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导学案及答案
黄河颂学案(含答案)
《黄河颂》同步学案第一学时一、了解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1、走进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
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
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
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2、相关知识:《黄河大合唱》由诗人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共有八个乐章,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齐唱、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男中音独唱);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是一段配乐诗朗诵;第四乐章《黄水谣》(齐唱);第五乐章《问边对口曲》(男声对唱);第六乐章《黄河怨》(女声独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合唱)。
3、写作背景:1938年9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
1939年1月,光未然抵达延安后,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此作,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年3月,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于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冼星海回国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痛苦。
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站在民族斗争的前面。
第5课《黄河颂》导学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黄河颂【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其在特殊背景下的深刻含义。
2.准确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歌颂黄河、歌颂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热情。
【学习方法】精读诵读感悟合作探究【学习内容】《黄河颂》【自主学习】1.基础回顾①光未然,原名,湖北光华人,,。
他创作的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了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而被广为传唱。
②黑体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并把生词写在横线上.)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2.文体知识(颂歌):颂歌是抒情诗的一种,又称“赞歌”"赞美诗”“礼赞”等,是诗人对描写对象抒发崇敬、追慕、赞美之情的诗作。
颂歌赞美和颂扬的对象是多方面的,但总是与人密切相关。
在我国当代文学中,颂歌多以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英雄人物为主。
3.诗歌中常用意象的象征意义:①草--离别、荒凉、思乡怀人。
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①松柏--孤傲正直,顽强的生命力。
如《青松》(陈毅)①竹--气节、正直、虚心、高洁、积极向上,顽强的生命力。
如《竹石》(郑板桥)①梅花一一气节、高洁,顽强的生命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如《墨梅》(王冕)①子规(杜鹃)--凄恻、思乡怀归。
如《蜀道难》(李白)①柳--送别、留恋、思乡伤感。
如《送元二使安西》(王维)①月亮--思乡盼归、思亲怀人、故国之悲。
《月夜忆舍弟》(杜甫)4.【关于黄河诗句】积累①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课堂学习】任务一朗读诗歌,小组比拼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吐字清晰,读准字音,情感饱满)2.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你最喜欢的部分,并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提示:可以从诗歌的语言形式、思想内容、技巧等方面谈自己的感受。
(完整版)黄河颂导学案及答案
《黄河颂》导学案及答案主备教师:习志国焦立伟杨明杰时间:2014.2 共计1课时课题:《黄河颂》课型:自读课【学习目标】1.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3.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学习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件准备】白板【小组任务】自学合作探究【课堂过程】【自学质疑】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巓()澎湃()狂澜()浊流()滋长()哺育()摇篮()2.用下列词语造句。
浩浩荡荡:澎湃:3.原文填空。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向东南。
惊涛澎湃,()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成九曲连环;从()下奔向()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两面。
4.黄河自古以来都是诗人深情吟诵的对象。
请你至少写出两句有关黄河的古诗句。
⑴⑵5.请你试着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魄__________浦__________磁__________扮________魂__________哺__________滋__________纷________6.用词的引申意义造句。
例: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澎湃——扮演——【合作探究】1. 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2.主体部分中“望”字所统领的内容?3.“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4.诗歌从什么角度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有何历史和现实意义?5.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展示提高】1、朗读。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
1.“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你认为谁是新时期具有“黄河精神”的人?请列举一位,并为他(她)写上一句话的评论。
人物:评论:【巩固拓展】课外语段阅读黄河颂浩瀚壮阔的黄河,奔腾澎湃,流经黄土高原。
CC黄河颂导学案及答案
教(学)反思:1.请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巅(diān)屏(píng) 障(zhàng) 狂澜(lán)哺(bǔ)育澎(péng)湃(pài) 九曲(qǔ)连环diān (巅)峰流xiè(泻) 发yuán(源)2.解释下面词语。
(1)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发源地。
这里指黄河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源地。
(2)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3)起源。
形容黄河孕育了中华的文化。
(4)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5)狂澜:巨大的波浪。
(6)宛转:弯弯曲曲地流过。
(7)屏障:象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3.作者链接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
1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
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
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4.相关知识《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洗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
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5.背景链接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
