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消息二则》课件(幻灯片34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消息二则》课件(幻灯片34张)

新闻
定义:又称消息,是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 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它用事实说话, 及时报道最新产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从广义上讲,包 括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等;从狭义上讲,就是指 消息。
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标题:引题、主题、副题。 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
真实准确、凝练是消息语言的两个特点,找出体现这些特点的词句。
真实准确
凝练
西起九江(不含) 二十四小时内即已读过三十万人 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冲破敌阵 突破安庆、芜湖线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歼灭及击溃、占领、控制、封锁
二十四小时内即已 (对照:就已经) 这一路现已占领 (对照:现在已经) 至发电时止 (对照:到发电文的时候为止) 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对照:余下的部队)
【摧枯拉朽】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 势力被迅速摧毁。
读标题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从标题中你能够获取哪些信息?(提示:找六要素)
何人: 我三十万大军 何事: 胜利南渡长江
读导语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导语交代了哪些信息?和标题相比,包含的要素更多
还是更少?
何时: 二十一日 何地: 长江 何人: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大约三十万人 何事: 渡过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标题对比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同样表述结果,为何第二篇用“横渡”,而不是直观的“南渡”?
“横渡”的意思是横穿水面到达彼岸,不仅说明了客观事实, 还表现了人民解放军作战的勇往直前,而且这个词读来更有气势, 又表达了胜利的豪情。

部编版八年级上《消息二则》PPT课文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消息二则》PPT课文课件
接下来我们将利用两节课的时间来了解两则 气势恢宏的新闻,看看新闻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首先来学习第一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芜湖( wú) 摧枯( cuī kū)拉朽 溃退( kuì) 荻港( dí )
2.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 力被迅速摧毁。
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
一、这篇新闻的六要素
何人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何时 1949年4月20日至4月22日
何地 何事 何故 如何
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
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发消息地点(长江前线)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 B、“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交流点拨】 注意:背景和结语可以暗含在主体里。
3.概括写出人民军队所向无敌、战绩辉煌的两个短语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è
五、三路军的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
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引起下文。
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引起下文。 ”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战况
四、主体部分写了什么?分几个层次,是怎 样衔接在一起的?
具体叙述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情形,并分 析了我军克敌制胜的原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9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9张PPT)

