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变成了一棵树》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1

合集下载

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在理解情感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主人公的心情变化,并通过朗读时的语调、表情等传达情感。
-对于课文深层含义的挖掘,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看法,从而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变成了一棵树》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象过自己变成了一棵树,会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想象力的奥秘。
-课文深层含义的挖掘:理解课文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以及环保意识的教育,是学生需要深入思考的难点,教师应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挖掘。
举例说明:
-对于生字词“变幻”,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季节树叶变化的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词义,并指导学生在小组内用“变幻”造句,加深记忆。
-在激发想象力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头,如“我变成了一棵树,树叶像...”,让学生续编故事,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创造独特的情节。
4.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增强环保意识;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想象故事,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生字词的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生字词的学习,如“变幻”、“奇妙”等,这些词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教师需通过多种方式(如词卡、游戏等)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这些词汇。
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一、教学内容
《我变成了一棵树》为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生字词的学习,如“变幻”、“奇妙”等;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主人公变成树的奇妙经历,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3.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想象的丰富和语言的优美;4.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尝试以“我变成了一棵xx”为题,编写自己的想象故事。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学设计(获奖教案)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学设计(获奖教案)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学设计(获奖教案)一、学情分析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延续了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编排体例。

儿童是最有活力的,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万事万物充满了好奇,涌动着探索的欲望,尤其有着大胆的、梦幻般的想象力。

教学时教师要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想象。

教师要在文本与学生能力之间架设桥梁,使学生能够完整地进行语言表达,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围绕“大胆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2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

《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以妈妈叫“我”吃饭开头,引出“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奇特愿望,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没想到愿望真的实现了,之后发生的一连串神奇而有趣的事情。

本文旨在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

三、设计理念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由此可知,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引导关注“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在交流中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最后要求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借鉴课文的思路,展开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四、教学目标(1)会写“零、狐、狸”3个生字,读准“希望、鳄鱼、糖醋排骨、香肠、痒痒的、丁零丁零、狐狸”等词语。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3)能大胆想想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并写一写。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会写“零、狐、狸”3个生字,读准“希望、鳄鱼、糖醋排骨、香肠、痒痒的、丁零丁零、狐狸”。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教学难点:能大胆想想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六、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音乐七、教学方法讲授法、想象法、讨论法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导入:大家都认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它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如果你也拥有这项神奇的本领,你最想变成什么?(生自由说)2、揭示课题:一位叫英英的小朋友,他想变成一棵树,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我变成了一棵树》去看看吧!3、板书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和学生最喜欢的人物孙悟空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和训练学生说句子这两个目标较好地融为一体。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2篇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2篇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精选2篇(一)标题:我变成了一棵树课程级别:初中时间:1节课目标学生群体:12-14岁的初中生目标:通过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游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并对角色扮演游戏感到兴趣。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与其他学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 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见。

教学准备:1. PPT或者黑板/白板2. 角色扮演游戏所需要的道具(如帽子、披风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入教师自己变成一棵树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问学生们,如果他们变成树了,会有怎样的感受?步骤二:角色介绍(10分钟)将角色发放给学生,并要求他们阅读并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和背景信息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角色。

步骤三:角色扮演游戏(20分钟)安排学生按照角色要求展开角色扮演游戏,每个角色都有一项特殊能力,学生需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其他角色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

步骤四:分享和讨论(10分钟)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并讨论角色扮演游戏对于团队合作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步骤五: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鼓励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生活中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尝试编写自己的角色扮演游戏故事,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并与同学们分享。

2. 可以组织一个班级角色扮演游戏比赛,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评估:通过学生在角色扮演游戏中的表现和参与度,以及讨论和分享的质量,对学生进行评价。

可以根据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给予积极反馈和奖励。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精选2篇(二)教案主题:我变成了一棵树年级:三年级学科:科学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周期。

2. 理解植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详案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详案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详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我变成了一棵树》,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和进行推理判断。

3.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准备:1. 教材:《我变成了一棵树》2. 课件:图片、PPT幻灯片3. 教具:黑板、彩色笔、录音机、音乐播放器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准备几张描绘大自然美景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2. 介绍本课的阅读内容——《我变成了一棵树》,让学生猜测故事内容。

步骤二:阅读(15分钟)1. 教师为学生分发课本,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

2. 提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留意故事的结构、人物特点、事件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3. 随时解答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步骤三:讲解(10分钟)1. 回顾故事大致情节,让学生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和事件发展。

