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晒盐1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海水“晒盐”(第1课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海水“晒盐”(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0edc175af5335a8103d2202a.png)
《第二节海水晒盐》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是结晶的途径之一。
理解结晶的概念。
2.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的方法,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3.学会绘制并运用溶解度曲线。
4.知道结晶有蒸发结晶,降温结晶两种途径。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课件中们没有讲到精制食盐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课前准备托盘天平、量筒、小烧杯、试管、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酒精灯、试管夹、蒸馏水、酒精、氯化钠、碘、硝酸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入】除了镁等物质,还有一种生活中很重要的物质也主要来自于海水,那就是食盐。
食盐的主要用途是什么?人类“制盐”的历程是什么?【讲述】其实,人类在很早就会从海水中提取海盐。
我国人民提取海盐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经历了从“煮盐”到“晒盐”漫长历程。
目前我国海盐的年产量有30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较大的盐场有河北的长芦盐场、山东的莱州湾盐场、江苏盐场、辽东湾盐区等。
【讲述】食盐不仅是调味品,还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
人们是怎样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一海水晒盐。
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海水“晒盐”的过程;学生活动1 了解海水“晒盐”;【提问】1.传统海水晒盐通常采取什么生产方法?2.传统海水晒盐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回答】1.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这是一种古老而至今仍广泛沿用的方法。
2.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构筑盐田。
盐田通常分为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池。
先将海水(或海边地下卤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
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
初中化学_第二节海水“晒盐”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第二节海水“晒盐”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620c3939ec3d5bbfd0a747f.png)
第三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1)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主要方法“盐田法”。
知道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
2.了解结晶和蒸发结晶。
3.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
学习重点:1.知道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 2、结晶的方法学习过程:问题:海水晒盐的过程是怎样的?任务1:阅读教材P66-67,交流和总结:1、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2、海水晒盐的过程为:先将海水引入,经日晒蒸发水分至一定程度时,再导入,继续日晒,海水成为食盐的,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
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剩余的液体为(也称)。
任务2:根据课本P67活动天地3-1回答:1、你认为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为什么?2、叫结晶。
海水“晒盐”属于结晶学习诊断:1、下列是海水晒盐的流程图,选择恰当的答案,把名称填入空格内。
流程图:→→(供选答案:A、结晶池 B、蒸发池 C、粗盐 D、母液)2、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A、搅拌与振荡B、水量的多少C、温度D、溶质形状3、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下列关于它的理解正确的是()A、100克水中溶解了31.6克硝酸钾固体达到饱和B、20℃时,100克水中能溶解31.6克硝酸钾固体C、20℃时,31.6克硝酸钾固体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D、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1.6克硝酸钾固体小结:(1)混合物的分离:把混和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较纯净的物质叫混合物的分离。
过滤和结晶是最常见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海水(2)过滤和结晶的比较第三单元第二节 《海水“晒盐”》(1)训练案1、. 在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 利用海水晒盐B . 用干冰人工降雨C . 公交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D . 利用风力发电2. 氯化钠是重要的盐.下列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B .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的滤液全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C . 氯化钠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在水中解离出自由移动的Na +和Cl ﹣D .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3、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我市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形成新的发展格局,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将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海水晒盐实验教学案例1
![海水晒盐实验教学案例1](https://img.taocdn.com/s3/m/ac757ab4910ef12d2bf9e744.png)
导入新课(2分钟)
说
新课教学(27分钟)
教 学
课后小结(5分钟) 程
序
巩固练习(8分钟)
课后探究(3分钟)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海水晒盐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海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蒸发池
结晶池
再蒸发
粗盐 母液(苦卤)
许多化工原料
1、“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
1.刚把海水引到盐池中时,为什么食 盐不析出?
