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图案之美
《美丽的花瓶》美术教案
《美丽的花瓶》美术教案《美丽的花瓶》美术教案1活动目标:1、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瓶,感受花瓶独特的造型和装饰。
2、通过欣赏和与教师的对话,体验不同造型和装饰所带来的美感。
3、对操作活动感兴趣,能细心地装饰。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各种花瓶若干。
活动过程:1、展示四个在造型和装饰方面比较独特的花瓶,激发幼儿欣赏兴趣。
“这是什么?”“这些花瓶美吗?”2、引导幼儿进行欣赏和表述。
“你喜欢哪一个花瓶?为什么?”“你觉得这个花瓶那里最美?”让幼儿畅所欲言的表述,在幼儿需要帮助时进行启发:“哦,你喜欢它的造型呀,你能模仿一下它的姿态吗?”“你觉得这样的造型像什么?”“这个花瓶上用了那些颜色?这些颜色用在一起好看吗?给你什么感觉?”教师小结。
3、出示其他花瓶图片,引导幼儿欣赏,丰富幼儿欣赏经验。
“这个花瓶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它吗?为什么?”4、幼儿尝试使用各种形式创作花瓶。
“今天我们欣赏了各种花瓶,我们也要来自己装饰花瓶。
可以用线描装饰画的方法、水粉画的方法还有直接在瓶子上装饰的方法,小朋友们可以自由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
”“完成的作品可以放在展示区展览。
”幼儿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评价活动。
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今天我们创作了一个自己的花瓶,感觉怎么样?”活动反思:首先这个活动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虽然在这中美术手工活动幼儿之间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但是孩子们的兴趣还是满高的,。
在此次活动中,并没有发现不感兴趣的孩子,因为在日常的活动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类似的美术活动,孩子有了一定动手能力,所以孩子们得心应手。
《美丽的花瓶》美术教案2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学会剪、画花瓶,并能用简单的图案来美化装饰花瓶,能够进行简单的色彩搭配。
能力目标:掌握花瓶对称的造型方法,能顺利地设计一个造型好看的花瓶,能进行美化装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图案之美》教案
《图案之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图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知道图案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对图案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图案知识,创作出具有美感和创意的图案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图案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图案的元素和构成要素3. 图案的设计方法和技巧4. 图案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5. 图案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图案的基本概念、分类、元素和构成要素,以及图案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美感和创意的图案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辅资料2. 图案实例图片3.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水粉、剪刀、胶水等)4. 投影仪或白板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案实例,引起学生对图案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教学基本概念和分类:介绍图案的定义、特点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图案的基本知识。
3. 教学图案的元素和构成要素:讲解图案中的点、线、面、色彩等元素,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元素创作出美观的图案。
4. 教学图案的设计方法和技巧:介绍图案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如重复、对称、对比、平衡等,并展示实例进行分析。
5. 教学图案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展示图案在各种产品和设计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图案的实际应用价值。
6. 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图案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美感的图案作品。
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图案的重要性和美感价值。
9.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创作图案作品,加深对图案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10. 板书设计: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图案知识。
2. 运用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图案作品,让学生深入理解图案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3. 采用分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创作能力。
第七课《图案之美》教案
第七课《图案之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装饰图案发展的历史、分类,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感受装饰图案的美,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体验装饰图案的艺术美感,了解图案创意设计的基本规律。
过程与方法:运用图案设计的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创意设计装饰图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装饰图案独特的艺术美感,学会用创造的方法,感受中国文化的悠久与博大。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装饰图案的分类及形式美法则。
难点:如何有效地运用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形成独特的设计创意。
教学准备:师:装饰图案的优秀范例、植物花卉、动物、风景的图片,纸张、颜料、画笔、多媒体课件。
生:图案的绘制材料与工具(纸、笔,颜料、调色盘、勾线笔、剪刀、胶水等)教学课时:2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探索与发现:展示课前收集的有装饰图案的图片或实物并交流讨论问题:(1)你觉得最吸引你的是哪一件,为什么?(2)这些物品中的装饰图案都是以什么内容进行装饰的?装饰图案可以以植物、人物、风景为题材;图案的表现风格可以是传统的、民间的或现代的。
(3)这些图案的形式符合哪一种形式法则?二、尝试存疑:要把生活中的具象元素变成装饰图案时,需要通过一定的设计创意、构思和一定的设计技巧;除了要表达的内容之外,还需要具有独特的形式,形成特定的形式美感。
