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药品管理)正确的抗感染思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手册张永信

合集下载

抗菌药在儿童中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在儿童中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在儿童中的合理应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科抗生素研究所张永信(200040)感染性疾病是儿童中最常见的疾病,抗菌药仍是儿童最常用的药物,儿科各专科的医师都需选用,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儿科医师的重要基础,应熟练掌握。

然而,在儿童中规范应用抗菌药比成人确有更多的难处,主要表现在:①儿科感染作为发热性的疾病,其鉴别诊断的范围虽然比成人小得多,但从病史、体检、实验室等辅助检查各方面获得阳性结果从而作出诊断的难度常较大。

②规范收集临床标本,明确感染病源诊断的难度大,即使作痰培养、中段尿培养都有相当难度。

③国内缺少小儿致病菌耐药长期监测的专科资料,难以指导临床合理选药。

④某些抗菌药在儿童中应用的资料不全,常不能明确可否使用或明确具体用药方案,不良反应的发现也较成人困难。

⑤病家对规范用药不能完全接受,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压力。

面对现况,更需要在规范用药上下功夫。

一.小儿常见致病菌及其药敏国内大系列关于儿童常见致病菌的种类及其药敏的论文很少,更缺乏相应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络定期发布的信息,因此难以全面系统的归纳。

总体上,从城市儿科医院收集的标本测定结果看,常见致病菌及其药敏状况与成人有许多相似之处,少数致病菌存在特异。

革兰阴性菌的比例约60%,超过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中肠杆菌科细菌超过三分之二,其中一半以上为大肠杆菌,常是呼吸道分泌物、尿和伤口分泌物培养最多见的细菌。

三分之二的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呈耐药,对一代、二代和某些三代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可超过40%。

与成人相似,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碳青霉烯类和阿米卡星非常敏感,但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很低,这与儿童中忌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有关。

至于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肠杆菌属、沙雷菌等对上述抗菌药的敏感率一般比成人为高。

近十余年腹泻患儿大便培养以志贺菌属最多见,以往鼠伤寒杆菌比例增多的状态已改变,志贺菌属对氨苄西林、一代头孢、庆大霉素、磺胺等耐药明显,对部分三代头孢、氨曲菌等的耐药率也见增长(12.5~50%),对头孢他定、阿米卡星等仍很敏感。

病原诊断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基础0011

病原诊断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基础0011

病原诊断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的基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科抗生素研究所张永信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和细菌性传染病疗效确切的药物。

其广泛的使用使人类的平均寿命明显延长,并促进相关医学专科的发展。

多年来,其使用量位居医院用药的首位。

然而,滥用抗菌药的现象十分普遍。

据不完全统计,不合理的治疗性用药约占40%,预防性用药中不合理的比例常超过50%。

这不仅造成药品的巨额浪费,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且影响了疗效,加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合理应用抗菌药是临床用药的重要课题,最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及时正确地明确致病菌,特别对中度以上严重的细菌感染能针对性地用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的基础。

二是选择抗菌谱与抗菌作用、药理特性和不良反应等方面最适合病员的抗菌品种。

一.正确地收集临床标本及时正确地收集临床标本直接关系到致病菌培养的正确性与阳性率的高低。

因此,应由医务人员亲自收取标本。

尽力争取在投用抗菌药之前收集相应的临床标本,避免正常菌群污染标本。

根据可能的诊断,收集不同部位的临床标本作细菌培养,或同时作厌氧培养和其他特殊培养。

必要时同时作涂片染色,或作荧光免疫,抗原乳胶试验等特殊检查。

血培养:宜在病人畏寒、寒颤时,或高热前抽血;选择不同部位的静脉间隔抽血2-3次;每次抽血量足,10ml以上;宜床边直接接种;培养基中加入中和血液杀菌因子物质和抗菌药裂介、拮抗剂;必要时抽骨髓培养;血培养1-2天后如发现培养液混浊,可先涂片染色,凭初步结果帮助临床选用抗菌药。

痰培养:清洁漱口后取清晨深部痰;以清洁无菌器皿收痰;痰需经生理盐水冲洗等处理;及时作定量培养与涂片镜检;涂片见炎症细胞为主,方做培养,而以上皮细胞为主的痰标本应予丢弃,也可取支气管冲洗液、洗刷液、环甲膜穿刺液作培养;重复培养其结果一致,常视为致病菌,而反复变化的结果,多为污染菌或寄殖菌,不是真正的致病菌。

