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进度表

合集下载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4版》课程教学安排 高教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4版》课程教学安排 高教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4版》课程教学安排(供参考)(计划总课时80学时)一.课程定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维护计算机和主要的计算机外部设备,能够对计算机的主要部件进行故障诊断、故障分析检测和主要部件的更换等专业能力。

本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一体化课程。

约总课时80学时。

二.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够充分考虑《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和《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劳动制度的要求。

2.能够掌握、调查客户的要求,尽可能满足客户要求。

3.能够分析计算机各部件的组成、类型和性能,正确选购使用计算机的部件。

4.能够制订并实施部件的拆卸、组装和调试计算机的部件。

5.能够正确使用维修计算机的工具、设备和材料。

6.能够按照正确的拆卸工艺进行整机的软、硬件安装和调试。

7.能够安装、调试、维护和使用计算机主要外部设备。

8.能够在工作中自觉提高安全和质量意识,遵守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

9.能够进行检查、评价组装、维护的质量并填写工作记录单。

10.能够与同事、客户、领导进行交流和沟通。

(二)能力目标1. 专业能力目标(1)正确使用计算机维护维修的工具、测试软件;(2)根据性能价格比高的原则合理选择计算机的各种部件;(3)能根据正确的工艺组装计算机各种部件;(4)能正确使用和维护计算机的主要外部设备;(5)能正确分析各种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并进行维护;(6)获得微计算机维修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2.方法能力目标(1)有自学能力、获取新工艺、新技术的能力;(2)利用网络、各种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3)自我约束、身心健康与管理能力;(4)制定工作计划、评价工作结果的能力。

3. 社会能力目标(1)工作中与职员、技术人员和领导交流、合作能力;(2)具有执行能力;(3)社会责任心和环境保护意识;(4)语言、文字表达能力;(5)尊纪守法、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进程计划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进程计划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进程计划表
1、课程概述
课程内容以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为基础,并结合大量的实践,系统的介绍了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相关知识。

书中的前半部分主要讲解电脑硬件全接触,电脑DIY,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电脑硬件管理,办公自动化设备,电脑维护与优化,详细的讲解操作系统原理、安装、使用和故障排除等知识。

2、教学目标
本课程以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为重,深入浅出的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讲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相关知识,而且对软件系统的管理、维护和故障排除都得心应手。

最终达到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机各组件的识别,可以组装和拆卸一台计算机,能够准确的判断、排除计算机的软、硬件故障等目的。

3、最低课时安排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最低总计学习课时为54课时。

其中理论课上课课时为36课时、实验课时为18课时。

各章节最低课时安排如下表所示:
4、授课与考核大纲
在进行理论课授课时,请根据各章讲述内容的要求,及时准备相应的演示用设备,在理论课教室中进行演示。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授课与考核大纲如下表所示。

我们对本课程的具体授课内容会提供教案,并在教案中标明知识点讲述要点,详细内容请参考教案。

电脑组装与维护教案(第一学期)

电脑组装与维护教案(第一学期)

博美职业技术学校全日制计算机专业课程教案(高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授课老师:林思夺授课时间:第1周~第12周第2周教学内容:绪论(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2.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3. 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

4.了解计算机各个配件的作用。

5.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教学分析与准备:1.教学重点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

2.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机各种软件的相互关系。

3.教学策略:实例教学,使用实物进行演示讲解。

4.课时安排:2课时:2课时理论5.教学环境:电脑室。

学习过程:二、微型计算机系统基本结构提问:同学们知道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叫什么名字?学生思考、看书、回答;教师总结: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中的信息按需要可以随机地读出,也可随机地写入和修改,但在断电后不再保留原信息。

只读存储器的信息在一般情况下只能读出,不能写入和修改,在断电后仍保存原信息,是非易失性存储器,主要用来存放系统必须的基本程序。

三、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提问:微型计算机系统一般可以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请同学根据示图说出硬件系统包含哪些配件?学生思考、看书、回答;教师总结:微机的硬件系统由主机箱、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和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组成。

