设备的应用技术和工艺要点,包括设备的应用原理和技术特点,以及设备在生产和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和要求,以确保设备能够实现预期的应用效果。
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
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公司设备管理及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工作效率,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的设备管理及维护工作。
三、设备管理1.设备登记:公司设备管理人员应将所有设备进行编号并建立设备台帐,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购买时间、保修期限、使用部门等详细信息。
2.设备保管:设备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的保管工作,要确保设备存放在干燥、通风、安全的地方,防止损坏、丢失或被盗。
3.设备清单:设备管理人员每月对设备进行盘点,核对设备清单与实际设备数量是否一致,如有差异应及时调查处理。
4.设备保养:设备管理人员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和相关要求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清洁和润滑等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设备报废: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老化、损坏或无法修复的设备进行评估,及时报废并做好设备报废手续。
四、设备维护1.设备故障报告:员工在使用设备中发现故障或异常现象应及时向设备管理人员进行报告,设备管理人员应及时处理故障或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2.设备维修记录:设备管理人员应建立设备维修记录,对每次设备维修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维修日期、维修人员、故障原因、维修措施和费用等信息。
3.设备维修费用核算:设备管理人员应对设备维修费用进行核算,包括维修人员的工时费用、零配件费用等,并将费用纳入公司财务管理范畴。
4.设备维护计划:设备管理人员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记录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以减少设备故障率和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五、责任分工1.设备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的登记、保管、清单盘点、保养和报废等工作。
2.员工负责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定期检查,发现故障及时报告。
3.财务部门负责设备维修费用的核算,信息技术部门负责设备维护计划的制定。
4.公司领导负责对设备管理及维护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六、违纪处分对违反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的员工,将按照公司规定进行相应处分,包括扣工资、停职、辞退等。
设备保养及管理策略
设备保养及管理策略1. 简介设备保养及管理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些简单的策略,以帮助公司有效管理和保养设备。
2. 设备保养策略2.1 定期保养:制定定期保养计划,包括设定保养频率和维护项目。
根据设备类型和工作环境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保养计划。
2.2 清洁维护:定期清洁设备,包括清除积尘、油污等。
确保设备表面干净,以防止杂质对设备正常运行的影响。
2.3 润滑保养:根据设备要求,在规定的部位添加适量的润滑油或润滑脂,以减少设备磨损和摩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2.4 零部件更换:定期检查设备零部件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或老化的零部件,以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5 记录和分析:建立设备保养记录,记录每次保养的时间、内容和结果。
定期分析保养记录,找出设备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3. 设备管理策略3.1 设备标识:对每台设备进行标识,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序列号等。
标识设备有助于快速识别和定位问题设备。
3.2 设备分类:按照设备用途、性能和特点,将设备进行分类。
对不同类别的设备,采取相应的管理和保养策略。
3.3 定期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电气连接、液压系统等。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和调整。
3.4 培训和意识培养:定期组织设备保养和管理培训,提高员工对设备保养的意识和技能。
建立员工的责任感和参与度。
3.5 备用备件管理:建立备件库存管理系统,确保备件的及时供应和库存充足。
及时补充备件,以防设备故障导致生产中断。
4. 总结设备保养及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营和生产的重要环节。
通过制定简单的保养策略和管理策略,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设备故障和生产中断的风险。
同时,定期记录和分析保养情况,可以为设备改进和优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设备保养和维修的质量管理
设备保养和维修的质量管理1. 引言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公司制定了一套设备保养和维修的质量管理体系。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该体系的各个环节,包括设备保养计划、维修流程、质量控制措施等。
2. 设备保养计划2.1 保养项目设备保养项目包括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特殊保养。
日常保养主要由操作人员负责,定期保养和特殊保养需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
2.2 保养周期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制定相应的保养周期。
日常保养每天进行,定期保养每周或每月进行,特殊保养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和制造商建议进行。
2.3 保养内容保养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点:- 检查设备外观,清理污垢和灰尘;- 检查设备各部件的紧固情况,必要时进行紧固;- 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调整精度;- 检查设备的润滑情况,添加或更换润滑油;- 检查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
