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好书征文:国学大师钱穆谈人生
钱穆和老道的故事作文
钱穆和老道的故事作文
钱穆先生和老道士的故事读完了,掩卷而思,我是种的夹竹桃还是松柏?我是不是也曾经像这位老道士一样只想着眼前的夹竹桃,而没有想到种一棵万年长情的松柏树呢?
我们每个人都从幼年一步步走向成熟,就像沿着一条河流逆勇而上。
年少时,我们都曾有过一些美妙、绮丽而又略显天真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就像河流边那些五光十色的鹅卵石。
我们都曾陶醉于那些绚丽的颜色中。
渐渐地,我们长大了,目光由脚边的鹅卵石移向前方。
河流的源头,屹立着一座雄伟高峻的雪山,令人神往。
我们把它称之为理想。
一个最美的字眼!理想,包含着我们对未来的向往,对未来的希望,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金色的童年,沉淀着儿时的快乐、沉淀着淡淡的稻香。
就像陈年的女儿红,愈久愈香,愈久愈让人不满足于回味。
小时侯的我,最大的理想就是爸爸妈妈能多给我买些玩具和好吃的。
现在看来,才觉得儿时的我多么的天真。
长大后,才渐渐地明白:“理想,不在于一朵娇嫩的鲜花,需要我们渴望的目光去滋润,更需要我们用真挚的心灵去呵护。
”的确,每个人都有理想,但要让这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关键还要看自己。
在失败中振作,在振作中奋发,在奋发中取胜,这才是我们要的精神。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
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踏实的学习,一定会使自己的理想成真!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当然,理想也是一股动力,推动着我们前进用不气馁。
让我们为理想插上翅膀,让我们一起放飞自己的理想!
去种一棵万年的松柏吧!。
读钱穆先生教书育人故事有感
读钱穆先生教书育人故事有感教学十几年来,我始终认为当老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苦差事,除了教书,还要育人。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自己不成熟想法,正处于叛逆期的孩子,而不是没有生命或思想的物体。
但读了钱穆先生的故事,才发现教书育人并不是那么困难的事。
首先,钱先生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深深感动着我:“师生相聚,同事如兄弟,师生如家人。
每天住在学校,吃在学校,工作在学校,团体如家庭,职业即人生。
学校就像堂屋,家庭就像卧室,堂屋也是家,卧室也是家”。
我不能说自己完全是“为了温饱而工作”,但我也绝对不敢说是“为了工作而求温饱”。
钱先生的这份超乎常人的执着与思想境界不是我们能比拟的。
其次,钱先生的教学方法让我耳目一新:作文课竟然上得如此轻松与真实!“常常带学生走出校门,让学生去了解社会,观察生活,开阔视野”“,当场要求学生讨论,根据眼前实景相互对照,进行修改”,“学生们在钱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几多思考,几多观察,几番讨论,感到其乐无穷,下笔也就言之有物了”.我深深领悟到,语文也好,数学也罢,知识从生活中来,从实践中来。
结合现实生活,我们根本没有什么知识难以理解。
比如,在讲普查和抽样调查时,学生对于抽样调查的适用条件第二条很困惑:“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普查”。
有了钱先生教写作文的启示,我将问题“放归于大自然”:长江里的鱼类很多,我们能把所有的鱼都打捞上来数一数吗?学生恍然大悟——原来,问题就这么简单!还有,钱先生的“育人”也技高一筹:不放任成绩优秀的孩子,更不放弃貌似成绩差的学生;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关注孩子思想品德的修养。
做到并做好辨识、培养“千里马”的“伯乐”。
教育孩子,钱先生没有慷慨激昂的大道理,也没有泛泛而谈的陈词旧说;给犯错的孩子改过的机会,而不是“一棒子打死”。
尤其先生激励杨锡麟的故事让我感动:一个“另类”的孩子,在先生的慧眼下竟然是一个我们无法识别的佼佼者!不是我们做不到先生的所做,而是我们根本没有做!或者说我们根本不会做!我不禁反思: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呢?教育不仅能成就人才,也能毁灭人才,我们欣赏的只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乖孩子”,而忽视了某些本是“千里马”的“后进生”。
钱穆人生十论读后感
钱穆人生十论读后感
读完钱穆先生的《人生十论》,心生感慨。
这本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首先,钱穆先生对人生观的阐述令我印象深刻。
他认为人生的价值不仅在于物质的追求,更在于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
人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品德素质,追求内心的安宁和真正的幸福。
这使我深思,我在生活中是否过于追求功利和物质上的满足,是否忽视了内心世界的建设。
其次,书中关于人际关系的论述也让我受益匪浅。
钱穆先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尊重他人,才能与人和谐相处。
在当今社会,人际关系常常因为争斗和利益冲突而紧张,我们应该学习钱穆先生的观点,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最后,书中关于追求真理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考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钱穆先生认为人应该不断地追求真理,践行自己的理想,并力求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应该学会勇于承担责任,积极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而言之,钱穆先生的《人生十论》是一本富有哲理和智慧的书籍。
