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安全配置教案
使用操作系统教案
使用操作系统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掌握常见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计算机使用观念,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安全意识。
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常见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概念。
2. 难点:如何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2. 教学工具:利用教学工具如PPT、实物展示等,增强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直观感受。
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操作系统界面和功能,引导学生思考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引入本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以及常见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和使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概念。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感受,进一步加深对操作系统的理解。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和重点,强调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计算机使用观念。
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如操作系统安装、配置和使用等,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如撰写一篇关于操作系统使用经验的短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
结论: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常见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概念,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作用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分类理解操作系统的历史和发展1.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操作系统的组成:内核、shell、文件系统、设备驱动程序操作系统的分类: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分布式系统操作系统的历史和发展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发展历程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开展小组讨论,比较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1.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组成和分类实例:Windows、Linux、macOS等操作系统的特点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操作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不同类型操作系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操作系统知识的学习第二章:进程管理2.1 教学目标了解进程的定义和作用掌握进程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理解进程同步和互斥的概念2.2 教学内容进程的定义和作用进程管理的基本方法:进程调度、进程同步、进程互斥进程同步和互斥的实现:信号量、管程、事件等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进程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进程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进程同步和互斥的实现方式2.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进程的定义、进程管理的方法和策略、进程同步和互斥的概念实例:进程调度算法、信号量的使用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进程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进程管理方法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进程同步和互斥知识的学习第三章:内存管理3.1 教学目标了解内存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内存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理解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原则3.2 教学内容内存的定义和作用内存管理的基本方法:分页、分段、虚拟内存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原则:首次适应法、最佳适应法、最坏适应法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内存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内存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原则3.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内存的定义、内存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原则实例:分页算法、分段算法、虚拟内存的实现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内存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内存管理方法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内存分配和回收知识的学习第四章:文件管理4.1 教学目标了解文件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文件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理解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4.2 教学内容文件的定义和作用文件管理的基本方法:文件的创建、删除、打开、关闭等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目录结构、文件存储方式、文件访问控制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文件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文件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4.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文件的定义、文件管理的方法和策略、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实例:Linux、Windows等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管理4.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文件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文件管理方法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文件系统结构和组织方式知识的学习第五章:设备管理5.1 教学目标了解设备的定义和作用掌握设备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理解设备驱动程序第六章:设备管理(续)5.2 教学内容设备驱动程序:概念、作用和实现方式设备管理的基本方法:设备分配、设备请求调度、设备控制设备管理的高级主题:I/O中断处理、DMA传输、虚拟设备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设备驱动程序的概念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设备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设备管理的高级主题5.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设备驱动程序的概念、设备管理的方法和策略、设备管理的高级主题实例:硬盘驱动程序、打印机驱动程序、I/O中断处理5.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设备驱动程序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设备管理方法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设备管理高级主题知识的学习第七章:操作系统用户界面7.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操作系统用户界面的基本设计和实现方法理解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命令行用户界面(CLI)的差异和优缺点7.2 教学内容用户界面的定义和作用用户界面的基本设计原则:用户友好性、易用性、可访问性GUI和CLI的设计和实现方法:窗口管理、事件处理、命令解析7.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用户界面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开展小组讨论,探讨GUI和CLI的差异和优缺点7.