量溶剂里溶解该物 质达到最大限度 。
从获得饱和食盐溶液的方法来看,本 实验与海水“晒盐”有什么不同?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不饱和 溶液
①加入溶质 ②蒸发水 ③降低温度
①升高温度
②加入水
饱和 溶液
蒸发结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用滴管取一滴管烧 杯中的上述清夜,滴 在洁净的玻璃上。用 电热吹风机向玻璃片 上的溶液吹风,观察 现象。
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力。
1 通过介绍我国食盐年产量居世界 第一,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使学生获得 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3通过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强化 学生“化学来源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1、海水晒盐的原理。
重点:2发、结饱晶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结晶与蒸
教材用图片生动地展现了海水晒盐在实际生产中的充 分利用,让学生认识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价值。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溶 液的组成和溶解的过程,并且在上节课中 学生已从资源的角度认识了海洋,而海洋 资源中与我们日常生活最亲近的就是食盐, 食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怎样把 食盐从海水中取出来呢?本节教材很自然 地引领学生从生活走进
《海水“晒盐”》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海水“晒盐”》第一课时参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079870561252d381eb6e0d.png)
实验 3、给盛有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和剩余 转化。 氯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缓缓加入少量水, 边 加边振荡, 观察试管中剩余的氯化钠固体 明 确 饱 和 溶 液 和 不 有什么变化。加水再振荡,直至氯化钠完 饱 和 溶 液 的 转 化 方 全溶解。 实验结论:在 或 法,不饱和溶液通常 的情况下,原 可以通过加入溶质、 减少溶剂、降低温度
知道可以采用 高的的利用 结 晶 的 方 法 分 离 混 价值, 培养学 合物。 生的资源意 识。
硝酸钾和明矾晶体 投影:常见的晶体 是无色的,晶体是具 有规则几何外形的 固体。
交流讨论并得出结 论。 【探究升级】上述过程中,氯化钠溶液从 氯 化 钠 溶 液 从 不 饱 不饱和变为饱和的途径是什么?你能够 和 变 为 饱 和 的 途 径 从现象上判断溶液何时饱和吗? 是蒸发水分,当溶液 中含有未溶解的固 体时,表明溶液是饱 和的。 我们可以向溶液中 加入一定量的该溶 质,若不能继续溶 解,则表明该溶液是 饱和的。 ……
会)在一定量水中无限度地溶解。我们可 动手实验,观察并记 通 过 强 调 概 以用 用 盐晶体。 3、实验探究 实验 现象 结论 或解 释 法制得饱和食盐水, 录实验现象。 念的关键词,
法从饱和食盐水中获得食 实验现象:玻璃片上 加 深 对 概 念 有食盐晶体析出。 解释:随着水分的蒸 发,食盐的不饱和溶 液变成饱和溶液,继 续蒸发,食盐晶体溶 解不了,结晶析出。 使学生加深 明确结晶是固体物 对饱和溶液 质 从 它 的 饱 和 溶 液 概念中 “在一 中 以 晶 体 的 形 式 析 定温度下, 在 法从饱和食盐水中获得食 出的过程。 中以晶体的 一定量的溶 剂中”的理解 的把握。
过渡:怎样将食盐从食盐溶液中分离出 食 盐 不 会 再 一 定 量 转化。 来? 【活动天地 3—1】蒸发结晶 投影: 的水中无限度地溶 解,我们可以用蒸发 的方法制得饱和食
海水晒盐-沪科版高一化学上册教案
![海水晒盐-沪科版高一化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160e7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2.png)
海水晒盐-沪科版高一化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意识到海水的成分及其对人类的重要性。
2.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及其与化学平衡的关系。
3.掌握用化学方法分离海水中的盐份。
4.培养探究问题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5.培养科学态度及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海水晒盐的过程及其与化学平衡的关系。
2.用化学方法分离海水中的盐份。
教学难点:探究问题和实验设计的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1. 教学内容海水晒盐是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一种方法,本次课程的主题是让学生了解这种简单而又重要的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海水及其成分的介绍。
2.海水晒盐的过程及其与化学平衡的关系。
3.用化学方法分离海水中的盐份。
4.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2.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本次课程的主题,让学生思考海水的成分及其重要性。
2.学习:介绍海水的成分及其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海水晒盐的意义。
3.分享:展示海水晒盐的实验过程,并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推测化学反应过程和化学平衡的变化。
4.分组实验:根据实验流程,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5.汇报分享:让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汇报分享,让其他同学对其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进行评论和补充。
6.总结:对本次实验过程进行讨论总结,让学生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和意义,以及化学平衡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及设备1. 教学资源1.沪科版高中化学教材。
2.海水晒盐实验指导书。
3.实验记录表。
4.其他相关资源(如视频、图片等)。
2. 教学设备1.实验仪器:容器、加热器、试剂等。
2.实验器材:量杯、试管、漏斗等。
五、教学评估本次课程的评估方式主要包括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评估,以及对化学平衡应用的理解程度评估。
教师可根据实验记录表和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估,还可以通过课后问题的提问进行评估。
六、教学延伸本课程可以通过延伸阅读、实验设计等方式进行拓展。
