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教案:第三章_2
2021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 第三章第2节2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根本化工质料第1课时教育进程教师活动学日子动规划目的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学习了一种最简略的有机物——甲烷,这节课咱们接着来学习其他两种重要的化工质料,首先请同学们考虑:工业的血液指的是什么?工业的粮食指的又是什么?学生答复:工业血液是指石油,工业的粮食是指煤从常识引进,提起学生学习热心,下降内容起点。
那你们知道煤和石油除了焚烧供能以外,还有什么效果吗?考虑答复:能够出产化工质料从学生已知的常识下手,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非常好!下面咱们一起来阅览教材66页《考虑与沟通》,了解乙有哪些重要使用。
听讲、阅览,了解乙烯的使用:出产衣服的布料、食品袋等高分子材料。
将化学常识与社会、日子联络起来,培育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对化学工业的知道,谋福社会的责任感。
请同学们阅览教材考虑问题:国际上通常用什么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我国石油化工水平怎样?乙烯的产值能够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我国乙烯产值逐年增加,但仍不能满让学生了解我国化工开展状意快速增加的工业需求,现在还需许多进口。
况,激起学生爱国情怀、牺牲国家工业开展的学习动力。
工业上是怎么出产乙烯的呢?积极考虑与探求。
山穷水尽,引出本课内容乙烯的首要来历是石油,工业大将石油加工产品再进行深加工制取乙烯。
下面咱们经过分化石蜡油的试验,来制取乙烯。
阅览教材了解试验进程预试验现象、成果进一步缩小规模,由科学探求活动,引出乙烯的制备。
(1)如图3-6,将浸透了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试管底部,在试管中参加碎瓷片,安装好试验仪器,(2)加热碎瓷片,将生成的气体先后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调查试管中的改变,(3)在导管口处点着气体(要验纯),调查火焰焚烧状况。
调查试验现象并考虑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概括现象:酸性KMnO4的紫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橙红色都褪去;气体焚烧,火焰亮堂并稍有黑烟。
培育学生调查才能,剖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才能。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铁合金 铝和铝合金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课时铁合金铝和铝合金[明确学习目标] 1.认识合金的特征性质。
2.了解常见合金的分类、组成和用途。
3.掌握Al与O2反应及Al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和本质。
4.正确认识氧化铝的两性。
学生自主学习铁合金1.生铁和钢生铁和钢是□01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碳合金,其中含碳量为□022%~4.3%为生铁;含碳量为030.03%~2%为钢。
□2.人类对铁合金的应用历程3.钢——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铝与铝合金1.铝的性质(1)铝的原子结构与物理性质(2)铝与盐酸、NaOH溶液的反应的实验探究2.氧化铝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为离子方程式。
Al 2O 3和HCl :□16Al 2O 3+6HCl===2AlCl 3+3H 2O , □17Al 2O 3+6H +===2Al 3++3H 2O ;Al 2O 3和NaOH :□18Al 2O 3+2NaOH===2NaAlO 2+H 2O ,□19Al 2O 3+2OH -===2AlO -2+H 2O 。
(3)用途a.冶炼金属铝的原料。
b.良好的耐火材料。
新型合金用于贮氢的新型合金□01TiFe 合金和□02LaNi 合金;钛合金、耐热合金和形状记忆合金等广泛应用于□03航空航天、□04生物工程和□05电子工业等领域。
1.合金中只有金属吗?合金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提示: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物质,故合金属于混合物,合金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如钢中含有碳。
2.如何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提示:反应方程式为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
3.Al 2O 3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 反应,所以Al 2O 3是两性氧化物。
Al 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 反应,那么Al 可以称之为两性金属吗?提示:不可以,Al是活泼的金属元素,不是两性金属。
【高中化学】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 第三章第2节2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另外两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首先请同学们思考:工业的血液指的是什么?工业的粮食指的又是什么?学生回答:工业血液是指石油,工业的粮食是指煤从常识引入,提起学生学习热情,降低内容起点。
那你们知道煤和石油除了燃烧供能以外,还有什么作用吗?思考回答:可以生产化工原料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非常好!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教材66页《思考与交流》,了解乙有哪些重要应用。
听讲、阅读,了解乙烯的应用:生产衣服的布料、食品袋等高分子材料。
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化学工业的认识,造福社会的责任感。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国际上通常用什么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我国石油化工水平怎样?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我国乙烯产量逐年增长,但仍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工业需求,目前还需大量进口。
