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小说阅读训练(题目 答案)
高中高一小说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高中高一小说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本文档提供了一些适用于高中高一学生的小说阅读专题练及答案。
这些练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加深对小说文本的理解。
以下是一些练题及答案供参考:练一:主题理解1. 从小说中选择一个主要主题,并解释作者是如何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来传达这个主题的。
答案:一个可能的主题是爱与牺牲。
在小说中,主人公展示了无私的爱和牺牲精神,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冒着风险去实现他们的幸福和安全。
2. 选择另一个主题,并说明小说中哪些细节或情节支持了这个主题。
答案:另一个可能的主题是成长与自我发现。
小说中,主人公在经历了许多事件和挑战后逐渐成长,并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力量和潜能。
练二:人物分析1. 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人物,并描述他/她的性格特点以及在故事中的角色。
答案:我的最喜欢的人物是小说中的女主角,她勇敢、聪明且富有同情心。
她在故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并努力去改变自己和周围的环境。
2. 选择另一个人物,并分析他/她在故事中的变化和发展。
答案:另一个人物是故事中的男主角。
他在开始时是一个自私的人,但随着故事的发展,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逐渐意识到他的错误,并努力改变自己,最终成长为一个善良和慷慨的人。
练三:情节分析1. 选择一个关键情节,并解释它对整个故事的重要性。
答案:一个关键情节是主人公的决定去寻找真相。
这个情节对整个故事的重要性在于它推动了故事的发展,揭示了许多秘密和谜团,最终导致了故事的和结局。
2. 选择另一个情节,并说明它如何展示主题或人物的变化。
答案:另一个情节是主人公和反派角色之间的决斗。
这个情节展示了主人公勇气和坚韧的品质,同时也揭示了反派角色的邪恶和残忍。
它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主题,并见证了主人公从经历中的成长与变化。
以上是一些适用于高中高一学生的小说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通过参与这些练习,学生们可以加深对小说文本的理解,并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完整版)高中小说阅读训练(题目+答案)
小小说阅读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意外乔紫汪建国驾驶的汽车在行驶到距目的地还有十三公里的地方突然熄火了。
他瞅了身旁正呼呼大睡的父亲一眼,又把头探出车窗外看了看渐渐发黑的天空,便小心翼翼地试着发动了几次,但汽车只是空响就是不肯挪窝。
汪建国没办法,只好寄希望于父亲,他在用手去推父亲的时候,感觉自己的手在颤颤地抖。
“爸,醒醒,车坏了,你醒醒……”如果你也有一腔墨水想抒发,幻音教育网里有个博客征文比赛,介绍给你们,另外还有卡通形象设计大赛,英语之星等比赛,奖金达1000多,那里将是你们发挥的殿堂哦,百度一下就行了,里面语文,数学,英语资源很丰富,有很多试题,有不懂的还可以在线解答,最主要的是里面知识很生动,讲解都很详细,还可以边玩小游戏边学习,介绍给大家!记得保密哦!汪建国的父亲醒来的时候,听完汪建国结结巴巴的叙述,什么也没说。
他伸手试着发动汽车,但车依然没动。
汪建国感觉父亲用一种极其复杂的目光瞪了自己一眼,便拿着一张破席子和工具箱下了车。
汪建国看见父亲把席子铺在车头下的地上,便钻了进去。
之后,他便听见刺耳的金属撞击的声音从车底传出。
这时的汪建国觉得没什么事情可做,便将脑袋探出车窗外,观察起附近的景色来。
他发觉这里似乎是个不太好的地方。
一条只能并排行驶两辆汽车的柏油路直通向远方。
路两旁是高而瘦的泡桐树。
再往前看去,便是生长着农作物的田地,借着黄昏里太阳发出的最后一点光亮,他看见远方有几块红色的屋顶从黑压压的树丛中露出来。
车底下,金属与金属相碰的声音仍在继续……汪建国就是在这时看见那个白衣少女的。
最先,他从反视镜里看见远远的有一个白点点在迅速地滑过来。
当那白点点变大时,他便看清了那是一个骑着白色自行车的少女,汪建国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个美丽的少女。
但他知道这种可能性等于零。
因为这是他第一次跟父亲跑长途,并且是第一次到这个地方来。
白衣少女从汪建国的汽车旁经过时,扭头看了坐在驾驶室里的汪建国一眼,那表情好像是奇怪这辆车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停在这种地方。
高考小说阅读训练附答案
高考小说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灯殇陈永林这天晚上,六根对女人说:“再过几天就中秋了;你明天去买十斤月饼,三斤糖块,三十挂小鞭炮……烟我已买了;”每年的中秋晚上,许多村里人都在六根家挂一盏灯笼;鄱阳湖一带有这种风俗,一到中秋这晚,村里人便在德高望重的人门前挂盏灯笼,表达自己的敬意;这几年,六根门前挂的灯笼最多;村里人在哪家门前挂灯笼,哪家就得放鞭炮迎接;大人敬烟,小孩散糖,女人吃月饼;六根的女人有点不愿意:“每年花一百多块钱换几十只灯笼,一点也不值;那些灯笼既当不得衣服穿,又顶不得饭吃;”六根沉了脸说道:“这灯笼拿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别人想自己门前多挂几个灯笼还想不到呢;这是村里人对我的信任,对我工作的肯定;”女人说:“钱呢”六根问:“家里一百多块钱也没有”女人说:“儿子前几天上学,把家里的三千块钱全带走了;”六根就翻口袋,口袋翻尽了,才翻出五十多块钱;六根说:“要不,你明天提一只母鸡去卖;”女人小声嘟囔:“哪有你这个当村长的别人当村长,家里要啥有啥,可你每年只得几十只灯笼;’’六根再懒得搭理女人了;每年村里人挂的灯笼,他都没扔,都堆放在一间房里;中秋节这天,六根早早吃过了晚饭;女人买来的糖块、月饼也摆放在桌上;鞭炮拆了封;只等提灯笼的人一来,就放鞭炮;月饼样的圆月好不容易从鄱阳湖里爬起来了,一些小孩已在月光下疯闹了;六根坐在门前悠然地吸着烟,眼光却不时往路边上掠;终于来了一个红红的灯笼,六根兴奋地站起来,喊女人:“快拿鞭炮放,灯笼来了;”鞭炮劈里啪啦地响了;可是灯笼并没进他家,而是进了春生的家;六根气得骂女人:“谁叫你这么早放鞭炮”女人不敢辩,反而安慰六根:“急啥等会儿,灯笼不就都来了”又来了一只灯笼;拎灯笼的是谷子;六根喊:“谷子,这么早来了”可是谷子没听见样径直往前走;片刻春生家响起欢欢悦悦的鞭炮声;六根惊得傻傻地立在那;往年,谷子每回给他送灯笼;今年却把灯笼送给了那个发了横财的春生;六根气得大骂:“这世道变了;人都被金钱蒙住了眼;”六根的女儿劝:“爹犯得着生气吗春生早在村里传出话,谁送他一盏灯笼,他就给谁一百块钱;”春生先是在城里办了个皮包公司,骗了一些单位的货款却不给货,只给单位的头送些钱;春生有了钱,就在村里办了个罐头厂,钱大把大把地进;可交税时却说厂子亏损;春生办了厂后,村里人都想进他的厂,村里人给春生的笑容越来越多,看春生的目光越来越谄媚了;“唉——”六根就长长地叹气;六根掏出枝烟,点了,狠狠地吸;烟雾整个裹住了六根满是阴云的脸;春生家的鞭炮劈里啪啦地响个不停,春生门前已挂了二十几个红灯笼了;可六根门前还一只灯笼都没挂;六根感到极难过;自己当了十几年村长,爱村,敬业,没为自己多捞一根柴火,没做一件昧良心的事;可在村里人眼里竟不如一个坏事干尽的春生;一只只大红灯笼从六根眼前飘走了,进了春生的家;女人把六根拉进屋:“犯得着生气吗别气坏了身体;”女人关紧门,可劈里啪啦的鞭炮声仍是那么刺耳;女人就开了电视机,有多大声开多大的声;女儿说:“爹,村里人送的灯笼没有一点价值;我们给自己家挂个灯笼吧;”六根骂:“别丢人现眼;”此时,门被拍得砰砰响;六根开了门,一个小孩举着灯笼,灯笼后跟着十几个小孩;小孩齐声说:“村长,我们给您送灯笼来了,这是一盏电子照明灯;”六根的睛睛竟湿了;六根忙放鞭炮,又不住地给小孩散糖;一小孩说:“六根叔你别生气;爸妈被钱迷了心窍,为一百块钱给春生送灯笼;今天我们给您送灯,今后,我们每年都给您送灯;您开山修路,让我们上学有路走……”六根听了这话,眼一涩,脸上竟有两条小虫子爬;六根把三十挂小鞭炮全放了;六根又喊女人与女儿:“你们把房里的灯笼全拿来;”几百只灯笼很快堆了一地;六根拿出打火机,点了火;片刻,灯笼全着火了;一小孩问:“六根叔,你咋烧灯笼”六根说:“这些灯笼没点用途,烧了,让你们开开心;”片刻,几百只灯笼就化为一堆过眼的火红;六根把这盏电子照明灯挂在门口;夜来灯亮,不失光明;风吹雨淋,永不变色;选自小说选刊2015年第6期,有删改1.下列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六根自己买了烟,让女人去买月饼、糖块、小鞭炮灯东西,目的是迎接中秋晚上在自家门前挂灯笼的村里人,显示自己作为主人的诚意;B.六根的女人对灯笼的看法与六根有很大的不同,造成这种情形的直接原因是手里没钱,儿子上学,把家里的三千块钱全带走了;C.往年中秋晚上,村里人在六根家门前挂许多灯笼,这是对他的信任;今年却把灯笼送给了那个发了横财的春生,这说明村里人已经不信任他了;D.小说情节起伏跌宕、语言含蓄简洁,作者以先扬后抑的手法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如村长六根、村民等,进而揭示小说的主旨;E.小说围绕中秋节门前挂灯笼的故事展开情节,让人们看到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的美丑善恶,弘扬正气,抨击时弊;2.