具体建议包括:1.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海水的其他应用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实践。
初三化学教案 8.2海水晒盐1
![初三化学教案 8.2海水晒盐1](https://img.taocdn.com/s3/m/3aff51d65022aaea998f0f5c.png)
年级学科 初三 化学课题 海水“晒盐”(1) 备课人 顾建刚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能区分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浓、稀这两组概念,培养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举例讲解,讲练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学生了解海洋资源重难点 重点: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难点: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课时1 时间 45分钟【温故知新 】1、海洋资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出海水提镁的主要流程及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引导阅读】教材P 9内容 1、海水晒盐海水 蒸发池 结晶池2、饱和溶液的配置与蒸发结晶(P 10“实验探究”)【思考】 怎样判断食盐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一 】 在各盛有10mL 水的2支试管里,分别缓缓地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的固体。
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能再溶解为止。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二】给实验一里盛有硝酸钾溶液和剩余硝酸钾固体的试管缓缓加热,边加热,边振荡,观察试管里剩余的硝酸钾固体有什么变化。
【演示实验三】给实验一里盛有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钠固体的试管缓缓加入水,边加边振荡,观察试管里剩余的氯化钠固体有什么变化。
继续加水,直至氯化钠固体完全溶解。
由实验一和二得到的结论是: ①只有指明“_________”“__________”,“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
( ) ( )②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 ) ( ) ( )【演示试验四】将实验二中最终得到的硝酸钾溶液冷却,观察现象;用玻璃棒蘸取实验一中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海水晒盐教案幼儿园
![海水晒盐教案幼儿园](https://img.taocdn.com/s3/m/319b5bd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69.png)
海水晒盐教案幼儿园
I. 教育目标
1.让幼儿了解盐的来源和制备过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3.提高幼儿对自然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4.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
II. 教育内容
1. 前置知识
认识海水和盐的来源。
2. 教育过程
第一步:观察实验
•准备:盐卤水、容器、玻璃棒、天气晴朗的阳光。
•操作:将盐卤水倒入容器中,挑选天气晴朗的日子,将容器放置在太阳下曝晒,不停地用玻璃棒搅拌盐卤水。
第二步:引导探究
•引导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用太阳晒盐卤水吗?你们都是如何来知道这些的呢?
•引导原因:引导幼儿思考一些现象的原因,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来深化幼儿对于晒盐制备过程的认识。
第三步:团队合作
•合作过程:每个小组分工合作,认真观察盐卤水的变化。
第四步:展示成果
•展示方式:每个小组对观察到的盐晒制过程和成果进行展示、分享。
•展示内容:小组呈现实验记录本,记录了自己实验的过程、发现的问题和结果。
III. 教育评价
1.通过幼儿自发的讨论和探究,引导幼儿了解盐卤水晒盐制备的过程,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2.通过团队协作,让幼儿了解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格和团队意识。
3.通过展示,让幼儿有了分享的机会,同时也让每位幼儿的思考和探究得到了评价和鼓励。
初中化学海水晒盐讲解教案
![初中化学海水晒盐讲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90df5b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f.png)
初中化学海水晒盐讲解教案
课题:海水晒盐
教学内容:
1.了解海水晒盐的原理
2.学习海水晒盐的实验步骤
3.观察并记录海水晒盐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目标:
1.掌握海水晒盐的原理和实验步骤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海水
2. 盛海水的容器
3. 玻璃烧杯
4. 太阳能灯或台灯
5. 电子秤
实验步骤:
1.在玻璃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海水
2.将玻璃烧杯放置在太阳能灯或台灯下,加热海水
3.观察海水中的变化,记录实验过程
4.等到海水蒸发完全,观察烧杯底部的盐川
实验结果:
经过海水晒盐,海水中的水分蒸发,留下盐川在玻璃烧杯底部。
延伸实验:
1.尝试不同浓度的海水进行晒盐实验,比较结果。
2.研究不同加热条件下海水晒盐的速度和产量。
3.探究海水晒盐对海水中盐川的重新溶解情况。
反思:
海水晒盐实验是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化学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盐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和观察的能力。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注意火源和实验工具的安全使用,并及时记录观察结果。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海水中的盐从何而来以及生活中盐的应用等问题。
海水晒盐正式教案
![海水晒盐正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74eaafb0717fd5360cdc9c.png)
【总结】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达标检测】
见投影中的练习题
【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学习中第二节课第一课时的练习题。
饶有兴趣的认真观看电影片段,并认真思考潘冬子是如何把食盐送进山里的?