3. 维修流程3.1 报修设备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向维修部门报告,并提供故障现象和相关信息。
3.2 维修响应维修部门接到报修后,应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响应,紧急情况下应在2小时内到达现场。
3.3 故障诊断维修人员到达现场后,应迅速诊断故障原因。
如无法现场解决,应及时将故障情况报告给上级,并制定维修计划。
3.4 维修实施根据故障诊断结果,维修人员应采用合适的维修方法进行维修。
维修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完好。
3.5 维修验收维修完成后,维修人员应向操作人员解释维修过程和结果,并在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验收。
如设备运行正常,则维修结束;如仍有问题,则需重新进行维修。
4. 质量控制措施为确保设备保养和维修的质量,公司采取以下措施:- 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设备保养和维修工作;- 对维修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维修标准,供维修人员参考;- 采用先进的维修工具和设备,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 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保养和维修的历史,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设备工作者都应知晓的知识点汇总
设备工作者都应知晓的知识点汇总1、设备:设备一般指生产上所常用的机械和装置,是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工业企业中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的总称。
在机械系统,设备通常指机械和动力两大类生产设施。
2、设备管理:目前我国采用并逐步推进的设备管理是指对设备的一生实行综合管理,即以企业经营目标为依据,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规划、购置(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及更新。
调拨,直至报废各个过程的活动,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两个方面。
3、生产设备:生产设备是指直接或间接参加生产过程的设备。
它是企业设备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生产设备主要包括成套设备,系统、单台机械,装置等有形资产。
生产设备需要通过在生产成本中提取折旧,以补偿在长期使用中受到的物质和技术上的损耗。
4.设备经济寿命:(又称设备价值寿命),是根据设备的使用费(包括维持费和折旧费)来确定设备的寿命,通常是指年平均使用成本最低的年数,经济寿命用于确定设备的最佳折旧年限和最佳更新时机。
5.设备的技术寿命:设备在技术上有存在价值的期间,即从设备开始使用,至被技术上更为先进的新型设备所淘汰的全部经历期,技术寿命的长短决定于设备无形磨损的速度。
6.设备新度:设备新度=帐面值/设备原值,设备新度是反映企业装备的新旧程度,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反映了企业装备的技术水平状况,随着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设备新度已作为评价企业装备改造,更新的一个主要指标。
7.设备选型:设备选型是指购置设备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市场供应情况,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的原则,以及可靠性、维修性、操作性和能源供应等要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比较,以确定设备的优化方案。
8.技术经济论证:指根据技术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对设备规划从技术与经济两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论证方案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性,以达到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最佳结合,取得最优的经济效益。
设备工作者知识点总结
设备工作者知识点总结作为设备工作者,必须掌握许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设备工作种类繁多,涉及机械、电子、电气、自动化等多个领域,所以设备工作者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非常多样。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总结。
一、机械知识1. 机械原理:设备工作者需要了解各种机械原理,包括机械传动原理、机械结构原理、机械运动原理等。
2. 机械加工工艺:掌握各种机械加工工艺,例如铣削、车削、钻削、磨削等,以及相应的工艺参数。
3. 机械设计: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受力分析、零部件选型、装配设计等。
二、电气知识1. 电路原理:掌握基本的电路原理,了解各种电路结构和特性。
2. 电气安装与调试:具备安装和调试各种电气设备的能力,包括接线、调试、故障诊断等。
3. 电气维护与维修:掌握各类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维修技术,包括绝缘检测、故障排除、电气部件更换等。
三、自动化知识1. 自动化控制原理:了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的工作原理。
2. PLC编程与调试:具备PLC编程和调试的能力,能够编写程序、调试系统,并进行故障排除。
3. 自动化设备维护:了解各种自动化设备的维护方法,掌握自动化设备的参数设置和调整技术。
四、维护知识1. 机械设备维护:了解各种机械设备的维护方法,包括润滑、清洁、保养等。
2. 电气设备维护:掌握各类电气设备的维护技术,包括线路检测、电气部件更换、接地检测等。
3. 自动化设备维护:具备自动化设备的维护技术,包括密封检测、传感器检测、控制器检测等。
五、安全知识1. 设备操作安全:了解设备操作的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紧急救援知识:具备紧急救援的技能,包括急救、灭火、应急预案等。
3. 安全管理知识:了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流程,包括安全检查、安全意识培训、事故报告等。
六、其他知识1. 设备管理知识:了解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设备维护计划、备件管理、设备台账等。
2. 质量管理知识:掌握质量管理的相关知识,包括检验方法、质量标准、质量记录等。
设备调维知识点总结