尿培养:规范取清洁中段尿;导尿者可穿刺导尿管或行趾骨上穿刺取尿;1小时内接种;必须作菌落计算,以判断其临床意义。

抗菌药临床应用思路与制定科学的抗菌方案--张永信

抗菌药临床应用思路与制定科学的抗菌方案--张永信

抗菌药临床应用思路与制定科学的抗菌方案树立正确的抗感染思路菌.药.人.确定致病原较理想的抗菌方案•••*科学的给药方案疗程联合用药“理想”抗菌方案•••1.抗菌药最突出的特点*2010年中国CHINET 细菌耐药监测28.471.6•感染变化ESBLs非发酵菌耐药葡葡萄球菌感染的药物选择一代头孢一代头孢万古去甲万古主要抗G+菌药物比较少少可透过可透过ⅤⅤⅤ.IM. Ⅴ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95%•肾损少见耳毒性罕见单药不推荐血药浓度监测••1g q12h首剂25-30mg/Kg金葡菌MIC≧2mg/L:联合用药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利奈唑胺Linezolid•抑菌剂••••耐万古的葡萄球菌,肠球菌感染•于不适MRS感染,遵照适应证产ESBLs菌大问题••2008 56.2%, 43.6%•2009 56.5%, 41.4%•2010 56.2%,43.6%•导致问题的原因是大量使用对β-内酰胺酶不稳定的头孢类E.coli/ELBLs0%10%20%30%40%50%60%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大肠克肺ESBL感染的用药S* 第三、四代头孢的选用看药敏非发酵菌是医院感染重要病菌146116321215117113691661202830283273390510319汪复等.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非发酵菌的耐药率11.222.127.623.915.322.4非发酵菌的耐药率13.8-30.730.819.321.629.517.9泛耐药菌株••0.3~5%。

••五类抗菌药物全部耐药•多粘菌素、替加环素联合用药碳青霉烯类临床重大价值99.399.4碳青霉烯类++~++++++++++尚稳++ +碳青霉素类主要适应证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102030405060酶抑制剂复合剂对产酶耐药菌独特的抗菌作用酶抑制剂灭活β-内酰胺酶酶抑制剂+头孢或青头孢或青到达青霉素结合蛋白头孢或青可能被β-内酰胺酶降解++~++++++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头孢哌酮哌拉西林舒巴坦克拉维酸克拉维酸舒巴坦三唑巴坦酶抑制剂复合剂适应证革兰阴性杆菌产酶株耐药株混合感染头霉素头孢西丁Cefoxitin头孢美唑Cefmetazole 头孢替坦Cefotetan头孢拉宗Cefbuperazone 头孢咪诺Cefminox案例介绍中上腹剧痛呕吐发热急诊38.2℃压痛明显反跳痛(±)白细胞13000/mm384%血淀粉酶明显增高B超胰腺明显肿大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胰腺脓肿q胃肠减压止痛胰酶抑制剂抗感染水、电解质平衡缓解高热伴腹痛18000~22000/mm3 90%以上二次手术切开并引流抗感染未见奏效萎靡脓性量多恶臭血压下降阴沟肠杆菌多种抗菌药耐药阴沟肠杆菌为主的严重腹腔感染•产ESBL菌株•恶臭厌氧菌参与的混合感染•急性胰腺炎胰腺脓肿q休克,为产ESBLs阴沟肠杆菌合并厌氧菌感染q补充血容量水、电解质平衡亚胺培南q病例介绍•反复发热1月发热11.8×109N85.6%头孢唑啉体温降至正常体温平稳手腕部皮肤曾搔破。

注重科学的抗菌给药方案

注重科学的抗菌给药方案

专 家 讲 座注重科学的抗菌给药方案张永信*(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抗生素研究所 上海 200040)摘要本文从制定科学的抗菌给药方案的5个要点着手即准确的给药剂量、合适的给药途径、规范的给药次数、足够适当的疗程,以及必要时的联合用药,阐述社区临床医师与药师如何理解与应用抗菌药物。

