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二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推荐】

合集下载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一、创作背景《琵琶行》创作于唐代晚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许多人流离失所。

白居易通过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对流离失所者的同情之情,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悲剧。

二、艺术特点1.叙事性强:整首诗以叙事为主,通过琵琶女的形象,将悲剧故事完整地呈现给读者。

2.描写细腻:白居易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环境氛围更加生动。

4.语言优美:白居易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等,使诗歌语言更加优美,富有音乐感。

三、内容概述《琵琶行》以琵琶女的形象为主线,讲述了她从宫廷到庙中的命运转变。

整首诗分为五个部分:琵琶女离开宫廷、琵琶女在庙中弹奏琵琶、琵琶女回忆过去、琵琶女悲伤流泪、琵琶女再次弹奏琵琶。

四、主要人物形象1.琵琶女:诗中的主人公,原是宫廷中的美女,后来因宫廷政变而流落至庙中,她悲伤的命运引起了作者的同情。

2.乐官:宫廷中的官员,对琵琶女的离去感到惋惜。

3.和尚:庙中的和尚,琵琶女的伴侣,他对琵琶女的离世感到悲痛。

五、主题思想1.表达对流离失所者的同情:白居易通过琵琶女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那些命运多舛、流离失所的人们的同情之情,呼吁社会关注他们的困境。

2.揭示社会不公:诗中描绘了琵琶女从宫廷到庙中的流离经历,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悲剧。

3.表达对命运的无奈:诗中琵琶女命运多舛,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悲观态度。

综上所述,《琵琶行》是一首以琵琶女的命运为主线,表达了对流离失所者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揭示的诗歌。

它以细腻的描写、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白居易独特的艺术风格。

通过对《琵琶行》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深刻领悟到白居易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也可以体会到他对流离失所者的同情和对命运的无奈。

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对我们理解唐代社会和人性的变化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琵琶行》考点整理

《琵琶行》考点整理

《琵琶行》考点整理《琵琶行》考点整理《琵琶行》中的行,又叫“歌行”,源于汉魏乐府,是其名曲之一。

下面随小编一起来学习《琵琶行》吧!词语注释〔1〕浔阳江:即流经浔阳境内的长江。

索索: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回灯:移灯。

重:再。

〔3〕转轴拔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拧动以调音定调。

〔4〕掩抑:掩蔽,遏抑。

思:读去声。

〔5〕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

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

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6〕大弦:指最粗的弦。

小弦:指最细的弦。

嘈嘈:沉重舒长。

切切:细促轻幽。

〔7〕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

幽咽:遏塞不畅状。

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8〕迸:溅射。

〔9〕曲终:乐曲结束。

拔:奏弹弦乐时所用的拔子。

当心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10〕舫:船。

〔11〕敛容:严肃矜持而有礼貌的态度。

〔12〕虾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13〕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14〕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

五陵:在长安城外,汉代王个皇帝的陵墓。

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

〔15〕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16〕钿头云篦:镶嵌着花钿的发篦(栉发具)。

击节:打拍子。

〔17〕颜色故:容貌衰老。

〔18〕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

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

〔19〕来去:走了以后。

〔20〕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

阑干:形容流泪。

〔21〕重(读平声):重新,重又之意。

唧唧:叹声。

〔22〕呕(音欧)哑(音呀)嘲(音招)哳(音扎):形容声音噪杂。

〔23〕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24〕却坐:退回到原处。

促弦:把弦拧得更紧。

〔25〕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

〔26〕青衫:唐朝八品、九口文官的服色。

字音1、湓(pén)2、铮(zhēng)3、贾(gǔ)4、悯(mǐn)5、徙(xǐ)6、谪(zhé)7、荻(dí)8、幽咽(yè)9、虾蟆(há ma)10、绡(xiāo)11、钿(diàn)12、篦(bì)13、春江花朝(zhāo)14、呕哑嘲哳(ōu yā zhāo zhā)创作背景/《琵琶行》《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

琵琶行的知识点归纳

琵琶行的知识点归纳

琵琶行的知识点归纳《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这首诗以琵琶女的高超弹奏技艺和不幸遭遇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自己被贬的愤懑之情。