整个硬件系统采用开放式结构,各部件之间通过接口互相连接,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用户使用输入设备将外界的数据信息送入主机,主机进行处理,然后再通过输出设备输出给用户。

四、微型计算机软件系统提问:微型计算机系统除了硬件系统之外,就是软件系统,软件系统都包括什么?学生思考、看书、回答;教师总结:微型计算机软件系统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运行维护软件及应用软件等。

五、运行时的保养和维护提问:计算机怎样开机、关机才是正确的?学生思考、看书、回答;教师总结:小结:1、机箱的主要部件组成。

2、使用电脑时的注意事项。

第3周教学内容:畅选计算机零部件(一)(认识和选购主板、CPU)教学目标:1.基本知识(1)认识主板、CPU的性能。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侧重于实践的学科,可作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电子类专业、自动化控制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介绍最新微型计算机系统各个组成部件的结构、特点、常见型号及主要性能,计算机硬件组装与调试,计算机软件安装与维护,计算机常见故障的检测与维修技巧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1.认识微机的所有组成部件,了解各种板、卡有关背景知识,掌握各种硬件技术的发展趋势2.掌握微机常用外设的安装与设置3.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步骤与调试方法,能组装较高质量的机器4.掌握微机软件系统的安装方法及常用维护软件的使用5.能对微机主要部件及软件系统进行维护6.能分析微机系统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能判断和处理计算机的常见故障7.能达到参加“计算机调试员技能大赛”、“计算机调试员职业技能考证“计算机维修工职业技能考证”及“计算机硬件工程师认证”的技能要求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课堂讲解与实际安装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

三、学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总学时为54课时,具体学时分配可参照下表:学时分配建议表在36课时的实践教学中,共计划安排7个实训项目,具体学时分配可参照下表:四、课程教学内容1.微型计算机概述【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状况2.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系统的组成3.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分类4.理解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指标【重点难点】1.重点:●微机的主要厂商和品牌●计算机硬软件系统的组成2.难点:●各阶段微处理器的特点1.1微型计算机的发展1.2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2.多媒体微机的基本硬件系统【教学目标】1.了解AT机箱与A TX机箱的区别、AT电源和ATX电源的特点2.认识主板的结构、类型,芯片组的性能以及主板的选购技巧3.掌握CPU品牌、型号,CPU的性能参数及识别方法4.理解内存的类型、性能指标,以及选购技巧5.掌握软驱、硬盘、光驱的品牌、类型、性能指标及连接方法6.认识键盘与鼠标的结构、分类及选购方法7.理解显卡与显示器的分类、主要性能指标、及选购原则8.认识声卡的结构和作用以及音箱的种类【重点难点】1.重点:●AT电源与A TX电源的识别●主板上各组成部件的作用及主板的分类●CPU架构类型及性能指标●外存的连接及主从盘的设置●显卡的类型、显卡和显示器的性能指标及显示器的选购2.难点:●CPU外频、倍频、工作电压的设置●硬盘、光驱的主从设置及双硬盘的安装●CPU、内存条的真伪识别2.1主板2.2 中央处理器CPU2.3内存2.4显卡与显示器2.5声卡与音箱2.6软驱、硬驱及光驱2.7键盘和鼠标2.8 机箱与电源3.多媒体计算机的外围设备【教学目标】1.掌握打印机的种类、特点及日常维护方法2.理解扫描仪的工作原理及安装与使用方法3.了解数码相机的性能指标和维护方法【重点难点】1. 重点:●各类打印机的优缺点●扫描仪的安装●数码相机的维护2. 难点:●打印机的工作原理●数码相机的性能指标3.1打印机3.2扫描仪3.3数码照相机4.多媒体计算机的组装与调试【教学目标】1.了解组装微机的注意事项2.掌握计算机的组装方法3.理解CMOS的设置方法4.掌握装机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5.认识硬盘的分区过程6.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安装方法【重点难点】1.重点:●CPU、内存条、主板及硬盘的安装●硬盘、软驱、光驱数据线的连接●BIOS和CMOS的区别与联系●操作系统的安装2.难点:●CMOS的设置●硬盘分区●设备驱动程序的安装4.1多媒体计算机组装前的准备及流程4.2多媒体计算机的组装4.3 CMOS的设置4.4硬盘的分区4.5硬盘的逻辑格式化4.6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安装5.多媒体计算机常见故障【教学目标】1.了解微机的维护和保养知识2.认识计算机病毒的特点、种类、预防与清除3.理解微机主要部件的维护方法4.理解计算机软件维护方法5.掌握计算机常见软、硬件故障的处理方法6.了解计算机性能的检测方法【重点难点】1.重点:●微机主要部件的维护●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清除●计算机常见故障的处理2.难点:●硬盘、软驱、光驱、显示器的维护●主板、硬盘及显示系统常见故障处理●计算机软件故障的处理●计算机检测软件的使用5.1多媒体计算机的日常维护5.2计算机的硬件维护与故障处理5.3计算机的软件维护与故障处理5.4多媒体计算机的检测五、教材使用建议理论教材建议选用21世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计算机类系列教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白景让主编,书号ISBN7-5606-12512;实践教材建议选用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实践教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傅宝玉主编,书号ISBN7-5844-4830-3/TP.208;参考教材可选用下列教材:(1)《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谭浩强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案一、课程定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包括计算机维修员、计算机销售员和计算机系统维护员。