让学生了解我国化工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献身国家工业发展的学习动力。
工业上是如何生产乙烯的呢?积极思考与探究。
峰回路转,引出本课内容乙烯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工业上将石油加工产品再进行深加工制取乙烯。
下面我们通过分解石蜡油的实验,来制取乙烯。
阅读教材了解实验过程预实验现象、结果进一步缩小范围,由科学探究活动,引出乙烯的制备。
(1)如图3-6,将浸透了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试管底部,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安装好实验仪器,(2)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归纳现象:酸性KMnO4的紫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平面上,键角都约为120°。
结构有更详细的了解。
与烷烃相比,乙烯的结构有什么特殊之处,它的性质与这种结构有关系吗?思考并回答:“结构决定性质”它的性质应该与其双键结构有关。
紧紧围绕“结构决定性质”。
碳碳双键的存在,使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均能反应,表现出比烷烃较活泼的化学性质。
高一化学必修第三章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1、甲烷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
2、甲烷的分子式为电子式为结构式为3、甲烷分子是一种对称的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而四个氢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四个C---H键强度相同。
4、甲烷的性质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5、甲烷很稳定,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也不与强酸、强碱反应。
6、甲烷的氧化反应甲烷可以在空气(或氧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化学方程式:7、甲烷的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的某些原子基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继续反应: 反应式:例在光照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l2充分反应,得到产物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 CH3ClB CH2Cl2C CCl4D H Cl例将装有甲烷与氯气混合气的一支试管倒扣在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中,经光照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化学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烷烃的通式:④密度增大。
烷烃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9、烷烃的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烷烃完全燃烧的通式:烷烃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发生反应,不能与强酸和强碱溶液反应。
取代反应例:一定量甲烷燃烧后得到CO、CO2和水蒸气,混合气体共重49.6 g,通过无水CaCl2时,CaCl2增重25.2 g,则CO2的质量为( )A.12.5 g B.13.2 gC.19.7 g D.24.4 g例有一类最简单的有机硅化合物叫硅烷,它的分子组成与烷烃相似。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硅烷的分子通式为Si n H2n+2 B.甲硅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硅和水C.甲硅烷的密度小于甲烷D.甲硅烷能发生取代反应10、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式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2021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 第三章第2节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根本化工原料本节教材剖析三维方针1.常识与技术:(1)了解乙烯和苯的来历及它们在化工出产中的作用;(2)了解乙烯、苯的结构和首要性质;(3)通过乙烯和苯的性质试验了解加成、加聚、替代反响的特色,培育学生查询试验现象、着手操作和剖析问题的才能;(4)通过乙烯和溴的加成反响,可以书写乙烯与氢气、氯化氢、水等物质产生加成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2.进程与办法:(1)通过对乙烯、苯结构和性质的学习,了解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之间的联系,构成学习有机化学的思想办法;(2)通过学生试验、查询和剖析试验现象及查阅相关材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能通过剖析、比较、归纳、归纳的办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情绪价值观:(1)通过苯的发现和苯分子结构学说的科学史,强化学生的科学知道,激起学习有机化学的爱好;(2)从日子实践动身,了解乙烯和苯的广泛用处,知道有机物在人类日子中的重要性;(3)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感触化学科学与个人日子、出产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教育要点乙烯的加成反响、苯的替代与加成反响。
让学生通过试验开始了解有机根本反响类型,构成对有机反响特殊性的正确知道,并能从结构上知道其反响特色。
教育难点乙烯结构与性质的联系、苯的结构与性质的联系、苯的替代反响与烷烃替代反响的差异。
教育主张教育进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贯穿“结构决议性质”进行教育。
从乙烯、苯的分子结构特色,特别是分子中碳碳键,引导学生掌握乙烯和苯的特征性质。
