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就叫杨绛姐姐_名人故事
杨绛和她的三姑杨荫榆
杨绛和她的三姑杨荫榆作者:陶方宣来源:《同舟共进》2021年第11期年轻时的杨荫榆钱锺书夫人杨绛晚年回忆被鲁迅痛骂的三姑杨荫榆时,这样写道:“我不大愿意回忆她,因为她很不喜欢我,我也很不喜欢她。
她在女师大的作为以及骂敌遇害的事,我都不大知道。
可是我听说某一部电影里有个杨荫榆,穿着高跟鞋,戴一副长耳环,这使我哑然失笑,很想看看电影里这位姑母是何模样。
”杨绛父亲杨荫杭有兄弟姊妹六人:大姐出嫁不久即患肺病去世,大哥在武备学校学习,因试炮失事而死,最小的弟弟杨荫樾留美回国后也因肺病早逝。
兄弟姐妹接二连三去世,让杨荫杭非常难受。
家里只剩下二妹杨荫枌、三妹杨荫榆,可杨荫枌和杨荫榆从个性到婚姻都异于常人,族人提到她们俩时就直摇头,这让杨荫杭心情更加恶劣。
在杨绛的记忆里,三姑是个长相平常的女子,当年定亲时只求门当户对,并不知道对方底细。
杨绛听父亲说过那位姑爷:“老嘻着嘴,露出一颗颗紫红的牙肉,嘴角流着哈拉子。
”杨荫榆时常逃回娘家,婆婆带着轿子来请她回去,杨荫榆死活不肯。
有一次,她躲到杨绛父母睡的大床后面,结果被闯进门的婆婆生生拖走。
杨荫榆再度逃回娘家,这桩婚姻最终不了了之。
这时,杨荫杭从海外留学归来,在无锡创办了一所新式学校“理化会”,杨荫枌和杨荫榆都参加学习。
作为富家小姐,她们去新式学堂从来不坐轿子,而是步行上学,在当时确实是开风气之先。
那时,杨荫榆才18岁。
随后,杨荫榆转学到苏州景海女中读书,遇到了一位住在前夫家隔壁弄堂里的女同学。
那个女同学向杨荫榆谈起自己在无锡的邻居的故事,甚至提到了邻居那位逃婚而走的新娘子,她这样形容新娘子:“有什么好看呀?狠巴巴的,小脚鞋子拿来一剁两段。
”杨荫榆知道这个女同学只是道听途说,也不点破这个新娘子就是自己,更不申辩,只是笑着听她讲,仿佛在听别人的故事。
1907年,杨荫榆考取官费到日本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留学,回国后先在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务主任,后又到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就职。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哈尔滨市香坊区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9月份七年级语文学科素养测评(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欣赏四季美景】下面是小语为即将召开的“四季之美·二十四节气”主题班会准备的材料,其中有些字词小语记不准了,请你帮她判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文人将四季书写于字里行间,带我们领略时序之美。
春天,柔和的春风吹来,再没有了冬天北风的咄.咄逼人。
花仙子盛装________,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的牧童的笛声________响起,传递着春的气息,惹得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热烈而又________的夏雨迫不及待,它的到来,就更是另一番风情,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生长……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那是秋天来了,给人们以丰收的喜悦。
夜晚,玻璃窗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一并奉献给济南的冬天。
1.(3分)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她选择正确的读音()A.duó mì zhùB.duō mì zhùC.duó nì zhùD.duō nì chǔ2.(3分)语段中三个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莅临嘹亮粗旷B.莅邻嘹亮粗犷C.莅临瞭亮粗犷D.莅临嘹亮粗犷【领略龙江风光】太阳岛风景名胜区坐落在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与繁华的市区隔水相望。
a夏季的太阳岛是旅游避暑的好季节。
太阳岛是一处由大面积的湿地景观、欧陆风情、冰雪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构成的具有休闲、观光、娱乐、科普教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b太阳岛碧水环绕,景色迷人,具有质朴、天然无饰。
这里的季象变化十分明显:春季,_①_,绿叶盈枝,鸟雀齐鸣,流水叮咚,清泉飞瀑,构成一幅万簌俱唱,新绿盈野的景象;夏日,_②_,花香四溢,白沙碧水,江涛万顷,游人如织;秋时,_③_,老圃黄花,层林尽染,乘兴登岛一游,则宛如漫步于色彩绚丽的人间仙境;冬季,_④_银装素裹,构成了一幅独具特色的北国风景画卷,素有“北国风光赛江南”之美誉。
何不就叫杨绛姐姐
55
那一晚,杨绛先生朴素的客厅给我留下深刻的 印象。未经装修的水泥地面、四白落地的墙壁、靠窗 一张宽大的旧书桌,桌上堆满文稿、信函、辞典。沿墙 放着罩着卡其色布套的旧沙发,通常客人会被让在 这沙发上,杨绛则坐上旁边一把更旧的软椅。我仰头 看看天花板,在靠近日光灯的地方,有几个手印非常 醒目。杨绛先生告诉我,那是她的手印。70 多岁时,她 还经常将两只凳子摞在一起,然后演杂技似的蹬到 上面换灯管。那些手印就是换灯管时,手扶天花板留 下的。杨绛说,她是家里的修理工,并不像从前有些 人认为的,是“涂脂抹粉的人”。“至今我连陪嫁都没 有呢。”杨绛先生笑谈。后来,我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 时,描述过那些黑手印。杨绛先生读了那篇文章说: “铁凝,你只有一个地方讲得不对,那不是黑手印,是 白手印。”我赶紧仰头再看,果然是白手印啊。岁月已 为天花板蒙上一层薄灰,手一摸便成白的了。而我却 想当然地认定,人在劳动时留下的手印必是黑的,尽 管在那晚,我明明仰望过先生家客厅的天花板。
