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真题(化学)山东卷
2014年高考(山东卷)化学试题评析

2014年高考(山东卷)化学试题评析2014年高考山东卷化学试题充分体现了有利于为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试题立足于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注重对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特别是突出了对信息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整体来看,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保持整体稳定力求有所创新今年的化学试题注重于对核心主干知识的考查,整卷没有偏题、怪题。
试题在形式上与考试说明样题保持一致,与以往的试题也保持相对稳定。
必做题中的选择题侧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大,难易搭配合理。
第7、8、11题相对简单,第9、10、12题属中等难度,13题将弱酸、弱碱和水的电离以及盐类的水解融为一体,既考查考生对过程的理解,又考查考生对最终结果的判断,思维容量较大,相对较难。
必做题中的填空简答题侧重于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难度梯度设置合理。
第29题(1)(2)、30题(2)、31题(1)(3)等较易,29题(3)、31题(2)等属于中等难度,30题(1)、32题(2)(3)等难度较大,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
三个选做模块试题特点鲜明,重点突出,难度均衡等值。
第8题为试卷的经典题目,试题突出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学科的重要地位,既有原子结构、元素性质,更体现物质性质的递变规律,题目覆盖面广,强调规律性的总结。
第7题表格的引入和第10题装置图的呈现,使信息呈现方式简洁明了,节约考生阅读时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命题思想。
11题的命题形式不再是就必修要求范围内有机化学的某些观点进行叙述,而是力求在考查中体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一重要化学思想。
题目通过借助合适的载体,对考点进行情境化的包装和叠加,提高了试题宽度和深度。
12题是山东卷首次出现离子共存这一经典题型,题目的情境设置既有各种离子的显性呈现方式,又有“无色溶液、酸性溶液、弱碱性溶液、中性溶液”等隐性条件的描述。
高考化学复习高考山东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解析(精编版)(原卷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试卷总评】2014年高考山东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注重于对核心主干知识的考查,整卷没有偏题、怪题,试题立足于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注重对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特别是突出了对信息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必做题中的选择题侧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大,难易搭配合理。
第7、8、11题相对简单,第9、10、12题属中等难度,13题将弱酸、弱碱和水的电离以及盐类的水解融为一体,既考查考生对过程的理解,又考查考生对最终结果的判断,思维容量较大,相对较难。
必做题中的填空简答题侧重于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难度梯度设置合理。
第29题(1)(2)、30题(2)、31题(1)(3)等较易,29题(3)、31题(2)等属于中等难度,30题(1)、32题(2)(3)等难度较大,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
三个选做模块试题特点鲜明,重点突出,难度均衡等值。
作为实验题的31题,改变了往年以化学工艺流程为载体的呈现方式,而是把工业上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的过程搬到实验室来,以中学化学实验中各种常见仪器的科学组装、合理搭配为载体,把生产流程以实验室模拟的方式呈现给考生。
今后高考备考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同时把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融合,提高能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题型上注重以新材料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加强“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问题的能力”和“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第I卷7.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CH3CH3+Cl2CH3CH2Cl+HClCH 2=CH2+HCl CH3CH2Cl均为取代反应B 由油脂得到甘油均发生了水解反应由淀粉得到葡萄糖CCl2+2Br‾=2Cl‾+Br2Zn+Cu2+=Zn2++Cu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D2Na2O2+2H2O+4NaOH+O2↑Cl2+H2O=HCl+HClO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8.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D.3517Cl与3717Cl得电子能力相同9.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FeO B. Fe2O3 C. FeSO4 D、Fe3O410.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11.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HOOC CH CH2—C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mol苹果酸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生成1mol H2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12.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42‾、I‾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13.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 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c(NH4+)/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NH4+)=c(CH3COO‾)29.(17分)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2(g)+NaCl(s)NaNO3(s)+ClNO(g) K1∆H < 0 (I)2NO(g)+Cl2(g)2ClNO(g) K2∆H < 0 (II)(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 (用K1、K2表示)。
2014年高考山东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解析(精编版)(原卷版)

【试卷总评】2014年高考山东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注重于对核心主干知识的考查,整卷没有偏题、怪题,试题立足于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注重对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特别是突出了对信息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必做题中的选择题侧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大,难易搭配合理。
第7、8、11题相对简单,第9、10、12题属中等难度,13题将弱酸、弱碱和水的电离以及盐类的水解融为一体,既考查考生对过程的理解,又考查考生对最终结果的判断,思维容量较大,相对较难。
必做题中的填空简答题侧重于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难度梯度设置合理。
第29题(1)(2)、30题(2)、31题(1)(3)等较易,29题(3)、31题(2)等属于中等难度,30题(1)、32题(2)(3)等难度较大,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
三个选做模块试题特点鲜明,重点突出,难度均衡等值。
作为实验题的31题,改变了往年以化学工艺流程为载体的呈现方式,而是把工业上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的过程搬到实验室来,以中学化学实验中各种常见仪器的科学组装、合理搭配为载体,把生产流程以实验室模拟的方式呈现给考生。