(2)苯的性质的教育可以结合前面学习过的甲烷和乙烯,因为苯的性质可以用“易替代、难加成”归纳,关于苯的替代,可以和甲烷的替代进行比较,关于苯的加成,可以和乙烯的加成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加深这三种有机物性质的了解。
(3)掌握教育内容深浅度,严厉依照课程标准进行教育。
一是区分好乙烯在必修2和选修5两个模块中教育要求的差异,可以比照两个模块的教材及课程标准,不要将乙烯的教育拓宽到选修5模块内容;二是烯烃的教育只要求开始常识,不要延伸到烯烃的通式、命名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等。
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2018秋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秋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秋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复习课学习目标1。
有机物含义、有机物的主要特点及碳原子的成键特点;2。
掌握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的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3.掌握烷烃的通式及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性;4.了解乙烯和苯的结构,知道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这一基本原理。
从乙烯的性质学会推导乙炔的性质.分析苯和烯烃的结构,认识到苯的性质与烯烃的在性质上有哪些异同点;5.了解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6.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理解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官能团的概念.学习过程1.有机物概述(1)有机物定义:.(2)有机物的主要特点是:溶解性:,可燃性:,导电性:,反应特点:.(3)有机物结构:大多数有机物分子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经常以键结合。
2。
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的结构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空间结构——3.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的物理性质4。
烷烃的通式及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性烷烃的通式:。
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状态:。
熔沸点:。
5。
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的化学性质乙酸6.有机反应的类型(1)取代反应.定义:。
特点:。
①卤代反应: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苯与溴,铁屑反应:。
②硝化反应: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在50~60 ℃共热:。
2019-2020年高一化学第三章 复习课教案二 新课标 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一化学第三章复习课教案二新课标人教版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系统化,并巩固本章知识。
(二)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提高学生解题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教会学生多角度、度方位看待事物、分析问题,从而了解事物的本质。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有关规律与计算。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式教学过程:二、有关计算关系1. m、n、N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2)使用范围:只要物质的组成不变,无论是何状态都可以使用2.V、n、N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2)使用范围:①适用于所有的气体,无论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②当气体摩尔体积用22.4L·mol-1时必须是标准状况3.c、m、V、N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2)使用范围:①以上计算关系必须是在溶液中使用②微粒数目是指某种溶质③若溶液是由气体溶解于水形成的,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A.必须根据定义表达式进行计算B.氨水中的溶质主要是NH3·H2O,但要以NH3为准计算C.溶液的体积不能直接用气体的体积或水的体积或气体与水的体积之和,而必须是通过计算得到4.c、%、ρ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2)使用范围:同一种溶液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3)推断方法:①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表达式②溶质的物质的量用计算③注意溶液体积的单位5. 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的有关计算(1)计算依据:①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以g为单位)在数值上与其式量相等②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以L为单位)在数值上与气体摩尔体积(以L·mol-1为单位)相等(2)基本计算关系:M—(3)变换计算关系:①M— = ②M— =(4)使用说明:①(2)的计算式适用于所有的混合物的计算②(3)中的计算式只适用与混合气体的有关计算③(3)中的两个计算式之间应用了阿伏加德罗定律6.密度与相对密度(1)密度①计算表达式:②使用说明:A.适用于所有的物质,不受物质状态的限制,也适用于所有的混合物B.所有物质:,标准状况下气体(2)相对密度①计算表达式:②使用说明:A.相对密度是在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B.既可以用于纯净气体之间的计算,也可以用于混合气体之间三、有关规律1.