请选择一主题进行大胆尝试,并思考遇到的困难。
集体讨论、提问:在尝试中,要想设计一幅富有装饰趣味的图案,我们遇到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一:选择什么题材来创作?问题二:怎样使画面产生美感?问题三:怎样处理画面才能既不呆板,也不凌乱;既具有丰富性也能够统一和谐?三、讨论解惑:通过对图片的欣赏分析,设计图案必须依照某种基本的形式,并按照美的法则来构成形式的美感,如: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节奏与律动。
(1)分组讨论并介绍各自对三组法则的理解。
(2)以某一作品为例,师生共同分析体会什么是“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听音乐体会节奏,运用通感,感受图案中重复或渐变所产生的节奏与律动的美感。
《图案之美》教案
《图案之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图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图案在生活和艺术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图案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图案的基本元素和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美感的图案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图案的定义与分类2. 图案的基本元素与表现手法3. 图案的设计原则与方法4. 图案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5. 图案创作实践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图案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图案的基本元素和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美感的图案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教案、课件、图案作品、画纸、画笔、颜料等。
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案实例,引发学生对图案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入新课《图案之美》。
2. 教学基本概念:介绍图案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特点,让学生了解图案的基本概念。
3. 欣赏与分析:展示一些经典和优秀的图案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图案的美感、设计方法和应用场景。
4. 教学基本元素与表现手法:讲解图案的基本元素(如点、线、面、色彩等)和表现手法(如重复、对称、对比等),让学生掌握图案的设计基础。
5. 实践与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图案创作实践,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提高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
6. 总结与展示: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展示优秀作品,让学生分享创作经验和成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讨论等,以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创作实践:评估学生在图案创作实践中的表现,包括创意、技巧、设计感和审美能力。
3. 作品评价: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以及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反馈。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图案设计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或示范,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图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巧。
《图案之美》教案
《图案之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图案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图案在生活和艺术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对图案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图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图案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图案的审美特征3. 图案的设计方法和技巧4. 生活中的图案实例分析5. 图案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案的基本概念、分类、审美特征、设计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图案的设计方法和技巧,生活中的图案实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图案的基本概念、分类、审美特征、设计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图案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图案的美。
3.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图案创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图案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图案之美》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料。
2.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3. 教学素材:生活中的图案实例图片、优秀图案设计作品等。
4. 评价工具:学生作品评价表、学生表现评价表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图案实例,引发学生对图案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讲解:讲解图案的基本概念、分类、审美特征、设计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图案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图案的美。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图案创作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创造图案。
七、课后作业:1. 收集生活中的图案实例,分析其设计方法和审美特点。
2. 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图案作品,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水平。
八、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评价:评价学生在图案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美术教案《图案之美》
美术教案《图案之美》第一章:了解图案的概念与分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案的定义和分类。
