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计数的意义及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1)
血小板减少(1)血小板减少是指血液中血小板数量过少的情况,也被称为血小板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小板减少症候群。
在正常情况下,血小板的数量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它们起着止血作用,保护身体免受外伤的伤害。
然而,当血小板数量减少时,身体就失去了这种保护,易于出现出血和瘀伤等症状,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一、血小板减少的原因1. 免疫性疾病免疫性疾病通常是由于人体内的异常反应导致的,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自己的血小板,导致其数量减少。
2. 骨髓疾病骨髓是人体内生产血小板的地方,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骨髓产生的细胞异常或数量不足,就会出现血小板减少。
3. 感染有些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抵抗力减弱,从而导致血小板减少。
4. 合成障碍血小板的合成与某些细胞和蛋白质的生产和合成有关,如果身体内这些物质缺乏,就会影响血小板的数量,甚至导致血小板减少。
二、血小板减少的症状1. 皮肤瘀伤和出血身体内缺乏足够的血小板时,皮肤容纳更少的小血管,容易受到皮下敲击和擦伤。
在病情严重时,呕血、症状性降温和静脉曲张等更严重的出血现象可发生。
2. 体温升高由于血小板的减少,可能导致血管受损,过多的血液保留在体内,导致人体体温升高。
3. 疲劳和晕眩血小板减少会降低氧气和营养的供应,导致疲劳和晕眩等症状。
三、怎样治疗血小板减少?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血小板增加制剂或激素,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来补充血小板数量,以迅速控制病情。
2. 输血在血小板数量特别少的情况下,可以输血以增加血小板数量,但是这种方法仅适用于非常严重的情况,并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
3.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通常是在其他疗法无效时进行的,主要包括脾切除和骨髓移植等。
总之,血小板减少会影响到身体的正常功能,所以应该不轻视。
及早发现病因,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增强抵抗力,有助于恢复健康。
血小板计数标准范围
血小板计数标准范围血小板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所含血小板的数量,通常用于评估血液的凝血功能和判断出血或凝血异常的疾病。
血小板计数标准范围是指正常人群中血小板计数的参考范围,一般来说,血小板计数标准范围是在每立方毫升血液中含有150-400亿个血小板。
但是,这个范围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因为不同的实验室和仪器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参考范围。
在临床上,血小板计数的标准范围可以作为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血小板减少或增多的重要依据。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会导致出血倾向,如皮肤淤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甚至严重时可能引发内脏出血。
而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计数高于正常范围)可能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
除了用于评估患者的疾病情况外,血小板计数标准范围还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
比如在化疗或放疗过程中,医生会通过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来评估治疗的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采取其他治疗措施来保护患者免受出血风险。
而对于一些需要抗凝治疗的患者,如果血小板计数高于正常范围,可能需要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或进行其他干预措施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可以帮助维持正常的血小板计数。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品,有助于促进血小板的生成和功能。
此外,适量运动和避免过度劳累也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小板计数。
总之,了解血小板计数标准范围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和及时发现疾病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以保持正常的血小板计数和健康的身体状态。
血小板减少症分度标准
血小板减少症是血液疾病的一种,会影响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症状。
血小板减少症的严重程度可以根据血小板计数来进行分度,具体标准如下:
1.轻度减少: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身体在受到外伤时,容易
出血较多,不好止血。
治则: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中药辨证治疗,定期观察。
2.中度减少:血小板计数在20~50×10^9/L之间,皮肤可有出血点、淤青、瘀
斑,但没有明显的出血症状。
治则:找到原因,选择中药或者中西结合治
疗,定期观察。
3.重度减少:血小板计数在10~30×10^9/L之间,皮肤可出现广泛出血点,瘀
斑,明显的尿血,黑便等,体内可出现水肿,部分人群会出现爆发性出血。
治则:多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及时对症,中西结合治疗控制,定期复查。
4.极重度减少:血小板计数低于10×10^9/L。
请注意,以上标准仅为参考,如有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血小板计数的参考范围