今后高考备考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同时把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融合,提高能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题型上注重以新材料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加强“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问题的能力”和“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第I卷7.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CH3CH3+Cl2CH3CH2Cl+HCl均为取代反应ACH2=CH2+HCl CH3CH2Cl由油脂得到甘油B均发生了水解反应由淀粉得到葡萄糖Cl2+2Br‾=2Cl‾+Br2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CZn+Cu2+=Zn2++CuD 2Na2O2+2H2O+4NaOH+O2↑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Cl2+H 2O=HCl+HClO8.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D.3517Cl与3717Cl得电子能力相同9.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 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FeO B. Fe2O3 C. FeSO4D、Fe3O410.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11.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HOOC CH CH2—C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mol苹果酸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生成1mol H2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12.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42‾、I‾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13.已知某温度下CH3CO OH和NH3•H2O 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c(NH4+)/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NH4+)=c(CH3COO‾)29.(17分)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2(g)+NaCl(s)N aNO3(s)+ClNO(g)K1∆H < 0 (I)2NO(g)+Cl2(g)2ClNO(g)K2∆H < 0 (II)(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 (用K1、K2表示)。
山东省2014年春季高考试题化工医药

山东省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化工医药类专业知识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5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并填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化学试剂的俗名与化学式不相符合的是A.烧碱-KOH B.小苏打-NaHCO3C.明矾-KAl(SO4)2·12H2O D.灰锰氧-KMnO42.配制0.1000mol·L-1K2Cr2O7溶液,应从图1-1中选用的仪器是图1-13.200mLNa2SO4溶液与2mol·L-1Ba(NO3)2溶液250mL恰好反应,则Na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2mol·L-1B.1.25mol·L-lC.1mol·L-1D.2.5mol·L-14.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K+Na+HCO-3NO-3B.Na+NH4NO-3Cl-C.K+Na+NO-3Br- D.K+Mg2+Cl-SO-245.下列糖溶液不与托伦试剂反应的是A.葡萄糖B.果糖C.麦芽糖D.蔗糖6.已知成人胃液的pH=1,婴儿胃液的pH=5,则成人胃液中的[H+]是婴儿胃液中[H+]的A.5倍B.0.2倍C.104倍D.10-4倍7.关于电对Sn4+/Sn2+和Fe3+/Fe2+组成的原电池,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正极反应:Fe3++e→Fe2+B.电子流向:正极→负极C.电池符号:(-)Pt|Sn2+、Sn4+||Fe2+、Fe3+|Pt(+)D.电池反应:Sn2++2Fe3+→Sn4++2Fe2+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或低温下,铝制容器可用来贮运浓硫酸B.HCO-3因在水中电离出H+而使其溶液呈酸性C.配制SnCl2溶液时,应先将其溶于稀盐酸D.当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比镀锌铁更易被腐蚀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石墨和金刚石是碳元素的两种同位素B.化合物K2Cr2O7中元素铬的化合价是+6价C.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族序数D.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会增加10.在皂化反应中,不能提高油脂转化率的操作是A.加硫酸B.加烧碱C.加水D.加食盐11.通常用来区别伯、仲、叔醇的试剂是A.硫酸铜+酒石酸钾钠溶液B.品红盐酸盐+SO2溶液C.硝酸银+氨水D.无水氯化锌+浓盐酸12.乙烯基乙炔结构简式为CH2=CH - C≡C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烯基乙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1mol乙烯基乙炔最多能与2mol的Br2发生加成反应C.乙烯基乙炔的分子内有两种官能团D.乙烯基乙炔能与AgNO3的氨溶液反应生成沉淀13.下列有机物类别与其通式不相符合的是A.饱和脂肪醛~C n H2n O B.饱和脂肪酸~C n H2n O2C.饱和脂肪醇~C n H2n+2O D.苯及其同系物~C n H2n-2(n≥6)14.下列反应式正确的是A.CH≡C-CH3+2HBr→CH2Br-CHBr-CH3B.HCHO+CH3OH+C.CH2=CH-CHO CH3CH2CH2OHD.+(CH3COO)2O+CH3COOH15.苯酚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时,产物中新取代基与羟基的相对位置主要为A.邻位B.间位C.对位D.邻位和对位16.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A.2,4,4-三甲基戊烷B.3-乙基戊烷C.2,5-二甲基戊烷D.2,3-二甲基-3-乙基丁烷17.测定工业氨水中氨含量时,先加过量硫酸标准溶液,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最合适的指示剂是A.甲基红-亚甲基蓝(变色点pH=5.4)B.酚酞(变色点pH=9.1)C.百里酚酞(变色点pH=10.0)D.百里酚蓝(变色点pH=1.65)18.充分燃烧后,生成等物质的量CO2和H2O的有机物是A.CH4B.C2H6C.C2H6OD.C3H6O219.下列操作中,能出现沉淀的是A.在1-溴丙烷中直接加AgNO3溶液B.在1-溴丙烷中加蒸馏水,然后加AgNO3溶液C.在1-溴丙烷中加NaOH溶液,加热后酸化,然后加AgNO3溶液D.在1-溴丙烷中加乙醇后酸化,然后加AgNO3溶液20.下列物质与格氏试剂反应,能用于制备仲醇的是 A .甲醛 B .乙醛 C .丙酮 D .2-丁酮 21.下列有机物沸点最高的是A .丙烯B .甲醛C .甲醇D .丁烷 22.除去3-戊酮中少量的2-戊酮,可加入的试剂是A .饱和NaHSO 3B .托伦试剂C .菲林试剂D .2,4-二硝基苯肼 23.滴定分析中,为校正指示剂对铃析结果的影响,经常采取的措施是 A .空白试验 B .对照试验 C .校准仪器 D .校正方法 24.算式%10025.220250.0-02.22320.0⨯⨯)(的计算结果应为A.31%B.31.64%C.31.6%D.31.640% 25.0.5mol ·L -1HAc(Ka=1.8×10-5)溶液的pH 为 A.0.30 B.2.52 C.3.74 D.5.0526.在适当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但不能发生消除反应的有机物是 A.CH 3CH 2C(CH 3)2CH 2Br B.(CH 3)2CHCH 2CH 2Br C.CH 3CH(Br)CH 2CH 3 D.CH 3CH(CH 3)CH(Br)CH 3 27.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弱酸溶液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滴定剂浓度C 越大,突跃范围越大B .化学计量点pH<7.0C .弱酸的强度越小,突跃范围越大D .可选甲基橙作指示剂28.用配位滴定法测定Bi 3+时,需加入盐酸羟氨消除Fe 3+的干扰,其采用的方法是 A .控制酸度法 B .配位掩蔽法 C .沉淀掩蔽法 D .氧化还原掩蔽法 29.用铬黑T 指示终点,在pH=10时,能用EDTA 准确滴定的金属离子是 A.Fe 3+ B.Mg 2+ C.Na + D.Al 3+30.用KMnO 4标准溶液滴定Fe 2+时,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情形是A .移液管未用Fe 2+溶液润洗B .滴定管未用KMnO 4溶液润洗C .滴定时,标准溶液滴在锥形瓶外D .滴定前未排除滴定管尖端气泡 31.使用分光光度计的过程中,调节0%T 时打开暗箱盖的作用是A .关闭光路闸门B .放入吸收池C .取出吸收池D .使透射比T 达到最大 32.含HCl 和H 3PO 4的混合液,用0.1000mol ·L -1的NaOH 标准溶液滴定,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至终点,耗去V 1mL ;再以酚酞为指示剂,用同一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耗去V 2mL ,若V 1=3V 2,则HCl 与H 3PO 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 .2:1 C .1:2 D .3:133.法扬司法滴定时,为保持沉淀呈胶体状,应采取的措施是A .增大试液浓度B .加入淀粉C .