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的假账丑闻可谓前仆后继
老会计谈“做假账”
真实的做假账、查假账的假烟分享“十个做企业的,有九个是做假账的。
”这个假账具体是如何作的,要把三张报表都葛平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哪怕作的是真帐有时候也横竖压不平。
说的也许好听,其他应收款调一调,具体操作起来也许会问题百出,这个对我来说一直都是未知区域,一直都是很想知道的。
一般的话,大多数的假账都能看出来。
我也碰到过很多公司的账做得很二的,一看就能看出来的,比如明明收入增加了那么多,缴纳的税务却少了很多,像这种假账很多的,而且很粗糙,我也不知道这种账是怎么过审计的,至少应该出个保留意见。
我对假账的一些经验,也许看上去不是很专业,但是还算实用。
在说假账手法的时候,也带了点案例,不过由于自从2004年之后,大的作假账的案子不多了,所以案例的年代可能有点远了,不过道理是一样的。
一、作假账的动机作假账专业点讲叫“会计欺诈”。
动机的话一般就下面几个了。
1.首次公开募股以及获取再融资资格我国A股公司IPO前要求其满足近三年连续盈利及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交易所规定是不少于5000万,而且其盈利指标对实际募集资金规模也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在IPO 环节进行利润操纵的公司数目最多,如ST麦科特、通海高科、ST红光等。
这种动机都是上个世纪的居多,现在保荐代表人的团队比以前专业多了,辅导期就开始把该剥的资产剥掉了,再一过内核小组这道光,出来的东西就算有假,绝大多数人是看不出的,2.避免业绩大幅下降及亏损出于对会计盈余的平滑处理,以及对被处以ST、PT的逃避,如桂林集琦2000年虚增收入使公司止住了明显的业绩下滑趋势;又如ST龙建(原北满特钢)1999年亏损,2000年虚增利润2590万元从而避免了其沦为ST板块。
当然万一真的业绩不行了,那么破光破摔,该计提的准备金和折旧就拼命提了,收入确认页想尽一切办法延后到下一年度。
这个老师上课都讲过的,不再多说了。
3股价配合说白了就是为了身价,或者把股价拉高了好兑现掉手上的股份。
《2024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范文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数量逐渐增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然而,部分上市公司为追求利益最大化,采取了不正当手段,其中包括财务造假。
财务造假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原则。
本文将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防范和打击财务造假行为提供参考。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现状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屡见不鲜。
这些公司通过虚增收入、虚减成本、虚构利润等手段,掩盖了真实的财务状况,误导了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三、案例分析(一)案例一:某科技公司财务造假案某科技公司通过虚增收入、虚减成本等手段,制造出虚假的财务报表。
该公司为了维持股价高位,不断进行再融资,以获取更多的资金。
然而,随着监管机构的深入调查,该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逐渐浮出水面。
最终,该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二)案例二:某制造业公司财务造假案某制造业公司通过虚构采购、虚增库存等手段,虚增利润。
同时,该公司还通过关联交易将资金转移至关联方,以逃避监管。
然而,这些行为最终被监管机构发现,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受到了严厉的处罚。
四、财务造假的原因及危害(一)原因1. 利益驱动:部分上市公司为追求更高的利润、维持股价或进行再融资,不惜采取财务造假手段。
2. 内部控制不健全:部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为财务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3. 外部监管不足:部分地区监管力度不够,对上市公司的监督检查不够严格,为财务造假提供了空间。
(二)危害1. 损害投资者利益:财务造假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取真实的财务信息,误导投资决策,损害投资者利益。
2. 破坏市场秩序:财务造假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原则,扰乱了市场秩序。
3. 降低市场信心:财务造假事件频繁发生,降低了投资者和市场对资本市场的信心。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成因及对策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情况频发,给投资者和市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和影响。
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多重原因,主要包括利益驱动、监管不力以及信息不对称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是必要的。
利益驱动被认为是导致财务报告舞弊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采取了各种手段来虚增业绩,以便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估值,从而增加股东的利益。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高管层的监督和责任追究,确保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应当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增加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任度,减少利益驱动的空间。
监管不力也是导致财务报告舞弊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的监管机制相对薄弱,监管部门和监管措施不足,导致一些上市公司得以逃避监管的限制,其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得以长期存在。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监管的力度和有效性。
应当提高监管部门的能力和专业水平,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应当加强监管措施的刚性执行,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提高监管的威慑力和有效性。
信息不对称也是导致财务报告舞弊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金融市场中,信息披露不充分和不真实往往导致了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一些上市公司为了逃避监管和市场监督,有意掩盖真实情况,故意提供虚假信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加强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真实性。
应当加强市场监督,对信息披露不真实的上市公司进行处罚,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多个方面的对策。
只有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监管力度和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财务报告舞弊的发生,保障投资者和市场的利益。