关键词抗菌药物 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疗程联合用药中图分类号:R45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6-1533(2012)12-0009-03Emphasizing the scientific antimicrobial regimenZhang Yongxin(Infectious Disease Department of Hua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isty, Research Institute of Antibiotics, Shanghai, 200040)ABSTRACT The paper elaborates how the community clinicians and pharmacists can make a scientific antimicrobial regimen from five main points of the accurate dosage, appropriate route administration, standardized times of administration, sufficient appropriate course of treatment, and necessarily combination medication.KEY WORDS antimicrobial agents; dosag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times of administration; course of treatment;combination medication有了针对致病菌良好的抗菌方案,不等于在临床上就可取得满意的疗效,为确保抗菌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还必须注重科学的给药方案,其中包括准确的给药剂量、合适的给药途径、规范的给药次数、足够适当的疗程,以及必要时的联合用药[1]。

抗生素的规范安全应用

抗生素的规范安全应用

• 口服全吸收
• 主要用于耐万古的葡萄球菌,肠球菌感染
产ESBLs菌大问题
• 中国产ESBLs菌耐药问题形式严峻 • 2008 56.2% , 43.6%
• 导致问题的原因是大量使用对β-内酰胺酶不稳定的头孢类
肠杆菌科产ESBLs比例 2008
大肠杆菌 肺杆 奇异变形 56.2% 43.6% 16.9%
头霉素
二代头孢
头孢西丁 头孢美唑 头孢替坦 头孢拉宗 头孢咪诺
+
抗厌氧菌
Cefoxitin Cefmetazole Cefotetan Cefbuperazone Cefminox
非发酵菌是医院感染重要病菌
40%
40.1%
35%
30%
33.70% 33.60% 32.20% 28% 25.10% 23.60% 23% 28.60%
ESBLS感染的用药
* 碳青霉烯类
* * * 酶抑制剂复合剂(含克拉维酸、他唑巴坦) 头霉素类 三、四代头孢不确切
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 泰能 Imipenem G+ ++ 美罗培南 Meropenem 比阿培南 Biapenem +~++ 帕尼培南 克倍宁 Panipene ++~+++
肠杆菌科
绿脓杆菌 厌氧菌 对去氢肽酶 稳定性 中枢毒性
真菌增加
2008年CHINET耐药监测
占55.9% 儿童医院 14.8, 20.4% MRCNS 占75.9% 儿童医院相仿 肺炎球菌 PSSP 成人78.8、 儿童 9.6 % PISP 成人14.1、 儿童58% PRSP 成人 7.1%、儿童32.4% 肠球菌 粪肠球菌 47.4% 屎肠球菌 41.8%, 其他10.8% MRSA

抗菌基本药物的合理应用及相关基础[1]

抗菌基本药物的合理应用及相关基础[1]
按外观细菌有 3 种基本形态,球形、杆状、螺旋形, 即球菌、杆菌、螺旋菌。通常通过特殊方法染色可以由 显微镜观察到其形态结构,染色法的种类很多,以革兰 染色法最为重要。细菌被染成蓝色或蓝紫色的为革兰阳 性菌,而最终染成伊红色的被称为革兰阴性菌。
细菌共有的基本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 质、核质体等。有些细菌还有较为特殊的结构,例如荚膜、 鞭毛等。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此外还有 磷壁酸、脂磷壁酸、蛋白质等。磷壁酸存在于大多数革 兰阳性菌的细胞壁中,是革兰阳性菌的重要表面抗原, 可用于对细菌进行血清学分型。某些细菌的脂磷壁酸可 促使细菌与人体内多种细胞黏附,是其致病因素之一。 一些革兰阳性菌的细胞壁表面存在特殊的蛋白质,可能 与其抗原性和致病性有关。其外毒素可引起某些特殊的 临床表现,如某些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可产 生红斑毒素,导致皮肤红斑 ;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破伤风 毒素可致肌痉挛 ;白喉杆菌产生的外毒素可致周围神经 麻痹等。我们可依据这些特殊的临床征象去判断由何种 致病菌所致。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其它成分较为复杂, 还含有脂多糖、外膜和脂蛋白。脂多糖对动物具有强烈 的毒性作用,它牢固地结合在细菌的细胞表面,只在菌 体溶解时才会释放,故称为细菌内毒素。革兰阳性菌和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差异,致使它们在染色性、抗 原性、致病性、对抗菌药的敏感性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异。 它们所致的感染特别是严重感染都有发热,但在临床表 现上常有不少显著的差异 :如革兰阳性菌感染其外毒素 可引起发热,病人多呈面红、兴奋甚至谵妄、脉速洪大, 通常血压变化不大,血象见白细胞总数和中性比例增高, 粒细胞中可见中毒颗粒。而革兰阴性菌的内毒素引起的 发热常伴畏寒和寒战,患者的面色青灰,甚至发生四肢 厥冷、皮肤呈现紫斑,血压下降,血中白细胞增高不明 显或不高等的症状,与革兰阳性菌感染的表现明显不同。 我们可根据这些临床表现的差异来诊断最可能的致病菌 种类,从而选择有效的抗菌药 [2]。