降低溶液酸度D .加入硝基苯 34.测定某组分的吸光度时,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 A .调节仪器0%T B .调节仪器灵敏度C .调节入射光强度D .扣除试剂、吸收池壁等的吸光度 35.用碘量法测定Cu 2+时,在接近终点时加入KSCN 的目的是 A .使Cu 2+反应完全 B .便于终点颜色观察 C .减少沉淀对I 2的吸附 D .防止沉淀溶解 36.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 .酶是活细胞合成的B .强酸可使酶发生变性C .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D .酶能改变化学反应平衡状态 37.下列维生素中,其活性形式有传递氢作用的是A .维生素B 1 B .维生素PPC .叶酸D .维生素D 38.丙酮酸脱氢酶系中不含有的辅助因子是A .TPPB .FADC .硫辛酸D .四氢叶酸 39.有关酶的竞争性抑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抑制剂的结构和底物结构相似B .抑制剂结合于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上C .增加底物的浓度不能减轻抑制剂的抑制作用D .不能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去除抑制剂 40.DNA 的水解产物中不包含A .胸腺嘧啶B .鸟嘌呤C .核糖D .磷酸 41.有关A TP 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可以通过氧化磷酸化生成B .]ATP []ADP [值升高,可降低A TP 的生成速度C .可在细胞液中生成D .是体内最重要的高能化合物 42.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蛋白质的含氮量约占6.25%B .盐析会使蛋白质变性C .α-螺旋是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一种D .蛋白质变性时肽键断裂 43.通常把甘油、乳酸等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叫做A .有氧氧化B .糖异生作用C .糖酵解D .β-氧化 44.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产生的氨的去路不包括 A .合成谷氨酰胺 B .合成尿素C .合成必需氨基酸D .合成嘌呤、嘧啶等含氮物质 45.有关三羧酸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 .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是关键酶B .在线粒体内进行C .有底物水平磷酸化D .每次循环有三次脱氢,两次脱羧 46.糖酵解中生成NADH+H +的反应步骤是A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B .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C .苹果酸→草酰乙酸D .1,3-二磷酸甘油酸→3 -磷酸甘油酸 47.NADH 氧化呼吸链和FADH 2氧化呼吸链共同的成分是 A .NAD + B .FAD C .FMN D .细胞色素 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DNA 是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B .mRNA 从3’+5’方向,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构成遗传密码C .AUG 是蛋白质翻译的起始密码D .rRNA 可活化和转运氨基酸 49.下列不属于酮体的是A .乙酰乙酸B .β-羟丁酸C .乙酰CoAD .丙酮 50.关于tRNA 二级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具有反密码环B .是由两条多核苷酸链形成的三叶草形结构C .具有氨基酸臂D .3’-末端都是CCA-OH 结构卷二(非选择题,共100分)二、简答题(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内外层电子数之比为1:2,Y原子和Z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18,Y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成分。
高考化学复习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山东卷)(精编版)(原卷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试卷总评】2014年高考山东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注重于对核心主干知识的考查,整卷没有偏题、怪题,试题立足于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注重对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特别是突出了对信息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必做题中的选择题侧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大,难易搭配合理。
第7、8、11题相对简单,第9、10、12题属中等难度,13题将弱酸、弱碱和水的电离以及盐类的水解融为一体,既考查考生对过程的理解,又考查考生对最终结果的判断,思维容量较大,相对较难。
必做题中的填空简答题侧重于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难度梯度设置合理。
第29题(1)(2)、30题(2)、31题(1)(3)等较易,29题(3)、31题(2)等属于中等难度,30题(1)、32题(2)(3)等难度较大,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
三个选做模块试题特点鲜明,重点突出,难度均衡等值。
作为实验题的31题,改变了往年以化学工艺流程为载体的呈现方式,而是把工业上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的过程搬到实验室来,以中学化学实验中各种常见仪器的科学组装、合理搭配为载体,把生产流程以实验室模拟的方式呈现给考生。
今后高考备考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同时把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融合,提高能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题型上注重以新材料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加强“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问题的能力”和“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第I卷7.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CH3CH3+Cl2CH3CH2Cl+HClCH 2=CH2+HCl CH3CH2Cl均为取代反应B 由油脂得到甘油均发生了水解反应由淀粉得到葡萄糖CCl2+2Br‾=2Cl‾+Br2Zn+Cu2+=Zn2++Cu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D2Na2O2+2H2O+4NaOH+O2↑Cl2+H2O=HCl+HClO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8.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D.3517Cl与3717Cl得电子能力相同9.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FeO B. Fe2O3 C. FeSO4 D、Fe3O410.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11.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HOOC CH CH2—C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mol苹果酸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生成1mol H2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12.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42‾、I‾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13.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 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c(NH4+)/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NH4+)=c(CH3COO‾)29.(17分)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2(g)+NaCl(s)NaNO3(s)+ClNO(g) K1∆H < 0 (I)2NO(g)+Cl2(g)2ClNO(g) K2∆H < 0 (II)(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 (用K1、K2表示)。
2014年高考山东卷理科综合试题解析

2014年高考山东卷理科综合试题解析第I卷7.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CH2+HCl CH【解析】试题分析:A, CH=CH"与HCI的反应为加成反应,错误;B、由油脂得到甘油,为酚类的水解,由淀粉得到葡萄糖,为多糖的水解;正确;C, Zn-cu:-=Zn+ - Ci反应中,Zn元素化合价升高,Zn单质被氧化,错误;D、这两个反应H:O既不fir氧尤剂,也不作还原剂,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类型及氧化还厂汉应原理。
