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平均数 -说课稿 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平均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平均数是怎么求出来的,学习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本单元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提高学生计算平均数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平均数。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常见的平均数;2.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3.了解平均数的用途。
能力目标:1.发现问题时正确地使用平均数;2.学习能够运用平均数的方法。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精神;2.爱护学习的积极心态。
三、教学内容1. 缘起学习数学,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平均数。
平均数是衡量一组数据的一种常见方式。
例如,当我们在看足球比赛时,我们经常会关注球队的平均得分。
也就是说,平均数是在统计中最常见的一种度量,因此在日常生活和数学中都有很大的应用。
2. 知识点本单元主要内容为平均数:1.平均数的概念;2.平均数的计算方法;3.平均数的应用。
3. 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识在导入新知识时,我们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
比如,以租借自行车的场景来引入平均数。
例如,居民区里有100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一辆自行车。
这些自行车的质量和价格各不相同。
如果平均每个学生租车费用是20元/小时,问这100辆自行车每小时的均价是多少?请让学生思考并写下自己的答案。
(2) 学习新知识在学习新知识时,我们要带领学生认识平均数的概念,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用途。
可以先用教师的讲解,结合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接着,再介绍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将数列中每个数相加之后除以数据的个数。
在讲解方法的同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
(3) 练习巩固在教学结束前,需要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在练习环节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进行练习。
比如,提供数列让学生计算平均数,或者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2.情境教学法;3.合作学习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以及感受数据整理的重要性和方法多样性。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理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概念及意义。
2.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画图、列表等)整理数据。
3.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整理方法。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接触过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对于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数据整理的方法和整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在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实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的本质,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够选择合适的整理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感受数据整理的重要性和方法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让学生明白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
2. 难点: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整理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我们需要收集和整理数据来解决问题。
2. 新课导入:介绍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概念及意义。
3.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整理数据。
5.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实践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发现整理数据的方法多样性。
6.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加减法。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学会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分数加减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分数运算。
但是,对于分数的加减法运算,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特别是对于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学会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学习保持积极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需要引导学生掌握通分的技巧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自主探究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发现和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3.练习法:通过丰富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内容包括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分数加减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故事,两个小朋友分水果,如何计算他们分到的水果的分数。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同时,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发现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例1、例2及“做一做”,是在学生近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研究的。
理解和把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
2.过程和方法:(1)合作交流,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2)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研究生活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认真刻苦的研究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的算理,即小数点对齐,计数单位相同的两个数才能相加减。
四、教学过程1、复旧知1)口算:18+70、125+6、27+15.2)课件出示一个整数加法算式:235+48=、783-359=。
师:同学们,这两道是什么算式?(学生回答)师:对,这是一道我们早已学过的整数加法算式,你们能很快列竖式计算吗?(学生独立计算)师:同学们,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点一名学生说说预设:(1)相同位数要对齐,从低位算起。
(2)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3)做减法时,被减数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一当作十,前一位退了一,就少了一。
师:看来同学们的整数加减法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加减法的新知识。
2、情境导入师:三年级时,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同学们对小数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经常能够用到小数?生1:商店和超市里商品的价格。
生2:测量身高的时候用到小数。
师:用的最多的地方是哪里?生:超市和商店里。
师:的确如此,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经常用到小数。
在购物过程中,我们不但会遇到小数,还会遇到小数的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小学数学四年级选用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教材,其中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编排了“小数加减法”这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是在学生近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