3. 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传达的保护大自然的主题。

步骤四:理解与分析(10分钟)1. 教师提问:- 故事中主人公为什么变成了一棵树?- 主人公作为一棵树,有什么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故事中发生的事情对主人公有什么影响?2. 让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通过讨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故事。

步骤五:创作活动(15分钟)1. 让学生以《我变成了一棵树》的故事为启发,自由发挥,创作一个自己变成了一种生物或物体的故事。

2.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作,描述变化的原因、自己的感受和周围的环境等等。

3. 鼓励学生多样化的创作方式,可以用文字、插画、故事或其他形式进行创作。

4. 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朗读给同学们听,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步骤六: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故事中的主题和教育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珍惜大自然。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行动,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

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

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认识“希、痒”等7 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2 个生字,会写“形状、狐狸”等16 个词语。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感受“我”变成树的乐趣,明白妈妈永远是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感受母爱的伟大。

语言应用:展开想象,说说如果你也会变,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思维能力: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变化后又发生了哪些奇妙的事情。

审美创造: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重点:重点: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难点: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核心素养】文化自信: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语言应用:在识字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

思维能力: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审美创造: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课时重难点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教学过程一、谈话师: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的第一课时。

下面,请同学们把心静下来,根据我们的温馨提示,做好课前准备。

大家检查一下,你的课前准备都做好了吗?1. 温馨提示上课前,书桌净。

书展开,笔在手。

坐姿正,认真听。

2. 语言训练点师:现在,我们一起进入大脑运动操环节。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6 课《宇宙的另一边》,还记得课文中那些大胆神奇的想象吗?我们一起随着课文回顾一下。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宇宙的另一边》第8 到第9 自然段,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接下来,我们一起读一读。

在宇宙的另一边,加法是这样的: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等于一片白茫茫,那时,无数的孩子会从家里冲出来,打雪仗、堆雪人、滑雪……这样,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又等于无数孩子的节日。

《我变成了一棵树》+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21张)

《我变成了一棵树》+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21张)

《我变成了一棵树》+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21张)驾一艘想象的飞舟我变成了一棵树你得到了魔法糖果后最想变成什么为什么我变成了一棵树我变成了一棵树读了课题,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我"为什么希望变成一棵树“我”变成树后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我"变成了一棵怎样的树?初读梳理自读要求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一边读一边想刚才读了课题时产生的疑问。

鳄鱼狐狸刺猬松鼠椭圆形菱形圆形巧克力香肠糖醋排骨咕噜噜丁零丁零嗵嗵嘴馋希望痒痒的继续动物形状食物拟声词“我”为什么希望变成一棵树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我在树下玩得好好的,一点儿都不想吃饭。

变成树木“我"变成了一棵怎样的树?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长出鸟窝不想吃饭“我”变成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我在树下玩得好好的,一点儿都不想吃饭。

不想吃饭长出鸟窝变成树木请默读课文第7-23自然段,找一找后来还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概括故事剩下的主要情节。

起因:经过:……“我"变成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我在树下玩得好好的,一点儿都不想吃饭。

不想吃饭长出鸟窝变成树木请默读课文第7-23自然段,找一找后来还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概括故事剩下的主要情节。

起因:经过:……故事情节长出鸟窝变成树木邀请动物妈妈来了零食派对讨论口水妈妈揭秘不想吃饭神奇想象故事情节长出鸟窝变成树木邀请动物零食派对讨论口水妈妈揭秘不想吃饭神奇想象妈妈来了?不想吃饭像这样一样事物引出另一样事物,另一样事物又引出新的事物,一环紧扣一环,这就是想象的“关联”。

聚焦有意思长出鸟窝变成树木邀请动物妈妈来了零食派对讨论口水妈妈揭秘不想吃饭神奇想象那么你们觉得这个想象故事的七个情节里面最有意思的、最有想象力的是哪几个呢?聚焦有意思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题。

(2)学会生字、生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角色扮演、思维导图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的阅读与理解。

2. 生字、生词的学习与应用。

3. 课文主题的探讨与感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生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主题,感悟人生哲理。

(2)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对树的认知和喜爱。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预测课文内容。

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解答疑问。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心得。

(2)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生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2)教师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主题。

5. 课堂活动(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课文情境。

(2)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课文思路。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2. 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3. 生字、生词4. 课文主题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我变成了一棵树》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我变成了一棵树》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我变成了一棵树》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认识“零"肠”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生字,会写“形状、狐狸”等16个词语。