如何做假账的
如何做假账的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中国上市公司是如何做假账的中国上市公司的假账丑闻可谓前仆后继,连绵不绝。
从操纵利润到伪造销售单据,从关联交易到大股东占用资金,从虚报固定资产投资到少提折旧,西方资本市场常见的假账手段几乎全部被“移植”,还产生了不少“有中国特色”的假账技巧。
遗憾的是,中国媒体对上市公司假账的报道大部分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很少从技术层面揭穿上市公司造假的具体手段。
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识破某些不法企业的假账阴谋其实,只要具备简单的会计知识和投资经验,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许多假账手段都可以被识破,至少可以引起投资者的警惕。
我们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既要有各年度的纵向对比,又要有同类公司的横向对比,只有在对比中我们才能发现疑问和漏洞。
现在网络很发达,上市公司历年的年度报表、季度报表很容易就能找到,麻烦的是如何确定“同类公司”。
“同类公司”除了必须与我们分析的公司有相同的主营业务之外,资产规模、股本结构、历史背景也是越相似越好;对比越多,识破假账的概率就越大。
一、最大的假账来源:“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每一家现代工业企业都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这是做假账最方便快捷的途径。
为了抬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进行赊账交易(所谓关联企业是指与上市公司有股权关系的企业,如母公司、子公司等;关系企业是指虽然没有股权关系,但关系非常亲密的企业)。
顾名思义,既然是赊账交易,就绝不会产生现金流,它只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决不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
因此,当我们看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损益表上出现巨额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表却没有出现大量现金净流入时,就应该开始警觉:这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赊账交易操纵利润赊账交易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一般工业企业回收货款的周期都在一年以下,时间太长的账款会被列入坏账行列,影响公司利润,因此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在下一个年度把赊账交易解决掉。
【最新】企业因为做假账倒闭的案例word版本 (1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企业因为做假账倒闭的案例篇一:会计假账案例中国上市公司是如何做假账的---终于看懂了,冀老师讲的就在第一条出现了来源:孙瀚麟belongs的日志中国上市公司的假账丑闻可谓前仆后继,连绵不绝。
从操纵利润到伪造销售单据,从关联交易到大股东占用资金,从虚报固定资产投资到少提折旧,西方资本市场常见的假账手段几乎全部被“移植”,还产生了不少“有中国特色”的假账技巧。
遗憾的是,中国媒体对上市公司假账的报道大部分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很少从技术层面揭穿上市公司造假的具体手段。
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识破某些不法企业的假账阴谋?其实,只要具备简单的会计知识和投资经验,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许多假账手段都可以被识破,至少可以引起投资者的警惕。
我们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既要有各年度的纵向对比,又要有同类公司的横向对比,只有在对比中我们才能发现疑问和漏洞。
现在网络很发达,上市公司历年的年度报表、季度报表很容易就能找到,麻烦的是如何确定“同类公司”。
“同类公司”除了必须与我们分析的公司有相同的主营业务之外,资产规模、股本结构、历史背景也是越相似越好;对比越多,识破假账的概率就越大。
一、最大的假账来源:“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每一家现代工业企业都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这是做假账最方便快捷的途径。
为了抬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进行赊账交易(所谓关联企业是指与上市公司有股权关系的企业,如母公司、子公司等;关系企业是指虽然没有股权关系,但关系非常亲密的企业)。
顾名思义,既然是赊账交易,就绝不会产生现金流,它只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决不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
因此,当我们看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损益表上出现巨额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表却没有出现大量现金净流入时,就应该开始警觉:这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赊账交易操纵利润?赊账交易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一般工业企业回收货款的周期都在一年以下,时间太长的账款会被列入坏账行列,影响公司利润,因此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在下一个年度把赊账交易解决掉。
上市公司20年造假丑闻扫描
上市公司20年造假丑闻扫描作者:小成来源:《检察风云》2011年第18期1992年,第一个被停牌的财务欺诈公司——深圳原野财务造假案事件:作为1990年中国证券市场初立,深圳首批发行的五只股票之一,深圳原野自上市后,从1990年5月至6月间,股价就上涨了210%,堪称当时的“股王”。
后经查明:原野公司自1990年至原野公司董事长彭建东借鸡生蛋骗取国资,以一系列手段逐渐掏空上市公司深圳原野。
此案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第一起上市公司欺诈案。
后续:1992年7月7日,深圳原野股票停牌,成为中国股市中第一只因为财务欺诈而被停牌的股票。
而1个月后,深圳股市爆发了震惊全国的“8·10”风波。
随后国务院紧急做出反应,由此诞生了由13个部委组成的国务院证券委,另成立中国证监会,负责日常监管和决策执行。
1993年,国内证券市场上第一起上市公司收购案——宝安违规收购案事件:1993年,深宝安旗下几家公司在二级市场上悄悄收购延中实业的股票,随后,延中实业将宝安的违规操作上报证监会,至此,“宝延风波”进入公众视线。
这也是 1993年4月证监会颁布《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9月宣布对国内法人开放A股交易后,国内证券市场上第一起上市公司收购案。
处理: 1993年10月22日,证监会肯定宝安购入延中股票是市场行为,持股有效;但对宝安信息披露不及时处以100万元罚款。
“宝延风波”由此平息。
1994年,大东海财务造假案事件:大东海公司为取得上市资格,1993年至1997年间,虚列收入及投资收益等共计2.4亿元。
类似大东海“包装”上市,虚构前三年利润,以达到IPO 目的的公司还有东方锅炉、红光实业、麦科特等。
处理:无明确处理结果公布。
1995年,法人股转配红股违规上市——四川长虹案事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在国务院就国家股、法人股的流通问题未作规定以前,社会公众受让的法人股转配部分暂不上市。
