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地理高考完全复习提纲

地理高考完全复习提纲

地理高考完全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地图、地理计算(1)北极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2)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对商取整数部分,尾数部分四舍五入;(3)根据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注意东加西减;(4)根据东早西晚,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即求某地地方时=已知某地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1°),注意东加西减;(5)日期界线有两条:①时间界线:即地方时0时经线,以东早一天,为新的一天,以西晚一天,为旧的一天;②空间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是180°经线(但两者并不完全重合),规定日界线以东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以西早一天,为新的一天;③新的一天的范围即从地方时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的范围;新的一天的范围=180°经线的地方时×15。

(6)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7)地球自转速度计算:任意纬线上线速度Vф=V赤道*cosф=1670*cosф km/h ;(8)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计算:A. 概念:①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锐角);②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B. 日影朝向与太阳光线方向(太阳方位)相反,影长与太阳高度呈反比。

C. 太阳方位问题:①若直射点在某地以南,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位;②若直射点在某地以北,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位。

③太阳直射的地方,正午太阳位于天顶。

D. 日出方位问题:①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② 3.21-9.23,全球各地均东北方向日出,西北方向日落;③ 9.23-次年3.21,全球各地均东南方向日出,西南方向日落。

高中地理知识点——会考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知识点——会考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复习提纲必修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1、画天体系统的层次图(P4)2、画八大行星的位置简图,并标出小行星位置。

3、行星的运动特征、分类。

3.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及形成这些条件的原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主要成分2、太阳辐射含义3、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5.太阳大气层由外到内分层6.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以及分别出现在太阳的哪一层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2、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移规律4.画二分二至日昼夜长短变化的简图5.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震波的分类及传播速度2、画地球内部圈层简图3.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哪些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画大气受热过程简图2、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2)画热力环流简图(3)画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简图。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1、画气压带、风带图2、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4、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1、说明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2、说明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3、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第三章地球上的水1、画水循环的简图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3、洋流的分类(按性质分)4、画太平洋、大西洋洋简图5、写出洋流的分布规律(副热带海区、副极地海区、北印度洋)6、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海洋生物、航行、海洋污染)7、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开源、节流)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1、地质作用分类2、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3、画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从岩浆到形成各类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

4、了解褶皱特点及其地表形态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人口的自然增长公式: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2.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4、"民工潮"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5、自己复习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哪些?2、城市主要功能分区有哪些?3.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分为几种?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划分依据2、分类3、城市等级与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的关系4、城市等级与空间分布的关系第三节城市化1、涵义2、标志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4、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5、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6、城市化进程经历哪几个阶段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8、解决城市化过程中问题的主要途径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自然、社会)2、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哪些?3、混合农业——以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为例(1)生产特点(2)区位条件(3)优点(4)限制性因素(5)解决措施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季风水田农业(1)分布 (2)主要区位因素 (3)特点2.商品谷物农业(1)概念 (2)主要农作物(3)基本特征 (4)分布(5)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6)特点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大牧场放牧业(1)概念 (2)特点 (3)分布(4)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①区位优势②发展措施2、乳畜业(1)概念 (2)生产对象 (3)主要分布(4)区位优势第三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1.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有哪些?2、工业区位选择的分类3、.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变化的因素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1、工业集聚的优势2、工业地域的分类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1、传统工业区(1)分布(2)形成的条件(3)主要工业部门(4)目前普遍面临的问题(5)德国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原因、综合整治措施2、新工业区(1)发展时期(2)主要形式(3)分布(4)意大利工业区①发展的主要条件:②发展特点(5)美国"硅谷"①高新技术产业特点:②美国"硅谷"的区位优势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1、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劣2、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方向3、南昆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及意义4、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分布位置)第六章人地关系的思想演变1、人地关系的思想演变过程经历哪几个阶段?2、目前人类面临哪些环境问题?3、环境问题的地域性(城市、乡村、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各面临什么问题)4、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原则5、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为什么)6、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工业、农业、个人应如何做)。