8.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D.HCL与HCL得电子能力相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没有指明最高价含氧酸,错误; B,核外电子徐布相同的微粒可以是分子、原子或粒子,如O2一、H2-O, HF, Ne,、NA一、Mg2+,化学性质不同,错误:C, S2-半$径大于CL-,错误;。
D、HCL和HCL都是Cl原子,得电子能力相同,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结构与性质。
9.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FeO B. Fe2O3 C. FeSO4D、Fe3O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式可算出四种物质中+2价Fe含量最大的是FeO,所以等质量的四种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FeO,沙A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10.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定容时应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错误;B. NAOH为待测液,标准液为酸溶液,应用酸式滴定管盛放,错误;c、制备乙酸乙酚需要加热,用饱和Na2CO3沼液除去乙酸乙酚中的杂质,正确;D、NH3的密度小于空气,所以导气管应深入到试管底部,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实验基本仪器和基本操作。
2014年高考山东卷化学试题解析与点评(共29张PPT)

OH 11.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 HOOC—CH—CH2—COOH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B.1 mol苹果酸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2 mol
C.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生成1 mol H2
OH
1.5 mol
D. HOOC—CH —CH—COOH 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2
2014年山东高考理综(化学) 试题解析及点评
一、2014年山东省高考化学试题特点分析
1、命题形式稳中求变
2、题目情境相对新颖
3、考点突出主干,相对稳定
1、命题形式稳中求变
(1)试题的分值和内容比例与往年相比,有所变化。 化学科目总分由78分变为100分,但试题的数量不变。 (2)选择题的出题风格有所改变,知识跨度有所减小 与以往命题形式主要是“正误判断”明显不同 ,在题干上突出材料 或情境,增大了信息或条件的限定,突出对某一块知识内容从不同的 角度“立体”考查 。 (3)首次出现离子共存这一经典题型 (4)有机化学(必修)部分,比重和试题深度有所加大 不再是就某些观点进行叙述,而是力求在考查中体现“结构决定性质, 性质反映结构”这一重要化学思想。
答案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中等难度
12.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S2- 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Al3+、NH + 、 Cl 4
- 、 I- 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Na+、ClO-、SO 2 4
பைடு நூலகம்
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 Na+、K+、Cl-、HCO - 3
2 2
Cl2+H2O=HCl+HClO
2Na2O2+2H2O=4NaOH+O2↑
2014年高考真题化学解析分类汇编—专题04 氧化还原反应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1.(2014·上海单科化学卷,T19)下列反应与Na2O2+SO2→Na2SO4相比较,Na2O2的作用相同的是A.2Na2O2+CO2→2Na2CO3+O2B.2Na2O2+2SO3→2Na2SO4+O2C.Na2O2+H2SO4→Na2SO4+H2O2D.3Na2O2+Cr2O3→2Na2CrO4+Na2O【答案】D【解析】氧化还原反应Na2O2+SO2→Na2SO4中,Na2O2是氧化剂,SO2是还原剂;A、2Na2O2+CO2→2Na2CO3+O2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A不选;B、2Na2O2+2SO3→2Na2SO4+O2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B不选;C、Na2O2+H2SO4→Na2SO4+H2O2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C不选;D、3Na2O2+Cr2O3→2Na2CrO4+Na2O反应中,Na2O2是氧化剂,D选。
2.(2014·山东理综化学卷,T7)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2CH+HCl【答案】B【解析】A、CH2=CH2+HCl CH3CH2Cl为取代反应,A错误;B、由油脂得到甘油,属于酯类的水解反应。
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属于糖类的水解反应,B正确;C、Zn+Cu2+=Zn2++Cu的单质Zn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错误;D、Cl2+H2O=HCl+HClO反应中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错误。
3.(2014·全国大纲版理综化学卷,T13)已知:将Cl2通人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1、KClO、KC1O3,且()()cc--C1C1O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
当n(KOH)=a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若某温度下,反应后()()c c --C1C1O =11,则溶液中()()c c --C1C1O =12B . 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12amol C .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 e 的范围:12amol ≤n e ≤56amol D .改变温度,产物中KC1O 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17amol 【答案】D【解析】A 、令n (ClO —)=1mol ,反应后()()c c --C1C1O =11,则n (Cl —)=11mol ,电子转移守恒,5×n (ClO 3—)+1×n (ClO —)=1×n (Cl —),即5×n (ClO 3—)+1×1mol=1×11mol ,解得n (ClO 3—)=2mol ,故溶液中()()c c --C1C1O =12,A 正确;B 、由Cl 原子守恒可知,2n (Cl 2)=n (KCl )+n (KClO )+n (KClO 3),由钾离子守恒可知n (KCl )+n (KClO )+n (KClO 3)=n (KOH ),故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12n (NaOH )=12amol ,B 正确;C 、氧化产物只有KClO 3时,转移电子最多,根据电子转移守恒5n (KCl )=n (KClO 3),由钾离子守恒:n (KCl )+n (KClO 3)=n (KOH ),故n (KClO 3)=16n (KOH )=16a mol ,转移电子最大物质的量=16a mol×5=56a mol ,氧化产物只有KClO 时,转移电子最少,根据电子转移守恒n (KCl )=n(KClO ),由钾离子守恒:n (KCl )+n (KClO )=n (KOH ),故n (KClO )=12n (KOH )= 12a mol ,,转移电子最小物质的量=12a mol×1=12a moll ,故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 的范围:12a mol≤n e ≤56amol ,C 正确;D 、氧化产物只有KClO 3时,其物质的量最大,由C 中计算可知:n 最大(KClO 3)=16n (KOH )=16a mol ,D 错误。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解析版

2014年山东高考理综化学试题7.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CH3CH3+Cl2CH3CH2Cl+HClCH2=CH2+HCl CH3CH2Cl均为取代反应B由油脂得到甘油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均发生了水解反应CCl2+2Br‾=2Cl‾+Br2Zn+Cu2+=Zn2++Cu 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D2Na2O2+2H2O+4NaOH+O2↑Cl2+H2O=HCl+HClO 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8.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D.35Cl与3717Cl得电子能力相同179.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FeO B. Fe2O3 C. FeSO4 D、Fe3O410.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 B.中和滴定C.制备乙酸乙酯 D.制取收集干燥氨气11.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mol苹果酸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生成1mol H2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12.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42‾、I‾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13.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c(NH4+)/ 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 (NH4+)= c (CH3COO‾)29.(17分)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 2(g)+NaCl(s)NaNO3(s)+ClNO(g) K1∆H < 0 (I)2NO(g)+Cl 2(g)2ClNO(g) K2∆H < 0 (II)(1)4NO 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 (用K1、K2表示)。