以下是对《琵琶行》的知识点归纳。

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其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文体《琵琶行》是一首长篇乐府诗。

“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如《兵车行》《长歌行》等。

3、创作背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期间,在一个秋夜送客时,听到江边船上有一位琵琶女弹奏琵琶,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白居易感同身受,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曲终收拨当心画(“画”通“划”)2、古今异义(1)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义指第二年;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因为:古义指于是创作;今义指表原因的连词)(3)铁骑突出刀枪鸣(突出:古义指突然冲出;今义指超出一般地显露出来)(4)整顿衣裳起敛容(整顿:古义指整理;今义指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3、一词多义(1)言感斯人言(话语)凡六百一十六言(字)自言本是京城女(说)(2)命遂命酒(叫,吩咐)命曰《琵琶行》(命名,题名)(3)数使快弹数曲(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4)暂凝绝不通声暂歇(短暂)如听仙乐耳暂明(忽然)4、词类活用(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2)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3)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歌)三、重点句子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3、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4、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5、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6、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琵琶行》字词知识点整理归纳

《琵琶行》字词知识点整理归纳

《琵琶行》字词知识点整理归纳字词注解〔1〕左迁:贬官,降职。

古以左为卑,故称“左迁”。

〔2〕明年:第二年。

(3)铮铮:形容金属、玉器等相击声。

〔4〕京都声:指唐代京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5〕倡女:歌女。

倡,古时歌舞艺人。

〔6〕善才:当时对琵琶师或曲师的通称。

是“能手”的意思。

〔7〕委身:托身,这里指嫁的意思。

〔8〕为:做。

〔9〕贾(gǔ)人:商人。

〔10〕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11〕快:畅快。

〔12〕悯然:忧郁的样子。

〔13〕漂沦:漂泊沦落。

〔14〕出官:(京官)外调。

〔15〕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

(16)迁谪:贬官降职或流放。

〔17〕为:创作。

〔18〕长句:指七言诗。

〔19〕歌:作歌。

〔20〕凡:总共。

〔21〕言:字。

〔22〕命:命名,题名。

〔23〕浔阳江:据考究,为流经浔阳城中的湓水,即今九江市中的龙开河(97年被人工填埋),经湓浦口注入长江。

瑟瑟: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4〕瑟瑟: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5)主人:诗人自指。

〔26〕回灯:重新拨亮灯光。

回:再。

〔27〕转轴拔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以调音定调。

〔28〕掩抑:掩蔽,遏抑。

〔29〕思:悲,伤。

(30〕信手:随手。

〔31〕续续弹:连续弹奏。

〔32〕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

〔33〕捻:揉弦的动作。

〔34〕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

〔35〕挑:反手回拨的动作。

〔36〕《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本为西域乐舞,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依曲创声后流入中原。

〔37〕《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38〕大弦:指最粗的弦。

〔39〕嘈嘈:声音沉重抑扬。

〔40〕小弦:指最细的弦。

〔41〕切切:细促轻幽,急切细碎。

〔42〕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

鸟鸣声。

〔43〕幽咽:遏塞不畅状。

〔44〕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45〕凝绝:凝滞。

〔46〕迸:溅射。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整理笔记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整理笔记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整理笔记《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以其深刻的情感、生动的描写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而著称。

以下是对《琵琶行》的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作者简介白居易(772 年-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二、写作背景《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 816 年)秋,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

在一个萧瑟的秋夜,诗人送客湓浦口,偶遇一位琵琶女,听其弹奏琵琶并诉说身世,由此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创作出了这首传世名篇。

三、原文及重点字词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

“瑟瑟”: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管弦”:指音乐。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暗问”:轻声询问。

“欲语迟”:想回答又有些迟疑。

“回灯”:重新拨亮灯光。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掩抑”:声音低沉压抑。

“思”:悲伤,哀愁。

“信手”:随手。

“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指法。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嘈嘈”:形容声音沉重舒长。

“切切”:形容声音细促轻幽。

“间关”:鸟鸣声。

“幽咽”:形容遏塞不畅的水流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迸”:溅射。

“当心画”:用拨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琵琶行知识点

琵琶行知识点

琵琶行知识点《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这首诗以琵琶女的高超弹奏技艺和不幸遭遇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被贬的愤懑之情。

