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晒盐》教学设计
海水晒盐教案幼儿园
海水晒盐教案幼儿园
I. 教育目标
1.让幼儿了解盐的来源和制备过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3.提高幼儿对自然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4.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
II. 教育内容
1. 前置知识
认识海水和盐的来源。
2. 教育过程
第一步:观察实验
•准备:盐卤水、容器、玻璃棒、天气晴朗的阳光。
•操作:将盐卤水倒入容器中,挑选天气晴朗的日子,将容器放置在太阳下曝晒,不停地用玻璃棒搅拌盐卤水。
第二步:引导探究
•引导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用太阳晒盐卤水吗?你们都是如何来知道这些的呢?
•引导原因:引导幼儿思考一些现象的原因,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来深化幼儿对于晒盐制备过程的认识。
第三步:团队合作
•合作过程:每个小组分工合作,认真观察盐卤水的变化。
第四步:展示成果
•展示方式:每个小组对观察到的盐晒制过程和成果进行展示、分享。
•展示内容:小组呈现实验记录本,记录了自己实验的过程、发现的问题和结果。
III. 教育评价
1.通过幼儿自发的讨论和探究,引导幼儿了解盐卤水晒盐制备的过程,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2.通过团队协作,让幼儿了解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格和团队意识。
3.通过展示,让幼儿有了分享的机会,同时也让每位幼儿的思考和探究得到了评价和鼓励。
初中化学海水晒盐讲解教案
初中化学海水晒盐讲解教案
课题:海水晒盐
教学内容:
1.了解海水晒盐的原理
2.学习海水晒盐的实验步骤
3.观察并记录海水晒盐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目标:
1.掌握海水晒盐的原理和实验步骤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海水
2. 盛海水的容器
3. 玻璃烧杯
4. 太阳能灯或台灯
5. 电子秤
实验步骤:
1.在玻璃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海水
2.将玻璃烧杯放置在太阳能灯或台灯下,加热海水
3.观察海水中的变化,记录实验过程
4.等到海水蒸发完全,观察烧杯底部的盐川
实验结果:
经过海水晒盐,海水中的水分蒸发,留下盐川在玻璃烧杯底部。
延伸实验:
1.尝试不同浓度的海水进行晒盐实验,比较结果。
2.研究不同加热条件下海水晒盐的速度和产量。
3.探究海水晒盐对海水中盐川的重新溶解情况。
反思:
海水晒盐实验是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化学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盐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和观察的能力。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注意火源和实验工具的安全使用,并及时记录观察结果。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海水中的盐从何而来以及生活中盐的应用等问题。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是结晶的途径之一。
理解饱和溶液、结晶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阅读初步掌握海水晒盐的过程。
通过实验使学生总结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培养其思维及逆向思维的能力。
通过学生实验帮助其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通过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强化学生“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从海水“晒盐”的过程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条件。
四、教学过程设计引入:多媒体课件:猜谜语!提问: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吃的食盐来自于哪里吗?(学生思考、猜谜)。
讲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板书:第二节(1)海水“晒盐”的过程。
设计意图:从学生现有知识经验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你认为海水“晒盐”的过程是怎样的?(学生发表个人观点)播放视频:海水“晒盐”的过程(认真观看视频)。
板书:海水“晒盐”的流程(总结海水“晒盐”的过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提问:通过观看海水“晒盐”的过程,你有什么疑惑?(学生质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探究活动一:在一定量的溶剂(水)中,固体溶质是否能无限制的溶解?(学生分组探究活动,汇报实验现象及结论)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固体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时往往是有限度的,我们就把这种达到最大限度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没有达到最大限度的,我们称之为不饱和溶液。
板书: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提问:现在你手中的溶液是什么溶液?你是如何判断的?那怎么才能让未溶解的固体溶解呢?(思考并回答)设计意图:质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海水晒盐的过程(教案)
第一章:海水晒盐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水晒盐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让学生了解海水晒盐的重要性和应用。
让学生掌握海水晒盐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1.2 教学内容海水晒盐的定义和历史海水晒盐的重要性和应用海水晒盐的基本过程和原理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海水晒盐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海水晒盐的重要性和应用。