1995年7月24日,四川长虹公告配股说明书。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案例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案例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扩大开放的进程,上市公司在我国资本市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上市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公司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采取了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财务舞弊。
本文将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嘉实证券的财务舞弊案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典型案例之一。
2016年,嘉实证券发布了涉嫌虚假陈述的《关于与库蓝新技术交易》的公告,公告中称其已与库蓝新技术签订合作协议。
然而,事后发现该公告内容存在虚假陈述,实际上该交易并未达成。
这一案例揭示了公司为了营造良好的业绩而发布虚假信息的行为。
其次,中弘股份的财务造假案也是一个典型案例。
2016年,中弘股份发布的年报显示,公司实现了巨额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
然而,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利润都是虚构的。
这一案例揭示了公司为了符合投资者的期望和吸引更多的投资,故意夸大公司的业绩。
此外,云南白药的财务造假案也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2018年,云南白药因涉嫌虚增利润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调查发现,云南白药虚增了大量的销售和利润数据,以吸引投资者的关注。
这一案例揭示了公司为了保持高增长、提高股价和扩大公司规模,故意歪曲财务数据的行为。
以上这些案例只是冰山一角,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问题长期存在,且涉及众多行业。
财务造假不仅影响了公司的声誉和信誉,也对投资者和整个资本市场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那么,财务舞弊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上市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需要向投资者展示出良好的业绩和前景。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一些公司选择通过虚增销售收入、利润或资产来误导市场。
其次,一些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个人利益,往往会主导财务造假,以便获得更高的薪酬或激励措施。
此外,财务舞弊的发生还与监管不力、内部控制不完善等因素有关。
对于如何防范和打击财务舞弊,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从根本上遏制财务舞弊行为。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例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例分析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例层出不穷,造假手法也越
来越高明。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案例分析:
1. 东方日升
东方日升是一家从事光伏产业的上市公司,在2012年至2016
年期间,其高管为了完成目标,采用了多种手段突破当光伏行业市
场的瓶颈,其中一个手段就是会计造假。
这些公司在财务报表中将
销售收入、利润等虚高,使公司操纵了市场价格,误导了公众和投
资者,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和投资损失。
最终,东方日升因为涉
嫌财务造假而被证监会暂停上市并被罚款。
2. 聚龙股份
聚龙股份是一家从事电子电器行业的上市公司,在2016年,该
公司的内部控制出现严重漏洞,很快就发现了大量的财务造假行为,影响了公司的财务状况、业绩,将多年的财务真相隐藏起来。
最终
证监会对该公司实施了退市、罚款的处罚措施。
3. 安正时
安正时是一家从事电子电器行业的上市公司,在公司业务和财
务数据逐步步入发展趋势的过程中,该公司高层客串制造出大量虚
假业绩和虚假财务信息,使公司的利益集团获得了获利。
最终,证
监会对公司实施了退市、罚款等措施,公司实际控制人也被判处刑期。
以上几个案例不仅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让大家看到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严重性。
这些公司通过造假方式来掩盖真
实财务状况,导致投资者对企业发展前景的认识出现偏差,对企业形象和信誉形成了不能弥补的损害。
因此,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审核、监管和问责,对保护投资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指上市公司为了虚增利润、掩盖亏损或者其他目的,通过人为操作、编造虚假交易等手段,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伪造,以达到误导投资者、违背证券监管规定的行为。
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声誉和利益,也对投资者和市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一直备受关注。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屡见不鲜。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就是2015年发生在A股市场的“中环股份财务造假案”。
中环股份是一家从事环保设备制造和销售的公司,其2014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净利润1.87亿元。
然而,经过调查发现,中环股份存在多项财务造假行为,包括虚构销售合同、虚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手段,造成公司财务数据严重失真。
这一事件不仅导致中环股份股价暴跌,也让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另外,2016年发生在A股市场的“康得新财务造假案”也是备受瞩目的案例。
康得新是一家专业从事建筑涂料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其2015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净利润11.89亿元。
然而,经过调查发现,康得新存在多项财务数据造假行为,包括虚构交易、虚假披露关联交易等手段,导致公司财务数据严重失真。
这一事件不仅让康得新股价暴跌,也让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以上两起案例都是典型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其共同点是通过虚构交易、编造虚假合同等手段,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伪造,以达到误导投资者的目的。
这些案例的发生不仅揭露了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漏洞和问题,也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防范和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完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审核力度,提高财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真实性。