以下是关于《琵琶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创作背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期间,在一个秋夜送客至浔阳江头,偶遇一位琵琶女。

听其弹奏琵琶并讲述身世,白居易感同身受,遂作此诗。

二、诗歌结构全诗可分为五个部分:1、第一部分(“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至“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写作者秋夜浔阳江头送客,偶遇琵琶声,为下文琵琶女的出场做铺垫。

2、第二部分(“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至“犹抱琵琶半遮面”):通过对琵琶女羞涩出场的描写,展现其矜持、犹豫的心态。

3、第三部分(“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至“说尽心中无限事”):具体描写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以及通过音乐传达出的丰富情感。

4、第四部分(“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至“梦啼妆泪红阑干”):叙述琵琶女的不幸身世,引起作者的共鸣。

5、第五部分(“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至“江州司马青衫湿”):作者抒发感慨,表达对琵琶女的同情,同时也借她的遭遇抒发自己被贬的愤懑。

三、艺术特色1、音乐描写精妙绝伦诗人运用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来描绘琵琶声,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将粗重的大弦声比作急雨,将轻柔的小弦声比作私语,把大小弦交错弹奏的声音比作珠落玉盘,让读者仿佛能亲耳听到那美妙的乐音。

以声衬静,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通过周围环境的寂静和江心秋月的皎洁,烘托出琵琶曲的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

2、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她的弹奏、语言和动作得以展现。

她年轻时的风光与年老色衰后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慨。

作者自身的形象也在诗中有所体现,他对琵琶女的同情以及对自身遭遇的感慨,让读者感受到他的善良和愤懑。

《琵琶行》知识点总结梳理及译文

《琵琶行》知识点总结梳理及译文

《琵琶行》知识点总结梳理及译文▼目录▼◆《琵琶行》知识点梳理◆◆《琵琶行》【译文】◆◆《琵琶行》【作品赏析】◆◆《琵琶行》【相关背景】◆◆《琵琶行》【版本介绍】◆《琵琶行》知识点梳理《琵琶行》重点字词解释〔1〕浔阳江:即流经浔阳境内的长江。

索索: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回灯:移灯。

重:再。

〔3〕转轴拔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拧动以调音定调。

〔4〕掩抑:掩蔽,遏抑。

思:读去声。

〔5〕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

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

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6〕大弦:指最粗的弦。

小弦:指最细的弦。

嘈嘈:沉重舒长。

切切:细促轻幽。

〔7〕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

幽咽:遏塞不畅状。

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8〕迸:溅射。

〔9〕曲终:乐曲结束。

拔:奏弹弦乐时所用的拔子。

当心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10〕舫:船。

〔11〕敛容:严肃矜持而有礼貌的态度。

〔12〕虾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13〕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14〕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

五陵:在长安城外,汉代王个皇帝的陵墓。

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女。

〔15〕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16〕钿头银篦:镶嵌着花钿的发篦(栉发具)。

击节:打拍子。

〔17〕颜色故:容貌衰老。

〔18〕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

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

〔19〕来去:走了以后。

〔20〕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

阑干:形容流泪。

〔21〕重(读平声):重新,重又之意。

唧唧:叹声。

〔22〕呕(音欧)哑(音呀)嘲(音招)哳(音扎):形容声音噪杂。

〔23〕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24〕却坐:退回到原处。

促弦:把弦拧得更紧。

〔25〕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

琵琶行的知识点归纳

琵琶行的知识点归纳

琵琶行的知识点归纳《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内涵。

以下是对《琵琶行》的知识点归纳:一、作者与背景白居易(772 年-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公元 816 年),当时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

他在浔阳江头送客时,偶遇一位琵琶女,听其弹奏琵琶并诉说身世,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长诗。

二、诗歌内容1、浔阳江边送客诗歌开篇描绘了诗人在浔阳江边送别友人的情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通过枫叶、荻花和瑟瑟的秋风,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2、琵琶女出场“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声吸引了众人,琵琶女在众人的期待中出场。

3、琵琶女弹奏诗人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将粗弦的声音比作急雨,细弦的声音比作私语,生动地展现了琵琶声音的变化和美妙。