(建议下载)高中地理复习提纲

(建议下载)高中地理复习提纲

(建议下载)高中地理复习提纲高中地理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体积质量适中,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促进海洋的形成2、太阳活动标志:黑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3、自转地理意义:①产生昼夜交替现象;②产生地方时差异;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④地球椭圆体的形成。

4、公转地理意义:①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③四季的交替;④五带的分布。

5、公转、自转周期自转公转1恒星日(23时56分4秒)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1太阳日=24小时1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6、昼夜长短纬度分布规律纬度分布规律:①赤道处始终昼夜平分: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②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

③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赿高,昼赿长,另一半球相反。

④太阳直射点地赤道与南、北(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极昼、极夜现象范围也经历了不断扩大、缩小的过程。

7、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纬度分布规律:春秋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8、我国太阳能最丰富地区及原因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汽少,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9.我国太阳能贫乏地区及原因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因为阴雨天多,云雾大,较多地削弱了太阳辐射10.昼夜的成因地球是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地球持续不断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11、目前人类对宇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主要内容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12、太阳的结构(里-------外)光球、色球、日冕13.九大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14.宇宙探测的重要意义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15.太阳能量和地热能的来源太阳辐射能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地热能来自地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16.太空垃圾的内容工作寿命终止的航天器,因意外或有意爆炸产生的碎片,以及航天员扔出飞船舱的垃圾17.清除太空垃圾的措施将停止工作的卫星推进到其它轨道上去,以免同正常工作的卫星发生碰撞;用航天飞机把损坏的卫星带回地球,以减少空间的大18、地球上生命物质产生的重要条件?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内部条件: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原始海洋的形成。

1.高中地理复习提纲必修一定稿

1.高中地理复习提纲必修一定稿
(2)能量来源:
3.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
在()之间,分为()、()、()三部分。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不利影响
5.影响太阳辐射总量的主要因素:
(1)(2)(3)
6.全球太阳辐射的分布情况:
(1)(2)(3)。
7.中国太阳辐射的分布情况:()。
(1)天文四季:
①西方的天文四季:
②我国的传统四季:
(2)物候四季:
(3)二十四节气与四季:
4.五带的划分:
(1)划分依据:
(2)黄赤交角与五带:
六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
2.确定();
3.确定();
4.确定();
5.确定();
6.确定();
7.确定();
8.确定()。
七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
1.计算公式:()。
2.地球自转的方向:
(1)侧视——();
(2)从北极上空看——();
(3)从南极上空看——()。
3.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与太阳日
周期
概念
参考点
地球自转角度
时间长度
(1)恒星日
(2)太阳日
4.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与线速度
大小及变化
特殊性
(1)角速度
(2)线速度
二地球的公转运动
1.地球公转的概念:()。
①判断气压系统:
气压场
气压和等压线的特征
低气压(低压中心、气旋)
高气压(高压中心、气旋)
高压脊
低压槽
②判断风力大小:

地理高级中学考试总复习提纲.doc

地理高级中学考试总复习提纲.doc

地理高考总复习提纲地理高考总复习提纲: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1.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多层次的天体系统: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2) 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合适的大气,充足的水分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为地球提供能量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能量。

(2)太阳活动影响地球太阳活动类型:黑子---光球层,耀斑和日珥---色球层,太阳风---日冕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太阳风极光3.地球的运动(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自转:自西向东,恒星日(23时56分4秒),各地相等15/小时(两极除外),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公转:自西向东,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平均1 /日。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周期为一个回归年。

(3)昼夜交替和时差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

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4)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5)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那个半球昼长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方向递减,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6)四季更替和五带四季更替在中纬度地区明显。

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

春秋两季是过渡季节。

4.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莫霍界面平均约17km)---地幔---(古登堡界面2900km)----地核纵波(P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较快横波(S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较慢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组成。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提纲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提纲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提纲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的赤道半径、极半径,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轴的倾斜角度及其影响。

2. 地图的基本知识:比例尺的计算与应用,地图上的基本方向,地图的种类(如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

