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析,《学而》1.13
《论语·学而篇》全文理解
《论语·学而篇》全文理解《论语·学而篇》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言论集,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和言论。
全文共有20章,涵盖了教育、修身、政治、家庭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论语·学而篇》进行全面理解。
首先,整篇《学而篇》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学习是人类成长和发展的基础,他强调了持续的学习和不断的修身养性。
例如,在第一章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
他还强调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践,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知识本身。
其次,孔子在《学而篇》中提出了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在第三章中,孔子说,“教诲无常宜。
”这句话强调了教育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他还提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他人的老师,相互学习和启发。
第三,政治是《学而篇》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孔子对政治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见解。
他认为一个好的政治领导者应该具备德行和智慧,能够以身作则,引导人民。
在第八章中,孔子说,“君子不器。
”这句话强调了一个政治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品质和素养。
此外,孔子还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观点,认为政治领导者应该善于协商和处理不同意见,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四,家庭伦理也是《学而篇》的重要内容。
孔子强调了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
在第十六章中,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
”这句话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子女应该尊敬和孝顺父母。
他还提出了“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的观点,强调了孝敬父母的长期坚持和实践。
总的来说,《论语·学而篇》是孔子思想的重要体现,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政治的智慧和家庭伦理的价值。
这些观点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而》原文解读翻译全文
《学而》原文解读翻译全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第一)孔子说:学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地时时复习、练习,这难道不是一件让人感到愉快的事情吗?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第一)孔子说:有朋友从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让人感到快乐的事情吗?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第一)即使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这不是君子的表现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学而第二)学习不思考就是无用而空虚的,但单纯的思考而不去学习也是危险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学而第三)知道某件事和喜欢这件事的人并不相同,喜欢这件事的人又不如享受这件事的人来得更好。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学而第七)走在路上总有人可以作为我的学习对象,我会选择他们身上的好处去学习,而把他们的缺点加以改进。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学而第八)君子总是看到周围的人和事物,而不是比较个人和其他人,而小人则相反。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第一)学习并不是单一的,需要时时复习、练习;有朋友从远方来应该感到快乐;即使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应该生气,这才是君子应有的风度。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学而第三)孔子说:我15岁时就开始立志于学习;30岁时能够自立;40岁时有了一定的头脑和见识;50岁时懂得了天命;60岁时能够听取别人的建议;70岁时能够按照自己的愿望所依照的行事,不重犯过错。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学而第七)孔子说:我不会感到学习厌倦,我也不会感到教书无聊,这样的心态使我感到满足。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学而第三)孔子说:喜欢学习的人比知道学习的人更优秀,喜欢学习的人又不如享受学习的人来得更好。
日课《论语·学而》13
日课《论语·学而》13展开全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⑴也。
恭近于礼,远⑵耻辱也。
因⑶不失其亲,亦可宗⑷也。
”杨伯峻《论语译注》:【译文】有子说:“所守的约言符合义,说的话就能兑现。
态度容貌的庄矜合于礼,就不致遭受侮辱。
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
”【注释】⑴复——《左传》僖公九年荀息说:“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贰,能欲复言而爱身乎?”又哀公十六年叶公说:“吾闻胜也好复言,……复言非信也。
”这“复言”都是实践诺言之义。
《论语》此义当同于此。
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但未举论证,因之后代训诂家多有疑之者。
童第德先生为我举出《左传》为证,足补古今字书之所未及。