图片展示法:展示海水晒盐的过程和原理。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问答法了解学生对海水晒盐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海水晒盐的准备工作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水晒盐前的准备工作。
让学生掌握海水晒盐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2 教学内容海水晒盐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海水晒盐前的准备工作。
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海水晒盐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问答法了解学生对海水晒盐准备工作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海水引入和分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水引入和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让学生掌握海水引入和分配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2 教学内容海水引入的方法和步骤海水分配的技巧和注意事项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海水引入和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海水引入和分配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问答法了解学生对海水引入和分配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晒盐区域的划分和管理让学生了解晒盐区域的划分和管理方法。
让学生掌握晒盐区域的划分和管理技巧。
4.2 教学内容晒盐区域的划分方法晒盐区域的管理技巧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晒盐区域的划分和管理方法。
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晒盐区域的划分和管理技巧。
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学生理解度:通过问答法了解学生对晒盐区域划分和管理的理解程度。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三单元 第二节 海水“晒盐”-教案设计
海水“晒盐”里的红军叔叔送盐。
但是白匪军把进山的路口盘查的非常严格,根本没法通过,这时就看到潘冬子提着装盐的小竹筒来到溪水边,往小竹筒里放进一些溪水将盐溶化,然后再将盐水倒到棉衣内侧,就这样顺利的通过了匪军的检查。
在山上茅屋里,红红的炉火映红了正在熬盐水小主人公的脸庞,就这样潘冬子把盐巴送到山里红军叔叔手中。
师:食盐是最常用的调味品之一,学名氯化钠,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盐是如何制得的呢?问题:海水中蕴含着丰富的食盐资源,人们是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呢?2.投影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师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具体的任务,知道学习时的重点和难点。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播放视频:海水“晒盐”的过程。
布置自学:请同学们结合刚才影片的内容,阅读课本,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
思考:海水中的食盐是从哪里来的?投影:问题聆听潘冬子冒着危险送盐的故事,体会食盐对人体的作用。
思考食盐的获取方法,从海水中提取。
明确本节课的习目标。
观看影片,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
根据观看的内容,自学海水“晒盐”的过程,探究分析,合作交流。
可能的答案:陆地上的盐类物质,溶解在水中,随水流入大海,不断积聚。
利用影片故事,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渗透海洋资源意识,使学生意识到可以从海水中提取不同的物质。
根据投影了解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的探究方向,目标性强。
通过影片,使学生感受工业上大规模晒盐的场景。
水“晒盐”,为什么?师:引导学生分析。
问题:析出食盐后的母液能不能随意处置?问题:请同学们观察实验2中冷却后的硝酸钾溶液,试管中又有固体物质出现,这个过程也属于结晶,与食盐结晶相比,方法相同么?点拨:分离出溶液中的可溶性物质,可采用的方法。
投影:常见的晶体硫酸铜晶体硝酸钾晶体明矾晶体【探究升级】上述过程中,氯化钠溶液从不饱和变为饱和的途径是什么?你能够从现象上判断溶液何时饱和吗?食盐晶体,首先必须形成食盐的饱和溶液,而气温高、湿度低、风力大、阳光充足、雨量少等条件有利于水分的蒸发,形成食盐的饱和溶液,故上述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
第二节海水晒盐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是结晶的途径之一。
2.理解饱和溶液、结晶、溶解度的概念。
3.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知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会用溶解度曲线解决有关问题。
4.知道结晶的两种方法,并会根据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选择相应的结晶方法。
5.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6.了解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阅读初步掌握海水晒盐的过程。
2.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总结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培养其思维及逆向思维的能力。
3.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进一步提高在实验探究中控制实验变量的能力。
4.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使学生初步学会过滤、重结晶等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我国食盐年产量居世界第一,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自强自立信心。