血小板计数的参考范围1关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是医院检查中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也是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指标。
血小板计数是对血中小板(也叫血小板)数量的测定,以细胞计数/μl为单位,是测定人体血液粘稠性和凝血能力的最常用的技术指标之一。
2血小板计数的参考范围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健康管理常规医学检查指标标准》的规定,血小板计数的参考范围为:正常男性参考范围为150-350×10^9/L,女性为140-320×10^9/L。
3血小板低低血小板症(也称为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低于参考范围,较小疾病可达100×10^9/L以下,严重时甚至可达50×10^9/L以下。
血小板减少症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因素引起,有病毒性(病毒感染时可由毒性引起)、药物原因(如含有镍、钴、铁元素的药物均可导致血小板减少)、免疫原因(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淋巴瘤等)等原因及其他原因。
4血小板高高血小板血症是指血小板在1000×10^9/L以上,也有高血小板性疾病由慢性压力过度刺激和血小板激素过多引起,症状以疲劳、长期紧张和易受伤为主,临床表现多有出血性发热、发热性出血等症状。
5对血小板计数异常的护理血小板计数异常时,必须采取措施积极治疗,减少低血小板带来的出血风险,增强高血小板症带来的压力。
(1)对低血小板症,可根据病因采取对症治疗,一般采用补液、降压、抗病毒等措施,根据严重程度采取血液浆透析、促小板生成、透皮质醇(Prednisone)等治疗;(2)对高血小板症,若为由内分泌介质(如长链碳酸酯酶、松果体激素)疾病引起,可采取降低内分泌血清激素性疾病治疗,若因肿瘤、病毒等原因引起,可用抗病毒、肿瘤杀灭等治疗。
6对血小板计数异常的预防血小板计数异常是多种疾病的重要指标,要有效预防,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血小板计数异常,及早筛查,及早治疗等是预防的关键。
另外,要坚持正常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有效预防血小板计数异常。
准确计数血小板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准确计数血小板的方法及临床意义准确计数血小板是现阶段临床医学检验的关注热点,传统计数血小板数值不准确、结果不可靠等缺陷很大程度上损害了需求输血小板群体的切身利益,十分不利于医学检验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重视准确计数血小板方法及其本身所具有的临床价值意义便显的极为必要。
结合实际来看,血小板本身体积很小,且具有明显的无色、极易粘附等特质,往往在人体皮肤破损,血液流出时,血小板便会迅速粘附血管壁,所以一直以来血小板的采集检测难度也比较大,以往的很多采血或者计数方法,都无法达到准确计数血小板的效果;但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医学技术的全面完善,准确计数血小板也逐渐成为现实。
比如现在的免疫学测定和二维激光散射方法便可以达到准确计数血小板的目的。
1.准确计数血小板的方法1.1利用免疫学测定准确计数血小板目前准确计数血小板方法主要是以免疫学测定和二维激光散射来体现,其中免疫学测定最早自上世纪80年代末时出现,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该方法正式开始应用至临床实践中,这个过程中先以浓度对等荧光微球替换红细胞,之后求出血小板所占荧光微球的比例数值,再用所求数值乘荧光微球浓度,最终便可得到比较准确的血小板数,期间所使用主要设备即血液分析仪,按照相应流程选取质量参数达标的血液分析仪,直接计数荧光血小板,便可保障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完全达到预期。
1.2二维激光散射法准确计数血小板二位激光散射法准确计数血小板较之免疫学测定而言,现代化特征更加明显,其原理主要是按照同质性球体光散射MIE 理论,在球形状血小板逐个经过激光照射区域期间,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做实时测定,比如高角度观察细胞折射系数,低角度分析相应细胞大小等;以此达到精确计数血小板的目的。
且该方法可以在无需荧光标记抗体的基础上,通过二维散图有效区分测定血小板,使准确计数血小板的实效性和便捷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1.准确计数血小板的临床价值意义2.1准确计数血小板结果高于正常水平的临床价值意义(1)准确计数血小板结果高于正常水平的临床价值意义,最常见的即其为恶性肿瘤患者病情、预后情况提供了实时参考指标,比如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体内血液往往处于高凝状,以肺癌为例,晚期肺癌患者血小板增多的现象明显超过早期肺癌患者,且患者血小板增多往往也预示着相应患者预后不佳的风险会呈直线上升。
血小板的参考范围
血小板的参考范围血小板是一种血液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在出血时形成血栓以防止血管破裂。
血小板数量的不足或过多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了解血小板的参考范围是非常重要的。
血小板的生物学特性血小板生命期只有7-10天左右,主要由骨髓中的巨核细胞产生。
成熟的血小板体积小、形状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为2-3微米,密度大,不含细胞核和嗜酸性颗粒。
血小板是一种活跃的细胞,具有粘附,聚集,释放肽,生长因子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等功能。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是衡量血液中血小板数量的方法。
血小板计数的单位是每升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常用缩写为×10^9/L。
正常成人的血小板计数范围为150-400×10^9/L。
血小板计数受年龄、性别、人种、生理状态和一些疾病的影响。
血小板计数高于正常范围血小板计数高于正常范围,称为血小板增多症或血小板过多。
血小板过多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指血小板的增多是由于身体内部原因引起的,如骨髓疾病、脾切除术后或白血病等。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指血小板过多是由于身体外部原因引起的,如药物、炎症和其他疾病等。
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称为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小板不足。