这一教学内容与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计算不在是枯燥乏味,而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
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
再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
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知中。
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小数加减法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三点: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具有对新生事物好奇的特点,借助“克隆牛”这一较新鲜事物的出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兴趣。
让学生提出2003年我国克隆牛的有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
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在巩固提高环节设置我与姚明比身高等的问题情境。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
第二,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由学生自己收集有用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_《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辨认从前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简单物体(单个具体物体)的形状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图形与几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上面、侧面)看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图。
难点是结合观察和操作进行简单的直观推理,展开合理想象,发展空间观念。
各种拼搭组成的立体图形形状各不相同,它们的视图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如果学生理解这一点,他们的空间观念和观察物体时数学思考的水平都能得到一次发展。
二、学情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四年级的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
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
所以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观察、实验、收集、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形成经验。
2.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四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概括能力,能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类似现象,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三、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组几何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一组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能通过观察、动手拼搭等活动能够想象出从不同位置看同一组立体模型的形状图,能根据看到的形状图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并能动手搭出想象的物体。
3.在活动中发展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体会生活中的数学美。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能通过观察、动手拼搭等活动能够画出从不同位置看同一组立体模型的形状图。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本文介绍了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内容、目标、重点和难点,以及教材编写的特点。
教学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三角形、图形运动、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等。
教学目标包括掌握小数的加减法、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定律、三角形特性、平均数和统计图的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是小数和三角形,教学难点是图形运动和三角形。
教材编写特点是改进四则运算编排、注重简便计算的应用、重视小数意义的理解。
1.改进小数点移动规律的表述,增加练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概念。
2.加强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增加探索性活动,删减图形拼组内容。
3.利用平移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平移的理解。
教学采用自主探索的活动情景,让学生探索如何运用平移解决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统计的含义。
5.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有趣的事例呈现数学思想方法,排除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干扰。
6.处理好“解决问题”的教学,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供丰富而课操作的案例。
例如,让学生运用小数点移动规律探索解决生活中的人民币对话问题。
7.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用数学的魅力和研究的收获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与内在动机。
本单元是本册书的重点单元之一,主要内容是关于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角度和位置所产生的形状变化。
通过研究本单元,学生可以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并培养数学思考的惯。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体验,理解不同角度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产生的形状变化,并认识到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形状。
2、通过操作、想象、判断等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惯,发展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研究热情,促进合作和交流的惯的养成。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和体验,理解不同角度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产生的形状变化。
四年级数学各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数学活动“1亿有多大”。
前面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已经掌握了“个”、“十”、“百”、“千”这几个计数单位,并且能够正确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本单元是在上述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因为在多位数中最常用的是亿以内的数,学生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后,比亿大的数的读写就可依此类推了。
另外教材还介绍了数的产生,多见的计算工具及使用的方法。
掌握大数的读、写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了解数的产生和世界上曾出现过的例外数字以及例外时期的计算工具,学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培养数感。
二、学情分析: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万以内数,能比较熟练地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大小比较,这样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就比较简易。
2、亿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并不多见,学生了解也不多,教学中应大量提供一些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联系。
3、亿以内数的读写法和大小比较与万以内数类似,学习中教师合适加以引导,学生可凭借知识经验自学自悟。
难点是大数的改写,教学中应让学生在掌握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讨论学习改写方法。
三、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相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4、通过介绍我国人口普查状况、算盘的发明等,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目标及教案)