2.通过让学生参与粗盐提纯过程,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实验操作习惯。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使学生获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4.通过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强化学生“化学来源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饱和溶液、结晶、溶解度概念。
2.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会用溶解度曲线解决有关问题。
3.会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选择相应的结晶方法。
4.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5.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难点:1、溶解度概念2、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三、课时分配(共三课时)第一课时:海水晒盐的过程;第二课时: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第三课时:粗盐的提纯。
四、教学设计:【导入】课件展示海水晒盐的图片,引出课题——海水晒盐。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37页,总结海水晒盐常用的方法、原理,完成学案: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也称。
九年级化学下册《海水晒盐》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但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关注这一方面的培养。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实验现象产生疑问,需要教师耐心解答,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化学观念。
-考虑到海水资源是有限的,讨论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水资源。
5.预习作业:
-阅读下一节课的相关内容,预习盐水蒸发和结晶的原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布置要求:
-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积极思考,发挥创新精神。
-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不足,提高学习能力。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2.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通过讨论,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涵盖海水晒盐的原理、影响因素等知识点。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2.教学目的:
-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生可以尝试在家中利用简单材料进行实验,例如使用一个平底锅和太阳光来模拟晒盐过程。
3.研究性作业:
-调查生活中的盐类产品,了解它们的来源、制作工艺和用途,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探究不同盐类产品(如海盐、岩盐、井盐等)的化学成分差异,分析其成因。
4.思考题:
-思考如何优化海水晒盐的工艺,提高盐的提取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能存在分工不明确、交流不充分等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有效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九年级化学《92海水晒盐》教案鲁教版五四制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水晒盐的原理及过程;掌握海水晒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展示海水晒盐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奋学习、锐意进取的习惯;认识到海水中含有丰富的资源,应珍惜水资源。
二、教学重点1.掌握海水晒盐的原理及过程;2.理解海水晒盐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饱和溶液的物理意义;2.掌握海水晒盐过程中水分的蒸发和水中溶质浓缩的原理。
四、教学准备实验器材:盛海水的容器、大圆底玻璃烧杯、石墨舟、电子天平实验试剂:盐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利用学生已学知识,提问:“你们知道海水中含有什么物质吗?”2.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海水中溶质的种类。
3.老师提供一些提示,引导学生回答有盐、钾、钙、镁等物质。
第二步:展示实验现象(10分钟)1.老师向学生展示海水晒盐的图像或视频。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鼓励学生提问:“为什么晒干后盐结晶出来?”3.分组讨论,学生就晒盐的原理进行猜测并展示。
第三步:进行实验(30分钟)1.告诉学生本节课将进行海水晒盐实验。
2.将盛有海水的容器摆放在教师台上,让学生将石墨舟放置在水面上,并称量石墨舟的质量。
3.学生自行倒入盛有海水的容器中,并观察水面的变化。
5.学生将石墨舟取出,放置在教师台上,称量石墨舟的质量。
6.学生计算盐溶液的质量,并求出溶液中盐的质量。
7.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实验结果,并回答问题:“晒盐的原理是什么?”第四步:讨论(15分钟)1.老师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回顾,让学生说出晒盐的原理。
2.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晒盐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3.引导学生分析晒盐的原理,解释为什么经过晒干后盐结晶出来。
4.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和指正。
第五步:归纳总结(10分钟)1.老师点名学生回答问题:“海水晒盐的原理是什么?”2.播放课程视频,让学生结合实验经验总结海水晒盐的过程。