通过阅读他的观点和思考,我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对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有了新的启示。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追求真理,与人和谐相处,为社会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高考作文素材:从钱穆那里选定人生道路
高考作文素材:从钱穆那里选定人生道路与杨绛同车上北京的他,始终不愿吃一口她给的饼干。
为维系困窘中的尊严,宁愿趁人不注意时去站台上胡乱买些食物。
再听闻钱穆,就是上大学之后。
我无比惊讶地发现,在港台教授的世界里,“钱穆”是一个崇高的名字,代表着某种我们并不熟悉的信念。
譬如来自香港的郭校长,每逢学校里有个大事小事,他总爱在演讲里回忆在新亚书院讲课的钱穆:当年,在一座破房子里,先生和学生都穷得没饭吃,但即便这样困窘,为了传统文化的使命,钱穆先生还是穿学士袍来授课。
钱穆是不向现实妥协的。
说到现实,我们这些十八九岁的学生,看起来可比任何年长的人更现实。
我也不例外,上大学是为了一个好出路。
我喜欢的是中国的文史,喜欢中文的写作;但那又怎样呢,准备出国,学好英文,这才是正经路途。
很长一段时间,我犹豫于是否应该遵从自己的心意追求未来的道路:要不要出国?是不是从此走在英文的世界里?我一度对此不抱希望,但读着钱穆的书,我还是动了心。
想必他也曾饱受质疑与挫折,也是在疑惑与动摇后找到自己最终想走的路。
这个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接受了新式教育,在常州读中学时,还曾与瞿秋白一起带头闹学潮的乡间少年,最后却长成了传统文化的维护者。
在95岁高龄时,就因为有人质疑其享受特权,钱穆便搬出住了三十多年的素书楼,他也只说一句“人各有志,余亦惟秉素志而已”。
这份固执,让我想起在火车上婉拒杨绛的钱穆。
合上书本,我只能深深叹一口气,相信自己绝没有这么彻底的孤高的心。
本科毕业时,尽管一位教国文的老教授建议我“试着去写点值得成为铅字的文字”,我还是选择了一条更实用更保险的道路:出了国,继续读国际新闻的专业。
在英伦三岛的雨雾中浸淫,看着这里高校中知识分子对自由与真理不松懈的追求,我明白了20世纪50年代的钱穆,在饭都吃不饱的景况下,还穿着学士袍去上课的意义之所在。
那是在花果飘零的绝境中,依然要守护知识尊严的努力:是到困窘之际,也依然心怀天下的属于知识分子的傻气。
钱穆:人生的最高理想和最高境界
钱穆:人生的最高理想和最高境界
人类的自然生命,只有几十年,最多百年上下,死了便完了。
在这种人文宗教的精神之下,人类可从几十年的“自然生命”,转进为绵历千万年的“历史生命”,和“文化生命”。
这几十年的自然生命,仅如一只船,或是一座桥,用来渡过这条汹涌河流而进入不朽的生命。
所以我们在此短短几十年的自然生命中,应该好好利用,使它达到这“渡”的功能。
不朽的生命,不单是大圣大贤可以获得,人人都可得。
孟子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
”最高的人生,谁都可得。
人性最高的表现,无非在“爱”和“敬”。
人心最高的要求,也无非是爱和敬。
爱和敬是人人心中所有,也是人人心中所能。
我们要达到这人生的最高理想和最高境界,只须从自己心上表现。
本文选摘自《中国历史精神》钱穆著,九州出版社出版
公众号:readqm。
钱穆人生十论读后感
钱穆人生十论读后感
《钱穆人生十论》是中国现代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钱穆的一部重要著作。
这本书主要是作者对人生道理的思考和总结,以十个论点为主线,深刻阐述了人生的真谛和价值观。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钱穆在书中提到了“人生的价值在于实现自己的人格”的观点。
他认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物质的富有和地位的高低,而在于实现自己的人格,追求内心的完善和提高。
这一观点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内心的和谐与完善,而不是追逐外在的名利和物质。
其次,钱穆还提到了“人生的真谛在于忍耐与忠诚”的观点。
他认为,人生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而真正的人生智慧在于忍耐和忠诚。
这一观点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而重要的是如何坚持忍耐和忠诚,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另外,钱穆还提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在于爱与善”的观点。
他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在于爱与善,而不在于权力和利益。
这一
观点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爱与善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只有通过爱
与善,才能实现人生的最高境界。
总的来说,钱穆在《人生十论》中深刻地阐述了人生的真谛和
价值观,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阅读这本书,
我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内心的和谐与完善,而真正
的人生智慧在于忍耐和忠诚,而人生的最高境界在于爱与善。
这些
观点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实践,我一定能够实现人生的真谛和价
值观,过上有意义和幸福的生活。
读书与做人 钱穆
钱穆:读书与做人今天在这讲堂里有年青的同学,有中年人,更有老年人;真是一次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盛会。
如按年岁来排,便可分三班;所以讲话就比较难。
因为所讲如是年青人比较喜欢的,可能年长的不大爱听;反之亦然。
现在我准备所讲将以年长人为主,因为年青人将来还得做大人;但年老了,却不能复为青年人。
并且年幼的都当敬重年老的,这将好让将来的青年人也敬重你们。
至于年老的人,都抱着羡慕你们年青人的心情,自然已值得年青人骄傲了。