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用户界面的定义、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方法、GUI和CLI的差异和优缺点实例:Windows操作系统、Linux终端、macOS的Finder7.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操作系统用户界面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用户界面设计和实现方法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GUI和CLI差异和优缺点知识的学习第八章:操作系统安全8.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操作系统安全的基本机制和策略理解操作系统的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8.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安全机制:访问控制、身份验证、加密、审计安全策略:最小权限原则、安全分层模型、安全内核常见安全威胁:恶意软件、漏洞攻击、social engineering防护措施: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更新8.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安全机制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8.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安全机制和策略、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实例:操作系统安全漏洞案例分析、安全防护工具的使用8.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安全机制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知识的学习第九章:操作系统性能分析9.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操作系统性能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工具理解操作系统性能优化和调优的策略9.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性能分析方法:基准测试、模拟、监控和分析工具性能评价指标: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性能优化策略:进程调度优化、内存管理优化、文件系统优化9.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操作系统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性能分析方法和工具开展小组讨论,探讨性能优化和调优的策略9.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操作系统性能的定义、性能分析方法和工具、性能优化和调优的策略实例:操作系统性能监控工具(如top, vmstat)的使用、性能优化的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1.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理解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核心组件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在资源管理、程序执行和用户界面方面的关键作用。
操作系统 教案
操作系统教案教案标题:操作系统教案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 掌握操作系统的分类和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3. 理解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4. 学习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5.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命令;6. 培养学生的操作系统使用和故障排除能力。
教案步骤:第一步:引入(5分钟)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引发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讲解操作系统的分类和特点(10分钟)1. 介绍操作系统的分类: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等;2. 解释每种操作系统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第三步:介绍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0分钟)1. 强调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性;2. 介绍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服务器、嵌入式系统等领域的应用。
第四步: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15分钟)1. 演示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包括硬盘分区、文件系统选择等;2. 介绍操作系统的配置,如语言设置、网络配置等。
第五步: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命令(20分钟)1. 演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应用程序运行等;2. 介绍操作系统的常用命令,如cd、dir、mkdir等。
第六步:操作系统的故障排除(15分钟)1. 讲解常见的操作系统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2. 演示如何使用系统工具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
第七步:小结和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和学习操作系统的意义。
教案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对操作系统概念和功能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操作系统安装、配置和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4. 学生在操作系统故障排除方面的能力。
教案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操作系统的实际操作和实验;2.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特定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内部机制;3. 鼓励学生参与操作系统相关的项目和竞赛,提升实践能力。
教案注意事项:1. 针对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2. 结合实际案例和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案Windows 7操作系统
教案Windows 7操作系统《教案 Windows 7 操作系统》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使学生掌握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桌面操作、窗口操作、文件和文件夹管理等。
3、培养学生运用 Windows 7 操作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桌面布局和基本操作。
(2)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包括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
2、难点(1)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路径概念。
(2)掌握系统设置和个性化操作。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过程。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1、导入在开始学习 Windows 7 操作系统之前,先提问学生是否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机的经验。
通过简单的交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Windows 7 操作系统。
2、知识讲解(1)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概述向学生介绍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特点,如稳定性、安全性、易用性等。
讲解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版本,如家庭普通版、家庭高级版、专业版、旗舰版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2)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桌面展示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桌面,讲解桌面图标的含义和作用,如“计算机”“回收站”“网络”等。
介绍任务栏的组成部分,如“开始”按钮、快速启动栏、应用程序区、通知区域等,并演示如何使用任务栏进行操作。
(3)窗口操作打开一个窗口,如“计算机”窗口,讲解窗口的组成部分,如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地址栏、状态栏等。
演示窗口的基本操作,如最大化、最小化、还原、关闭等,以及窗口的移动和缩放。
(4)文件和文件夹管理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文件是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文件夹是用于组织和管理文件的容器。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一、前言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其他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操作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重要。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份完整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教学,同时也可供学生自学参考。