设备调维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设备调维基础知识1.1 设备调维的定义设备调维是指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故障排除、设备维护和改善设备性能的过程,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1.2 设备调维的重要性设备调维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效率、降低故障率和节约维修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设备调维的原则设备调维的原则包括预防性维护、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快速修复、合理替换和维护记录。
1.4 设备调维的基本流程设备调维的基本流程包括设备情况搜集、设备故障诊断、故障分析、故障处理、维护改进和效果评估等环节。
第二章设备调维技术知识2.1 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了解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设备的主要零部件、工作原理和运行特点,对于进行设备调维十分重要。
2.2 设备的故障诊断方法掌握设备的常见故障发生机理和诊断方法,包括故障的症状表现、排除故障的步骤和方法。
2.3 设备的维护方法了解设备的定期维护、预防性维护和应急维护方法,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更换磨损件等维护内容。
2.4 设备的改善与优化了解设备的改善和优化方法,包括提高设备性能、减少故障率、降低能耗和提高设备生产能力等方面。
第三章设备调维实施流程3.1 设备调维计划制定根据设备的特点和要求,制定设备调维的计划,包括设备维护计划、故障预防计划和维护改进计划等。
3.2 设备调维的执行按照制定的设备调维计划,组织调维人员、准备调维工具、执行维护、故障排除和改善措施。
3.3 设备调维的效果评估对设备调维后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设备性能改善、故障率降低、维护成本节约和维修周期延长等方面。
第四章设备调维管理4.1 设备调维信息管理建立设备调维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设备档案、维护记录、维修报告、设备状态监测等信息,为设备调维提供支持。
4.2 设备调维人员培训对设备调维人员进行培训,包括设备基本知识、故障诊断能力、维护技能和改善意识等方面。
TPM设备管理85个基础知识点
TPM设备管理85个基础知识点1.TPM管理是什么?答:在管理方面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全员生产维护)是以提高企业的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以生产全系统的预防维护为过程,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设备保养和维护的活动。
2.企业成功推进TPM的条件是什么?答:1)最高领导的全力投入和热情、有力的支持;2)设计好TPM的推进计划和展开程序;3)建立起一个和奖励挂钩的员工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4)营造好TPM的企业文化。
3.TPM的基本理念包含哪几个方面?答:一是人员的体质改善,二是设备体质改善,三是企业的体质改善。
4.TPM的三个“全”指什么?三个“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三个“全”是全效率、全系统、全员参与;以全员参与为基础,全系统为载体,全效率为目标。
5.TPM推进体系中的传统五大支柱(5大本柱)是什么?普通八大支柱中的另外3大支柱是?答:自主维护、计划维护、个别改善、MP活动、教育训练是传统五大支柱。
普通八大支柱还包括品质维护、间接事务、安全卫生。
6.TPM小组活动的三种有效工具是什么?答:活动板、会议(小组例会)、OPL(一点课程)。
7.小组活动中TPM活动板的必要性?答:活动板是小组行动的指南,通过活动板可以了解活动的进行状况。
8.企业推行TPM的目的是什么?答:(1)、设备规范化管理;(2)、发挥设备的最大效能(长周期、最高综合效率OEE);(3)、从决策者到普通员工都认为设备的状况与己有关;(4)、提高全员的素质,形成良性循环;(5)、主动维护为主,逐渐实现事故为零、缺陷为零、故障为零;(6)、降低设备维护检修费用;(7)、提高检修质量;(8)、以最佳的备件储备最大限度的满足装置的需求。
9、自主维护活动是?答:生产运转部门承担的防止设备劣化的活动。
10、自主维护的目的?答:创造设备、工具、作业场所、办公室的最佳状态,培养生产方面专家级技术员。
11、缺陷定义?答:引起故障或品质问题等损失的设备原因叫做缺陷。
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保养
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保养
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保养是企业生产和运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方面,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保养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另一方面,设备管理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运营成本。
设备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更新等方面。
首先,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其次,对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同时,建立设备使用记录,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故障情况。
设备的维护保养是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维修和更换易损件,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
对于不同类型的设备,需要制定相应的维护保养计划和标准,包括定期更换润滑油、清洗设备、检查电路等。
此外,及时修复设备故障,预防设备故障对生产造成影响。
设备的维护保养也需要遵循一定的管理规范。
建立设备档案和资料,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了解设备的基本信息、维护保养记录和维修情况。
同时,建立设备使用和维护的责任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保证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责任落实到位。
综上所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保养对于企业的生产和运营至关重要。
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也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运营风险。