3.整理并归纳学生的回答,总结海水晒盐的原理及方法。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8.2:海水“晒盐”_教案3
海水“晒盐”【教学内容】海水“晒盐”—— 溶解度曲线【教学目标】1.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
2.能根据给定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3.通过相关的数据查阅,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认真细致的作图能力。
4.能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物质的结晶方法。
【教学重难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取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你就会从中找到答案。
二、前置诊断,巩固提高学生观察盐碱湖的照片,体会湖水中晶体析出的现象。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及时复习,回【提问】1.我们来回顾一下,盐碱湖中的食盐晶体析出属于哪种结晶法,余下的溶液为食盐的什么状态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关系是怎样的。
2.什么叫溶解度?理解时要把握哪四个关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 其意义是什么? 三、溶解度曲线【过渡】我们已知道,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同一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关系可以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来表示。
(1)溶解度曲线的概念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绘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提问】利用右图溶解度曲线我们能得到哪些信息呢?请把你从图中得到的信息内容与同学们一同交流。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练习,相信你会做!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 ;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 氢氧化钙在80℃时的溶解度是 。
(2)点的意义小结 :学生理解记忆请你仔细观察溶解度曲线图并回答下列问题: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 ;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是 氢氧化钙在80℃时的溶解度是 。
同学们之间讨论回答。
顾前面学习的有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间的关系让学生体验成功后的喜悦。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第一篇:海水晒盐教学设计初四化学第二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第一课时)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2、理解“饱和溶液”、“结晶”等概念3、知道结晶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途径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饱和溶液的配制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对比、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初步认识蒸发结晶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深刻体会科学探究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配制方法2、了解蒸发结晶是结晶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难点对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教学用品小烧杯(50ml)、小烧杯(100ml)、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玻璃片、金属片、电热吹风机、酒精灯、火柴、带铁圈的铁架台、石棉网、硝酸钾晶体、食盐晶体、水、海水、硫酸铜教学设计理念本节课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由生活常识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通过观看“盐田法”晒盐的流程引导学生找出和要学的化学知识相关的联系点。
通过“一定量的溶剂里固体溶质能否无限溶解”的实验探究使学生亲身体验获得化学知识、技能的过程。
让学生观看《闪闪的红星》电影片段,充分体现了现代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成为学生学习解释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
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使之明确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
我们都生活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威海,大家对大海非常熟悉。
你知道海水是什么味道吗?海水为什么又咸又苦?(引言)如何把海水中的食盐提取出来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究的课题——海水“晒盐”的过程(课件展示)请看工业上用“盐田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流程通过观察说出海水“晒盐”的几个主要流程(总结提问)结晶池中的海水经过风吹日晒,首先变成食盐的饱和溶液,继续日晒就会结晶析出食盐晶体。
