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考试招聘中小学教师考试试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开考试招聘中小学教师考试试题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综合)

一、填空

1、(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2、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3、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般教育学知识)和学科教育学知识。

4、从课程价值观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结到“公平发展”与(“个性发展”)之关系的层面。

5、教学内容设计应遵循的要求是:(1)要选择适宜贴切的内容(2)(组织内容时要把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相结合)。

6、就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和师资力量来看,(合作型的校本研究)是一种最佳的校本研究形式。

7、学生的学习应是积极主动的,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是以学生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不是教师的意志。

8、造成智力差异的原因主要有__遗传_和_环境__两方面的因素。_遗传因素_是智力发展的生物前提,决定智力发展的可能范围。_环境因素_影响和制约智力的发展程度。

9、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的认知活动特征,它往往与人的思想观念紧密相连。

10、人格具有独特性和共同性、整体性、稳定性和可塑性和社会性和生物性四个基本特征。

二、是非判断题

1、(√ )情感情绪两极性是指人的情绪情感往往表现为对立的两个极端。

2、()心境是指个体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3、()教育中我们强调的是人格的独特性。

4、(√ )旁观者数量越多,行为的责任就越分散,出现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少。

5、()教师课堂行为方式是天生的,是个人特有的专长。

6、(√)心理学各研究取向内在的人性观和价值观分歧被认为是心理学充满矛盾、不能统一的主要原因。

7、(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观点关注了人的积极主动性、价值和潜能,

是一种很理想、无可挑剔的教育观念。

8、(√)个人品质既会成为人际交往的助力,也会成成人际交往的阻力。

9、()团队活动即指学校少先队及团的活动。

10、(√)人格不完善、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容易引起学生情绪困扰,适应不良,甚至发生心理障碍和形成一些消极的人格特征。

三、多项选择

1、教育影响包括:

(1)教育内容(2)教育手段(3)教育方式

2、现代学习方式倡导的基本品质在于:

(1)主动性(2)独立性(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

3、教师的专业情意主要包括:

(1)专业理想(2)专业情操(3)专业性向(4)专业自我

4、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

(1)信息技术教育(2)研究性学习(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4)劳动与技术教育

5、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除教学目标设计外,还有:

(1)教学内容设计(2)教学时间设计(3)教学措施设计(4)教学评价设计

6、校本研究的方法指的是适合于教师从事或参与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行动研究(2)课堂人种志研究(3)个案研究(4)教育叙事

7、“人注定要成为自己的性欲和本能的牺牲品” 这一观点是以下哪个研究取向的观点?

(1)、人本主义心理学(2)、行为主义心理学(3)、认知心理学√(4)、精神分析心理学

8、人们常用“一目十行”来形容一个人的阅读速度迅速。从心理学上看,“一目十行”指的是。

(1).记忆敏捷(2).注意稳定性(3).注意分配能力√(4).注意范围

9、下列人格特质哪些受遗传影响较大?

√(1). 气质(2)理想(3)信念√(4)智力

(5)世界观

10、新课程改革关于教师的观点有:

(1)教师是发展中的人(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

者(3)教师是学习者(4)教师是学生灵魂的铸造者

四、名词解释

1、所谓教育的个性化,通常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教育的人道化、人性化;二是教育的个性化或个人化;三是学校的个性特色。

2、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

3、地方课程是由地方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在关注学生共同发展的同时,结合本地的优势和传统,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直接反映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自主开发并实

施、管理的课程。

4、道德感是指人们根据社会道德规范或社会道德准则来评价社会现象时所体验到的情感,它是社会道德准则与人们行为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5意义学习:人本主义认为学习应是积极主动的,反对机械灌输式的学习。其特征表现为:学习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自我主动性;突出情感性;投入性;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学习。

五、简答

1、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在教学观念上,真正确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二是将培养学生具有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作为教学目标。三是在教学内容上,着眼于课程的综合化。四是在教学过程上,要着力于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2、怎样理解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非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提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并非要把语文学科当作人文学科看待。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是继续学习和将来从事工作的基础,是今后学生生

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一般技术,这一工具性特性至今谁也没有否定。如果我们只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学科将沦为人文主义的虚幻世界;如果我们只重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文教学又将陷入科学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如果把两者统一起来,就整合为语文课程的整体,成为鸟的双翼,船的双浆,车的双轮。

3、如何理解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也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固守在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巢臼里不能自拔。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4、为什么说本次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

(1)为了改变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价值取向,新课程确立了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作为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的价值取向,从而使学科教育的中心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