血小板减少症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减少是由于身体内部原因引起的,如骨髓疾病、免疫异常和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等。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于身体外部原因引起的,如药物、感染和营养不良等。
血小板计数异常的临床意义血小板计数异常可能导致广泛的临床后果。
血小板增多会引起血栓形成,导致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如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和肺栓塞等。
血小板减少会导致出血性疾病,如自发性淤血、鼻出血、牙龈出血和消化道出血等。
因此,了解血小板计数的参考范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有用的信息。
结论总之,血小板计数是反映血液中血小板数量的重要指标,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血常规五分类了解血小板计数与凝血功能
血常规五分类了解血小板计数与凝血功能在医学领域,血常规是一项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用于评估身体健康状况。
其中,血小板计数与凝血功能是血常规的两个重要指标。
本文将就血常规中的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项指标的意义和临床应用。
一、血小板计数的重要性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小细胞片段,主要参与血栓形成过程。
正常人的血小板计数范围在150×10^9/L到450×10^9/L之间。
当血小板计数低于150×10^9/L时,被称为血小板减少症,而高于450×10^9/L则被称为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计数的异常可能与多种疾病和病理状态相关,例如:1. 出血性疾病:低血小板计数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引发容易出血的情况,如紫癜、血尿等。
2. 骨髓疾病:血小板计数异常常见于骨髓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3.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氨基比林等)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
因此,了解血小板计数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与血小板相关的疾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查。
二、凝血功能的意义凝血功能是指血液在受伤后形成血栓,并及时将伤口封闭以防止过多出血的能力。
血液凝固过程涉及多种凝血因子的相互作用,其中包括血小板和凝血蛋白。
正常的凝血功能可以防止异常出血,但如果凝血功能受损或过度活跃,就有可能出现异常的凝血现象,如血栓形成、血栓栓塞等。
通过血常规中的凝血功能检查,医生可以评估凝血系统的状态,了解患者的凝血情况。
根据检查结果,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进而指导治疗决策。
三、血常规五分类中的其他指标除了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血常规中还包括三个其他的重要指标,分别是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
1.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一部分,其数量的变化可以反映身体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状态。
正常白细胞计数范围在4×10^9/L到10×10^9/L之间。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Chinese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2008 Vol 14 No 6
血 小板 减 少症 患 者 血小 板 参 数检 测 的临床 意 义
陈 琼 ,朱 琦 ,潘 晓 骅 ,胡 钧 培 (1.上海 交通大学 医学 院附属 第九人民医院检验科 ,上海 200011 2.上海交通大学 医学 院附属第 九人 民医院血 液科 ,上海 200011)
blood cell analyzer.The platelet indices in these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further analyzed and statistically compared with healthy controls.Results That PLT and PC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ITP)and 24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AL)as well as 28 myel— odysplasia syndrome(MDS)cases.The platelet indices—platelet count(PIJT),plateletcrit(PCT),mean plate— let volume(MPV)and 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 )一were measured by Sysmex XE一2100 automated
with ITP,AL and MD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 group(P<0.01).In par ticular,MPV and PDW were signif 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ITP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 AL and MDS as well as the control group (P <0.01).Additionally,PDW were signif icantly raised in patients with AL and MD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 <0.01).There was no signif icant difference in MPV values among AL,MDS and control groups.