二、课程概述计算机操作系统是介于硬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一层软件系统。
它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掌控着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并提供给用户一个友好的操作界面。
本课程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 进程管理;3. 存储管理;4. 文件系统;5. 设备管理;6. 安全性和保护机制。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以下能力:1. 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功能;2. 能够设计和实现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系统和设备管理等操作系统核心功能;3. 熟悉操作系统的各种保护机制和安全性;4. 熟练掌握Linux操作系统。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两种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
理论教学:通过讲授基本概念、原理和算法等知识,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设计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课件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练习,让学生熟悉操作系统的各种功能、命令和操作。
采用虚拟机环境下的Linux实验环境,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深入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命令行操作。
五、课程大纲本课程共分为16个学时,具体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第1-2学时: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和功能介绍1.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1.2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1.3 操作系统的分类和特点第3-4学时:进程管理2.1 进程的概念和状态转换2.2 进程同步和互斥2.3 进程调度算法第5-6学时:存储管理3.1 存储管理的目的和功能3.2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和管理方式3.3 虚拟内存管理第7-8学时:文件系统4.1 文件系统的概念和功能4.2 文件和目录管理4.3 文件系统的实现和性能优化第9-10学时:设备管理5.1 设备管理的目的和分类5.2 设备与驱动程序的关系5.3 设备的分配和控制第11-12学时:保护机制和安全性6.1 保护机制的概念和功能6.2 访问控制和安全性6.3 权限管理和安全策略第13-14学时:Linux操作系统7.1 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命令7.2 Linux环境下的进程、存储、文件和设备管理7.3 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保护机制第15-16学时:综合实验8.1 以Linux操作系统为基础,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8.2 综合考核学生在本课程中的学习成果和实践能力六、实验环境本课程的实验环境为Windows下的VMware Workstation虚拟机环境和Ubuntu Linux操作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帮助学生掌握常见操作系统(如 Windows、Linux 等)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意识,能够解决常见的操作系统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分类。
常见操作系统的操作界面和基本命令。
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和系统设置。
2、难点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和内存管理原理。
处理操作系统故障和错误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操作系统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操作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的作用,例如:“当我们打开电脑,是什么让我们能够方便地运行各种程序和进行各种操作?”2、知识讲解介绍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阐述操作系统的功能,包括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等。
讲解操作系统的分类,如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并举例说明。
3、操作系统示例以 Windows 操作系统为例,展示其桌面环境、开始菜单、任务栏等界面元素。
演示文件的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
介绍系统设置,如显示设置、网络设置、用户账户管理等。
对于 Linux 操作系统,介绍其命令行界面,演示常用命令,如 ls (列出目录内容)、cd(切换目录)、mkdir(创建目录)等。
4、进程和内存管理解释进程的概念,即正在运行的程序实例。
说明进程的状态(就绪、运行、阻塞)及其转换条件。
讲解内存管理的方式,如分页存储管理、分段存储管理。
5、系统维护和故障处理强调定期进行系统更新和病毒查杀的重要性。
介绍常见的操作系统故障,如死机、蓝屏等,并讲解一些简单的解决方法。
6、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操作系统相关的练习题,如让学生在特定操作系统中完成一系列操作任务,或者分析一些进程和内存管理的案例。
操作系统教案
操作系统教案操作系统教案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一、教学目标:1.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掌握常见的操作系统类型和特点;3.掌握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机制;4.能够进行基本的操作系统配置和维护。
二、教学内容: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操作系统的类型和特点;3.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机制;4.操作系统的配置和维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常见的操作系统类型和特点,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机制。
2.难点:操作系统的配置和维护,以及一些高级操作系统的使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以及常见的操作系统类型和特点。
2.实验法:学生在实验室中实际操作,掌握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机制,以及进行操作系统的配置和维护。
3.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对操作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4.练习法:学生通过练习题进行自我检测,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介绍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以及常见的操作系统类型和特点。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指导学生在实验室中实际操作,掌握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机制,以及进行操作系统的配置和维护。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对操作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5.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通过练习题进行自我检测,巩固所学知识。
6.教师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和要求。
六、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思考、回答问题等方面。
2.实验表现: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包括操作、思考、解决问题等方面。
3.练习题成绩: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操作系统教案
操作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了解操作系统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3.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4.了解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三、教学过程:【知识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操作系统界面,引起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都使用过哪些操作系统?它们有什么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知识讲解】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一种软件,它是计算机硬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一层接口,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并为应用软件提供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系统软件之一,它对计算机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2.操作系统的分类和发展历程:(1)按照计算机体系结构分类: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