2、学生小组合作,抓住重点词句,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

【教学重难点】1、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

2、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教学过程】1、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你们的好朋友——孙悟空,他有一项特别厉害的本领是——七十二变。

如果把这个本领给你,你希望自己变成什么?(指名说)可有一位小朋友,她的想法很奇特,她想变成一棵树,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童话故事。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展示孙悟空皮影道具,让孩子们产生兴趣,发挥自己的想象,说一说,如果他们自己会变,希望自己变成什么。

】二、复习巩固1.“字词大闯关”游戏:形状狐狸丁零巧克力香肠继续抬头秘密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设计意图:这里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三、整体感知,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1.自读第1--4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1)指名回答。

(板书:不想吃饭)过渡:在作者迫切的希望下,英英的身体真的开始发生了变化。

师:读到这里,你们觉得哪里写的最有意思?引导学生找出“痒痒的”、“冒出来"呀”等词语,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找几位同学来朗读,用上“谁能超过他?谁能读的更好?"这样的话,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让学生更能读好这些句子。

】2.过渡: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指名说。

师:这真是棵神奇的树,竟然会长鸟窝。

(板书:长鸟窝)英英这棵树上有什么样的鸟窝呢?指名说并说出有意思的地方。

重点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出不同形状的鸟窝,通过朗读,来体会“我”的奇妙的想象。

《我变成了一棵树》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我变成了一棵树》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我变成了一棵树》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三下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了解“我"变成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2.读懂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想象画面,初步掌握想象的方法。

3.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教学重点:感受“我”变成树之后的奇妙经历和乐趣,体会其中的神奇。

教学难点: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教学过程:一、想象游戏:我想变变变师:上一课我们乘着想象的飞舟,一起去宇宙的另一边,欣赏了一个颠倒的世界。

这一堂课,我们要打通想象跟现实的通道,一起玩转变变变的游戏!很多大作家也玩过这个游戏,想不想看一看?还记得这个大胡子的泰戈尔吗?他给我们写过什么文章,你还记得吗?生:他给我们写过花的学校师:没错,就是三年级上册的那个泰戈尔,他想变成什么,你能猜出来吗?生:他想变成花。

师:你怎么一猜就中?为什么?生:因为他说花儿有个学校,所以他想变成花。

师:聪明的孩子真会联想!看,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在空中摇摆,在星月上跳舞。

真有趣,再来一个!这是美国的天才大叔谢尔,这个光头大叔,谁来猜猜他想变成什么?生自由猜测师:好的,我们来看看他到底想变成什么?生读:如果我变成一寸高,我就可以骑着虫子上学去学校。

师:你想变成什么呢?我相信你们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

来,你说看。

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师:同学们!今天怎么把一个神奇的想法变成一个有趣的故事?我们先到一个小女孩英英的故事里面去发现想象和写作的秘密。

英英说我变成什么?好,那我就贴一棵树。

我们把课题读一读。

生读:我变成了一棵树。

二、自学梳理:词语情节巧过关师:现在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不能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生大声地读课文师:每个同学都读完了,现在我来检查一下上面的词语,我请一组来开火车。

现在去掉最后一排,这些词语是有秘密的。

你发现了吗?生:第一排的词语都是有关动物的词,第二排的词语都是图形,第三排的都是吃的!第四排的都是拟声词。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精选6篇)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精选6篇)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认识新偏旁“反犬旁”和“爿字旁”。

指导写好带有这类偏旁的字。

3.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4.初步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戏剧尝试。

5.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教学难点: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复习,激趣导入1.同学们都被小真的奇思妙想深深地吸引了。

你们还想听这样的故事吗?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63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本课生词,排火车读。

痒痒的椭圆形菱形鳄鱼香肠糖醋排骨丁零丁零秘密3.排火车接读课文。

三、复习生字,指导书写1.状:认识爿字旁,了解爿字旁的含义。

与“壮”字进行对比。

2.继续:强调“继”字的笔顺。

3.狐狸:左窄右宽,反犬旁的笔顺。

4.秘密:理解两个同音字的意思。

秘:不公开的,不让大家知道的。

可组词秘方、秘诀、神秘、奥秘。

密:不公开的,不公开的事物。

组词保密、密信、密谋、密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了解偏旁含义,形近字区分和同音字的不同含义来区分相像的汉字,加深学生印象。

】5.在田字格中各写一个,教师巡视指导。

6.当堂听写。

第二课时一、再读课文,感知大意1.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哪些情节写得很有意思?2.师范读课文。