我今天的讲题是“读书与做人”,实在对年青人也有关。
婴孩一出世,就是一个人,但还不是我们理想中要做的一个人。
我们也不能因为日渐长大成人了,就认为满足;人仍该要自己做。
所谓做人,是要做一个理想标准高的人。
这须自年幼时即学做;即使已届垂暮之年,仍当继续勉学、努力做。
所谓“学到老,做到老”,做人工夫无止境。
学生在学校读书,有毕业时期;但做人却永不毕业——临终一息尚存,他仍是一人,即仍该做;所以做人须至死才已。
现在讲到读书。
因为只有在书上可以告诉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有理想高标准的人;诸位在学校读书,主要就是要学做人;即如做教师的亦然。
固然做教师可当是一职业;但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职业仅是为谋生,当知职业也在做人道理中。
做人理当有职业,以此贡献于社会。
人生不能无职业,这是从古到今皆然的。
但做一职业,并不即是做人之全体,而只是其一部分。
学生在校求学,为的是为他将来职业作准备。
然而除在课堂以外;如在宿舍中,或是在运动场上,也都是在做人,亦当学。
在课堂读书求学,那只是学做人的一部分;将来出了学校,有了职业,还得要做人。
做人圈子大,职业圈子小。
做人当有理想,有志愿。
这种理想与志愿,藏在各人内心,别人不能见,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因此,读书先要有志;其次,当能养成习惯,离开了学校还能自己不断读书。
读书亦就是做人之一部分,因从读书可懂得做人的道理,可使自己人格上进。
惟在离开了学校以后的读书,实与在学校里读书有不同。
在学校里读书,由学校课程硬性规定,要笔记、要考试,战战兢兢,担心不及格,不能升级、不能毕业,好像在为老师而读书,没有自己的自由;至于离了学校,有了职业,此时再也没有讲堂,也没有老师了,此时再读书,全是自由的,各人尽可读各人自己喜欢的书。
读钱穆《人生十论》
读钱穆《人生十论》人生,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永远也没有结论的研究课题。
不仅平常人可以对此大发感慨,而且大学者们似乎也特别偏爱谈人生。
我曾经为钱钟书先生《写在人生边上》那深刻的幽默而倾倒,心灵因此而得到莫大的精神享受。
而当我读到另一国学大师钱穆的《人生十论》时,我又体验了温故而知新、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思想之旅。
这本书所收入的篇章是钱穆先生讨论人生问题的随笔和讲演词,分别作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
全书共分三辑,即“人生十论”、“人生三步骤”、“中国人生哲学”。
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结合现实生活,把自己的人生感悟以严谨的逻辑进行通俗的表达,而不是流云似的“小语”或“断想”。
与钱钟书式的揶揄与嘲讽不同,钱穆先生的风格是和风细雨、娓娓而谈。
该书第一辑《人生十论》包括“人生三路向”、“适与神”、“人生目的和自由”、“物与心”、“如何探究人生真理”、“如何完成一个我”、“如何解脱人生之苦痛”、“如何安放我们的心”、“如何获得我们的自由”、“道与命”。
让我们先看看作者在这“十论”中有哪些主要观点吧。
“人生三路向”,即人生追求的三种方向,向外追求物质与权力、向内追求灵魂的安宁、向现实追求当下的幸福。
如何将这三种人生观融合起来,则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努力的方向。
否则,一味追求物欲和享乐就形成“现社会的放纵与贪污”,形成一种“人欲横流的世纪末的可悲的现象”。
“适与神”的“适”意指人类为适应和改造大自然而对自然物质所施加的种种工业技术,与此相适应的人生价值观就是注重现实利益;而“神”就是宗教精神。
大的人生观以大的宇宙观为前提,宇宙与人生密不可分。
真、善、美、适、神,既是宇宙的五大范畴,又是人生向往的五大目标。
“人生目的和自由”这篇文章有一个闪光的论点,就是“有目的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将之称为人文的人生,或文化的人生,以示别于自然的人生,即只以求生为唯一目的之人生。
”宗教、哲学、艺术、文学、科学极大地影响着文化人生的目的以及对目的进行选择的自由。
钱穆人生十论读后感
钱穆人生十论读后感钱穆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化名人,他的一生充满了智慧和思想,他的著作《人生十论》更是他智慧的结晶。
这本书以其简洁明了、深刻睿智的语言,深刻剖析了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
在阅读完《人生十论》后,我深受启发,感悟良多。
首先,钱穆在《人生十论》中提到了“人生的价值在于实践,而不在于理论”,这一观点让我深有感触。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理论知识所束缚,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其次,钱穆在书中提到了“知识不是学问,而是一种生活态度”,这一观点让我深有共鸣。
在当今社会,很多人追求知识,却忽略了知识的本质。
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要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只有将知识融入生活中,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素养和修养。
另外,钱穆在《人生十论》中还提到了“人生最大的快乐在于工作”,这一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工作是人生的一部分,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只有在工作中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感。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工作,努力工作,才能在工作中找到快乐和成就。
此外,钱穆在书中还提到了“学习是为了修身,而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这一观点让我深有感触。
在当今社会,很多人追求学历和职位,却忽略了学习的本质。