抗菌药合理应用的难点和对策

抗菌药合理应用的难点和对策

・专家论坛・ 作者单位:200040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科抗生素研究所抗菌药合理应用的难点和对策张永信 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在内科领域凡有细菌等感染的患者大多选用。

能否规范地应用抗菌药、有效地控制感染、避免不良反应、延缓耐药性的产生是内科医生特别是感染科医师的基本功。

三年前,卫生部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1],某些地区医疗机构也出台了贯彻落实的“实施细则”,然而合理应用抗菌药离“有效、安全、经济”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

一、合理用药的难点1.致病原明确的比例低合理应用抗菌药的重要前提是明确致病原,针对致病原选择抗菌作用强、疗效好、安全的品种。

而目前国内住院的感染患者仅20%检出致病原,门诊急诊感染患者确定致病原的比例低于10%,医务人员面对这一现实,已习惯于凭经验选用抗菌药,难怪乱用广谱抗菌药、联合用药大包围等现象普遍。

2.医生对抗菌药的认识肤浅我国的临床医生在医学院缺乏对抗菌药的系统学习,没有接受“药物治疗学”系统培训;工作后缺少正规继续教育的机会,除了仅从学术活动、杂志等正规途径提高外,还受到某些药厂公司、广告宣传非正规渠道的干扰,对药品的了解与定位往往出现偏差或错误。

3.缺乏科学、具体的用药细则规范长期来,医院不管大小,医生不分高低,个人选药的自由度太大。

如今,虽然有了卫生部的《指导原则》,但在治疗用药与预防用药适应证、分等级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并不具体细致,仍难指导临床规范用药。

4.相关用药的规定制度不完全统一某些药品说明书、学会及学术团体制定的“指南”、各医疗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与卫生部颁布的《指导原则》并不完全统一,甚至有矛盾,医生难以行事。

例如使用头孢菌素是否应做皮试,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是一日给药一次,还是多次给药等说法不一。

某些临床医生在用药上存在的一些“误区”,诸如习惯于“以广谱抗菌药对付常见感染”、“偏好新药贵药”、“联合用药总比单药治疗保险”等,经近年组织的培训已有不少改观,但当今病家的过高要求与社会压力,也影响了规范用药。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思路与制定科学的抗菌方案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思路与制定科学的抗菌方案

2008年中国 2008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监测 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监测
主要地区12所教学医院收集 主要地区 所教学医院收集36216株 所教学医院收集 株 KB法药敏,CLSI 2008版判断结果 法药敏, 法药敏 版判断结果 G+ 30.5%, G- 69.5% 我院09年细菌耐药监测结果 我院 年细菌耐药监测结果 G+ 413株 G- 1452株 株 株 ) ) (22.14%) ( 77.86%)
耐药 入CSF T1/2( T1/2(h) 毒性 TDM 给药途径
少 可透过 6 耳肾 必要时 Ⅴ
少 可透过 6 相似、 相似、红 人综合症 必要时 Ⅴ
利奈唑胺 Linezolid
噁唑烷酮类合成抗菌药属抑菌剂 主要对MSS、MRS、肠球菌属,包括耐万古 主要对 、 、肠球菌属, 菌株,耐药肺炎球菌具良好抗菌作用 菌株, 作用于核糖体 作用于核糖体50S亚基,浓度依赖性 亚基, 亚基 口服全吸收 主要用于耐万古的葡萄球菌,肠球菌感染 主要用于耐万古的葡萄球菌, 耐万古的葡萄球菌
噻肟 他定 吡肟 哌拉 环丙 SMZ-TMP
ESBLs(+,- ESBLs(+,-)菌株耐药率 +,-)
大肠杆菌 肺杆 E+ EE+ E1.5 0.9 亚胺培南 0.3 0.2 美罗培南 0.3 0.2 1.5 1.1 2.0 2.3 厄他培南 0.7 0.5 哌拉三唑 5.6 2.4 24.2 8.2 6.2 1.1 14.3 4.5 哌酮/舒 哌酮 舒 12.6 8.5 22.4 13.4 西丁 阿米卡星 10.8 4.8 26.1 7.0 奇异变形 E+ E1.2 1.7 0 1.4 0 4.6 2.4 4.1 1.2 2.4 11.4 4.5 43.0 7.2

