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辅导数学辅导教案
四年级数学辅导一对一教案
四年级数学辅导一对一教案
一、任务目标:
(1)了解4年级数学的基础知识;
(2)能够正确辨认数据;
(3)掌握分数、小数等基本知识;
二、教学内容:
1、分数
(1)整数和分数的定义及比较大小;
(2)分数的运算,相同分母加减乘除法;
(3)分数的四则运算;
2、小数
(1)定义及比较大小;
(2)小数的运算;
(3)小数的四则运算;
3、几何
(1)几何图形的特征;
(2)图形的分组;
(3)求面积及其公式;
三、教学方法:
1、精讲精练:以实例阐述,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小数及几何等基本知识;
2、全身实践:激发学生知识探索兴趣,动手实践分数、小数及几何等基本知识;
3、解答show:引导学生正确解决问题,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4、集体讨论:探讨有关分数、小数及几何等基本知识的解决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路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
1、提出问题引入学生思考,了解学生个人基础知识水平;
2、讲解分数、小数及几何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建立联系;
3、结合实际练习,清楚掌握数据,培养学生数据处理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5、拓展和巩固,帮助学生夯实所学;
6、总结和反思,回顾本次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总结和检视。
五、教学评价
1、遵守老师的规定,教学过程中安静好好学习;
2、能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及时提交作业;
3、分析老师的出题,能够结合实际计算;
4、做好笔记,及时复习;
5、定期进行测试总结,掌握学习进度。
数学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方案范例
数学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方案范例一、需求分析在进行一对一数学辅导时,需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找出学生的问题所在,并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习惯、数学基础等方面的情况,确定辅导内容和辅导方法。
二、辅导计划1.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姓名:小明学生年级:六年级学生数学基础:基础较为薄弱,对于数学概念掌握不牢固,计算时经常出错。
学生学习目标:通过辅导提高数学成绩至中等水平,基础知识牢固,提高计算准确性。
2.辅导内容2.1数学基础知识巩固根据小明数学基础较弱的情况,需要首先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
通过复习重点知识点、概念讲解、概念理解演练等方式,帮助小明建立牢固的基础。
2.2计算方法训练针对小明计算时经常出错的问题,需要进行计算方法的训练。
通过解析一些常见错误的原因和规避方法,并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帮助小明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2.3解题思路培养小明在解题方面较为困难,对于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题思路方面较弱。
辅导老师需要通过解题技巧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帮助小明培养良好的解题思维和习惯。
2.4试题针对性训练针对小明学习目标提高数学成绩至中等水平,辅导老师需要定期为小明提供针对性的试卷,包括基础知识、计算题和应用题等,帮助小明熟悉考试形式和提高应对考试的能力。
3.辅导方法3.1针对性教学根据小明的学习目标和问题所在,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提供符合小明个体差异的教材和教辅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
3.2辅导过程记录对每次辅导的过程进行记录,包括小明的表现、问题解决情况、学习进步等。
通过记录辅导过程,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辅导效果。
3.3激发学习兴趣在辅导过程中,通过引入小明感兴趣的数学知识、实际应用等,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辅导进度安排根据小明的学习需求和辅导计划,制定针对性的辅导进度安排,保证每个学习内容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讲解和巩固。
三、辅导实施1.辅导时间每周安排两次辅导时间,每次1小时。
数学一对一辅导教案
数学一对一辅导教案教案标题:数学一对一辅导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和成绩。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数学辅导。
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和计算能力: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基本数的认识和计算方法。
2. 代数和方程:包括代数表达式的理解、方程的解法和应用等。
3. 几何和空间:包括图形的认识、几何关系的理解和计算等。
4. 数据和统计: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统计等。
教学步骤:步骤一:诊断学生水平1. 与学生进行初步的数学能力测试,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问题所在。
2. 针对学生的测试结果,对学生的数学水平进行初步分析,并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
步骤二:制定教学计划1. 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
2. 设计教学活动和资源,包括教材、练习题、游戏等。
3. 制定教学进度和时间安排,确保教学内容的有序进行。
步骤三:教学实施1. 通过示范和解释,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方法。
2. 提供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机会,巩固学生的数学技能。
3. 鼓励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4. 针对学生的困惑和错误,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步骤四:评估和反馈1. 定期进行小测验或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成绩。
3. 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
教学资源:1. 数学教材和练习册。
2. 数学学习网站和应用程序。
3. 数学游戏和实物模型。
教学评估:1. 通过日常观察和互动,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定期进行小测验或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掌握程度。
3.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练习,对其进行批改和评价。
4. 与学生和家长进行反馈和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和问题。
教学反思:1. 定期回顾和总结教学过程,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一对一辅导方案初中数学
一对一辅导方案初中数学一、了解学生需求和水平在开始一对一辅导之前,辅导老师应该先了解学生的数学水平、学习习惯以及学习目标。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可以更好地制定适合学生个性化的辅导计划。
二、系统复习基础知识首先,辅导老师应该进行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
这包括对数学公式、概念和重要定理的讲解和演练。
通过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可以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所在。