学习是为了修身养性,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素养和修养,而不是为了追求外在的成功和地位。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学习,将学习内化为自己的修身修心的途径,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
总之,钱穆的《人生十论》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态度。
我相信,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钱穆人生十论读后感
钱穆人生十论读后感
钱穆先生的《人生十论》是一部引人深思的读物,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总结,
为读者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人生智慧。
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受启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钱穆在书中提到了“人生在世,须要有一种信念”。
这句话让我深刻地
意识到,人生中信念的重要性。
无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还是在追求梦想和目标的过程中,都需要有一种坚定的信念来支撑自己。
只有坚定的信念,才能让人在逆境中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
其次,钱穆强调了“生活要有理想和目标”。
这一观点让我深受触动。
在现代
社会,人们往往被琐碎的事务和物质的诱惑所迷惑,忽略了内心深处的理想和追求。
然而,只有有了理想和目标,人生才会有意义,才能在追求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另外,钱穆还谈到了“人生要有节制”。
这一观点让我深有感触。
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陷入物欲横流、享乐主义的泥淖中,忘记了节制的重要性。
然而,只有有了节制,才能让人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至于被外界诱惑所迷惑,不至于迷失自我。
此外,钱穆还提到了“人生要有忍让”。
这一观点让我深受启发。
在人际关系中,忍让是一种重要的品质。
只有有了忍让,才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才能让人在社会中更加和谐地相处。
总的来说,钱穆的《人生十论》是一部富有哲理的读物,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
总结,为读者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人生智慧。
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受启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希望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实践,能够让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明智、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的真谛。
读书与做人(钱穆)
读书与做人钱穆今天在这讲堂里有年青的同学,有中年人,更有老年人;真是一次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盛会。
如按年岁来排,便可分三班;所以讲话就比较难。
因为所讲如是年青人比较喜欢的,可能年长的不大爱听;反之亦然。
现在我准备所讲将以年长人为主,因为年青人将来还得做大人;但年老了,却不能复为青年人。
并且年幼的都当敬重年老的,这将好让将来的青年人也敬重你们。
至于年老的人,都抱着羡慕你们年青人的心情,自然已值得年青人骄傲了。
我今天的讲题是“读书与做人”,实在对年青人也有关。
婴孩一出世,就是一个人,但还不是我们理想中要做的一个人。
我们也不能因为日渐长大成人了,就认为满足;人仍该要自己做。
所谓做人,是要做一个理想标准高的人。
这须自年幼时即学做;即使已届垂暮之年,仍当继续勉力学、努力做。
所谓“学到老,做到老”,做人工夫无止境。
学生在学校读书,有毕业时期;但做人却永不毕业——临终一息尚存,他仍是一人,即仍该做;所以做人须至死才已。
现在讲到读书。
因为只有在书上可以告诉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有理想高标准的人;诸位在学校读书,主要就是要学做人;即如做教师的亦然。
固然做教师可当是一职业;但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职业仅是为谋生,当知职业也在做人道理中。
做人理当有职业,以此贡献于社会。
人生不能无职业,这是从古到今皆然的。
但做一职业,并不即是做人之全体,而只是其一部分。
学生在校求学,为的是为他将来职业作准备。
然而除在课堂以外;如在宿舍中,或是在运动场上,也都是在做人,亦当学。
在课堂读书求学,那只是学做人的一部分;将来出了学校,有了职业,还得要做人。
做人圈子大,职业圈子小。
做人当有理想,有志愿。
这种理想与志愿,藏在各人内心,别人不能见,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因此,读书先要有志;其次,当能养成习惯,离开了学校还能自己不断读书。
读书亦就是做人之一部分,因从读书可懂得做人的道理,可使自己人格上进。
惟在离开了学校以后的读书,实与在学校里读书有不同。
在学校里读书,由学校课程硬性规定,要笔记、要考试,战战兢兢,担心不及格,不能升级、不能毕业,好像在为老师而读书,没有自己的自由;至于离了学校,有了职业,此时再也没有讲堂,也没有老师了,此时再读书,全是自由的,各人尽可读各人自己喜欢的书。
关于钱穆的作文
关于钱穆的作文
“哎呀,你们知道钱穆吗?”我在教室里大声地问着小伙伴们。
有一天,我们在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提到了钱穆这个名字,说他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学者。
