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卵泡发育不良临床观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针治疗卵泡发育不良临床观察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电针;克罗米芬;卵泡发育不良;卵巢动脉血流;子宫内膜

卵泡发育不良(Follicular Maldevelopment,FM)是影响女性生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约占15%~25%。克罗米芬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促排卵药物,但其排卵率高受孕率偏低,且若使用不当极易造成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2005年6月-2006年10月,笔者对26例FM患者进行103个周期电针治疗,并与采用克罗米芬治疗的129个周期进行对比研究,观察2组患者卵巢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子宫内膜变化等,并适时指导受孕,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6月-2006年10月于本院针灸科就诊的女性不孕患者52例,均经本院阴道B超连续3个月经周期连续监测,符合卵泡发育不良诊断标准[1]。年龄在24~40岁之间,不孕时间为2~10年,男方生殖功能正常,并排除引起女性不孕的其它因素或全身疾患。其中月经周期规律的25例,不规律的27例;治疗前经检查证实多囊卵巢综

合征(PCOS)17例,黄素化不破裂卵泡综合征(LUFS)13例,黄体功能不足(ILF)7例,不明原因性15例。采用计算机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随机分为电针组26例,克罗米芬组26例,2组患者年龄、患病年限、病种构成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性,具有可比性,见表1。表1 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略)

1.2 治疗方法

1.2.1 电针组

月经周期规律的采用周期倒计时法,于下次月经周期前22 d开始治疗,不规律的于周期第8天开始治疗。穴选关元、中极、子宫(双)、归来(双)、三阴交(双),施补法,向下斜刺1~1.5寸,患者觉下腹酸麻胀感并向会阴部放射为得气。连接电麻仪(上海华谊,型号BT701-1A),强度、频率输出2~3档,每次30 min,每日1次,直至优势卵泡排出。若连续针刺10 d,仍未见优势卵泡则放弃该周期的治疗。

1.2.2 克罗米芬组

于月经周期的第5天口服克罗米芬,每日1次,每次50 mg,连续服用5 d停药。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

1.3.1 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监测

采用美国PHILIPS锐影彩色多普勒,探头功率5~10 MHz,阴道扇形扫描,于至少1个卵泡直径≥15 mm时测定卵巢动脉血流最明显处(卵巢门)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舒张期流速比值

(S/D),每日1次,直至优势卵泡排出。若双侧卵巢均有优势卵泡,则取双侧卵巢血流指标均值。治疗组于每日电针后测定,若当月未见优势卵泡排出则连续监测5 d停止。统计每例每周期均值。

1.3.2 子宫内膜厚度测量

采用阴道彩色多普勒测量,2组周期不规律的于月经周期第12天开始监测,电针组周期规律的于下次月经周期前18 d开始监测。若卵泡直径15 mm,则隔日监测,当卵泡直径≥15 mm时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同时监测,直至卵泡排出。卵泡排出后5 d再次监测内膜厚度。

以上所有指标未妊娠者监测6个月经周期。记录开始治疗前1个月统计排卵期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排卵前1 d和排卵后5 d 子宫内膜厚度。观察过程中,电针组3例、克罗米芬组4例患者因故未能及时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见表2、表3)表2 2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妊娠率比较(略)注:与克罗米芬组比较,▲P0.05,▲▲P0.01。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克罗米芬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3 讨论

卵巢动脉血流与卵巢功能周期性变化密切相关[2],高频率阴道彩色多普勒监测卵巢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成为协助卵巢性不孕检查和治疗上的重要指标。通过观察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子宫内膜厚度等变化可帮助我们预见卵巢功能情况和排卵可能的时间,从而进一步指导受孕。张氏[3]研究发现,卵泡发育至一定程度逐渐缩小的无排卵周期,患者卵巢动脉RI无周期性变化甚至升高。梁氏[4]证实,正常排卵者卵巢动脉RI、PI随卵泡发育逐渐降低,卵泡发育不良者则无明显变化,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本观察结果亦显示,FM患者经电针治疗后排卵期的RI、PI、S/D数值明显下降,优于克罗米芬组。