(2)按照操作对象分类:桌面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
(3)按照开放方式分类:开源操作系统、闭源操作系统。
3.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特点:(1)资源管理: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设备管理。
(2)用户接口:提供给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交互的手段,如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用户界面。
(3)错误检测和处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中的错误,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4)安全性保护:确保系统和用户的数据安全,防止非法访问和破坏。
(5)可扩展性:能够根据计算机的需求灵活扩展功能和资源。
【知识梳理与拓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和探讨不同操作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以及操作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课堂练习】1.操作系统的作用是什么?2.简述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3.列举一些常见的开源操作系统和闭源操作系统。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操作系统在计算机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课后作业】查找并了解一种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最新WIN7操作系统教案
最新WIN7操作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使学生掌握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基本设置方法。
3、教会学生熟练使用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常用功能,如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网络连接等。
4、培养学生解决 Windows 7 操作系统常见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操作,包括创建、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等。
系统设置,如桌面个性化、屏幕分辨率调整、电源管理等。
网络连接的设置和使用,包括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
2、难点理解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系统架构和工作原理。
解决 Windows 7 操作系统中的故障和错误,如驱动程序问题、系统崩溃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系统的功能和操作流程。
3、实践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准备1、计算机教室,安装有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2、投影仪和屏幕,用于演示操作过程。
3、相关的教学课件和资料。
五、教学过程1、导入提问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思考操作系统的作用。
介绍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广泛应用和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Windows 7 操作系统概述讲解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版本,如家庭普通版、家庭高级版、专业版、旗舰版等。
介绍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界面特点,如任务栏、开始菜单、窗口等。
强调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易用性。
3、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安装讲解安装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硬件要求,如处理器、内存、硬盘空间等。
介绍 Windows 7 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包括光盘安装、U盘安装等。
操作系统教案
操作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如进程、线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操作系统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操作系统的功能,包括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
(2)进程和线程的概念、区别以及它们的调度算法。
(3)内存管理的方式,如分页存储管理、分段存储管理和段页式存储管理。
2、难点(1)进程同步与互斥的实现机制,如信号量、管程等。
(2)虚拟内存的概念和实现原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操作系统的功能和问题解决方法。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1、导入(约 10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例如:“当我们使用电脑或手机时,是什么在背后协调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让我们能够顺利地完成各种任务?”2、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约 30 分钟)(1)讲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强调它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2)详细介绍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处理器管理:包括进程和线程的概念、调度算法等。
存储管理:解释内存分配、回收和保护的方法。
设备管理:讲述设备驱动程序、设备分配和缓冲区管理。
文件管理:说明文件的组织、存储和访问控制。
作业管理:涵盖作业的调度、控制和状态转换。
3、操作系统的分类(约 20 分钟)(1)介绍常见的操作系统分类方式,如按用户数量分为单用户和多用户操作系统,按任务处理方式分为批处理、分时和实时操作系统。
(2)分别举例说明各类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如 Windows是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Unix 是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常用于工业控制等领域。
4、进程和线程(约 40 分钟)(1)引入进程的概念,讲解进程的定义、组成和状态转换。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3. 学时:64学时4. 学分:4学分5. 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6.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技术,培养学生运用操作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作用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操作系统的类型和结构2. 进程管理进程与线程的基本概念进程的创建、调度和终止线程同步与互斥死锁与饥饿3. 内存管理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虚拟内存技术页面置换算法内存保护与共享4. 文件系统文件与文件系统的概念文件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目录结构与文件权限文件系统的实现技术5. 输入/输出管理I/O系统结构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与DMA传输I/O调度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授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技术。
2. 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和编程方法。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操作系统案例,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应用场景。
四、教学要求1. 知识要求: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技术。
2. 能力要求:具备运用操作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等。
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教学。