六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3.标题“灯殇”寓意颇深,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朱先生退兵陈忠实那天清晨,朱先生正在书房里诵读;门房老者张秀才来报告,说省府衙门有两位差人求见;朱先生头也不抬:“就说我正在晨诵;”张老秀才回到门口如实报告后,两位差官大为惊讶,随之上了火:“晨诵算什么我这里有十万火急命令,是张总督的手谕,你问先生接不接”张秀才再来传话:“先生正在晨读;愿等就等,不愿等了请自便;”两位差官只好等着;朱先生晨诵完毕,接了差官的信,果然是张总督的亲笔手谕;张总督信中说举事时逃跑的清廷巡抚方升,从甘肃宁夏拢集起二十万人马反扑过来,大军已压至姑婆坟扎下营寨,离西安不过二百里路,要与革命军决一死战,古城百姓将必遭涂炭;因此想请朱先生前往姑婆坟,以先生之德望,以先生与方升之交谊,劝方升退兵;朱先生看罢,对两个差人说:“儒子只读圣贤书,不晓军事,又无三寸不烂之舌,哪有回天之力”说罢就转身走了;两个差官气得脸色骤变,气呼呼跳上车走了;朱先生听得门口清静下来,收拾行李,夹了一把黄油布伞就出了白鹿书院;午时,两位差官又驾着汽车来了,而且带来了张总督的秘书;门房老者张秀才如实相告:“走了;先生躲走了;”傍晚时分,在张总督的总督府门前,一位背着褡裢夹着油伞的人径直往里走;荷枪实弹的卫兵横枪挡住;那人说:“我找张总督;”卫兵嘴里连续呼出五个“去去去去去”那人就站在门口大声呼叫起张总督的名字,而且发起牢骚:“你三番两次请我来,我来了你又不让我进门;你好不仗义”这时候一辆汽车驶到门口停下,车上跳下两个人来,顺手抽了卫兵一记耳光,转过身就躬下腰说:“朱先生请进;”朱先生一看,正是早晨破坏他晨诵的那两位差官,便跟着差官走进总督府见了张总督;张总督挽着朱先生坐下,亲昵地怨喧道:“先生你是腿上的肉虫儿不得死了放着汽车不坐硬走路”朱先生说:“我是土人,享不了洋福,闻见汽油味儿就恶心想吐;”张总督说:“我真怕你不来哩正准备三顾茅庐,我亲自去你的书院哩;”朱先生笑说:“纵是孔明再生,看见你这身戎装,也会吓得闭气,何况我这个土人;”第二天一早,张总督起来时,已经找不着朱先生,连连叹惋:“这个呆子,书呆子”随之带了一排士兵乘车追出城去;朱先生已经踏上成阳大桥,一身布衣一只褡裢一把油伞,晨光熹微中,仍然坚持着晨诵,连呜呜吼叫的汽车也充耳不闻,直到张总督跳下车来堵住去路,朱先生才从孔老先生那里回到现实中来,连连道歉:“总督大人息怒我怕打扰你的瞌睡就独自上路了;”张总督好气又好笑说:“这十二个卫兵交给你,请放心;我已经给他们交待过了;”朱先生转过身瞅一眼站成一排溜儿的兵士,摇摇头说:“这十二个人不够;把你的兵将一满派来也不够;要是你能打过方升,你还派我做什么回吧回吧,把你这十二个兵丁带回去护城吧”张总督不由脸红了说:“那你总得坐上汽车呀”朱先生不耐烦了:“我给你说过,我闻不惯汽油味儿……”说罢一甩手走了,嘴里咕咕嘟嘟又进入晨诵了;张总督追上来再次相劝;朱先生却轻轻松松地说:“你诵一首成阳桥的诗为我送行吧”张总督心不在焉又无可奈何地诵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朱先生击掌称好之后,自己也吟诵起来: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成阳桥……朱先生吟诵至此,热泪涌流,转过身扯开步径自走了;两日后,朱先生回到省城复命张总督;这时,方巡抚已经罢兵,带领二十万大军撤离姑婆坟,回归甘肃宁夏去了;张总督立即传令备置酒席,为朱先生接风洗尘压惊庆功;朱先生从褡裢里掏出食物,大吃大嚼起来;张总督难为情地说:“先生这不寒碜我吗”朱先生不以为然;吃罢喝了一杯热茶,背起褡裢告辞;张总督死拉住不放:“我还想请先生留下墨宝;”朱先生又放下褡裢,执笔运腕,在宣纸上写下两行稚头拙脑的娃娃体毛笔字:脚放大,发铰短指甲常剪兜要浅张总督皱皱眉头不知所云;朱先生笑说:“我这回去姑婆坟,一路上听到孩童诵唱歌谣,抄录两句供你玩味;”说罢又背起褡裢要走;张总督先要用汽车送,又要改用轿子,又要牵马驮送;朱先生说:“不宜车马喧哗;”节选自陈忠实白鹿原,有删节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张总督的信,既交代了社会背景,又说明了诚请朱先生的理由,刻画了一个爱好和平、一心为民的革命军将领形象;B.咸阳桥送行,张、朱二人分别吟诵了两首古诗,但心境、用意不同,前者迫于无奈,是应景之诵;后者发自肺腑,是对自已此行安危的忧虑;C.小说最后“脚放大,发铰短/指甲常剪兜要浅”的题词内容,不仅反映了民声,也表达了朱先生对革命军破除陋习、清廉为政的期望;D.主人公朱先生形象生动鲜明,令人印象深刻;小说刻画了他爱读诗书、不畏权贵、低调淡泊、勇敢从容的性格特征;E.作者在塑造心中的理想人物朱先生的形象时,主要采用语言、动作及心理描写,将人物放和典型环境中加以凸显;5.本文语言很有特点,请简要概括分析;4分6.朱先生帮助张总督实现了愿望,但又处处拒绝张总督;小说这样写有何用意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鲁鲁节选宗璞鲁鲁原是孤身犹太老人的一只狗;老人前天死去了,他的死和他的生一样,对人对世没有任何影响;后事办完了,这矮脚的白狗却守住了房子悲哭,人们打他,他也不肯离去;房东灵机一动说:“送给下江人范先生养吧;”这小村中习惯把躲避战乱到当地的外省人一律称作下江人;于是他给硬拉到范家,栓在大树上;晚上,鲁鲁坐在地上,悲凉地叫着,声音更带着十分的痛苦、绝望,像一把锐利的刀,把山村的春夜剪碎了;房门开了,两个孩子走了出来;6岁的弟弟捧着一钵饭,对鲁鲁说:“鲁鲁,你吃饭吧,这饭肉多;”10岁的姐姐温柔地说:“鲁鲁,你就住在我们家吧;拉拉手吧’’这话今天姐姐已经说了好几遍,鲁鲁总是发出一阵悲号,并不伸出脚来;姐姐伸手去摸他的头,鲁鲁一阵颤栗,连毛都微耸起来;这只小手很轻,但却这样温柔,使鲁鲁安心;他咻咻地喘着,向姐姐伸出了前脚;“好鲁鲁”姐姐高兴地和他握手;“爸爸妈妈鲁鲁愿意住在我们家了”爸妈走出房来,在姐姐介绍下和鲁鲁握手;妈妈轻声责备姐姐说:“你怎么把肉都给了鲁鲁我们明天吃什么”弟弟忙说:“明天我们什么也不吃;”过了十多天,鲁鲁情绪显然已有好转;有一天,鲁鲁出了门,踌躇了一下,却忽然往山下城里跑去了;他要去解开一个谜;黄昏时他进了城,在一座旧洋房前停住了;他坐在门外,不时发出长长的哀叫;这里是犹太老人和鲁鲁的旧住处;主人是回到这里来了罢怎么还听不见鲁鲁的哭声呢有人推开窗户,有人走出来看,但都没有那苍然的白发;鲁鲁在门口蹲了两天两夜;第三天早上,人们气愤起来,拿来绳索棍棒下决心要处理他;他又饿又渴又累,看着屋门,希望在这一瞬间老人会走出来;但是没有;这时他想起了那温柔的小手,便跳起身,冲出重围向城外跑去了;姐弟俩很难过,傻鲁鲁怎么能离开爱自己的人呢你一定会回来的吧;他们终于等到了鲁鲁回来;姐姐冲过去弯身抱着他的头,他抵着姐弟俩的手,又给爸爸妈妈作揖;那晚全家都高兴极了;从此鲁鲁正式成为这个家的一员了;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的那天,整个小村沸腾了;一家人紧紧抱在一起,他们终于可以回北平去了;但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鲁鲁是不能去的;最后的决定是把他送给T市爱狗的唐伯伯;T市附近,有一个着名的大瀑布,10里外便听到水声隆隆;车经这里的那天,姐姐发着烧,还执意要下车去看;于是爸爸在左,妈妈在右,兽鲁在前,弟弟在后,向观瀑亭上走去;急遮的水流从几十丈的绝壁跌落下来,在青山翠峦中形成一个小湖,水气迷蒙,一直飘到亭上;姐姐觉得那白花花的厚重的半透明的水慢和雷鸣般的轰响仿佛离她很远;她努力想走近些看,但它们越来越远,什么也看不见了,倚在爸爸肩上晕了过去;姐姐因病住进了医院,从此鲁鲁再也没有看见姐姐;没有几天,他就显得憔悴,白毛失去了光泽;唐家的狗饭一律有牛肉,他却嗅嗅便走开,不管弟弟怎样哄劝;范家人走时,唐伯伯叫人把鲁鲁关在花园里;在飞机上,姐姐和弟弟为了不能再见鲁鲁,一起哭了一场;他们听不见鲁鲁在花园里发出的撕裂了的味叫,看不见鲁鲁因为一次又一次想挣脱绳索,磨掉了毛的脖子;他们飞得高高的,遗落了儿时的伙伴;鲁鲁发疯似地寻找主人;唐伯伯总是试着和他握手,同情地、客气地说:“请你住在我家,这不是已经说好了么,鲁鲁;”有一天,鲁鲁又不见了;过了半年,大家早以为他已离开这世界,他竟又回到唐家;他瘦多了,身上好几处没有了毛;他又一次去寻找谜底后,又历尽辛苦回来,只是为了不违反主人的安排;但后来他却有了观赏瀑布的癖好;他常常跑出城去,坐在大瀑布前,久久地望着那跌宕跳荡、白帐慢似的落水,发出悲凉的、撞人心弦的哀号;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本文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小狗以人的心理,细腻地描摹小狗鲁鲁的内心活动,使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小狗内心复杂的情感;B.鲁鲁去城里的旧住处守候旧主人,最后又回到范家,只是因为他遭到了人们的驱赶,再加上饥渴疲累,这让读者看到了他的痛苦和无奈;C.去到唐家后,鲁鲁得到了很好的优待,但他并不吃那一律有牛肉的饭,这反映了鲁鲁对新主人的不满,以及对旧主人的忠诚;D.文章以鲁鲁第一次丧家的哀号开篇,义以它第二次丧家的哀号结束,首尾呼应,对小狗被无情抛弃的悲剧命运寄予无限的同情;8.文中两次写到了瀑布,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9.