军的进展情况来安排文章顺序的。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以极其简练的
语言报道了我军胜利渡江的事实,赞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的英勇善战和锐不可当,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的军 心涣散、毫无斗志。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消息士
第一单元
1 消息二则
学习目标
1.体会本文短小精悍、一气呵成的语言特点。(重点)
2.了解新闻的基本特点。(重点) 3.理解人民解放军英勇奋战、气势如虹的英雄精神。(难点)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题目用简洁的语言概 括了新闻的主要事件。“三十万大军”突出了人民解放军 的宏大气势,“胜利南渡”点明渡江已取得了胜利。
中考变式问 1.(福建莆田中考,T10)请结合语境,分析“国民党反动 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 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中“经营”一词的妙处。 “经营”有筹划、组织并管理的意思,在这里是褒义 贬用,意在嘲讽国民党反动派不堪一击,反衬人民解放军 的锐不可当。
2.(浙江衢州中考,T7)结合语境,将“大军”改为“军
《论持久战》《沁园春· 雪》《七律· 长征》等。
三大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内取得胜利
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仍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
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
《国内和平协定》。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的胜利,为我军进军华 南、西南地区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22日 夜,毛泽东主席亲自撰写了这两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 的新闻。
了评论,评论可分为两方面,这两方面的评论为何一略一详?两方
面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评论中对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一方面由于人 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与国民党反动派拒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8张PPT)
“不到”“即已”说明时间之短,战果之大,表现我军攻 势猛烈、势如破竹。
5、据了解,渡江战役要有百万大军渡江,那么, 标题中的“三十万大军”改为“百万大军”行不行?
不行。因为新闻必须具有真实性。
中心
这则消息报道了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南渡长江的基本情况,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 善战,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流露出敌军必 败,人民必胜的坚定信念。
3、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中的 “已”和“大约”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已”是“已经”的意思,表明解放 军约有三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明 “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而不是确数。
准确性
4、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 南岸广大地区。
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消息(狭义新闻),它真实、 及时、简要地报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 长江的情况。全面介绍了渡江三路军的进军 的时间、地点、战线、战况,使人对震惊中 外的渡江战役之概貌有所了解。这则新闻的 标题、导语和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等都颇有 讲究,值得细心体味。文中的语言准确精练, 铿锵有力。
• 文体知识:
• 新闻:
• 从广义来讲包括消息 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来
讲,就是指消息。
• 消息
• 是简明概括和迅速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重
大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
• 内容上有六要素:
• 人物、时间、地点、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
果。
• 结构上有五部分: •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 消息的基本要求: • 真实性(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 时效性(报道迅速及时); • 简明性(简明扼要)。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42021/8/242021/8/242021/8/248/24/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4日星期二2021/8/242021/8/242021/8/24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42021/8/242021/8/248/24/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42021/8/24August 24,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42021/8/242021/8/242021/8/24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 .消息二则教学课件 (34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 .消息二则教学课件  (34张PPT)
1.2.3.必不可少
4.消息有三个特点:1.用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 不能虚构夸张(真实性);2.报道迅速及时(时效 性强);3.语言简明扼要(准确性)。
5、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 三特征、五结构、六要素 ”
第1课 消息二则
毛泽东
学习目标
1.理解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基本原则,了解常见新 闻体裁的基础知识,初步形成一定的新闻阅读能力, 学会撰写新闻作品。(重点)
三、“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 22日2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在 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答: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 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 道及时。
著名通讯社名称:新华社(中国)
美联社(美国)
路透社(法国)
塔斯社(俄罗斯) 共同社(日本)
走进课文
再读课文,思考: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 十万人渡过长江。”“已”和“大约”能否 去掉?
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 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 的街头巷议呢?
1、新闻:又称消息,是报纸最常用的文章样式。 它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从广义上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从狭义上讲,就是指消息。
2、新闻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主旨归纳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旨内容。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用慷慨激 昂的语言报道了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南渡长 江的胜况,表现了我军将士英勇善战、所向披 靡的英雄气概,流露出人民必胜、敌军必败的 坚定信念。
人民解放军百万 大军横渡长江
一九四九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 我人民 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派依然负隅顽 抗, 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月的苦心经营后,于4月20日悍然 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 毛泽东和朱德立即发布了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 时, 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撰写的消息《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 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战况。22日夜,毛泽东 又写了这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第1课《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共24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课《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共24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4
1949年初,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 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 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 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主席 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我人民 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华社播发 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 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 战况。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 最新战况的新闻稿。
4.这则消息中,作者对我人民解放军的看 法是什么?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实现。
21
课外阅读比较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1)英勇的人民解 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2)渡江战斗 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3)国民党 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 似摧枯拉朽,毫无斗志,纷纷溃退。(4)长江风平浪静, 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 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在向繁 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5)人民解放 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 令的命令。
20
1.这则消息也是毛泽东同志写的,比课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早播发20个小 时。这则消息的导语是________。
2.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定国 内和平协定。本消息点明渡江战斗在“二十日午 夜”开始,其意义是什么?
3.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 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11
导语从哪几方面总领全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2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25张PPT)

1.根据上节所学内容,找出本则消息的新闻要素。
何人: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何时: 1949年4月20日夜至4月22日22时 何地: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
长江战线
何事: 解放军胜利南渡长江。 何故:国军民为党打反倒动蒋派介拒石绝,签解订放和全平中协国定而,发人起民的解渡放江
朝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彰显了我国不畏强敌、维护世界和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附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疫情全球蔓延之际,中国以实际行动展现大国担当,以中国智 慧贡献抗疫力量。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 开幕式上提出关于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倡议,科学 评议全球抗疫需要,凝聚世界抗疫共识,反映人类发展的切实 需求,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全球战“疫”刻不容缓,构 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正当其时。 (1)一句话概括新闻报道内容。不超过15个字。
•2.找出本文的议论句(评价事件,发 表见解),看看它属于新闻的哪个部 分,有什么效果?
1.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 东路军”的顺序安排?
时间上,中路军最早渡江。
中、西两路军所遇敌情一样,即抵抗都很微弱;
东路军所遇抵抗较为顽强,将东路军的激战放
在最后写,可使