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四定”①标准状况是指:0℃和1.01×105Pa②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2)气体摩尔体积——“一真三假”①温度和压强一定时,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一个定值②说明了温度和压强以及气体的物质的量共同决定了气体的体积,而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很小③气体摩尔体积比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范围广(3)阿伏加德罗定律——“四同”①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分子数②阿伏加德罗定律依然是忽略了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③阿伏加德罗定律比气体摩尔体积的应用更为广泛:A.主要是应用于不同气体之间的比较,也可以同一种气体的比较B.被比较的气体既可以是纯净气体又可以是混合气体(5)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重要的四个推论——“两同两比”或“三同两比”①压强之比A.算式推导:B.语言表达:同温同体积时,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都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其分子数之比②体积之比A.算式推导:B.语言表达:同温同压时,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都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其分子数之比③质量之比A.算式推导:B.语言表达:同温同压同体积时,任何气体的质量之比都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也就是其式量之比④密度之比A.算式推导:①②B.语言表达:①A.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都等于其体积的反比B.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都等于其物质的量的反比,也就是其分子个数之比②A.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都等于其质量之比B.同温同压同体积时,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都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也就是其式量之比练习1.现有O2和O3的混合气体2L,在同温同压下,当O3完全转化为O2后体积变成2.2L。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2节教案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2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原子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组成。
2. 掌握原子结构的实验研究历程。
3. 能够描述原子的基本结构模型。
4. 理解原子的质子、中子、电子的性质及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 原子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组成。
2. 原子结构的实验研究历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讲解原子是化学世界中最基本的颗粒,通过观察实验,我们逐渐认识到原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2. 学习内容(25分钟)a. 原子的实验研究历程• 道尔顿的原子模型• 汤姆逊的电子云模型•朗缪尔的铂金模型• 玻尔的量子理论模型b. 原子结构模型• 原子核(质子和中子)• 电子云• 原子序数与元素周期表3. 实验演示(15分钟)展示光谱分析仪的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观察原子的光谱特性,了解原子结构的研究方法。
4. 锻炼与讨论(15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阐述各自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5.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内容,强调学生掌握原子结构知识的重要性,并为下节课内容进行铺垫。
四、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教材,复习本节课内容。
2. 完成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准备下节课的实验报告。
五、板书设计:原子结构- 道尔顿、汤姆逊、朗缪尔、玻尔的原子模型- 原子核(质子、中子)及电子云- 光谱分析实验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原子结构的实验研究历程和基本模型。
通过小组讨论,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同时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下节课将继续深入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化学思维和知识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一课时 甲烷教学思路采用板块教学,分为四个学习板块。
即:板块一:甲烷的物理性质;板块二:甲烷的结构探究;板块三:甲烷的氧化反应;板块四:甲烷的取代反应。
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并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用途”的认知关系。
其流程图如下:教学环节板块一:自主建构物理性质。
通过展示“可燃冰”的图片,播放西气东输视频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再向学生讲述为了合理开发并利用这些新能源,就有必要研究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的结构和性质。
展示一瓶甲烷气体,请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内容,然后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能源危机、通过对可燃冰贮量和开发介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对西气东输工程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激发学习兴趣,并引出《甲烷》课题。
