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体温的护理共47页文档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一、引言异常体温是指人体体温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
体温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评估和护理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的标准和步骤。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1. 体温测量方法体温测量可以通过口腔、腋下、肛门、耳朵或额头等部位进行。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并确保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清洁。
2. 正常体温范围正常体温范围因年龄、性别和测量部位而异。
一般成人的正常体温范围为36.5°C至37.5°C。
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正常体温范围可能稍有不同。
3. 异常体温的判断异常体温的判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温测量结果以及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
体温超过正常范围的0.5°C以上可被视为异常。
4. 异常体温的分类异常体温可分为以下几类:- 发热:体温超过正常范围,常伴有全身不适、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 低体温:体温低于正常范围,可能导致寒战、血压下降等症状。
- 高热:体温超过39°C,可能导致中暑、抽搐等严重后果。
- 间歇热:体温在正常范围和发热范围之间波动,可能是某些感染性疾病的表现。
三、异常体温的护理1. 发热患者的护理- 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提供适当的环境温度和通风。
-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 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并记录相关数据。
- 给予适当的退热药物,如扑热息痛。
- 提供舒适的床上用品,保持患者的休息和睡眠质量。
2. 低体温患者的护理- 提供温暖的环境,使用电热毯或暖气设备。
- 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增加身体能量供应。
- 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并记录相关数据。
- 注意保暖措施,如给患者穿暖衣物、使用保温毯等。
3. 高热患者的护理- 立即采取降温措施,如给患者冷敷、使用降温药物等。
- 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并记录相关数据。
- 观察患者的神志和意识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 给予充足的水分和营养,防止脱水和体力消耗。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一、引言异常体温是指人体温度偏离正常范围的情况,可能是体温过高(发热)或者过低(低体温)。
对于异常体温的评估和护理是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异常体温的评估方法和护理措施,以提供给医护人员参考和指导。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1. 体温测量方法体温测量是评估异常体温的第一步,常用的方法包括口腔、腋窝、肛门和额温等。
口腔测温是最常用的方法,但对于年幼儿童、昏迷患者或者口腔不宜测量的情况下,可选择腋窝或者肛门测温。
额温测温是非接触式测温方法,适合于需要快速测量体温的情况。
2. 正常体温范围正常体温范围因人而异,普通成人的正常体温范围为36.5℃-37.5℃。
但需注意,老年人、婴幼儿和孕妇的正常体温范围可能稍有不同。
3. 异常体温的分类异常体温可分为以下几类:- 发热:体温超过正常范围,常见于感染、炎症、药物反应等情况。
- 低体温:体温低于正常范围,常见于低体温症、失温、休克等情况。
4. 评估异常体温的因素评估异常体温时,需考虑以下因素:- 病史:了解患者的疾病史、药物史、过敏史等,以确定可能的原因。
- 症状:观察患者是否浮现头痛、乏力、恶心等症状,以辅助判断体温异常的原因。
- 体征: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呼吸频率、心率等体征,以匡助评估体温异常的严重程度。
三、异常体温的护理1. 发热护理发热患者的护理目标是降低体温、缓解症状,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护理措施包括:- 体温监测: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以掌握体温变化情况。
- 体温调控:保持室温适宜,赋予患者适当的被覆,如薄被或者湿毛巾,以匡助降低体温。
- 药物治疗:根据医嘱赋予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等,但需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频率。
- 补液:发热患者易浮现脱水,需鼓励患者多饮水或者赋予静脉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歇息与营养:发热时患者常感疲惫,需提供充足的歇息和营养,以匡助恢复体力。
2. 低体温护理低体温患者的护理目标是升高体温、预防寒冷伤害,并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异常体温的护理

中性体温异常的识别与处理
观察体温变化
定时测量体温,观察体温 变化情况,如出现异常应 及时就医。
识别异常症状
如出现畏寒、乏力、头痛 、肌肉酸痛等症状,可能 是体温异常的表现,应及 时采取措施。
采取相应措施
如出现低热可采取贴退热 贴、温水擦浴等方法降温 ;如出现高热可采取药物 降温、冰敷等方法降温。
药物降温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退热药物
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婴幼儿的退热药物,避免使用成人药物 或过量使用。
注意药物剂量和用药时机
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或医生的指导使用退热药物,避免超量或用药 时机不当。
观察不良反应
在使用退热药物后,密切观察宝宝是否有不良反应,如皮疹、呕吐 、腹泻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提高身体免疫力。
适量运动
02
定期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以增强体质和
提高免疫力。
充足休息
03
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熬夜,有助于恢复身体
机能和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和提高免疫力。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长时间熬夜和不规律的作息习惯。
异常体温的护理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 异常体温的概述 • 异常体温的护理原则 • 高热护理 • 低热护理 • 中性体温护理 • 异常体温的预防与保健
01
异常体温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异常体温是指人体温度偏离正常 范围的情况。正常体温大致在 36.5-37.5°C之间。
分类
异常体温可分为低体温和高体温 两种情况。低体温通常指体温低 于35°C,高体温则指体温高于 37.5°C。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一、引言体温是人体内部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体温范围在36.5°C至37.5°C之间。