/
何
不
就 叫
杨 绛
◎ 文
铁 凝压最简单有效?让专家们为你 支个招,不论天气有多糟糕,你也能拥有一 个好心情。
让你一秒 踢走坏心情的神技
呼吸法 找个绿树成荫的公园,傍晚时 脱鞋站在地上,合上双眼,两臂自然下垂,然 后深呼吸,缓慢地通过鼻子吸气,开始缓缓张 开双臂,想象着气息充满胸膛。扩展到极限 后,让气下沉丹田(脐下 1.5 寸),再通过鼻子 一点点往外呼气,并将双手慢慢放下。这种呼 吸练习能让身体充满朝气和愉悦,有助于消 除不安。
2007 年 1 月 29 日晚,在三里河南沙沟杨绛先 生的家中,我第一次和先生见面。保姆开门后,先生 亲自迎我至客厅门口。她身穿圆领黑毛衣、锈红色薄 羽绒背心、藏蓝色西裤,脚上是一尘不染的黑皮鞋。 她的一头银发整齐地拢在耳后,皮肤是近于透明的 细腻、洁净,实在不像近百岁的老人。她一身的新鲜 气,笑着看我。我有点拿不准地问: “我该怎么称呼您 呢?杨绛先生?杨绛奶奶?杨绛妈妈……”只听杨绛先 生略带顽皮地答道: “何不就叫杨绛姐姐?”我自然不 敢,但那份放松的欢悦已在心中。我和杨绛先生一同 笑起来,“笑得很乐”— ——这是杨绛先生在散文里最喜 欢用的一个句子。
2023年江苏无锡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榜样则是条捷径。
吕伟是我的榜样,
她“飞天”凌空。一举夺魁,
如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行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们将以青春之我,
铸就祖国明日之辉煌。
C. 策之不以其道D. 徐以杓酌油沥之
9. 翻译下列句子。
(1)飞学射于周同,尽其术。
(2)兀术奔淮西,遂复建康。
10. 有学者称,无锡宜兴是岳飞的“第二故乡”,是“岳家军”的发祥地。宜兴还有岳飞的衣冠冢,有关部门拟在衣冠冢旁设立四个彰显岳飞形象的宣传栏,第一栏取名为“出生神奇”。请依据选段,拟写另外三个栏目的名称。
2023年江苏无锡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 根据课文默写。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②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③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二〇〇七年一月二十九日晚,是我第一次和杨绛先生见面。在三里河南沙沟先生家中,保姆开门后,杨绛亲自迎至客厅门口。她身穿圆领黑毛衣,锈红薄羽绒背心,藏盐色西裤,脚上是一尘不染的黑皮鞋,她一头银发整齐地拢在耳后,皮肤是近于透明的细腻、活净,实在不像近百岁的老人。她一身的新鲜气,笑着看着我,我有点拿不准地说:我该怎么称呼您呢?杨绛先生?杨绛奶奶?杨绛妈妈……只听杨绛先生略带顽皮地答道:“何不就叫杨绛姐姐?”我自然不敢,但那份放松的欢悦已在心中,我和杨绛先生一同笑起来。
杨绛的人物事迹材料
杨绛的人物事迹材料杨绛,钱钟书夫人,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
2016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杨绛人物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杨绛人物简介杨绛是杨荫杭之女,祖籍江苏无锡,生于1911年7月17日,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并认识钱钟书,二人结成夫妇。
1935年至1938年与丈夫钱钟书一同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求学,后转往法国巴黎大学进修。
育有一女钱瑗(1937年-1997年)。
1938年,杨绛随钱钟书带着一岁的女儿回国。
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剧本有《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小说有《倒影集》、《洗澡》;论集有《春泥集》、《关于小说》;散文集《将饮茶》《干校六记》;译作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小癞子》、《吉尔·布斯》、《堂·吉诃德》,杨绛本身通晓英、法两国语言,为使《堂吉诃德》翻译得更准确,她又学习了西班牙语,并最终在“”中将书稿保护下来。
杨绛《堂吉诃德》译本被公认为优秀的翻译佳作,迄今已累计发行70万册,是该书中译本当中发行量最多的译本。
1978年《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时,正好西班牙国王访问中国,邓小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西班牙国王。
八十年代以后的杨绛,没有再将精力放在大作品上,而是偶尔的写写散文,杂文,回忆短文一类的。
虽然都比较短小,但从平淡文字中透露出来的一种朴素而真挚的情感,从大白话中显现出的智慧,至今还被喜爱她的读者津津乐道。
90年代后因为先生钱钟书和钱媛相继生病去世,杨绛基本停止了各种工作。
在父女两人相继去世后,她更是隐入深居。