着名作家孙犁评价鲁鲁:“表面是动物的悲鸣,内含是人性的呼喊;”请结合文本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5分绳子的故事莫泊桑这是个赶集的日子;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群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压压一片;整个集市都带着牛栏、牛奶、牛粪、干草和汗臭的味道,散发着种田人所特有的那种难闻的人和牲畜的酸臭气;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正在向集市广场走来;突然他发现地下有一小段绳子,奥士高纳大爷具有诺曼底人的勤俭精神,他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颇感坍台注;他立即将绳头藏进罩衫,接着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很快便消失在赶集的人群中去了;教堂敲响了午祷的钟声,集市的人群渐渐散去;朱尔丹掌柜的店堂里,坐满了顾客;突然,客店前面的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鼓声,传达通知的乡丁拉开嗓门背诵起来:“今天早晨,九、十点钟之间,有人在勃兹维尔大路上遗失黑皮夹子一只;内装法郎五百,单据若干;请拾到者立即交到乡政府,或者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家;送还者得酬金法郎二十;”午饭已经用毕,这时,宪兵大队长突然出现在店堂门口;他问道:“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在这儿吗”坐在餐桌尽头的奥士高纳大爷回答说:“在;”于是宪兵大队长又说:“奥士高纳大爷,请跟我到乡政府走一趟;乡长有话要对您说;”乡长坐在扶手椅里等着他;“奥士高纳大爷,”他说,“有人看见您今早捡到了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遗失的皮夹子;马朗丹先生,马具商,他看见您捡到了啦;”这时老人想起来了,明白了,气得满脸通红;“啊这个乡巴佬他看见我捡起的是这根绳子,您瞧”他在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了那一小段绳子;但是乡长摇摇脑袋,不肯相信;他和马朗丹先生当面对了质,后者再次一口咬定他是亲眼看见的;根据奥士高纳大爷的请求,大家抄了他的身,但什么也没抄着;最后,乡长不知如何处理,便叫他先回去,同时告诉奥士高纳大爷,他将报告检察院,并请求指示;消息传开了;老人一走出乡政府就有人围拢来问长问短,于是老人讲起绳子的故事来;他讲的,大家听了不信,一味地笑;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都拦住他问,他也拦住熟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只只口袋都翻转来给大家看;他生气,着急,由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绳子的故事;第二天,午后一时左右,依莫维尔村的农民布列东大爷的长工马利于斯博迈勒,把皮夹子和里面的钞票、单据一并送还给了曼纳维尔村的乌勒布雷克大爷;这位长工声称确是在路上捡着了皮夹子,但他不识字,所以就带回家去交给了东家;消息传到了四乡;奥士高纳大爷得到消息后立即四处游说,叙述起他那有了结局的故事来;他整天讲他的遭遇,在路上向过路的人讲,在酒馆里向喝酒的人讲,星期天在教堂门口讲;不相识的人,他也拦住讲给人家听;现在他心里坦然了,不过,他觉得有某种东西使他感到不自在;人家在听他讲故事时,脸上带着嘲弄的神气,看来人家并不信服;他好像觉得别人在他背后指指戳戳;下一个星期二,他纯粹出于讲自己遭遇的欲望,又到戈德维尔来赶集;他朝克里格多村的一位庄稼汉走过去;这位老农民没有让他把话说完,在他胸口推了一把,冲着他大声说:“老滑头,滚开”然后扭转身就走;奥士高纳大爷目瞪口呆,越来越感到不安;他终于明白了,人家指责他是叫一个同伙,一个同谋,把皮夹子送回去的;他想抗议;满座的人都笑了起来,他午饭没能吃完便在一片嘲笑声中走了;他回到家里,又羞又恼;愤怒和羞耻使他痛苦到了极点;他遭到无端的怀疑,因而伤透了心;于是,他重新向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故事每天都长出一点来,每天都加进些新的理由,更加有力的抗议,更加庄严的发誓;他的辩解越是复杂,理由越是多,人家越不相信他;他眼看着消瘦下去;将近年底时候,他卧病不起;年初,他含冤死去;临终昏迷时,他还在证明自己是清白无辜的,一再说:“一根细绳……乡长先生,您瞧,绳子在这儿;”有删改注坍台:吴方言,丢脸;10.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奥士高纳大爷在赶集路上捡到一段绳子,因被冤家陷害,又受到众人奚落,最后忧郁而死,小说通过这一故事,主要反映了小人物的性格悲剧;B.小说中的下层人民思想麻木,是非不分,是荒唐社会道德的基础,但奥士高纳大爷的死不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而是马具商与他个人纠葛和他个人性格悲剧所造成的必然结果;C.马具商是农村小奸商,他狡猾、阴险、诡诈,通过他的行为和举动,可以看出,他的处世哲学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D.小说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篇没有纤巧华美的辞藻,淡淡的幽默与辛辣的讽刺相交织,使全文呈现出含蓄冷峻的风格特点;E.这篇小说叙事详略得当,巧妙地处理了“赶集”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中的群众场面和主要人物的关系,使主要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11.小说中置奥士高纳大爷于死地的力量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12.小说是如何塑造奥士高纳大爷这一主要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13.小说的题目是“绳子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一个老实人而展开的,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梨花白刘建超梨花白在老街唱红时,年方十六岁;梨花白六岁开始跟着师傅学艺,拜在梅派名师门下;在老街首次登台时,正值梨花满天,一院春色,师傅便给她起了个艺名梨花白;梨花白登台唱的是梅派经典剧目贵妃醉酒;梨花白扮相俊秀,嗓音甜润,念白、唱腔、舞蹈、水袖,一招一式,举手投足都深谙梅派风韵,把老街人听得如醉如痴;梨花白走出戏楼已是午夜,一轮弯月苍白地挂在丽京门的檐角,青石板路泛着幽幽的冷光;一辆车轻轻地来到她的面前,拉车的是一个和她年纪差不多的小伙子;老街人歇息的早,天黑收店,吃饭睡觉;半夜里是不会有啥生意的,尤其是个拉车的;“这么晚了,还没有收工”小伙子憨憨地笑笑:“我是在等你,天黑,路上怕不安全;”梨花白好生感动;说了句:“去怡心胡同;”车子在青石板路上轻快地颠簸起来;老街的戏园子在城外两里地;从丽京门到戏园子,一色的青石板路;青石板路在戏班子唱戏时才热闹一下,沿街两边卖各种小营生的摊贩忙碌着,多半是些卖小吃、水果的;在这里可以吃到纯正的不翻汤、浆面条、绿豆丸子汤;戏散人静,青石板路便又恢复了冷清;车子在青石板路上微微颠簸,却很舒适;许是太累了,梨花白在轻微的颠簸中闭上眼睛睡了;拉车的小伙子放慢了脚步,双手攥紧车把,让车子走得更平稳些;怡心胡同到了,小伙子不忍心叫醒梨花白,车子拐过头又跑了回去;梨花白醒来,看见小伙子气喘吁吁,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梨花白连忙表示歉意,小伙子乐呵呵地说:“没事,我爱听你唱戏;只要你有戏,多晚我都等你;我姓程,你叫我程子就中;”程子真的每次都等着拉梨花白,并且说啥都不收钱;梨花白说急了,程子就呵呵笑,说:“那中,啥时候你给我唱出戏就中了,我爱听贵妃醉酒;”一个雨夜,程子送梨花白回家,发现胡同门口有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程子也就没走,躲在一个屋檐下;梨花白住的二层木楼上果然传出了动静;程子飞一般蹿过去,跑上二楼,推开了门;几个汉子满嘴酒气,梨花白单薄的身子缩在床角发抖;几个痞子对程子来搅和他们的好事极其恼怒,三五下就把程子打翻在地;程子满脸是血,依然倔强地站起来;痞子头儿说:“看来你真是想逞能了;那我成全你,今天我要不了女的就要你;你是干啥的”。
高中语文小说类阅读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小说类阅读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小说片段,回答问题。
(小说片段略)1. 请简述小说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2. 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3. 根据小说内容,概括主人公面临的主要冲突。
4. 描述小说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并分析其对主人公命运的影响。
5. 评价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及其在文中的运用。
二、文学鉴赏阅读下面的小说选段,完成以下任务。
(小说选段略)6. 请指出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其效果。
7. 分析小说的语言风格,并讨论其对读者情感的影响。
8. 探讨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手法,并举例说明。
9. 从文化背景的角度,分析小说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10. 你认为小说的结尾是否合理?请给出你的理由。
三、创意写作根据以下提示,创作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小说。