这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特别想知道这个钱穆到底有多了不起呀。
下课后,我就迫不及待地和小伙伴们讨论起来。
“我觉得他肯定超级厉害,不然老师怎么会专门讲他呢。
”我歪着头说。
“那他到底厉害在哪里呀?”小伙伴小明疑惑地问。
“我也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一起去查查看呀。
”我提议道。
于是,我们几个小伙伴就跑到图书馆,开始找关于钱穆的资料。
图书馆里静悄悄的,我们小心翼翼地翻着书。
“哇,找到了!”我兴奋地叫起来。
我们围在一起,看着书上关于钱穆的介绍。
原来钱穆先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那么深的研究,写了好多厉害的著作呢。
“哇塞,他就像一个知识的宝库呀!”我不禁感叹道。
“那他的这些研究对我们有什么用呢?”小伙伴小红问道。
“哎呀,这就好比是给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过去的大门呀,让我们能知道以前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我们的文化是怎么发展的呀。
”我认真地回答道。
从那以后,钱穆这个名字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我觉得他就像是一颗闪耀的星星,虽然离我们很遥远,但他的光芒却能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我明白了,我们要向钱穆先生学习,努力去探索知识的海洋,让自己变得更加有智慧。
这就是我对钱穆先生的认识和感受呀,你们觉得呢?。
读“国学大师钱穆的育人之道”有感
读“国学大师钱穆的育人之道”有感钱穆是国学大师,从18岁初登杏坛,到92岁告别讲台。
在国学大师中,钱穆堪称自学成才的典型,他没有进入高等院校,完全凭自学跻身大师行列。
执教生涯之长,说明他教学能力和水平之强;他的自学成才,又说明他做学问很有方法。
在他长达7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他的育人之道给我们以很大启示,阅读完这篇文章,我总结如下可学习的教学经验:1、对待教学的观念意识钱穆是一位成功教师的典范,他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一名成功教师决不能照本宣科,优秀的教师,必须在苦读与深思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立而深邃的见解。
教学不是做表面文章,不能紧紧是模仿,而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这种教学意识应深深植根于我的头脑中,因为正确的意识观念是行动的指南。
对待教材不能只图文字表面,要学会深思。
2、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钱穆是一名语文教师,他对学问挖掘的深度较深,经常在课堂上讲出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所以他的课大受欢迎。
这是他作为语文教师让学生喜欢的原因。
而我们教师可根据自己所任的不同科目,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带领学生实践、动手操作,我校高校长的通用技术课就是这样做的,高校长引导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引导学生取得了优秀科技发明成果并获奖就是一个见证。
还指导学生制作火箭、宇宙飞船等,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兴趣,这样的课非常受学生欢迎。
政治课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给学生讲一些《新闻》、《法治在线》、《共同关注》等栏目相关内容,既丰富教学内容,学生又能了解时事,使政治课贴近生活,能很好的满足学生求新知的欲望,政治课也会上得丰富多彩。
3、教学和育人要讲究方法钱穆教授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听、写的综合能力。
比如,有时他带领学生通过观景、实物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这是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的写作成为有源之水,有内容可写,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与此相比,很多教师教作文,只注重让学生练习写作,而没有交给恰当的方法,结果对于语文水平的提高就会受到限制,这是援引钱穆老师的比较。
荒野中走出的大师——访钱穆故居作文
荒野中走出的大师——访钱穆故居作文一初闻钱穆,是在两年前的一堂课上。
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嗜书如命,年近四十,家中就有几万册藏书。
他说钱穆写《国史大纲》时,因对中华文化爱得太深,所以下笔总是太多的偏袒。
这种偏袒就如同一个母亲对她自己的孩子。
不久的一个午后,我在昆明的一家书店里闲逛,偶然地看到了钱穆的《晚学盲言》,抽下来看看,一看就震撼了我这个再次踏上求学之路的迷途羔羊。
震撼的理由大抵有二:一是此书的成书过程,钱穆在耄耋之年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口述此书,赖夫人抄写而成,其中众多引经据典,大多凭记忆,很少参考查阅,实在是敬佩先生的精神及惊人记忆力;二是书中对中华文化的深切关怀和深邃思索。
之后陆陆续续地阅读钱穆的著作,从《晚学盲言》到《国史大纲》,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到《中国文化精神》,从《人生十论》到《中国学术思想史》,从《灵魂与心》到《师友杂忆》,或大概翻翻,或细读某篇。
由这种闲散地阅读,钱穆的大体轮廓就勾勒在脑海中。
而后在某个瞬间,就常会有意无意地听到或看到关于钱穆的点点滴滴,有些是崇拜,有些是赞叹,有些是指责,有些是批评。
这是之前我和钱穆的所有”际遇’。
来台湾学习后的某个傍晚,经过福林路时,突然看到”钱穆故居’的木标牌,从前那些”际遇’就又全都鲜活了。
于是,心里就突然涌起想起看看的念头。
无奈当时天色已晚,”钱穆故居’已不再开放。