血小板减少症诊断标准
血小板减少症诊断标准血小板减少症(thrombocytopenia)是指血液中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疾病。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片段,主要起着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当血小板数量减少时,患者容易出现出血和瘀斑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准确诊断血小板减少症对于及时治疗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病史等因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血小板计数,正常成年人的血小板计数范围为150-400 × 10^9/L。
当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低于150 × 10^9/L时,即可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症。
但需要注意的是,血小板计数的临床意义还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2. 骨髓穿刺检查,骨髓穿刺检查是诊断血小板减少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骨髓穿刺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患者的骨髓中血小板的生成情况,以及排除其他血液病变的可能性。
3. 血小板功能检测,除了血小板计数外,血小板功能的检测也是诊断血小板减少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血小板功能检测包括出血时间、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粘附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血小板的止血和凝血功能,有助于进一步确认诊断。
4. 病史和临床表现,最后,诊断血小板减少症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来综合分析。
例如,患者是否有服用药物、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的诱因,以及患者是否出现明显的出血、瘀斑等症状。
总的来说,诊断血小板减少症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血小板计数、骨髓穿刺检查、血小板功能检测以及病史和临床表现等因素。
只有全面、准确地评估这些指标,才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从而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血小板减少症,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型和鉴别诊断,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综上所述,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指标和信息。
血小板计数知识点总结
血小板计数知识点总结血小板计数是指测定单位体积内的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检验指标。
血小板是一种没有细胞核的细胞片段,主要功能是在血液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正常的血小板计数范围在150-400×10^9/L之间,血小板计数异常可以反映机体内出现的一系列疾病和病理状态。
1. 血小板的生物学特点血小板是骨髓中巨核细胞的一种特殊细胞,它们是巨核细胞的片段,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个部位。
血小板的寿命大约为7-10天,在正常情况下,骨髓每天可以产生150-400亿个血小板。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在血液凝血过程中发挥作用,当血管受伤时,血小板会聚集在伤口处,释放一系列凝血因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 血小板计数的意义血小板计数是指测定单位体积内的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检验指标,对反映机体内出现的一系列疾病和病理状态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血小板计数,可以评估机体出血和凝血功能,反映出血小板增多或减少的情况,提示各种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
3. 血小板计数的检测方法血小板计数的检测方法通常采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进行测定,也可以通过显微镜直接计数的方法。
自动化血液分析仪是目前常用的血小板计数仪器,它通过核心技术实现对血小板的精确计数,准确性高,操作简便,可以满足临床需求。
4. 血小板增多的疾病和病理状态血小板增多可以反映出一些疾病和病理状态,主要包括下列几种情况:(1)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又称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表现为骨髓增生异常,导致血小板增多、红细胞增多和白细胞增多,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头痛、眩晕、视力模糊、皮肤瘙痒等症状。
(2)继发性血小板增多:在某些疾病和生理状态下,机体对血小板产生过多的需求,导致血小板增多。
这些疾病包括铁缺乏性贫血、恶性贫血、慢性肝病、肾病综合征、骨髓纤维化等。
(3)药物性血小板增多:某些药物可以直接刺激骨髓产生过多的血小板,导致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计数的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的临床意义
一、概述
1、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也是血细胞中最小的一种。
血小板具有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的功能和黏附、聚集、释放、促凝和血块收缩功能。
2、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是常用止凝血功能筛查指标之一,临床上常用血液分析仪测定单位体积内全血中血小板的数量,也可用显微镜计数法,流式细胞仪法测定。
二、参考范围
血小板计数参考值:(125~350)×109/L。
三、临床意义
(一)血小板计数生理性变化
1、正常人血小板数量随时间和生理状态的不同而变化,午后略高于早晨;春季较冬季低;平原居民较高原居民低;月经前减低,月经后增高;妊娠中晚期增高,分娩后减低;运动、饱餐后增高,休息后恢复。
2、静脉血血小板计数比毛细血管高10%。
新生儿出生时略低,2周后显著升高,6个月后可达到成人水平。
(二)血小板计数病理性变化
当血小板低于125×109/L时为血小板减低,血小板减低是引起出血常见原因。
当血小板计数超过350×109/L为血小板增多。
1、病理性血小板减少
①生成障碍: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肿瘤、放射性损伤、巨幼细胞贫血等
②破坏过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③消耗过多: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④分布异常:脾肿大、血液被稀释等
⑤先天性: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2、病理性血小板增多
①原发性: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②反应性: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急性溶血、肿瘤等
3、其他
外科手术后、脾切除等。