因此,企业需要重视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保养工作,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顺利进行。
设备维护培训材料
设备维护培训材料一、背景介绍设备维护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员工的设备维护能力,特开展设备维护培训。
本次培训旨在帮助员工掌握设备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提供相关培训材料,以便员工能够更好地维护设备。
二、培训内容1. 设备基本知识1.1 设备分类1.2 设备结构与原理1.3 设备使用注意事项2. 设备故障排除2.1 常见故障类型及处理方法2.2 维护工具的使用与保养3. 维护计划与日常巡检3.1 维护计划的制定与管理3.2 日常巡检内容与频率3.3 巡检记录和问题处理4. 设备润滑与清洁4.1 润滑油的选择与更换4.2 清洁工作的重要性与方法4.3 润滑与清洁的注意事项5. 设备保养与维修5.1 保养工作的目的与方式5.2 预防性维修与应急维修5.3 维修记录和验收流程三、培训材料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本次培训提供一份包含设备基本知识、故障排除、维护计划与巡检、设备润滑与清洁、设备保养与维修等内容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员工理解课程内容。
2. 视频教程为了更好地演示设备维护操作步骤,我们为每个知识点制作了相应的视频教程,员工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来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护技巧。
3. 操作手册提供一份详细的设备维护操作手册,手册将包含设备的使用说明、故障排除步骤、巡检内容、润滑和清洁方法、设备保养与维修流程等内容,方便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查询和使用。
4. 练习题与答案同时提供一系列设备维护的练习题和答案,供员工巩固所学的知识,以便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四、培训评估与反馈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和质量,我们将进行培训评估。
员工将在培训结束后填写评估表,对培训内容和讲师进行评价与反馈,以便我们在后续的培训中做出改进。
五、总结设备维护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通过本次培训,相信员工能够更好地掌握设备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设备维护水平,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
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修制度
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修制度一、引言设备设施是企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了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必须建立健全的设备设施管理和检修、维修制度。
本文将从设备设施管理、检修、维修等方面,详细阐述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设备设施管理和检修、维修制度。
二、设备设施管理1.设备设施的分类与编号企业应根据设备设施的用途、特点和重要性,将其分类管理。
如生产设备、辅助设备、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等。
同时,为便于管理和识别,应对设备设施进行编号,建立设备设施档案。
2.设备设施的采购与验收企业应根据生产需求,制定设备设施采购计划。
采购时,应选择质量可靠、性能优良、售后服务好的设备设施。
设备设施到货后,应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3.设备设施的安装与调试设备设施安装前,应制定详细的安装方案,确保安装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安装完成后,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4.设备设施的运行与维护企业应制定设备设施的运行与维护计划,明确维护保养的内容、周期和方法。
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5.设备设施的改造与更新根据生产需求和技术发展,对设备设施进行改造与更新。
改造与更新应充分考虑设备设施的性能、质量和经济效益,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三、设备设施的检修1.检修计划的制定企业应根据设备设施的运行状况、故障率、生产需求等因素,制定检修计划。
检修计划应包括检修项目、检修时间、检修人员和检修费用等。
2.检修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检修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检修质量和安全。
检修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检修规程,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3.检修记录与总结检修结束后,应填写检修记录,包括检修项目、检修时间、检修人员和检修结果等。
对检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总结,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四、设备设施的维修1.维修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维修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维修质量和安全。
设备知识点总结
设备知识点总结一、设备的分类与特点1. 根据用途分类设备按用途可分为:加工设备、运输设备、起重设备、装卸设备和仓储设备等五大类。
加工设备:是指对产品进行加工和加工操作的机械设备,包括切削设备、成型设备、焊接设备、涂装设备等。
运输设备:是指用来运输货物或人的机械设备,包括输送机、叉车、搬运机器人等。
起重设备:是指用来进行物体起升、搬运和吊装的机械设备,包括起重机、桥梁吊、塔吊等。
装卸设备:是指在装卸作业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包括装卸机、装卸平台、装卸车等。
仓储设备:是指在货物仓储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包括堆垛机、立体库、自动存取机等。
2. 根据工作原理分类设备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力传递装置、传动装置、控制装置、驱动装置和工作装置。
力传递装置:是指用来传递力的装置,包括联轴器、联锁装置、滑块、丝杠螺母组等。
传动装置:是指用来传递动力的装置,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液压传动和气动传动等。