3. 坐标系与定位:地理坐标系统,经纬度的划分与意义,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原理与应用。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的组成与分层-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热带、温带、寒带气候)-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形等)- 极端天气现象(飓风、洪水、干旱等)2. 水文循环与海洋:- 水循环的过程与环节- 河流的特征与分类- 海洋的形成、洋流的分布及其影响- 海平面上升的原因与后果3. 地貌与地质作用:- 地壳的结构与板块构造理论- 地貌的形成(侵蚀、风化、沉积等)- 地震与火山活动的分布及其成因- 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开采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规划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的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农业的分布与区位因素- 工业区位理论- 工业布局对环境的影响3. 交通运输与贸易:-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选择- 交通网络的布局与影响因素- 国际贸易的模式与流向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构成,数据采集与处理,空间分析与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的工作原理,定位技术的应用。

五、环境与发展1. 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区域环境问题(水污染、土地退化等)- 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策略2. 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 生态保护与恢复3. 地理与区域发展:- 区域发展的理论- 区域发展策略与实践- 跨区域合作与全球化影响六、地理实践活动1. 地理实验与观测:地理实验的设计、实施与分析,地理现象的实地观测。

高考地理复习笔记提纲实用版

高考地理复习笔记提纲实用版

必修Ⅰ自然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1.天体系统:2.地球的普遍性:近圆性、共面性、同向性3.八大行星:(类地)水.金.地.火(巨)木.土(远日)天王.海王4.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条件: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电磁波、能量集中在可见光、波长(紫外<可见<红外)2.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①动植物生长②生物化学能③大气运动④水循环⑤能源3.太阳辐射的分布:(全球)大体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我国)总体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特例:青藏高原、四川盆地)4.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①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②地形→大气削弱作用③天气→大气削弱作用+日照时数△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光照)强的原因①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②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差,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③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差,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日照时间长△四川盆地太阳辐射(光照)弱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多,阴天雾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少5.太阳大气层:(内)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外)↑↑↑↑6.太阳活动类型: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7.太阳活动标志:黑子、耀斑(周期:11年)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年降水量)←太阳黑子②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信←耀斑③“磁暴”←耀斑、太阳风④极光(高纬夜晚)←太阳风三、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1.自转轴:地轴2.方向:自西向东(俯视—北逆南顺)3.周期:恒星日(真正)23时56分4秒;太阳日:24时4.速度:①角速度:两极点为0,其余全球各地相等(15°/h)②线速度:从赤道(最大)向两极(最小)递减0°:1670km/h; 60°:837km/h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5.地球自转→昼夜交替现象(晨线:按自转方向越过:由夜’到昼’)(昏线:按自转方向越过:由昼’到夜’)地球不透明、不发光→昼夜现象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6.水平运动物体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南左北右,赤道不偏7.地方时计算:①步骤:NO.1定时差(相差15°为1小时,相差1°为4分钟)NO.2计算:东加西减②特殊地点地方时:昼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0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18时8.区时计算:步骤:NO.1定时区:所在经度除以15(余数小于7.5舍去,大于7.5则+1)NO.2定时差:时区同减异加NO.3计算:东加西减9.日期的变更:①日界线:0时经线和国际日界线(大致180°)②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③向东越过0时经线→日期加一天;向西越过日期减一天④0时经线向东到国际日界线为新的一天,其余为旧的一天四、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1.公转方向:自西向东(自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2.公转速度:近日点:1月初,速度较快远日点:7月初,速度较慢3.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夹角:23°26′4.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5.昼夜长短变化:①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哪一半球,哪一半球处于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长越长;②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太阳直射点向南回归线移动,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③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昼长最长,南半球最短,北极圈及以北极昼;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昼长最短,南半球最长,南极圈及以南极昼;6.正午太阳高度角(地方时12时)变化:①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②夏至日:北回归线及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南半球正’最小冬至日:南回归线及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北半球正’最小③计算:∠A=90°-纬度差(当地纬度与直射点)7.五带的划分与四季形成:四季变化成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①确定房屋朝向②确定当地纬度③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长短: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影越短,反之越长方向:日影方向与太阳方向相反NO.1正午时刻:考虑与太阳直射点位置关系(正南或正北);NO.2 考虑季节:春秋分,正东升,正西落;北半球夏半年,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北半球冬半年,太阳东南升,西南落;④确定楼距:纬度越高,楼距越大计算:L=h/tanH⑤太阳能热水器倾角:∠a+∠h=90°五、地球的圈层结构1.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纵波:速度较快,固+液)(横波:速度较慢,固)2.内部圈层划分:①地壳:莫霍面以上,平均厚17km,陆>洋②地幔: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固态;分上下地幔,上地幔上部为软流层,熔融;软流层以上(上地幔顶部)+地壳=岩石圈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分内外核;外核液态,内核固态3.外部圈层:①大气圈②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③水圈:由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组成,连续而不规则④生物圈:大气圈下部,岩石圈上部,水圈全部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一、地壳物质循环1.岩石:2.岩石种类:①岩浆岩(火成岩):花岗岩(侵入)、玄武岩(喷出)②沉积岩:风化碎屑→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种类)石灰岩、页岩、砂砾岩(层理结构,有化石)↓↓↓③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花岗岩3.地壳物质循环:A:岩浆上升(或侵入)冷却凝固B: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C:变质作用 D:重熔再生二、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地震2.板块运动: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E:非洲板块 F: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陆)生长边界:红海、大洋中脊消亡边界:其余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①大陆板块内部张裂:裂谷②海洋板块内部张裂:海岭③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挤压:褶皱山脉、高原④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碰撞挤压:海岸山脉、海沟、岛弧(海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本高考地理笔记总结了高中地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大部分内容,简明扼要,图文并茂,适合考生们进行复习,总字数达17000余字,现展示前6页内容,有需要完整版本的同学,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索取:★淘宝网搜索商品关键词【高考地理笔记电子版】可以搜到,发货地点为珠海的一元商品即是,拍下并留下邮箱我们将于当天之内发送到您的邮箱,仅需1RMB。