二这一次专捡了个晴朗的周日,独自一人,走进东吴大学,走进钱穆故居。
对于钱穆的偏好,还有一点隐密的缘故。
自己的某些经历和钱穆有些相似,而人们又大多很容易和自己有着共同经历的人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会把那些经历不自觉地进行投射和比较。
在民国时期活跃的那些学者中,钱穆是个特例。
他没有读过大学,也没有出国留学过,他仅有中学学历,18岁开始在家乡的一所小学任教,后历中学教员、大学教授。
我也是从18岁开始在一所小学任教,而后中学,而后再次踏入大学的校门。
不同的是,钱穆是教授,我是学生;钱穆是大师,我是普通的一个平凡学子。
《谈人生》的读后感(最新篇)
《谈人生》的读后感《谈人生》的读后感公司里人手发了一本季羡林的《谈人生》,要求写读后感。
季先生名气很大,总理在他生前去看他很多次,我过去也有所耳闻,大约知道他是语言学家,但没看过他的书,这本书算是第一次。
书到手,还是很新鲜,但大致翻下来,有些失望:基本属于拉家常,有些个人偏好之类的看法,比较典型的文人散文,没多少启发性和思想性,大多是些可说可不说的个人倾向。
过去听说他研究印度的学问很深,还也研究佛学,但从他的文章里看,他似乎不信佛,很有些好奇。
于是直接在网上看他的《谈佛》,竟大为吃惊:“对世界上的任何宗教,只要认真地用科学方法加以探讨,则会发现它的教义与仪规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都有其产生根源,都是人制造成的,都是破绽百出,自相矛盾的,有的简直是非常可笑的。
因此,研究越深入,则信仰越淡薄。
如果一个研究者竟然相信一种宗教,这件事情本身就说明,他的研究不实事求是,不够深入,自欺欺人。
佛教当然也是如此。
” 看到这句话,我想这本书已经不必读了,因为我对他的语言学的造诣也没兴趣,而他的佛学造诣,显然还没入门。
说这个话,似乎有点对“国学大师”不敬,但却是客观的。
此外,看到了季羡林的一些语录(真实性未校对):(1)阿赖耶识、末那识这些都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还弄那么多理论,那么多争论;(2)自己学佛是为了批判佛教;(3)释迦牟尼本人很可能是在吃猪肉以后患病涅盘的但这个和这瓶水是否解渴有什么关系呢?但读后感的作业还是要写的。
书中有篇文章,谈他个人的消费观念,我个人基本也持类似的看法,不妨谈谈。
关于消费,最近几年国家经济政策中提到比较多,特别是外需乏力、投资效率边际递减之后,消费的稳健增长已经是经济增长希望所在,“刺激消费”这个词也就经常在财经媒体中出现。
但消费如何刺激呢?消费离不开三个要素:可支配的收入、真实需求、符合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三个缺一个都消费不起来,如何刺激?其实是在经济运行结构中如何在这三者中寻找平衡:收入结构的平衡、真实需求的结构、产品的层次丰富。
钱穆生命的认识
钱穆生命的认识钱穆先生,那可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颗璀璨的文化巨星。
咱要是想了解他对生命的认识,就好像是在探寻一座神秘而又充满宝藏的深山。
钱穆先生眼中的生命,我觉着就像一棵大树。
这棵树的根啊,深深扎在传统文化的土壤里。
他一辈子都在钻研中国的历史、文化,对他来说,传统文化就是生命的根基。
就好比树没了根就活不了,人要是和自己的文化断了联系,那生命就像没了魂儿似的,飘在空中,没着没落的。
钱穆先生的生命,就牢牢地和中国传统文化绑在一起,他写的那些著作,就像大树的枝叶,枝繁叶茂的,给后人带来一片片的阴凉,让我们能在他的思想庇护下,去思考生命的意义。
钱穆先生的生命还像一场漫长的旅行。
他在学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一种思想到另一种思想。
他在战乱中辗转各地,却始终没有放下对学问的追求。
这就好比一个旅行者,不管路上遇到多大的风雨,都坚持朝着自己心中的圣地前行。
他在这个旅行中不断丰富自己对生命的认识,他看到了不同的风景,遇到了不同的人,这些经历都融入到他对生命的理解之中。
他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就像在旅途中搭建了一个小驿站,让更多的人能够在这个驿站里停歇,汲取知识的养分,找到自己生命的方向。
这难道不像是一个伟大的旅行家在自己的旅途中,把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分享给其他同行者吗?在钱穆先生看来,生命也是一种传承。
他就像一个手艺精湛的老工匠,小心翼翼地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手艺传承下去。
他对学生的教导,对学问的传承,就如同老工匠把自己的手艺传给徒弟一样,那是一种手把手的、充满心血的传递。
他希望后人能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就像老工匠希望自己的手艺能够在徒弟手中发扬光大。
他用自己的一生书写着这种传承,他的生命也在这种传承中得到了延续。
我们这些后人,就像坐在老工匠打造的精美椅子上的人,享受着他传承下来的智慧和文化带来的舒适与启迪。
钱穆先生对生命的认识里,生命还像一首悠扬的曲子。
这首曲子有低沉的时候,就像他经历的那些艰难困苦的岁月;也有高昂的时候,比如他在学术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
我的读书与做人
没有汇印出版的,约有一百万字左右。
,先父在十六岁的时候,活泼的青年人。
我虽然没有好好的从过师,却常接受先哲先贤的影响,除效法诸葛孔明的“一生谨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与曾文正的“扎硬寨,打死仗”之外,我还喜欢《论语》里“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这八个字,我自青年时代就常以这八个字来反省、自勉。
“守死”使我在新亚困难的时候,决不逃遁;“笃信”使我深信中国一定有前途,使我一生从不曾放松这信念。
还有:我在前清光绪年间读小学的时候,因为作文成绩特优,老师奖赏一本课外读物,我至今还记得书名是《自学篇》,由蒋百里先生从日文翻译过来的,其中记述了四十多位欧洲
我的读书与做人
文/钱穆作者简介:
钱穆(1895-1990),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故宫
博物院特聘研究员。
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