⑵远——去声,音院,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
此处亦可以译为避免。
⑶因——依靠,凭借。
有人读为“姻”字,那“因不失其亲”便当译为“所与婚姻的人都是可亲的”,恐未必如此。
⑷宗——主,可靠。
一般解释为“尊敬”,不妥。
朱熹《论语集注》:近、远,皆去声。
信,约信也。
义者,事之宜也。
复,践言也。
恭,致敬也。
礼,节文也。
因,犹依也。
宗,犹主也。
言约信而合其宜,则言必可践矣。
致恭而中其节,则能远耻辱矣。
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亦可以宗而主之矣。
此言人之言行交际,皆当谨之于始而虑其所终,不然,则因仍苟且之间,将有不胜其自失之悔者矣。
郭宽润:本章依然要從全篇脈絡中去理解,君子在與人仁義相接之時,需注意什麼?本章給出了一個價值準則。
本對“信”與“義”、“恭”與“禮”做了格義,信並不涉及事情合宜與否,因此而跟義有了明顯區分。
判斷一件事情,做正當、正確的事比只注重行事結果更重要。
孟子說“大丈夫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即是講此。
《禮記.表記》恭以遠恥,對人恭敬能遠離恥辱,但凡事都有一個度,過度了就會讓人反感,這就是‘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的道理。
又恭而無禮則勞,雖恭敬於人,不能中禮,或為人所輕侮。
也是講行事不卑不亢適度得宜才是禮。
论语学而原文与解析
论语学而原文与解析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其中的《学而篇》是十分重要的一篇,本文将对《学而篇》的原文进行解析,探讨其深层含义。
《学而篇》以“子曰”开篇,表明这是孔子的言论。
全篇共有十八章,涵盖了教育、修养、为人处事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本文将分析其中几个核心观点,并探讨其现实意义。
第一章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两句话传达了学习的乐趣以及交友的喜悦。
习而不厌的学习态度对于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只有不断积累知识、实践技能,才能进步。
而结交远方来的朋友,则是通过人际关系的拓展来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增加交流的机会。
这提醒着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要时刻保持热爱和开放的心态。
第二章中,孔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唯上知,下愚。
”这里的“上知”指的是具有高智慧和学识,而“下愚”则是指缺乏知识和智慧的人。
孔子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才能与智者相互交流,汲取更多的智慧。
“上知”和“下愚”的对比,提醒着我们要重视教育,注重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追求提升自己的智慧。
第四章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
单纯的机械学习只是空洞的死记硬背,没有思考的力量,无法应对复杂的问题;而纯粹的思考却容易陷入盲目臆断的误区。
只有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有力的思维体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思考,而在思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习的积累。
第十五章中,孔子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
这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之一,强调了尊重他人、互相善待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以自己不愿经历的事情,也不做给他人,始终保持谦虚、宽容和善良的心态。
这样的处世原则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还有助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对《学而篇》的原文解析,我们能够深刻领悟到其中的智慧和价值观。
学习的乐趣与交友的喜悦、教育的重要性、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以及互相善待的原则,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值得借鉴和践行的。
《论语学而》首章解读
论语. 学而》首章解读《论语》开篇第一章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一章并没有生僻字,句子也不是很难理解,似乎很容易翻译,但是细究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朱熹《论语集注》对" 学而时习之" 的解释是:学之为言效也。
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
习,鸟数飞也。
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
说,喜意也。
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
今人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1] 解释为:" 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朱熹释"学"为"言效也","习" 为"鸟数飞也" 。
杨伯峻解释没有解释"学" ,"习"则解释为"实习" 。
先谈"学" ,朱熹说"学之为言效也" ,也就是说,学的过程中,不仅用口去背诵,而且在背诵的过程中还要不断觉悟,而杨伯峻说的学是现代意义上的学,包括多种含义,并没有在学的过程中有所思。
接着说"习" ,朱熹说"习,鸟数飞也" ,强调学之后的实践,而杨伯峻解释"习" 为" 实习" ,实习:顾名思义,在实践中学习。
从"学而时习之"这句话来讲,是先学再习,杨伯峻的"习" 的解释就不准确。
为什么要实践呢?因为懂得一件事情还不够,还必须反复操练,必须把懂得的东西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否则就是感觉自己懂了,但是真到应用时才发现没有掌握,用以前老师的话说,就是学到的东西"还没有成为自己的" ;或者有些东西虽然懂了但和自己真实的生活不发生关系,懂了也没有意义。
论语解析,《学而》1.14
《学而》1.14
【原文】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
【评析】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
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