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动手性,依托现有的实训条件和实训基地,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现代计算机组成结构和内部部件的连接,熟练掌握微机的装机过程和常用软件的安装调试,以及理论联系实践,在掌握微机维修维护方法的基础上,判断和处理常见的故障。

该课程侧重培养研究者计算机组装与系统维护的操作技能,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生的研究模式应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达到人人能动手操作实的目的。

由于计算机发展迅速,本课程知识更新太快,要求在研究中适时增加新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二、课程总目标通过研究《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计算机主机部件与外设的技术指标、工作原理和选购方法;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步骤;掌握BIOS的基本设置与操作系统的安装使用;掌握计算机常见软硬件故障诊断和处理;掌握常用测试软件和维护软件的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具备正确选购计算机配件的能力;具备计算机硬件组装和检测能力;具备处理常见BIOS错误信息能力;具备对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操作,安装操作系统的能力;具备分析处理计算机常见硬件和软件故障的能力。

3)职业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好学的态度;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操作规范的良好作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

4)终极目标:具备企业计算机管理员等相关工作岗位必备的基础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够独立完成企业计算机的维护工作。

三、重点、难点章节及内容项目1:了解计算机系统(2学时)教学要求:1、了解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的四个阶段。

2、了解计算机的特点以及分类和应用。

3、掌握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4、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笔记本、一体机以及IPAD。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交通通信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联网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也是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必需的一项职业技能。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学生能够掌握现代计算机的原理、主要硬件知识、计算机的配置与选购、计算机的组装、操作系统的安装、常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和笔记本常见故障的处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开设的实训课程,能对计算机常见的软、硬件故障做出判断和处理。

2.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目标,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能掌握现代计算机的组成和结构,掌握微机的硬件组装过程和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安装和调试,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在掌握了微机常见故障维修维护知识的基础上,能判断和处理常见故障,能够适应信息服务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系统安装维护岗位,以及其它计算机应用职业岗位。

从企业的工作实际出发,以班为单位进行公司实体运营化,以组为单位进行企业部门实体化,每个工作任务都是遵从提出任务、效果展示、解决方案、操作步骤的过程,带领学生逐步完成,通过这些任务全面训练学生在实际的企业环境中工作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四、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时分配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构成和安装,基本部件原理和技术指标,操作系统概况和维护工具,系统维护维修技术和硬件软件故障诊断排除方法等内容。