一直到她92岁高龄之时,才重新提笔,打开尘封多年的记忆,其中不仅仅用梦幻文学的方式讲述了钱钟书和钱媛生前最后一段时光,而且回忆了很多当年夫妇游学欧洲,以及建国后的种种往事。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3_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模拟测试卷(附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3_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6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急如流星,又萧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破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1.选文中加点字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翻腾(téng)旋风(xuàn)B. 转体(zhuàn)似乎(sì)C.慷慨(kǎi)绷直(běng)D.气泡(pào)悄然(qiāo)2.选文中画横线词语的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急如流星B.萧洒自如C.从容不破D.眼花缭乱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 )A.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当中国运动员出场时,观众席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掌声。
B.下课铃响起,如梦初醒的他睁开迷蒙的双眼,朝教室外走去。
C.没有父母的托举,没有朋友的帮助,他白手起家,开创了一番事业。
D.这部电视剧,情节抑扬顿挫,人物个性鲜明,让人只想先睹为快。
4.(3分)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中学生必须要发挥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B.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于12月4日晚成功降落在寒风凛冽的东风着陆场。
C.寻访李清照足迹,其目的是为了擦亮“李清照”这个章丘著名文化IP,使其大放异彩。
D.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独特的美装点这个世界。
5.(4分)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内容,完成小题。
为提高2024年济南市初中学段新体育中考科学备考质量,提升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济南市初中学段体育教学质量,8月21日,由济南市教育学会中小学体育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济南市新体育中考骨干教师培训会在莲台山开幕。
【语文】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C.“何处染嚣尘”用反问手法,抒发诗人超尘脱俗、思归田园的思想感情。
D.全诗采用点面结合、视听结合等手法描写春天,把春意渲染得强烈浓郁。
13.“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分析它们有哪些相似之处。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极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的确是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声音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B.近年来,济南中央商务区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62座百米以上的高楼鹤立鸡群。
C.他继承了父亲的产业之后,白手起家,驰骋商场,终于有了今日辉煌的成就。
D.无数科学家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终于成功破解了这个世界公认的技术难题。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或干尽了坏事。与句中悄悄修好坏桌椅、悄悄捡起碎纸屑等好行为不符;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抑扬顿挫:意思是指声音的大小起伏和停顿转折。
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阻挡。
劳碌:事情多而辛苦。
缅怀:意思是遥念、追思;深情地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
故选A。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有人悄悄修好坏桌椅,有人悄悄捡起碎纸屑,身边的利他之事,同学们无所不为。
“文学发出的可能是别扭的、保守的声音”-专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精品
【关键字】化学、活动、历史、政治、建议、意见、情况、方法、条件、前提、领域、计划、地方、认识、问题、体制、大力、自觉、和谐、文明、民主、透明、公开、公正、公平、加大、执行、保持、提升、发展、建设、提出、发现、掌握、研究、位置、网络、情绪、意识、信心、理想、思想、力量、根本、精神、需要、氛围、利益、环境、倾向、资源、重点、需求、方式、作用、办法、水平、任务、形势、诉求、反映、力度、关系、考验、营造、包容、倡导“文学发出的可能是别扭的、保守的声音”——专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有一次我看电视,股神巴菲特和搭档查理·芒格在谈话,芒格说,其实股神也犯了不少错误。