控制装置:是指用来控制设备运行的装置,包括开关、按钮、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驱动装置:是指用来驱动设备运行的装置,包括电机、气缸、油缸、液压泵等。
工作装置:是指用来进行实际工作的装置,包括夹具、夹具、刀具、冲头等。
3. 设备的特点设备有以下几个特点:(1)功能性强:设备通常是为了完成某个具体的工作任务而设计制造的,因此具有较强的功能性。
(2)自动化程度高: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设备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可以减少人力成本。
(3)通用性好:现代设备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以在不同的产品生产中使用。
(4)精度高: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现代设备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二、常见设备的维护与保养1. 设备维护的目的设备维护的目的是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减少设备故障,降低维修成本。
2. 设备保养的内容设备保养的内容包括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特殊保养。
(1)日常保养:主要是清洁设备、润滑设备、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检查设备安全装置等。
设备维修岗位知识点总结
设备维修岗位知识点总结设备维修是指对各类机械、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的工作。
设备维修岗位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造成停工和生产事故。
以下是设备维修岗位知识点的总结:1. 机械知识(1)熟悉常见机械设备的结构和原理,如传动系统、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等;(2)了解机械设备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如轴承故障、传动带故障、齿轮故障等;(3)掌握机械设备的调试方法,包括润滑、清洁、调整、校正等;(4)了解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因误操作造成设备故障。
2. 电气知识(1)掌握电路原理和电气设备的结构;(2)了解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及排查、修复方法,如电路短路、电机过载、电动机绝缘老化等;(3)熟悉电气设备的维修工具和设备,如万用表、绝缘电阻测试仪、电动螺丝刀等;(4)了解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因电气故障引起火灾或触电事故。
3. 控制系统知识(1)了解各类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如PLC控制系统、数控系统、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等;(2)掌握控制系统的故障排查方法,如程序错误、传感器故障、执行机构故障等;(3)熟悉控制系统的调试和调整方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4)了解控制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避免因控制系统故障引起严重事故。
4. 液压气动知识(1)了解液压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2)掌握液压气动系统的维护保养和故障排查方法;(3)熟悉液压气动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系统故障。
5. 能源设备知识(1)熟悉各类能源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如发电机、锅炉、压缩机等;(2)掌握能源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故障排查方法;(3)了解能源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因设备故障引起重大事故。
6. 设备安全知识(1)了解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包括设备启动、停机、紧急停止等操作流程;(2)熟悉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事故预防措施,如设备运行时的防护措施、设备维修时的安全操作规范等;(3)了解设备事故应急处置方法,包括设备故障排查、紧急维修、事故报告等。
设备管理与维护制度
设备管理与维护制度1.前言为了确保企业设备的正常运行,保护设备完好,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设备故障及停机时间,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2.设备管理2.1 设备档案管理•每项设备都必需建立相应的设备档案,包含设备购买合同、设备规格说明、设备维护和修理记录等。
•设备档案应妥当保管,定期更新并备份,不得私自修改或删除。
•设备档案必需完整、准确,包含设备名称、型号、供应商信息、购买时间、维护和修理记录等。
2.2 报废管理•当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或经过维护和修理无法恢复正常功能时,应及时报废。
•报废设备必需进行安全处理,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损害。
•设备报废记录应认真记录设备报废原因、报废日期等信息,并进行归档。
2.3 使用权限管理•设备使用权限由设备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并明确设备使用人员的责任和权限。
•设备使用人员必需依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正确操作,并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设备或将设备借给他人使用。
2.4 定期巡检与维护•每台设备都应定期进行巡检与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巡检与维护工作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或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可靠。
•巡检与维护记录必需认真记录巡检维护时间、内容和人员,并定时进行归档。
3.设备维护3.1 防备性维护•设备管理部门应订立合理的防备性维护计划,依据设备特点和使用情况,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避开故障的发生和设备的停机。
•防备性维护包含设备的日常保养、润滑、清洗等工作,确保设备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
3.2 故障维护和修理•当设备发生故障时,设备操作人员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并停止使用设备。
•设备管理部门应通过维护和修理人员进行故障检修,并尽快恢复设备正常运行。