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东路军,也体现了
纪念章使用紫铜胎镀金、银材质,通径为50毫米。纪念章核心部分为 志愿军战士形象和70束光芒,以和平鸽、水纹和中朝两国国旗元素编制的 绶带环绕四周,外围采用五星、桂叶和象征五次战役的箭头等元素,组成 金达莱花的五瓣造型,象征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寓 意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伟大的抗美援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5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5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速读主体部分,完成下面表格。
渡江三路大军
中路军(安庆—芜湖)
西路军(九江—安庆)
时间
兵力
渡江人数
东路军(南京—江阴)
二、从新闻结构出发学习课文
2.速读主体部分,完成下面表格。
渡江三路大军
时间
中路军(安庆—芜湖) 二十日夜—二十一日夜
兵力
三十万
西路军(九江—安庆)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二 十二日二十二时
三十五万
东路军(南京—江阴)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二 十二日二十二时
三十五万
渡江人数
三十万 三分之二
大部
本篇报道的主体是写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为何 从中路写起?何处详写?何处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1.时间:中路军最早;2.敌情:中、西敌情一致,遭遇抵抗较弱,东 路军所遇抵抗顽强,是文势掀起高潮。3.战略部署:先中,后西、东体 现了渡江作战先从中间突破、再以三路并进的战略部署。
不能虚构夸张(真实性);
背景: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 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
2.报道迅速及时(时效性);
结语:是新闻的结尾。
3.语言简明扼要(准确性)。
公开性、针对性
背景和结语常暗含在主体里,不是每一篇新闻都有。
二、从新闻结构出发学习课文
2.练习:阅读课文,找出它的导语、主体和结语。
这则消息报道了人民解放军大约三十万人 南渡长江的基本情况,赞扬了我军战士英勇善 战、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也从侧面反映了国 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态。
二、从新闻结构出发学习课文
1.阅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思考:这个导语从哪几个 方面总领了全文?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 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 放军的渡江区域。

统编版八年级上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6张PPT)

统编版八年级上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6张PPT)
第二则消息是第一则的延续和扩展,毛泽东作为全军统帅,汇总各路战况, 全面报道渡江战役第一阶段的情况,足见这一战役的磅礴气势。这两则消息在时间 跨度、事件广度、内容深度上均有所不同。因此,这两则消息都能而且都要刊发。
活动设计
活动二:学做播音员
点我放消息播报
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节奏播报这两则消息。
把握语调、语速、节奏等要素。 新闻以陈述事实为主要内容,它不像 散文、诗歌,有强烈的情感。新闻中 很少用到叹号、问号等,所以播报的 时候一般采用陈述语气。另外,要读 出导语和主体之间的层次感,导语和 主体之间停顿的时间可以稍长一点儿。 像本课这样激动人心的消息,播报的 时候声调可以高亢一些。
“我”中有一往无前的英雄情怀; “我”中有纵横天下的豪迈气势; “我”中有必胜的决心和胆略; “我”中有作为领导者的自豪和骄傲。
品析语言
删一删: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删掉好不好?为什么?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
江区域。
不好。“不含”这个词能准确说出渡江区域中不包含九江这 个地方。
写法探究
1.议论性强。 消息一般以记叙为主,也可适当穿插议论。“此种情况,一方面 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 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 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这段议 论,从两方面分析造成“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 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有很强的政治性,从而使这则 消息具有思想深度和政治高度。
整体感知
1.阅读这则消息,找出消息的六要素,完成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何__时__ 1949年4月20日夜到22日22时 何地 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 何人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何事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_何__故__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如何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分为中、西、东路横渡长江

《消息二则》ppt课件

《消息二则》ppt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1.消息二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学习目标
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理清文章内容、层次。(重 点) 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情感鲜明的特点。(难点) 感受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强敌的精神,体会作 者的思想感情。
课文导入 走进作者 探寻背景 认识文体 基础梳理 初读思考 理清结构 赏析语言
读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钟 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 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 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表现了人民 解放军的英雄气概。今天,我们来学习《我三十万大军 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新闻,更能真切感受人民解放军的 英雄气概。
赏析语言 体会情感 主题思想 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欣赏 毛泽东最广为流传的几句话: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 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最谦虚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赏析语言 体会情感 主题思想 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课文导入 走进作者 探寻背景 认识文体 基础梳理 初读思考 理清结构 赏析语言
毛泽东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 笔名子任。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 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 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 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课文导入 走进作者 探寻背景 认识文体 基础梳理 初读思考 理清结构 赏析语言
解析 A项有误,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消息”;B项有误,语义 重复,应删去“大约”;D项有误,句式杂糅,应删去“获得的”。

部编版《消息二则》课件PPT(精品)