2. 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图案的美感。
教学内容:1. 介绍图案的定义:图案是指用一定的设计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形式,组合成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的图形。
2. 讲解图案的分类:几何图案、自然图案、抽象图案等。
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展示一些图案作品,让学生自由发表对图案的看法。
2. 新课导入:介绍图案的定义和分类。
3. 欣赏与分析:展示各种图案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其美感。
4. 实践: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设计作品的创意性。
2. 收集学生的作品,对图案设计的准确性和美感进行评价。
第二章:学习图案的设计原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案的设计原则。
2. 培养学生运用设计原则创作图案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图案的设计原则:对称、重复、对比、平衡等。
2. 引导学生运用设计原则进行图案创作。
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图案设计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图案的设计原则。
3. 欣赏与分析:展示一些运用设计原则创作的图案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4. 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设计原则,创作一个图案作品。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设计作品的创意性。
2. 收集学生的作品,对图案设计的准确性和美感进行评价。
第三章:学习图案的构成要素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案的构成要素。
2. 培养学生运用构成要素创作图案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图案的构成要素:点、线、面等。
2. 引导学生运用构成要素进行图案创作。
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图案构成的要素。
2. 新课导入:讲解图案的构成要素。
3. 欣赏与分析:展示一些运用构成要素创作的图案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4. 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构成要素,创作一个图案作品。
小学美术《图案美》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图案美》教案,参考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章《美丽的图案》。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图案的基本概念:了解图案的定义,认识图案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方法:掌握重复、对称、变化等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解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任务分工,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习惯,确保小组合作顺利进行。
(4)审美评价:学生可能难以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图案美的感受和评价。
解决方法:教师教授评价方法,引导学生从图案的创意、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评价,提高审美表达能力。
本节课将紧扣教学难点与重点,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图案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美术学科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突破难点,提高综合能力。
举例:示范如何运用重复和对称设计出美丽的图案,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学会使用绘画工具:教授各种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如铅笔、水彩笔、彩铅等,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绘画技巧。
举例:现场演示如何使用不同绘画工具绘制图案,让学生跟随练习。
2.教学难点
(1)图案创意设计: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可能会缺乏创新思维,难以形成独特的图案设计。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图案的基本概念、分类、设计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图案美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第7课 图案之美-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7课图案之美-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图案的概念以及图案的运用,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图案进行创作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了解图案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图案的运用技巧;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要点1.图案的概念和分类;2.图案的运用技巧;3.图案设计。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图案的概念和分类1. 图案的概念图案是由重复的形状或纹路组成的一种美术表现形式,可以运用在绘画、服装、建筑等领域。
2. 图案的分类图案可以分为几何图案、植物图案、人物图案等几种类型。
几何图案是由基本的几何形状组成的图案,植物图案是以植物为主题的图案,人物图案是以人物为主题的图案。
第二部分:图案的运用技巧1. 对比和协调图案的对比和协调是图案设计中的两个重要技巧。
对比可以使图案更加醒目、生动,而协调可以使图案更加和谐、统一。
2. 变化和重复变化和重复也是图案设计中常用的技巧。
变化可以让图案更加有趣、多样化,重复可以让图案更加规律、有节奏感。
3. 配色和纹理配色和纹理也是图案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合适的配色可以让图案更加美观、和谐,而纹理可以让图案更加立体、具有质感。
第三部分:图案设计1. 设计主题在进行图案设计之前,要确定好图案的主题,以便更好地展现出设计思想。
2. 选择形状和颜色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主题和设计意图来选择合适的形状和颜色,以便更加准确地表达出设计思想。
3. 运用图案技巧在设计过程中,可以灵活地运用图案技巧,例如对比、协调、变化、重复、配色和纹理等,以创造美观、生动的图案作品。
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开展讨论和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作品评价和自我评价。