血小板计数的意义及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计数的意义及血小板减少症(总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血小班计数的意义血小板计数的概念是指计数单位容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为100~300×10^9/L。
血小板减少是引起出血时间延长,严重损伤或在激状态可发生出血。
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轻度损伤可引起皮肤粘膜紫癜,手术后可以出血;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常有自发性出血。
一般认为,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需要预防性输入血小板。
如果血小板计数>50×10^9/L,且血小板功能正常,则手术过程不至于出现明显出血。
1.血小板增多:当血小板计数>400×10^9/L时即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
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600×10^9/L,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
2.血小板减少:当血小板计数<100×10^9/L即为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坏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消耗过度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血小板减少症疾病简介血小板疾病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减少症)或功能减退(血小板功能不全)导致止血栓形成不良和出血而引起的. 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14万~40万/μl. 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表133-1).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然而血小板减少症不会像继发于凝血性疾病,那样表现出组织内出血(如深部内脏血肿或关节积血).也可能因遗传导致.男性发病,女性携带.(WAS综合症)与白血病区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出血,在发病前期,皮肤会出现针扎样红点,之后会发展成块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癜的大小不等,小的如黄豆粒,大的能达到手掌那么大。
血小板计数减少的临床意义分析及研究
血小板计数减少的临床意义分析及研究【摘要】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检验仪器也有了飞速的发展,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LT)检测原理及方法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在现实的临床检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误差,尤其在血小板计数减少的临床诊断中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就血小板计数减少的临床意义及误差原因进行分析及研究。
【关键词】血小板意义分析研究【Abstract】 With the high-tech era, testing equipment has also been rapid development of increasingly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platelet count (platelet count PLT)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detection has also been rapid changes, but in reality the clinical examination the inevitable process of the emergence of various errors, especially in reducing platelet count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erefor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latelet count reduction and error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research.【Key words】meaning analysis of platelet1 基础资料与原理1.1血小板形态血小板(platelet)正常形态呈两面微凸的圆盘状,直径1.5~3微米,新生血小板体积大,成熟者体积小,在血片上往往散在或成族分布,形态多数为圆形、椭圆形或略欠规则;胞质呈淡蓝或淡红色,分布均匀而相聚或分散与胞质中的紫红色颗粒[1]。
临床分析中的血小板计数意义和应用
临床分析中的血小板计数意义和应用血小板计数在临床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广泛应用,其可以提供有关血小板数量的关键信息,帮助医生确定诊断并指导治疗方案。
本文将从血小板计数的意义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血小板计数的意义血小板是血液中的核细胞片段,主要参与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
血小板计数是测定单位体积血液中血小板数量的指标,对评估机体止血功能和判定出血与血栓疾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1. 评估止血功能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机体止血功能的强弱。
当血小板计数过低时,机体出血风险增加;而当血小板计数过高时,机体易产生血栓。
因此,在手术前及术后出血风险评估、评估血小板功能障碍和遗传性或获得性出血性疾病时,血小板计数至关重要。
2. 判断出血与血栓疾病风险血小板计数可以帮助判断出血与血栓疾病的风险。
低血小板计数常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若伴有出血现象,提示出血性疾病的风险。
而高血小板计数则常见于血液系统疾病、炎症、肿瘤等情况,易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血小板计数的应用血小板计数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可用于多个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1. 诊断与鉴别血小板计数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帮助医生对一些疾病进行初步的诊断和鉴别。
例如,血小板计数在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肝病、肾病等方面的检测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参考。
2. 治疗指导血小板计数可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
例如,对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计数的监测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及引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于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动态监测可以评估治疗的疗效及预测预后。
3. 疾病预后评估血小板计数对某些疾病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例如,在某些恶性肿瘤中,高血小板计数与预后不良相关,可以作为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
总结:血小板计数在临床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广泛应用。