4、琵琶女自述身世琵琶女讲述了自己年轻时的风光和如今的落魄,“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但后来年老色衰,“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5、诗人的感慨诗人由琵琶女的遭遇联想到自己被贬的经历,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表达了对自己和琵琶女不幸命运的同情。

三、艺术特色1、音乐描写诗歌中对琵琶音乐的描写极为精彩,运用了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2、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琵琶女身世的同情,抒发了自己被贬的愤懑和无奈,情感真挚动人,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3、结构严谨全诗以琵琶女的弹奏为线索,将琵琶女的身世和诗人的感慨紧密结合,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4、人物形象鲜明琵琶女和诗人的形象都刻画得十分鲜明,琵琶女的不幸遭遇和诗人的坎坷经历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琵琶行》考点整理

《琵琶行》考点整理

《琵琶行》考点整理《琵琶行》考点整理《琵琶行》中的行,又叫“歌行”,源于汉魏乐府,是其名曲之一。

下面随小编一起来学习《琵琶行》吧!词语注释〔1〕浔阳江:即流经浔阳境内的长江。

索索: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回灯:移灯。

重:再。

〔3〕转轴拔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拧动以调音定调。

〔4〕掩抑:掩蔽,遏抑。

思:读去声。

〔5〕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

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

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6〕大弦:指最粗的弦。

小弦:指最细的弦。

嘈嘈:沉重舒长。

切切:细促轻幽。

〔7〕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

幽咽:遏塞不畅状。

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8〕迸:溅射。

〔9〕曲终:乐曲结束。

拔:奏弹弦乐时所用的拔子。

当心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10〕舫:船。

〔11〕敛容:严肃矜持而有礼貌的态度。

〔12〕虾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13〕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14〕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

五陵:在长安城外,汉代王个皇帝的陵墓。

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

〔15〕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16〕钿头云篦:镶嵌着花钿的发篦(栉发具)。

击节:打拍子。

〔17〕颜色故:容貌衰老。

〔18〕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

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

〔19〕来去:走了以后。

〔20〕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

阑干:形容流泪。

〔21〕重(读平声):重新,重又之意。

唧唧:叹声。

〔22〕呕(音欧)哑(音呀)嘲(音招)哳(音扎):形容声音噪杂。

〔23〕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24〕却坐:退回到原处。

促弦:把弦拧得更紧。

〔25〕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

〔26〕青衫:唐朝八品、九口文官的服色。

字音1、湓(pén)2、铮(zhēng)3、贾(gǔ)4、悯(mǐn)5、徙(xǐ)6、谪(zhé)7、荻(dí)8、幽咽(yè)9、虾蟆(há ma)10、绡(xiāo)11、钿(diàn)12、篦(bì)13、春江花朝(zhāo)14、呕哑嘲哳(ōu yā zhāo zhā)创作背景/《琵琶行》《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总结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总结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总结《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以其深刻的情感、生动的描写和精湛的音乐表现而闻名。

以下是对《琵琶行》相关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文学常识1、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2、体裁《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3、创作背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期间,在浔阳江头送客时,偶遇一位琵琶女,听其弹奏并了解其身世,由此引发感慨,创作了此诗。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曲终收拨当心画”中“画”通“划”。

2、古今异义(1)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义指第二年;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因为:古义指于是创作;今义指表原因的连词)(3)铁骑突出刀枪鸣(突出:古义指突然冲出;今义指超出一般地显露出来)3、词类活用(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2)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轻视)4、一词多义(1)言感斯人言(话语)凡六百一十六言(字)自言本是京城女(说)(2)命遂命酒(叫,吩咐)命曰《琵琶行》(命名)三、重点句子翻译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译文: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

2、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译文: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

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译文: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译文: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四、诗歌内容理解1、诗歌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不幸经历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自己被贬的愤懑之情。

2、以琵琶女的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条线索交织,使情节跌宕起伏。

3、对音乐的描写极为出色,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等,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