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安贫乐道,不重视物质生活享受却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多做少说;以他人为镜来改正、修养自己。
做到了这三个方面,就可以说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在这三个方面之中,最难做到的是第一个方面----安贫乐道。
尤其是物欲横流,金钱具有挡不住的诱惑的时代,一个大学生每月的费用少说也是几百元,孔子所描绘的好学的典型,不过是一个寒酸而跟不上时代潮流的穷书生罢。
当然,在重精神而轻物质的时代,这种“穷书生”的形象未尝不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论语学而篇原文与解析
论语学而篇原文与解析《论语‧学而篇》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后代对他的言行进行记录和整理而成的一部经典文集。
本篇主要围绕着教育、学习以及为人处世等主题展开,深受后世的推崇和研究。
下面将为您逐句解析《论语‧学而篇》的原文。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析:这句话是孔子的名言,他认为学习应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复习和巩固,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他还提到,有朋友从远方来,也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因为朋友间的交流与分享可以帮助个人的成长。
最后,他强调了君子的品质,君子能够做到不被他人的无知与误解所影响,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宽容。
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解析:这段话阐述了一个人应具备的品质和行为准则。
首先,孔子强调孝和弟这两个传统美德的重要性,指出一个人如果既孝顺又尊敬兄长,就很少会做出冒犯上级的事情;而那些不爱尊敬上级但喜欢制造混乱的人是不存在的。
然后,他提出君子应当注重修身养性,以正道为根本,只有根基稳固才能有良好的发展。
3.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解析:这是孔子对于国家治理的指导方针。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应该尊重他人,对待事务认真负责并守信用,节约开支同时又要关心民众的福利,才能使人民生活得以改善。
4.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解析:这段话强调了个人修养和教育的重要性。
孔子指出,作为学生,应该尊敬师长,回家后要尊重兄长;要做到严谨可信,广泛地对他人充满爱心,亲近仁爱的行为准则。
当自己的行动能够满足这些要求时,才能用剩余的时间去学习文化知识。
5.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解析:这段话阐述了一个人应具备的品质和行为态度。
子夏说,一个人如果是有才德的,那么他就应该能够抵制外貌的诱惑,全力以赴地为父母服务,为君主效力,并且与朋友之间交流时要言行一致、言出必行。
孔子家语中的学而原文与解析
孔子家语中的学而原文与解析孔子家语中的《学而》原文与解析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家语》是一本记载孔子言行的书籍,其中的《学而》一章是孔子家训中最为重要的一篇,也是他教育弟子的基本观念。
本文将针对孔子家语中的《学而》原文进行解析与讨论。
《学而》原文如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学习,并适时地复习所学,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不被他人所了解而不发怒,难道不是君子所为吗?”接下来我们对这句话进行解析,逐一探讨其中的重点。
首先,孔子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他提到了“学而时习之”,意思是学习知识不仅仅是一次性的积累,还需要经常性的复习和巩固。
他认为学习应该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复习和巩固,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
其次,孔子提到了朋友的重要性。
他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强调了与朋友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对于个人的快乐和成长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朋友不仅能够带来快乐,还可以互相学习和促进成长。
最后,孔子讲述了一个关于修养的观念。
他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认为君子应该不以他人的无知为怒,即便他的努力未被他人所理解和认可,也不应该表现出愤怒和狂傲的情绪。
这是一种修养和高尚品质的体现。
通过对《学而》原文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家语中所蕴含的教育观念和人生哲学。
他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坚持学习并不断实践与反思。
他也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认为朋友之间的互助和交流对于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孔子还教导人们要有高尚的品质和修养,不因他人的无知或误解而愤怒。
总之,《学而》这篇孔子家语中的重要篇章,不仅仅是对古代教育理念的阐述,更是为我们现代人指引了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通过学习与思考,《学而》中的智慧将会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
《论语》之《学而篇》
全书共二十篇,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 们的言行和思想,反映了孔子及其学 派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体系。
《学而篇》的地位与价值
重要篇章之一
《学而篇》是《论语》中的重要篇章 之一,被视为儒家学派的入门篇章, 对于理解儒家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学而篇》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 为学习是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基础 ,对于培Leabharlann 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具 有指导意义。