准确测定血小板计数可为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帮助评估机体止血功能、判断出血与血栓疾病风险,并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血小板检查项目
血小板检查项目血小板检查项目介绍:血小板检查项目是对血液中的血小板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用于诊断血小板异常。
血小板的基本功能是黏附、聚集、分泌、促凝血、血块回缩。
通过这些功能维持着正常人体的初期止血作用。
由于这些功能异常而导致的出血疾病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类,在有些疾病同时会有血小板功能异常和数量减少。
血小板检查项目正常值:100×109~300×109/L血小板检查项目临床意义:异常结果:(1)PLT-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减少:生成减少,如再障、急性白血病等。
破坏过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消耗过多: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等。
血小板分布异常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如脾大时,血液中可达90%以上的血小板储存在脾脏,导致血液中血小板轻至中度减少。
假性血小板减少:血样采用EDTA抗凝剂可诱导少数人(0。
1%)的血小板显著减低;血液中存在巨大血小板时,由于不能将其计数而假性减少。
这两种病例可见于巨血小板综合症。
注意:静脉血计数血小板结果稳定,干扰因素少。
末梢采血易导致血小板活化、聚集等。
(2)MPV-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脊髓造血功能受损时,MPV和PLT均减低:血小板破坏增多如ITP,MPV可增大;若脾切除,MPV和PLT均可升高。
骨髓造血功能评价:造血功能抑制时,MPV和PLT呈持续减低趋势,功能抑制严重,MPV越小;造血功能恢复时,MPV增高先于PLT升高。
MPV增大:巨血小板综合症等。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如感染、手术等,MPV正常。
(3)PCT-血小板比容凡是PLT和(或)MPV增高,均可导致PCT增大,如原发性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4)P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增大有意义,血小板体积大小越是不均一,PDW越大。
临床意义待进一步研究。
(5)P-LCR-大型血小板比率血小板可分为小、中、大、巨型四种。
大血小板增多主要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巨血小板增多见于巨血小板综合症。
严重血小板减少症诊断标准
严重血小板减少症诊断标准
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其临床诊断标准主要包括
以下内容:
1.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20×10^9/L为严重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标准。
此外,对于患有某些疾病或正在接受某些治疗的患者,即使血小
板计数高于此水平,也可能存在危及生命的出血风险。
2. 出血症状: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常常出现全身或局部出血症状,
如泛发性紫癜、皮下淤血、鼻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这些
症状的出现可提示患者已经进入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期。
3. 骨髓检查:骨髓检查是诊断血小板减少症的重要手段。
通过骨髓涂片、骨髓活检等方式,可以确定血小板生成的异常情况,并排除其他
与血小板减少相关的疾病。
4. 病因分析: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复杂,可能与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
少症、药物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感染、恶性肿瘤等因素有关。
因此,对于患有严重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病因分析,以制
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5. 动态监测:对于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需要对病情进行动态监测,
包括血小板计数、出血症状、骨髓检查等方面。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查血小板计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对于严重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手段。
血小板计数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血小板是一种无核细胞,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元素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参与血液凝块的形成,从而停止出血。
当身体受到损伤或出血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伤口处,形成血栓,止血和修复伤口。
1.评估出血风险:血小板计数低于150×109/L时,患者容易出现血小板功能异常,容易出血,例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
这种情况被称为血小板减少性出血倾向,严重时可导致严重出血并危及生命。
2.评估血液病:血小板计数异常是一些血液病的常见表现之一、例如,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疾病会导致血小板计数升高,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等疾病会导致血小板计数降低。
3.监测治疗效果: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疾病进展。
例如,对于血液病治疗后的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升高可能是治疗效果的一个指标。
4.预测疾病风险:一些研究发现,血小板计数异常与一些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的风险密切相关。
例如,高血小板计数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5.评估健康状态:血小板计数可以作为评估个体健康状况的指标之一、一般人的血小板计数与年龄、性别相关,如果血小板计数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身体出现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
当血小板计数高于正常范围时,可能暗示有一些健康问题或疾病的存在,比如炎症反应、感染、骨髓病变等。
而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时,可能表示有血小板生成减少或破坏过快的情况,比如骨髓抑制、免疫介导的凝血因子破坏等。
为了确定异常血小板计数的原因,医生通常会进一步检查患者的血液片子,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血细胞异常,并进一步进行骨髓穿刺等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
总之,正常的血小板计数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血小板计数异常可能暗示一些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存在,因此及早发现和诊治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怀疑自己的血小板计数异常,应尽快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和表现