股神尚如此,更何况我们正在改进当中的一个协会?我们的态度应该更坦率、更郑重、更坦诚一些。
查理·芒格说了一句对我很有启发的话,他说,所有的益处都是从批评中获得的,一个得不到批评的人最终是会失败的。
——铁凝铁凝一直与杨绛保持着交往,铁凝曾问杨绛应该称呼她什么——杨绛老师、杨绛妈妈、杨绛姥姥?杨绛说:“何不就叫杨绛姐姐!”铁凝觉得与这些老人交往,就像为自己的灵魂充电。
(铁凝/图)当了4年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的铁凝说自己是个“笨人”,写作时间少了,酝酿周期却长了。
获得首届郁达夫文学奖的短篇小说《伊琳娜的礼帽》一万多字,从初稿到完成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像揉面一样,必须揉到不能夹生”。
与百岁老人杨绛的交往让铁凝印象深刻,老人住在水泥地面、墙壁雪白、无装饰的房子里,天花板上有几个手印,那是钱锺书活着时她登着梯子换灯泡留下的。
杨绛就翻译《堂吉诃德》的事给铁凝写信,信纸上有几个油点,注明说,是保姆弄的,不是她弄的。
杨绛和钱锺书捐了近800万元版税给清华的贫寒学子,自己过着简朴的日子。
铁凝问老人应该称呼她什么——杨绛老师、杨绛妈妈、杨绛姥姥?杨绛说:“何不就叫杨绛姐姐!”“中国作家协会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钱,而是那些星光灿烂的作家群。
”铁凝说,比起老一辈作家,她觉得“很惭愧”,她看望他们其实也是从他们那里为自己的灵魂充电。
杨绛的故事有哪些
杨绛的故事有哪些杨绛先生是文化界的伟大人物,是伟大的文学家,女作家,她的一生发生了许多故事,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杨绛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杨绛的故事绛趣事也是发生在她还没有长大的时候,那个时候他们的生活并不是很好,甚至因为一些原因而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只能在城内租房子住。
开始的时候租住正在东城地区,那个房东是个满族妇女,而杨绛也因为和房东的接触而认识了什么是板板头,更亲眼看见了穿着美丽旗袍,脚底踩着高底鞋的满族人。
她们脚下的高底鞋并不是像人们穿的高跟鞋那样,将高跟放在脚后跟上,而是放在了鞋子的中间,也有人将这个鞋称呼为花盆底或者马蹄底等等。
女子在穿上这样的鞋子后身高就会立即增高许多,而且走路的时候稍稍的前倾后仰,看上去十分的妖娆美丽、摇曳生姿。
杨绛总是在好奇的同时认真观察她们穿这种鞋的样子,甚至有时候还会仔细研究她们的鞋,而有一次她的父亲就问她长大之后想不想穿这样的鞋,小小的杨绛在仔细的思考了一番之后,扬着小脸儿认真的说了句想。
尽管那时候她的年龄不大,却已经能够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杨绛先生的幽默特点是怎样要知道杨绛有怎样幽默特点还要知道她的幽默从何而来。
其实,她的幽默来自于她对人生的态度和看法,她的幽默中往往包含着人生的大智慧。
杨绛的幽默主要通过大量的文学作品呈现在人们眼前,她的作品中也会多有涉及大量的喜剧色彩。
关于有怎样幽默特点的问题杨绛的文学作品的就能看出来。
杨绛在描写和塑造人物过程中,从来没有用过任何淫靡的话语来勾勒人物的幽默,而是通过描写人物的微小动作和表情细节,以及各种身份对应的话语来呈现出这个人物潜在的幽默。
杨绛先生的幽默同样不是一种愤世嫉俗无可奈何的幽默,而是一种睿智敏捷的幽默,杨绛用独特的幽默情怀去宽容世界、包容世人、同情困苦和不幸。
此外,杨绛也会运用很多的反语以及讽刺语来塑造幽默,这样的幽默具有一语双关的作用。
当然,杨绛也会通过自嘲的方式来展现出独特的幽默情趣。
杨绛身上的幽默感其实主要来源于她的家人,杨绛出生于一个家风十分自由的大家庭中,父母都有着很高的文化水平,因而杨绛也不愿意轻易地沾染尘世污浊的幽默,而是通过各种高雅的行为来展现出独特的幽默感。
“何不就叫杨绛姐姐?”——我眼中的杨绛先生
板, 在靠近 日光灯 的地 方有几 枚手 作 为敬 且爱她 的读 者之一 , 近 些 年 我有 机会 十余 次拜访 杨 绛先 生, 收获的是灵性与精神上的奢侈。 而 杨 绛 先 生 不 曾拒 我 , 一 边 印证 了
我持 续的不懂事, 一边 体 现 着 先 生
黑手印, 是 白手 印。 ” 我 赶 紧 仰头 再
和杨绛先生 见面。 在三里河 南沙沟 先生家中, 保姆开门后, 杨绛亲 自 迎
至 客厅 门 口。 她 身 穿 圆领 黑 毛衣 , 锈
2 0 1 4 年 夏 末 秋 初 ,《 杨 绛 全 集 》九 卷本 由人 民文 学 出版社 出
版。 2 6 8 万字, 涵盖散 文、 小说 、 戏
印很是 醒 目。 杨绛 先生告诉 我 , 那 是她 的手印。 七 十多岁时她 还经常
将 两 只 凳 子 摞 在 一起 , 然 后 演 杂 技
似 的蹬 到上面换灯管。 那些 手印就
是换灯 管时手扶天花板留下的。 杨
很 乖。 ” 小吴则 说 :“ 奶奶 ( 小吴对
杨 绛先生的称呼 ) 有 时候 也 不 乖 ,
刚刚安静地度过 1 0 3 岁生 日。 这 套 让 人 欣喜 的 《 杨 绛 全 集》, 大气 , 典稚 , 厚重 , 严 谨, 是热
爱杨 绛 的出版 人 对先 生 生 日 最 庄 重 的祝福 , 也 是 跨 东 西 两 种 文 明之 上
在那 晚, 我 明 明仰 望 过 客厅 的 天 花
道 前两年走俏 日 本 的熊人玩偶 “ 蒙
奇 奇 ”, 还 会 告 诉 我 保 姆 小 吴 从 河 南 老 家 带 给 她 的 五谷 杂 粮 , 这 些 新
人物传记杨绛
人物传记杨绛杨绛是中国著名女作家、翻译家、教育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文字功底享誉海内外。
她曾翻译了多部西方文学经典,包括《简·爱》、《傲慢与偏见》等,也出版了自己的文学作品,如《洛阳纪事》、《饥饿的女儿》等。
生平经历杨绛于1911年出生在中国上海,父亲杨庶堪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母亲戴惠娟则是一位才女。
在父母的影响下,杨绛自幼就受到了优秀教育。