同时,上市公司也应加强内部控制,规范财务管理行为,提高财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增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信任度。
总的来说,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对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2024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范文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篇一一、引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威胁之一。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应运而生,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财务造假现象。
这些造假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原则。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发生的原因、手段及后果,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概述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屡见不鲜。
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包括万福生科、绿大地、金亚科技等。
这些公司通过虚构收入、虚增利润、操纵财务报表等手段进行财务造假,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以万福生科为例,该公司通过虚构合同、伪造单据等手段虚增收入和利润,最终被证监会查处。
三、财务造假的原因及手段(一)财务造假的原因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一些公司为了获得更好的市场表现和更高的股价,追求短期利益,通过财务造假来虚增收入和利润。
其次,一些公司内部管理不规范,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此外,一些外部因素如市场环境、监管政策等也会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财务造假的手段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虚构合同、虚增收入、操纵财务报表等。
其中,虚构合同是最常见的手段之一,通过伪造合同、伪造单据等手段来虚增收入和利润。
此外,还有一些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资产重组等手段进行财务造假。
四、财务造假的后果及影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首先,它会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破坏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原则。
其次,财务造假会导致公司股价下跌,投资者信心丧失,进而影响整个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此外,财务造假还会导致公司面临法律责任和刑事责任,对公司的声誉和形象造成极大的损害。
五、防范措施及建议为了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的发生,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关键。
《2024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范文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然而,一些公司为了追求利润、避免退市、提高股价等目的,采用财务造假手段,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利益,破坏了市场秩序。
本文将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防范和打击财务造假提供参考。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状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屡见不鲜。
这些公司通过虚构利润、隐瞒债务、操纵股价等手段,制造出虚假的财务报告,欺骗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利益,甚至可能导致公司破产、高管被追究刑事责任等严重后果。
三、案例分析(一)案例一:某科技公司财务造假案某科技公司通过虚构营业收入、利润等手段,制造出虚假的财务报告,导致投资者对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产生误解。
经调查发现,该公司虚构的营业收入和利润金额巨大,且持续时间较长。
该公司在被发现财务造假后,股价大跌,高管被追究刑事责任,公司形象严重受损。
(二)案例二:某地产公司财务造假案某地产公司为了掩盖高负债、高风险的经营状况,通过虚构资产、隐瞒债务等手段,制造出虚假的财务报告。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监管的加强,该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被揭露。
投资者纷纷抛售该公司股票,股价暴跌。
该公司最终因无法偿还债务而破产。
四、财务造假的原因及危害(一)原因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一些公司为了追求利润、避免退市等目的,会采取财务造假手段。
其次,一些公司内部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导致财务造假行为得以发生。
此外,一些外部因素如市场竞争、监管不力等也为财务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危害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对投资者、市场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首先,投资者因受到误导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导致损失惨重。
其次,市场秩序被破坏,信任度降低。
最后,社会资源分配不公,损害了社会公平和正义。
五、防范和打击财务造假的措施(一)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上市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上市公司舞弊案例
上市公司舞弊案例上市公司舞弊案例屡见不鲜,这些案例不仅对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损害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舞弊行为的出现,不仅仅是公司内部管理不善,更是对监管制度的漏洞和监管部门的不力。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典型的上市公司舞弊案例。
第一,中潜股份公司。
中潜股份公司是一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曾经是国内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制造商。
然而,在2015年,该公司因为涉嫌财务造假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经过调查发现,中潜股份公司在年报中虚增了销售额和利润,对外发布的财务报表与实际情况存在严重差异。