学生可以通过作品的质量来评估自己的图案设计水平,同时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改进和提高。
美术教案《图案之美》
美术教案《图案之美》第一章:认识图案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图案的定义和分类培养学生对图案的审美能力1.2 教学内容图案的定义:图案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一定的规律和规则,用点、线、面等元素组成的图形。
图案的分类:抽象图案、具象图案、几何图案、自然图案等。
1.3 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展示各种图案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图案。
2. 讲解:讲解图案的定义和分类,展示不同类型的图案示例。
3. 练习: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并展示给大家分享。
第二章:图案的设计原则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图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运用设计原则创作图案的能力2.2 教学内容对比原则:通过对比来增强图案的视觉效果。
重复原则:在图案中重复某一元素,使之更加突出。
对称原则:图案的对称性可以产生平衡和稳定的感觉。
平衡原则:在图案中保持视觉元素的平衡。
2.3 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展示应用了设计原则的图案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是如何吸引人的。
2. 讲解:讲解图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展示不同设计原则的应用示例。
3. 练习:让学生运用设计原则创作一个图案,并展示给大家分享。
第三章:图案的技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图案创作的常用技法培养学生运用技法创作出美丽图案的能力3.2 教学内容绘图技法:如线条、色彩、水墨等技法。
雕刻技法:如木雕、石雕等技法。
拼贴技法:利用不同材料拼贴出图案。
打印技法:利用印刷方式制作图案。
3.3 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展示应用了不同技法的图案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2. 讲解:讲解图案创作的常用技法,展示不同技法的应用示例。
3. 练习:让学生选择一种技法进行图案创作,并展示给大家分享。
第四章:传统图案与文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传统图案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4.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印度、非洲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统图案。
分析传统图案在各自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应用场景。
七年级美术学情分析
七年级美术《图案之美》教学学情分析
一、七年级美术《图案之美》学情分析目的、内容、教学主题、对像
本课是七年级美术上册《图案之美》。
从年龄特点来看,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引导学生广泛的、积板主动的交互式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好动的话,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是这样的孩子爱发表见解,要给与他适当的展示空间。
并适度地肯定或表扬,教学中抓佳学生这一特点米集中他们容易分散的注意力来吸別他们的学习兴趣。
整体上看,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不成热,但思维活跃,课堂敢开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层次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学习难点
教学重点是了解装饰图案的分类及形式美法则。
教学难点是如何有效地运用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形成独特的设计创意。
三、学情分析方法及工具
七年级学生造型和表现能力还不是很强,但思维活跃、敢于质疑,挑战老师、表现力强,部分学生自我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强。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利用装饰点缀教室、班级或家庭为目标,
让学生可以有效能动性的去完成本堂课的任务。
鉴于本课的设计恩路,学生在手绘过程中的主要工具是纸张、颜料和画笔。
美术教案《图案之美》
美术教案《图案之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图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图案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图案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图案进行创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图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图案的定义与分类2. 图案的构成元素及其关系3. 图案的审美特点4. 图案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5. 生活中的图案实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图案的基本概念、构成元素和审美特点,学会运用图案进行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图案,并将其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图案的基本概念、构成元素和审美特点。
2. 示范法:展示优秀图案作品,分析其创作方法。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图案,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 引导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图案,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图案作品,引发学生对图案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图案的基本概念、构成元素和审美特点,让学生了解图案的基础知识。
3. 示范:展示优秀图案作品,分析其创作方法,让学生感受图案的美。
4. 实践:让学生动手创作图案,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5. 总结: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价,总结图案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图案。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图案在不同文化、时期的应用和特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和技法创作图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 组织学生参观图案展览或相关主题活动,增强学生对图案的审美感受。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图案的基本概念、构成元素和审美特点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创作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创意、技巧和表现力。