《论语》之《学而篇》
汇报人: 2023-12-19
目录
• 《学而篇》概述 • 主题思想解读 • 经典名句解析与启示 • 现代应用与价值传承 • 学术研究与争议焦点 • 结语:传承经典,启迪未来
01
《学而篇》概述
《论语》简介
儒家经典之一
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论 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容概述与结构特点
内容概述
《学而篇》主要讲述了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的目的和方法、以及个人品德修养 等方面的内容,强调了“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的学习态度和“有朋自远方 来,不亦乐乎”的交友之道。
VS
结构特点
本篇结构严谨,每章内容短小精悍,语言 简练生动,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同时, 《学而篇》还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 法,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易于理解。
02
主题思想解读
学习态度与精神
学习态度
勤奋好学,不耻下问,温故知新。
学习精神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十二章选择题解析(社会理解)
《论语》十二章选择题解析(社会理解)《论语》十二章选择题解析(社会理解)第一章:学而第一1.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此章中,孔子强调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及时复与朋友交流都能带来愉悦。
孔子提倡不因人们的无知而生气,以此来衡量一个人的高尚品质。
2.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孔子认为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这表明一个人应该注重互相理解和尊重,而不是强调他人对自己的了解。
第二章:为政第二1.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为上如何?”子曰:“临之以莛蓬,譬诸刺木;怨府治虚而不荣。
”- 孔子以莛蓬遮蔽视觉,比喻统治者严苛对待百姓,不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
他还指出虚伪治理会导致不满和不稳定。
2.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孔子认为通过政令来管理社会只能使民众逃避责任而失去羞耻感,而通过德行和礼仪来治理则能使社会秩序更加和谐。
第三章:八佾第三1.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有三个戒律:在年轻时要避免私欲的诱惑,注重自律;在年壮时要避免过于争斗,注重公正;在年老时要避免追求过度财富,注重清静。
2.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有九种思考方式:看得清楚,听得聪明,面色温和,外表恭敬,言语忠诚,待事情认真,对疑虑主动提问,对愤怒想清楚对策,对别人行为要求道义。
第四章:里仁第四1. 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子认为邻里之间的亲密和睦是美好的。
如果一个人不能选择那些有仁德的人为友,则无法得到真正的了解和认知。
2.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子曰:“如有问于我,其洁乎?其次乎?”公冶长以告。
《论语》之《学而篇》解析
学而篇第一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 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 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 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先
先:故去的,去世的。 先祖、祖先、先父、先贤、 先考、先妣……
成语: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 样的伤心着急。【贬义词】
斯
斯:代词,这 范仲淹《岳阳楼记》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礼节:
学而篇第一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
终
终:人死。 临终、养老送终
学而篇第一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 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 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 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 之与?”
夫子
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 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敬称。 孔子曾为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 学生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沿袭以称呼老 师。 在一定的场合下,也用以特指孔子。
《பைடு நூலகம்语》其书
“仁”推广到政治就是“仁政”。孔 子认为治理好国家,君主一定要重视人品、 道德,要讲究信用,爱护民众,这是治国 的基本原则。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 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中,讲到“仁”109次,讲到 “礼”75次。孔子认为有了“仁”的本质 还要通过“礼”的实践而达到全社会的遵 守。
《论语》其书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 家。由他开创的儒家学派在历史上产生过 深远的影响,儒家文化一直是封建时代中 华民族的主体文化。 但是孔子“述而不作”,没有留下完 整、系统的学术专著。只有一部记录了孔 子及其学生的言论与事迹的语录体著作流 传了下来,这就是《论语》。
《论语》其书