辅导老师应该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方式,帮助他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包括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针对性解决学生困难在辅导的过程中,老师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观察,及时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困惑和难点。
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辅导老师可以通过示范和演练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五、注重实际应用和数学思考数学知识的应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辅导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同时,辅导老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考的习惯,鼓励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六、定期组织测试和评估辅导过程中,老师应该定期组织测试和评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根据评估结果,老师可以调整辅导计划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通过以上的一对一辅导方案,我们可以帮助初中生提高数学水平,并且更好地应对数学学习中的挑战。
希望这个方案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五年级数学一对一教案因数、倍数
教学内容因数、倍数、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2、掌握2、3、5 倍数的特点3、会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重、难点重点:2、3、5倍数的判定难点:例方程解应用题一、主要知识点回顾数的整除1、整除的意义强调: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且没有余数。
2、因数和倍数强调:因数和倍数也必须是整数,且是相互依存的。
不能说谁是倍数,谁是因数。
3、能被2 3 5整除的特征强调:最小的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4、质数和合数,强调:考质数和合数时,多考虑0,1 2 这三个特殊数字5、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小的奇数(),最小的偶数(),最小的质数(),最小的合数()6、自然数按2的倍数可分为()和();按因数的个数可以分为()()、()、();二、典型例题精讲例题1:10×0.8=8,8是0.8的倍数,0.8是8的因数。
(×)分析:倍数和因数必须是整数。
仿真训练1:判断: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a和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和b的倍数。
()例2:已知a=2×3×5 b=2×3×11 求a和b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解析:最大公因数取a 和b相同的部分=2×3=6最小公倍数取除相同部分外还有另外的部分=2×3×5×11=330仿真训练2:已知a=2×3×5,b=2×3×7。
求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施展魔法41、新生入学安排宿舍,如果每间住5人,则14人没床位;如果每间7人,则多出两个房间,你知道这个学校有几间宿舍,几个新生吗?2、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如果每小时行45千米,就比原计划要晚0.5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50千米,就比原计划可提前0.5小时到达。
问甲乙两地的距离及原计划行驶的时间。
校区:____________ 庄主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一、选择题(4×5分=20分)1、下面式子中,()是方程。
初中生数学一对一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所学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
2.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相关教具、习题等。
2.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本节课内容,准备好相关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
(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本节课有初步的了解。
2. 新课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本节课所学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2)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出解题规律。
3. 课堂练习(1)教师出一些基础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2)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 拓展延伸(1)教师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 总结归纳(1)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6. 作业布置(1)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2)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教师进行批改。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
3.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
3. 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完成情况。
数学一对一辅导方案
数学一对一辅导方案
数学一对一辅导方案
一、辅导目标:
1、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让学生有较强的数学解题能力;
2、让学生有自信,形成乐于学习数学的态度;
3、提高学生学科成绩。
二、辅导能力:
1、了解基础:通过分析学习思路,对学生的基础掌握程度进行评估,给出切实可行的辅导方案;
2、体会规律:结合数学规律,使学生能够从实例中体会到数学的规律性;
3、运用技巧:学习和强化常见数学技术,让学生在解题中具有技巧性;
4、加强练习:通过持续不断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学解题方法和实际应用,有持久效果;
5、系统辅导:系统梳理学习进度与学习内容,确保学习的质量及效率。
三、辅导方法:
1、细心观察:多关注学生学习表现及状态,进行及时的反馈、改正;
2、学生主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训练解题能力;
3、指导训练:针对学生弱势,进行指导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4、规范学习:指导学生把握时间,认真复习,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5、精准定位:通过测试,精准的定位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学习状态,进行有效的辅导。
四、辅导实施:
1、定期跟踪检查: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趋势,进行定期跟踪检查,督促学生及时完成复习任务;
2、考前押题:针对考试,精选重点内容,对重要知识进行押题,以便系统复习;
3、小组内讨论: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彼此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4、有效答疑:科学答疑,减少学生的错误思路,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数学一对一教案 导数的概念及几何意义