在晒盐过程中提到了“饱和溶液”和“结晶”,那么,什么是“饱和溶液”和“结晶”呢?(实验探究)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固体溶质能否无限溶解呢?学生都认为不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九年级《海水晒盐》教案、教学设计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课后加强复习,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特布置以下作业: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从而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了解我国盐业发展的历史,激发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立志为我国的科技事业作出贡献。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海水晒盐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海水晒盐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数据处理方法等。
3.教师简要介绍海水晒盐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海水晒盐的原理,包括盐分的溶解与结晶、蒸发法的原理等。
2.教师演示实验操作步骤,强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让学生对实验过程有直观的认识。
3.教师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海水晒盐实验的器材、步骤、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等。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形式,检测学生对海水晒盐知识的掌握程度。
(3)增值性评价: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创新性见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海水晒盐教案
初中化学海水晒盐教案
实验主题:海水晒盐
实验目的:
1. 了解海水中含有盐类的成分。
2. 理解盐水蒸发后可以得到盐。
实验材料:
1. 海水
2. 干净的容器
3. 灶台或炉子
4. 烧杯
5. 火柴或打火机
实验步骤:
1. 将海水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容器中海水的量约为1/4满。
2. 将容器放在灶台或炉子上小心加热,使海水蒸发,留下盐。
3. 当海水完全蒸发后,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容器内残留的物质,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与讨论:
1. 经过蒸发后,发现容器内残留了白色的晶体状的物质,这是盐。
2. 通过观察燃烧时的火焰颜色和燃烧声音等现象,可以进一步确认残留物质是盐。
3.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海水中含有盐类成分,而海水蒸发后可以得到盐。
拓展实验:
1. 可以用不同的水源进行实验,比较不同水源中盐的含量。
2. 可以将实验过程进行视频记录,展示给同学们观看。
实验安全提示:
1.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火源安全,避免发生火灾。
2. 烧杯在加热过程中会变热,注意小心操作,避免烫伤。
实验总结: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了海水中含有盐类成分,并且学会了如何通过海水蒸发得到盐。
希望同学们在实验中能够认真操作,注意安全,并且能够从实验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初中化学_海水“晒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海水“晒盐”》学情分析在上册第三单元溶液的学习中,学生已了解了溶液的组成和溶解的过程,知道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在第八单元第一节中已知道海水含有丰富的盐,其中含量最高的是食盐。
在生活中,食盐又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学生对海水”晒盐”的方法并不陌生,这都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因此本节的课的教学就应抓住这一有利条件,以学生熟悉的和已有的知识为起点提出问题:人们怎样从海水中获取食盐?通过对海水晒盐的方法和原理的分析,引出结晶的概念,学习蒸发结晶。
关于溶解度,学生已经知道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是有限量的,也能想到某些因素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但是他们还不知道怎样科学的表示物质的溶解性,对“究竟有多少因素会影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各种因素是怎样影响物质的溶解性的?”等一系列问题是不清楚的。
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经验的不足,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溶解度”相关内容的教学。
《海水“晒盐”》效果分析通过课堂反馈和课下调查,发现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本节以海水晒盐的过程作为内容载体展开,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为溶解度的建立做好了铺垫,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控制变量的能力。
3.通过情景剧的创设,突破了本节难点,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生对溶解度的认识由单纯的概念理解内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4.学生通过溶解度曲线,体会了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能更好地体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建立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联系。
5.学生感受到了化学结晶之美。
在“探究活动二”中,学生加热盛有未溶解的硝酸钾的试管,发现硝酸钾溶解,一会儿冷却后又发现有固体析出,体验到了结晶的美妙。
6.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
通过我国食盐的发展史,使学生感受到了人类的智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海水晒盐-沪科版高一化学上册教案
海水晒盐-沪科版高一化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意识到海水的成分及其对人类的重要性。