(整理)正确的抗感染思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手册张永信

(整理)正确的抗感染思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手册张永信

正确的抗感染思路1第一章明确病原诊断正确采集临床标本病原体检测正确分析病原体检测结果根据临床特点判断致病菌性质规范药敏实验引导合理用药第二章主要抗菌药特点第三章合理使用抗菌药第一节临床常见病原菌的针对性用药第二节经验用药第三节将主要抗菌特性应用于临床第四节根据抗菌药的药动学特点合理用药第五节临床主要感染的用药方案第六节预防性用药第七节联合用药第八节特殊情况下用药第九节抗菌药物中易被忽视的不良反应附表1:抗菌谱附表2:常用抗菌药物剂量表附表3:常用抗菌药物名称前言抗感染疗法的基本思路抗感染疗法的疗效主要取决于及时正确的诊断、有效的治疗、病员的全身状况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一.正确的诊断感染的正确诊断包括定位与定性,即何系统、何器官、何部位发生感染,由何种致病原引起及其对药物的敏感、耐药状况。

1.感染的定位一般临床医师已具备感染定位的本领,通常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予以判断。

除了发热、畏寒等感染的共同表现外,患者出现的系统感染征象能最敏感地提示感染的部位。

例如,咳嗽、咳痰、肺部出现细湿罗音示呼吸系统感染;伴明显胸痛、胸膜刺激征示胸膜炎;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示有下尿路感染,而伴明显腰痛、发热、畏寒常示上尿路感染;腹痛、腹泻、呕吐示消化道感染,腹泻次数不很多,便量大,稀、脐周阵发痛常示小肠炎症,而腹泻次数多、便量少、带粘液或浓血,甚有里急后重,常为结肠炎症;当患者有高热、畏寒、寒战、血象改变等严重感染的表现,而缺乏系统感染征象,或具有波及多系统病变表现时,应考虑血行感染的可能。

然而有些疑难病例的系统感染表现不典型,此时感染定位较困难,可借助实验室检查及相应辅助诊断技术以明确感染部位,例如三大常规、X线、B超检查等。

必须强调,认真的病史询问和全面、规范的体检仍是明确诊断最基本的手段。

2.确定致病原在明确感染部位后,不应急于投用抗菌药,而应致力于尽早确定致病原,特别对于中度及重度感染,这是处理感染和合理应用抗菌药的基本思路。

规范抗菌药临床应用的指南_上海市颁布_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_实施细则

规范抗菌药临床应用的指南_上海市颁布_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_实施细则

专家之声V O I C E O F SPEC I A LI S TS规范抗菌药临床应用的指南)))上海市颁布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6实施细则张永信(华山医院传染病科抗生素研究所上海200040)中图分类号:R95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6-1533(2007)03-0101-03为了推动合理使用抗菌药,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用药,2004年8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联合颁布了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6(以下简称5指导原则6),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同时责成各级医疗机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0。

直至2007年1月,上海市卫生局公布了/上海市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6实施细则(试行)0(以下简称5实施细则6),并从3月起正式实施。

5指导原则6和5实施细则6都是临床应用抗菌药的规范性文件,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都应高度重视、切实执行。

15实施细则6的特点1.1基本内涵与5指导原则6相符5指导原则6包括四部分。

前两部分为主体,第一部分从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预防性应用和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三方面规定其基本原则,临床各科医师、药师等专业人员应予掌握;第二部分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0,就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加强病原微生物检测及加强合理用药管理与督查提出具体要求。

后两部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0及/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0实际上属附件,其内容大多可在经典专业参考书上查到。

上海市卫生局出台的5实施细则6从上海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卫生部5指导原则6的基本内容重新组合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细则0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0两部分。

前一部分包括5指导原则6的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0和第三部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0。

后一部分将5指导原则6的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0更加具体化。

至于5指导原则6的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0被省略,没有列入。

正确的抗感染思路_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手册_张永信(详细整理)