这些虚假的财务数据误导了投资者,导致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第二,康美药业。
康美药业是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是国内知名的医药制造企业。
然而,2019年,康美药业因为涉嫌财务造假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康美药业在财务报表中虚增了营业收入和利润,对外公布的财务数据与实际情况存在严重出入。
这些虚假的财务数据给投资者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也严重损害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第三,山东华鹏玻璃。
山东华鹏玻璃是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玻璃制造企业。
然而,2018年,山东华鹏玻璃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调查发现,山东华鹏玻璃在信息披露中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等违法行为,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这些违法行为不仅伤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严重损害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这些上市公司舞弊案例表明,舞弊行为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严重损害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加大对舞弊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的秩序和稳定。
同时,上市公司也应加强内部管理,加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高公司的透明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我国上市公司虚假财务信息披露典型案例的评析和反思
我国上市公司虚假财务信息披露典型案例的评析和反思第一篇:我国上市公司虚假财务信息披露典型案例的评析和反思我国上市公司虚假财务信息披露典型案例的评析和反思在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是连接广大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纽带,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证券监管机构监管上市公司的主要途径,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财务信息披露制度是各国证券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既关系着股东的利益,又关系着证券市场的稳定。
目前我国已经发布实施了一系列法规,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原则要求和内容体系做出规定。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中还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现象,既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也使广大投资者蒙受了许多不应有的损失和风险,因此规范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呼声越来越高。
本文针对我国近期资本市场上出现影响较大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造假案例,根据其虚假财务信息有关事实,分析其虚假财务信息的披露手法,探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不规范的原因,并对现有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及其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防范对策。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导言,介绍选题动机、目的及研究的思路。
第二章为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介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理论依据、目的、范围与相关规定。
第三章为我国上市虚假财务信息披露的典型案例分析,选择近期资本市场影响较大的上市公司虚假财务信息披露的案例,根据其虚假财务信息披露的事实,分析其造假方式。
第四章为我国上市公司虚假财务信息典型案例的成因分析,从社会、摘要个人、行业以及上市公司本身来分析其披露虚假财务信息的形成原因。
第五章为对上市公司虚假财务信息披露的防范对策,针对造成上市公司披露虚假财务信息的原因,提出从法制建设、行业自律、个人诚信建设以及增加财务信息披露内容等方面对披露虚假财务信息的行为进行防范。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披露虚假财务信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希望能对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保护投资者权益方面有所启示或帮助。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信息的审计案例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信息的审计案例咱今天就来唠唠上市公司虚假财务信息这档子事儿。
您知道吗,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就说之前我碰到过这么一家上市公司,表面上那叫一个风光无限。
财报数字漂亮得很,利润蹭蹭涨,股价也一路飙升。
可这背后啊,却藏着不为人知的猫腻。
咱审计人员一进去,就感觉气氛有点不对劲儿。
公司里的人表面上客客气气,可眼神里总透着那么一丝慌张。
我们从最基础的账目开始查起,一笔一笔,一丝一毫都不敢放过。
这查账的过程,就像在一个巨大的迷宫里找出口。
每一个数字都是一个岔路口,一不小心就可能走岔了。
比如说,有一笔销售业务,看起来金额巨大,利润丰厚。
但仔细一瞧,这合同签得也太蹊跷了,交易时间、付款方式都透着古怪。
还有那些成本核算,也是乱得像一团麻。
明明应该计入成本的费用,却被巧妙地隐藏在了其他科目里。
这就好比是把垃圾藏在了床底下,以为别人看不到,可咱审计人员的眼睛那可是雪亮的!再说说这公司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
按正常情况,应该根据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损耗程度来计算。
可这家公司呢,随心所欲地调整折旧政策,一会儿延长折旧年限,一会儿又降低折旧率,就是为了让利润看起来更漂亮。
经过我们没日没夜地奋战,抽丝剥茧,终于找到了关键的证据。
原来,他们为了达到业绩目标,虚构了不少收入,还把一些本该确认的费用推迟到了以后年度。
这就像是给自己脸上抹了厚厚的粉,想要掩盖住真实的面目。
这事儿可给投资者们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那些相信了虚假财报的投资者,满心欢喜地把钱投进去,最后却发现自己掉进了一个大坑。
所以啊,审计工作那真是责任重大。
我们就像是财务世界的警察,要把那些造假的家伙一个个揪出来,还市场一个清白。
这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一颗执着、公正的心。
总之,上市公司虚假财务信息这事儿,危害极大。
咱们可得擦亮眼睛,别被那些表面的繁荣给骗了。
审计人员也得时刻保持警惕,守护好财务领域的这片净土!。
作假帐的内幕
中国上市公司的假账丑闻可谓前仆后继,连绵不绝。