2014年山东省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2014年山东省高考化学试题分析1.(2014山东高考)7.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CH3CH3+Cl2CH3CH2Cl+HClCH2=CH2+HCl CH3CH2Cl均为取代反应B 由油脂得到甘油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均发生了水解反应C Cl2+2Br‾=2Cl‾+Br2Zn+Cu2+=Zn2++Cu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D 2Na2O2+2H2O=4NaOH+O2↑Cl2+H2O=HCl+HClO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掌握。
A中CH2=CH2+HCl CH3CH2Cl是加成反应;C中Zn+Cu2+=Zn2++Cu,Zn由0价升高到+2价,Zn单质被氧化;D中2Na2O2+2H2O=4NaOH+O2↑,O2中的O原子都是来源于Na2O2,与水无关;Cl2+H2O=HCl+HClO,HCl中氯离子是-1价,而HClO中氯离子是+1价。
2.(2014山东高考)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D.与得电子能力相同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掌握。
A、应该是同主族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可能是分子、原子、离子,如Na+、Mg2+、O2-、Ne等。
(这里常考的是“10电子”和“18电子”微粒)C、电子层数相同的离子,根据其核电核数大小判断:核电核数多的离子半径小,核电核数少的离子半径大;电子层数不同的离子,根据电子层数判断:电子层数多的离子半径大,电子层数少的离子半径小。
3.(2014山东高考)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FeO B. Fe2O3 C. FeSO4D、Fe3O4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化学式的计算3Fe2++4H++NO3-=3Fe3++NO↑+4H2O在等质量的情况下,FeO含铁量为77.8%,Fe2O3含铁量为70%,FeSO4含铁量为36.8%,Fe3O4理论上只有一个Fe2+,所以参加反应含铁量为24%。
2014高考真题——(山东卷)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山东卷7.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CH3CH3+Cl2CH3CH2Cl+HClCH2=CH2+HCl CH3CH2Cl均为取代反应B 由油脂得到甘油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均发生了水解反应C Cl2+2Br‾=2Cl‾+Br2Zn+Cu2+=Zn2++Cu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D 2Na2O2+2H2O+4NaOH+O2↑Cl2+H2O=HCl+HClO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8.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D.3517Cl与3717Cl得电子能力相同9.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FeO B. Fe2O3 C. FeSO4D、Fe3O410.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B.中和滴定C.制备乙酸乙酯D.制取收集干燥氨气11.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mol苹果酸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生成1mol H2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12.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42‾、I‾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13.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c(NH4+)/ 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 (NH4+)= c (CH3COO‾)29.(17分)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g)+NaCl(s)NaNO3(s)+ClNO(g)K1∆H < 0 (I)2NO(g)+Cl 2(g)2ClNO(g)K2∆H < 0 (II)(1)4NO 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 (用K1、K2表示)。
2014年山东省高考化学试卷(附参考答案+详细解析Word打印版)

2014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5分)下列选项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CH3CH3+Cl2CH3CH2Cl+HCl;CH2=CH2+HCl→CH3CH2Cl;均为取代反应B.由油脂得到甘油,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均发生了水解反应C.Cl2+2Br﹣═2Cl﹣+Br2,Zn+Cu2+═Zn2++Cu,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D.2Na2O2+2H2O═4NaOH+O2↑,Cl2+H2O═HCl+HClO,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2.(5分)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D.与得电子能力相同3.(5分)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FeO B.Fe2O3C.FeSO4D.Fe3O44.(5分)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B.中和滴定C.制备乙酸乙酯D.制备收集干燥的氨气5.(5分)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mol苹果酸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mol H2D.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6.(5分)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42﹣、I﹣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7.(5分)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 浓度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NH4+)=c(CH3COO﹣)三、解答题8.(17分)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2(g)+NaCl(s)⇌NaNO3(s)+ClNO(g)K1△H1<0(Ⅰ)2NO(g)+Cl2(g)⇌2ClNO(g)K2△H2<0(Ⅱ)(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用K1、K2表示).(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Ⅱ)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NO和0.1molCl2,10min时反应(Ⅱ)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1•min﹣1,则平衡后n(Cl2)=mol,NO的转化率α1=.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反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α2α1(填“>”“<”或“=”),平衡常数K2(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K2减小,可采取的措施是.(3)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应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含0.2mol NaOH的水溶液与0.2mol 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L溶液A,溶液B为0.1mol•L﹣1的CH3COONa溶液,则两溶液中c(NO)、c(NO)和c(CH3COO﹣)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 a=7.1×10﹣4mol•L﹣1,CH3COOH的电离常数K a=1.7×10﹣5mol•L﹣1)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的方法是.