3.交流写得有意思的情节。

预设:(1)第四段①指名读。

②哪些描写让你觉得有意思?是啊,“痒痒的” 和“冒”我把变成树的感觉写活了。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剩、秘密”等生字,会写“谢、需要”等生字,理解并积累“自言自语、葱郁、神奇”等词语。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提示梳理小作者变成一棵树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学会用动词描述小动物,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2. 生字词:认读“剩、秘密”等生字,会写“谢、需要”等生字,理解并积累“自言自语、葱郁、神奇”等词语。

3. 课后习题: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剩、秘密”等生字,会写“谢、需要”等生字,理解并积累“自言自语、葱郁、神奇”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提示梳理小作者变成一棵树的过程。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想象自己变成一棵树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梳理小作者变成一棵树的过程,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4. 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体会小作者的情感变化。

6. 课后习题: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我变成了一棵树》2. 课文内容梳理:小作者变成一棵树的过程3. 生字词:认读“剩、秘密”等生字,会写“谢、需要”等生字,理解并积累“自言自语、葱郁、神奇”等词语。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并组内互相检查。

2. 朗读课文,感受小作者的情感变化。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17《我变成了一棵树》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17《我变成了一棵树》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想象的神奇,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语言运用:能仿照课文大胆想象并说说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思维能力: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审美创造:感受课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的童趣,以及想象的神奇与乐趣。

【课前解析】关注教材:《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我国当代童话作家顾鹰。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因为不想自己在玩的时候有人叫“我”吃饭,所有变成了一棵树,继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展示另一个奇妙想象的世界,也表明了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是妈妈。

本文将人与动物、植物的相遇与相处,描绘的如同一种真实的存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世间的和谐与美好。

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

关注课题:本课题目新颖,吸引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起到了概括文章内容的作用。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我”的愿望,从愿望出发,展开大胆想象,描述了发生的一系列奇特、有趣的事情。

关注课文:课文中作者在想象的世界里实现了现实生活中难以达成的愿望,拥有了一段特别的经历。

在学生读完课文后,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引导学生关注“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在交流中感受文章中丰富的想象。

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述的情景,进而感受课文想象的有趣。

比如:“我”变成的这棵树有什么奇特之处?小动物们是怎么住进鸟窝的?关注想象:文中“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想象世界的神奇有趣。

教师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引导学生创编自己的想象故事。

指导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鼓励学生通过想象,让自己的愿望在想象世界里得到实现。

关注字词: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或随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认读。

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

《我变成了一棵树》公开课优质教案

《我变成了一棵树》公开课优质教案

《我变成了一棵树》公开课优质教案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希望自己变成别的什么?文中的小朋友,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她真的变成树后,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看到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学生质疑,师总结如下:(1)“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2)“我”变成了一棵树之后,做了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主预习。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在文中框出生字,给生字表里的生字注音。

标出不理解的词句。

2.想想“我”变成了一棵树之后,做了些什么?3.学生按初读要求自主预习。

(二)预习反馈。

1. 出示带有认读生字的词语。

形状.狐狸..力香肠...巧克..丁零继续..鳄.鱼..痒痒..抬.头秘密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开火车读,并说出识字方法。

3.教师适时归纳。

(1)正音。

平舌音“醋”,翘舌音“状肠”,后鼻音“丁零痒”。

(2)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形近字比较:壮一状呱一狐理一狸雷一零扬一肠蜡一醋形声字结构特点:秘密痒抬4.巩固记忆。

男女对读、分组比赛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师:思考:“我”变成了一棵树之后,做了些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

①因为贪玩,不想被人打扰,所以想变成一棵树。

②“我”变成一棵树后,树上长满了鸟窝,各种形状都有。

窝里住满了我的朋友,还有妈妈,他们在一块吃东西,馋得“我”口水直流。

4.小结:概括内容,脉络清晰,层层深入,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篇文章。

四、规范写字,书写指导(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状狐狸丁零巧克肠继续抬秘密1.如何识记这些生字?形声字结构特点:狸零肠抬秘密形近字比较:壮一状呱一狐断一继组词扩展:丁冬丁零巧手巧合攻克续写2.观察生字的位置和本身的结构,说说书写这些生字时要注意什么。

3.练习写字,教师指导。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我变成了一棵树》经典教案

《我变成了一棵树》经典教案

《我变成了一棵树》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新词汇和重点句型,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能够了解树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掌握新词汇和重点句型。