(完整版)语文必修二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推荐】

(完整版)语文必修二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推荐】

【字】一、通假字家在虾蟆陵下住:“虾”通“蛤”曲终收拨当心画:“画”通“划”,用拔子划。

【实词】二、古今异义1.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今:指今年的下一年)2.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古:年纪大了今:长子、长兄等)3.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古:叹息声今:一般指虫鸣)4.因为..长句(因为:古:因此写了今:表原因)5.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容貌今:色彩)6.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古:刚才今:朝向前方(面))7.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突然,发出;今:1.鼓出来。

2.超过一般的显露出来。

3.使超过一般。

8.整顿..衣裳起敛容古:整理;今: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三、一词多义(1)言感斯人言(言:话语)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自言本是京城女(言:说)(2)命遂命酒(命:吩咐,命令)命曰《琵琶行》(命:动词,命名、题名)(3)为因为长句(v 写、作)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为、替)委身为贾人妇。

(作,动词。

)(4)暂凝绝不通声暂歇(暂:副词,短暂)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时、忽然)(5)幽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6)语琵琶声停欲语迟(语:v说话,回答)今夜闻君琵琶语(语:n曲)(7)暗寻声暗问弹者谁(悄悄)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偏听则暗(糊涂,愚昧)(8)数使快弹数曲。

(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一曲红绡不知数。

(数量,名词。

)(9)是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这,此,指示代词。

)(10)泣满座重闻皆掩泣。

(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

(眼泪,名词。

)词类活用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夜,n做状:在夜里)2.遂命酒。

(n作v,摆酒席。

)3.商人重利轻别离。

(adj词“重”“轻”的v意动用法:以……为重,以……为轻。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总结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总结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诗歌的结构琵琶行是一篇七言古诗,共有九节,每节三句句式一定,共廿七句,层次分明,表达清晰。

整篇诗意境幽远,篇头写琵琶,篇尾写王昌龄,前后呼应,使全诗貫穿一条主线——班琵琶的悲苦命运。

二、艺术手法1.运用象征手法。

琵琶行中对琵琶的描写是象征性的,琵琶的艺术形象和生活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琵琶的形象去抒发作者在当今政治乱世的抑郁情绪。

2.采用比喻手法。

作者巧妙地把琵琶比作地位卑贱的女子,琵琶声声如讲述着自己坎坷悲苦的经历,以此寄寓他自己的悲愤之情。

3.使用对仗句式。

《琵琶行》运用对仗句式,音韵悦耳,韵味深长,给人一种悲壮悲壮的感觉三、主题思想《琵琶行》描写了末法之世下琵琶的凄苦辛酸生存状况,与作者自身的生活境遇有密切关系。

通过这首诗,白居易向人们展现了生活的坎坷,以及对世情的感慨。

四、历史价值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继承发扬了古代诗人在描绘琵琶时所运用的铿锵有力的韵律风格,使其融合了现实意义与审美情感,从而成为凝聚了古代诗人创作精神和情感审美的经典之作五、艺术价值《琵琶行》在表现琵琶的同时,还融入了大量的抒发追求真爱的感情因素,所以在文学价值上深受人们的喜欢。

琵琶行的艺术价值在于其完美的形式结构、辉励的文学风格以及深刻的寓意。

它是古代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是古代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

六、影响《琵琶行》在古代就已流传甚广,深受人们的喜爱。

作者通过这首诗歌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比喻手法和对仗句式,再现了琵琶所串起的世间悲欢离合,表达了作者的抒情思想,也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实。

可以说这首诗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现实意义。

琵琶行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琵琶行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琵琶行文言文知识点
琵琶行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一、通假字
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
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
二、古今异义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古:年纪大了今:长子、长兄等)
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古:叹息声今:一般指虫鸣)
因为长句(因为:古:因此写了今:表原因)
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容貌今:色彩)
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古:刚才今:朝向前方(面))
三、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言:话语)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说)
(2)命
遂命酒(命:吩咐,命令)
命曰[琵琶行](命:取名)
(3)为
因为长句(v 写、作)。

《琵琶行》的知识点归纳

《琵琶行》的知识点归纳

《琵琶行》的知识点归纳一、创作背景1.唐朝政权动荡:唐朝中晚期,政权逐渐衰落,内外交困,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等多位皇帝统治。