•故障维护和修理记录应认真记录故障原因、维护和修理过程和维护和修理结果,并进行归档。
3.3 外包维护•对于特殊设备或需要技术支持的设备,可以选择外包维护服务,确保设备得到专业及时的维护和修理。
一建建筑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知识点
一建建筑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知识点1.机械设备的选型: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的性质和规模,合理选择适应工程要求的机械设备。
需要考虑设备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质量和价格等因素。
2.设备的安装部署:在施工现场,需要按照设备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条件,合理安装设备。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的便利性以及施工队伍的协调配合。
3.设备的调试与试运行:在设备投入使用之前,需要进行设备的调试与试运行,检验设备是否正常工作以及是否符合工作要求。
同时,还需要培训相关人员,确保其能够正确操作设备。
4.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磨损和故障,所以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常见的维护保养工作包括润滑、清洗、检查设备的各项部件等。
5.设备的故障排除与维修:在使用过程中,设备可能会出现故障,需要及时排除。
对于一些简单的故障,可以由施工队伍自行解决;而对于一些复杂的故障,可能需要请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6.设备的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要制定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和流程,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正确使用设备,并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
7.设备的更新与替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程的需要,设备的更新和替换也是必要的。
需要根据设备的状况和工程的需求,及时更新和替换设备,以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8.设备的节能环保:在现代建筑施工中,节能环保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需要选用节能环保的设备,并加强设备的能源管理,减少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总结起来,一建建筑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需要考虑设备的选型、安装部署、调试与试运行、日常维护保养、故障排除与维修、安全管理、更新与替换,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的知识点。
只有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才能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TPM设备管理个知识点答疑
设备管理85个知识点答疑1管理是什么?答:在管理方面( –全员生产维护)是以提高企业的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以生产全系统的预防维护为过程,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设备保养和维护的活动。
2.企业成功推进的条件是什么?答:1)最高领导的全力投入和热情、有力的支持;2)设计好的推进计划和展开程序;3)建立起一个和奖励挂钩的员工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4)营造好的企业文化。
3的基本理念包含哪几个方面?答:1)人员的体质改善,2)设备体质改善,3)企业的体质改善。
4的三个“全”指什么?三个“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三个“全”是全效率、全系统、全员参与;以全员参与为基础,全系统为载体,全效率为目标。
5推进体系中的传统五大支柱(5大本柱)是什么?普通八大支柱中的另外3大支柱是?答:自主维护、计划维护、个别改善、活动、教育训练是传统五大支柱。
普通八大支柱还包括品质维护、间接事务、安全卫生。
6小组活动的三种有效工具是什么?答:活动板、会议(小组例会)、(一点课程)。
7.小组活动中活动板的必要性?答:活动板是小组行动的指南,通过活动板可以了解活动的进行状况。
8.企业推行的目的是什么?答:1)设备规范化管理;2)发挥设备的最大效能(长周期、最高综合效率);3)从决策者到普通员工都认为设备的状况与己有关;4)提高全员的素质,形成良性循环;5)主动维护为主,逐渐实现事故为零、缺陷为零、故障为零;6)降低设备维护检修费用;7)提高检修质量;8)以最佳的备件储备最大限度的满足装置的需求。
9.自主维护活动是?答:生产运转部门承担的防止设备劣化的活动。
10.自主维护的目的?答:创造设备、工具、作业场所、办公室的最佳状态,培养生产方面专家级技术员。
11.缺陷定义?答:引起故障或品质问题等损失的设备原因叫做缺陷。
12.设备维护最基本的工作是什么?答:清扫、润滑、紧固、堵漏。
13.点检分类有哪些?答:日常点检、定期点检、专项点检、精密点检。
14.困难部位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答:困难部位包括:清扫困难部位、点检困难部位、作业困难部位、注油困难部位。
设备管理必须要懂的5条曲线
设备管理必须要懂的5条曲线设备管理的一、二、三、四、五是工厂设备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
本文将带大家详细了解这几个设备维护知识点!所谓的一二三四五,就是一项伟业、二大公理、三则定律、四款原则和五条曲线。
01一项伟业要看到设备是工厂的骨骼、肌肉、脉管和神经传导系统,设备管理工作者肩负企业生产、安全、环保、职业健康重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力,是绿色和低碳经济的先锋,设备管理部门几乎是工厂里最繁忙的部门,他们充实,给力,很少寂寞!企业一把手要对他们给予极大的重视和尊重。
02二大公理一是优秀设备管理的背后总有系统的思考和管理平台的支撑。
这个平台包含着系统完备性的设计,长远的思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二是人-机和谐共处关系是良好设备运行状态的前提条件。
全员对设备的了解、爱护与维护是最好的设备管理。
03三项定责全员参与定律全员是当代企业管理的普适理念,讲到人机和谐,必然要提全员参与。
设备不是维修人员的设备,也不是生产人员的设备,工厂大家的,设备是制造型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全员倾注对设备的呵护是设备管体系成功运行的关键。
投入产出定律维修管理是投入而非成本,投入恰当产出最优。
设备的维修管理是潜移默化、一点一滴,不断以离散形式补充设备的磨损、老化、劣化,不断恢复设备青春活力的投入。
这一块的投入不能省,工厂的领导也不宜提出连年降低维修费用的目标。
因为减少了必要的投入,就会因为设备频发停机而加大生产损失。
投入是有产出的。