从操纵利润到伪造销售单据,从关联交易到大股东占用资金,从虚报固定资产投资到少提折旧,西方资本市场常见的假账手段几乎全部被“移植”,还产生了不少“有中国特色”的假账技巧。
遗憾的是,中国媒体对上市公司假账的报道大部分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很少从技术层面揭穿上市公司造假的具体手段。
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识破某些不法企业的假账阴谋?其实,只要具备简单的会计知识和投资经验,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许多假账手段都可以被识破,至少可以引起投资者的警惕。
我们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既要有各年度的纵向对比,又要有同类公司的横向对比,只有在对比中我们才能发现疑问和漏洞。
现在网络很发达,上市公司历年的年度报表、季度报表很容易就能找到,麻烦的是如何确定“同类公司”。
“同类公司”除了必须与我们分析的公司有相同的主营业务之外,资产规模、股本结构、历史背景也是越相似越好;对比越多,识破假账的概率就越大。
一、最大的假账来源:“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每一家现代工业企业都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这是做假账最方便快捷的途径。
为了抬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进行赊账交易(所谓关联企业是指与上市公司有股权关系的企业,如母公司、子公司等;关系企业是指虽然没有股权关系,但关系非常亲密的企业)。
顾名思义,既然是赊账交易,就绝不会产生现金流,它只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决不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
因此,当我们看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损益表上出现巨额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表却没有出现大量现金净流入时,就应该开始警觉:这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赊账交易操纵利润?赊账交易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一般工业企业回收货款的周期都在一年以下,时间太长的账款会被列入坏账行列,影响公司利润,因此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在下一个年度把赊账交易解决掉。
我国上市公司舞弊案例
我国上市公司舞弊案例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舞弊案件频发,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和有序运行,也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2015年发生的“贵州茅台”案件。
贵州茅台股价在2015年以来一路
飙升,但在2015年11月,贵州茅台股价突然大跌,投资者损失惨重。
经过调查,发现
贵州茅台董事长陈世炎涉嫌操纵股票价格,被警方立案侦查。
此外,还有2015年发生的“深圳国资改革”案件。
深圳国资改革股价在2015年以来一路
飙升,但在2015年12月,深圳国资改革股价突然大跌,投资者损失惨重。
经过调查,
发现深圳国资改革董事长陈某涉嫌操纵股票价格,被警方立案侦查。
以上两起案件,都是因为上市公司董事长操纵股票价格,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
这些案件
的发生,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严重破坏了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和有序运行。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严格执行证券法律法规,严厉打击股票市场的违
法行为,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和有序运行。
我国财务造假典型案例
我国财务造假典型案例
那咱得说说康美药业这事儿,那可算是财务造假的“大明星”案例了。
康美药业啊,以前在市场上看起来那可是风光无限。
可谁能想到呢,背后居然玩起了财务造假的把戏。
他们把账做得那叫一个乱,虚增了好多好多的货币资金,就像吹气球一样,把自己的财务报表变得特别好看,骗了好多投资者呢。
本来没那么多钱在账上,非要说有那么多,这就好比一个人本来兜里就几块钱,却对外宣称自己有好几百,这不就是瞎扯嘛。
还有獐子岛也特别逗。
獐子岛说自己养的那些扇贝啊,一会儿游没了,一会儿又游回来了。
这扇贝跟成精了似的。
其实呢,这背后就是财务造假的遮羞布。
他们可能是想通过这种奇葩的理由来掩盖自己财务数据上的窟窿。
你想啊,正常的扇贝哪能这么神出鬼没的,这明显就是在糊弄人,想在财务上动手脚又找不到好借口,就拿扇贝来做文章。
还有雅百特这个公司,那也是相当“厉害”。
他们虚构海外工程项目,就为了让自己的业绩看起来很棒。
这就好比是自己在脑海里虚构了一个超级赚钱的买卖,然后假装这个买卖真的存在,还把这个假的收入写进财务报表里。
投资者们还以为这公司在海外开拓了大市场呢,结果都是假的,这种欺骗行为真的是让投资者们特别受伤啊。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的原因及对策近年来,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不仅严重地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信心,破坏了证券市场健康运营的秩序,更使会计执业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
治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行为的任务非常艰巨,同时对上市公司、投资机构、中介机构、媒体等各方面的治理,直接关系到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
一、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的原因分析(一)企业管理当局和控股股东有操纵会计信息的要求。
第一,上市前为取得上市资格和较好的发行价格。
第二,上市后为取得增资扩股资格。
第三,为免于特别处理或摘牌。
(二)中介机构协助上市公司造假。
中介机构主要有: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商、律师等,他们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介机构为争客户、抢市场对拟上市公司及己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视而不见。
审计《检查结果》批露的十个主要问题中,包括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掩盖违规担保损失虚增利润一例、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逃避税收一例和中鸿信建元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掩盖担保事项一例,都属于对该上市公司进行审计,已经查明上述问题,但其注册会计师未予以指明。
(三)国家税务部门纵容上市公司造假。
各级税务部门的经济收入直接与其任务的完成情况相关,由于利益的驱动,有些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为维护地方或部门形象,为完成征税任务,有意识地引导企业会计造假,行政干预银行贷款给企业,以解决企业虚报利润应上交税收的资金,对虚假的会计信息听之任之。
(四)中小股东的投机性。
在“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需要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掩盖其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非法活动,借以转移上市公司利润或长期占用上市公司资产。