2.安禄山叛乱:安禄山是唐朝末年的大臣,他在755年发动叛乱,攻占并控制洛阳,导致唐玄宗被迫迁都至蜀地。

3.百姓苦难:安禄山叛乱期间,百姓生活困苦,人们流离失所,生活贫困。

二、诗歌结构和形式1.长诗:《琵琶行》是一首长诗,共七十余句。

2.诗的形式: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押韵格式平仄对称。

三、描写琵琶女子1.诗中的主要人物:一位蹲跪在街头,用琵琶表演为生的女子。

2.形象描写:女子的衣着破旧,面容憔悴,双手纤细有力。

3.表演技艺:女子悲壮地弹奏琵琶,歌唱着《凤求凰》的故事,引发了听众的深深感动。

四、反映社会动乱1.战乱景象:诗中描绘了安禄山叛乱期间的战乱景象,城市烽火四起,百姓生活艰难。

2.百姓流离失所:叛乱导致百姓流离失所,许多人家破人亡。

3.政府腐败:唐玄宗治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的苦难加剧了他们对朝廷的不满。

五、表达人生悲凉1.女子的遭遇:女子无依无靠,生活贫困,行尽千里不得归。

2.百姓的苦难: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人们憔悴不堪。

六、揭示音乐的感染力1.音乐的力量:女子用琵琶弹唱故事,歌声凄凉动人,引发了听众的深深感动。

2.构建意境:琵琶的声音仿佛在街道上回荡,唤起了人们对战乱和苦难的记忆。

七、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1.借景抒情:通过描写琵琶女子的表演和战乱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动荡和百姓苦难的感慨。

2.比兴手法: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加深读者的共鸣。

八、艺术价值和影响1.艺术价值:《琵琶行》以音乐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动荡和百姓苦难的关切,展现了音乐艺术的感染力和心灵的力量。

2.影响力:《琵琶行》自唐代以来一直广为传诵,作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被视为揭示时代苦难和表达人生悲凉的经典之作。

总结:。

《琵琶行》知识点

《琵琶行》知识点

《琵琶行》知识点《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这首诗以琵琶女的高超弹奏技艺和不幸遭遇为线索,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愤懑和对社会黑暗的不满。

以下为大家梳理一下《琵琶行》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1、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2、文体《琵琶行》是一首长篇乐府诗,“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二、重点字词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

瑟瑟:形容风吹草木之声。

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管弦:指音乐。

3、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惨:悲伤。

浸:映。

4、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发:出发。

5、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暗:悄悄。

迟:迟疑。

6、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回灯:重新拨亮灯光。

7、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始:才。

犹:还。

8、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轴:琵琶上的转轴。

拨弦:弹奏弦乐。

9、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掩抑:低沉抑郁。

思:悲伤,哀愁。

10、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信手:随手。

续续:连续。

11、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拢:用手指在弦上按捺。

捻:用手指揉弦。

抹:顺手下拨。

挑:反手回拨。

12、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声音沉重舒长。

切切:声音细促轻幽。

13、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杂:交错。

14、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间关:鸟鸣声。

滑:流畅。

幽咽:形容声音低沉微弱。

15、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凝绝:凝滞。

暂:忽然。

16、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幽愁:内心深处的愁绪。

暗恨:内心隐藏的怨恨。

17、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乍:突然。

迸:溅射。

18、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当心画:用拨子在琵琶的中心划过。

裂帛:撕裂丝织品,形容声音凄厉。

19、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悄无言:静悄悄,没人说话。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整理笔记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整理笔记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整理笔记《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以其深刻的情感、精湛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音乐描写而著称。

以下是对《琵琶行》知识点的归纳整理。

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2、写作背景《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公元 816 年)。

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在浔阳江头送别友人时,偶遇一位年长色衰、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听其弹奏琵琶并诉说身世,白居易由此联想到自己被贬的遭遇,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曲终收拨当心画”中“画”通“划”。

2、古今异义(1)明年秋:古,第二年;今,今年的下一年。

(2)因为长句:古,于是创作;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3)铁骑突出刀枪鸣:古,突然冲出;今,超出一般,显露出来。