2.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及其与化学平衡的关系。
3.掌握用化学方法分离海水中的盐份。
4.培养探究问题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5.培养科学态度及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海水晒盐的过程及其与化学平衡的关系。
2.用化学方法分离海水中的盐份。
教学难点:探究问题和实验设计的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1. 教学内容海水晒盐是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一种方法,本次课程的主题是让学生了解这种简单而又重要的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海水及其成分的介绍。
2.海水晒盐的过程及其与化学平衡的关系。
3.用化学方法分离海水中的盐份。
4.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2.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本次课程的主题,让学生思考海水的成分及其重要性。
2.学习:介绍海水的成分及其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海水晒盐的意义。
3.分享:展示海水晒盐的实验过程,并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推测化学反应过程和化学平衡的变化。
4.分组实验:根据实验流程,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5.汇报分享:让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汇报分享,让其他同学对其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进行评论和补充。
6.总结:对本次实验过程进行讨论总结,让学生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和意义,以及化学平衡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及设备1. 教学资源1.沪科版高中化学教材。
2.海水晒盐实验指导书。
3.实验记录表。
4.其他相关资源(如视频、图片等)。
2. 教学设备1.实验仪器:容器、加热器、试剂等。
2.实验器材:量杯、试管、漏斗等。
五、教学评估本次课程的评估方式主要包括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评估,以及对化学平衡应用的理解程度评估。
教师可根据实验记录表和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估,还可以通过课后问题的提问进行评估。
六、教学延伸本课程可以通过延伸阅读、实验设计等方式进行拓展。
具体建议包括:1.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海水的其他应用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实践。
海水晒盐-沪科版高一化学上册教案
海水晒盐-沪科版高一化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盐及其制备方法;2.掌握海水晒盐的原理和实验步骤;3.能够分析海水晒盐实验的结果,理解其反应过程;4.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
2.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石膏蒸发皿、玻璃棒、新鲜海水或其他含盐溶液、天平;2.实验材料:氢氧化钠、盐酸;3.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演示海水晒盐的实验物品,同时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
3.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询问学生是否知道盐的制备方法;2.了解学生对海水晒盐实验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操作1.教师演示如何进行海水晒盐实验,注重实验步骤的演示和重点内容的讲解;2.学生实操进行海水晒盐实验,注意安全操作。
(3)实验过程1.将新鲜海水倒入烧杯中;2.将烧杯中的海水倒入石膏蒸发皿中;3.将石膏蒸发皿放在自然光下,待海水逐渐蒸发后可以得到晶体粒子;4.将晶体粒子通过过滤和冲洗去除杂质;5.最后,用天平称量晶体粒子的质量。
(4)实验结果1.石膏蒸发皿中的海水逐渐蒸发,形成晶体;2.根据实验可以得出海水中含盐量很低,且晶体的质量非常轻;3.换做其他含盐溶液进行试验,可以得出不同的实验结果。
(5)实验分析1.通过实验可以知道,海水中含盐量很低,需要经过大量的蒸发才能得到纯盐;2.在碱性条件下,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释放出碳酸钠离子;3.当二氧化碳与海水中的碳酸钠离子反应后,得到碳酸氢钠,再进一步反应,得出氯化钠和减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实验总结1.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更深入理解到盐的制备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能力;2.学生能够分析海水晒盐实验的结果,理解其反应过程;3.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增强了实验技能,同时增加了科学素养。
4. 总结本次教学主要涉及了盐及其制备方法,海水晒盐实验的原理和实验步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的提高,以实验操作为主,更深度的提高学生对盐的了解程度。
初中化学_海水“晒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海水晒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注重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物质及其变化,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海水“晒盐”,了解食盐的工业生产过程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掌握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方法,加深学生对微粒观和化学价值观的理解。
同时,本节课以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过滤操作等基础知识为载体,系统介绍了海水晒盐的过程,粗盐的提纯方法。
本节的学习核心是通过粗盐提纯方法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分离和提纯混合物常用的方法。