篇章:此书公20篇,492章,总约 一万余字。这些文字,是我们今天研 究孔子思想最宝贵的材料。 命名:对于何以书名《论语》,诸 家说法不一。一般认为,“论”是 “编纂”,“语”是“语言”。“论 语”就是把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编 纂”起来的意思。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解析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解析论语十二章理解性解析1. 学而《论语》中的首篇《学而》围绕着教育和研究展开,强调了儒家思想中的“学无止境”和“德行修养”的重要性。
这一章中的几个关键概念包括“学而时之”、“温故而知新”以及“知己者智,自知者明”。
“学而时之”强调了研究的坚持和持续性。
无论是在求学阶段还是在社会实践中,只有坚持不懈地研究和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不断改善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温故而知新”是在强调研究者要善于总结和归纳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
温故是回顾过去的一种方式,通过回顾并吸取经验教训,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知己者智,自知者明”表明了儒家强调自知和自省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和反省自己的言行,以及与他人的交流对话,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并在实际生活中更加明智地行事。
2. 为政第二章中的《为政》是一篇政治语录。
其中的关键概念包括“政治家的本质”、“君子为政”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认为“政治家的本质”在于德行修养。
只有具备了道德的高尚品质,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政治家。
同时,孔子还强调了“君子为政”的重要性,意味着在治理国家方面,应该以道德修养为基础,关注民众的利益和福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指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应该从自身做起,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养,影响和改变家庭的成员,进而影响和治理整个国家,最终达到治理天下。
这一观点强调了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以及政治家应该如何通过自身的行为和品质来影响社会和推动社会的进步。
3. 八佾第三章《八佾》主要讨论的是宴会礼节及其所蕴含的道德与修养。
“八佾”是古代祭祀和宴会中的一种仪式,它象征着秩序和和谐。
孔子在这一章中侧重讨论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合作,以及在宴会上应该注意的礼节规范。
通过参与八佾仪式,人们可以培养出友好、团结和和谐的关系。
宴会礼仪中的细致规范,体现了孔子对于道德修养和人伦关系的重视。
这种维系和谐关系的观念,也被孔子运用到政治理念和社会教育中。
《论语·学而》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论语·学而》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一·一] 子曰②:“学而时习之③,不亦说乎④?有朋自远方来⑤,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⑥,不亦君子乎⑦?”[一·二] 有子曰⑧:“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⑨,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三] 子曰:“巧言令色⑩,鲜矣仁!”[一·四] 曾子曰⑪:“吾日三省吾身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一·五] 子曰:“道千乘之国⑬,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⑭。
”[一·六]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⑮。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一·七] 子夏曰⑯:“贤贤⑰,易色⑱;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一·八]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一·九] 曾子曰:“慎终追远⑲,民德归厚矣。
”[一·十] 子禽问于子贡曰⑳:“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㉑?抑与之与㉒?”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一·十一]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一·十二]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㉓。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一·十三]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㉔。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一·十四]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㉕,可谓好学也已。
”[一·十五] 子贡曰:“贫而无谄㉖,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㉗,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诗意
《论语·学而》诗意诗意: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有子说:“一个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好冒犯上位的人,这种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上位,却喜好造反的人,这种人是不会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心的!”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做到诚实相待了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诚实无欺,节约用度而又爱护官吏臣僚,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
