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本色任天然》读后感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得本色任天然》读后感心得体会

导读:读书笔记《难得本色任天然》读后感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难得本色任天然》读后感心得体会:

关于文革时期人们内心状态。周边每个长辈关于文革都有那么几个经典的小故事和小包袱,但一般都不愿意再对这段岁月进行全面深刻的回顾思考。本书作者作为核心亲历者,能够对历史事实以及自己当时的心境想法进行系统性客观的反思,本身就值得赞扬。特别是关于如何在混乱中维护秩序、如何按照中央政策精神开展运动、以及过程中体现的社会责任感和理性,都体现了革命家庭后代独特的成长历程和价值取向。不深入了解每一个个体的心态及形成原因,将这十年简单归纳为个人晚年错误和民众心理阴暗面,是不利于我们反思发展成因的。

关于个人职业发展选择。个人职业发展的选择应该考虑个人的长期理想目标(成就感)、对每天工作过程中的兴趣与好奇心(获得感)、个人能力素质与工作需求的匹配度(适度紧迫感),而薪酬提高与职位升迁都是自然而然的附属品。很多人认为孔丹具备从政的品质形象和能力素质,但他坦言:“自己在文革期间成为出头的椽子,过早在政治舞台上表现,虽然很短暂,但对一生带来的重大影响是难以摆脱的”,最终选择远离官场。他还感慨道:“一个人一生的选择可能有好多次,往往都是纵向发展。选择一次向这个方向走一段;再选择一

次会向那个方向走一段。但除非中间横生枝节,出现交叉,否则再走回原来哪个主干的机会很少”。

关于大型国有企业发展经营与治理体系。书中讲述了孔总在光大和中信工作期间的一些重大经营决策的亲历过程和有趣细节,很多问题是从两家公司对比来看的,比较有意思,点几个题,谈些感想。

(1)创始人的发展思路。中信荣老板认为离开国家的支持就不可能展开拳脚,因此也将部委领导聘为中信董事,有谷牧同志“不让中信走长安街,煤渣胡同总要让它走一走”的说法。光大王老板也重视国家信用背书的作用,但把总部设在了香港。仔细体会还是有所不同。

(2)关于经济周期与危机处理。1993年光大信托王亚克案件,表面是风险管控体系导致违规外汇交易和高息揽存问题,根源是缺乏规范的公司治理体系,同时也与当时经济过热产生的盲目乐观情绪有关,最后撤职抓人+债转股是不得不为但激励不相容的处置措施(可对标后来的广信、粤海事件的主体和处置方式的不同),靠四大行借款和人行再贷款。邱晴继任者朱小华激进扩张,当时光大买哪个资产/股票,哪个就涨价,被香港媒体称为“goldenfinger”。光大有三个在港上市平台,将光大银行部分股权注入光大金融后,光大银行股价暴涨,孔丹建议高位套现,实现“一菜两吃”,既能变现又推动股份化,但朱小华未采纳,失去了金融危机前的绝佳机会。同期,中信减持了中信泰富20%股份(卖给荣智健),盈利50~60亿元。2008年,中信泰富澳元期货合约危机爆发,当时中信泰富做了与美元对澳

元汇率挂钩的金融衍生品,形成约150亿港元的直接亏损,年底计提亏损不仅进一步影响市值,同时将影响银行授信(当时中信泰富约600亿负债)。读后感·最终解决方案是,中信集团接盘三分之二的亏损合约;同时从农业银行借外汇资金,向中信泰富定向增发。可以看到,当年国有企业出了危机,仍然是国家兜底或者集团母公司买单的解决方法。

(3)关于公司治理结构。孔丹认为中信领导班子稳定性比光大更强,行为不那么短期化是一很重要的原因。光大六任董事长,且除创始人王光英外,邱晴、朱小华、刘明康、王明权、唐双宁都是从银行业系统来的。中信五任董事长,分别是荣毅仁、魏鸣一、王军、孔丹、常振明,其中王军作为中信创始人,后来做了11年董事长,具有较强的延续性。此外,随着业务盘子增大,资产膨胀,未来还可能出现下一个中信泰富危机,“独立大队”模式不能延续了,因此推动中信集团整体上市。

因为有些内容难于直接描述,有些感触又没法精炼概括,不知不觉写成了流水账。最后用书中最后的一段话收尾吧。

“我个人的经历,有过些苦难,有过点灿烂,至此终于可以归于平淡。人不能志大才疏,不能眼高手低,关键在于坚持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而做人的根本在于坚守本性纯良,遵循理性引导,只要努力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各种教条、教旨、教义出发,及使有过迷失,也能回到正途上来”。作者:胖羽杂谈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