•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2.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准备相关的环保知识资料,以便进行拓展学习。

•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和测试题,以便进行课堂练习和评估。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收集有关树和环保的资料和信息,以便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展示与树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你们喜欢树吗?你们知道树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吗?”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知识。

•教师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一棵树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棵树有哪些神奇的经历吧!”2.学习新课(30分钟)•整体感知(5分钟)o教师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o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o教师提问:“课文中讲述了一棵树的哪些经历?你觉得这棵树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

统编部编三下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统编部编三下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我变成了一棵树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运用多种方法认识“希”“痒”等8个生字,会写“狐”“狸”“继”“续”等生字。

(二)学习“直圈法”和“跳圈法”,借助思维导图,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初步知道想象故事要把过程写清楚。

(三)抓住对话,通过读、画、说、演等方式体会想象的神奇,学习作者怎样把想象内容写得有意思。

二、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词卡,板贴。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可以让你跟植物交朋友,也可以让你听懂动物的语言;可以让你像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也可以让你上天人地……它能让你无所不能。

你知道这种能力叫什么吗?(1)指名反馈。

(板书:想象)(2)想象激趣:如果你能变,你想变成什么?(板书:变)2.揭题。

有位叫英英的女孩却想变成一棵树,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板书补充课题)(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出示学习要求)2.检查生字词。

希望痒痒的鳄鱼丁零香肠糖醋秘密(词卡检查)3.交流:“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三)厘清变化,梳理情节1.厘清变化过程。

出示: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学生猜测:“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出示: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1)交流:发生了哪些事?(2)演示方法。

直圈法:在文中直接圈出“变成了一棵树”。

跳圈法:在文中分别圈出“长满各种”“鸟窝”,并用弧线连接。

(3)学生自主学习。

(出示学习活动一)(4)集体交流,随机贴出词条。

(5)借助词条,概括主要内容。

师生合作:“我”变成了一棵树,树上长满——(学生接:各种鸟窝)。

《我变成了一棵树》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提纲

《我变成了一棵树》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提纲

《我变成了一棵树》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变成了一棵树》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吃饭、形状、狐狸、担心、失望、背包、巧克力、香肠、继续、饭菜、排骨、水珠、秘密。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感受文本丰富的想象力。

3、分析妈妈的形象,理解英英明白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交流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出示一个字,相信同学们都认识【出示变】指名读,大家一起读。

师: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哪个故事?或者故事中的哪个人?指名说。

师:【出示幻灯片】同学们请看:孙悟空会变,匹诺曹也会变;丑小鸭能变成白天鹅,就连青蛙也是王子变的,就是应为他们会变,所以他们的故事才那么吸引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变化有意思的故事。

请同学们伸出小手跟老师板书课题。

指名读、齐读。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能认识吗?【出示词语】1、指名读(2名)2、齐读3、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狐狸】4、师:同学们写的真好,老师把大拇指送给我们每一位同学,课前读了几遍课文(很充分),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的故事呢?(四)研读课文,品味语言1、【学习1---4段】出示句子。

师:同学们,美好的故事开始了:师生同读。

生:“英英,吃饭了!”师:妈妈都不耐烦了。

生: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师:想着想着莹莹的愿望实现了。

【出示句子】生: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师:想变成一棵树,它真的变成了一棵树,英英是怎样变化的?2、指导说句子【出示句子】生: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认读痒痒的师:我觉得胳膊上痒痒的。

肚子上痒痒的。

师:你哪里痒痒的,能仿照句子说一说吗?生交流:师:小树枝就这样冒着、冒着。

《我变成了一棵树》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docx

《我变成了一棵树》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docx

《我变成了一棵树》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7我变成一棵树【教学目标】抓住重点词语,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以及想象带来的乐趣。

联系生活实际,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理解英英明白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感受想象的神奇以及想象带来的乐趣。

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设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能概括世界的一切。

同学们,你们是世界上最具有想象力的天才。

今天,我们就继续走进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

梳理全文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

谁来说一说“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谁愿意做第一个小勇士?生:因为贪玩,不想回家吃饭, 所以才变成了一棵树。

师:很完整.请坐。

那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来学交流。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63页,自由读一读课文.思考:我变成了一样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在文中勾画出与问题有关的词句,然后和同桌交流。