1932年,杨绛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她在这里接触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鲁迅,被他的思想和作品深深吸引。
毕业后,杨绛留校任教,并与鲁迅结为夫妻。
1949年后,随着中国的社会变革,杨绛成为文化界的中坚力量,她的译作广受欢迎,获得了诸多奖项,如1985年美国翻译协会的译著奖。
1991年,杨绛在上海逝世,享年80岁。
她被誉为“中国文化的一面旗帜”,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文学成就杨绛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她的小说、散文、诗歌等方面。
她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对人性的深入思考让她的作品现实而又不失深度。
其中,《洛阳纪事》是杨绛的代表作之一。
这本小说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和幽默的调调,较好地真实地描绘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此外,《饥饿的女儿》、《北平无战事》等作品也深受读者喜爱。
她的诗歌也曾多次入选文学选集,并被多次赞誉为优秀。
教育贡献杨绛以其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和教研精神为人所称道。
1949年后,她担任了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和系主任,在教学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此外,杨绛还是一位孜孜不倦的教育实践家。
她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号召国人重视教育,并在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中始终不忘传播正能量。
结语杨绛是中国文化界的一面旗帜,她对文学、翻译、教育等领域的全面贡献,将铭刻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我们应该怀着敬意,继续传承她的文化遗产,倡导她所倡导的优秀品质。
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9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03期)解析版)
专题09 文学类文本阅读(2023·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园大院肖复兴①北京胡同的名字很有意思,有的土得掉渣儿,比如狗尾巴胡同、粪场大院;有的很雅,像百花深处、什锦花园、芳草地、杏花天。
花园大院,就是这样一条有着好听名字的老胡同。
②花园大院,在石碑胡同旁边,东临天安门,背靠前门大街,离我家不远,过前门楼子,穿过天安门广场,走着就可以到。
第一次到那里去,是母亲去世之后那一年的春节。
那时,我快六岁了。
去那里,是因为那里有崔大叔崔大婶家。
崔大叔和我父亲是税务局的同事,崔大婶和我生母是河南信阳的老乡,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两家自然很熟。
③那一年春节去崔家,一路上,父亲嘱咐我和弟弟进了崔家的门要先鞠躬拜年,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说什么,怎么说。
那时候,我内向得很,也自卑得很,非常害怕当着外人的面说话。
一路走,一路背着父亲教给我要说的话,一路担心说不好,或者说错了话。
④那是一条闹中取静的胡同,胡同尽头,大门朝东,就是他们家。
门前有棵老槐树,春节去拜年时,老槐树疏枝横斜。
进了大门,是一个开阔的院子,房子围成半圆形,和我们大院的格局完全不一样。
房前有高高的台阶,还有宽宽的廊檐,形成弧形走廊。
走进屋子,木地板,水泥磨花吊顶,典型的西式样子,更是和我家住的房子不同。
这样的陌生感,加剧了我的紧张,见了崔大叔和崔大婶,尽管父亲一再催促着我叫人,我却更不敢张口了。
⑤崔大婶嗔怪地对父亲说道:“孩子脸皮薄,不叫就不叫吧,别逼孩子啦!”⑥崔大叔在一旁听了呵呵笑着也劝父亲。
⑦父亲却死拧,不管崔大婶和崔大叔怎么说,非逼我叫一声“崔大叔崔大婶”不可。
没有办法,我只好低着头,羞羞答答地叫了一声“崔大婶……”⑧“还没有叫崔大叔呢!”父亲生气地说我。
崔大婶一把把我拉过去,搂在她的怀里,说:“行啦!快别难为孩子了,都快坐下吧!”⑨那是崔大婶和崔大叔给我的第一印象。
⑩后来,常去崔大叔和崔大婶家,如果是夏天,门前那棵老槐树下,一地槐花如雪。
2023学年宿迁市泗阳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2023学年宿迁市泗阳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检测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第一部分(24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自古以来,浩hàn()的长江在这片土地上流过,从qí()岖的山路到浩渺的东海,它以锐不可当.()的气势,冲刷出一条引领风骚的诗文之路,多少文人骚客在这里[甲]!这是一条镌()刻文明、充满灵性的诗歌之江,更是一条滋润人类、养育万物的生命之江。
(1)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浩(hàn)______ (qí)_____岖锐不可当.______ 镌.刻______(2)结合语境,填入甲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 寻欢作乐纵情歌唱B. 寻幽探胜纵情歌唱C. 寻幽探胜惆怅徘徊D. 寻欢作乐惆怅徘徊(3)语段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你写出修改意见。