3. 实验设备:计算机及相关硬件设备。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相关学术文章、视频教程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5. 交流平台:建立课程QQ群、群等,方便学生与教师沟通交流。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分配:操作系统概述:4学时进程管理:12学时内存管理:8学时文件系统:8学时输入/输出管理:8学时实验与讨论:16学时2. 教学进度:第1-4周:操作系统概述、进程管理第5-8周: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第9-12周:输入/输出管理、实验与讨论七、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总分100分,占比80%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2. 实验报告:总分20分,占比20%实验内容:根据实验要求完成相关实验操作报告要求:内容完整、分析深入、论述清晰八、课程评价1. 学生评价: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课程收获、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情况。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修订版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一、课程定位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基础课程,属于必修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特点是概念多、抽象和涉及面广。
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组成;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和相关新概念、名词及术语;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特点、设计技巧和方法;对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会进行基本的操作使用。
按照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
本课程的先导课程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数据结构》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后续课程为《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
二、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操作系统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实际动手编程能力。
(一)知识目标1.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类型、特征以及结构设计。
2.掌握进程和线程。
3.掌握死锁的预防、避免、检测和恢复。
4.掌握作业调度、进程调度、调度准则、调度算法、线程调度等。
5.掌握存储管理中的分区法、分页技术、分段技术、段页式技术等。
6.掌握文件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目录结构和目录查询、文件和目录操作。
7.掌握输入/输出管理、用户接口服务、嵌入式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二)素质目标1.熟练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
2.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设计技巧。
(三)职业能力培养目标1 .初步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
2 .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三、课程设计(一)设计理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
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来确定课程的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从业能力。
(二)设计思路1.以“够用、适用、实用”为目标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2.考虑后序课程需要,突出重点,强化专业应用。
3.注重课堂教学互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操作系统教案
操作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点;3. 熟悉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分类;4. 了解操作系统的相关技术和应用领域。
二、教学重点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点;3.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分类。
三、教学难点1.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点;2.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分类。
四、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展示一段计算机系统运行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操作系统的好奇心。
【导入】与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了解他们对操作系统的了解程度和对它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操作系统的问题。
【知识讲解】1. 操作系统的定义与作用(可以以图表、案例等形式进行讲解)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重要的软件部分,它管理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高效、安全的运行环境。
2.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可采用分类逐个讲解的方式)- 进程管理: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进程;- 存储管理: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资源;- 文件管理:对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进行管理和维护;- 设备管理: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设备;- 用户接口:为用户提供操作和交互的界面;- 安全性: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分类(可采用时序逐个介绍的方式)- 手动操作阶段:人工操作计算机设备;- 单道批处理阶段:实现一次只能处理一个作业;- 多道批处理阶段:实现同时处理多个作业;- 分时操作系统:实现多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要求系统在严格的时间限制内完成任务;- 分布式操作系统:将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
【讨论与归纳】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梳理操作系统的核心概念和关键知识点,帮助他们加深对操作系统的理解。
【拓展延伸】介绍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操作系统应用,如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云计算操作系统等,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操作系统》完整版教案1-6单元全
思考
交流互动
记录笔记
问题引入
(1)固定分区存储管理;
讲授法
启发式
多媒体
课件演示
教师: 提问
学生: 讨论
学生:讨论
知识讲解
知识点4:固定分区存储管理;
讲授法
启发式
多媒体
课件演示
思考
交流互动
记录笔记
问题引入
(1)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讲授法
启发式
多媒体
课件演示
教师: 提问
学生: 讨论
学生:讨论
知识讲解
(3)能安装三卡驱动程序;
(4)熟练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
教学内容
(1)计算机系统概述;
(2)操作系统的发展;
(3)操作系统分类;
(4)操作系统特征;
(5)操作系统基本功能。
重点:
(1)操作系统基本概念;
(2)操作系统分类;
(3)操作系统基本功能。
难点:
(1)操作系统的发展;
(2)操作系统的分类;
2.习题三1、3.7
2.习题三1、3、7
教学过程设计
存储管理(1)(2学时)
主要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师生活动
问题引入
(1)存储管理基本功能;
讲授法
启发式
多媒体
课件演示
教师: 提问
学生: 讨论
学生:讨论
知识讲解
知识点1:存储管理的基本功能;
讲授法
启发式
多媒体
课件演示
思考
交流互动
记录笔记
问题引入
多媒体
布置作业
提出要求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单元设计3
系统安全第一课教案
系统安全第一课教案1.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介绍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讲解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和风险;- 探讨系统安全的关键要素和保障措施;- 提高学生对系统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2.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1 系统安全概述- 系统安全的定义和范围- 系统安全的意义和目标2.2 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和风险- 系统安全的重要性- 系统安全的常见风险和威胁2.3 系统安全的关键要素- 认识攻击者和防御者- 确保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2.4 系统安全的保障措施- 密码学和加密技术- 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 安全审计和日志管理3. 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理论知识,介绍相关的概念和原理;- 分析案例,以真实的案例分析来说明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和应对策略;- 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系统安全的保护措施。