教学内容导数的概念及几何意义教学目标1、了解导数的概念2、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并由此求切线的方程3、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运算法则教学重、难点 重点:函数导数的计算和导数的几何意义的应用。
难点:导数几何意义的应用扫清障碍1、若某个问题中的函数关系用()f x 表示,问题中的变化率用式子()()2121f x f x x x --fx ∆=∆表示,则式子()()2121f x f x x x --称为函数()f x 从1x 到2x 的平均变化率.2、函数()f x 在0x x =处的瞬时变化率是()()210021limlimx x f x f x fx x x∆→∆→-∆=-∆,则称它为函数()y f x =在0x x =处的导数,记作()0f x '或0x x y =',即()()()0000limx f x x f x f x x∆→+∆-'=∆.3、函数()y f x =在点0x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y f x =在点()()00,x f x P 处的切线的斜率. 曲线()y f x =在点()()00,x f x P 处的切线的斜率是()0f x ',切线的方程为:()()()000y f x f x x x '-=-.若函数在0x 处的导数不存在,则说明斜率不存在,切线的方程为0x x =. 特别的,若质点运动的位移S 是时间t 的函数,则(),()S t v v t a ''==。
4、若当x 变化时,()f x '是x 的函数,则称它为()f x 的导函数(导数),记作()f x '或y ',即()()()limx f x x f x f x y x∆→+∆-''==∆5、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②求出函数在点0x 处的导数0()f x '得到曲线在点00(,())x f x 的切线的斜率k,即0()k f x '=; ③利用点斜式写出切线方程并化简.变式练习:1.(2009江西卷理)设函数2()()f x g x x =+,曲线()y g x =在点(1,(1))g 处的切线方程为21y x =+,则曲线()y f x =在点(1,(1))f 处切线的斜率为( )A .4B .14-C .2D .12-2.已知函数3()f x x =的切线的斜率等于1,则切线有( )A .1条B .2条C .3条D .不确定3.(11年全国理)曲线y=2x e -+1在点(0,2)处的切线与直线y=0和y=x 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A .13B .12C .23D .14.曲线2y x =在点P 处的切线斜率为1,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_。
一对一小班数学教案
一对一小班数学教案教案题目:一对一小班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一对一小班教学,帮助学生巩固数学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整数与有理数2.分数与小数3.代数与方程4.几何与空间教学方法:1.游戏化学习:设计一些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与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3.个性化指导: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困惑,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4.实践应用: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景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数学游戏-整数与有理数的比较教学目标:巩固整数与有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对数的比较的能力。
活动过程:1.布置游戏任务: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随机抽取一个整数或有理数的卡片。
2.游戏规则: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与其他组成员的数进行比较,判断大小关系。
3.游戏结束后,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和规律。
4.整理活动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整数和有理数大小关系的规律。
活动二:小组合作学习-分数与小数的运算教学目标:巩固分数与小数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合作解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给予一道涉及分数和小数的运算题。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题思路,共同解决问题。
3.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并向全班讲解解题方法。
4.整理活动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分数和小数运算的技巧和方法。
活动三:个别辅导-代数与方程的应用教学目标:解决学生在代数与方程应用中存在的困惑,提高解题能力。
活动过程:1.针对学生的困惑和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2.借助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代数与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针对学生的困难,提供具体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4.设计个别练习题,巩固学生的代数与方程解题能力。
活动四:实践应用-几何与空间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将几何知识应用到实际情景中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
小学数学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使用含有“一对一”的数学语言表达。
2.能够正确地解答关于一对一的问题。
3.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对一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一对一的数学语言的运用。
2.解决一对一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画有水果图案的卡片。
2.学生准备书写用的笔和纸。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1.教师出示画有水果图案的卡片并向学生展示,然后向学生提问:“这些水果是怎么分组的?”2.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每一个水果都是成对出现的,一种水果对应另外一种相同的水果。
”3.教师提出一个新的名词“一对一”,并解释其含义。
步骤二:学习新知1.教师向学生出示两种不同的水果,让学生自由观察,并让学生按照一对一的原则,将相同的水果进行配对。
2.学生完成配对后,教师可进行抽查,看看学生是否能正确地使用“一对一”这个数学语言。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一对一”这个概念,让学生对其进行定义。
步骤三: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按照一对一的原则,将相同的数字进行配对。
2.学生完成配对后,教师可进行抽查,检查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
步骤四:拓展应用1.教师出示一些实物卡片,如动物、交通工具等,让学生按照一对一的原则,将相同的卡片进行配对。
2.学生完成配对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一对一情况,如一对一的握手、一对一的对话等。
步骤五:巩固训练1.教师出示一些描述一对一情况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
2.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并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初步了解“一对一”这个数学概念,并能够正确地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通过实物的配对练习,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和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一对一”的概念。