2. 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树树皆秋色,(1)_____________”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重岩叠嶂,(2)_____________”是三峡山高谷深的险峻之美;“______________(3),长河落日圆”是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美;“_____________(4),浅草才能没马蹄”是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
然览物之情,各有不同,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祯发出了“(5)_________?松柏有本性”的赞叹;面对黄鹤楼下的美景,(6)_________(人名)抒发的是“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8)”的思乡之情。
综合性学习。
(7分)3. 青年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青春是怎样的呢?实验初中开展“青春模样”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现状分析】同学们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些数据,发现“青春模样”具有很多特质。
何不就叫杨绛姐姐读后感
何不就叫杨绛姐姐读后感篇一何不就叫杨绛姐姐读后感读完《何不就叫杨绛姐姐》这本书,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可能很多人觉得杨绛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遥不可及的文学巨匠,可读完这本书,我却有一种冲动,想要亲切地叫她一声“杨绛姐姐”。
说真的,一开始我觉得这想法挺荒唐的,毕竟人家那地位、那成就,咋能随便叫姐姐呢?但越往后读,我越觉得她就像一个亲切的邻家姐姐。
她的文字,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像和你拉家常一样,温暖又贴心。
我觉得吧,她的经历和思考,也许放在现在这个时代,都会让人眼前一亮。
书中描写的那些生活琐事,让我仿佛能看到杨绛姐姐就在我面前,微笑着讲述着。
她经历的风风雨雨,那些困难和挫折,换做是我,可能早就崩溃了。
可她呢?愣是坚强地走了过来,还能把这些经历变成宝贵的财富,写进书里分享给大家。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佩服吗?不过,我也在想,要是我能穿越到她那个时代,和她成为朋友,我能像她那样淡定从容吗?也许能,也许不能,谁知道呢?但我觉得,能从她的文字里感受到那种力量,就已经很幸运啦!读这本书,我时而感动得想哭,时而又被她的幽默逗得哈哈大笑。
这感觉,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情绪起起伏伏。
我不禁反问自己:“这么好的书,咋现在才读呢?” 哎呀,不管咋样,读完这本书,我是真的被杨绛姐姐圈粉啦!篇二何不就叫杨绛姐姐读后感嘿,朋友们!今天我要和你们聊聊我读《何不就叫杨绛姐姐》的感受,这可真是一本让我又哭又笑,心情像坐火箭一样起伏的好书!一开始,我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心里还嘀咕:“这啥呀,咋能这么随便叫呢?”但是,当我真正翻开这本书,我才发现,哎呀妈呀,叫她姐姐简直太合适了!杨绛姐姐的文字,那叫一个细腻,就好像她拉着我的手,一点点地给我讲她的故事。
我仿佛能看到她在岁月的长河中,坚定地走着,不管遇到啥困难,都不低头。
这让我不禁想到自己,遇到点小事就哭天喊地的,真是惭愧啊!书里有一段,她讲自己在困境中的坚持,我当时就想:“这得有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也许有人会说,这有啥了不起的。
何不就叫杨绛姐姐读后感
读《杨绛姐姐》之感
览阅《杨绛姐姐》之文,感慨良多,遂执笔以抒怀。
文章之中,尽显杨绛女士之风采,其品行之高洁,学识之渊博,令人敬仰。
余读之,如饮甘泉,沁人心脾。
杨绛女士,一代才女,其文如其人,质朴而不失风雅。
读其文,如见其人,温婉贤淑,知书达理。
其笔下所描绘之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余尤为感动者,乃其对于生活之热爱,对于文学之执着。
虽历经磨难,然矢志不渝,坚守初心。
余观杨绛女士之行,亦觉其为人谦逊有礼,不骄不躁。
虽名满天下,然仍虚怀若谷,孜孜以求。
其对于后辈之关爱,更是令人感动。
余尝闻其教诲学子之言:“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此言虽简,然寓意深远。
余以为,此亦杨绛女士自身之写照也。
综上所述,《杨绛姐姐》一文,不仅展现了杨绛女士之风采与才情,更传递了一种对于生活、对于文学之热爱与执着。
余读之,受益匪浅,感怀良多。
愿诸君亦能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以勉己身。
何不就叫杨绛姐姐_名人故事
何不就叫杨绛姐姐2007年1月29日晚,在三里河南沙沟杨绛先生的家中,我第一次和先生见面。
保姆开门后,先生亲自迎我至客厅门口。
她身穿圆领黑毛衣、锈红色薄羽绒背心、藏蓝色西裤,脚上是一尘不染的黑皮鞋。
她的一头银发整齐地拢在耳后,皮肤是近于透明的细腻、洁净,实在不像近百岁的老人。
她一身的新鲜气,笑着看我。
我有点拿不准地问:“我该怎么称呼您呢?杨绛先生?杨绛奶奶?杨绛妈妈……”只听杨绛先生略带顽皮地答道:“何不就叫杨绛姐姐?”我自然不敢,但那份放松的欢悦已在心中。