4. 教学资源- 电脑和投影仪- 教材和参考书籍- 系统安全案例分析资料- 实践活动所需的设备和软件5.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系统安全的掌握程度,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完成课后作业- 参与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 实践活动的成果和报告6. 教学计划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如下:- 第一周:介绍系统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第二周:讲解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和风险- 第三周:探讨系统安全的关键要素和保障措施- 第四周:开展实践活动,并进行教学评估7. 参考资料- 系统安全概论- 系统安全保护技术- 系统安全案例分析。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教案标题: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常见操作和管理技巧。
3.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内容:1.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2.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3. 常见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其特点和应用领域。
4.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
5. 常见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操作和管理技巧。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应用场景,引发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2. 讲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分类,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3. 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特点,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
4. 分析常见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比如Windows、Mac OS和Linux等,介绍它们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操作演示:5. 演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过程,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地安装和配置计算机操作系统。
6. 演示常见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操作和管理技巧,如文件管理、软件安装和卸载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和管理技能。
实践活动:7. 给学生分发练习题或实践任务,让他们在计算机上操作和管理操作系统,巩固所学知识。
8.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尝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总结回顾:9.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和作用。
10.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解答他们的疑问,并鼓励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探索计算机操作系统。
教学评估:11. 利用小组讨论、个人报告或作业评分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材或课件- 计算机设备和操作系统软件- 图片或视频展示素材- 练习题或实践任务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更高级功能和应用。
linux操作系统教案
Linux操作系统教案第一章:Linux操作系统简介1.1 课程目标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优势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1.2 教学内容Linux操作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优势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1.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相结合互动问答环节1.4 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Linux操作系统演示环境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课后作业第二章:Linux操作系统安装2.1 课程目标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流程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版本选择2.2 教学内容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流程Linux操作系统的版本选择2.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相结合学生实际操作环节2.4 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Linux操作系统安装演示环境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实际操作评估第三章:Linux操作系统基本命令3.1 课程目标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常用命令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操作命令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系统管理命令3.2 教学内容Linux操作系统的常用命令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操作命令Linux操作系统的系统管理命令3.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相结合学生实际操作环节3.4 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Linux操作系统演示环境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实际操作评估第四章:Linux操作系统文件管理4.1 课程目标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方法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权限管理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压缩和解压方法4.2 教学内容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方法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权限管理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压缩和解压方法4.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相结合学生实际操作环节4.4 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Linux操作系统演示环境4.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实际操作评估第五章:Linux操作系统用户管理5.1 课程目标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用户管理方法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用户组管理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用户权限管理5.2 教学内容Linux操作系统的用户管理方法Linux操作系统的用户组管理Linux操作系统的用户权限管理5.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相结合学生实际操作环节5.4 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Linux操作系统演示环境5.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实际操作评估第六章:Linux操作系统磁盘管理6.1 课程目标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磁盘分区方法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类型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磁盘空间管理6.2 教学内容Linux操作系统的磁盘分区方法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类型Linux操作系统的磁盘空间管理6.