高考地理复习提纲_全

高考地理复习提纲_全

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1、天体系统的级别2、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3、地球的特殊性: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物的星球,其原因是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 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能量的来源是:核聚变反应2、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3、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 拉萨 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太阳辐射是大气环流、地表某些物质运动等赖以发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源泉 ②太阳辐射的能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5、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和色球层,活动周期为11年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地球气候:黑子的数量变化与降水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12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0度。

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

3、时间计算:东加西减。

(加减) 地方时: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4min 。

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的都已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 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

4、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不偏。

5、黄赤交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66°34′,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自转或公转)运动。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高中地理必背基础知识点提纲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高中地理必背基础知识点提纲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高中地理必背基础知识点提纲一、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o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o平均半径:约 6371 千米。

o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

2.地球仪o地轴: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o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分别是北极和南极。

3.经线和纬线o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o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

4.经度和纬度o经度:以本初子午线 0°经线)为基准,向东向西各分 180°,向东为东经,用“E”表示;向西为西经,用“W”表示。

o纬度:以赤道为基准,向南向北各分 90°,向北为北纬,用“N”表示;向南为南纬,用“S”表示。

5.地图三要素o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 =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o方向:一般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o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和文字说明。

6.等高线地形图o等高线: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o等高线的特点: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 陡崖处除外)。

o地形部位: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二、地球的宇宙环境1.天体系统o层次: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o太阳系:由太阳、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

2.太阳o主要成分:氢和氦。

o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o太阳活动:包括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等,对地球的气候、电离层和磁场等产生影响。

3.地球o普通性:在太阳系中,地球在体积、质量、密度等方面与其他行星相似。

o特殊性:存在生命,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液态水、适合呼吸的大气。

高中地理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复习提纲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8、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970年“东方红”一号、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27、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28、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

高中地理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1地球的宇宙环境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结构层次(略)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 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2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1)组成岩石的矿物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结合成单质或化合物矿物:岩石构成的的最基本单元,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积聚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岩石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2)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这一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