数学一对一辅导方案
2.持有教师资格证书,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
3.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学生、家长建立信任关系;
4.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关注学生成长,提供专业、个性化的辅导。
七、辅导效果保障
1.定期跟踪监测:对学生进行定期检测,了解学习进度,确保辅导效果;
二、辅导目标
1.提高学生数学学科成绩,使其达到预期目标分数;
2.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4.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三、辅导对象
1.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数学学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希望提高数学学科成绩,突破学习瓶颈的学生;
2.解题技巧:针对不同题型,教授解题方法和策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3.数学思维训练:通过典型题目分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策略: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5.心理辅导: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五、辅导流程
1.了解学生:与学生及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习惯、学习需求等;
2.制定辅导计划: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辅导计划,明确辅导目标、内容、时间等;
3.实施辅导:按照辅导计划,进行一对一辅导,定期检查学生学习进度,调整辅导策略;
4.评估反馈:阶段辅导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评估,反馈辅导效果,为下一阶段辅导提供参考;
5.家长沟通:定期与家长沟通,共同促进学生进步。
六、辅导师资
八、辅导时间与地点
1.辅导时间:根据学生与家长需求,灵活安排辅导时间,确保学生每周至少接受两次辅导;
高等数学一对一辅导 教材
高等数学一对一辅导教材第一章推导与证明1.1 推理与直觉在学习高等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公式和定理,这些公式和定理通常是通过推导和证明得出的。
本章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推导和证明方法,帮助学生培养推理和直觉能力。
1.2 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证明方法,它常常用来证明一些数学结论成立。
本节将介绍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帮助学生掌握这种证明方法。
1.3 逻辑与命题逻辑是数学推理的基础,而命题是逻辑推理的基本单位。
本节将介绍逻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命题的性质和运算规则,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推理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函数与极限2.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函数是高等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本节将介绍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分类,帮助学生建立对函数的准确理解。
2.2 极限的定义与性质极限是函数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描述了函数在某一点趋于的值。
本节将介绍极限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极限的概念和应用。
2.3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是极限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描述了函数在某一点的趋势。
本节将介绍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定义和性质,帮助学生理解它们在函数研究中的作用。
第三章导数与微分3.1 导数的定义与性质导数是微积分中的基本概念,它描述了函数在某一点的变化率。
本节将介绍导数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导数的概念和应用。
3.2 高阶导数与导数的几何应用高阶导数是导数的推广,它描述了函数变化的更高阶特性。
本节将介绍高阶导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导数在几何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3.3 泰勒公式与导数的应用泰勒公式是函数在某一点展开的一种表示形式,它在函数近似计算和优化问题中有广泛应用。
本节将介绍泰勒公式的原理和应用,帮助学生掌握泰勒公式的使用方法。
第四章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4.1 不定积分与定积分积分是导数的逆运算,它描述了函数在一定区间上的累积效应。
高中一对一数学教案
高中一对一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一对一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2.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克服数学学习中的困难。
教学内容:
本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 代数方程式;
2. 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
3.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教学方法:
1. 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进行个性化教学;
2. 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3. 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教学步骤:
1. 第一步:复习前一次的教学内容,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 第二步:介绍本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和难点;
3. 第三步:示范解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第四步:请学生练习相关题目,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5. 第五步:进行巩固性训练和综合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6. 第六步:总结本次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数学。
教学评价:
通过本次一对一数学辅导,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自信和有成就感。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建立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初中数学一对一教案
初中数学一对一教案教案对象:初中生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并巩固数学基础知识;2.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3. 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解答;4.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 数的运算:加减乘除、幂的运算等;2. 几何图形:三角形、矩形、圆形等;3. 方程和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等;4. 概率与统计:概率的基本概念、统计图表等;5. 其他:函数、平面几何等。