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9.(16分)离子液体是一种室温熔融盐,为非水体系.由有机阳离子、Al2Cl7﹣和AlCl4﹣组成的离子液体做电解液时,可在钢制品上电镀铝.(1)钢制品应接电源的极,已知电镀过程中不产生其他离子且有机阳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阴极电极反应式为,若改用AlCl3水溶液作电解液,则阴极产物为.(2)为测定镀层厚度,用NaOH溶液溶解钢制品表面的铝镀层,当反应转移6mol 电子时,所得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mol.(3)用铝粉和Fe2O3做铝热反应实验,需要的试剂还有a、KClb、KClO3c、MnO2d、Mg取少量铝热反应所得的固体混合物,将其溶于足量稀H2SO4,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填“能”或“不能”)说明固体混合物中无Fe2O3,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说明).10.(20分)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模拟生产过程.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Ⅰ)2H2S(aq)+SO2(g)═3S(s)+2H2O(l)(Ⅱ)S(s)+Na2SO3(aq)Na2S2O3(aq)(Ⅲ)(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D的作用是,装置E中为溶液.(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 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a、蒸馏水b、饱和Na2SO3溶液c、饱和NaHSO3溶液d、饱和NaHCO3溶液实验中,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采用的操作是,已知反应(Ⅲ)相对较慢,则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还有a、烧杯b、蒸发皿c、试管d、锥形瓶(4)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可析出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已知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S2O32﹣+2H+═S↓+SO2↑+H2O,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化学---化学与技术】11.(12分)工业上用重铬酸钠(Na2Cr2O7)结晶后的母液(含少量杂质Fe3+)生产重铬酸钾(K2Cr2O7),工艺流程及相关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1)由Na2Cr2O7生产K2Cr2O7的化学方程式为,通过冷却结晶析出大量K2Cr2O7的原因是.(2)向Na2Cr2O7母液中加碱液调pH的目的是.(3)固体A主要为(填化学式),固体B主要为(填化学式).(4)用热水洗涤固体A,回收的洗涤液转移到母液(填“Ⅰ”“Ⅱ”或“Ⅲ”)中,既能提高产率又可使能耗最低.【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2.石墨烯(如图甲)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平面结构新型碳材料,石墨烯中部分碳原子被氧化后,其平面结构会发生改变,转化为氧化石墨烯(如图乙).(1)图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σ键的个数为.(2)图乙中,1号C的杂化方式是,该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填“>”“<”或“=”)图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3)若将图乙所示的氧化石墨烯分散在H2O中,则氧化石墨烯中可与H2O形成氢键的原子有(填元素符号).(4)石墨烯可转化为富勒烯(C60),某金属M与C60可制备一种低温超导材料,晶胞如图丙所示,M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与内部,该晶胞中M原子的个数为,该材料的化学式为.【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3.3﹣对甲苯丙烯酸甲酯(E)是一种用于合成抗血栓药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HCHO+CH3CHO CH2=CHCHO+H2O(1)遇FeCl3溶液显紫色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种,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2)试剂C可选用下列中的.a、溴水b、银氨溶液c、酸性KMnO4溶液d、新制Cu(OH)2悬浊液(3)是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该物质与足量NaOH 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4)E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高聚物F,F的结构简式为.2014年山东省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5分)下列选项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CH3CH3+Cl2CH3CH2Cl+HCl;CH2=CH2+HCl→CH3CH2Cl;均为取代反应B.由油脂得到甘油,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均发生了水解反应C.Cl2+2Br﹣═2Cl﹣+Br2,Zn+Cu2+═Zn2++Cu,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D.2Na2O2+2H2O═4NaOH+O2↑,Cl2+H2O═HCl+HClO,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分析】A.CH2=CH2+HCl→CH3CH2Cl为烯烃的加成反应;B.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生成甘油;淀粉为多糖,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C.Cl2+2Br﹣═2Cl﹣+Br2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Zn+Cu2+═Zn2++Cu中Z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2Na2O2+2H2O═4NaOH+O2↑中只有过氧化钠中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Cl2+H2O═HCl+HClO中只有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解答】解:A.CH2=CH2+HCl→CH3CH2Cl为烯烃的加成反应,而CH3CH3+Cl2CH3CH2Cl+HCl为烷烃的取代反应,故A错误;B.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生成甘油;淀粉为多糖,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则均可发生水解反应,故B正确;C.Cl2+2Br﹣═2Cl﹣+Br2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Zn+Cu2+═Zn2++Cu中Z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前者单质被还原,后置单质被氧化,均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D.2Na2O2+2H2O═4NaOH+O2↑中只有过氧化钠中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Cl2+H2O═HCl+HClO中只有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D错误;故选:B。
2014年山东卷理综化学部分

( 已知 HNO2 电离常数 Ka
7.1×10
CH3COOH 的电离常数 Ka 1.7×10
5
mol·L 1)
可使溶液 A 和溶液 B 的 pH 相等的方法是________ a 向溶液 A 中加适 水 b 向溶液 A 中加适 NaOH
c 向溶液 B 中加适 水 d 30 向溶液 B 中加适 NaOH 非水体系 铝 产生 他离子且有机 离子 参 有机 离子 Al2Cl7
A 无色溶液中可能大 存在 Al3 B 酸性溶液中可能大 存在 Na C 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 存在 Na D 中性溶液中可能大 存在 Fe3 13
H1 H3[2014·山东卷] 已知某温度 0.1 mol·L
1
CH3COOH 和 NH3·H2O 的电离常数相等 )
向 10 mL 浓度
的 CH3COOH 溶液中滴加相 浓度的 水 在滴加过程中(
K2______(填“增大”“ 小”或“
(3)实验室可用 NaOH 溶液吸收 NO2 含 0.2 mol NaOH 的水溶液
H2O
0.2 mol NO2 恰好完全
0.1 mol·L
2
1
的 CH3COONa 溶液
则两溶液中 c(NO 3 )
c(NO 2 ) 和 c(CH3COO )
大到小的
序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l·L
所得还原产物的物质的 (3)用铝粉和 Fe2O3 做铝热 a KCl b 少 铝热 KClO3
c MnO2 d
所得的固体混合物 将 溶于足 稀 H2SO4 滴加 KSCN 溶液无明显 能”)说明固体混合物中无 Fe2O3 理 是________(用离