中小股东投机性过强,往往只注重股票的二级市场表现而不关心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不能形成合法组织或相关利益代表维护自身权益。
二、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的对策建议(一)加大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成本,减少会计造假收益。
中国上市公司的假账丑闻可谓前仆后继
中国上市公司的假账丑闻可谓前仆后继中国上市公司的假账丑闻可谓前仆后继,连绵不绝。
从操纵利润到伪造销售单据,从关联交易到大股东占用资金,从虚报固定资产投资到少提折旧,西方资本市场常见的假账手段几乎全部被“移植”,还产生了不少“有中国特色”的假账技巧。
遗憾的是,中国媒体对上市公司假账的报道大部分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很少从技术层面揭穿上市公司造假的具体手段。
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识破某些不法企业的假账阴谋?其实,只要具备简单的会计知识和投资经验,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许多假账手段都可以被识破,至少可以引起投资者的警惕。
我们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既要有各年度的纵向对比,又要有同类公司的横向对比,只有在对比中我们才能发现疑问和漏洞。
现在网络很发达,上市公司历年的年度报表、季度报表很容易就能找到,麻烦的是如何确定“同类公司”。
“同类公司”除了必须与我们分析的公司有相同的主营业务之外,资产规模、股本结构、历史背景也是越相似越好;对比越多,识破假账的概率就越大。
一、最大的假账来源:“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 每一家现代工业企业都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这是做假账最方便快捷的途径。
为了抬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进行赊账交易(所谓关联企业是指与上市公司有股权关系的企业,如母公司、子公司等;关系企业是指虽然没有股权关系,但关系非常亲密的企业)。
顾名思义,既然是赊账交易,就绝不会产生现金流,它只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决不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
因此,当我们看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损益表上出现巨额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表却没有出现大量现金净流入时,就应该开始警觉:这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赊账交易操纵利润?赊账交易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一般工业企业回收货款的周期都在一年以下,时间太长的账款会被列入坏账行列,影响公司利润,因此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在下一个年度把赊账交易解决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上市公司的假账丑闻可谓前仆后继,连绵不绝。
从操纵利润到伪造销售单据,从关联交易到大股东占用资金,从虚报固定资产投资到少提折旧,西方资本市场常见的假账手段几乎全部被“移植”,还产生了不少“有中国特色”的假账技巧。
遗憾的是,中国媒体对上市公司假账的报道大部分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很少从技术层面揭穿上市公司造假的具体手段。
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识破某些不法企业的假账阴谋?其实,只要具备简单的会计知识和投资经验,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许多假账手段都可以被识破,至少可以引起投资者的警惕。
我们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既要有各年度的纵向对比,又要有同类公司的横向对比,只有在对比中我们才能发现疑问和漏洞。
现在网络很发达,上市公司历年的年度报表、季度报表很容易就能找到,麻烦的是如何确定“同类公司”。
“同类公司”除了必须与我们分析的公司有相同的主营业务之外,资产规模、股本结构、历史背景也是越相似越好;对比越多,识破假账的概率就越大。
一、最大的假账来源:“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 每一家现代工业企业都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这是做假账最方便快捷的途径。
为了抬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进行赊账交易(所谓关联企业是指与上市公司有股权关系的企业,如母公司、子公司等;关系企业是指虽然没有股权关系,但关系非常亲密的企业)。
顾名思义,既然是赊账交易,就绝不会产生现金流,它只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决不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
因此,当我们看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损益表上出现巨额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表却没有出现大量现金净流入时,就应该开始警觉:这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赊账交易操纵利润?赊账交易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一般工业企业回收货款的周期都在一年以下,时间太长的账款会被列入坏账行列,影响公司利润,因此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在下一个年度把赊账交易解决掉。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让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把货物退回来,填写一个退货单据,这笔交易就相当于没有发生,上一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都要重新修正,但是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已经太晚了。
打个比方说,某家汽车公司声称自己在2004年卖出了1万台汽车,赚取了1000万美圆利润(当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会注明是赊账销售),这使得它的股价一路攀升;到了2005年年底,这家汽车公司突然又声称2004年销售的1万辆汽车都被退货了,此前宣布的1000万美圆利润都要取消,股价肯定会一落千丈,缺乏警惕的投资者必然损失惨重。
在西方,投资者的经验都比较丰富,这种小把戏骗不过市场;但是在中国,不但普通投资者缺乏经验,机构投资者、分析机构和证券媒体都缺乏相应的水平,类似的假账陷阱还真的骗过了不少人。
更严重的违规操作则是虚构应收账款,伪造根本不存在的销售记录,这已经超出了普通的“操纵利润”范畴,是彻头彻尾的造假。
当年的“银广夏”和“郑百文”就曾经因为虚构应收账款被处以重罚。
在“达尔曼”重大假账事件中,“虚构应收账款”同样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可以是委托理财,可以是某种短期借款,也可以是使用某种无形资产的款项等等。
让我们站在做假账的企业的角度来看问题,“其他应收款”的操纵难度显然比“应收账款”要低,因为“应收账款”毕竟是货款,需要实物,实物销售单据被发现造假的可能性比较大。
而其他应收款,在造假方面比较容易,而且估价的随意性比较大,不容易露出马脚。