同时学生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掌握物理性质学习的一般方法。
板块二:甲烷的结构探究。
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和结构简式的书写。
老师评价后提出问题甲烷究竟有着怎样的结构,学生开始猜想。
然后老师提供素材组织活动,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实践活动,然后再收集并展示大家的作品,进行相互交流。
引导信息:1.甲烷分子中的4条C—H键完全等同。
2.H与C之间的距离和每个夹角也完全相同。
学生再重新思考自己作品的正误,根据科学信息进行交流和讨论后,主要认为甲烷存在正四边形或正四面体这两种结构。
在学生产生疑惑时,老师再给出第三条信息:如果把甲烷中的两个氢原子换成两个氯原子后也只有一种结构,学生分小组再次动手进行实践活动,再结合科学信息得出甲烷是正四面体的立体结构。
用电脑制作出正四面体的立体结构,以便学生直观的认识。
同时让学生按照教材要求进行手工制做,在实践活动中再次建构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甲烷结构的研究,学会科学的质疑和能根据科学信息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象能力。
通过对甲烷的模型观察,正确认识了甲烷的分子结构,为甲烷的性质学习打下了基础。
板块三:甲烷的氧化反应。
创设情境,展示甲烷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学生根据结构猜想其性质。
分别将甲烷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加有石蕊试液的强碱溶液中。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交流和总结。
得出结论:甲烷的性质在通常情况下稳定,但在点燃条件下就会燃烧。
展示STS素材让学生感知甲烷是一种清洁燃料。
拓展知识:通过提供资料卡片和矿难图片进行安全教育。
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化学物质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利与弊。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实验方法研究甲烷的性质,体验了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有机思想。
STS素材的呈现,提高了公民的基本素养,加深了学生对甲烷的认识。
板块四:甲烷的取代反应在两支试管中都按比例收集好甲烷和氯气,一支用纸包好避光,另外一支用点燃的镁条照射进行对比试验。
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①实验中得到哪些信息。
②从所得信息中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然后小组内交流和小组间汇报,得出结论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了反应。
组织学生,用球棍模型制作出其可能的产物。
学生再次动手实践运用甲烷的结构探究其性质,展示同学们的作品,用电脑模拟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从化学键的角度了解取代反应的本质。
完成方程式书写,老师再分析和评价,并介绍取代产物的用途。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思维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从物质的微粒观来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过程,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白实验手段是检验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并从中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然后学生通过简洁工整,知识层次清晰的板书设计,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
完成课堂反馈(设计这两道试题的目的是从结构和性质两个角度检验“教”和“学”的效果,有助于下节课的教学实施。
),再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联系到生活中去,并上网了解沼气的使用知识,然后给周围的农户推广,做一名节能减排的倡导者。
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并指导生活。
教学评价对于本节课的重点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性质都是由老师提出了问题,然后学生的观点发生碰撞,然后师生一起分析提升,老师再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以促成学生认识的转变和产生情感的共鸣,最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贯穿了两条线索,即:生活线和知识线。
从天然气的利用到甲烷的氧化反应体现其可做燃料,甲烷的取代产物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沼气的推广使用,西气东输工程等都体现了甲烷的社会价值。
从物理性质开始了解甲烷,再从结构去了解化学性质,甲烷的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这些性质也体现了甲烷的用途,是一种很好的化工原料,体现了甲烷的学科价值。
也帮助学生建立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用途的认识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了用生活的眼光看化学,用化学的知识走进生活。
附:板书设计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一、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比空气轻二、分子结构:1.分子式和电子式:CH4和2.结构式:3.立体结构:正四面体型三、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CH4 + 2O2CO2 + 2H2O2.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小结:1.分子结构2.化学性质第二课时烷烃教学过程【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甲烷,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甲烷分子的结构。