部编版《消息二则》课件PPT(精品)
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 芜湖线。
“冲破”:突破某种状态、限制等;“突破”:集中 兵力向一点进攻或反攻,打开缺口。二者在使用时存 在区别。体现了消息用词的准确。
合作探究
“不含”指不包括九江在内,准确地反映了 当时的情况。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 放军的渡江区域。
写作特色
❶ 内容短小精悍,去粗取精,详略得当。
本文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胜利南渡长江的重大历 史事件,这是史无前例的伟大战役,能报道的内容本 来很多,但作者仅仅选择了最有代表性的基本情况来 写,其余则不提,用不到二百字,就完成了对战役的 完整报道。体现了作者善于择要记事的功力。
此外,对三路大军渡江战况的报道,作者也没有 平均使用笔力,而是对东路军写得更详细。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 又被我军突破了。
合作探究
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 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敌军一部分被“歼灭”,一部分被“击溃”,所以说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我三十万 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情况,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排山倒 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 精神。
合作探究
浏览全文,体味消息的语言,说 一说它们有什么表达效果。
合作探究
“已”即“已经”,表明解放军三十万 人已经渡过长江。体现了消息的准确性。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 人渡过长江。
“大约”表明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不 是确数。体现了消息的准确性。
合作探究
“经营”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之意, 反衬出解放军的英勇。
这句话指出了事件的发展方向和战 斗正向纵深发展的可喜情况。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7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7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了解消息的基本特点及相关知识,并能结合文体知识分析消息。
新课导入
明代学者顾宪成有言:“风声 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 天下事,事事关心。”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天下事?
文体知识
1.新闻 新闻是经由新闻媒介传播的、为广大群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件的
信息,是报纸最常用的文学样式。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
油画《渡江战役》
主题归纳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以极其简练的 语言报道了军胜利渡江的事实,赞扬了人民解放军 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 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取得 胜利后,毛泽东主席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
文体知识
3.新闻的结构 标题——供人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供人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主体——供人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 一步扩展)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新闻结尾。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1.1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一则消息,是新闻 写作的经典之作。这是毛泽东主席于1949年4月22日用慷 慨激昂的语言报道了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基 本情况,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 的英雄气概,流露出了人民必胜、敌军必败的坚定信念。
基础识记
1.溃退【kuìtuì】:指失败,狼狈不堪,没有秩序地撤退。 2.泄气【xiè qì】:引申为泄劲、放弃。 3.督战【dū zhàn】:在前线监督作战 4.要塞【yào sài】:筑有永久工事、准备长期坚守的国防要地。 5.业已【yè yǐ】:已经 6.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 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7.锐不可当【ruì bù kě dāng】:意思是锋利无比,无法阻挡。形容勇 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1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1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中路军: 首战告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具体描述
西路军: 锐不可当
渡江战况
东路军: 英勇突破
23
安庆 九江
芜芜湖湖
江江阴阴
24
三路军的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为什 么这样安排?
作者按中路军、西路军、西路军的 顺序叙述。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战役,且渡江顺利, 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 敌军抵抗甚为微弱,但东线敌军抵抗较为 顽强,所以叙述完中路军的渡江情况后, —紧接着叙述西路军的渡江战况,最后写东 路军的激战,文章达到高潮。
毛泽东
1
识记字音
溃退 kuì 横渡 héng 歼灭 jiān 要塞 sài 芜湖 wú 督战 dū 荻港 dí 摧枯拉朽 cuī 锐不可当 dāng
2
作家作品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 后改润芝),湖南省湘潭县韶 山冲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军事家、诗人、书法家、中国 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 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 者。诗词方面的代表作有《沁 园春.长沙》《沁园春.雪》 《七律.长征》等。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人数 区域 时间
战况
2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数 区域
时间
战况
中路 军
西路 军
东路 军
30万 35万 35万
安庆-芜湖
九江(不含 )-安庆 芜湖-江阴
20日夜-- 21日夜
21日17时- 22日22时
21日17时- 22日22时
全部渡过
渡过2/3
大部分已 渡过
22
2.说说主体可以分几个层次?
17
经过与结果:

1. 《消息二则 》课件(47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 《消息二则 》课件(47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重大历史事件。这一战役声势浩大,但作者只用了不 到二百字,就对这次战役做了简洁又不失完整的报道。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横渡长江
课文细读品味
2.“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 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 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 毫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这三句话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分析了我西路军取得 胜利的原因,突出了我军的英勇善战,揭露了国民党违背人民 意愿的本质,增强了新闻的思想深度,提升了其政治高度,深 化了文章的主题。
长江》非常凝练,文中第
四句的描写有无必要?
导 思
4
作者除了重点描写人民
解放军外,为什么还要
交代敌人的表现?
课文初读感知
读 朗读指导: 法 指 ① 第一则消息朗读时要用慷慨激昂、充满豪情的语气去读。 导 ② 第二则消息朗读时要沉着有力,要读出我人民解放军渡江
作战的英勇气概和磅礴气势。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运用叙议结合的写作手 法,分析了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的原因,突出了我军英勇善战、 锐不可当的气势。 运用此法,突出了品格。
一课一法
使用注意事项: 1. 以“叙”为主。叙述类的文章要以“叙”为主,它是 情、理、趣等赖以存在的基础,因此对所叙述的内容的选择、 整理和加工,尤其重要。 2. 以“议”辅“叙”。要对人物或客观事物进行恰当的 分析和评论,对问题发表见解、主张,以说服他人。
必考字词梳理