孩子们,开始你的朗读吧!不动笔墨不读书,一定要边读边画记录。

师:大家的读书声停止了,看来已经找到问题的答案了,谁谁愿意说一说我变成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你的小手举最高.你先说师:还有谁要补充吗孩子们你们真会读书,师板书变成树、长鸟符、住动物、妈妈住鸟窝、猜水珠重点探究师:孩子们,这么多有趣的事,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件?选择其中一件在四交流,如果何能在交流中用上,我觉得最有意思因为。

这样的句式,小伙伴就能听的更清楚,例如我觉得小动物住鸟窝有意思,因为鸟窝不住小鸟,却住着好多动物,而且它们都是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开始你们的讨论交流吧!(师巡视指导)。

大家的讨论声停止了,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变成树师:这是介绍我变成树的过程,你认为那个地方很有趣?孩子你来说。

生:英英变成树的过程很有趣,哪里痒那里长树枝,而且树校从身上冒出来,长的特别快,真神奇。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一、教材分析:《我变成了一棵树》想象奇特,这篇童话从“我”的愿望出发,展开大胆的想象,讲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

故事情节充满了童真童趣,告诉人们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到底还是妈妈,赞美了母爱的温馨和美好。

这一单元的导语是:走进想象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学生不仅可以感受想象的奇妙世界,还可以构建自己的想象天地。

变形和创新是我教本课教学的大胆引领,我立足单元训练要求,启发学生从自己美好的想象出发,走进充满奇思妙想的童话王国,享受想象世界的神奇与快乐。

创设教学情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在想象的世界里引领学生展翅飞翔。

引导学生感受和创造一段奇妙的变身之旅。

二、教学目标:1、会认“希、痒”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正确读写“形状、狐狸”等15个词语。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

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变化后又发生了哪些奇妙的事情。

三、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

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变化后又发生了哪些奇妙的事情。

四、教学准备:1、预习: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读熟课文。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课文情景视频、骄傲的大树视频。

五、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复习“希、痒”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正确读写“形状、狐狸”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中想象的内容,感受想象的神奇。

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变化后又发生了哪些奇妙的事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自学,导入新课。

(一)、复习词语,检查认读。

1、课件出示:(复习生字词)希望痒痒的形状鳄鱼狐狸丁零丁零巧克力香肠继续糖醋抬头面包花生牛奶继续饭菜排骨麻烦2、复习生字。

3、复习多音字。

(二)、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吗?2、孙悟空的本领可真大,他最擅长什么?3、说说如果你拥有这个神奇的本领,你最想变成什么。

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七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七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认读并书写本课的10个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经历。

•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想象的有趣和语言的生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在想象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体会亲情的温暖,懂得关爱家人。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理解并体验“我”变成树后的奇妙经历。

2.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句,深入感受文本的意境。

•在想象中与文本对话,体会情感变化。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含生字词、课文内容、相关图片等)。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有过什么奇妙的想象吗?假如你能变成一种东西,你会变成什么?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充满想象力的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相机正音。

3.分段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一读,了解“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

•想象“我”变成树后的样子,说一说。

2.学习第二至十二自然段:•默读,圈出“我”变成树后发生的有趣事情。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你觉得哪部分最有趣?为什么?•全班分享,教师点拨引导,深入感受想象的奇妙和语言的生动。

3.学习第十三至十四自然段:•读一读,了解“我”从树上下来后的感受。

•思考:“我”为什么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想象:如果“我”再次变成一棵树,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2.讨论: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五)总结回顾,布置作业1.总结: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经历了一次奇妙的想象之旅,感受到了想象的无限可能和亲情的温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我变成了一棵树》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吃饭、形状、狐狸、担心、失望、背包、巧克力、香肠、继续、饭菜、排骨、水珠、秘密。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感受文本丰富的想象力。

3、分析妈妈的形象,理解英英明白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交流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出示一个字,相信同学们都认识【出示变】指名读,大家一起读。

师: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哪个故事?或者故事中的哪个人?指名说。

师:【出示幻灯片】同学们请看:孙悟空会变,匹诺曹也会变;丑小鸭能变成白天鹅,就连青蛙也是王子变的,就是应为他们会变,所以他们的故事才那么吸引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变化有意思的故事。

请同学们伸出小手跟老师板书课题。

指名读、齐读。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能认识吗?【出示词语】1、指名读(2名)2、齐读3、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狐狸】4、师:同学们写的真好,老师把大拇指送给我们每一位同学,课前读了几遍课文(很充分),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的故事呢?(四)研读课文,品味语言1、【学习1---4段】出示句子。