需注意岩石转换过程中(箭头)作用的名称。

推动地壳物质循环的能量: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地球内能。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复习提纲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复习提纲
1★★★★★
1.1区域的基本含义
1.2区域的发展阶段
1.3区域发展差异
1.4区域经济联系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1、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的防治
2、森林、湿地的保护与开发
3、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
4、流域开发
5、区域农业
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7、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8、产业转移(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近几年考试的重点,对于如何解决区域问题以及如何利用区域优势来获得可持续发展是重中之重)
2、南方地区:位置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
3.西北地区:位置范围,气候、地形、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
4.青藏地区:位置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
(学习过程中注意四大分区差异比较)
1.2.3.4★★★★
3.2.1北方地区
3.2.2南方地区
3.2.3西北地区
2★★★★★
3.1.2人口和民族
3.1.3中国地形
3.1.4气候
3.1.5河流和湖泊
3.1.6自然资源
3.1.7农业
3.1.8工业
3.1.9交通运输业
3.1.10城市
3.1.11商业和旅游业
第二章中国地理分区
1.掌握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和能源工业基地
1.中国自然地理概况:掌握中国地形总体特征、掌握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分布特点及成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特征,主要河流及水文特征
2.中国人文地理:识记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域,人口分布,人口增长,人口政策,主要交通线;理解我国主要农作物,农业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主要工业区发展条件

高考地理复习提纲

高考地理复习提纲

高考地理复习提纲地理是高中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高考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地理知识,以下是一份高考地理复习提纲,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自然地理1. 大地形地貌1. 陆地和海洋的分布2. 高山、平原、盆地及世界主要大陆、大洋的名称和位置2. 气候与气象1. 气候带与气候类型的划分2. 主要气候要素及其影响因素3. 气象图和天气图的解读与应用4. 天气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分布3. 水文地理1. 江河湖泊的形成和类型2. 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3. 河流的发育规律4. 全球水循环与水文灾害4. 生物地理1. 地球上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与分布2. 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和作用3. 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和措施4. 人类活动对于生物地理的影响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1. 人口数量和分布的特点与影响因素2. 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划3. 城市人口流动和城市问题4. 人口政策和人口问题2. 农业与工业1. 农业地域的划分和特点2. 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3. 工业地域的划分和特点4. 工业化进程中的问题和挑战3. 交通与通信1. 陆路、水路、空路和信息通信的重要性及发展2. 交通网络的构建和优化3. 交通运输中的问题和发展方向4. 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影响4. 区域可持续发展1. 区域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外部条件2. 区域发展的类型与模式3. 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效应4. 区域合作与可持续发展三、地理方法和技术1. 地图与地图阅读1. 地图的种类与制图方法2. 地图的要素和符号的解读3. 地图与实地的结合运用4. 地图在地理研究与分析中的作用2. 野外实地考察与实验1. 野外实地考察的目的和意义2. 野外实地考察的方法和组织3. 野外实地考察的记录和分析4. 实验和模型在地理学中的应用3. GIS和遥感技术1. GIS和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 GIS和遥感技术在地理研究中的作用3. GIS和遥感技术在资源与环境管理中的应用4. GIS和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前景这份地理复习提纲包含了高考地理的核心知识点,建议同学们按照提纲进行系统的复习,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例题和历年真题进行强化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高中地理会考总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会考总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1 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级别:河外星系←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2、太阳系中距太阳由近及远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3、因为地球上有生物,所以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4、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基本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太阳稳定的光照和地球安全的运行轨道;自身条件:(1) 地球有适中的质量体积,所以地球周围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2)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及地球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所以地球上有适中的温度;(3)地球上有液态水(能形成海洋)。

§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它可以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可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还可以通过人为转化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2、太阳活动的标志包括黑子和耀斑。

当太阳活动比较剧烈时,可以形成磁暴和极光现象,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可以诱发水旱灾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3 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自转周期若以太阳为参照物大约为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日;若以远离地球的某一恒星为参照物,则大约为23小时56分4秒,叫做一个恒星日日。