⼈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标及教案)第六单元⼩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学习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的在⼈类⽣产和⽣活中要解决诸多的问题都离不开的⼩数加减法,是形成良好计算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元教学内容:其主要内容有:⼩数加法,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到⼩数运算。
单元教学⽬标:1、让学⽣⾃主探索⼩数加减法的计算⽅法,理解并能正确地进⾏加减法以及混合运算。
2、使学⽣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数同样适⽤,并会运⽤这些定律进⾏⼀些⼩数的简便计算,进⼀步发展学⽣的数感。
3、使学⽣体会⼩数加减法运算在⽣活中学习中的⼴泛运⽤,提⾼⼩数加减法能⼒的⾃觉性。
单元教学重点:1、让学⽣⾃主探索⼩数加减法的计算⽅法,理解并能正确地进⾏加减法以及混合运算。
单元教学难点:1、使学⽣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数同样适⽤,并会运⽤这些定律进⾏⼀些⼩数的简便计算,进⼀步发展学⽣的数感。
2、使学⽣体会⼩数加减法运算在⽣活中学习中的⼴泛运⽤,提⾼⼩数加减法能⼒的⾃觉性。
单元课时安排:6课时第⼀课时⼩数加减法教学内容:第95~ 97页例1、2教学⽬标:1、使学⽣理解掌握⼩数加、减法的⽅法。
2、培养学⽣的计算能⼒。
3、培养学⽣细⼼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计算⽅法。
教学难点: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复习引⼊。
1、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754+3826 2000-4932、引⼊:⼩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合并成⼀个数的运算,今天学习⼩数加法。
⼆、教授新课。
1、创设情景: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赛中,⼥⼦10⽶跳台双⼈决赛中,中国的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
2、劳丽诗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现在我们就把当时的情景回放⼀下。
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现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组合作:(1)根据上⾯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2)你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法。
小学数学4年级BS北师版下册第6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教学改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和规律。
04
数据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
01
02
03
04
平均数
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通 过将所有数据相加后除以数据
个数得到。
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 ,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即为中位
数。
众数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 数即为众数。
标准差
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通 过各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 和除以数据个数后开方得到。
相关系数
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 相关程度,取值范围为-1到1 之间,越接近1表示正相关, 越接近-1表示负相关,越接近 0表示无相关。
回归分析
通过找出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 的数学关系,来预测或解释数 据的一种方法。
05
实践应用
在生活中的数据表示和分析
80%
天气预报
通过收集和整理历史天气数据, 可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为日 常生活和出行提供参考。
0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收集的方法
调查法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直接从数据源获取信息 。
实验法
通过实验获取数据,适用于科学研究和产品测试 。
观察法
通过实地观察、记录数据,适用于不易或无法进 行调查的情况。
文献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数据,适用于历史数据和 已有研究成果。
数据整理的方法
分类整理
将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 或属性进行分类,便于
数据的表示
学习如何使用图表、表格和统 计量来表示数据,以便更直观 地理解数据。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分析最新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新课标对本学段(4—6年级)的要求:1、知识与技能: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亿以内的数,了解分数、百分数、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方程;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变换,能初步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数学思考: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3、解决问题: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4、情感与态度: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在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能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四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 第六单元《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案(1)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分析和表示《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0—91页。
教材分析:《平均数》这一内容在《教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概率与统计的知识。
此次课是学生首次正式地接触平均数这个概念,学生在此之前已经理解了平均分及除法运算的含义,但平均数与过去学的平均分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通过移多补少或计算得到的。
教学《平均教》要借助直观的教学手段,重视实际操,让学生经历“平均数”的意义的建立,发现平均数的特点,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平均数已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数学平均数可以代表班级的数学整体水平,班级的数学平均分是用全班数学总成绩除以班级人数得来的,对于学生来说,“平均数”的计算不难,难在理解其意义.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认识平均数,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在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3.体会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喜欢数学,喜欢思考。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可以灵活的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设计思路:四年级的学生大部分知道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但对于画图(移多补少)去找平均数缺乏生活经验,我以男、女生队跳绳比赛为主线进行设计。
当人数不相同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合适,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匀”出平均数的过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通过四人小组讨论,反馈交流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理解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接着,通过女生队增加1人,从而引起平均数的变化,理解平均数的特点。
最后通过几道练习题,来巩固学生们对平均数的认识,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平均数。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我们生活学习中的信息。
课件出示:数学平均分88分、平均身高是120.5厘米等。
师:同学们,在这些信息中都用了同一个词,你们发现了吗?(指着88、120.5…)这些数据都是平均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平均数的知识。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乘法分配律》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乘法分配律》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乘法分配律》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乘法分配律,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乘法运算,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乘法分配律的定义、例题讲解以及练习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但是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含义。