(山东省)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pdf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第I卷7.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CH 3CH3+Cl 2CH3CH2Cl+HClCH2=CH2+HCl CH3CH2Cl均为取代反应B 由油脂得到甘油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均发生了水解反应CCl2+2Br‾=2Cl‾+Br2Zn+Cu2+=Zn2++Cu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D2Na2O2+2H2O+4NaOH+O2↑Cl2+H2O=HCl+HClO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8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D.与得电子能力相同与9.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FeO B. Fe2O3 C. FeSO4D、Fe3O410.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11.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HOOC CH2—C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mol苹果酸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生成1mol H2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12.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OH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42‾、I‾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13.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 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1的CH3COOH 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c(NH4+)/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NH4+)=c(CH3COO‾)29.(17分)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2(g)+NaCl(s)NaNO3(s)+ClNO(g)K1∆H < 0 (I)2NO(g)+Cl2(g)2ClNO(g)K2∆H < 0 (II)(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 (用K1、K2表示)。
[8]2014山东理综完美解析
![[8]2014山东理综完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9df5c1da38376bae1fae0f.png)
2014年山东普通高考理综化学第Ⅰ卷 )【解析】A 项,错误,第2个反应为加成反应;B 项,正确,(C 6H 10O 5)n + nH 2O −−−−−→−稀硫酸、加热nC 6H 12O 6;C 项,错误,0Cl 2+2Br‾ = 21-Cl ‾+Br 2,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0Zn +Cu 2+ = 2+Zn 2++Cu ,单质被氧化的置换反应; D 项,错误,均为水既不作还原剂又不作氧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Na 21-O 2+H 2O = 2Na -2O H+210O 2~~~~1e -, 10Cl 2+ H 2O = H 1-Cl +H 1+Cl O~~~1e -。
8.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 .Cl -、S 2‾、Ca 2+、K +半径逐渐减小D .Cl 3517与Cl 3717得电子能力相同. 【答案】D【解析】A 项,错误,同主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 项,错误,Cl -、S 2‾、Ca 2+、K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不同;C 项,错误,电子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16S 2‾、17Cl -、19K +、20Ca 2+半径逐渐减小;D 项,正确,Cl 3517与Cl 3717属于同位素,核电荷数相同,电子数相同,得电子能力相同。
9.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 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 .FeO. B .Fe 2O 3 C .FeSO 4 D .Fe 3O 4【答案】A【解析】等质量时,能提供电子数越多,放出NO 越多。
A .12Fe +O (72g )~~~~13Fe +~~~~1e -B .Fe 2O 3不反应C .12Fe +SO 4(152g )~~~~13Fe +~~~~1e -D .1Fe 3O 4(2Fe +O ·3Fe +2O 3,232g )~~~~33Fe +~~~~1e -失去相同电子,所需质量最小的是FeO 。
2014年山东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2014年山东高考化学试题分析第一篇:2014年山东高考化学试题分析2014年高考(山东卷)化学试题评析2014年高考山东卷化学试题充分体现了有利于为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试题立足于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注重对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特别是突出了对信息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整体来看,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保持整体稳定力求有所创新今年的化学试题注重于对核心主干知识的考查,整卷没有偏题、怪题。
试题在形式上与考试说明样题保持一致,与以往的试题也保持相对稳定。
必做题中的选择题侧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大,难易搭配合理。
第7、8、11题相对简单,第9、10、12题属中等难度,13题将弱酸、弱碱和水的电离以及盐类的水解融为一体,既考查考生对过程的理解,又考查考生对最终结果的判断,思维容量较大,相对较难。
必做题中的填空简答题侧重于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难度梯度设置合理。
第29题(1)(2)、30题(2)、31题(1)(3)等较易,29题(3)、31题(2)等属于中等难度,30题(1)、32题(2)(3)等难度较大,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
三个选做模块试题特点鲜明,重点突出,难度均衡等值。
第8题为试卷的经典题目,试题突出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学科的重要地位,既有原子结构、元素性质,更体现物质性质的递变规律,题目覆盖面广,强调规律性的总结。
第7题表格的引入和第10题装置图的呈现,使信息呈现方式简洁明了,节约考生阅读时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命题思想。
11题的命题形式不再是就必修要求范围内有机化学的某些观点进行叙述,而是力求在考查中体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一重要化学思想。
题目通过借助合适的载体,对考点进行情境化的包装和叠加,提高了试题宽度和深度。
12题是山东卷首次出现离子共存这一经典题型,题目的情境设置既有各种离子的显性呈现方式,又有“无色溶液、酸性溶液、弱碱性溶液、中性溶液”等隐性条件的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7A CH3CH3+Cl2CH3CH2Cl+HClCH 2=CH2+HCl CH3CH2Cl均为取代反应B 由油脂得到甘油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均发生了水解反应C Cl2+2Br‾=2Cl‾+Br2 Zn+Cu2+=Zn2++Cu 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D 2Na2O2+2H2O+4NaOH+O2↑ Cl2+H2O=HCl+HClO 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8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 D.3517Cl与3717Cl得电子能力相同9.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FeO B. Fe2O3 C. FeSO4 D、Fe3O410.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 B.中和滴定 C.制备乙酸乙酯 D.制取收集干燥氨气11.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B.1mol苹果酸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生成1mol H2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12.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 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42‾、I‾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 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13.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B.c(NH4+)/ 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 (NH4+)= c (CH3COO‾)29.(17分)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2(g)+NaCl(s)NaNO3(s)+ClNO(g) K1∆H < 0 (I)2NO(g)+Cl2(g)2ClNO(g) K2∆H < 0 (II)(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 (用K1、K2表示)。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II)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NO和0.1mol Cl2,10min时反应(II)达到平衡。