当体温超出正常范围时,可能表明机体存在某种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评估和护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异常体温的评估方法和相应的护理措施。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1. 体温测量方法体温可以通过口腔、腋下、肛门、耳朵、额头等部位进行测量。
不同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有所差异,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2. 异常体温的分类异常体温可分为以下几类:- 高热:体温超过38°C,可能表明感染、炎症等疾病。
- 低体温:体温低于36°C,可能表明体温调节功能异常、低血糖等问题。
- 不稳定体温:体温波动较大,可能表明患者处于应激状态、药物影响等原因。
3. 异常体温的评估要点在评估异常体温时,护士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体温变化的趋势:记录患者体温的变化趋势,判断体温是否呈上升、下降或波动状态。
- 体温的持续时间:评估体温异常的持续时间,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护理干预。
- 伴随症状:观察患者是否伴有头痛、乏力、呕吐等不适症状,以帮助确定体温异常的原因。
- 患者的基础疾病: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有助于判断体温异常的可能原因。
三、异常体温的护理1. 高热护理- 给予药物降温:根据医嘱给予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注意剂量和频率。
- 体温监测:定期测量体温,观察体温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 保持环境舒适:确保病房的温度适宜,避免过度穿着或受寒受热。
- 补充水分:提醒患者多饮水,防止脱水。
2. 低体温护理- 给予保暖措施:提供足够的被褥、保温毯等,保持患者的体温。
- 加强营养支持:提供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补充足够的营养。
- 监测体温:定期测量体温,观察体温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 观察症状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引言】体温是人体代谢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体温维持在36.5°C-37.5°C之间。
然而,某些情况下,人体的体温可能浮现异常,这可能是身体内部存在某种疾病或者病理变化的表现。
本文将详细介绍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以匡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问题。
【异常体温的评估】1. 测量体温:使用准确可靠的体温计测量患者的体温。
可选择口腔、腋下、肛门、额头等部位进行测量,但需注意不同部位的测量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2. 记录体温:将测量到的体温值准确记录在病历中,包括测量时间、测量部位和测量数值。
3. 评估体温变化: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包括体温升高或者降低的速度、幅度和持续时间等,以便判断异常体温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
4. 了解患者病史: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发热疾病、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以匡助确定异常体温的原因。
【异常体温的护理】1. 提供舒适环境:确保患者的环境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者过冷的情况。
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患者的舒适感。
2. 适当降温:对于体温过高的患者,可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使用冰袋、湿毛巾敷在患者的额头、腋下等部位,以匡助降低体温。
3. 补充水分:体温升高时,患者容易出汗,导致水分流失过多,因此需要适当补充水分。
可以饮用温水、果汁或者含有电解质的饮料。
4. 监测体征: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5. 防止交叉感染: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要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6. 赋予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以考虑赋予药物治疗,如退热药物、抗生素等,以控制异常体温的原因。
7. 提供心理支持:对于患者及其家属,要赋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匡助他们应对异常体温带来的不适和焦虑。
【异常体温的护理效果评估】1. 体温回归正常:通过护理措施的实施,患者的体温逐渐回归到正常范围内。
异常体温的护理

3.间歇热常见于 A.流行性感冒 B.伤寒
C.败血症
D.肿瘤
E.疟疾
能力测试
X1型题:
马某,高热、昏迷,护士为其测量腋下温 度,检视读数为35 ℃以下,估计体温不升 的原因可能是
A.病情危重
B.测量时上肢未夹紧体温计 C.腋部汗液未擦干 D.体温表故障 E.测量时间少于10min
课后预习
的 评 估 及 护 理
,而是由于体温调节障碍、 作用部位 的调定点上移,产热增 散热障碍、产热器官功能异 加而散热减少,导致体 常等,体温调节机构不能将 要素三: 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 作用结果 超过正常值的 0.5℃或一 的水平上,是被动性体温升 昼夜波动在1℃以上。 高
能力测试
A1型题:
1.以口腔温度为划分标准划分低热范围是 A.36.0 ℃ B.36.8-37.3 ℃
C.37.5-37.9℃
D.38.0-38.5 ℃
E.38.5-39.0 ℃
能力测试
A1型题
2.适宜测量口腔温度的病人是 A.昏迷 B.婴幼儿腹泻
C.支气管哮喘发作
D.痔疮术后
E.精神病
能力测试
3.影响因素
昼夜 年龄 性别 运动 用药 其他
一般波动范围不
超过0.5-1.0℃
学习目标
掌握发热的临床分级
理解发热的过程及表现
发热,由于各种原因使下丘脑 (一)体温过高 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 异 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体 常 1. 定义 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超过正 体 要素一:病因 常值的0.5℃或一昼夜波动在 1 发热,由于各种原因 过热:调定点并未发生移动 温 ℃以上。 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要素二: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一、引言异常体温是指人体体温高于正常范围或者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
评估和护理异常体温对于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异常体温的评估方法和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获得适当的治疗和关心。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1. 体温测量方法体温可以通过口腔、腋下、耳道、直肠或者额温等方式进行测量。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人特点,选择适合的测量方法。