(回答)告诉老师有强烈学习的兴趣
(观看)学生观看海水嗮盐的视频,积极思考:1、什么条件有利于海水嗮盐?2、为什么不把海水完全蒸干?
(回答)蒸发的方法
(生答)不是,粗盐中还含有泥沙等可溶性杂质和一些可溶性杂质
(回答)学生认真讨论学案中的“实验步骤”
(学生填写)
取两药匙粗盐于小烧杯,加入约20ml水,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______
向过滤器中倒入适量浑浊的液体,用玻璃棒进行____,过滤过程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用玻璃棒进行搅拌防止________当有大量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剩余的水份(不能完全蒸干)
学重点
粗盐提纯的步骤及有关注意事项、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教学
难点
用化学方法除去可溶性杂质的方法
教学
准备
预习学案,
除去难溶性杂质的实验仪器。
教学
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结合教师启发引导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教师播放电影《闪闪的红星》片段,山里的红军需要食盐,潘冬子接受了把食盐偷运进山的任务。潘冬子如何通过哨卡把食盐运进山呢?
CaCl2 + Na2CO3 ==== 2NaCl + CaCO3↓
BaCl2 + Na2CO3 ==== 2NaCl + BaCO3↓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H2O
海水晒盐的过程(教案)
![海水晒盐的过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3b144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3.png)
第一章:海水晒盐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水晒盐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让学生了解海水晒盐的重要性和应用。
让学生掌握海水晒盐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1.2 教学内容海水晒盐的定义和历史海水晒盐的重要性和应用海水晒盐的基本过程和原理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海水晒盐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海水晒盐的重要性和应用。
图片展示法:展示海水晒盐的过程和原理。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问答法了解学生对海水晒盐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海水晒盐的准备工作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水晒盐前的准备工作。
让学生掌握海水晒盐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2 教学内容海水晒盐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海水晒盐前的准备工作。
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海水晒盐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问答法了解学生对海水晒盐准备工作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海水引入和分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水引入和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让学生掌握海水引入和分配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2 教学内容海水引入的方法和步骤海水分配的技巧和注意事项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海水引入和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海水引入和分配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问答法了解学生对海水引入和分配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晒盐区域的划分和管理让学生了解晒盐区域的划分和管理方法。
让学生掌握晒盐区域的划分和管理技巧。
4.2 教学内容晒盐区域的划分方法晒盐区域的管理技巧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晒盐区域的划分和管理方法。
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晒盐区域的划分和管理技巧。
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问答法了解学生对晒盐区域划分和管理的理解程度。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57226bb9e31433239689355.png)
第二节海水晒盐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是结晶的途径之一。
2.理解饱和溶液、结晶、溶解度的概念。
3.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知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会用溶解度曲线解决有关问题。
4.知道结晶的两种方法,并会根据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选择相应的结晶方法。
5.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6.了解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阅读初步掌握海水晒盐的过程。
2.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总结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培养其思维及逆向思维的能力。
3.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进一步提高在实验探究中控制实验变量的能力。
4.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使学生初步学会过滤、重结晶等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我国食盐年产量居世界第一,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自强自立信心。
2.通过让学生参与粗盐提纯过程,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实验操作习惯。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使学生获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4.通过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强化学生“化学来源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饱和溶液、结晶、溶解度概念。
2.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会用溶解度曲线解决有关问题。
3.会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选择相应的结晶方法。
4.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5.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难点:1、溶解度概念2、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三、课时分配(共三课时)第一课时:海水晒盐的过程;第二课时: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第三课时:粗盐的提纯。
四、教学设计:【导入】课件展示海水晒盐的图片,引出课题——海水晒盐。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37页,总结海水晒盐常用的方法、原理,完成学案: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也称。