【生】碳原子与四个氢原子以共价键相连,键角为109°28′的正四面体结构。
【复习】在上节课中我们讲过,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做烃,甲烷是烃类里分子组成最简单的物质,除甲烷外还有很多与甲烷结构与性质相似的物质,如屏幕上显示的乙烷、丙烷、丁烷、戊烷等【PPT展示】乙烷、丙烷、丁烷、戊烷的结构式。
【讲述】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找出甲烷与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在结构上有那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大家可以相互讨论,待会我找同学起来回答。
【板书】【PPT展示】三、烷烃1、烷烃的结构1)烷烃的结构特点相同点:只含C、H两种元素,每个碳以四个单键与其它原子相结合。
不同点:C、H原子数不同。
【讲述】很好,我们将具有上述特点的烃归为一类,称之为烷烃。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2页最后一段烷烃的概念【PPT展示】【板书】2)、烷烃的概念:P62【讲述】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另外一个概念——结构简式。
大家想想,如果每一种烷烃我们都用结构式把它表示出来的话是不是很麻烦,为了大家书写方便,于是我们便提出了结构简式的概念。
【板书】结构简式:把结构式中的短线去掉,并将相邻的相同原子或原子团合并后的式子。
如:甲烷CH4乙烷CH3CH3丙烷CH3CH2CH3 丁烷CH3(CH2)2CH3【讲述】有了结构简式,我们就不用浪费太多的时间去写有机物的结构式了,因为从结构简式我们就可以准确判断出有机物的结构。
【过渡】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它们都属于烷烃,它们的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烷烃的简单命名法。
【板书】2、烷烃的简单命名:根据分子里所含碳原子的数目称之为某烷。
1)、若分子里的碳原子数在1-10: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
2)、十以上用中文数字表示:十一烷:CH3(CH2)9CH3、二十烷:CH3(CH2)18CH3、三十五烷:CH3(CH2)33CH3等。
【过渡】了解了烷烃的结构与命名,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烷烃的性质【板书】3、烷烃的性质1)、烷烃的物理性质【讲述】观察下列几种烷烃的物理性质,大家讨论总结出其物理性质一些随碳原子数目变化的关系。
【PPT展示】【总结】递变规律:随碳原子数目的增加 状态:气(1~4)→液→固;熔沸点依次升高;(原因:烷烃的组成结构相似,随碳原子数目增加,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熔沸点升高。
) 密度:相对密度依次增大但都小于1比水轻; 水溶性:均不溶于水 【板书】2)、化学性质【讲述】我们常说结构决定性质,烷烃具有与甲烷相似的结构,那他们的性质有没有什么相似之处呢?事实上,烷烃的所有化学性质均与甲烷相似,只要甲烷能发生的反应,所有烷烃均能发生。
由于烷烃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所以他们在空气中均能燃烧,其燃烧的通式为: ;均不能使酸性KMnO4或溴水褪色,不与强酸,强碱反应。
光照条件下均能与气态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只是产物比甲烷的更多和复杂。
【板书】a 、可燃性;燃烧的通式: b 、稳定性c 、取代反应【练习】1mol 乙烷在光照条件下,最多可以与多少摩尔Cl2发生取代?( D ) A 、4mol B 、8mol C 、2mol D 、6mol【过渡】前面我们学习了烷烃的性质,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表3-1烷烃的结构简式,请写出其对应的分子式。
仔细观察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的数目关系,能否找出表示烷烃碳原子与氢原子数目关系的一个通式?【生】原子的烷烃的通式为C n H 2n+2。
【板书】4、烷烃的结构通式:C n H 2n +2(n ≥1) 【练习】写出下列烷烃的分子式:(1)含有38个碳原子的烷烃的分子式 (2)含有38个氢原子的烷烃的分子式 (3)相对分子量为128的烷烃的分子式【过渡】接下来我们继续分析表3-1,相邻两个烷烃结构和分子组成上有什么联系? 【生】他们之间相差一个CH 2【讲述】很好,我们把这种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讲述】所有的烷烃都属于同系物,他们的结构相似碳碳原子间都以单键结合;碳原子均饱合;且均为链状。
并且他们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n 个CH2原子团。
【练习】1、下列哪组是同系物( B ) A 、CH 3CH 2CH 2CH 3 CH 3CH(CH 3)CH 3B 、CH 3CH 3 CH 3CH(CH 3)CH 3O H n nCO O CnH n n 22222)1(213++−−→−+++点燃O H n nCO O CnH n n 22222)1(213++−−→−+++点燃C、CH3-CH=CH2 CH2=CH2【总结】同系物间的关系,同系物属于同类物质;通式相同;碳原子数目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n;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
【过渡】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组烷烃的空间结构图形,写出其对应的结构简式和分子式。
【PPT展示】正丁烷与异丁烷的空间结构图形。
【讲述】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两种丁烷(C4H10)分子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完全相同,但性质却有差异。
【PPT展示】两种丁烷(C4H10)物理性质上的一些差异。
【讲述】这些性质的差异呢均是由他们不同的结构决定的。
像这种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的现象叫同分异构现象。
我们又把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板书】5、同分异构现象与同分异构体定义:【过渡】前面我们学习了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今天我们有学习了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有的同学经常会把他们搞混,今天我们就把他们四个一一列出来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