2.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理解。
2.如何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例题,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2.示范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展示如何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法:学生通过做练习题,巩固乘法分配律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投影仪和幻灯片。
3.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例如:有一个篮子,里面有3个红苹果和2个绿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呈现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例题,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拓展(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做。
小学数学_《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第72、73页例1、例2。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2.能力与方法目标:营造自主的探究空间,使学生在试做与探寻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的算理和方法,并从中渗透迁移、对比等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探寻“新情况”,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并从中感受到事物间的相互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弄清“得数的末尾如何去0简写”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自学(导学单)《小数加减法》导学单一、自学内容:课本72-73页例1、例2。
二、回顾旧知:1.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回顾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754+268= 1000-359= 1.2.3.三、自学新知:1.通过看书自学,尝试计算下面各题:12.3+32.7= 18.4-11.5= 12.4+21.23= 17.6-6.45=2.在自学和试算中还有哪些疑问?四、合作探究1.在组内说一说四个试做题目分别是怎样计算的。
然后在组里讨论交流小数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
(1)(2)(3)2.讨论对比: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相同点:不同点:(二)课堂学习1.(课件出示)展示课前教师整理的学生在自学中提出的问题。
上课前老师已经整理了同学们在自学中提出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研究小数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2.小组交流,研究算法。
(1)在自学过程中同学们都试做了导学单上的四道小数加减法题目,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计算这些题目的。
小组长注意汇总组里出现的错题,并带着同学们进行讨论,应该如何计算。
(2)讨论研究完这些题目,请每个小组都讨论一下应该怎样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3)小组讨论学习,教师随时巡视,注意收集学生在计算时出现的错例。
小学数学-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微能力认证获奖作品】 (119)
小学数学-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该内容是四年级下册教材第六单元关于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
它安排在三角形的分类之后,组织学生对不同形状和不同大小三角形度量内角的度数。
通过度量,各种三角形内角和之和都接近180°,引发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探究的欲望,应用折叠、拼凑等方法验证。
教材重视知识的探索与发现,安排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
教材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二、教学目标1.通过量、剪、拼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2.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3.使学生有科学实验态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四、教学难点用不同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五、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三角形认识的基础知识,会画三角形的底和高,并能够熟练的对三角形进行分类,而且对角的度量能够熟练运用。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我了解到,课前已经有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但却不知道怎样得到这个结论。
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因此,会在“量、算”的验证过程中出现两个问题:一是测量3个内角后所得到的和不是180°;二是学生知道了结论,操作时不自觉地利用结论,调整自己的测量,制造一个“伪结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操作活动中遇到的真问题。
此外,在验证不同形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时,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研讨“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法?验证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在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中,逐步的归纳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探索图形》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列表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正方体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与减法》
一、教学内容与作用
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加、减法。
它就是数的运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就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在三年级下册学习了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册的第1单元与第3单元,又分别学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减法的性质,及其简便运算,第4单元又进一步学习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在此基础上编排了本单元内容。
这部分内容又就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竖式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例1
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例2
总结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
例3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例4
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1,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
计算的算理,掌握一般算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使学生经历计算、比较、归纳、推理等活动,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增强计算的灵活性。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验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以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1、理解小数点对齐,即数位对齐的道理。
2、灵活选用方法使混合运算简便。
3、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与灵活性。
三、教材编排特点
1.选择生活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
内容编排上,以两位同学购买图书的情景贯穿教学,在例1、例2与例3中分别提供了用小数表示的相关图书的价格,然后结合现实情景与具体数量来研究小数的加减运算。
在做一做及练习题中,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现实出发,编排了相关的小数加减计算活动,如商品的价格、学生的体重、体育竞赛的成绩等。