教学难点:计算机整机的拆卸及安装,各种跳线的安装,硬盘的开盘操作,网线的掐设,BIOS启动次序的设置及完全版操作系统的安装,ghost软件包的使用。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相关课程的衔接前导课程为:《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平行课程为:《现代通信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后续课程为:《程控交换技术》、《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TCP/IP 路由交换技术》。

六、实验教学七、其它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教学进度表电脑主板维修从入门到精通

教学进度表电脑主板维修从入门到精通
6
实训一:如何使ATX电源独立启动,并测量ATX各接线静态电阻和电压(周一电子班1号~21号;周三电子班22号~31号、33号~37号、通信班1号~5号;周五通信班6号~14号、16号~26号)
7
实训一:如何使ATX电源独立启动,并测量ATX各接线静态电阻和电压(周一通信班27号~48号)实训二:热风枪在主板维修中的应用(周三电子班1号~21号;周五电子班22号~31号、33号~37号、通信班1号~5号)
10
实训三:电烙铁在主板维修中的应用(周一通信班27号~48号)
本课程期末知识要点总结,复习和答疑
周次
教学内容、作业及测验安排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本进度表的内容将根据学生学习过程所掌握的程度而可能有所变化。由于实训场地的限制,每个实训分成四个批次来完成实训。
任课老师:郑学斌填表时间:2012.09.11系主任审批意见:
2
计算机启动过程;电脑主板原理分析与维修技术
精通篇主板架构;3VSB电路;CMOS电路;触发电路;
3
精通篇线性电源;开关电源;时钟电路;复位电路
电脑主板原理分析与维修技术BIOS和代码卡
4
国庆中秋
5
精通篇接口电路;主板的维修方法;电脑主板维修精
电脑主板原理分析与维修技术点介绍:故障分类;维修方法;常见故障检修
泉州理工职业学院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课程名称: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技术/电脑主板维修总学时:60周学时:6
年级:2011级系:车辆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班级:一班学生数:80人
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总学时周学时学分: 72/8/4.考核方式:考查.开课院(系):计算机系.面向专业:计算机教育.对应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名称:二、课程性质与目标.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立足于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强调实践应用能力。

. 课程目标:强调全面、具体、恰当且具有针对性的个人综合能力培养,不仅关注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同时关注学生的方法与社会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分类、结构、工作原理、参数,硬件的选购和安装,参数设置,硬盘的初始化,设备驱动程序的安装和设置,操作系统的安装和设置,系统的测试,微机的维护及常见故障的判断和排除等内容。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我学习能力。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微型计算机概述(一)教学的基本要求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分类。

(二)教学具体内容.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实训:微机外部线缆的连接(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四)考试内容及要求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第二章(一)教学的基本要求了解的发展历史,的分类、结构、基本工作,的主要参数掌握主流介绍及选购。

(二)教学具体内容.的发展历史.的分类、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主流介绍及选购.散热器. 实训——的安装、拆卸与检测(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的发展历史.掌握的分类、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掌握主流介绍及选购(四)考试内容及要求了解的发展历史,掌握的分类、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