我和杨绛先生一同笑起来,“笑得很乐”——这是杨绛先生在散文里最喜欢用的一个句子。
那一晚,楊绛先生朴素的客厅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未经装修的水泥地面、四白落地的墙壁、靠窗一张宽大的旧书桌,桌上堆满文稿、信函、辞典。
沿墙放着罩着卡其色布套的旧沙发,通常客人会被让在这沙发上,杨绛则坐上旁边一把更旧的软椅。
我仰头看看天花板,在靠近日光灯的地方,有几个手印非常醒目。
杨绛先生告诉我,那是她的手印。
70多岁时,她还经常将两只凳子摞在一起,然后演杂技似的蹬到上面换灯管。
那些手印就是换灯管时,手扶天花板留下的。
杨绛说,她是家里的修理工,并不像从前有些人认为的,是“涂脂抹粉的人”。
“至今我连陪嫁都没有呢。
”杨绛先生笑谈。
后来,我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描述过那些黑手印。
杨绛先生读了那篇文章说:“铁凝,你只有一个地方讲得不对,那不是黑手印,是白手印。
”我赶紧仰头再看,果然是白手印啊。
岁月已为天花板蒙上一层薄灰,手一摸便成白的了。
而我却想当然地认定,人在劳动时留下的手印必是黑的,尽管在那晚,我明明仰望过先生家客厅的天花板。
关于杨绛的故事
关于杨绛的故事杨绛先生是文化界的伟大人物,她是聪慧的、博学的,同时也是个十分幽默的人,她的睿智人生让人们感觉到了她的优秀和伟大。
杨绛文学作品语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关于杨绛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杨绛的故事不打扰父亲午休有一次她拿了一本书,坐在父亲房里,大气不出,静静地翻,遇到要上厕所,或拿什么东西,也是如小猫行地,寂然无声。
父亲一觉醒来,看到小天使般的杨绛默默陪侍在侧,心头一个咯噔,瞬间的温暖,岂是俚俗的一件“小棉袄”所能比拟!父亲就说:“其实我喜欢有人陪陪,只是别出声。
”从此午休,都要杨绛陪。
勇敢说穿高底鞋杨绛在北京出生,还不到100天,就跟随父母南下,移居上海,四岁,随父母重返北京,起初住在东城,房东是满族,她因此见识了梳“板板头”,穿旗袍,着高底鞋的满族妇女。
她们的高底不是像上海人那样嵌在鞋后根,而是位于鞋底正中,俗称“高底鞋”,或依其形状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
满族女子穿上这种鞋,不仅身高陡增好多,而且走起路来,前倾后仰,婀娜多姿。
父亲有一次问杨绛:“你长大了要不要穿这种高底鞋?”杨绛认真思索了一会,答:“要!” 。
懂事捡饭粒杨绛六岁,进辟才胡同女师大附属小学读书。
她中午不回家,在学校包饭。
一天,小学生们正在用午餐,适逢一批客人进来参观,主陪的不是别个,正是杨绛的三姑母杨荫榆,她当时担任女高师的“学监”。
贵客驾临,饭厅一片肃然,小学生们埋头吃饭,鸦雀无声。
杨绛背对着门,没有看清形势,她吃得吧嗒吧嗒,面前掉了不少饭粒。
三姑母见状,疾步走到她的跟前,附耳说了一句悄悄话,杨绛省悟,赶紧把饭粒捡起放进嘴里。
旁边的小朋友看了,也照她的样子办。
杨绛是个怎样的人第一个方面就是从杨绛文学作品的写作风格上来判断,杨绛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色大多数都是以简洁明了为主,再加上她的很多作品都被纳入了教科书,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的文章其实更加适合学生学习。
因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她的文章会产生不同的感悟,所以说杨绛是一个文学创作巨匠。
关于杨绛的故事
关于杨绛的故事杨绛,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文学家、翻译家和散文家。
她以其才华横溢和温文尔雅的风范,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杨绛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更是中国文学发展的缩影和见证。
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学的执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杨绛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
她热爱阅读,广泛涉猎中外文学名著,培养了自己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和深厚功底。
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的教育和文学的熏陶成为了她日后成为一位杰出作家的重要基石。
杨绛的文学才华在年轻时期就展露无遗。
她的散文作品《我们仨》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以其温情、真挚的笔触打动了无数读者。
在这部作品中,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描绘了一个家庭的温馨和幸福,展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珍视。
这部作品不仅在文学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更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温暖。
除了散文作品,杨绛的翻译工作也为她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她擅长翻译法国文学作品,将许多经典的法国小说引入中国,为中国读者带来了新的文学体验。