3. 评价学生对生活中图案的发现和运用能力,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
2. 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内容。
小学美术《的美丽的纹样》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美丽的纹样》教案,本章节内容源自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课《图案之美》。主要内容包括:
1.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美丽纹样,了解其特点与应用。
2.学会运用点、线、面等元素创作简单的纹样。
3.掌握对称、重复、变化等纹样设计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美丽的纹样》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使其能从生活中发现并欣赏纹样的美。
2.强化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创意的能力,通过点、线、面的组合创作个性化纹样。
3.提升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学会运用对、重复、变化等设计方法,创造独特的纹样作品。
4.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了解纹样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和运用。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纹样的基本概念。纹样是由点、线、面等元素构成的图案,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艺术设计中。它是美化物品、传达文化的重要手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纹样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纹样设计提升服装的美观性。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语言的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举例解释:
-学生需学会区分不同的纹样类型,如几何纹、植物纹等,并能够指出它们在服装、装饰品等日常用品中的应用。
-学生需通过实际操作,如使用铅笔、彩色笔等工具,将点、线、面组合成具有美感的纹样。
-学生需理解并应用对称、重复、变化等设计原则,例如设计一个以中心点为轴的对称纹样,或者在一个重复的图案单元中加入细微的变化。
2.教学难点
-理解纹样设计中的比例和节奏感,如何使纹样既美观又平衡。
美术教案第7课图案之美(5篇可选)[修改版]
第一篇:美术教案第7课图案之美图案之美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是“花的变化”一课的延续和发展。
教材首先对装饰图案的历史和分类进行了简略的回顾和介绍,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源远流长的历史。
其次,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使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是一种程式化的艺术,具有很强的形式审美特性,这些特性诸如:对称、均衡、对比、律动等等;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图案的审美创造,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法则,通过一定的创意、设计、制作形成的创造性活动。
最后,通过欣赏、讨论、体验、创作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图案的创意与设计美,并以此延伸至自己的生活,美化自己的生活,改善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体会装饰图案所蕴含的文化。
一、教学路径1. 欣赏——欣赏装饰图案的美,了解美化生活的意义。
发现装饰图案表现题材与内容的丰富性,赏析不同类型的图案。
如:植物图案,人物图案,风景图案等。
感受图案的不同风格,如:传统风格,民间风格,现代风格等等。
2. 学习——学习图案形式美法则,认知对称、均衡、对比、律动等特征,学会运用图案的形式表现特性进行设计。
3. 体验——运用现代的图形设计概念与方法,做1~2个图形练习。
如对称的图形、对比的图形等,体验其过程。
4. 创作——依据装饰图案的形式法则,加以独特的创意,丰富的想象力,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某一主题的设计创作。
二、课时建议本课课时建议为一课时。
通过对装饰图案的历史、分类、形式法则的学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定某一设计主题,进行装饰图案的设计和应用实践,并进行集体讨论、展示交流。
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装饰图案的历史和分类,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技能目标:运用图案设计的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创意设计装饰图案。
情感目标:体验装饰图案独特的艺术美感,感受其人文精神和情感表达。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装饰图案的分类及形式美法则。
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运用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形成独特的设计创意。
图案之美教案
图案之美教案图案之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图案之美,了解图案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2.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感知,培养学生对图案之美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图案之美的兴趣,引导学生培养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 难点: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图案,理解图案之美的内涵。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图片、视频等。
2. 教学工具:投影仪、音响等。
四、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具有美感的图案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著名画家梵高的《星夜》。
2. 学习(30分钟)(1)介绍图案的定义和特点。
图案是重复的平面装饰图案,可以在各种场合和物品上使用,如服装、家具、建筑等。
它由各种图形元素组成,通过有规律的排列和重复,形成整体的装饰效果。
(2)展示不同类型的图案,如几何图案、植物图案、动物图案等,让学生辨认并描述其特点。
(3)通过展示不同材质的图案,如丝绸、陶瓷、木雕等,让学生体验不同材质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4)播放相关视频,介绍图案在不同文化中的应用,如中国的云纹、西方的几何图案等。
3. 欣赏(15分钟)(1)给学生展示一系列精美的图案图片,并引导学生发表个人对图案的感受和评价。
(2)组织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图案,如教室里的地毯、窗帘等,让学生体验图案之美的无处不在。