11. 以“错过”为主题,创作一篇小说。
12. 描述一个场景,其中主人公在关键时刻做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
13. 构思一个情节,展现主人公的内心转变。
14. 创造一个角色,通过其经历反映社会现象或人性问题。
15. 结合现实生活,发挥想象,编写一个关于“梦想与现实”的故事。
答案1. 主人公性格特点:(答案略,根据小说内容具体分析)2. 环境描写作用:(答案略,根据小说内容具体分析)3. 主人公面临的主要冲突:(答案略,根据小说内容具体分析)4. 转折点及其影响:(答案略,根据小说内容具体分析)5. 象征手法评价:(答案略,根据小说内容具体分析)6. 修辞手法及效果:(答案略,根据小说内容具体分析)7. 语言风格及情感影响:(答案略,根据小说内容具体分析)8. 人物塑造手法:(答案略,根据小说内容具体分析)9. 文化背景分析:(答案略,根据小说内容具体分析)10. 结尾合理性评价:(答案略,根据小说内容具体分析)11. 创意写作示例:(答案略,考生根据题目要求创作)12. 重要选择场景描述:(答案略,考生根据题目要求创作)13. 内心转变情节构思:(答案略,考生根据题目要求创作)14. 反映社会现象或人性问题的角色创造:(答案略,考生根据题目要求创作)15. “梦想与现实”的故事编写:(答案略,考生根据题目要求创作)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的小说片段、选段和答案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材料和要求来编写。
小说阅读试题及答案高中
小说阅读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小说片段,完成1-5题。
片段:在那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小镇的钟楼上,钟声悠悠地响起。
杰克坐在钟楼的阴影下,手里拿着一本破旧的书,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书页,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刻进心里。
这本书是他从图书馆借来的,讲的是一个关于勇气和冒险的故事。
杰克被故事深深吸引,他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踏上一段惊心动魄的旅程。
1. 小说中提到的“风和日丽的下午”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氛围?A. 紧张B. 宁静C. 压抑D. 喧嚣2. 杰克手中拿着的书是什么类型的?A. 爱情小说B. 冒险小说C. 科幻小说D. 历史小说3. 杰克对书的态度如何?A. 漠不关心B. 随意翻阅C. 专注阅读D. 犹豫不决4. 杰克的梦想是什么?A. 成为一名作家B. 踏上冒险旅程C. 成为一名科学家D. 环游世界5. 小说片段中,杰克所处的环境与他的内心世界有何关联?A. 环境的宁静与他内心的平静相呼应B. 环境的宁静与他内心的激动形成对比C. 环境的宁静与他内心的迷茫相呼应D. 环境的宁静与他内心的冒险欲望形成对比二、分析题6. 分析小说中杰克这一角色的性格特点,并结合文本内容说明其性格是如何通过行为和环境描写体现出来的。
7. 从小说片段中,你认为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什么样的主题或信息?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三、写作题8. 假设你是杰克,描述一下你梦想中的冒险旅程。
注意使用第一人称叙述,并至少包含三个具体的冒险场景。
答案:1. B2. B3. C4. B5. D6. 杰克这一角色表现出了对冒险的渴望和对知识的渴求。
他坐在钟楼的阴影下,手里拿着书,眼睛紧紧地盯着书页,这表明他对书中的故事非常专注,反映出他对冒险的向往。
同时,他选择在宁静的下午阅读,也暗示了他内心对平静生活的不满和对刺激冒险的向往。
7. 作者通过杰克这一角色,可能想要传达追求梦想和冒险的主题。
杰克虽然身处宁静的小镇,但他的内心充满了对冒险的渴望,这反映了人们对于超越平凡生活、追求刺激和挑战的内在需求。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练习题+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练习题+参考答案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练习题+参考答案校区: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_一、小说阅读(50分)1.(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①相公,拿他取笑儿。
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
”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
凤姐儿却知是说的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
”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
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
”鸳鸯笑道:“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
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
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敁敠②人位,按席摆下。
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
”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
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
”调停已毕,然后归坐。
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
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
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
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
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
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
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
”刘姥姥道:“姑娘放心。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
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像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
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
”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
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
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高考语文的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
高考语文的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一、小说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雪(美)罗宾·西尔弗曼十二月初的某一天,我们一觉醒来,发现外面银装素裹,下了一场好雪。
十一岁的女儿艾瑞卡央求我:“妈妈,早饭后我们去滑雪好吗?”我也无法抵御滑雪的诱惑,于是我们穿戴整齐,向林肯公园高尔夫球场的大斜坡进发,那里是我们这个平坦城镇所拥有的唯一一座山丘。
我们到达目的地,小山顶上已经挤满了滑雪的人。
我们在一个瘦高个男人身边找到一处空地,这个男人也带着儿子滑雪。
那个三岁的小男孩趴在雪橇上,正等着雪橇启动。
“爸爸,开始吧!”男孩大声地喊道。
男人转过身来,非常有礼貌地对我们说:“我们先滑,可以吗?”“赶紧去吧,”我对他说道,“你儿子已经急不可待了。
”我的话音刚落,那位父亲便猛地推了一下男孩的雪橇,雪橇顿时飞了出去!可是并非男孩的雪橇独自向下滑行,男孩的爸爸也跟在雪橇后面拼命地奔跑。
“他肯定担心他儿子的雪橇会撞上别人。
”我对艾瑞卡说道,“我们也要小心为妙。
”随之,我们坐上了自己的雪橇,伴随着飘飘洒洒的雪花,我们嗖嗖地向山下滑去。
雪橇滑到山脚一条小河旁边,眼看就要撞上一棵大槐树,我们赶紧从雪橇上纵身跳下,四仰八叉地摔倒在雪地上,两人笑成一团。
“真过瘾!”我喊道。
“可是往回走得花很长时间。
”艾瑞卡提醒我。
的确如此。
当我们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山顶走的时候,我看见那个瘦高个男人也拉着雪橇往回走,他儿子仍然趴在雪橇上。
“看人家爸爸是怎样对待孩子的!”艾瑞卡对我说道,“我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吗?”我差不多快要喘不过气来,我对她说:“没门,我的小祖宗,你就继续往上爬吧!”我们到达山顶的时候,那个小男孩又开始准备往下滑了。