第三章主板(一)教学的基本要求了解主板的分类,掌握主板的组成结构,掌握主流芯片组,掌握主板中的新技术,主板的选购。

(二)教学具体内容.主板的分类.主板的组成结构.主流芯片组.主板中的新技术. 主板的选购. 实训——主板的安装和拆卸(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主板的分类.主板的组成结构. 主流芯片组(四)考试内容及要求掌握主板的分类,主板的组成结构,主流芯片组。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进度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进度表
6.能进行文件共享设置
1.了解光盘启动计算机的方法
2.了解WindowsXP无忧万能启动盘
3.了解WindowsXP操作系统
4.了解硬件驱动程序
5.了解相关网络参数
6.文件共享
WindowsXP操作系统的安装(现场展示、操作考核)
9
4
安装WindowsXP
计算机软件系统
1.能在裸机的第2主分区上安装WindowsXP操作系统
1.了解计算机输入输出接口及常用外围设备的类型及接口
2.掌握进行客户需求分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掌握《计算机组装配置单》的编写规范和要求
计算I/O接口及常用外围设备的类型及接口(现场展示、实训报告)
4
6
计算机硬件组装
计算机硬件系统
1.掌握计算机组装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步骤
2.能根据《计算机组装配置单》完成计算机硬件组装
1.了解相关DOS命令
2.了解GHOST相关知识
3.了解数据备份和恢复
4.了解硬盘之间的数据复制
硬盘数据备份及恢复(现场展示、操作考核)
13
4
GHOST高级应用
计算机单机维护系统
1.能创造DOS环境
2.能建立批处理文件
3.能用GHOST命令行参数进行分区或硬盘数据备份
4.能用GHOST命令行参数进行分区或硬盘数据恢复
6.能进行用户管理并合理分配用户权限
7.能进行文件共享设置
1.了解WINXP操作系统
2.了解WIN2000和WINXP的区别
3.了解WINXP用户管理及权限
4.了解WINXP的桌面、屏幕分辨率、我的文档、收藏夹
5.了解WINXP的屏幕保护程序及电源管理
6.了解WINXP的注册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设计及课时分配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设计及课时分配
设计二个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1:BIOS的基本设置。
通过实验室讲授与实验的方法进行BIOS设置,特别是系统启动顺序的设置及密码的设置等。
教学活动2:BIOS错误信息和解决方法及BIOS升级
学习BIOS错误信息和解决方法及BIOS升级。
3
5
操作系统安装、备份与还原
学习情境描述:
用户使用新组装的的计算机后,发现文件管理不太方便,提出装机时分区不合理,想对硬盘进行重新分区。然后安装操作系统和Ghost软件,实现系统的备份及恢复。
设计三个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1:常用软件下载、安装
下载并安装压缩与解压缩工具软件、下载上传工具软件、OFFICE办公软件,并使用之。
教学活动2:查杀病毒的软件的学习
讲解、讨论目前较流行的查杀病毒的工具软件的种类、功能、特点等。
教学活动3:查杀病毒软件的使用
学会使用KV3000、瑞星、Norton等工具查杀病毒的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这些工具软件的下载、安装、升级及参数设置。
教学活动3:拓展知识:各种品牌的硬件介绍。
通过多媒体教室、网络信息及电脑市场的调研,介绍各种品牌的硬件,使学生对此有所了解。
6
2计算机硬件ຫໍສະໝຸດ 装学习情境描述:某用户收集了一套旧配件,不知它们的型号,请你帮忙组装成一台能启动正常的电脑,并给出该电脑各部件基本资料型号。
设计三个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1:视屏教学短片的观看,让学生了解电脑装配线的流程及注意点。
播放电脑装配车间的装配电脑流水线的视屏,让学生了解电脑装配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2:拆分计算机。强调组件的整齐摆放和归类。
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进行计算机拆分。首先老师示范及讲解,然后学生根据步骤进行实验。