有了银广夏和郑百文虚构销售记录被发现的前车之鉴,后来的造假者倾向于更安全的造假手段;“其他应收款”则来无影去无踪,除非派出专业人士进行详细调查,很难抓到确实证据。
对于服务业企业来讲,由于销售的不是产品,当然不可能有“应收账款”,如果要做假账,只能在“其他应收款”上做手脚。
在中国股市,“其他应收款”居高不下的公司很多,真的被查明做假账的却少之又少。
换一个角度思考,许多公司的高额“其他应收款”不完全是虚构利润的结果,而是大股东占用公司资金的结果。
早在2001年,中国上市公司就进行了大规模清理欠款的努力,大部分欠款都是大股东挪用资金的结果,而且大部分以“其他应收款”的名义进入会计账目。
虽然大股东挪用上市公司资金早已被视为中国股市的顽症,并被监管部门三令五申进行清查,但至今仍没有根治的迹象。
在目前中国的公司治理模式下,大股东想企业资金简直是易如反掌;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做假账,但肯定是一种违规行为。
二、与“应收账款”相连的“坏账准备金” 与应收账款相对应的关键词是“坏账准备金”,通俗的说,坏账准备金就是假设应收账款中有一定比例无法收回,对方有可能赖帐,必须提前把这部分赖帐金额扣掉。
对于应收账款数额巨大的企业,坏账准备金一个百分点的变化都可能造成净利润的急剧变化。
举个例子,波音公司每年销售的客运飞机价值是以十亿美圆计算的,这些飞机都是分期付款,只要坏账准备金变化一个百分点,波音公司的净利润就会出现上千万美圆的变化,对股价产生戏剧性影响。
1999年之前,中国会计制度对坏账准备金规定很不严格,大部分企业的坏账准备金比例都很低,有的甚至低到0.1%,远远低于国际惯例。
1999年是中国会计政策的转折点,坏账准备金比例明显增高,一般制造业企业的坏账准备金比例都在3%以上。
但是,国家不可能硬性规定所有行业的坏账准备金比例,留给企业自主操纵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从西方企业的实践来看,利用坏账准备金做假账有两种手段——一种是多计,一种是少计。
少计坏账准备金很容易理解,这样可以增加利润,提高股价;多计坏账准备金则一般发生在经营情况恶劣的年份或者更换CEO的年份,新任CEO往往倾向于把第一年的业绩搞的特别差,把大量资金划入坏账准备金,反正可以把责任推到前任CEO头上;由于第一年多计了坏账准备金,以后几年就可以少计甚至不计,利润当然会大大提高,这些功劳都会被记在新任CEO头上。
这种做法的实质是用第一年的坏成绩换以后多年的好成绩,在西方被形象的称为“大洗澡”。
中国有没有“大洗澡”的现象呢?肯定有,而且为数不少;但是中国投资者对这个问题仍然很不敏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仅仅依靠证监会的监督还是远远不够的。
理论上讲,上市公司的坏账准备金比例应该根据账龄而变化,账龄越长的账款,遭遇赖账的可能性越大,坏账准备金比例也应该越高;某些时间太长的账款已经失去了偿还的可能,应该予以勾销,承认损失。
对于已经肯定无法偿还的账款,比如对方破产,应该尽快予以勾销。
遗憾的是,目前仍然有部分上市公司对所有“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按照同一比例计提,完全不考虑账龄的因素,甚至根本不公布账龄结构。
在阅读公司财务报表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它是否公布了应收账款的账龄,是否按照账龄确定坏账准备金,是否及时勾销了因长期拖欠或对方破产而无法偿还的应收账款;如果答案是“否”,我们就应该高度警惕。
从2002年开始,中国证监会对各个上市公司进行了财务账目的巡回审查,坏账准备金和折旧费都是审查的重点,结果有大批公司因为违反会计准则、进行暗箱操作,被予以警告或处分,它们的财务报表也被迫修正。
但是,正如我在前面提到的,无论证监会处罚多少家违规企业,处罚的力度有多大,如果普通投资者没有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类似的假账事件必然会一再重演,投资者的损失也会难以避免。
四、最大的黑洞——固定资产投资许多中国上市公司的历史就是不断募集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历史,他们发行股票是为了固定资产投资,增发配股是为了固定资产投资,不分配利润也是为了省钱进行固定资产投资。
在固定资产投资的阴影里,是否隐藏着违规操作的痕迹?固定资产投资是公司做假账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但是这种假账不可能做的太过分。
公司可以故意夸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成本,借机转移资金,使股东蒙受损失;也可以故意低估固定资产投资的成本,或者在财务报表中故意延长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减少每一年的成本或费用,借此抬高公司净利润——这些夸大或者低估都是有限的。
如果一家公司在固定资产投资上做的手脚太过火,很容易被人看出马脚,因为固定资产是无法移动的,很容易审查;虽然其市场价格往往很难估算,但其投资成本还是可以估算的。
监管部门如果想搞清楚某家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有没有很大水分,只需要带上一些固定资产评估专家到工地上去看一看,做一个简单的调查,真相就可以大白于天下。
事实就是如此简单,但是在中国,仍然有许多虚假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没有被揭露,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投资者,对此都缺乏足够的警惕性。
如果一个投资者对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造假现象抱有警惕性,他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调查:上市公司承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没有在预定时间内完工?比如某家公司在2000年开始建设一家新工厂,承诺在2003年完工,但是在2003年年度报告中又宣布推迟,就很值得怀疑了。
而且,项目完工并不意味着发挥效益,许多项目在完工几个月甚至几年后仍然无法发挥效益,或者刚刚发挥效益又因故重新整顿,这就更值得怀疑了。
如果董事会在年度报告和季度报告中没有明确的解释,我们完全有理由质疑该公司在搞“钓鱼工程”,或者干脆就是在搞“纸上工程”。
目前,不少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呈现高额化、长期化趋势,承诺投入的资金动辄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项目建设周期动辄三五年甚至七八年,仅仅完成土建封顶的时间就很漫长,更不要说发挥效益了。
这样漫长的建设周期,这样缓慢的投资进度,给上市公司提供了做假账的充裕空间,比那些“短平快”的小规模工程拥有更大的回旋余地,监管部门清查的难度也更大。
即使真的调查清楚,往往也要等到工程接近完工的时候,那时投资者的损失已经很难挽回了。
五、难以捉摸的“其他业务利润” 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来看,操纵“其他业务利润”比操纵“主营业务利润”更方便,更不容易被察觉。
因为在损益表上,主营业务涉及的记录比其他业务要多的多,主营业务的收入和成本都必须妥善登记,其他业务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登记利润就可以了。
对于工业公司来说,伪造主营业务收入必须伪造大量货物单据(也就是伪造“应收账款”),这种赤裸裸的造假很容易被识破;伪造其他业务利润则比较温和,投资者往往不会注意。
为了消除投资者可能产生的疑问,许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往往玩弄文字游戏,把某些模糊的业务在“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之间颠来倒去,稍微粗心的投资者就会受骗。
比如某家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把“主营业务”定义为“房地产、酒店和旅游度假业”,但是在主营业务利润中却只计算房地产的利润,把酒店和旅游度假业都归入其他业务利润,这显然与年度报告的说法是矛盾的。
在中国资本市场目前的混乱局面下,也不能排除某些公司把某项业务利润同时计入“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