她对翻译工作的严谨态度和精湛技艺,使得她成为了中国文学界的翻译泰斗,为中外文学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杨绛的人生不仅在文学上有着丰硕的成就,她在家庭生活中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品格。
她与钱钟书的爱情故事被誉为中国文学界的佳话,两人的深厚感情和相互扶持,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经典爱情故事。
他们共同面对生活的坎坷,共同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篇章,成为了无数人心目中的典范。
杨绛的一生,是文学的传奇,是爱情的传奇,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她对文学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使得她的作品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
她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她的成就和品格,让她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闪耀。
杨绛,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她的故事将永远被传颂。
杨绛简介 著名女作家杨绛的生平简介
杨绛简介著名女作家杨绛的生平简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杨绛先生于2016年5月25日去世,这一消息引起了中国乃至世界上不少人的震惊。
这位年过百岁老人的一生非常值得人们尊敬。
通过杨绛简介可以知道她原名杨季康,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
杨绛简介杨绛先生出生于北京,她的祖籍是江苏无锡。
她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和翻译家,代表作品有《称心如意》、《我们仨》、《杨绛文集》,著名翻译作品有《堂·吉诃德》。
杨绛图片杨绛在1911年出生在北京,随后她在北京、上海和苏州等多个地方读书学习。
她的学习成绩很优秀,1932年从苏州东吴大学顺利毕业。
大学毕业的同一年,她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成为了一名研究生。
也是在这一年,杨绛认识了钱钟书。
1935年她和钱钟书结婚,当年夏季,这对新婚夫妇就先后去了英国和法国留学。
在英国的牛津和法国的巴黎,都留下了两个人美好的记忆。
1937年,他们的女儿出生了,他们给孩子取名为“钱瑗”。
三年后,钱钟书和杨绛带着一岁的女儿回到了祖国。
1938年,回到中国后,杨绛先后担任过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的教授。
1953年,她又担任了多所文学研究学院的研究员。
她先后创作了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风絮》等。
90年代,随着丈夫和爱女的相继去世,杨绛也曾终止过创作。
一直到她92岁的时候,她才重新创作了作品《我们仨》。
杨绛先生一般来说,“先生”是对男性的一种尊称。
杨绛女士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她为什么被人们叫做“杨绛先生”呢?杨绛图片事实上这里的“先生”是对有地位、或者有才华的人物的一种尊称。
在这种特殊的意义上,“先生”一次是没有性别之分的。
杨绛女士是我国非常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在文学创作和学术上称得上是大家,所以人们称呼她“杨绛先生”也是合情合理的。
杨绛先生于1911年出生在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
1935年与钱钟书结婚,随后三年的时间两人留学英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不就叫杨绛姐姐
2007年1月29日晚,在三里河南沙沟杨绛先生的家中,我第一次和先生见面。
保姆开门后,先生亲自迎我至客厅门口。
她身穿圆领黑毛衣、锈红色薄羽绒背心、藏蓝色西裤,脚上是一尘不染的黑皮鞋。
她的一头银发整齐地拢在耳后,皮肤是近于透明的细腻、洁净,实在不像近百岁的老人。
她一身的新鲜气,笑着看我。
我有点拿不准地问:“我该怎么称呼您呢?杨绛先生?杨绛奶奶?杨绛妈妈……”只听杨绛先生略带顽皮地答道:“何不就叫杨绛姐姐?”我自然不敢,但那份放松的欢悦已在心中。
我和杨绛先生一同笑起来,“笑得很乐”——这是杨绛先生在散文里最喜欢用的一个句子。
那一晚,楊绛先生朴素的客厅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未经装修的水泥地面、四白落地的墙壁、靠窗一张宽大的旧书桌,桌上堆满文稿、信函、辞典。
沿墙放着罩着卡其色布套的旧沙发,通常客人会被让在这
沙发上,杨绛则坐上旁边一把更旧的软椅。
我仰头看看天花板,在靠近日光灯的地方,有几个手印非常醒目。
杨绛先生告诉我,那是她的手印。
70多岁时,她还经常将两只凳子摞在一起,然后演杂技似的蹬到上面换灯管。
那些手印就是换灯管时,手扶天花板留下的。
杨绛说,她是家里的修理工,并不像从前有些人认为的,是“涂脂抹粉的人”。
“至今我连陪嫁都没有呢。
”杨绛先生笑谈。
后来,我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描述过那些黑手印。
杨绛先生读了那篇文章说:“铁凝,你只有一个地方讲得不对,那不是黑手印,是白手印。
”我赶紧仰头再看,果然是白手印啊。
岁月已为天花板蒙上一层薄灰,手一摸便成白的了。
而我却想当然地认定,人在劳动时留下的手印必是黑的,尽管在那晚,我明明仰望过先生家客厅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