闭环管理定律设备管理形成PDCA闭环才能有效。
PDCA也是普适的定律。
非如此,就没有工作的彻底性,也没有结果。
但在设备维修领域这款定律尤为重要,特别是在CA——检查和处理这两个环节。
04四款原则5W2H完备原则设备管理的各项活动,包括设备采购、安装、调试、使用、检查、维护、修理、改造、更新以及备件管理等活动,都离不开5W2H 这些基本要素,即What(内容),When(时间,周期,机会),Where(位置、区域、部门、车间、设备、部件、零件),Who(作业者、执行人、责任人),Why(工作原理与作业依据),How(作业的方法、手段、流程与工具)和Howmuch(执行标准、基准和范畴)。
铁塔运维知识点总结
铁塔运维知识点总结一、安全管理1、安全意识教育对于每一个从业人员来说,安全意识是最重要的,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隐患,只有具备了安全意识,才能更好地维护铁塔的安全。
2、安全防护措施在维护铁塔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防护用具、遵守操作规程等。
3、应急救援措施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要快速果断地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及时处理事故,保障人员安全。
4、危险源辨识要加强对工作场所的危险源辨识,从源头上防止事故的发生。
二、设备管理1、设备检查维护经常对铁塔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问题,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2、设备更换维修一旦发现设备存在问题,要及时更换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定期检测定期对铁塔设备进行检测,保证设备的质量和正常运行,并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保养措施。
4、设备保养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
三、安全技术1、高空作业技术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提高工作技能,确保高空作业的安全进行。
2、电气安全技术对电力使用进行安全管理,做好电气设备的维护工作,保障电气安全。
3、防雷技术做好铁塔的防雷工作,确保铁塔在雷电天气下的安全。
4、消防安全技术对铁塔周围的消防安全进行特别的管理和保障,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控制。
四、环境管理1、环境监测对铁塔周围环境进行定期监测,明确环境状况,及时发现环境问题。
2、环境保护制定环境保护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确保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3、噪音治理对铁塔周围的噪音进行治理,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五、管理制度1、安全制度铁塔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最重要的,要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制度,确保工作的安全进行。
2、管理规范制定工作规范和管理规范,明确员工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3、事故应急预案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先的规划和准备,保障应急救援工作能及时进行。
4、岗位责任明确员工的岗位责任,让每一个从业人员充分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设备综合管理是以设备寿命的周期费用最低和设备综合效率最高为目标,全员参加的综合性经营管理工作。
2、使用单位的设备三好是指:管好、用好、修好。
3、设备生产维护的四项要求是整齐、安全、清洁、润滑。
4、设备的润滑“三过滤”,即入库过滤,发放过滤,加油过滤。
5、设备选型应遵循的原则是生产上适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6、重点设备的点检制,点检制是按照一定的标准、一定周期、对设备规定的部位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及时加以修理调整,使设备保持其规定功能的设备管理方法。
即定时(1-2h)、定点(规定的检查点)、定项(规定的检查项目)的周期性检查方法。
在实施中要做好以下几个工作:确定检查点,确定点检项目,指定点检的判定标准,确定点检周期。
7、润滑管理组织体制:分级管理(适合中大型企业),集中管理(适合小型企业)。
8、润滑材料的分类:液体润滑剂,润滑脂,固体润滑剂,气体润滑剂。
9、治理漏油(1)查:查看现象、寻找漏点、分析原因、指定规划、提出措施。
(2)治:采用堵、封、修、焊、改、换、引、接等方法,针对问题、治理漏油。
(3)管:加强管理,巩固查、治效果。
10、设备维修的“四会”,即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11、润滑“五定”是指对设备润滑要做到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
12、设备检查方法有直接检查、间接检查及状态检测。
13、检修就是为保持或恢复设备能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包括维护和修理。
14、设备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因某种原因丧失了规定功能或降低了效能而造成停机时,称为设备故障。
15、设备的三级保养制度划分为日常维护保养(日保)、一级保养(一保)和二级保养(二保)三类。
(1)日常维护保养,每天由操作者照例要进行的保养。
要求操作者每班必须做到:班前四件事、班中五注意和班后四件事。
目的是保证设备达到整齐、清洁、润滑、安全、预防事故和故障的发生。
(2)一级保养(4-8h),以操作工人为主,维修工人辅导进行。
它要求按计划对设备进行局部和重点部位拆卸、检查,彻底清洗外表和“内脏”,疏通油路,清洗或更换油毡、油线、滤油器。
主要目的是减少设备磨损、消除隐患、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为完成到下一次保期间的生产任务在设备方面提供保障。
(3)二级保养(7d左右),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参加。
其内容除包括一保内容外,尚须进行电检修,更换磨损的零件,部分刮研,机械换油、电机加油等。
主要目的是使设备达到完好标准,提高和巩固设备完好率,延长大修周期。
16、设备故障的分类(1)按故障发生状态分类—突发性故障,渐发性故障。
(2)按故障发生的原因分类—磨损性故障,错用性故障,固有的薄弱性故障。
(3)按故障持续时间的长短分类—间断性故障,永久性故障。
(4)按故障的危险程度分类—安全性故障,危险性故障。
(5)按故障造成功能丧失的程度分类—完全性故障,部分性故障。