4. 创作(20分钟)(1)让学生自由发挥,设计一幅自己喜欢的图案。
(2)鼓励学生进行图案设计分享,让大家欣赏并评价彼此的作品。
五、巩固与拓展(10分钟)通过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评价,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设计,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感知,培养他们对图案之美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意识。
通过自主设计图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此外,通过对不同文化图案的介绍,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尊重。
美术活动教案(6篇)
美术活动教案(优秀6篇)美术活动教案篇一设计意图:青花瓷是最富有古代中国浓郁气息的瓷器,青花瓷的主色调为蓝色和白色,它的主要图案就是青花,生活中诸多物品都以“青花”为元素进行装饰、点缀,让优雅、美丽的青花更加韵味十足、千姿百态。
本次活动借助各种青花“艺术品”的欣赏,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物品上的青花图案之美,在初步的尝试后,激发幼儿精心的构图、大胆组合表现,借助“白底折扇”进行创意装饰与设计,体验设计“青花折扇”的创作的乐趣,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
活动目标:1、观察了解青花图案,尝试设计青花图案,感受青花带来的美感。
2、用自己喜爱的青花图案和构图方式大胆装饰折扇,体验自我创作的乐趣。
活动重点:尝试设计青花图案,感受青花带来的美感。
活动难点:用自己喜爱的青花图案和构图方式大胆装饰折扇,体验自我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教学ppt、折扇、范画、白纸、蓝色记号笔。
活动环节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欣赏青花瓷,发现青花瓷特点。
1、出示青花瓷瓶,请幼儿观察这个瓷瓶有哪两种颜色?(蓝色和白色)上面画了什么?2、每个青花瓷上都画有美丽的青花,这些青花还可以装饰其他的物品呢,共同欣赏其他青花艺术品。
观察青花瓷,感知青花瓷在颜色上的特点,激发幼儿对青花的喜爱。
二、描绘青花,感受青花带来的美感。
1、出示ppt,欣赏青花物品,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其身上青花图案的构图方式。
2、请幼儿先在白纸上描绘出自己喜欢青花图案,初步尝试构图。
3、教师展示个别幼儿作品,与幼儿共同分析画中青花图案和画的布局。
4、教师逐一出示青花在白纸上的多种构图形式供幼儿欣赏。
观察青花图案,尝试设计青花图案,欣赏多种青花构图形式,感受青花的美丽,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三、装饰折扇,体验自我创作的乐趣。
1、出示折扇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了解青花在折扇上的构图。
2、欣赏已画好的青花扇,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3、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作品展示。
5、教师评价幼儿作品。
共同创作,重点引导幼儿大胆想象青花图案和构图方法,让幼儿设计出属于自己的青花扇,体验创作的乐趣。
幼儿园中班美术《美丽的图案》教案
幼儿园中班美术《美丽的图案》教案教案名称:《美丽的图案》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基本的几何形状,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绘周围环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3. 通过绘画活动,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几何形状的模板、彩色画笔、白纸。
2. 环境布置:在教室里展示一些由几何形状构成的图案,以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教师引导孩子们观察教室里的图案,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形状?它们都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然后教师简单介绍各种几何形状的特点。
二、主题讲解(15分钟)1. 教师出示几何形状模板,让幼儿认识并说出其名称。
2. 教师演示如何用这些形状拼出简单的图案,如房子、树木、花朵等。
三、实践活动(25分钟)1. 幼儿分组,每组发放一套几何形状模板和画笔。
2. 教师鼓励幼儿尝试自己用这些形状创作美丽的图案。
3. 教师在旁指导,适时给予表扬和建议。
四、作品分享(10分钟)1.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自己是如何设计这个图案的。
2. 其他幼儿可以对分享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五、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几何形状在生活中的应用,并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六、课后作业请幼儿回家后与父母一起寻找家中有哪些物品是由今天学习的几何形状构成的。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们积极参与,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和创新,同时也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他们参与到孩子的美术学习中来。
美术教案《图案之美》
美术教案《图案之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图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图案在生活和艺术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对图案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运用图案进行创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图案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图案的构图原则和表现手法3. 图案在生活和艺术中的应用4. 图案创作实践5. 优秀图案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图案的基本概念、构图原则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运用图案进行创作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图案的创作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图案相关资料、图片、作品等。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案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图案的美感。
2. 教学新课:教师讲解图案的基本概念、分类、构图原则和表现手法。
3. 课堂实践: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图案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构图原则和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欣赏。
5. 总结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创作图案。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图案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的理解和运用。