2、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公转周期大约为365天6小时9分10秒,叫做一个恒星年年。

3、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1)昼夜更替现象;(2)不同经度出现了不同的地方时,即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要早;(3)形成了地转偏向力,即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4、在空白图中绘制出直射光线、晨昏线,标注出直射点及夜半球,表示出地球自转方向。

5、地球公转与自转轨道的夹角叫做黄赤交角,其大小是23°26′。

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的变化等。

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

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

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的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称为天体。

(如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人造天体:宇宙飞船、人造地球卫星等)2.天体系统(1)(2)注意: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月球,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的公转具有的共同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3、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质量、体积可分为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三、存在生命的行星1、八大行星中只有地球才有生命存在。

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①太阳的稳定——提供光照条件稳定;②安全的运行轨道——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③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15℃);④体积质量适中→适宜的大气;⑤地球运动→原始海洋形成(液态水)。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成为太阳辐射。

3、太阳能量来源于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2)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来源于太阳能。

(4)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称为太阳活动,其主要类型和标志是光球层的黑子、色球层的耀斑,其发生的平均周期为 11年。

3、太阳活动的整体性表现为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包括(1)干扰大气中的电离层,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体积质量适中,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促进海洋的形成2、太阳活动标志:黑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3、自转地理意义:①产生昼夜交替现象;②产生地方时差异;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④地球椭圆体的形成。

4、公转地理意义:①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③四季的交替;④五带的分布。

56、昼夜长短纬度分布规律纬度分布规律:①赤道处始终昼夜平分: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②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

③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赿高,昼赿长,另一半球相反。

④太阳直射点地赤道与南、北(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极昼、极夜现象范围也经历了不断扩大、缩小的过程。

7、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纬度分布规律:春秋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8、我国太阳能最丰富地区及原因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汽少,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9.我国太阳能贫乏地区及原因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因为阴雨天多,云雾大,较多地削弱了太阳辐射10.昼夜的成因地球是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地球持续不断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11、目前人类对宇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主要内容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12、太阳的结构(里-------外)光球、色球、日冕13.九大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14.宇宙探测的重要意义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15.太阳能量和地热能的来源太阳辐射能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地热能来自地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16.太空垃圾的内容工作寿命终止的航天器,因意外或有意爆炸产生的碎片,以及航天员扔出飞船舱的垃圾17.清除太空垃圾的措施将停止工作的卫星推进到其它轨道上去,以免同正常工作的卫星发生碰撞;用航天飞机把损坏的卫星带回地球,以减少空间的大18、地球上生命物质产生的重要条件?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内部条件: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原始海洋的形成。

19、电离层和臭氧层分别在哪一层大气层?高层大气,平流层20、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组成分别是什么?原始大气:二氧化碳、甲烷、氢、一氧化碳、水现代在气:氮气、氧气。

21、小行星带在哪两个行星轨道之间?火星,木星22、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公式:H=90度—纬度之差。

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1、大气的成分、作用。

大气组成:干洁空气(氮、氧、臭氧、二氧化碳)、水气、固体杂质。

大气作用:氮: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水汽:水汽的相变,产生了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并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固体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形式:吸收作用、反射作用、散射作用。

3、大气的保温效应大气对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气辐射中的大部分能量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成射向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从而起到保温效应。

4、大气水平运动作用力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注意方向)56、1月、7月北半球气压中心形成⑴低气压带被切断,在北纬6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冷却快,形成蒙古、西北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蒙古、西北利亚冷高压切断,使副极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大西洋上冰岛低压和北太平洋上阿留申低压。

⑵高气压带被切断,在北纬3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受热快,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印度低压最为突出,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印度热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的亚速尔高压。

7、冷暖锋对我国天气影响冷锋:大多数的降水,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节大风沙暴寒潮暖锋:华南地区春暖多晴,春寒雨起8、形成气候的因子:形成气候的因子:①、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②、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③、大气环流;④、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9、臭氧层破坏危害臭氧层破坏危害: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破坏农林牧渔业、加剧全球变暖。