“爸爸,快,快,快!”男孩喊着。
男孩的父亲竭尽全力又猛地推了一下雪橇,然后跟在雪橇后面狂奔,到了山脚,他又开始拉着载有小男孩的雪橇往回走。
这父子俩就这样来来回回玩了一个多小时。
尽管我的艾瑞卡自己能爬山不需要我照料,可是我仍然累得筋疲力尽。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小说阅读(一)限时:30分钟总分:30分一、(2019陕西榆林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15分)父子德民老汉病了,病得不轻。
村里人来看望他,说,叫你明娃回来看看吧!德民老汉轻轻地摇着头,不用了,娃要招呼好多事,忙呐。
村里人从德民老汉屋里出来也连连摇头,这个老倔头,硬说自己的娃在省城做大官呢。
都这劲儿了,还嘴硬哩。
“俺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这句话不知被德民老汉唠叨过多少回了。
街坊邻居遇到个啥作难的事,这句话就会从德民老汉皱巴巴、缺了牙的嘴里轻溜溜地滑出来。
谁都知道,德民的娃是在外地,可从没有听说他的娃当啥大官。
这个村里,当官的只有一个,就是东街的狗毛在县城啥子公司当科长。
村里人都知道狗毛的官大,因为狗毛每次回村都开个铁壳子车,给村里人发长长的带把儿的烟。
德民老汉的话不是没人信过。
那年县里化肥脱销,村里人眼瞅着田里的苗施不上肥,急得牙根子上火。
德民老汉一句“俺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的话,惹恼了村主任,说,老爹,你就别添乱子了,你娃真当的是大官就让他给批点儿化肥来,看看人家狗毛家的地,早上了肥了。
德民老汉就背了个包,搭车去了省里,三五天过去还真拉回一车尿素。
价钱高了,可田不等人。
肥用了,闲话也有了。
还说娃在省里当啥官呢,连平价化肥都搞不到。
德民老汉解释说,俺娃说,尿素上着比化肥好呢。
庄稼人不愿意听,庄稼人图的是实惠。
德民老汉每年地里活闲的时候,就背着杂粮去省城娃家里住些天。
回村里也给大家带些各种各样的吃食。
村里人就问,你明娃就不给你带点儿高级烟?德民老汉说,俺娃不吸烟,说吸烟不健康。
村里人又问,你娃也不捎点儿好酒?德民老汉说,俺娃也不喝酒。
娃媳妇说了,喝酒也不健康。
村里人就撇嘴了,那烟酒都不健康,国家卖它们做啥?德民老汉也答不上来。
纳着鞋底子的媳妇们就问,城里住得好好的,急着回来做啥?德民老汉说,城里,咱乡下人住不来。
上楼下楼都关在个铁壳子里,忽悠得人头晕。
地上铺着实木块,油光光的直想打跟头。
进屋还要换鞋。
高三语文小说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高三语文小说阅读训练题(含答案)题目:菊痴菊花品种繁多,其中绿色菊花品种很少见,而“绿荷”是其中最为珍贵的品种之一。
老菊头是一个菊花爱好者,他的家里到处都是菊花,包括最珍贵的“绿荷”。
他一生独居,XXX爱到如醉如痴的地步。
他特别珍惜自己的“绿荷”,每年只种一盆,其余的连同老根一起毁掉,以免谬种流传,正宗不正。
他对于菊花的热爱和坚持,让许多菊花爱好者垂涎欲滴,但他从不轻易给别人分根或者一盆菊花。
1.菊花品种繁多,其中绿色菊花品种很少见,而“绿荷”是其中最为珍贵的品种之一。
2.老菊头是一个菊花爱好者,他的家里到处都是菊花,包括最珍贵的“绿荷”。
3.他特别珍惜自己的“绿荷”,每年只种一盆,其余的连同老根一起毁掉,以免谬种流传,正宗不正。
4.他对于菊花的热爱和坚持,让许多菊花爱好者垂涎欲滴,但他从不轻易给别人分根或者一盆菊花。
秋天,老菊头的侄女带着一位英俊潇洒的青年来看望他。
老菊头很高兴,因为他一直把侄女当作亲生女儿。
他注意到这位男友看起来很面熟,经过一番思考,他终于想起这位男友曾经劝他加入县花卉协会,是公园的技术员。
老菊头开始对这位男友产生了戒心。
有一天深夜,XXX听到了风声和雨声,担心他的XXX受到影响,他走出去把XXX搬进屋里。
不料地面湿滑,他摔倒了,但他保护了XXX,导致他受了很重的伤,需要卧床休息。
他的侄女负起了照顾他和XXX的责任。
XXX开始怀疑他的侄女,害怕她的男友对他们有所企图。
他要求把XXX搬到他的床前,以便更好地照顾它。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XXX变得越来越虚弱。
老菊头不肯把它搬到天井里,因为他担心侄女的男友会对它造成伤害。
最终,XXX死去了,老菊头感到非常痛心,因为他一生都在养护它。
A。
错误。
第三段介绍了老菊头对菊花的热爱,但并没有为后文摔伤和侄女照顾他和XXX埋下伏笔。
B。
正确。
小说通过描绘绿荷的美丽,表现了老菊头对菊花的养护技术高超和对XXX的呵护备至。
C。
正确。
侄女和男友的出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展现了老菊头的性格特点。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目及答案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一)冬天搬来曼哈顿,与林肯中心几乎接邻,听歌剧,看芭蕾,自是方便,却也难得去购票。
开窗,就可望见林肯中心露天剧场之一的贝壳形演奏台,那里每天下午、晚上,各有一场演出。
废了室内的自备音响,乐得享受那大贝壳中传来的精神海鲜。
节目是每天和每晚更换的:铜管乐、摇滚乐、歌剧清唱、重奏,还有时髦得名称也来不及定妥又变了花样的什么音乐。
我躺着听,边吃边喝听,比罗马贵族还惬意。
但夏季没过完,我已经非常厌恶那大贝壳中发出来的声音了:不想“古典”的日子,偏偏是柔肠百转地惹人腻烦;不想摩登的夜晚,硬是以火爆的节奏乱撞耳膜。
不花钱买票,就这样受罚了。
所以每当雷声起,电光闪,阵雨沛然而下,我开心,看你们还演奏不。
可惜不是天天都有大雷雨,只能时候一到,关紧窗子。
如果还是隐隐传来,便开动自己的音响与之抗衡,奇怪的是,但凡抱着这样心态的当儿,就也听不进自选的音乐。
可见行事必得出自真心,强求是不会快乐的。
某夜晚,灯下写信,那大贝壳里的频率叉发作了,看看窗外的天,不可能下雨,窗是关紧的,别无良策,管自己继续写吧……乐器不多,鼓、圆号、低音提琴,不三不四的配器……管自己写吧……写不下去了——鼓声,单是鼓声,由徐而疾,疾更疾,忽沉忽昂,渐渐消失,突然又起翻腾,恣肆癫狂,破石惊天,戛然而止。
再从极慢极慢的节奏开始,一程一程,稳稳地进展……终于加快……又回复严峻的持续,不徐不疾,永远这样敲下去,永远这样敲下去了,不求加快,不求减慢,不求升强降弱,唯一的节奏,唯一的音量……其中似乎有微茫的变化,变化太难辨识,却使听觉出奇地敏感,出奇的敏感的绝望者才能感觉到它。
之后鼓声似乎有所加快,有所升强……后又加快升强,渐快,更快,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快到不像是人力击鼓,但机械的鼓声绝不会有这“人”味,是人在击鼓,是个非凡的人,否定了旋律、调性、音色,各种记谱符号。
这鼓声引醒的因素,它们一直沉睡着,淤积着,荒芜着,原始而古老。
在尚无管乐、弦乐、声乐伴随时,这些因素出现于打击乐,在漫长的遗弃废置后,被今晚的鼓声所引醒,显得陌生新鲜。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小说阅读专项练习(共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下雨天出门远行沈婧懿多年以后,每当他站在火车站的大门口,总会想起他拖着行李箱独自去远方的阴雨绵绵的那个下午。
那天下午,他收拾完上路必需的行装,就坐在光秃秃的床板上拨弄着他的木吉他,用自己很欣赏的嗓音动情地自弹自唱了一首Five hunDreD miles,然后背上吉他,拖着行李箱出门了。
天在下雨,让原本就显得有些悲壮的远行更添了一份凄凉。
他没打伞,远游的游子不需要这些,他的行囊尽可能地轻便,能扔的东西他一件也没留下。
他就这样走在大街上,头也不回。
雨不大,缠绵如丝,像是故土在对他恳切地挽留,轻轻柔柔飘落在他的头发上,于发梢积出细小的雨珠连成网,将他的薄外套淋得到处是深浅不一的痕迹。
天阴阴的,压下来,世界晦暗。
透过这迷离的雨雾,他恍惚看到路上的行人向他迎面走来,汇成浩荡的人潮,或者说,是他感到自己正孤独地在人潮中逆流而行。
“我要去哪里?”他脑海里忽然冒出这个问题,但他马上清醒过来,他要去赶公交,去火车站,去寻找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多么诱人的字眼,那里春风十里,鲜花遍地,阳光从枝叶间斑驳落下,湖面静若碧玉。
那里到处回旋着传说中的天籁,人世间的一切美好,就种植在人们的房前屋后。
彼时正是十一月,冬寒料峭。
他站在公交车站台上,缩着脖子,手插口袋,望着坑坑洼洼的马路,内心茫然。
雨越下越大,雨珠一串串沿着站台的棚檐滴落下来,形成一片雨帘,将他包围在里面。
跳跃的雨滴跌入积水成洼的路面,了无痕迹。
水不动就死了,死了的水会变臭变脏,失去鲜活的灵魂。
破旧的公交车终于摇摇晃晃地来了。
门打开的那一刻,他真想扭头回去。
车上乌泱泱地挤满了人,污浊的空气冲出车门,巨浪一般朝他扑面而来,天地间雨的清新与惆怅顿时消失全无。
他犹豫了好一会儿,最终在司机不耐烦的催促声中上了车。
的确,像这样的雨天,这样坑洼不平的马路,错过了这班车,谁知道下一班什么时候再来,有没有下一班都是个问号。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小说阅读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最后八小时童村他一定不会想到,在吕家菜园子,当那几个身背长枪的日伪军七手八脚把他抬到爬犁上的时候,他的时间还剩下最后的8小时。
大雪覆盖的山路上,那匹紧拉着爬犁的老马,在马鞭的催促下,一边喷着浓重的雾气,一边吃力地向前奔跑着……他能够猜得出来,接下来到了分驻所敌人要对他做些什么。
那些没完没了的严刑审讯,无非是让他带领抗联缴械投降。
对于审讯,他是不怕的,他早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头年十月,他带着仍然愿意跟随他的最后5名战士,越过波浪滚滚的黑龙江,再次踏上祖国的土地。