教学步骤:1. 了解学生情况:在课程开始前,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习惯、学习目标等,以便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
2. 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确定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例如掌握某个数学知识点、解决某个数学问题等。
3. 教学内容的讲解: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相关数学知识点的讲解,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练习和解答:在讲解完相关知识点后,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同时,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5. 反馈和调整: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
6. 总结和布置作业:在课程结束时,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知识。
教学评价:1. 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表现;2. 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意见;3. 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年级数学一对一教案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分数加减法教学目标①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民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
②能够正确地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③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扫清障碍(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1、分数数的加法和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后再加减)(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同整数。
(4)结果要是最简分数2、带分数加减法:带分数相加减,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结果合并起来。
(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分数加减混合运算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沙场点兵一、 填空题:1.95的意义是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其中的( )份。
它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 )÷40=40)(=85=32)(=)(40 186=1818)(6++=918)(6-- 3.分数x4,当x ( )时是真分数,当x ( )时是假分数。
4.一根5米长的绳子,它的71是( )米。
5.一个分数的分子是最小的奇质数,分母是最小的偶合数,这个分数就是( )。
6.在表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用复名数表示用小数表示 用分数表示 5时30分3.06吨 143千米 7.小华用8天时间看了一本120页的课外书,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 ),每天看(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新课:
1.角的有关概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
B
始边
终边
③角的分类:
O 顶点
A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④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 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 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 1.如图⑴⑵中的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
堂
情
给班主任和
家长的建议
况
本次课作业内容
辅导策略
辅导方法 教学效果
班主任管理意见
日期
年月日
任意角 教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难点: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顾角的定义
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
形成的图形.
日期:2015 年 1 月 26 日
一对一辅导教案
学生姓名: 上课时段:8:00----------10:00 辅导科目:数学
课次: 第 1 次 课时:(2)小时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 与区间角的概念. 2.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
例 5.写出终边在 y x 上的角的集合 S,并把 S 中适合不等式-360°≤β<720°的元素β
写出来. 4.课堂小结 ①角的定义; ②角的分类: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③象限角; ④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法. 5.课后作业: ①阅读教材 P2-P5; ②教材 P5 练习第 1-5 题; ③教材习题第 1、2、3 题
此时, 属于第四象限角 2
因此 属于第二或第四象限角. 2
三、作业布置:
学生签字:
班主任签字:
教学信息反馈表
教师签字:
尊敬的教师:
您好!为了教务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学情,课后协助您做好学生学习督导工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发
展,请老师协助如实填写以下表格。
教师姓名
学生姓名
辅导科目
数学
学生课堂表现
课
作业完成情况
又 k·180°+90°< <k·180°+135°(k∈Z) . 2
当 k 为偶数时,令 k=2n(n∈Z),则 n·360°+90°< <n·360°+135°(n∈Z) , 2
此时, 属于第二象限角 2
当 k 为奇数时,令 k=2n+1 (n∈Z),则 n·360°+270°< <n·360°+315°(n∈Z) , 2
思考题:已知α角是第三象限角,则 2α, 各是第几象限角? 2
解: 角属于第三象限, k·360°+180°<α<k·360°+270°(k∈Z)
因此,2k·360°+360°<2α<2k·360°+540°(k∈Z) 即(2k +1)360°<2α<(2k +1)360°+180°(k∈Z) 故 2α是第一、二象限或终边在 y 轴的非负半轴上的角.
例 3.在 0°到 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等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⑴-120°;⑵640 °;⑶-950°12'. 答:⑴240°,第三象限角;⑵280°,第四象限角;⑶129°48',第二象限角;
例 4.写出终边在 y 轴上的角的集合(用 0°到 360°的角表示) . 解:{α | α = 90°+ n·180°,n∈Z}.
y B1
45° Ox ⑴
y
60o B3
O ⑵
30°x B2
例 2.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⑴ 60°; ⑵ 120°; ⑶ 240°; ⑷ 300°; ⑸ 420°; ⑹ 480°;
答:分别为 1、2、3、4、1、2 象限角. 3.探究:教材 P3 面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 S={ β | β = α +
k·360 ° , k∈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个周角的和.
注意: ⑴ k∈Z ⑵ α是任一角; ⑶ 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限个,它们 相差 360°的整数倍; ⑷ 角α + k·720 °与角α终边相同,但不能表示与角α终边相同的所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