字音易错

1.溃( kuì )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写 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要害处。 业已: 已经。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 朗读课文,并填充下列内容。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于……诸城进击中。 背景: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结语:人民解放军……朱总司令的命令。
再读课文,思考: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 渡过长江。”“已”和“大约”能否去掉?
当 dànɡ(安步当车) 溃 huì( 溃脓 )
◆词语集注
经营: 筹划、组织、管理。 摧枯拉朽:枯指枯草,朽指烂了的木头。枯草朽木受
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文中 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溃退: 狼狈不堪地逃走,形容毫无秩序地撤退。
芜湖: 芜湖,简称为“芜”,安徽省省辖市。 荻港: 长江港口之一。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泄气: 泄劲或放弃。 歼灭: 消灭。 要塞: 指险要的关隘,亦作要隘,常出现在边城
3.“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锐不可当……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这两句话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在文中起 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恰如其分地分析了敌溃 我胜的原因,揭示了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 关键,深化了本文的思想。
4.作者在文中第一次提到“汤恩伯”的目的是 什么?
• 阅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和要素。
• 结构: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 渡江区域。概括介绍了人物、地点以及全局的战况, 从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 个方面总领全文。 主体:二十日夜起,……课文最后。
第一层(二十日夜起……已渡过三十万人): 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的地点、渡过的人数。 表现了解放军攻击的神速和战果的辉煌。 第二层(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 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长我军志气,灭敌 军威风。 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具体交代了东路 军的渡江作战情况。
不能去掉,“已”是“已经”,表明解放军三 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明三十万人是一 个概数,不是确数。
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 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 退。”“经营、溃退”能否换成“构筑、败退”?
不能,因为“经营”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之意, 更能够说明解放军的英勇。“溃退”更能说明国民 党军队败退的程度。这句话表达了对人民解放军赞 美的情感,字里行间透出了豪迈的情怀。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旨内容。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用慷慨激昂的语 言报道了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胜况,表 现了我军将士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流露 出人民必胜、敌军必败的坚定信念。
胜我 利三 南十 渡万 长大 江军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于……诸城进击中 背景: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结语:人民解放军正以……朱总司令的命令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对提问思考学生激励性语言(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用事实证明国民党官兵不想再打了,事实 胜于雄辩,解放军的胜利、国民党的溃败已是 人心所向。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1 消息二则
部编本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 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 的街头巷议呢?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 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 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诗人、书法家,中国 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主要缔造者及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主要作品有《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 论文,《沁园春·雪》《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 山》等诗词。
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相继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 在长江以北歼灭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主力。国民党 反动统治虽然已经面临总崩溃的局面,却一面展开 “和平攻势”,玩弄和谈骗局,争取喘息时间,以 便伺机反扑;一面积极部署所谓“千里江防”,企 图以此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并且在对长江防线经
路军的战况。同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一则全 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 万大军横渡长江》。4月23日晚间,解放军占领了蒋 家王朝巢穴——国民党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城,宣 告国民党统治的彻底崩溃。
消息
即狭义的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 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消息有比较固定 的格式,即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称为 “倒金字塔式”结构。
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 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 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2日2时, 解放军在西起九江东北的湖口,东至江苏省江阴的 长达五百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在彻底摧垮敌人 的长江防线的同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 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中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的是一场 大战,却只用了不到二百字,你觉得效果如何?作 者为什么不详细写渡江和战斗的情景?
本文不足二百字,却简而不陋,是大手笔,堪 称经典。对于渡江和战斗的情景,作者没有详细描 写,只是几笔勾勒,粗线条的介绍了渡江的时间、 地点及事件的结局。因为敌人“摧枯拉朽,军无斗 志,纷纷溃退”,在三十万大军面前简直不堪一击, 所以也不值得去详细介绍。
字词注音
芜湖( wú ) 督战( dū ) 荻港( dí ) 诸城( zhū ) 要塞( sài ) 泄气( xiè ) 溃退( kuì ) 歼灭(jiān) 锐不可当(dānɡ) è( 闭塞 ) sài( 要塞 )
dānɡ( 当之无愧)
kuì( 溃退 )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精彩课堂用语(听说读问写)(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