九年级化学下册《海水晒盐》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海水晒盐》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b2485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a.png)
2.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但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关注这一方面的培养。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实验现象产生疑问,需要教师耐心解答,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化学观念。
-考虑到海水资源是有限的,讨论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水资源。
5.预习作业:
-阅读下一节课的相关内容,预习盐水蒸发和结晶的原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布置要求:
-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积极思考,发挥创新精神。
-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不足,提高学习能力。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2.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通过讨论,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涵盖海水晒盐的原理、影响因素等知识点。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2.教学目的:
-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生可以尝试在家中利用简单材料进行实验,例如使用一个平底锅和太阳光来模拟晒盐过程。
3.研究性作业:
-调查生活中的盐类产品,了解它们的来源、制作工艺和用途,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探究不同盐类产品(如海盐、岩盐、井盐等)的化学成分差异,分析其成因。
4.思考题:
-思考如何优化海水晒盐的工艺,提高盐的提取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能存在分工不明确、交流不充分等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有效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 第六单元第二节 海水晒盐教案(第一课时) 鲁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 第六单元第二节 海水晒盐教案(第一课时) 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b2902f4fad6195f302ba6cd.png)
学生看影片思考、讨论
学生读目标
学生阅读、分析,
用学生熟知的东西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便于学生接受
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激发兴趣,促进在以后各环节主动围绕目标展开探究学习。
合
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探
究
阅读并分析P9页海水“晒盐”过程,思考如下问题:
1.传统海水晒盐通常采取什么生产方法?
2.传统海水晒盐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
探究释疑合作交流:
交流讨论:
1.海水中的食盐从哪里来的?
2.从流程上看为什么要将海水引入蒸发池,为什么引入结晶池后才会有食盐析出?
过渡:要想解决问题2,需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活动一
问题:在一定量溶剂(水)中能否无限溶解溶质?
交流讨论:
如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1.一般地,只要看在一定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物质存在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 第六单元第二节 海水晒盐教案(第一课时) 鲁教版
课 题
6-2 海水晒盐(第一课时)
内 容标 准
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是结晶的途径之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是结晶的途径之一。
2理解饱和溶液、结晶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结合与人们紧密相关的吃饭的“饱”与“不饱”帮助学生理解“溶液”的“饱”与“不饱”。
2通过学生实验帮助其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介绍我国食盐年产量居世界第一,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自强自立信心。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使学生获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第二节 海水“晒盐”》教案-1-2
![《第二节 海水“晒盐”》教案-1-2](https://img.taocdn.com/s3/m/f7ec124cb7360b4c2e3f6468.png)
《第二节海水“晒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学会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2)了解结晶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途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天地和粗盐提纯的过程,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概括能力和分析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细致、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海水晒盐的过程、粗盐提纯的方法三、教学难点:粗盐提纯的方法四、教学过程:【引入】我们都知道由海水可以晒制食盐,但晒盐过程的原理你理解吗?本节课我们将以“海水晒盐”为载体,学习“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
并完成有关的实验探究。
【阅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
1.由海水“晒盐”得到“粗盐”的基本过程先将海水引入()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池,继续日晒,海水成为食盐的()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
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
2.对饱和溶液的理解[补充实验]以硝酸钾溶液为研究对象,探究饱和溶液的有关性质。
提出你的设想:探讨哪些因素会影响物质的溶解速度。
[结论]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对同一种物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课堂练习】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不饱和溶液降温一定会变成饱和溶液;D.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作业】思考:要使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哪些?【引入】既然大多数物质在水中是有一定的溶解限度的,那他们的溶解能力大小如何表示和衡量呢?【提出问题】我们同样需要思考的是:哪些因素影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度?请提出你的假设。