17、事故处理的原则: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责任人及群众不放过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18、实行设备故障全过程的管理是为了全面掌握设备状态,搞好设备维修,最终在设备使用周期内,不断减少故障或部分消灭故障,不断改善和提高设备性能;必须对设备故障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全过程管理的内容包括:故障信息的收集、储存、统计管理、故障分析、故障处理、计划实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使用单位内部反馈信息向设备的设计、制造单位反馈)。
19、设备由于严重的有形或无形摩损不能继续使用而退役的为报废。
20、企业生产设备由非正常原因造成损坏、停产或降低设备效能且损失较大者(一般企业有具体限额规定)称为设备事故。
(1)设备事故的类别: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
(2)设备事故的性质:责任事故,质量事故,自然事故。
21、设备管理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事后维修阶段,预防性定期修理阶段,综合性管理阶段。
22、设备是指在企业生产中可供长期反复使用并基本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各种劳动手段(工具的延伸)的总称。
如企业中通常使用的机床、仪器、运输工具、动力设施等23、固定资产即指重复参与多次生产过程而保持其实物形态和原有功能基本不变的劳动资料,它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逐渐消耗而转移到产品价值中去。
我们又把机器、厂房、建筑、运输工具等称为固定资产。
24、一般应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的劳动资料才能划为固定资产:(1)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2)单位价值在一定限额以上(一般规定小型企业为二百元,中型企业为五百元,大型企业为八百元)。
在限额以下的劳动资料如工具、器具、仪表等只能划为低值易耗品。
25、现代设备的特点:(1)大型化或超小型化;(2)高速化;(3)功能高级化;(4)连续化、自动化、复杂化。
26、设备综合管理的含义:设备综合管理(简称设备管理)就是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采取一系列技术、经济和管理措施,对企业的设备从计划、研究、设计、制造、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追求并达到设备综合效率最高和寿命周期费用最低的目标。
(10个环节,两个目标,三个措施)。
27、设备管理的发展:(1)经验管理阶段(19世纪中叶—末叶)—事后维修;(2)科学管理阶段(20世纪初—中叶)—预防性定期维修;(3)现代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各种管理模式并行。
28、现在设备管理思想的产生:英国的丹尼斯·派克斯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设备综合工程学”,形成了现代设备管理的科学理论。
29、国外设备管理科学的进展:(1)英国—设备综合工程学(LCC,多部共管);(2)美国—后勤学;(3)日本—TPM(全员,基础保养);(4)苏联—设备计划预修理制度;(5)中国—设备综合管理(系统综合,兼容并蓄)。
30、设备维修的组织形式:(1)集中维修—小型企业;(2)分散维修—大型企业;(3)混合维修—中型企业。
31、设备规划设备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1)企业生产发展的要求;(2)设备改造的要求;(3)节能增容的要求;(4)安全环保的要求;(5)可能筹集到的资金及还贷能力的综合考虑。
设备规划的要求:(1)生产率;(2)可靠性;(3)维修性;(4)操作性;(5)节能性;(6)环保性;(7)成套性。
32、设备的分类按设备在企业中的用途分类:(1)生产设备(直接生产设备,非直接生产设备);(2)非生产设备。
按照设备生产中起的作用分类:(1)重点设备(也称A类设备);(2)主要设备(也称B类设备);(3)一般设备(也称C类设备)。
按照设备的适用范围分类:(1)通用设备;(2)专用设备。
33、设备的试验和试运转(1)设备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容器设备的整体强度和各密封连接部位是否有泄露现象。
(2)设备试运转工作应遵守:先辅机后主机、先空载后负载、先驱动后从动、先低速后高速。
34、设备的合理使用(1)充分发挥操作工人的积极性;(2)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生产任务合理地配备各种设备;(3)配备合格的操作者(凭证操作,定人定机,定职责);(4)建立和健全设备使用的责任制及其规章制度(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的维护规程,交接班制度);(5)为设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35、检修的四种基本方式(1)事后维修(Break-down Maintenance,BM)。
(2)预防维修(Preventive Maintenance,PM)。
a.定期维修(Periodic Maintenance,PM)b.定时维修(Age-based Maintenance,ABM)c.改善维修(Corrective Maintenance,CM)(3)状态检测维修(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CBM)。
(4)无维修设计(Design-out Maintenance,DOM)。
36、影响维修方式选择的因素:设备(或部件)因素,经济因素,安全因素。
37、故障模式主要有:随机型故障,劣化型(或寿命型),可观测的故障,不可观测的故障。
38、劣化型—定期维修可以观测—检测维修维修费用高—无维修设计不进行预防维修或无维修设计—事后维修频频发生故障—改善维修39、可靠性:产品(设备)在规定的条件下,在给定的使用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包括狭义的可靠性和维修性,即设备质量高,故障少,工作时间长,出了故障能很快地修复。
40、可靠度:产品(设备)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使用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概率,功能(良好的性能),时间和特定运行条件是可靠度的四大要素。
二、简答题1、主要生产设备的完好率怎样标示答: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主要生产设备完好台数/主要生产设备总台数×100%2、设备完好状态的技术指标是什么?答:有三条要求、设备性能完好、运转正常,消耗正常无七漏存在。
3、润滑管理的重要性是什么?答:合理地润滑设备可以使设备经常处在良好润滑状态降低磨损,相反若润滑不良时,长期会导致故障及缺陷甚至破坏设备的精度和性能,造成设备的损坏和经济损失。
4、什么是设备的点检?答:“点”是指设备的关键部位,通过检查这些“点” ,就能及时准确地获得设备技术状况的信息,这就是点检的基本含义。
5、设备的维护方式和修理类别是什么?答:方式是事后维修和预防维修《定期维修,状态检测维修,改善维修》修理类别为大中修、项目修、小修、定期检查维护,定期预防性试验。
6、设备技术改造的方向是什么?答:改善劳动条件和保证劳动安全节约能源,对先天不足,泄漏严重耗能大的设备进行改进和更新。
7、备件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1、及时有效地向维修人员提供检修的备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