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
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他的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
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的心中掀起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
黄河颂导学案
2、《黄河颂》导学案学习目标:1、品味语言,联系背景,概括出诗中黄河的形象与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重点】2、为课文的精彩段落与关键语句做批注,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自己的理解。
【难点】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横线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劈开( ) 滋长( ) 婉转( ) 榜样( ) 臂膀( )狂lán( ) 屏zhãng( ) 摇lán( ) 浩浩dãngdãng( )2、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就是( )A.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这里就是气势的意思)。
B.掀起万丈狂澜(巨大的波浪)。
C.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幔帐)。
D、您就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比喻文化的发源地)。
3、批注:常用的读书方法。
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
二、整体感知。
找出课文对应部分内容:朗诵词+歌词,概括其内容并有感情的朗诵全文。
三、合作交流。
1、找出统领全诗思想感情的文眼,朗诵词中的“赞歌”并结合课文批注思考回答:全诗赞扬了黄河哪些方面?如何赞扬?为何要赞扬?2、根据批注,选择您认为最恰当的方式,进行合作朗读交流。
提示:小组的搭配形式: 邻座同学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生混合组等;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诗句的具体分工:可以生生合作分角色朗读,也可以插入艺术家的朗诵,与名家进行虚拟合作朗诵。
四、拓展延伸。
1、用“黄河母亲,我想对您说……”的句式作为领起,以第一人称说出自己读完诗歌后的感受。
2、据学者们研究,两千多年前,黄河并不姓“黄”,而就是叫“河水”或者“大河”,河水也就是相当清澈的。
现在,我们的母亲又变成了什么模样?黄河今天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现状堪忧。
请针对这一严重的生态危机,设计一则公益广告或就是广告词,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
五、课后作业。
1、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揣摩关键语句与精彩内容,做出批注。
第5课《黄河颂》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5.黄河颂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2.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体味歌词部分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
3.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预习导学】(不看不讲)(5分钟)一、预习检测(一)字词对对碰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小组抢答)澎湃( péng )( pài )气魄( pò)高山之巅( diān )狂澜( lán )哺育( bǔ)浊流( zhuó)屏障( zhàng )2.通晓词义,填对词语。
(1)气魄:气势,魄力(2)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或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3)狂澜:巨大的波浪。
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4)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5)一泻万丈: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文中指前者。
(6)浩浩荡荡:形容广阔或壮大。
(7)哺育:喂养,比喻培养。
(二)背景先了解。
1993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七周年。
杨振宁教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
这是一位科学家1938年,抗战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
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当时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这部大型声乐作品共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黄河颂》是第二乐章的歌词。
(三)名家面对面。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
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
1939年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四)常识知多少。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
第5课《黄河颂》学案及拓展练习(含解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5课《黄河颂》学案及拓展练习(含解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学案及拓展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习目标】诵读文本,感受黄河源远流长、胸襟博大、气势宏伟的特点。
品味、分析文中的关键语句和精彩段落,把握黄河的形象。
3. 联系时代背景,感受文本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
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
祖国雄奇壮丽的山川和战士们英勇抗敌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写下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
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作者简介】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
湖北光化(今属襄阳)人。
现代作家、评论家。
1935年创作了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1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预习检测】1.高山之巅()劈开()气魄()狂澜()浊流()宛转()屏障()哺育()2.(1)我站在高山之diān________,/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2)惊涛péng pài________,/掀起万丈kuáng lán________;/浊流宛转,/结成jiǔqūlián huán________;/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3)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píng zhàng________。
(4)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bǔyù________下/发扬滋长!选出加点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A.澎湃(bài)山巅(diān)气魄(pò)急风劲草B.浊流(zhú)扮演(bàn)构筑(zhù)九曲连环C.哺育(pǔ)发源(yuán)屏障(zhàng)一泄万丈D.摇篮(lán)宛转(wǎn)流泻(xiè)浩浩荡荡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就儿童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5《黄河颂》导学案(部分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5《黄河颂》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生字词,能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2、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知诗的内涵,合作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并能从写作方法上理解本诗。