师:同学们,美好的故事开始了:师生同读。

生:“英英,吃饭了!”师:妈妈都不耐烦了。

生: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师:想着想着莹莹的愿望实现了。

【出示句子】生: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师:想变成一棵树,它真的变成了一棵树,英英是怎样变化的?2、指导说句子【出示句子】生: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认读痒痒的师:我觉得胳膊上痒痒的。

肚子上痒痒的。

师:你哪里痒痒的,能仿照句子说一说吗?生交流:师:小树枝就这样冒着、冒着。

【出示句子】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师:英英想变成一棵树,它真的变成了一棵树,这种变化用一个词来说就是:神奇(板书)3、【学习5---23段】导入:英英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1、出示默读课文5---23段,一边读一边拿笔划出让你觉得神奇的地方?2、生交流神奇的句子。

a、出示(我变成了一颗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跳起了舞)师:是呀,这种树太神奇了,有三角形的、正方形的……师:你觉得还会有什么形状?生交流。

师:形状真是太多了,真是说也说不完,课文就用了一个标点符号:生:省略号师:省略号表示……生:还有很多形状。

师:这么多的形状,真神奇,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

b、交流句子:【唉,变成了树真麻烦。

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

】神奇小树会流口水。

c、出示句子:【你怎么住进来?别担心,我会弯下腰--------那么容易】师:哪里让你感觉很神奇?生:小树弯一弯腰,小动物们就能住进去。

师:是呀,做一个弯腰的动作,小动物们就能住进来。

师:小兔子来了,我怎么让小兔住进来?生:读句子:师:小鳄鱼、小鸭子也来了,我怎么让他们住进来?生:读句子:师:我的小树多神奇呀,不管谁来,小树总有办法让小动物们住进来,轻轻一爬,轻轻一跳,多么轻松呀。

让我们一起轻轻地读一读。

师:同学们除了神奇的形状,神奇的动作还有……生:声音。

d、出示词语【嗵嗵的跳、丁零丁零、咕噜噜】隔着肚皮我都听见了。

师: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谁来读一读。

生:读句子。

(1)(我的心嗵嗵的跳------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2)(咕噜噜------怪怪的声音)(3)(咕噜噜------越来越响了)e、师:英英变成小树之后,发生了这么多神奇的变化,不仅把小动物们引来了,连英英的妈妈也来了,她还给小动物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文中除了写英英,还写到了英英的妈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英英妈妈的句子,用~~~~~~~~~~~画出。

生:交流思考。

师: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读一读有关妈妈和英英的句子。

(1)出示句子 1、英英吃饭了我真想变成一棵树……2、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

我的心嗵嗵的跳着,树上的鸟窝却一动一动的,发出了丁零丁零的声音。

师:读着读着,你们发现了吗?在这个神奇变化的世界里,什么是不变的呢?生:妈妈对英英的爱,妈妈对英英的了解是不变的师:是呀,不管英英怎么变,妈妈对英英的爱是永远不会变化的。

板书:爱不变(五)拓展升华小练笔(配乐)导入:好了,同学们,现在请你拿出笔,发挥你的想象,加上你的感受,写写你想变成什么?变完之后,有哪些神奇的经历?生:写分享师:同学非常有爱心,老师被你们深深地感染了,回家之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请阅读《逃家小兔》这本书。

(六)积累感悟、拓展阅读1、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2、阅读《逃家小兔》。

(七)板书设计17 我变成了一棵树神奇变爱不变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5单元17 我变成了一棵树|人教(部编版)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狐狸、继续、秘密”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说说你觉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3.展开想象,说说如果你也会变,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过程与方法1.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图片和文字内容,生动再现课文所讲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妈妈永远是最了解孩子的,体会伟大的母爱。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狐狸、继续、秘密”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说说你觉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说说如果你也会变,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假如你可以变,你会变成什么?是自由快乐的小鸟,还是五彩缤纷的花朵;是沙漠中的一眼清泉,还是美丽可爱的小蜻蜓……可有一位小朋友,她的想法却很奇特,她想变成一棵树,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到文中去看一看吧,相信学完本课,你一定会为这个小朋友的奇思妙想叫好。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课文。

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后鼻音“状、丁、零、肠”。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状、零、巧、肠、续、抬”时,可以使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狐、克、继”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狸、秘、密”时,可以用同音字对比的方法。