组装教学进度表

组装教学进度表
9月1日开学上课7日13日14日20日实践组装计算机bios设置中秋节放假1天21日27日实践bios设置硬盘分区和格式化28日10月4日国庆节放假3天15日11日dos操作系统实践dos操作系统12日18日19日25日26日11月1日9日15日16日22日13计算机故障诊断与排除开机故障14计算机故障诊断与排除硬件故障15计算机故障诊断与排除软件系统故障16外部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一17外部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二18复习19期末考试期末考试20工作总结学期结束工作23日29日30日12月6日7日13日14日20日21日27日元旦放假1天按省政府规定安排4日10日11日17日
9月1日开学,上课
学习计算机组件及其安装方法 实践——组装计算机、BIOS设置 实践——BIOS设置、硬盘分区和格式化 实践——硬盘分区格式化 Dos操作系统、实践——Dos操作系统 安装操作系统、驱动程序 安装应用软件、实训——软件安装 计算机网络互联 计算机安全、期中复习 期中考试周 计算机外部设备安装 计算机故障诊断与排除——开机故障 计算机故障诊断与排除——硬件故障 计算机故障诊断与排除——软件系统故障 外部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一) 外部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二) 复习 期末考试 工作总结
元旦放假1天 (按省政府规定安排)中秋节放假1天国庆节源自假3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
学期结束工作
2008 — 2009 学年第 一 学期教学进度表
科目: 科目: 日 期 计算机组装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 内
范志光 容 军训
2008 年 9 月 备 注
31日—9月6日 7日—13日 14日—20日 21日—27日 28日—10月4日 15日—11日 12日—18日 19日—25日 26日—11月1日 2日—8日 9日—15日 16日—22日 23日—29日 30日—12月6日 7日—13日 14日—20日 21日—27日 28日—1月3日 4日—10日 11日—17日