【学习方法】自我感知,读、议、说,展示成果。
【导学设计】一、课前准备:学法提示:预习课文,独立完成,各组上黑板展示,并讲解。
比一比,谁书写工整,讲得出色1、作者及写作背景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稍后因鄂北组织被破坏,失掉党的组织关系。
30年代起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
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由阎述诗谱曲后,在抗日救亡活动中广泛传唱。
1937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他的《街头剧创作集》出版。
1939年1月,率领抗敌演剧第三队由晋西抗日游击区奔赴延安。
同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
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
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
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
在艺术上,全诗构思完整,布局讲究,以黄河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为贯穿形象,熔铸了澎湃的激情,使全诗呈现出强大的力度。
同时由于诗人从中国传统诗词表现手法上汲收借鉴,组诗节奏明快,语言凝炼。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澎湃..()狂澜.()屏障.()一泻.万丈()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摇篮:屏障: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各组分别朗读课文,看谁朗读的最好,选一名代表展示。
)2、精读课文,思考下列各题:(学法提示:用心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①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其中的“望”字统领的什么地方,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②本文从哪三个角度讴歌了黄河的伟大精神?三、合作探究,研读赏析学法提示: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1.诗中“啊!黄河!”出现了三次,这是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2.《黄河颂》中的黄河并不仅仅是地理学上的黄河,而且表现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什么?四、拓展延伸:1、“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中,“体魄”能否换成“身躯”?为什么?(可查阅两个词在字典中的解释)2、“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的铁臂”,是什么意思?(发挥你的想象)五、个性化备课六、教学反思《黄河颂》专项练习题一、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第5课《黄河颂》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二单元第5课黄河颂一、阅读目标反复诵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体会歌词部分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
重点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层次,感受诗歌中的黄河形象,领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揣摩、品味诗歌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习做批注。
难点二、教材预习问题提示问题1: 1939 年春,光未然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
经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如有条件,欣赏《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
[示例]可欣赏《黄河颂》歌曲、诗朗诵音频或视频,感受黄河的气势磅礴和雄浑伟大。
问题2:在家国存亡的关头,在抗日的烽火燃遍祖国大地的时候,诗人站在高山之巅,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想象这一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要读出气势。
[示例]《黄河颂》作为抒情诗,感情浓烈。
结合黄河气势磅礴的特点,朗读时要读出这种感情及气势。
三、课文预习资料速查1、作者简介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诗人、文学评论家。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其他诗作有长诗《屈原》、组诗《三门峡大合唱》等。
2、背景资料1938 年,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途中他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
1939 年1月,光未然抵达延安后,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并在随后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此作,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1939 年 3 月,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3、文体知识颂歌颂歌是抒情诗的一种,又称“赞歌”“赞美诗”“礼赞”等,是诗人对描写对象抒发崇敬、追慕、赞美之情的诗作。
颂歌赞美和颂扬的对象是多方面的,但总是与人密切相关。
《黄河颂》导学案
黄河颂【学习目标】1.扫清文字障碍,有表情朗读诗文。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鉴赏诗歌。
【诊断性练习】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diān 峰()流xiè()狂lán()pínɡ障()发yuán()wǎn转()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高山之巅.()狂澜.()屏.()障哺.()育3.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⑴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⑵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发源:4.体会诗歌用词精妙的地方,品析下面加点词好在哪里。
⑴(黄河)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⑵啊!黄河!你一泻.万丈,……5.分析下列句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⑴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⑵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巩固性练习】1.下面诗句都与黄河有关,你能否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诗句。
⑴,一片孤城万仞山。
⑵白日依山尽,。
⑶君不见,,奔流到海不复回。
⑷一樽酒,,无限事,从头说。
2.1953年5月以来,人类22次在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顶留下足迹,有人认为这是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壮举。
假如你是登临者,你认为你是“征服者”吗?请写一段话谈谈你的看法。
(30字以内)3.《黄河颂》这首诗的内容层次比较分明,找出作为思路梳理依据的关键性词语。
4.找出描写俯瞰黄河全景的句子。
5.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6.诗歌尾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黄河颂》精品导学案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5课】
【狂澜】巨大的波浪。
【宛转】弯弯曲曲地流过。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先听读。
2.练习朗读,注意停顿、重音、速度、语调。
四、研读探究:
1、品读诗歌,抓关键语句:
①“…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劈成”改成“分成”行不行?为什么?