孔子说:“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而诚实,泛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尚有余力,就再去学习文章典籍。
”子夏说:“尊崇贤者而改变喜好女色之心;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与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
要以忠信为主。
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就能使百姓的德性趋归敦厚。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每到一个国家,总是获知这个国家的政事。
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以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的德行而得知国家政事的。
老师求得政事的方式,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有子说:“礼的施行,以和谐为贵。
论语学而篇第十三章
信义是社会道德共同
之所尚
故古人有一诺千金之说,有重然 诺而轻生死者。并非人不重生死, 而是信义高于生死,惟其义尽, 所以至于仁。背信弃义者遭人唾 弃是信义社会对人的外在他律, 人还必须坚持内心的自律,保持 一种恭肃近于礼的状态,这样他 律和自律相辅相成,从而生发出 正体的道德精神之美善,方得以 堂堂正正立于天地之间
点击-添加标题
感谢观赏
THANK YOU
宗:主。可宗,可靠 【翻译】
有子说:"约言符合道德规范,这种约言才可兑现。态度谦恭符合礼节规矩,才不会遭 受羞辱。所依靠的都是关系亲密的人,也就可靠了。" 【解读】
点【击原添文】加标题
这段话讲的是儒家的 交友待人之道
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
章所讲的这段话
表明他们对"信"和"恭"是十分看 重的。"信"要以义为基础,方能 做到践行可复;"恭"要以周礼为 标准,方能远离耻辱,也就是保 持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不符合礼 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 的态度;不符合礼的事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能做, 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这是讲 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
论语学而篇第十三章
汇报人:xxx
>>
点击-添加标题
目录 Content
01
【原文】
1
【原文】
点【击原添文】加标题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①:恭近于礼,远耻辱也②,因不失其亲③,亦可 宗也④。"
【注释】
复:实践,履行
远(yuàn):使远离,可以 译为避免
因:依靠之意
点【击原添文】加标题
谢老师讲《论语》:《学而》第十三章
谢老师讲《论语》:《学而》第十三章第一篇《学而》第十三章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yuàn)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在十二章讲到了“君子”的管理哲学“礼之用,和为贵”,同时“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管理上要注意秩序与和谐的相互关系。
在本章,有子把范畴缩小到个人管理,自我修行同样要讲究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对立统一。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信”,前面讲过,就是诚信。
“复”是实践。
在中国古代,“义”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指正义,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
作为儒家最高道德标准之一,“义”与“仁”、“礼”、“智”、“信”一起,合称“五常”,上次讲夫子“温良恭俭让”时简单提到过。
“义”不等于后来的侠义,不是某些武侠小说里面为了一个承诺,不顾一切牺牲性命的那种小义,而是为国家为民族的那种大义。
“信近于义”,就是守信必须遵循公平正义的规范,其实就是“礼之用,和为贵”的个人版。
上次讲过的孔子在蒲地不遵守被人胁迫的承诺其实就是遵循“信近于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承诺符合于公平正义的原则,那么讲过的话才能够去实践。
严仲子对聂政一家倾心照顾,养其母,嫁其姐,聂政不管侠累该不该杀,只因是严仲子的仇家,就去刺杀他;公子光对专诸百般照顾,只为了让他去刺杀王僚,自己趁机夺取王位。
这种“私义”,不是“信近于义”的范畴。
在纽约的河边公园里矗立着“南北战争阵亡战士纪念碑”,每年有许多游人来祭奠亡灵。
美国十八届总统、南北战争时期担任北方军统帅的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就坐落在公园的北部。
陵墓高大雄伟、庄严简朴。
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后边,更靠近悬崖边的地方,却还有一座无名小孩子的陵墓。
原来在1797年,这片土地的小主人才五岁时,不慎从这里的悬崖上坠落身亡。
其父伤心欲绝,将他埋葬于此,并修建了这样一个小小的陵墓,以作纪念。
数年后,家道衰落,老主人不得不将这片土地转让。
出于对儿子的爱心,他对今后的土地主人提出一个奇特的要求,他要求新主人把孩子的陵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不要毁坏它。
论语讲案第一篇学而之第13章
论语讲案第一篇学而之第13章原文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若说:“讲诚信接近义,诺言便可践行了;持恭谦接近礼,就能远离耻辱了;因循而不失去必当亲敬的,也就能有所尊奉效法了。
”探究“信”和“义”,“恭”和“礼”,有怎样的关系?上章有若从“先王之道”上论礼与和,较为宏观。
本章有若具体辨析信与义、恭与礼,未见和字,却涉及和,对上章或有补说的意味。
大凡与人交际,当慎始善终,讲信、持恭,每每不可少。
信与恭都是美德,然必须合乎礼与义。
然有若所说礼与义,既有西周的礼治遗风,又超出了夫子的“克己复礼”。
子夏说过:“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学而》)人交际必有所言,言既出必须真实、诚信。
故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第81章)又说:“夫轻诺必寡信。
”(《老子》第63章)出言信实,常不经藻饰;轻言然诺,则必少忠信。
子夏还进一步阐说了交友当信的内敬外恭原则:“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颜渊》)人来往应该有恭,恭则有敬,也有礼。
古人恭敬并提,概因其关乎礼。