但是本节课另一重要的任务是给学生搭建更广阔的思维平台,让学生从微观上理解过滤、化学沉淀法的内涵。
【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溶解、过滤等基本实验操作能力,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但是对于具体的海水晒盐的过程及粗盐提纯的原理并不了解。
在难溶性杂质的分离过程中过滤操作已经在八年级学过,课前让学生复习回顾过滤过程中“一贴、二低、三靠”的操作要点及玻璃棒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在本节课中做到熟练操作。
利用粗盐的提纯可以将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进行总结,让学生能够掌握分离和除杂的方法和思路。
可溶性杂质分离对于相当一部分同学是有难度的,所以本节课我只渗透除杂的方法化学沉淀法的应用,至于加试剂的顺序放到后面练习或复习进行巩固。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海水晒盐的方法,理解粗盐提纯的原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粗盐提纯的过程,学会科学正确的实验操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到烟台有全国较大的盐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豪情壮志,增强社会责任感。
德育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活动的有效开展,认识到遵守实验规则和学校纪律的重要性,增强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学会在学习、生活中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养成遵规守纪、注重安全的行为习惯。
海水晒盐教案设计
海水晒盐教案设计以下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海水晒的教案设计,分享给大家。
海水晒盐课题 6-2海水晒盐(第三课时)内容标准了解粗盐中杂质的成分、实验的用途学会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分离物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粗盐中杂质的成分过程与方法学会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分离物质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化学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法及学法重点:粗盐提纯的方法难点:化学方法除杂质的原则教法学法:实验探究及小组合作学习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图示法课前准备多媒体、实验仪器板书设计 6-2海水晒盐三、粗盐的提纯1杂质:不溶性杂质:泥沙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钙2物理除杂:溶解:玻璃棒烧杯过滤:玻璃棒烧杯漏斗铁架台蒸发:玻璃棒蒸发皿铁架台酒精灯3化学除杂:除杂试剂的选择:氯化钡、碳酸钠、氢氧化钠、盐酸4食盐的用途课后反思教学过程:三、粗盐的提纯1杂质:不溶性杂质:泥沙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钙2物理除杂:溶解:玻璃棒烧杯过滤:玻璃棒烧杯漏斗铁架台蒸发:玻璃棒蒸发皿铁架台酒精灯强调玻璃棒的作用:溶解:搅拌,加速溶解过滤:引流蒸发:搅拌,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飞溅3化学除杂:除杂试剂的选择:氯化钡、碳酸钠、氢氧化钠、盐酸问题:是否需要注意加入试剂的顺序?杂质离子:Na+Cl-SO42-Ca2+Mg2+过量BaCl2Na+Cl-Ca2+Mg2+Ba2+过量Na2CO3Na+Cl-Mg2+CO32-过量NaOHNa+Cl-CO32-OH-过滤盐酸Na+Cl-注意:添加的试剂必须过量,以达到完全除杂的目的氯化钡和碳酸钠的添加顺序不可颠倒除杂遵循的原则:不与原物质发生反应不引进新的杂质4食盐的用途重要的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制造烧碱、氯气、盐酸、纯碱等的基本原料制造化学肥料、塑料、合成橡胶、燃料等。
《第二节 海水“晒盐”》教案2(第2课时)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化学知识的基础上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结合农民用筛子除去小麦中的泥沙来理解分离混合物的原理。
学生思考、想像。
通过教师的演示,以利于学生分组实验的顺利进行。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学生依据实验,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一贴、二低、三靠”的过滤操作基本要领,分析对比蒸发和蒸馏的区别在哪里,同时评价学生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情况。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除去其中的SO42-、Ca2+、Mg2+等可溶性杂质的原理。
交流、小结食盐精制过程中的反应,完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析对各步操作的顺序要求及所加试剂的量的要求。
小组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教师简单介绍食盐在化学工业上的应用。
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学生之间交流本节课的收获,提出自己还存在的疑问,将问题尽量让学生之间自己来解决,教师适时引导。
分组实验(屏幕出示)
1、溶解:量取15ml蒸馏水,倒入烧杯中。称取5.0g粗盐,边搅拌边将粗盐逐渐加入烧杯中,至粗盐不再溶解,观察现象。
2、过滤:制作过滤器,连接装置,进行粗盐浊液的过滤。
3、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提出问题:(屏幕出示)
1、重结晶法提纯粗盐的基本步骤有哪些?其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仪器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2、过滤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蒸发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了粗盐中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还不能得到纯净的食盐,工业上精制食盐和实验室里提纯粗盐并不相同,其中重要的就是必须用化学方法除去里面的可溶性杂质:那么,如何除去其中的SO42-、Ca2+、Mg2+等可溶性的杂质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初四化学