答:不行。“劈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劈”字雄健有力,写出了黄河波涛滚滚,横贯中华的雄伟气势。用“分成”就不能表达这种意境。
3.领悟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体会黄河精神的内涵,领悟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一、作者、内容简介:
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著名诗人光未然作词,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这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河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5.《黄河颂》学案及答案
5.黄河颂第一课时一、基础达标1.光未然,原名__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家。
1936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__________,经____________谱曲后风行全国。
2.《黄河大合唱》由______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_______壮阔的________和磅礴的_______,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3.诗人从自然特征、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河的________之情。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山巅.()屏.障()体魄.()狂澜.()宛.如()哺.育()澎湃..()()5.理解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
澎湃: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狂澜: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宛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屏障: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整体感知6.本首诗分为朗诵词和诗歌两部分,朗诵词在全诗起什么作用?7.“望”字统领了哪些内容?从哪几个角度对黄河进行描写?8.找出“颂黄河”这一环节的明显标志,并分析这一部分可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9.完成下列关于黄河诗句的积累。
(1)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
(3)白日依山尽,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
(5)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
二、研读赏析10.作者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民族的屏障”?11.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12.如何理解“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的含义?13.结尾处“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三、拓展延伸14.你认为这首诗的风格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5.《黄河颂》答案一、基础达标1.张光年现代文学评论家《黄河大合唱》冼星海2.八艺术形象历史场景气势3.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热爱和赞美4. diān pínɡ pò lán wǎn bǔ pénɡ pài5.澎湃:波涛相击,激流澎湃,涛如雷鸣。
《黄河颂》导学案 (精品)2022年部编版语文附答案
5 黄河颂【导学目标】1.通过拓展学习,系统了解黄河的历史与地理,建立对黄河的整体认识;2.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诗文内容,把握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培养自己鉴赏诗歌的能力;4.深刻感悟九曲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5.切实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6.进一步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导学重点】目标3、4 〔遨游知识的海洋,感受求知的快乐〕【导学难点】目标5、6【导学方法】自主学习、分组合作、集体探究讨论;重视运用感悟、联想的学法【课时安排】两课时【导学设计】一、导入新课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开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所以将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在地理上黄河可做军事屏障,因此,我们作为华夏儿女更应该赞扬歌颂这条母亲河。
今天,我们一起怀着对她的崇敬之情来学习未光然的赞歌《黄河颂》。
二、知识链接1、中国第二长河------黄河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曾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天上〞应当是指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了。
黄河从这里发源,曲折东流,沿途接纳许多支流,经过5500千米的路程,流入渤海,是我国的第二长河,从地图上看,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
2、作者简介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2021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
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
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
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怒表达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3、写作背景:《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
导学案:黄河颂
第3课《黄河颂》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
【自学指导】
1.给加点字注音。
巅.澎湃
..狂澜.屏障.哺.育
2.听录音,欣赏《黄河颂》,并对音乐中所描绘的内容和表达的主要情感进行自由想象。
3.谈谈你想象到的画面和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感情。
4.分小组朗读,各组派一名代表朗读自己喜欢的章节,同学们评出最佳朗读者。
【合作交流】
1.全诗分成朗读词和歌词两部分,朗读词可以看出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引出下文颂歌)2.歌词中那些内容是用来歌颂黄河的?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歌颂的?