通过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能使学生体会到小数加减计算的价值,以及对人类活动的重大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使小数计算成为一种学习的需要,而不就是简单的计算,同时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2,小数加减运算,集中编排,突出体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通过整数加、减法的学习可以很快掌握小数加减法中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及进、退位的规则。
小数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难点都集中在对小数点的处理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就是否需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化简。
因此,教材把小数加减法编排在同一例题中,便于集中研究算理,让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如,例1就是教学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先在小数加法中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问题,再迁移到小数减法;例2教学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
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活动做铺垫。
从整数加减法到小数加减法,再从小数加法到小数减法,由位数相同到位数不同,教材在编排上既突出了知识间的联系,又突出了重点,而且有目的地分散了小数加减法笔算的难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重视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学习新知的迁移作用,突破小数计算中的难点。
例1、例2的内容就是以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为基础的,并且例2教学的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又就是以例1教学的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为基础的。
在此基础上教学例3,从一步小数加
减法计算发展到两步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这样,学生就能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迁移、类推,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运算能力,体会到算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从而获得更多的小数加减法计算的经验,为后面例4的学习打下基础。
这样编排,不仅有利于学生把已有的旧知识与要学习的新知识联系起来,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实现学习的正迁移。
四、教学建议:
1,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素材。
教学时既可根据教材提供的买书情景为素材,引入小数加减法,也可以选择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素材开展学习活动,还可以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在课前到书店或超市调查喜欢的图书或物品的价格,收集与记录相关的数据,为学习小数加减法做好准备。
2,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应对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找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将整数加减法知识迁移到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用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经验来计算小数加减法,再根据学生的计算情况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列竖式时,应如何对齐数位的道理。
3,克服负迁移的影响,突破教学计算中的难点。
以计算8、3-6、45为例,学生计算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就是小数位不同,学生可能会出现把小数的末尾对齐的情况;二就是
被减数百分位上没有数字,而要在被减数的末尾添零,并且计算过程中又涉及了连续退位减的情况。
因此,教学时不但要让学生说清怎么算,还要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算,计算时可引导学生思考:要从哪一位算起?百分位上要算几减几?学生在计算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教学时应有层次的进行引导,让学生说清自己的算法。
如学生计算时,在被减数末尾添零后,可进一步追问添0的依据,使学生应用小数的性质来解释为什么这样计算,如果学生出现把小数末尾的数位对齐的情况,则可迁移前面学习的经验,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从而从计算单位的角度,或借助人民币单位等来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还可以引导学生举出反例加以说明,体会只有小数点对齐,才能保证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对齐,从而认识到小数点对齐的必要性,加深对算理的理解,为归纳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奠定基础。
4、使学生经历不完全归纳推理的过程。
教学时要沟通整数加法与小数加法的联系,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规律的过程,可以通过几组典型例子的呈现,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通过观察、计算、猜想,验证、推理等活动,使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举例验证的过程,通过不完全归纳法来发现,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也同样适用,进而体会这一结论的普遍意义,完善对加法运算定律的认知。
五、提高计算能力的有效对策。
1、预先打造错例,以“错误”为起点。
教师可以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发生错误的规律,凭借教学
经验,可以预测学生学习某知识时可能发生哪些错误,在课堂上预先引入“错误”,以“错误”为教学起点。
比如,许多学生在计算整数加减小数与被减数小数位数少于减数小数位数的减法时特别容易出错,因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呈现该类型的题目,让学生齐当“小判官”辨对错,让她们在议错、辨错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知识,同时又控制了可能发生的错误,防患于未然,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
2、捕捉生成错例,以“错误”为契机。
如:口算“2、8+2”时,一个学生说“等于3”,其余学生毫不犹豫地说“对”。
可引导全班同学对这种做法进行讨论,总结出错误的原因:原来学生由于受了整数加减法的影响,把8与2相加起来了。
真实的课堂教学因错误、发现、探究、进步的良性循环而充满活力。
当一些关键性的、有普遍意义的错误,被教师及时捕捉并提炼为新的学习材料,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我们只有重视课堂生成的错误,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从中找到学生出错的根源,并在思维的障碍处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才能避免错误的再次出现。
3、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防微杜渐。
(1)、认真检查的习惯。
认真检查就是杜绝小学生出现感知性错误的最有效方法。
练习时,要求学生每次做题前先瞧清楚题目,做完题后要认真核对数字与符号,查瞧算式就是否抄错,其次要查运算方法就是否合理,最后要检查运算过程与计算结果就是否正确。
久而久之,学生逐渐能养成良好的自我
检查的习惯。
(2)、规范书写的习惯。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笔者特别强调学生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格式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进位的数字要写在适当的位置上,退位点不能少。
(3)、打草稿的习惯。
有的学生出错的原因就是不打草稿,用口算造成的。
针对这种情况,要求每个学生要有一本草稿本,打草稿时书写要工整,草稿上的竖式也要把小数点对齐、条理清楚。
我还经常不定时检查学生的草稿本,表扬书写工整、准确认真的同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打草稿的习惯。
(4)、养成验算与估算的习惯。
养成自觉验算习惯,不仅可以瞧出计算过程与结果就是否正确,还能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使学生养成仔细、严格、认真的良好习惯。
检验时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如果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估算能力就是小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据平时的观察发现,学生在计算中所出现的错误,有时只要我们稍微注意估算一下,就可以发现。
而大多数学生都没有估算的习惯,她们往往在题目指明要估算时才去估算。
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计算之前先大略估计一下结果,计算后再与估算的结果比较一下,瞧就是否合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