第三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第二部分是粗盐提纯。
第一部分是以海水晒盐的过程作为复习巩固饱和溶液、结晶等概念和蒸发结晶的实验方法的内容载体,第二部分通过粗盐提纯的难溶性杂质分离的实验向学生介绍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方法,锻炼学生掌握从混合物中提纯和分离的思想和方法。
本节课另一重要的任务是给学生撘建更广阔的思维平台,让学生从微观上理解过滤的内涵,即根据粒子颗粒大小的不同进行分离是分离混合物的一种基本思路。
对除可溶性杂质引导学生通过微观离子的反应来展示,进一步强化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微粒变化的角度来认识化学反应,为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微观实质奠定基础。
同时本节课将应用到前面学过的部分知识,还利用学生已有的实验经验进行溶解蒸发等实验操作。
【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本单元的第一节的学习,学生们已经知道了海水中有丰富的食盐,在生活中,食盐又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学生对海水晒盐的方法并不陌生,所以本节课相对来说学生易于理解接受。
在难溶性杂质的分离过程中过滤操作已经在八年级学过,利用粗盐的提纯可以将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进行总结,让学生能够掌握分离和除杂的方法和思路。
可溶性杂质分离对于相当一部分同学是有难度的,所以本节课我只渗透除杂的方法化学沉淀法的应用,至于加试剂的顺序放到后面练习或复习进行巩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食盐的用途,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是结晶的途径之一
2、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
3、了解如何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
4、学习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思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小晒盐场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2、通过粗盐提纯让学生掌握物质分离和提纯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小组合作的乐趣,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2、同学们应该学习盐的这种蜕变熬炼的精神,在自己的学业上勇于拼搏历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海水晒盐的过程及结晶的方法
粗盐提纯的过程及过滤、蒸发基本操作要点。
难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和思路
【教学方法】
利用实验教学方法和小组合作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Na 2CO 3 NaOH BaCl 2 BaCl 2
BaCl 2
NaOH
NaOH
Na 2CO 3 Na 2CO 3
盐酸 过滤
蒸发
多 维 互 动
的是粗盐晶体,比较粗盐和精盐外观有什么不同?粗盐中有哪些成分和杂质呢?这样的盐能不能食用呢?
1展示粗盐样品和食盐样品观察二者的外观
2教师补充:其实在粗盐中除了有泥沙这样的不溶性杂质,还有一些溶在海水中的其它一些盐如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也随着晒盐的过程以晶体析出。
所以要想把粗盐变成食盐那就得把这些杂质分离和除掉。
3如何除去NaCl 中的可溶性杂质? ( CaCl2、MgCl2以及一些Na2SO4等)
思考:能不能用分离泥沙的物理方法进行提纯?
根据学生分析:总结出化学沉淀法 向溶液中投加某些化学药剂,使之与溶液中的某些溶解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的沉淀物的方法称为化学沉淀法。
分析除去这些杂质可以用哪些试剂,你能说出他的顺序么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除杂试剂选择,后面的生成物都生成了氯化钠。
4总结出除杂的一般原则是什么?方法是什么
播放短片用途:升华经过提纯后氯化钠的用途,强调在工业农业中都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学生进行观察说出粗盐和食盐有什么不同?
分析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并给出实验方案
学生思考
交流讨论得出除杂的方法和思路
学生体会 法适合的范围强调注意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对于性质决定用途
的理解和体会
收获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随着海水中的氯化钠的蜕变,知道了到达我们舌尖上的食盐的旅途是那么的艰难重阻。
但是氯化钠还是完成了华丽的变身,相信同学们也应该学习盐的这种蜕变熬炼的精神,在自己的学业上勇于拼搏历练,创造出自己的那一片美好的未来。
【作业设计】
必做:练习册对应习题
选做:上网查阅我国古人是如何获取食盐的?
综合实践作业:家庭小实验:粗盐提纯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我主动设计了结晶的方法,从海水晒盐的原理出发,让学生复习旧知学习新知。
结晶对于学生来讲属于难理解的范围,但是通过实验的设计,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探究结晶的方法中,因此我觉得这样可以让学生做实验过程的探索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会格外认真和主动,另外,教学中还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如自学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
在教学中可溶性杂质的探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今天这节课的时间有限,如何在这一节课内让学生理解和领会可溶性杂质的提纯,是我今后还应该努力追求的方向。
所以,我在备课和讲课中继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