2. 正常体温范围正常体温范围是指在肃静状态下,体温处于正常范围内的温度。
通常口腔测量法下,正常体温范围为36.5℃-37.5℃。
3. 异常体温的判断异常体温的判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
体温高于或者低于正常范围一段时间后,应警惕患者是否存在异常体温。
4. 异常体温的记录对于异常体温,应及时记录体温数值、测量时间、测量部位和测量方法,并与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发展进行关联,为后续的护理决策提供参考。
三、异常体温的护理1. 体温调控对于高热患者,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方法,如冷敷、冰袋敷贴等。
同时,保持室内环境适宜、衣物适度,以促进体温的调控。
2. 水分补充高热患者出汗较多,容易导致体液丢失。
因此,应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防止脱水的发生。
3. 药物治疗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异常体温,可以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
例如,对于发热引起的异常体温,可以使用解热药物进行治疗。
4. 歇息与营养患者在异常体温期间需要充足的歇息和营养,以增强身体的反抗力和恢复能力。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5. 定期观察和评估对于患者的异常体温,需要定期观察和评估其体温变化、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
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四、结语异常体温的评估和护理是保障患者健康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准确评估体温、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和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以提供高质量的评估和护理服务,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异常体温的护理47页PPT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异常体温的护理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异常体温的观察和护理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异常体温的观察和护理疾病、药物与其它因素(高热或寒冷环境),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受损时,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关系发生变化,出现异常体温。
体温过高或过低都是异常现象。
(一)发热病理性的体温升高超过一般人的正常范围称发热。
由于致热源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中枢功能紊乱及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或散热减少所致。
发热是疾病的常见症状,也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但长期发热可使体内能量物质大量消耗。
引起重要器官功能发生障碍。
1.引起发热的原因(1)感染性发热临床上最常见,包括生物性病原,如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原虫、寄生虫等感染引起。
(2)非感染性发热中枢性发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所致(中暑、脑外伤);吸收热(大面积烧伤、内出血);变态反应性发热(风湿热、药物热、输液反应);内分泌与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发热(甲亢、失水)。
2.发热程度的划分(以口腔温度为计)(1)低热体温37.5-37.9℃。
如结核病,风湿热。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2)中等热体温38-38.9℃。
如一般性感染性疾病(3)高热体温39-40.9,如急性感染疾病。
(4)超高热体温℃41以上,如中暑3.发热的过程(1)体温上升期其特点为产热大于散热。
临床表现病人自感畏寒、无汗、皮肤苍白。
由于皮肤血管收缩,皮温下降所致。
此期时间长短因素而异,有的几小时体温就上升到点,如肺炎双球菌性肺炎、疟疾等;也有在数日内上升到点,如伤寒疾病等。
(2)高热持续期其特点为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体温维持在较高状态。
病人表现出颜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和脉搏加快,此期可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
(3)体温下降期(退热期)其特点为散热增加而产热减少,体温恢复至正常调节水平。
病人表现为大量出汗和皮肤温度下降。
退热的方式有骤退和渐退两种。
骤退型体温急剧下降;渐退型为体温逐渐下降。
体温下降时,由于大量出汗体液丧失,老年体弱及心血管病者,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等虚脱休克现象,应密切观察、加强护理。
(医学课件)异常体温的护理

04
体温调节的机制
下丘脑是控制体温的主要中枢,通过神经和体液途径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体温调节中枢包括外周温度感受器和中枢温度感受器,对温度变化敏感,能及时调节体温。
体温调节中枢的组成与功能
体温调节中枢
温度感受器的类型
温度感受器分为外周温度感受器和中枢温度感受器,分别感受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温度变化。
孕妇的体温护理注意事项
测量体温时避免情绪波动
孕妇在测量体温时应该避免情绪波动,因为情绪波动会影响体内激素水平,从而影响测得的体温。
注意观察孕妇寒战反应
孕妇在孕期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寒战反应,此时应该注意观察,及时采取保暖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物理冷却
在物理冷却无效时使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
药物降温
高热时容易出汗导致脱水,应鼓励患者多喝水或补充静脉液体。
补充水分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每4小时测量一次,并记录下来,以便追踪病情。
监测体温
低热患者的护理建议
低热可能是某种疾病的症状,应寻找病因并对症治疗。
寻找病因
增加水分摄入
休息
监测体温
使用温湿毛巾在患者额头、双侧腹股沟、腋窝等处进行湿敷,以达到降温效果。
02
冰袋降温
将冰袋置于患者额头、双侧颈部、腋窝等处进行降温。
口服药物
口服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可缓解高热症状。
直肠给药
对于口服药物困难或疗效不显著的患者,可采用直肠给药方式,如使用小儿退热栓等。
化学降温药物应用
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降温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变化及降温效果,如降温过快可能导致虚脱。
异常体温的护理共47页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异常体温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异常体温的护理
1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