形近字歌示例:状:大地穿新装,山峰显异状,壮美令人叹,大雪巧梳妆。

丁:原有千寻山,丁香把露含,于今再寻觅,水枯地也干。

字谜示例:有犬不是狗,左靠瓜旁走,生性很狡猾,借虎威风抖。

(谜底:狐)同音字歌示例:狸:一只小狸猫,想摘大鸭梨,爬上青竹篱,还是有距离。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状”左窄右宽,右部捺画伸展。

“狸”左窄右宽,“里”在竖中线上起笔。

“丁”的横要长些,竖勾要写在竖中线上。

“零”的“”宜写得扁些,下部撇捺伸展,托上盖下。

“巧”的“工”位置偏上,下横变提,右部折笔要自然。

“克”的“口”要写扁小,撇宜长,竖弯钩要舒展。

“肠”的左部窄长,右部两撇平行,长短不同。

“继”注意笔顺,右边部分先写“米”,再写竖折。

“续”左窄右宽,右边是“卖”。

“抬”左窄右宽,“口”在竖中线上起笔,写扁一些。

“秘”的“必”卧钩短且向右下倾斜,撇上伸且稍长。

“密”中间的“必”稍扁。

易错提示:“狐”左部是“犭”,不是“扌”;右部是“瓜”,不是“爪”。

“零”下部是“令”,不是“今”。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犬—状(形状)—突(突然)—哭(哭泣)瓜—狐(狐狸)—弧(弧度)—孤(孤单)里—狸(狸猫)—童(童话)—野(田野)令—零(零食)—铃(铃声)—冷(冰冷)(4)多音字。

背⎩⎨⎧ bēi:背包 背负bèi:后背 背井离乡秘⎩⎨⎧ mì:秘密 秘而不宣bì:秘鲁(5)形近字。

⎩⎨⎧ 状zhuàng:形状壮zhuàng:强壮⎩⎨⎧ 丁dīng:园丁于yú:于是 ⎩⎨⎧ 克kè:克服兄xiōng:兄弟⎩⎨⎧ 抬tái:抬头治zhì:医治⎩⎨⎧ 密mì:秘密蜜mì:花蜜 (6)重点词语解释。

希望:(多义词)①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

②希望达到的某种目的或出现的某种情况;愿望。

③希望所寄托的对象。

担心:放心不下。

傍晚:时间词。

临近晚上的时候。

丁零丁零:形容铃声或小的金属物体的撞击声。

香喷喷:状态词。

形容香气扑鼻。

秘密:有所隐蔽,不让人知道的(跟“公开”相对)。

(7)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明确:课文讲述了“我”因为不想自己在玩的时候有人叫“我”吃饭而自己变成了一棵树,继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展示了一个奇妙的想象世界,也表明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是妈妈。

(2)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请在段落前标注出来。

明确:共有23个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这节课,通过初步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课文讲述的是“我”想象变成了一棵树后发生的故事。

小朋友们一定觉得很有意思吧!课后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如果你可以变成某样东西,你想要变成什么?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

状态狐狸丁当零食轻巧克服香肠继续抬头秘密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

大家还记得课文讲了些什么吗?(指名回答或让全班齐答)对,讲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故事。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我”变成树后,究竟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吧!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同学们想象一下,一棵长满各种形状鸟窝的树会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2.第4自然段哪句话交代了“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原因?明确: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3.同学们,你们想想,普通的树上都会长些什么呢?明确:花、叶、水果……4.而“我”变成的树上又长的是什么呢?明确:鸟窝。

5.这些鸟窝有什么特点呢?明确:各种形状都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6.“我”会邀请哪些小动物来住在鸟窝里呢?明确: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

7.妈妈来了,“我”的心为什么会“嗵嗵地跳着”呢?明确:因为“我”害怕妈妈发现这棵树是“我”变成的。

8.妈妈要求住进三角形的鸟窝,“我”为什么“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呢?明确:“我”高兴是因为妈妈不知道“我”变成了树,可以尽情地玩;“我”失望是因为妈妈居然不认识“我”了。

9.妈妈从背包里拿出了哪些好吃的东西呢?明确: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10.课文是如何写“我”馋得流口水的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明确:课文没有直接写“我”馋得流口水,而是先由狐狸用“下雨了”表明有水滴落;马上又用“天空中一丝乌云都没有”来说明并非下雨,引起读者思考;然后用小鳄鱼、小松鼠、小白兔的猜测来一步一步地勾起读者的好奇心;最后再由“我”自己亲自揭晓答案——“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含蓄地点明了“我”是馋得流口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