2. 学生对图案的构图原则和表现手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图案创作实践的参与度和作品质量。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图案的基本概念、分类、构图原则和表现手法。
2.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
3. 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图案创作实践。
八、教学步骤1. 展示图片: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案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图案的美感。
2. 讲解概念:教师讲解图案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 示范创作:教师进行图案创作的示范,讲解构图原则和表现手法。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的构图原则和表现手法进行图案创作。
幼儿园中班美术欣赏教案《布老虎》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美术欣赏教案《布老虎》含反思中班美术欣赏教案《布老虎》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尝试参与创作,感受乐趣,欣赏布老虎造型、色彩、图案之美,感受中国民间玩具艺术的魅力,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美术欣赏《布老虎》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设计】布老虎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布制玩具。
教材《布老虎》是中班主题《我喜欢的动物》背景下的一个活动。
做为一个手工作品的欣赏,我感到可着重引导幼儿对形象、做工、•色彩选择以及所表达的意思进行欣赏。
基于这样一种理解,考虑到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我在活动设计中以欣赏布老虎的造型、色彩、图案之美作为本次活动的核心。
在欣赏教学中如何挖掘幼儿的想象力方面,则试图实践运用米罗可儿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在理解民间手工作品的基础上,以借形想象引导幼儿进行相关的思考、设计与创作。
【活动目标】1、欣赏布老虎造型、色彩、图案之美,感受中国民间玩具艺术的魅力。
2、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尝试参与创作,感受乐趣。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布老虎实物若干,PPT幼儿操作材料:布小鱼布蝴蝶拼贴图形花片记号笔等。
【活动过程】一、出示布老虎,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神秘礼物”,让幼儿猜猜,并打开看看,说说。
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是用什么材料?会有什么用处?介绍与小结:布老虎是中国特有的,是古时候小朋友的玩具。
在古时候,大人希望也相信布老虎能保护小朋友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观看PPT和实物,交流、讨论、欣赏布老虎夸张的造型、色彩与图案。
1、PPT从颜色的角度欣赏布老虎。
师:老师这里收集了很多布老虎的图片,我们来看看,有什么颜色的布老虎?(1)提问:有没有发现颜色的秘密?什么颜色最多?还有哪些颜色?这些颜色你觉得怎样?(2)小结:布老虎身上红色、黄色最多,颜色是一块一块的,而且很鲜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案之美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是“花的变化”一课的延续和发展。
教材首先对装饰图案的历史和分类进行了简略的回顾和介绍,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源远流长的历史。
其次,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使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是一种程式化的艺术,具有很强的形式审美特性,这些特性诸如:对称、均衡、对比、律动等等;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图案的审美创造,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法则,通过一定的创意、设计、制作形成的创造性活动。
最后,通过欣赏、讨论、体验、创作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图案的创意与设计美,并以此延伸至自己的生活,美化自己的生活,改善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体会装饰图案所蕴含的文化。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础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好奇心强,并且喜欢自己创作。
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的互动气氛较浓。
,加之图案设计是最基础的造型能力,这既能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能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思路
本课的设计思路是;欣赏——学习——体验.——创作。
通过欣赏装饰图案的美,了解美化生活的意义。
发现装饰图案表现题材与内容的丰富性,如:植物图案,人物图案,风景图案等。
感受图案的不同风格,如:传统风格,民间风格,现代风格等等。
通过学习图案形式美法则,认知对称、均衡、对比、律动等特征,学会运用图案的形式表现特性进行设计。
运用现代的图形设计概念与方法,做1~2个图形练习。
如对称的图形、对比的图形等,体验其过程。
依据装饰图案的形式法则,加以独特的创意,丰富的想象力,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某一主题的设计创作。
教学设计
教后记:
本课是一节“设计、应用”课,教学目标是以我国装饰图案为基础,让学生了解它的历史和分类,并学习它的形式美是多种多样的。
通过这节课学生懂得了对生活环境的观察、感悟和反思,从而更全面、更深刻地领略了生活中的艺术美;这样学生能从多元文化和生活美术的视角感悟艺术与生活的息息相通。
还有,我感觉学生对民间图案比较感兴趣,可能与许多图案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和美好的祝福有关系。
欣赏阶段大家讨论的非常热烈,有的学生对一些民风民俗了解的比较多,谈论起来非常新颖吸引人,创作过程中,不少学生选择作业都照葫芦画瓢,能够创新的较少,反思原因,主要是现在学生很少见到这些乡土气息的图案,再者平时对生活的观察不够细致,通过这课的学习,我鼓励学生应多关注一下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因为她会带给我们很深厚的文化熏陶。
本课虽然结束了,但留给自己的思考还很多,如何利用现有的网络优势为教学所用,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等等,本课在这些方面还显得略有不足。
新课程的理念非常注重教学活动中的“学”的过程,在本教学案例中,学生既要了解装饰图案的相关知识,又要体验装饰图案独特的艺术美感,进而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品质,还要运用图案设计的方法去创意设计装饰图案。
这么多的内容显然不是靠一节课就能全部达到的,需进一步加强、激发学生对美术课持续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