当他看到被日军铁蹄肆意践踏的这一片白山黑水,就已经暗暗在心中发誓,从此之后宁肯死在东北抗日的战场上,死在故乡的土地上,也坚决不再回头。
自然,那个时候,他还想了很多。
此前,不知究竟多少次,他曾反复告诫战士们,在防奸反特这件事情上不得有半点马虎大意。
但是他怎么能想到,虽然倍加小心,却还是跳进了他们的陷阱。
尽管那个名叫刘德山的陌生人,曾经一度让他产生过怀疑。
事到如今,也只能责怪自己求胜心切,没有早些识破袭击日军分驻所,原来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大骗局。
午夜时分,当那一记枪声从吕家菜园子猛然响起,一瞬间,他便一切都明白了。
子弹从他的后腰穿进去,又从他的下腹蹿出来,在轰然倒下的一刹那,虽说是侧身拔枪,连连回击,那汉奸即刻毙命于雪野之中,但一切还是都晚了①。
当密探带着那队日伪军飞速赶到现场,并将吕家菜园子团团围住后,又经过整整15分钟的激烈交战,直到打光了枪里的子弹,他这才无力地坐在那里,面对着一拥而上的敌人,一边捂着血流不止的伤口,一边轻蔑地笑笑:“我是赵尚志,你们可以绑去请功了……”一句话没说完,便倒头昏迷过去。
雪色无边。
那匹老马,终于把雪爬犁拉到了目的地。
紧接着,那几个背着长枪的日伪军,又七手八脚地把他抬到一间冰冷的囚室里。
抬头望去,透过那一扇小小的窗口,他看到外面的世界又下雪了,好大的雪。
高中小说阅读试题及答案
高中小说阅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小说《百年孤独》的作者是谁?A. 加西亚·马尔克斯B. 威廉·福克纳C. 弗吉尼亚·伍尔夫D. 乔治·奥威尔答案:A2.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表妹是谁?A. 林黛玉B. 薛宝钗C. 王熙凤D. 史湘云答案:A3. 《老人与海》中,老人最终捕获的是什么鱼?A. 金枪鱼B. 鲨鱼C. 马林鱼D. 鲸鱼答案:C二、填空题4. 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姐姐是______。
答案:简·班纳特5. 《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的职业是______。
答案:人力车夫三、简答题6. 简述《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悲剧命运。
答案:安娜是俄国贵族妇女,她因为追求真爱而与丈夫卡列宁离婚,与军官渥伦斯基私奔。
然而,她的爱情并未得到社会的承认,最终在孤独和绝望中卧轨自杀。
7. 《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复仇计划最终导致了哪些悲剧?答案:哈姆雷特的复仇计划最终导致了他本人、他的母亲、未婚妻奥菲利亚以及奥菲利亚的父亲波洛涅斯等人的死亡,整个丹麦王室陷入了混乱和毁灭。
四、论述题8. 分析《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答案:卡西莫多是《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是一个身体畸形的敲钟人,外表丑陋但内心善良。
卡西莫多的形象象征着社会边缘人物的悲惨命运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他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与丑、善与恶的偏见和歧视,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9. 论述《围城》中“围城”这一比喻的含义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启示。
答案:《围城》中的“围城”比喻指的是人们对于婚姻和职业的矛盾心理: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这一比喻揭示了人们对于稳定和自由的双重渴望,以及在追求过程中的困惑和挣扎。
在现代社会,这一比喻启示我们,无论是在职业还是婚姻中,都需要理性地看待自己的需求和现实,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盲目地追求或逃避。
小说阅读试题及答案高中
小说阅读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阅读理解阅读材料:(此处假设有一篇小说的节选,由于没有具体的小说文本,以下为虚构的阅读材料。
)在小镇的尽头,有一家古老的书店,书店的主人是一位年迈的老人。
他总是坐在窗边,手里拿着一本书,静静地阅读。
书店里摆满了各种书籍,从古老的经典到现代的小说,应有尽有。
然而,最吸引人们的,是老人自己写的一本书——《时光的印记》。
《时光的印记》讲述了一个关于时间旅行的故事。
主人公杰克,因为一次意外,获得了穿越时空的能力。
他开始了他的冒险,去往不同的时代,见证历史的变迁。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杰克发现,每一次旅行都会留下不可逆转的影响。
他开始思考,自己是否真的应该干预历史。
问题:1. 老人在书店里通常做什么?2. 《时光的印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 杰克在故事中获得了什么能力?4. 杰克在穿越时空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答案:1. 老人在书店里通常坐在窗边,手里拿着一本书,静静地阅读。
2. 《时光的印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时间旅行的故事,主人公杰克穿越不同的时代,见证历史的变迁。
3. 杰克在故事中获得了穿越时空的能力。
4. 杰克在穿越时空的过程中发现,每一次旅行都会留下不可逆转的影响,他开始思考自己是否真的应该干预历史。
二、文学鉴赏问题:1. 描述小说中老人的形象特点。
2. 分析《时光的印记》中杰克的心理变化。
3. 讨论小说中对时间旅行主题的探讨。
答案:1. 老人的形象特点是智慧、沉稳,他坐在窗边阅读,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他的存在象征着知识的传承和对历史的尊重。
2. 杰克的心理变化从最初的好奇和兴奋,到后来的困惑和反思。
他开始意识到时间旅行的责任和后果,体现了人物心理的深度和复杂性。
3. 小说通过杰克的冒险,探讨了时间旅行可能带来的道德困境和历史的真实性问题,引发读者对于时间、历史和个人选择的深入思考。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我们不仅考察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引导他们进行文学鉴赏和深入思考。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练习题+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练习题+参考答案校区: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_一、小说阅读(50分)1.(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①相公,拿他取笑儿。
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
”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
凤姐儿却知是说的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
”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
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
”鸳鸯笑道:“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
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
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敁敠②人位,按席摆下。
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
”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
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
”调停已毕,然后归坐。
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
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
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
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
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
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
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
”刘姥姥道:“姑娘放心。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
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像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