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和表现1、血小板计数(PLT)介绍:血小板计数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数目。
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可保护毛细血管的完整性。
2、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值:(100~300)×10~9/L3、血小板计数临床意义:血小板计数有助于临床止血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增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恶性肿瘤、感染缺氧、创伤、骨折等。
(2)减少:见于以下情况:血小板生成减少(见于急性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小板破坏过多(见于原发性血血小板减少紫癜、血小板减少紫癜脾功能亢进等疾病;血小板消耗增加(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4、我自己的家人也曾患有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很低只有20多,去医院用强的松血小板略有上升,但一直上下波动不稳定,而且强的松副作用很大,整个人胖了一圈还特别能睡觉,偶然的机会听说康髓诺汤药对血小板减少疗效不错,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就用了一下,血小板稳中有升,一直再没出现过下滑的情况,而且纯中药的一点副作用也没有,到现在不到半年的时间,血小板数量与健康人一样了,身体的各项指标也正常了。
■血小板低有什么不适症状和表现1、皮肤呈现大小不等的青紫斑点或斑块,形状不一,按之不褪色,无瘙痒感,抚之不碍手。
可见于周身各处皮肤的任何部位。
2、除皮肤紫斑外,常伴有鼻衄、齿衄,甚至咳血、吐血、尿血、便血等症状;女性常伴崩漏,严重者出现中风(脑出血)。
3、可突然发生广泛而严重的皮肤粘膜紫癜,甚至大片瘀斑和血肿,皮肤瘀点多为全身性,以下肢为多,分布均匀,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可有血泡。
胃肠道及泌尿道出血并不少见,颅内出血少见,皮肤紫癜以下肢远端多见。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w 。
血小板参数指标对儿童血小板减少症病因分析的意义
血小板参数指标对儿童血小板减少症病因分析的意义姜林林;王欢;黄洁;杨剑敏;高原;张泓【期刊名称】《检验医学》【年(卷),期】2016(031)012【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PLT)相关参数[PLT计数、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大血小板比例(P-LCR)]对儿童PLT减少症病因分析的指导价值。
方法选择PLT减少患儿139例,其中明确诊断为特发性PLT减少症(ITP)4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19例、急性白血病(AL)9例、髓外肿瘤[神经母细胞瘤(N)、肝母细胞瘤(H)]27例、急性感染(INF)36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84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PLT相关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PLT计数、PCT 2个参数结论具有一致性,MPV与P-LCR 2个参数结论具有一致性,MPV参数结论具有相对独立性。
所有病例组PLT计数、PC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PV、P-LC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除AL组外,其余各病例组PDW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各病例组中,INF组PLT计数、PCT 2个参数较其他组高(P<0.05);INF组PDW、MPV 和P-LCR 3个参数较ITP组和AA组低(P<0.05)。
结论不同疾病组PLT相关参数具有不同的特点;PLT相关参数对指导PLT减少症病因的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总页数】4页(P1069-1072)【作者】姜林林;王欢;黄洁;杨剑敏;高原;张泓【作者单位】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62;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62;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62;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62;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62;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相关文献】1.血小板参数指标对儿童血小板减少症病因分析的价值 [J], 余强2.血小板参数指标对儿童血小板减少症病因分析的价值 [J], 赵会娟3.人类血小板抗体在不同年龄性别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表达及其治疗中的意义 [J], 张刘仟; 朱从奎; 尤建国; 顾小文4.调节性T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中的意义 [J], 闫彦睿;王志银;李培岭;赵东菊;范蕊;刘豹;石太新5.血小板参数指标对于儿童血小板减少症病因分析的价值探究 [J], 林映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小班计数的意义血小板计数的概念是指计数单位容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为100~300×10^9/L。
血小板减少是引起出血时间延长,严重损伤或在激状态可发生出血。
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轻度损伤可引起皮肤粘膜紫癜,手术后可以出血;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常有自发性出血。
一般认为,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需要预防性输入血小板。
如果血小板计数>50×10^9/L,且血小板功能正常,则手术过程不至于出现明显出血。
1.血小板增多:当血小板计数>400×10^9/L时即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
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600×10^9/L,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
2.血小板减少:当血小板计数<100×10^9/L即为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坏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消耗过度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血小板减少症疾病简介血小板疾病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减少症)或功能减退(血小板功能不全)导致止血栓形成不良和出血而引起的. 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14万~40万/μl. 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表133-1).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然而血小板减少症不会像继发于凝血性疾病,那样表现出组织内出血(如深部内脏血肿或关节积血).也可能因遗传导致.男性发病,女性携带.(WAS综合症)与白血病区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出血,在发病前期,皮肤会出现针扎样红点,之后会发展成块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癜的大小不等,小的如黄豆粒,大的能达到手掌那么大。