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思修人生十论读书报告docx(4800字)
思修人生十论读书报告docx(4800字)思修人生十论读书报告docx(4800字)品读《人生十论》,领略古代人生《人生十论》这本书是由前国学大师--钱穆写作,汇编成书于19xx年之夏。
全书由三部分组成,一为人生十论,二为人生三步骤,三为中国人生哲学。
他在自序中写道,文中是十篇杂凑稿,有对幼年读书心情的记录,有对湖上闲思录的回忆,全书比较杂,有几篇专有关于人生问题的,因此取名为人生十论。
他说他写这本书的目的不是教训人,也不是精心结撰想写哲学,也不是心情悠闲地抒发自己的胸怀。
只是在不安定的生活环境下,一些一知半解的临时小杂凑而已。
在《人生三路向》中他提到:人生只是一个向往。
在精神层面向往的最高发展有宗教,在物质界向往的最高发展则是科学。
一个重在情感,一个重在理智。
西方人的人生的向往首先在于人对于人生的要求上,比如恋爱、财富、权利,人总是在逐步追求,在追求中向前,在追求中逐步充实,并体会着愉悦。
但这样的人生情态是不完美的,当他们取得了某种满足后,他们并不会得到满足,满足转瞬成为空虚,不断向前就是不断扑空,人生的意义到底在于什么?与之完全相反的是印度人,他们更重视对于自身内在层次的追求。
如果说向外的人生是一种涂饰的人生,那么向内的人生就是洗刷的人生。
向内的人生是洒脱的人生,他们忘记了外在的事物,把外在遗弃、把外在摆脱,最后境界变成了一大脱空,这便是印度佛教的向往追求。
不过这样的人生同样存在问题,人始终还是要吃饭、睡觉、交往的,摆脱外在的一切,遗弃外面的一切事物,包括到你的心,也就不存在内了。
同以上两种人生态度不同的是中国的禅宗,不向外,也不向内,屹然而中立。
不过这种思想也是不可取的,消极无为。
但如若在这个态度上再加一种向往,便走上了儒家思想里的另一种境界。
那种境界不偏向也不中立,他们有向往,但他们只依照中间线路而前进,前进也是无限的,不过随时又可变为终点。
这种思想的一般通俗化便是一种现前享福的人生观。
活了95岁的国学大师——钱穆的人生路
活了95岁的国学大师——钱穆的人生路活了95岁的国学大师——钱穆的人生路来自:茂林之家 >《大师堂》北大教室中,一个戴着黑框眼镜、身着长衫的中年男子正在为底下的学生们讲课,他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讲至激动处干脆连手中的讲稿也扔下,手舞又足蹈,将一堂枯燥的历史课讲得生动有趣。
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钱穆,被文学界尊称为“一代宗师”,和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他的学生姚渠芳后来在《怀念在台湾的钱穆老师》里忆述:“钱师当年正在四十多岁壮年时期,讲课声音洪亮,结构性、逻辑性严谨,节节有独到之处。
”与其他三位不同的是,钱穆并非正统学者,而是靠着自己的勤勉努力半路出家的“野路子”。
他生逢乱世,前半生家中累遭变故,动荡不断,后半生则是长年索居,孤独寂寞。
但在这种情况下,钱老却从未自暴自弃,始终精神矍铄、自强不息,在他的一生先后著书八十余部,学术成果蜚声中外各界。
在汗牛充栋的学术成果的平行面,是钱老强劲坚挺的体魄,他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自律打破了钱家世代羸弱早夭、三世不寿的魔咒,享年九十五岁,摆脱命运的“劫数”,得以安享晚年,寿寝正终。
而种种人生的高光与奇遇无不与钱老顽强的生存意识和对命运的无情反抗有关,在他看似柔和平静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坚定而不屈的灵魂。
01人生不寿大罪恶——“惜命”的生活家钱穆此人,只要你稍微熟悉一点儿,就会知道这个行事怪异的大学者到底有多“惜命”。
而钱老的惜命其实并非无迹可寻,这与他的整个家庭和早年的经历都分不开关系。
上个世纪末,钱穆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五代同堂的大家族,父亲是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秀才。
按理说,这样的一个大家族应该枝叶繁茂,成就斐然,是街坊邻居人人艳羡的对象,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
彼时的钱家仿佛被施了魔咒一般,家中的顶梁柱个个英年早逝,一条无形的生命之链似乎绞上了这个不幸的家庭。
钱穆的祖父年仅37岁就溘然长逝,紧接着父亲钱承沛活到41岁时便撒手人寰,留下一大家孤儿寡母艰难地在乱世中求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一本好书征文:国学大师钱穆谈人生
国学大师钱穆谈人生
——读钱穆《人生十论》
赵仙泉
“一切由物来决定心的那一种唯物史观,以及其仅懂得生产与财富价值的人生理论与历史观,实在是太偏狭,太卑陋浅薄得可怜了。
”
“人生的失败,常在得意时。
”
“第一该懂得谦虚,第二该懂得忧患,第三该懂得谨慎”。
——钱穆
人生,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永远也没有结论的研究课题。
不仅平常人可以对此大发感慨,而且大学者们似乎也特别偏爱谈人生。
我曾经为钱钟书先生《写在人生边上》那深刻的幽默而倾倒,心灵因此而得到莫大的精神享受。
而当我读到另一国学大师钱穆的《人生十论》时,我又体验了温故而知新、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思想之旅。
这本书所收入的篇章是钱穆先生讨论人生问题的随笔
和讲演词,分别作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
全书共分三辑,即“人生十论”、“人生三步骤”、“中国人生哲学”。
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结合现实生活,把自己的人生感悟以严谨的逻辑进行通俗的表达,而不是流云似的“小语”或“断想”。
与钱钟书式的揶揄与嘲讽不同,钱穆先生的风格是和风细雨、娓娓而谈。
该书第一辑《人生十论》包括“人生三路向”、“适与神”、“人生目的和自由”、“物与心”、“如何探究人生真理”、“如何完成一个我”、“如何解脱人生之苦痛”、“如何安放我们的心”、“如何获得我们的自由”、“道与命”。
让我们先看看作者在这“十论”中有哪些主要观点吧。
“人生三路向”,即人生追求的三种方向,向外追求物质与权力、向内追求灵魂的安宁、向现实追求当下的幸福。
如何将这三种人生观融合起来,则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努力的方向。