《国语·周语》说:“敬所以承命也,恪所以守业也,恭所以给事也,俭所以足用也。
”心存恭敬,受命处事,每能善始善终。
信与义有怎样的关系呢?《集注》说:“言约信而合其宜,则言必可践矣。
”朱熹指信而合义的言,言出必行。
信是为人处世的前提与基础,然诺相约而有信尤其如此,故信近乎义。
《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
”讲信,就不轻然诺,一诺而宜,必定符合大义,则可行,坦然践守所言。
反之,不以大义为重,易致轻然诺、寡信义。
如是交友,甚或沦为朋党勾结。
恭与礼有怎样的关系呢?《集注》说:“致恭而中其节,则能远耻辱矣。
”朱熹指恭而中节的行,行能远耻。
恭是待人接物的基本态度,至谦至恭合乎节度而礼在其中,故恭近乎礼。
《释名》说:“礼,体也。
言得事之体也。
”礼,大为国的制度,小为家的礼仪,在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
《论语》《学而》第十三则
《论语》《学而》第十三则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朱子注:信,约信也。
义者,事之宜也。
复,践言也。
恭,致敬也。
礼,节文也。
因,犹依也。
宗,犹主也。
约信,用言辞订立相互信守之约定。
《淮南子》:与民约信,非一日之积也;一举而败之,后不可复用。
义,合宜的道德、行为;《释名》,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此为做事的标准,即把事情办得恰到好处。
复,实践诺言。
亲,至也,近也,关系近的人。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当言辞合乎恰当的道德行为时,就可以实践诺言。
这一句用到现实中,比如,身边的人(朋友老师)提出合乎情理、符合现实的建议或者意见,能够有益于自己的发展时,这时候我们是可以去做的;相反,如果这种言辞不符合现实、不合乎情理,不能给我们带来利益,就没必要去做。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就是说对别人的恭敬合乎一定的礼节,做到恰到好处,能使自己避免羞辱的事。
现实中,就是待人接物做到恰到好处,既不是刻意讨好逢迎,也不是傲慢无礼,而是不卑不亢,合乎礼节,不要自取其辱。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之前我们说过,《大学》里的“家”,是指家族而言,这个家族是个政治体。
亲,就是自己身边的人。
齐家的意思,就是团结家人、和睦相处,共同为家族的发展而努力。
做任何事,如果得不到家人、身边的人资助(依靠),恐怕很难成功。
现实中,我们做任何事之前,首先都是要把身边亲近的家人朋友凝聚在一起,形成凝聚力,最起码不能掣肘,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反过来,祸起萧墙,兄弟倪于墙,这是内部关系首先出了问题,导致事业转败。
《红楼梦》第74回抄检大观园一章,探春在众人抄到她院里时说的一番话:“……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家族内部关系的处理是非常的重要。
我们都知道,亲近的人易出现彼此不合,同床异梦,危害最大,因此,不失亲,就是把身边的人凝聚在一起,最起码不能掣肘。
“论语”新解“学而第一篇”第13、14章
“论语”新解“学而第一篇”第13、14章引录:第13章: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第14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第13章解释词句1、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信:这是论语第五次说到信,第一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里的信,是真诚,真心的意思;第二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
信在这里应理解为诚实;第三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这里的信,虽然也是指与朋友交,但重在言上,表达的是讲信用,说的话要算数;第四次,君子,主忠信,不友不如己者。
这里的信,应为忠诚,指对君主一类人的信,既要忠,又要诚。
一个信字,在论语里出现了这四次,意思各有不同,因为,所对的人不同,所对的事不同,这就可见,孔子所说的信,意义是因人因事,甚至因地因时而有所变的。
在这一句话里,信应该指的是前面那四次说到信的意义总合。
基本上可以说,信,不过是这四个信之说的总合:做人的信,做事的信,说话的信。
义:道义,但这个解释极不确切。
道是什么,道,一切存在的自身秩序和规律,它不以存在的人或事物而存在,它决定了一切存在的自然存在,又让一切存在依它而存在。
天道,地道,人道,所说的即为这样的道。
义和道相连,表达的意思,是对道的遵循和守护,义对于人而言,就是人的所做所想所言,要合乎人的存在之道,要守护人的存在之道。
孔子认为,人的存在之道,是忠君,孝父母,悌兄长,与人为友。
义,就是要求人做到这些,凡符合如此之道的行为就是义行,凡如此说的,就是义言,凡如此行如此言的人就是义人。
孔子说,信近于义,这是什么意思?近于,可以有两个方面的理解:一个诚信的人,差不多可以算是一个接近有义的人;讲信用,诚实做人,是向义靠近的一种行为和方法。
孔子的道义之说,为什么说有欺人之处?孔子认为道是人的自然本性,就是说,人生来就具有忠孝悌友之质。
孔子凭什么如此立道?这就是孔子立道的虚假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而》1.13
【原文】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译文】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
【评析】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章所讲的这段话,表明他们对“信”和“恭”是十分看重的。
“信”和“恭”都要以周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的态度;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
这是讲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
礼本来指的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
但礼的根本目的又在于起中和作用,也是要达和谐的境界。
这样就造成了礼与和之间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辩证关系。
按照儒家的礼治观点,就是要人们在遵守礼法的前提下和睦相处所。
所以一方面是“礼之用,和为贵”,“和”是目的;另一方面,一味地为和而和,不以礼来进行约束,不讲原则,也是不行的。
这就是和与礼的辩证法。
用于处理人际关系,也就是既要团结,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又要坚持原则,不能搞庸俗的一团和气。
说到底,还是毛主席给我们开列的公式:团结--批评--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