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部位一般在体表皮肤比较松弛的部位,如颈部、眼睛周围、下肢等,并伴有肿痛,严重的会在口腔黏膜部位出现紫斑。
血液中正常血小板数量为30万/立方毫米,患病时可减少到4万~5万,当血小板数量降至2万时,患者就有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血尿等,危及生命。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跟白血病的一些症状相似,有些患者认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就是种白血病,心理压力很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专家认为紫癜病是因为单纯的血小板减少使凝血功能出现异常,而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只是白血病的症状之一,白血病患者体内的白细胞、红细胞等都不正常,它们完全是两码事。
饮食治疗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在饮食上要保证各种营养成分的供给,宜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含微量元素铁较多的蛋类、牛奶、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海产品等。
食疗原则以补气养血,滋阴凉血、止血为主,以下几种食疗方,如能症食相符,多有疗效。
1.参莲粥:取人参9克,旱莲草9克,白糖适量,粳米60克。
先将人参发片炖熟;旱莲草洗净煎汤去酒量,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入锅,加水适量,先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粥,加入人参即成。
日服一剂连服数剂。
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
2.红枣羊胫骨糯米粥:取羊胫骨1根至2根,红枣20枚,糯米100克。
先将羊胫骨洗净敲碎,加水适量煎取汤汁,去骨后与淘洗干净的糯米和去核的红枣一同入锅,先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稀粥,调味后即可食用。
具有补脾养血、补肾益气的功效。
3.白茅根藕节煎:取鲜白茅根60克,鲜藕节60克。
将白茅根洗净,切段。
将鲜藕节将洗净切片,与白茅根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
上下午分服。
有清热凉血、收敛止血的功效。
4.花生米炖红枣:取花生米30克,红枣20枚。
半红枣洗净,与花生米同入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煨炖30分钟,即成。
上下午分服,饮汤,吃花生米,嚼食红枣。
具有补气摄血的功效。
5.蜂乳牛奶:取蜂乳20克,牛奶250毫升。
将牛奶倒入锅中,煮沸,晾至温热状态时,加入蜂乳,搅匀即成。
早晨与早点同时服用。
具有益气摄血、补精养血的功效。
医用处方【辨证】风火热毒,伤其血络,营血瘀滞,淫于腠。
【治法】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方名】犀角地黄汤加味。
【组成】犀角3克,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白薇10克,紫草10克,知母10克,沙参10克,生槐花30克,大青叶10克,板蓝根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谭家兴方。
中药处方(二)【辨证】脾阴虚,血燥,阴虚生内热,热伤络脉则血外溢。
【治法】养阴益脾,润燥,佐以清热,化斑。
【方名】加味脾阴煎。
【组成】生地10克,生白芍30克,旱莲草15克,山药20克,莲米15克,连翘10克,赤小豆30克,黄连6克,淡竹叶10克,五味子10克,枣皮10克,大枣10个,炙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袁尊山方。
中药处方(三)【辨证】血瘀于肌腠。
【治法】活血化瘀,佐以补脾滋肾。
【方名】加减紫癜方。
【组成】鸡血藤15克,丹皮15克,茜草15克,当归15克,大枣10克,茅根15克,旱莲草20克,三七粉5克(冲服),仙鹤草20克,山栀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处】孙伟正方凝血功能检测血小板在动、静脉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21世纪对血小板在凝血功能中的作用,尤其是对其聚集机制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从而导致了检测技术的发展。
总体上讲,血小板具有黏附、聚集、释放、促凝、血块收缩和维护血管内皮完整性等六大功能。
血小板功能检测可分为血小板一般功能测定、血小板黏附、血小板聚集及释放功能的测定和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等。
一般性PLT功能测定包括血小板计数、血块收缩试验(CRT)、全血凝固分析法(WBCA)(检测仪器:全血凝固分析仪)、活化凝血时间测定法(ACT)(检测仪器:凝血分析仪)、血小板计数比值(PCR)(血小板计数仪)、快速血小板功能分析法(RPFA)等,这些方法是临床评价血小板功能的较为常用的辅助手段。
血小板黏附试验一定量血液与一定表面积的异物接触后,即有相当数量的血小板粘附于异物表面,测定表面接触前后血小板数之差,可得出占血小板总数的百分率即血小板黏附率。
血小板黏附率增高提示血栓性疾病的存在。
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聚集功能是血小板的另一个重要生理特性,是指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黏附,显示活化的血小板相互作用成团的特征,是血小板参与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测定对于临床上诊断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PRP或全血中加入诱导剂连续搅拌能诱发血小板聚集,聚集反应有两相:I相:血管壁损伤部位血小板黏附,通过损伤的组织或红细胞释放出ADP所致。
特点是聚集发生迅速、可逆即聚集后的血小板又自行分离(称解聚);Ⅱ相:聚集是由血小板本身释放的ADP诱导发生的,特点是聚集过程缓慢、不可逆。
血小板聚集检测原理是在PRP中加入诱导剂,使血小板聚集,而使血液浊度发生相应改变,根据描记曲线计算出血小板聚集的程度和速度,主要有过滤压力法、比浊法、剪切诱导血小板聚集测定法、散射性粒子检测法、全血电阻抗法、血小板计数法和微量反应板法等。
血小板释放试验包括致密颗粒释放(血小板ATP释放、5—TH测定)和a颗粒释放(PF4检测、β-TG检测、GMp-140测定)。
血小板花生四烯酸(AA)代谢产物测定包括血浆TXB2测定、血浆丙二醛测定和尿液AA代谢产物测定。
血小板膜蛋白检测包括PLT膜GPI测定和血小板膜G P Ilb/Illa测定等。
诊断方式1.外周血细胞计数是确定血小板减少症及其严重性的关键性检查,同时血涂片检查能为其病因检查提供线索.若血小板减少不伴有其他影响止血功能的疾病(例如肝脏疾病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止血功能筛选检查则是正常的是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方式之一。
2.骨髓象检查,若在血涂片上见到除血小板减少以外的异常,有本检查适应证.本检查可提供巨核细胞的数量及形态的信息,并确定有或无引起骨髓功能衰竭疾病(例如骨髓异常增生)的存在。
抗血小板抗体检查临床意义不大。
若患者病史或检查提供hiv感染危险依据,应对其进行hiv抗体检查。
3.病毒感染急性血小板减少症,病毒血症可引起血小板凝集和破坏而数量减少,并非免疫机制引起。
特点是血小板减少发生在感染初期,减少程度与感染轻重成正比,随感染好转而血小板上升。
PA-IgG不增高。
这些可与ITP鉴别。
4.感染并发血小板减少症,也发生在感染急性期,出血症状及全身症状均较急性ITP严重,血小板减少进展更快,同时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3P试验阳性等实验室检查异常,可资鉴别。
起病时常伴有发冷、发热、头痛、呕吐等全身症状,以及结合实验室检查可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