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美”无处不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寸之间,“美”无处不在

作者:章湘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8年第3期

【摘要】

小学语文课堂是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基地,教师应该将“美”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认知,以切实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本文就从自然美、人

性美、人情美、艺术美的认知培养入手,对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能力

在“部编本”小学语文新教材培训会上,全国小语会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

陈先云主任提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清单”,即“理解能力”“运用能力”“思维能

力”“审美能力”。小学生审美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阅读教学培养的重

要目标之一。在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只注重语言、字词的分析,却忽视了学生情

感思想的提升,造成学生无法充分感知文本的魅力,更无法实现自身审美能力的提升。本文就

从“美”出发,探讨了应该如何开展高效的阅读审美教学。

一、咀嚼环境描写,认识自然美

小学语文课文中涵盖了优秀的环境描写素材,通过形、声、色的生动描述,让小学生设身

处地地融入到各类环境之中,不知不觉地形成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为了让小学生充分把握

这些文本中的“自然美”,教师应该结合现有的课文,对其中的语言进行咀嚼品赏,让学生更

为自主地接受自然美的熏陶。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配以相应的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类资源,从多元感官与直观形象上触动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以叶圣陶先生《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课文以游览顺序为脉络,描写了“一片明艳”的山花、时而宽窄的溪流、突兀森郁的山景

等诸多景色。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一边朗读,一边让学生闭上眼睛,再配以轻松愉悦的音乐,鼓励学生自己借叶圣陶的身份去游览一次双龙洞。在学生能够体会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又提供

充足的机会,让学生站起来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处景致;引导学生也以游览顺序为脉络,说说

自己记忆中最为深刻的一次游览,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滨江小学章湘这次游览中自己又看到

了哪些生动的美景。

二、品析人物形象,触及人性美

小说是小学语文文本中主要的体裁之一,这些小说以精彩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吸

引了一大批小读者。小学生可以通过小说的阅读,从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细节等角度入手,感知并且品味其中的人物形象。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从文本入手,让小学生掌

握具体的描写方法,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人性,根据文本对其中的人物形象有着更

加深刻的认知、全面的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创造机会,实现审美主体——学生与

审美对象——文本之间的沟通交流,达到陶冶情操的最终目的。

以《晏子使楚》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就塑造了一个机智的人物形象——晏子,在楚王三

次侮辱之后,晏子依然能够保持着凛然的气节,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人格魅力与才智过人。为了

把握晏子饱满的人物形象与突出的性格特征,教师选择让学生带入晏子的角色,通过人物的扮

演来充分感受到晏子的智慧。对此,教师特别营造了出使楚国的情境,先以楚王的身份一次次

侮辱台下的“小晏子们”,让他们自己想法设法去化解一次次危机;然后再以文本中的内容对

比分析晏子的化解手法,让学生更为深入地感知晏子的人格魅力,对人物形象进行多面的品析。

三、联系身边事例,感悟人情美

小学生正处于情感认知发展的初期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进

行灵活巧妙的设计,让学生能够通过“情意满满”的课堂充分感知到人情的美。而在小学阅读

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同样也应该突出文本内容中的人情,让学生能够打破自我意识的拘束,学

会如何处理人情。在人情的认知上,教师不能一味地通过语言描述、文本阅读来促进感知,而

是应该将文本阅读与学生身边的事例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学生的生活中找到情感投放的立足点

与入手点,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感悟能力。

以《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该课文虽然是一篇虚构小说,但其中父与子

之间的亲情以及父亲为救儿子的坚持不懈感动了很多读者,是一篇充满了人情的优秀课文。在

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充分放手,先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想。相对于其它文本而言,

《地震中的父与子》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直接。因此,学生也能够迅速感受到其中的“人情”。

为了升华其中的“人情美”,教师又鼓励小学生说一说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故事,体会父母对自

己的关爱与付出,用爱浇灌了小学语文阅读课堂。

四、考究精巧构思,升华艺术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绝大多数文本都是声情并茂的美文,其精巧的构思让文本的艺术美更加

突出,教师不能肢解语文课文,仅从文章的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单一的部分引导学生开展

阅读活动,否则学生学习到的只是单纯的语言基础知识,不能深入感受到蕴藏在文本中的艺术美,更无法从美学的角度实现自身在情感思想上的升华。对此,教师应该要求学生用心去体会、用情去品读,感受每一个文字、每一句话在运用上的巧妙,这样才能让学生步入语文阅读文本

的核心。

以《“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在创作过程中的

遭遇,母亲对“我”的创作总是赞扬鼓励,而父亲总是用“糟糕透了”来评价。这篇课文以“爱”作为主题,在人物、情感、语言的描写上都较为生动。教师也可以用“爱”为主题,先

让学生对比父母的爱,并将两种爱描写下来;随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感

受到文本的精巧构思,也学会以故事为引开展“爱”的对比分析。

“美”的感知是阅读活动开展的目的之一,小学语文文本中本就蕴藏着丰富的语言美、境

界美、情感美、人性美与艺术美。在实际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资源的引入、多类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调动学生对“美”的自主感知能力,从文本联系到自身,不断提

高小学语文阅读审美教育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楠.构建小学语文阅读审美教学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 20)

【2】高晓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设计初探【J】.新锞程:小学,2013(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