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相结合学生实际操作环节6.4 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Linux操作系统演示环境6.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实际操作评估第七章:Linux操作系统网络配置7.1 课程目标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配置方法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命令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服务7.2 教学内容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配置方法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命令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服务7.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相结合学生实际操作环节7.4 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Linux操作系统演示环境7.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实际操作评估第八章:Linux操作系统软件管理8.1 课程目标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软件安装方法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软件包管理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软件源配置Linux操作系统的软件安装方法Linux操作系统的软件包管理Linux操作系统的软件源配置8.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相结合学生实际操作环节8.4 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Linux操作系统演示环境8.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实际操作评估第九章:Linux操作系统常用服务9.1 课程目标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常用服务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Web服务配置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共享服务9.2 教学内容Linux操作系统的常用服务Linux操作系统的Web服务配置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共享服务讲解和演示相结合学生实际操作环节9.4 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Linux操作系统演示环境9.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实际操作评估第十章:Linux操作系统安全防护10.1 课程目标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用户安全设置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系统安全配置10.2 教学内容Linux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Linux操作系统的用户安全设置Linux操作系统的系统安全配置10.3 教学方法讲解和演示相结合学生实际操作环节10.4 教学资源PowerPoint课件Linux操作系统演示环境10.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实际操作评估重点和难点解析一、Linux操作系统简介重点和难点解析:Linux操作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它的特点和优势是理解Linux的基础。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3. 学时:48学时4. 学分:3学分5. 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6.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概念和技术,培养学生运用操作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作用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操作系统的分类2. 进程管理进程与线程的基本概念进程的创建、终止和状态转换进程同步与互斥死锁与饥饿进程调度算法3. 存储管理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虚拟内存技术页面置换算法存储保护机制缓存技术4. 文件系统文件与文件系统的概念目录结构与文件存储文件操作与管理文件系统的实现磁盘空间分配策略5. 设备管理设备驱动程序I/O调度策略中断处理与DMA传输设备分配与回收打印系统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操作系统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3. 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总评的30%。
2.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占总评的40%。
3.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操作系统知识和运用能力,占总评的3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操作系统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3. 实验设备:配置合适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4. 网络资源: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5. 辅导资料:提供历年考试真题和模拟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六、教学安排1. 授课时间:共计48学时,每学期授课24学时。
2. 实验时间:共计16学时,每学期实验8学时。
3. 课程设计:安排1次课程设计,为期2周。
4. 考试安排: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更改默认权限、设置安全密码
4、屏幕保护密码、使用NTFS分区
5、运行防毒软件和确保备份盘安全。
同学们平常在windows XP中基本都有接触到,所以这一部分,通过演示加语言解释,快速的介绍给学生。
介绍完之后让同学操作练习
二、中级篇
由前面的基本操作引入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系统的安全配置。
Com+ Event System
提供事件的自动发布到订阅COM组件
3、设置本机开放的端口
在IP地址设置窗口中点击按钮“高级”,现的对话框中选择选项卡“选项”,选中“TCP/IP筛选”,点击按钮“属性”,只允许TCP的80端口通过就可以了。TCP/IP筛选器是Windows自带的防火墙,功能比较强大,可以替代防火墙的部分功能。
以上内容,完成一项讲解与演示后,马上由学生跟随操作。
全部讲解完成后让学生完成以上全部的设置过程由
有一个学生上台操做,对学生的操作尽兴评价总结。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课后练习
学生练习操作课堂内容,并网络了解安全配置的高级篇内容,下次课程抽查。
小结
本次内容安排较多,时间较短,一部分基础不好的学生不能很好的接受,由于步骤比较多,如果能把步骤写成书面形式,发给学生跟随练习,效果会更好。
1、操作系统安全策略
可以配置四类安全策略:帐户策略、本地策略、公钥策略和IP安全策略。在默认的情况下,这些策略都是没有开启的。
(1)开启审核策略(设置如下)
策略
设置
审核系统登陆事件
成功,失败
审核帐户管理
成功,失败
审核登陆事件
成功,失败
审核对象访问
成功
审核策略更改
成功,失败
审核特权使用
成功,失败
审核系统事件
成功,失败
(2)开启密码策略(设置如下)
策略
设置
密码复杂性要求
启用
密码长度最小值
6位
密码最长存留期
15天Leabharlann 强制密码历史5个(3)开启帐户策略(设置如下)
策略
设置
复位帐户锁定计数器
30分钟
帐户锁定时间
30分钟
帐户锁定阈值
5次
2、关闭不必要的服务
Windows2003可禁用的服务
服务名
说明
Computer Browser
教学
手段
主要以V-class来控制学生的电脑,让学生近距离的观看我的演示操作,同时加以语言讲解和例子解释。最后,及时的让学生动手模仿操作。
教学内容
时间
分配
操作系统安全配置
一、初级篇
首先,有问题:“大家平常都是用什么方法来加强自己电脑系统的安全性呢?”引入今天的内容。
由于对以下内容:
1、物理安全、停止Guest帐号、限制用户数量
Print Spooler
将文件加载到内存中以便以后打印。要用打印机的用户不能禁用这项服务
IPSEC Policy Agent
管理IP安全策略以及启动ISAKMP/Oakley(IKE)和IP安全驱动程序
Distributed Link Tracking Client
当文件在网络域的NTFS卷中移动时发送通知
教学对象
08计算机
教学时间
学时
2课时
教
学
内
容
1.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初级篇(物理安全、账号安全、密码安全和数据安全等)
2.操作系统中级篇(操作系统安全策略、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等)
教学目的
及
要求
通过课程的讲解让学生提高系统安全的意识,同时让学生熟练初级篇内容,并掌握中级篇的内容。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此次教学的重点在于讲解中级篇(系统安全配置、关闭服务端口等),此部分对系统的安全系数有较大影响,同时学生平时很少接触到,虽然操作不是很复杂,但是在理解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故此处需重复的强调、细致的讲解。
维护网络上计算机的最新列表以及提供这个列表
Task scheduler
允许程序在指定时间运行
Routing and Remote Access
在局域网以及广域网环境中为企业提供路由服务
Removable storage
管理可移动媒体、驱动程序和库
Remote Registry Service
允许远程注册表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