3、一词多义(1)言感斯人言(话语)凡六百一十六言(字)自言本是京城女(说)(2)命遂命酒(叫,吩咐)命曰《琵琶行》(命名,题名)(3)数使快弹数曲(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4)暂凝绝不通声暂歇(短暂)如听仙乐耳暂明(忽然,一下子)4、词类活用(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2)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轻视)三、重点句子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描绘了琵琶女出场时的羞涩与矜持。

2、“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琵琶声的清脆悦耳。

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体现了音乐在无声时更能引发人们的联想和情感。

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是全诗的主旨句,抒发了诗人与琵琶女同病相怜的感慨。

四、艺术特色1、音乐描写诗人通过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音乐具体化、形象化,如用“急雨”“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等比喻琵琶声,使读者仿佛能亲耳听到那美妙的乐音。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总结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总结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作品概述《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

这首诗通过叙述一位琵琶女艺人的演奏和身世,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二、内容摘要《琵琶行》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引子、主体和尾声。

1. 引子:诗人在月夜送客湓浦口,忽闻水上琵琶声,引发兴趣,遂邀琵琶女上船演奏。

2. 主体:琵琶女演奏了一曲《大胡笳》,其音乐凄婉动人。

随后,她向诗人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原是京城教坊的乐师,因战乱流落至此,生活困苦。

3. 尾声:诗人听后感慨万千,赠金琵琶女,并与之共饮,最后各自离去。

三、主要知识点1. 人物形象:- 琵琶女:才貌双全,技艺高超,身世凄凉,代表了当时社会中流落风尘的女性形象。

- 诗人白居易: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对待琵琶女,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敏感。

2. 艺术特色:- 音乐描写:诗中对琵琶音乐的描写细腻生动,通过音乐传达了琵琶女的情感和身世。

- 叙事技巧: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琵琶女的同情和理解,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和社会不公的感慨。

3. 语言风格:- 通俗易懂:诗歌语言朴实无华,贴近生活,易于读者理解和共鸣。

- 节奏韵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韵律变化,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四、文化背景《琵琶行》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些特点:1. 音乐文化:唐代音乐文化繁荣,琵琶是当时流行的乐器之一。

2. 社会矛盾:战乱频发导致社会动荡,许多艺人和平民生活困苦。

3. 文人情怀:诗人通过对下层人民的关注和同情,展现了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五、教育意义《琵琶行》不仅是一首艺术上的佳作,也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1. 文学鉴赏:通过对《琵琶行》的学习,可以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 历史文化:了解唐代的社会背景和音乐文化,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3. 人文素养:学习诗人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培养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理解。

《琵琶行》文言知识整理

《琵琶行》文言知识整理

《琵琶行》文言知识整理【通假字】曲终收拨当心画画,同“划”。

【古今异义】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因,于是;为,写。

今义:表原因的连词。

2、明年秋古义:第二年。

今义:泛指今年的下一年。

3、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突然冲出。

今义:鼓出;在某方面出众。

4、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整理。

今义: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5、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以前,刚才,副词。

今义:朝前,向前方。

6、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脸色,容貌。

今义:色彩;颜料。

(故:老)7、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上了年纪。

今义:排行第一的人;某些帮会或黑社会团伙的首领;很,非常。

【词类活用】·闻舟中夜弹琵琶者//今夜闻君琵琶语…...名作状语,在夜里·其间旦暮闻何物名作状,从早到晚·遂命酒,使快弹数曲…...名作动,摆酒席·命曰《琵琶行》.名作动,命名,取名·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重,看重。

以……为轻,轻视。

【文言句式】1、省略句:·(予/吾/我)歌以赠之·使(之)快弹数曲·送客(于)湓浦口·感(于)斯人言2、状语后置句:·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转徙于江湖间【一词多义】1言:·感斯人言言语,话,名词·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2命:·遂命酒命令,吩咐,动词·命曰《琵琶行》.名作动,命名3为:·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初为霓裳后绿腰弹奏,动词·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4暂:·凝绝不通声暂歇短暂,副词·如听仙乐耳暂明顿时,忽然,副词5泣:·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6信: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动词·低眉信手续续弹随便,随意,动词·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讲信·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信用,名词7使:使快弹数曲让,命令,动词·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者,名词·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驱使,役使,动词·求人可使报秦者出使,动词·竟使遇哨,无不死假使,如果,连词8始:·千呼万唤始出来才,副词·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始:未曾【重难点词语】·左迁九江郡司马贬官,这里是被贬官·歌以赠之作歌,动词·凡六百一十六言共·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的·间关莺语花底滑拟声词,指鸟鸣宛转。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整理笔记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整理笔记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整理笔记《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这首诗以琵琶女的高超弹奏技艺和不幸遭遇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被贬的愤懑之情。