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
”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
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
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高中小说阅读试题及答案
高中小说阅读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小说节选,回答下列问题。
节选文本:(此处应为小说的一段节选,由于没有具体的小说文本,以下为模拟文本)在一个遥远的小镇上,住着一位名叫艾米的年轻女孩。
艾米热爱阅读,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
每天放学后,她都会去图书馆,沉浸在书籍的世界中。
然而,艾米的家庭并不富裕,她的父母希望她能放弃梦想,去工厂工作,以帮助家庭经济。
艾米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是追随自己的梦想,还是屈服于现实的压力?问题:1. 艾米的梦想是什么?2. 艾米每天放学后会做什么?3. 艾米的家庭经济状况如何?4. 艾米的父母希望她做什么?5. 艾米面临的选择是什么?二、词汇理解根据节选文本,解释下列词汇的含义。
1. 梦想2. 阅读3. 沉浸4. 富裕5. 屈服三、分析与评价1. 分析艾米面临的选择对她个人成长的意义。
2. 评价艾米父母的观点,并提出你的看法。
四、写作假如你是艾米,写一封信给你的父母,表达你的想法和决定。
答案:一、阅读理解1. 艾米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
2. 艾米每天放学后会去图书馆阅读。
3. 艾米的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富裕。
4. 艾米的父母希望她去工厂工作,以帮助家庭经济。
5. 艾米面临的选择是追随自己的梦想还是屈服于现实的压力。
二、词汇理解1. 梦想:个人的愿望或目标,通常是远大的,需要努力实现的。
2. 阅读:通过看文字来获取信息或享受文学的过程。
3. 沉浸:完全投入或专注于某事,不被外界干扰。
4. 富裕:拥有足够的财富,不缺乏物质资源。
5. 屈服:在压力或困难面前让步或放弃。
三、分析与评价1. 艾米面临的选择对她个人成长意义重大。
追随梦想可以让她追求内心的满足和自我实现,但同时也可能面临经济上的困难。
屈服于现实的压力虽然短期内可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但可能会牺牲个人的幸福和满足感。
2. 艾米父母的观点是出于对家庭经济状况的考虑,可以理解。
然而,支持孩子追求梦想也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孩子的长远发展和幸福感。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小说阅读专项练习(共九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吉祥如意郭文斌五月是被香醒来的。
娘一把揭过捂在炕角瓦盆上的草锅盖,一股香气就向五月的鼻子里钻去。
五月就醒了。
五月一醒,六月也就醒了。
五月和六月睁开眼睛,面前是一盆热气腾腾的甜醅子。
娘说,你看今年这甜醅发的,就像是好日子一样。
五月把舌头伸给娘,说,让我尝一下。
娘说,还没供呢,端午吃东西可是要供的。
五月和六月就呼地一下子从被筒里翻出来。
等他们洗完脸,爹和娘已经在院子里摆好了供桌,娘已经把甜醅子和花馍馍端到桌子上了,在蒙蒙夜色里,有一种神秘的味道,仿佛真有无数的神仙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等着享用这眼前的美味呢。
爹向天点了一炷香,往地上奠了米酒,无比庄严地说:“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吉祥,那儿吉祥,/处处都吉祥。
/……”爹念叨完,带领他们磕头。
六月不知道这头是磕给谁的,但六月觉得跪在地上磕头的这种感觉特别美好。
供完,娘说,先垫点底,赶快上山采艾。
说着给他们每人取了一碗底儿。
娘说上山采艾时必须吃一点供品,能抵挡邪门歪道呢。
甜醅子是莜麦酵的,光闻着就能让人醉。
花馍馍也让人不忍心一下子咽到肚里去。
接着,娘给他们绑花绳,说这样蛇就绕着他们走了。
又给他们每人的口袋里插了一根柳枝,有点儿全面武装的味道,让六月心里生出一种使命感。
五月和六月在端午的雾里走着。
六月看着五月手里的香包,眼里直放光。
六月的手就出去了,他把香包举在鼻子上,狠命地闻。
五月看见,香气成群结队地往六月的鼻孔里钻,心疼得要死,伸手去夺,六月忙把香包送到她手上。
五月盯着六月的鼻孔,看见香气像蜜蜂一样在六月的鼻孔里嗡嗡嗡地飞。
五月把香包举在鼻子前面闻,果然不像刚才那么香。
再看六月,六月的鼻孔一张一张,蜂阵只剩下一个尾巴在外面了。
嘿嘿。
五月被六月惹笑了。
六月知道,五月今年已经试手做了两个香包了。
娘说,早学早惹媒,不学没人来。
五月就红着脸打娘。
娘说,女靠一个巧,巧是练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小说阅读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意外乔紫汪建国驾驶的汽车在行驶到距目的地还有十三公里的地方突然熄火了。
他瞅了身旁正呼呼大睡的父亲一眼,又把头探出车窗外看了看渐渐发黑的天空,便小心翼翼地试着发动了几次,但汽车只是空响就是不肯挪窝。
汪建国没办法,只好寄希望于父亲,他在用手去推父亲的时候,感觉自己的手在颤颤地抖。
“爸,醒醒,车坏了,你醒醒……”如果你也有一腔墨水想抒发,幻音教育网里有个博客征文比赛,介绍给你们,另外还有卡通形象设计大赛,英语之星等比赛,奖金达1000多,那里将是你们发挥的殿堂哦,百度一下就行了,里面语文,数学,英语资源很丰富,有很多试题,有不懂的还可以在线解答,最主要的是里面知识很生动,讲解都很详细,还可以边玩小游戏边学习,介绍给大家!记得保密哦!汪建国的父亲醒来的时候,听完汪建国结结巴巴的叙述,什么也没说。
他伸手试着发动汽车,但车依然没动。
汪建国感觉父亲用一种极其复杂的目光瞪了自己一眼,便拿着一张破席子和工具箱下了车。
汪建国看见父亲把席子铺在车头下的地上,便钻了进去。
之后,他便听见刺耳的金属撞击的声音从车底传出。
这时的汪建国觉得没什么事情可做,便将脑袋探出车窗外,观察起附近的景色来。
他发觉这里似乎是个不太好的地方。
一条只能并排行驶两辆汽车的柏油路直通向远方。
路两旁是高而瘦的泡桐树。
再往前看去,便是生长着农作物的田地,借着黄昏里太阳发出的最后一点光亮,他看见远方有几块红色的屋顶从黑压压的树丛中露出来。
车底下,金属与金属相碰的声音仍在继续……汪建国就是在这时看见那个白衣少女的。
最先,他从反视镜里看见远远的有一个白点点在迅速地滑过来。
当那白点点变大时,他便看清了那是一个骑着白色自行车的少女,汪建国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个美丽的少女。
但他知道这种可能性等于零。
因为这是他第一次跟父亲跑长途,并且是第一次到这个地方来。
白衣少女从汪建国的汽车旁经过时,扭头看了坐在驾驶室里的汪建国一眼,那表情好像是奇怪这辆车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停在这种地方。
她走过之后,遗留在空气中的香水的气味使汪建国用力地翕了几下鼻子。
看着白衣少女渐渐远去的背影,汪建国不禁有些怅然。
他的目光被白衣少女的背影牵引着,越牵越长。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令汪建国猝不及防。
他看见当那少女距自己的车约两百米远的时候,从路旁的地里窜出一个人,他看见那人将少女掀下车来,往田地里拖……汪建国很快就明白了那人想干什么。
他叫了声不好,手便下意识地向汽车电门的钥匙伸去,引擎轰响起来,车底下传出一声极其可怕的惨叫……“坏了。
”这一句话是从汪建国的心底发出来的。
(选自《语文新四书》)1.小说以“意外”为题,结合全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小说中的“意外”事件。
答:2.小说第一段写到“他在用手去推父亲的时候,感觉自己的手在颤颤地抖”,为什么会“颤颤地抖”?答:3.文中两次写到听见车底下传出刺耳的金属撞击的声音,有什么作用?答:4.小说结尾“坏了”,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你是怎样理解的?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雪夜(日)星新一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
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一条银色的地毯。
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旧房子里,冬夜的静谧和淡淡的温馨笼罩着这一片小小的空间。
火盆中燃烧的木炭偶尔发出的响动,更增浓了这种气氛。
“啊!外面下雪了。
”坐在火盆边烤火的房间主人自言自语地嘟哝了一句。
“是啊,难怪这么静呢!”老伴儿靠他身边坐着,将一双干枯的手伸到火盆上。
“这样安静的夜晚,我们的儿子一定能多学一些东西。
”房主人说着,向楼上望了一眼。
“孩子大概累了,我上楼给他送杯热茶去。
整天闷在屋里学习,我真担心他把身体搞坏了。
”“算了,算了,别去打搅他了。
他要是累了,或想喝点什么,自己会下楼来的。
你就别操这份心了。
父母的过分关心,往往容易使孩子头脑负担过重,反而不好。
”“也许你说得对。
可我每时每刻都在想,这毕业考试不是件轻松事。
我真盼望孩子能顺利地通过这一关。
”老伴儿含糊不清地嘟哝着,往火盆里加了几块木炭。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寂静的气氛。