计算机软硬件维护课程教学进度表

计算机软硬件维护课程教学进度表
8
一、利用windows自带系统工具进行清理和优化
二、其它优化软件使用简介
三、清理注意事项
四、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2
课件讲解+现场演示
第十六周
9
一、电脑购置流程
二、品牌还是diy
2课Biblioteka 讲解+实物演示第十七周9、10
三、了解市场行情,避免受骗上当
一、为什么要学习芯片级维修
2
课件讲解+现场演示
第十八周
10
第四周
3
一、操作系统简介
二、windows系统发展史
三、windows系统启动过程(以xp为例)
四、windows系统自带管理、优化工具
2
课件讲解+flash演示
第五周
3
五、注册表应用
2
课件讲解
第六周
4
一、硬盘管理
2
课件讲解+现场演示
第七周
4
二、安装前的准备
三、最常用的两种安装方式
2
课件讲解+现场演示
计算机软硬件维护课程教学进度表
填表教师:常曦学时:36学分:2
周次
课程章节
教学内容
授课
学时
教学方式
第一周
1
一、维护的定义和分类
二、用户级维护的基本思路
维护工具的使用
2
课件讲解+实物演示
第二周
2
一、个人电脑硬件组成
二、认识每个部件
2
课件讲解+实物演示
第三周
2
三、Bios应用
四、计算机硬件启动过程
2
课件讲解+实物演示
第八周
4
四、系统备份与一键还原
五、数据备份简介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能根据需求正确调节主频、倍频、COMS等跳线
3.能识别内存类型、容量及速度
4.能识别硬盘类型、容量、转速及接口
5.能根据需求调节硬盘主/从跳线
1.了解主板型号及接口
2.掌握主板上各种跳线设置方法
3.了解内存参数
4.了解硬盘参数
5.掌握硬盘跳线设置方法
主板、CPU、内存、硬盘计算机硬件的识别及跳线设置(现场展示)
4.掌握工作站上进行网络恢复的批处理文件的编辑、调试技巧
5.掌握服务器上GHOSTSERVER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制作机房网络恢复系统(现场展示、操作考核、实训报告)
16
进入辅导、复习阶段
本学科全知识点
4.了解CMOS默认参数和优化性能参数载入方法
5.了解用户及超级用户密码的功能及修改方法
CMOS参数设置(操作考核、实训报告)
6
8
硬盘分区工具FDISK
计算机软件系统
1.能用FDISK查看分区信息
2.能用FIDSK建立主分区、扩展分区及逻辑分区
3.能用FDISK修改分区容量大小
4能用FDISK删除主分区、扩展分区及逻辑分区
8
10
安装WindowsXP
计算机软件系统
1.能在裸机上安装WindowsXP操作系统
2.能安装WindowsXP环境下的主板驱动程序及硬盘加速程序
3.能安装WindowsXP环境下的显卡、声卡、网卡等硬件驱动程序
4.能安装WindowsXP环境下的USB通用串行总线驱动程序
5.能设置网络通讯协议、IP地址、子网掩码等网络参数
2
4
认识电源、软驱、光驱、网卡、声卡、显卡
计算机硬件系统
1.能识别电源类型及各种接头
2.能识别软驱类型及接口
3.能识别光驱类型、倍速、接口及跳线
4.能识别网卡类型、速度及接口
5.能识别声卡/显卡类型及接口
1.了解电源/软驱/网卡/声卡/显卡类型、速度及接口
2.了解光驱类型、倍速及接口
3.掌握光驱跳线设置方法
1.了解相关DOS命令
2.了解GHOST相关知识
3.了解数据备份和恢复
4.了解硬盘之间的数据复制
硬盘数据备份及恢复(现场展示、操作考核)
13
4
GHOST高级应用
计算机单机维护系统
1.能创造DOS环境
2.能建立批处理文件
3.能用GHOST命令行参数进行分区或硬盘数据备份
4.能用GHOST命令行参数进行分区或硬盘数据恢复
3.能在工作站的“制作恢复系统的主分区”上编辑用于网络恢复的批处理文件
4.能用GHOST制作操作系统所在分区的备份并传送至服务器上
5.能在服务器上用GHOSTSERVER广播工作站备份文件实现机房网络恢复
1.了解文件共享及网络间文件传输技巧
2.了解DOS下TCP/IP协议的使用方法
3.了解DOS下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的设置方法
3.能根据故障现象找到硬件故障原因并排除硬件故障
4.团结协作能力
5.语言表达能力
1.了解计算机组装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步骤
2.了解常见计算机硬件故障现象的引发原因
3.计算机组装的安全规范
组装一台计算机(操作考核、实训报告)
5
10
BIOS设置
计算机软件系统
1.能进入BIOS设置界面、保存BIOS参数设置并退出设置界面
5.能用FDISK激活/取消激活主分区
1.了解硬盘结构信息
2.了解硬盘分区一般原则
3.了解文件管理机制
4.掌握分区软件FDISK的使用方法
硬盘分区(操作考核、实训报告)
7
4
硬盘分区工具PQMAGIC
计算机软件系统
1.能用PQMAGIC查看分区信息
2.能用PQMAGIC建立主分区、扩展分区及逻辑分区
3.能用PQMAGIC修改分区容量大小
4能用PQMAGIC删除主分区、扩展分区及逻辑分区
5.能用PQMAGIC激活/取消激活主分区
6.能用PAMAGIC合并分区
1.了解硬盘分区软件FDISK和PAMAGIC的区别
2.了解硬盘分区软件PAMAGIC的应用前提条件
3.了解文件管理机制
4.掌握分区软件PQMAGIC的使用方法
硬盘分区(操作考核、实训报告)
3.了解全屏幕编辑命令EDIT使用技巧
4.了解批处理文件的编辑方法
5.掌握GHOST命令行参数的高级应用