否则,一味追求物欲和享乐就形成“现社会的放纵与贪污”,形成一种“人欲横流的世纪末的可悲的现象”。
“适与神”的“适”意指人类为适应和改造大自然而对自然物质所施加的种种工业技术,与此相适应的人生价值观就是注重现实利益;而“神”就是宗教精神。
大的人生观以大的宇宙观为前提,宇宙与人生密不可分。
真、善、美、适、神,既是宇宙的五大范畴,又是人生向往的五大目标。
“人生目的和自由”这篇文章有一个闪光的论点,就是“有目的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将之称为人文的人生,或文化的人生,以示别于自然的人生,即只以求生为唯一目的之人生。
”宗教、哲学、艺术、文学、科学极大地影响着文化人生的目的以及对目的进行选择的自由。
“物与心”的要点是,生命的价值高于物质,心物交融、生命与物质交融就形成了人类的文化。
“而一切由物来决定心的那一种唯物史观,以及其仅懂得生产与财富价值的人生理论与历史观,实在是太偏狭,太卑陋浅薄得可怜了。
”
“如何探究人生真理”为读者指点迷津,认为“人类求真理,必当还就人类本身之有限可知中求之,而同时又必知人类本身所知之永远是有限。
而此有限之外,永远有一无限不可知者包络之。
”理想的境界是天人合一,有限的小我与无限的宇宙融为一体。
因此人生一切真理,就是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好人。
这也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如何完成一个我”讲解了人人皆可为尧舜的道理,认为不论是运水搬柴的平凡人还是科学家、电影明星,只要德性和品格高尚,就可以说是完成了自我,而完成的途径就是“我的事业与行为”。
“如何解脱人生之苦痛”这篇文章主张用儒家的伦理观和生死观来解脱“人我之限”与“生死之限”所带来的苦
痛。
人不可绝对超脱于人伦之外,而只能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人只要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使命,就是死得其所,生死的界限也就打破了。
“如何安放我们的心”以孔子的教诲来为人心指点一安顿处,这就是“道心”、“仁心”,把人心安放在“道”与“仁”里面,而不是安放在宗教与科学之中。
“如何获得我们的自由”认为宗教、科学、法律都不可能求得自由,而只有通过中国儒家思想中的“心性论”和“道德论”才能寻求自由。
“一切人类道德只是一个善,一切的善则只是人类的一个性。
必得许认了此一理论,人类才许有追求自由的权利;必得认许了此一理论,人类才可获得自由的道路。
”
“道与命”讲解孔子形而上的天道观与天命观,钱穆先生认为“道与命之合一,即天与人之合一也,亦即圣人知命行道天人合一之学之最高之所诣。
故孔子虽不自居为教主,而实独得世界人类宗教信仰中之最深的领悟”。
该书第二辑《人生三步骤》将人生分为三个步骤或三个阶段,即一为“生活”、二为“行为与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为“德性性命”。
该书第三辑《中国人生哲学》分为四讲。
第一讲是讲中国的现代人生,作者不赞成西方化或美国化;第二讲与第
三讲是讲古代的中国人生,阐述“天、地、君、亲、师”以及“身、家、国、天下”与中国人生哲学,指出“中国的人生哲学不讲功利,要讲道义”。
作者还对今天的人心不古表示忧虑,认为“中国人一向最看重的家庭,现在是快要破坏了”,“我们中国人讲尊与亲,是重在道义方面的,今天则重在功利方面去了”,“今天我们则只在物质生活上打算盘,再不想到德性人格”。
他还反复告戒说,“人生的失败,常在得意时”;“中国人只提倡谦虚和合,绝不教人心满意足,大胆做人。
骄字是中国人一向要警戒的”;“骄心总是要不得。
尤其是在得意的时候,更要不得。
一个人在失意的时候,这句话可不必讲,一旦得意了,就会失败在这上”;“照中国人的讲法,你得意了,你成为第一流的人物,你千万不要骄傲,你要谦虚,你要谨慎,你要有礼貌,你要懂得退让,才能与人相处”;“我们不一定非要做一成功的人,可是我们绝不能做一失败的人……失败尤其重要的是在人格上,人格上失败了,中国人就说他不是人……你自己失掉一份人格,就会抬不起头来”。
最后,钱穆先生语重心长地说,“第一该懂得谦虚,第二该懂得忧患,第三该懂得谨慎”;“与其你到华盛顿,到纽约,去住一段时间,或是旅行一番,你认为可以享受一些快乐。
你还不如定下心来,拿我上面所举如论语、孟子、
易经、大学、诸葛亮集等几本中国古书好好去研读一番。
把中国古人教人如何做人的道理如谦虚呀,忧患呀,谨慎呀,好好放在心上。
这不仅对我们个人,而是对我们国家民族大前途,定会发生一番作用的。
因为我们到底是个中国人。
”
读书首先是要读懂作者的主要思想观点,因此笔者认真梳理出以上的精华,以便言之有物。
钱穆先生是尊崇中国传统文化的,针对今人骂古人的现象,他理直气壮地宣扬中国古代人生哲学中一些千古不变的理论,以纠世风之偏。
比如市场经济要鼓励竞争,离不开功利,只言“利”不言“义”似乎不合时宜。
可是一些人见利忘义,坑蒙拐骗和弄虚作假,失去诚信,则是不符合仁义道德理念的,应该受到道德谴责。
再比如,贪官为何越来越多而且前赴后继?原因很多,但一些位高权重的所谓“得意”之人缺乏“修身”的概念,不懂得谦虚,不懂得忧患,不懂得谨慎,最后就失败了,不仅在人格上失败,而且性命不保。
我们的党政官员要好好地学习一下中国人生哲学中“做人”的道理,至少不要太得意了吧!至于一些名流不断爆出丑闻,身败名裂,也值得人们思考。
钱穆先生告戒人们“骄心要不得”,骄字会导致失败。
我想,不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都要戒骄戒躁,“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还是要常记在心。
钱先生谈人生是放在古今中外的大视野中来谈的,他
不仅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也非常了解世界其他文化,因此他通过分析比较,充分肯定中国的儒家文化,认为孔孟之道仍然很有生命力。
尽管五四新文化运动反传统很激烈,再加上后来意识形态的影响,传统文化似乎由于受到严厉批判而日渐式微,但是中国人毕竟是中国人,彻底抛弃传统就会导致精神家园的毁灭与人格的分裂。
因此,今天我们讨论中国人如何“做人”,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在追求享乐的风气之下,我们是不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重新掂量一下仁义道德的分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