两人同时抬起头来,相互望着。
“有人来。
”房主人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蹒跚地向门口走去。
随着开门声,一股寒风带着雪花挤了进来。
“谁啊?”“别问是谁。
老实点,不许出声!”门外一个陌生中年男子手里握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匕首。
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
“你要干什么?”“少啰嗦,快老老实实地进去!不然……”陌生人晃了晃手中的匕首。
房主人只好转身向屋子里走去。
老伴儿迎了上来:“谁呀?是找我儿子……”她周身一颤,后边的话咽了回去。
“对不起,我是来取钱的。
如果识相的话,我也不难为你们。
”陌生人手中的匕首在炭火的映照下,更加寒光闪闪。
“啊,啊,我和老伴儿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中用了。
你想要什么就随便拿吧。
但请您千万不要到楼上去。
”房主人哆哆嗦嗦地说。
“噢?楼上是不是有更贵重的东西?”陌生人眼睛顿时一亮,露出一股贪婪的神色。
“不,不,是我儿子在上面学习呢。
”房主人慌忙解释。
“如此说来,我更得小心点。
动手之前,必须先把他捆起来。
”“别,别这样。
恳求您别伤害我们的儿子。
”“滚开!”陌生人三步两步蹿上楼梯。
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两位老人无可奈何,呆呆地站在那里。
突然,喀嚓一声,随着一声惨叫,一个沉重的物体从楼梯上滚落下来。
房主人从呆愣中醒了过来,慌忙对老伴儿说:“一定是我们的儿子把这家伙打倒的。
快给警察挂电话……”很快,警察们赶来了。
在楼梯口,警察发现了摔伤了腿躺在那里的陌生人。
“哪有这样的人,学习也不点灯。
害得我一脚踩空。
真晦气。
”陌生人一副懊丧的样子。
上楼搜查的警察很快下来了。
“警长,整个楼上全搜遍了,没有发现第二个人,可房主人明明在电话中说是他儿子打倒的强盗,是不是房主人神经不正常?”“不是的。
他们惟一在上学的儿子早在数年前的一个冬天死了。
可他们始终不愿承认这一事实。
总是说,儿子在楼上学习呢。
”谁也没有再说话。
屋里很静,屋外也很静。
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然地飞落下来……(选自《外国小小说选》)5.小说开头两段的环境描写有何特点和作用?答:6.两位老人惟一的儿子早在数年前的一个冬天就死了,为什么他们始终不愿承认这一事实,总是说,儿子在楼上学习呢?答:7.文章对歹徒着墨不多,然而他的“匕首”却前后出现了三次,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歹徒执意要上楼的原因是什么?答:8.“老伴迎了上来:‘谁呀?是找我儿子……’她周身一颤,后边的话咽了回去。
”她眼中的陌生人是怎样的形象?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想象,运用学过的描写方法,将陌生人的形象刻画出来。
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捅马蜂窝冯骥才爷爷的后院很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
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一只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蠓虫赶到蜘蛛网上去。
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
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
”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
”爷爷连连摇手。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捅马蜂窝的强烈欲望。
那多有趣!当我被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
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住脸,只露一双眼。
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
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
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
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地摇撼两下,只听”嗵”一声,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跑了,将我关在门外。
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孤注一掷的战斗机。
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
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强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
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到屋里。
当夜,我发了高烧。
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
家里人轮番用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处理,也没能使我那肿疮迅速消下来。
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痊愈。
这一下可不轻呢!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在小门口等着我。
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摆手招呼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
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
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
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
爷爷说:“这就是蜇你那只马蜂。
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
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那它干嘛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
它要拼命的。
”爷爷说。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
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
低头再瞧瞧那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
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式;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死一搏,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
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马蜂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那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却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过去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
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
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蜂窝已经筑成了。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
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8年1月)9.第一段描写的“爷爷的后院”具有什么特点?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答:10.文章以“捅马蜂窝”为题,可文章并不是只写捅马蜂窝这一情节,请问在捅马蜂窝后还写了什么情节?这样写是不是离题?为什么?答:11.联系全文,应怎样理解“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中的“复仇者”?为什么说那只“蜇我”的马蜂“真像一个英雄”?答:12.如何理解“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答:阅读下面一篇短小说,完成后面的题病人(1)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