制作单机恢复系统(现场展示、操作考核、实训报告)
15
8
计算机恢复系统
计算机恢复系统
1.能在工作站上分别激活第1/2/3主分区
2.能在工作站的相应主分区安装DOS操作系统并拷贝GHOSTH/等常用工具软件
4
安装WINXP
计算机软件系统
1.能在裸机的第3主分区上安装WINXP操作系统
2.能安装WINXP环境下的主板驱动程序及硬盘加速程序
3.能安装WINXP环境下的显卡、声卡、网卡等硬件驱动程序
4.能安装WINXP环境下的USB通用串行总线驱动程序
5.能设置网络通讯协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等网络参数
电源、软驱、光驱及各种板卡的识别及跳线设置(现场展示)
3
6
认识I/O接口、键盘、鼠标、显示器及其他外围设备
计算机硬件系统
1.能识别计算机输入输出接口
2.能识别键盘鼠标类型及接口
3.能识别显示器类型及接口
4.能识别打印机等常用外围设备的类型、接口
5.能进行客户需求调查分析
6.能编写《计算机组装配置单》
11
4
安装应用软件
计算机软件系统
1.能安装WINRAR等常用工具软件
2.能安装OFFICE2003等常用办公软件
3.能安装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等网站建设常用软件
4.能安装杀毒软件
5.能安装客户提出的其他应用软件
1.了解WINRAR等常用工具软件的用途
2.了解常用办公软件的相关知识
2.能设置、修改和删除计算机安全密码
3.能开启和关闭引导扇区病毒监测功能
4.能允许/禁止使用U盘、板载声卡等设备
5.能进行电源、内存、硬盘等设备优化设置
6.能设置光驱或U盘第一启动顺序
7.能清理BIOS参数设置
1.了解计算机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2.了解CMOS参数及修改、保存方法
3.了解计算机启动引导顺序
1.了解计算机输入输出接口及常用外围设备的类型及接口
2.掌握进行客户需求分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掌握《计算机组装配置单》的编写规范和要求
计算I/O接口及常用外围设备的类型及接口(现场展示、实训报告)
4
6
计算机硬件组装
计算机硬件系统
1.掌握计算机组装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步骤
2.能根据《计算机组装配置单》完成计算机硬件组装
8.能进行文件共享设置
1.了解WindowsXP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
2.了解WindowsXP网络服务
3.了解WindowsXP的动态主机分配协议
4.了解WindowsXP用户管理及权限
5.了解网关、域名解析DNS等相关网络参数
6.文件共享和传输
WindowsXP操作系统的安装(现场展示、操作考核)
10
3.了解网站建设常用软件的相关知识
4.了解计算机安全有关知识
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安装(现场展示、操作考核)
12
4
计算机维护软件GHOST
计算机单机维护系统
1.能进入DOS环境
2.能从DOS环境下调用GHOST
3.能用GHOST制作分区或硬盘数据备份
4.能用GHOST完成分区或硬盘数据恢复
5.能用GHOST进行分区到分区、硬盘到硬盘的对拷复制
6.能进行用户管理并合理分配用户权限
7.能进行文件共享设置
1.了解WINXP操作系统
2.了解WIN2000和WINXP的区别
3.了解WINXP用户管理及权限
4.了解WINXP的桌面、屏幕分辨率、我的文档、收藏夹
5.了解WINXP的屏幕保护程序及电源管理
6.了解WINXP的注册表
7.文件共享和传输
WINXP操作系统的安装(现场展示、操作考核)
5.能用GHOST命令行参数进行硬盘间数据对拷复制
1.了解相关DOS命令
2.了解GHOST常用命令行参数
3.了解数据备份的压缩、速度等参数设置
4.了解数据恢复的硬盘或分区数字代号
利用命令行参数进行硬盘数据备份及恢复(现场展示、操作考核)
14
8
制作恢复系统
计算机维护系统
1.能分别激活第1/2/3主分区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进度表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课程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教学主体: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专业2012级1班任课教师:鲁相升
单元
序号


教学目标和主要教学内容
单元标题
能力训练项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其它内容
(含考核评价)
1
6
认识主板、CPU、内存、硬盘
计算机硬件统
1.能识别主板型号及各种接口
6.能进行文件共享设置
1.了解光盘启动计算机的方法
2.了解WindowsXP无忧万能启动盘
3.了解WindowsXP操作系统
4.了解硬件驱动程序
5.了解相关网络参数
6.文件共享
WindowsXP操作系统的安装(现场展示、操作考核)
9
4
安装WindowsXP
计算机软件系统
1.能在裸机的第2主分区上安装WindowsXP操作系统
2.能在相应主分区安装DOS操作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