10、酸雨危害、防治酸雨危害: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及人体健康。

酸雨防治: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排放;有效措施: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11、地球大气由什么组成?干洁空气水气杂质12、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哪几个部分?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13、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注意原因)14、平流层特点:气温随高度增高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注意原因)15、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热量的差异16、形成空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17、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18、平流层为什么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因为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所以离地面越高,气温越低19、流层为什么对流运动显著?该层下部热上部冷,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

20、地中海气候成因及特点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受西风控制温暖湿润夏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另外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气候要注意。

澳大利亚东北部为什么形成热带雨林气候?21、影响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人类活动。

22、球性的大气环流的作用: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23、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2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25、季风的特点: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26、冷锋过境时天气状况:阴天,下雨,刮风,降温冷锋过境后天气状况:气压上升高,气温下降,天气转好。

注意:暧锋。

27、室效应引发的问题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和平原,温带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28、治理温室效应的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植树造林29、治理酸雨的最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清洁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废气再利用)燃烧硫煤或其它清洁能源30、酸雨的危害水体酸化,影响鱼类生长乃至死亡酸化土壤,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及人体健康31、气候海洋性和大陆性的区别?从气温和日较差、年较差、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月份、降水量和降水的分配等等方面说明。

32、影响大气运动的主有力有哪几个?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33、北半球一月和七月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和海陆气压中心的分布状况。

一月大陆向南,海洋向北,大陆高压、海洋低压;七月大陆向北,海洋向南,大陆低压、海洋高压。

34、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增强,使气温升高。

35、酸雨和重酸雨的PH值是多少?5.6和4.536、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的原因是?由于地势高,大气的透明度高,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

37、东亚季风为什么最为典型?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东亚居于两者之间,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

因此,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38、说明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19世纪以来全球气温的变化。

地质历史时期:3次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历史时期(我国):4个温暖时期,4个寒冷时期;19世纪末以来:世界气温呈明显波动上升。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1、岩石按成因分为哪几种?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2.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的是什么?岩层化石3、地层和化石有什么作用?可以根据岩层中的化石来恢复地层顺序,从而确定地质年代。

人们据此可以推知沉积时的地理环境。

4、三大岩类的转化过程。

(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经过地表外力(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已生成的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经高温融化又变为岩浆岩。

5、地质作用中的内力作用主要来源是什么?表现为什么?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

表现为:地壳活动、岩浆运动、变质作用等。

6、地壳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分别会产生哪些现象?水平运动:会形成褶皱山系,裂谷或海洋。

垂直运动:海岭海沟。

7.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分别由哪两个互相做用而成?喜马拉雅山:亚欧和印度洋版块阿尔卑斯山:亚欧和非洲版块安第斯山:美洲和南极洲版块为什么背斜常成山岭,向斜常成为谷地或盆地?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8.外力作用表现为哪些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9.黄土高原为什么地表千沟万壑?(1)黄土质地疏松(2)地表植被多遭破坏,流水侵蚀严重。

(3)降水集中,多暴雨。

10.流水作用表现为?流水侵蚀、流水沉积、流水搬运流水侵蚀:如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的地形。

流水沉积:山区河流流出口形成山麓冲击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击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11.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是什么?水平方向:低纬度海区水温高于高纬度海区水温;同一海区水温,夏季高于冬季;同纬度海区相比,暖流过海区温度高于寒流经过海区;垂直方向: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1000米以下的水温基本不变。

12.海洋盐度分布规律是怎样的?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高低纬度递减。

13.影响盐度的有哪些因素?气候: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高蒸发量小于降水量---盐度低径流:有淡水汇入---盐度低无淡水汇入---盐度低洋流:暖流经过-----盐度高寒流经过-----盐度低结冰状况:冬季低,夏季高14.钱塘潮如何形成?(1)杭州湾口大内小,海潮进入后受地形影射涌高。

(2)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

15.大洋环流规律是什么?(1)副热带海区:北半球形成顺时针大样环流,南半球形成逆时针大样环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