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1•min-1,则平衡后n(Cl2)= mol,NO的转化率а1= 。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应(II)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а2а1(填“>”“<”或“=”),平衡常数K2(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若要使K2减小,可采用的措施是。
(3)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应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
含0.2mol NaOH的水溶液与0.2mol 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L溶液A,溶液B为0.1mol•L‾1的CH3COONa溶液,则两溶液中c(NO3‾)、c(NO2-)和c(CH3COO‾)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 a=7.1×10-4mol•L‾1,CH3COOH的电离常数K a=1.7×10-5mol•L‾1,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的方法是。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 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30.(16分)离子液体是一种室温熔融盐,为非水体系,由有机阳离子、Al2Cl7—和AlCl4—组成的离子液体作电解液时,可在钢制品上电镀铝。
(1)钢制品应接电源的极,已知电镀过程中不产生其他离子且有机阳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若改用AlCl3水溶液作电解液,则阴极产物为。
(2)为测定镀层厚度,用NaOH溶液溶解钢制品表面的铝镀层,当反应转移6 mol电子时,所得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 mol。
(3)用铝粉和Fe2O3做铝热反应实验,需要的试剂还有。
a.KCl b. KClO3 c. MnO2 d. Mg取少量铝热反应所得到的固体混合物,将其溶于足量稀H2SO4,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填“能”或“不能”)说明固体混合物中无Fe2O3,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31.(20分)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模拟生成过程。
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I)2H2S(aq)+SO2(g)=3S(s)+2H2O(l)(II)S(s)+Na2SO3(aq)Na2S2O3(aq)(III)(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注,若,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
装置D的作用是。
装置E中为溶液。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
a.蒸馏水 b.饱和Na2SO3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实验中,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采用的操作是。
已知反应(III)相对较慢,则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含有。
a .烧杯b .蒸发皿 c.试管 d .锥形瓶(4)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即可析出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
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已知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S2O32‾+2H+=S↓+SO2↑+H2O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选做部分】32.(12分)【化学—化学与技术】工业上用重铬酸钠(Na2Cr2O7)结晶后的母液(含少量杂质Fe3+)生产重铬酸钾(K2Cr2O7)。
工艺流程及相关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加热 沸腾母液IKCl(s) 母液II固体A 母液III固体A 反应器过滤碱液调PH=4冷却 结晶蒸发 浓缩 冷却 结晶 Na 2Cr 2O 7母液K 2Cr 2O 7(1)由Na 2Cr 2O 7生产K 2Cr 2O 7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冷却结晶析出大量K 2Cr 2O 7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Na 2Cr 2O 7母液中加碱液调PH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体A 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固体B 主要为________(填化学式)。
(4)用热水洗涤固体A ,回收的洗涤液转移到母液______(填“I ”“II ”或“III ”)中,既能提高产率又可使能耗最低。
33.(12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石墨烯(图甲)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平面结构新型碳材料,石墨烯中部分碳原子被氧化后,其平面结构会发生改变,转化为氧化石墨烯(图乙)图甲 石墨烯结构 图乙 氧化石墨烯结构 (1)图甲中,1号C 与相邻C 形成σ键的个数为___________。
(2)图乙中,1号C 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该C 与相邻C 形成的键角_______(填“>”“<”或“=”)图甲中1号C 与相邻C 形成的键角。
(3)若将图乙所示的氧化石墨烯分散到H 2O 中,则氧化石墨烯可与H 2O 形成氢键的原子有_______(填元素符号)。
(4)石墨烯可转化为富勒烯(C 60),某金属M 与C60可制备一种低温超导材料,晶胞如图所示,M 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与内部,该晶胞中M 原子的个数为______,该材料的化学式为______。
图丙34.(12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3-对甲苯丙烯酸甲酯(E )是一种用于合成抗血栓药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CO 3AlCl HCl −−−−−→、加热-−−−−−→3CH CHOOH 、加热B+−−−→C H ①②324CH OHH SO ,−−−−−→加热E已知:HCHO+CH 3CHO -−−−−→OH 、加热CH 2=CHCHO+H 2O 。
(1)遇FeCl 3溶液显紫色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A 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
B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2)试剂C 可选用下列中的_____________。
a 、溴水b 、银氨溶液c 、酸性KMnO 4溶液d 、新制Cu (OH )2悬浊液(3) 是E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该物质与足量NaOH 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高聚物F ,F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B 8、D 9、A 10、C 11、A 12、C 13、D29、(1)212K K (2)2.5×10-2;75%;>;不变;升高温度(3)c (NO 3‾) > c (NO 2-) > c (CH 3COO ‾);b 、c30、(1)负 4Al 2Cl 7—+3e -=Al+7AlCl 4—H 2 (2)3(3) b 、d 不能 Fe 2O 3+6H +=2Fe 3++3H 2O 2Fe 3++ Fe=3Fe 2+(或只写Fe+ 2Fe 3+ =3Fe 2+) 31、(1)液柱高度保持不变 ;防止倒吸;NaOH (合理即得分) (2)2:1 (3)c 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合理即得分) 溶液变澄清(或混浊消失);a 、d (4)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 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 2SO 4杂质。
(合理即得分) 32、1)Na 2Cr 2O 7+2KCl=K 2Cr 2O 7+2NaCl ;低温下K 2Cr 2O 7溶解度远小于其他组分,随温度的降低,K 2Cr 2O 7溶解度明显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