以下是对《琵琶行》知识点的归纳整理。

一、文学常识1、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2、体裁歌行体,“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如《兵车行》《长歌行》等。

3、创作背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期间,在浔阳江头送别友人时,偶遇一位琵琶女,听其弹奏琵琶并诉说身世,由此心生感慨,创作了此诗。

二、重点字词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

瑟瑟: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

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管弦:指音乐。

3、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惨:悲伤。

浸:笼罩。

4、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发:出发。

5、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暗问:轻声询问。

迟:迟疑。

6、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回灯:重新拨亮灯光。

7、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始:才。

犹:还。

8、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转轴拨弦:调弦校音。

9、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掩抑:低沉抑郁。

思:悲伤,哀愁。

10、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信手:随手。

续续:连续不断。

11、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拢:用手指叩弦。

捻:揉弦。

抹:顺手下拨。

挑:反手回拨。

12、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形容声音沉重舒长。

切切:形容声音细促轻幽。

13、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杂:交错。

14、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间关:鸟鸣声。

滑:形容乐声婉转流畅。

幽咽:形容乐声梗塞不畅。

15、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凝绝:凝滞。

暂:忽然。

16、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幽愁暗恨:内心的忧愁和怨恨。

17、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乍:突然。

迸:溅射。

18、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当心画:用拨子在琵琶的中心划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通假字
家在虾蟆陵下住:“虾”通“蛤”
曲终收拨当心画:“画”通“划”,用拔子划。

【实词】
二、古今异义
1.明年
..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2.老大
..嫁作商人妇(老大:古:年纪大了今:长子、长兄等)
3.又闻此语重唧唧
..(唧唧:古:叹息声今:一般指虫鸣)

4.因为
..长句(因为:古:因此写了今:表原因)
5.暮去朝来颜色
..故(颜色:古:容貌今:色彩)
6.凄凄不似向前
..声(向前:古:刚才今:朝向前方(面))
7.铁骑突出
..刀枪鸣。

古:突然,发出;今:1.鼓出来。

2.超过一般的显露出来。

3.使超过一般。

8.整顿
..衣裳起敛容古:整理;今: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三、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言:话语)
[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说)
(2)命
遂命酒(命:吩咐,命令)
命曰《琵琶行》(命:动词,命名、题名)
(3)为
因为长句(v 写、作)
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
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为、替)
委身为贾人妇。

(作,动词。



(4)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暂:副词,短暂)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时、忽然)
(5)幽
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
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
,
琵琶声停欲语迟(语:v说话,回答)
今夜闻君琵琶语(语:n曲)
(7)暗
寻声暗问弹者谁(悄悄)
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偏听则暗(糊涂,愚昧)
(8)数
使快弹数曲。

(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一曲红绡不知数。

(数量,名词。


(9)是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这,此,指示代词。


(10)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

(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

(眼泪,名词。


词类活用
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夜,n做状:在夜里)
2.遂命酒。

(n作v,摆酒席。


3.商人重利轻别离。

(adj词“重”“轻”的v意动用法:以……为重,以……为轻。

)}
4. 歌以赠之。

(歌,名词作动词,作歌)
5. 血色罗裙翻酒污。

(污,被动,被玷污)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
转徒于江湖间(状语后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状语后置)
2、省略句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

送客(于)湓浦口
使(之)快弹数曲
沉吟放拔插(于)弦中
3、被动句
感斯人言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4、其他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介宾短语后置;于,向
转徙于江湖间介宾短语后置;于,在
本(是)长安倡女省略句,省略谓语
#
使(之)快弹数曲省略句,之,琵琶女
送客(于)湓浦口省略句,于,在
感斯人言。

(“感”后省略介词“于”)
·司马青衫
【解释】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

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

形容极度悲伤。

·江州司马
【含义】形容官位不高或失意的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