选则关元、中极、子宫、归来、三阴交于卵泡发育早期进行电针治疗,发现电针组周期排卵率与克罗米芬组相当,而妊娠率、排卵期、排卵后子宫内膜厚度优于克罗米芬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刁氏[5]发现,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血浆促黄体生成素(LH)低值是FM发生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电针治疗的时机对卵泡发育和受孕的最终结局具有重要影响。若针刺时间较晚,或选择发生LUFS后开始,此时卵子可能已经老化,受精能力下降,即使受精也易出现胚胎发育与内膜发育不同步而影响着床;针刺过早将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由于笔者所选诸穴大部分位于下腹部,距离卵巢表面较近,较强电针刺激可使卵巢平滑肌收缩,卵泡易于破裂,发生排卵。现代研究表明,针刺具有激活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女性生殖系统发挥双向调节作用,电针诱发排卵

引起LH高峰的出现通常发生在针刺后2~6 h,并可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卵泡成熟促进素(C-fos)的释放。电针后垂体分泌FSH发生变化,LH 峰促使卵泡颗粒细胞分泌的前列腺素(尤其前列腺环素)增多,同时,卵巢门卵巢毛细血管生成更多的组胺使毛细血管壁扩张,诱发排卵[6]。电针促排卵的效果除与手部皮肤温度和血-内啡肽免疫活性物质(β-EPIS)相关外,亦与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水平相关[7]。

克罗米芬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促排卵药物,适用于体内有一定的雌激素水平,通过竞争性结合下丘脑的雌激素受体,促使下丘脑垂体释放更多的促性腺激素FSH和LH,促进卵泡发育,但若掌握不当,极易出现OHSS。李氏[8]研究表明,克罗米芬组“植入窗期”子宫内膜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TIMP3)表达显著高于自然月经周期组,子宫内膜TIMP3表达阻碍胚胎向宫内膜深层次的侵入,致使胚胎植入不深甚至不能植入。郭氏[9]认为,克罗米芬通过抑制子宫内膜细胞,特别是腺上皮细胞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合成,导致细胞核内DNA合成受阻,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同时,增殖期子宫血流供应减少,导致子宫内膜变薄,不利于孕卵着床。而电针通过启动中枢,促使垂体分泌而使滤泡生长排卵及内膜增生,雌二醇(E2)分泌正常,因此子宫内膜发育正常,利于受孕。

电针操作简单,且能从整体及局部调节患者的内分泌状况,改善卵巢动脉血流供应,增加舒张期血流灌注量,有效降低RI、PI、S/D,并对子宫内膜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显著提高受孕率,疗效优于克罗米芬组。今后若能通过制作动物模型探讨其机理,将会大大提高临床

研究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Queenan JT,O’Brien GD,Bains LM,et al.Ultrasound scanning of ovaries of dectect Ovulation in women[J]. Fertile Steril,1980,34:99-105.

[2] 张彤迪,魏溶,田晖,等.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生育期妇女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卵巢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1,(10):682-684.

[3] 张彩虹,刘谟桐.助孕方对卵泡及卵巢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影响的B超监测[J].山东中医杂志,2005,25(10):594-595.

[4] 梁青,王成瑜,常红梅.阴道彩色多普勒探测不孕症妇女卵巢动脉血流变化与卵泡成熟度的关系[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3,11(6):127-128.

[5] 刁英,朱青,谭晓珊,等.41例卵泡发育不良的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17(1):44-45.

[6]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7.

[7] 俞瑾,郑怀美,邴圣民.电针促排卵和血FSH, LH水平及滤泡生长的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4):225.

[8] 李艳萍,张琼,刘能辉,等.来曲唑与克罗米芬对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表达的影响[J].生殖医学杂志, 2006,15(6):376-379.

[9] 郭玉琪,张展,刘义,等.克罗米芬对子宫内膜发育的影响[J].生殖医学杂志,2006,15(4):129-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