九年级《海水晒盐》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海水晒盐》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3379f64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f.png)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课后加强复习,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特布置以下作业: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从而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了解我国盐业发展的历史,激发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立志为我国的科技事业作出贡献。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海水晒盐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海水晒盐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数据处理方法等。
3.教师简要介绍海水晒盐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海水晒盐的原理,包括盐分的溶解与结晶、蒸发法的原理等。
2.教师演示实验操作步骤,强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让学生对实验过程有直观的认识。
3.教师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海水晒盐实验的器材、步骤、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等。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形式,检测学生对海水晒盐知识的掌握程度。
(3)增值性评价: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创新性见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海水晒盐教案
![初中化学海水晒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4a44df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1.png)
初中化学海水晒盐教案
实验主题:海水晒盐
实验目的:
1. 了解海水中含有盐类的成分。
2. 理解盐水蒸发后可以得到盐。
实验材料:
1. 海水
2. 干净的容器
3. 灶台或炉子
4. 烧杯
5. 火柴或打火机
实验步骤:
1. 将海水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容器中海水的量约为1/4满。
2. 将容器放在灶台或炉子上小心加热,使海水蒸发,留下盐。
3. 当海水完全蒸发后,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容器内残留的物质,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与讨论:
1. 经过蒸发后,发现容器内残留了白色的晶体状的物质,这是盐。
2. 通过观察燃烧时的火焰颜色和燃烧声音等现象,可以进一步确认残留物质是盐。
3.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海水中含有盐类成分,而海水蒸发后可以得到盐。
拓展实验:
1. 可以用不同的水源进行实验,比较不同水源中盐的含量。
2. 可以将实验过程进行视频记录,展示给同学们观看。
实验安全提示:
1.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火源安全,避免发生火灾。
2. 烧杯在加热过程中会变热,注意小心操作,避免烫伤。
实验总结: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了海水中含有盐类成分,并且学会了如何通过海水蒸发得到盐。
希望同学们在实验中能够认真操作,注意安全,并且能够从实验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微课堂海水晒盐教学设计【范本模板】
![微课堂海水晒盐教学设计【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918a7ac33687e21ae45a947.png)
第二节 海水晒盐(1)
学生猜谜语
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用学生熟知的东西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便于学生接受。
目标
导航
自我
评价
人生没有目标,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前进的动力。学习更是如此,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哪些?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自主预习。
学生看大屏幕,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通过多媒体将学习目标展示出来,让学生带着目标进行学习,实现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
结晶的方法还有哪些?
3、为什么海水晒盐要用蒸发结晶?
探究之旅(三)
人类制盐的历程
多媒体展示
人类制盐的历程
学生观看并思考
成活动天地3-1
蒸发结晶
学生结合实验现象思考总结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观看
【思考】我国较大的盐场有哪些?
考查学生对海水晒盐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教师
寄语:
同学们,纵观人类获取食盐和潘冬子英勇送盐的故事,这不仅是食盐的结晶, 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有知识才会有智慧, 希望同学们能学好知识, 用更多的智慧来回报社会,造福人类!
课堂观察量表-—学习习惯
时间讲课人观课人课题
观察点
观察结果
课前
1、提前在座位上做好,备齐上课所需的各种用品。
2、能通过阅读教材或预习学案,了解新知识。
目
标
设
计
知识
与
技能
1、理解饱和溶液、结晶的概念。
2、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是结晶的途径之一。
3、知道结晶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途径。
过程
与
方法
1、在学习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掌握蒸发结晶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海水“晒盐”(一)
海水“晒盐”的过程教案
泗水县苗馆镇初级中学李凡华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
2.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结晶”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海水“晒盐”的过程,了解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学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总结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和结晶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海水“晒盐”这一节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从而进一步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应用价值,从而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海水“晒盐”的原理;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教学方法:
以自学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等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为主要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领悟学习化学科学的奥秘。
实验用品:托盘天平,量筒,小烧杯(50ml),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玻璃片,
电热吹风机,蒸馏水,食盐晶体。
试管架,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硝酸钾饱和溶液。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二节海水“晒盐”(一)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定义:
2.转化:
三、结晶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