(从“啊!黄河!”开始到“发扬滋长。
”分别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黄河是我们民族的屏障、黄河是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几个方面进行歌颂的。
)3.最后一段就是尾声,主要写了什么?
(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
4.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
【课堂展示】
合作交流 1、2、3、4题。
【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理解诗歌内容,以及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主旨。
2、品味语言,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3.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
4、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体会诗歌蕴涵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一、新课导入
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实在需要母亲河的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
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她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于就是,她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巅(diān)屏(píng)障(zhàng)狂澜(lán)
哺(bǔ)育澎(péng)湃(pài)九曲(qǔ)连环
diān (巅)峰流xiè(泻) 发yuán(源)
2.解释下面词语。
(1)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发源地。
这里指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源地。
(2)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3)起源。
形容黄河孕育了中华的文化。
(4)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5)狂澜:巨大的波浪。
(6)宛转:弯弯曲曲地流过。
(7)屏障:象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3、作者链接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
1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
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就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就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
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与不屈服的斗争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4、相关知识
《黄河大合唱》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洗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
共有八个乐章,分别就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5.背景链接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
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就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
那就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她的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
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的心中掀起万丈狂澜,她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理解探究
课题就是《黄河颂》,其中哪个字就是关键?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整理出全诗的结构。
标题中最关键的字就是“颂”,在“望”黄河的惊涛澎湃的磅礴气势的基础上,对黄河进行赞颂。
作者借对黄河的描绘歌颂,表达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之情。
黄河养育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中华民族、黄河激励中华民族。
联系时代背景,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写作目的,就就是要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抗日救国。
我觉得诗歌最后道出的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二)整体感知
1、请按“序曲——主体——尾声”划分诗的层次。
绘黄河——颂黄河——学黄河。
2、作者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望”统领哪些内容?说说作者笔下的黄河给您留下什么印象?
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波涛滚滚、气势恢宏的黄河奔流图。
3、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歌颂黄河的伟大贡献的?分割三层意思的提示性的句子就是哪几句话?
摇篮(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屏障(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臂膀(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三个“啊!黄河!”
(三)深层探究
1.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
从黄河的自然特点、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
2.全诗分成朗诵词与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瞧作就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与作用就是什么?
内容就是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
作用就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3.诗歌中黄河的惊涛澎湃的磅礴气势。
为什么最后一段要与中华儿女联系上呢?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抗日救国。
诗歌最后道出的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诗人借歌颂黄河,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与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四)语言品析
1、歌词主体部分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什么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诗歌的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即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2、如何理解黄河就是“摇篮”,就是“屏障”?
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摇篮”,形象生动地歌颂黄河养
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
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歌颂黄河保卫着中华民族;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就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3、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把黄河比作臂膀,就是承接巨人的比喻,主流就是巨人的躯干,支流就是“铁的臂膀”。
如此的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与力量,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与信念。
4.品析下面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⑴“……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劈成”改成“分成”行不行?
为什么?
不行。
“劈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劈”字雄健有力,写出了黄河波涛滚滚,不屈东流,横贯中华的雄伟气势。
用“分成”就不能表达这种意境。
⑵啊!黄河!您一泻万丈,……
用“泻”字可以形象地表现黄河水滚滚奔腾,不可阻挡的气势。
5.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您的榜样,像您一样的伟大坚强!像您一样的伟大坚强!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人们对黄河的敬仰,更表达人们对黄河深情的依恋。
6、您认为这首诗的风格属于哪一种?为什么?您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举出一二例不?
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处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就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四、板书设计
黄河颂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民族精神
五、拓展延伸
啊,黄河,
您用有力的大手,
推动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向前奔腾。
啊,黄河,
您用滔滔河水,
清洗了一代又一代不屈的中华魂。
啊,黄河,
您用浑厚的歌声,
唱响着炎黄子孙勇往直前的进行曲。
【知识卡片】
与黄河有关的诗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
有关黄河的谚语。
不到黄河心不死跳进黄河也洗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