正确的抗感染思路_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手册_张永信(详细整理)
第一章 明确病原诊断 ........................................................................................................................................... 3 第二章 主要抗菌药物特点 ................................................................................................................................... 6
பைடு நூலகம்
前言
抗感染疗法的基本思路
抗感染疗法的疗效主要取决于及时正确的诊断、有效的治疗、病员的全身状况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一.正确的诊断 感染的正确诊断包括定位与定性,即何系统、何器官、何部位发生感染,由何种致病原引起及其对药 物的敏感、耐药状况。 1.感染的定位 一般临床医师已具备感染定位的本领,通常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予以判断。除了发热、畏寒等 感染的共同表现外,患者出现的系统感染征象能最敏感地提示感染的部位。例如,咳嗽、咳痰、肺部出现 细湿罗音示呼吸系统感染;伴明显胸痛、胸膜刺激征示胸膜炎;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示有下尿 路感染,而伴明显腰痛、发热、畏寒常示上尿路感染;腹痛、腹泻、呕吐示消化道感染,腹泻次数不很多, 便量大,稀、脐周阵发痛常示小肠炎症,而腹泻次数多、便量少、带粘液或浓血,甚有里急后重,常为结 肠炎症;当患者有高热、畏寒、寒战、血象改变等严重感染的表现,而缺乏系统感染征象,或具有波及多 系统病变表现时,应考虑血行感染的可能。 然而有些疑难病例的系统感染表现不典型,此时感染定位较困难,可借助实验室检查及相应辅助诊断 技术以明确感染部位,例如三大常规、X 线、B 超检查等。必须强调,认真的病史询问和全面、规范的体 检仍是明确诊断最基本的手段。 2.确定致病原 在明确感染部位后,不应急于投用抗菌药,而应致力于尽早确定致病原,特别对于中度及重度感染, 这是处理感染和合理应用抗菌药的基本思路。 确定致病原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1)规范地收集相应的临床标本作病原培养、鉴定和药敏测定,根 据阳性结果可选择针对性强、抗菌作用优的抗菌药,以获满意疗效。涂片、染色检查常在即时获得有价值 的病原诊断结果。此途径最可靠,但需花费时间,常在数天后才能获得病原诊断结果,然后再调整用药方 案。(2)根据某些病原引起临床表现的特点,来判断致病原的性质与种类。例如,创面上出现带荧光的 绿色脓液,提示由绿脓杆菌引起;胸片上出现的特征性的曲菌球可直接诊断肺曲菌病。临床医生在实践中 应不断积累敏锐判断病原性质的经验。(3)在未获得病原培养结果前,或培养阴性时或病情危重时,应 参考经典权威著作介绍的经验疗法,根据感染部位、患者的病史与临床特点,结合本地区病原流行病学资 料与耐药状况,针对最可能的致病原,决定首选药、可选药,这是合理应用抗菌药最实用的途径。 二.有效的治疗 选择最合适的抗菌药是有效抗感染治疗的关键。有的临床医生满足于熟悉几种广谱抗菌药用于治疗常 见的感染,这类方案通常虽可获得一定疗效,但并非最佳方案,遇到危重病例,也许会丧失治疗与抢救的 时机。 所谓最为适合的抗菌药,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1)从抗菌作用考虑,对致病原具独特的抗菌活 性,而不是有作用,但不强。(2)从抗菌药的药动学考虑,在感染部位可达较高的有效药物浓度。(3) 从患者的生理、病理状态考虑,选用不良反应小,发生率低,对患者较为安全的品种。 当确定合适的抗菌药的品种后,还需凭质量可靠和费用合理再考虑选择品种的品牌。对有条件的患者, 尽量选用原发研制厂生产药物。此外,临床医生在实践中已了解哪些品牌的药物质量可靠,其价格合理, 符合患者的支付能力,同时与所在医院及医生的身份也相称。而轻听商业宣传,偏用过于昂贵,或质量与 价值不相称的药物都是不恰当的。

难治性感染的抗菌治疗 张永信

难治性感染的抗菌治疗 张永信

难治性感染的抗菌治疗一附病例分析上海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抗生素研究所张永信感染至今是发展中国家直接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长期来以抗菌药为主的抗感染药物是临床主要的常用药物,由于抗菌药的问世,感染只要病原明确,感染的严重度不是极高,或是病员仍具一定的免疫能力,抗菌治疗通常能获得相应疗效,因此抗菌药但是,在临床上仍会遇到一些难以抗菌药治疗控制,达不到预期疗效的感染。

常见原因有:①致病原未明确,用药缺乏针对性。

或是致病原数量大、毒力强、对某些常用抗菌药呈耐药,故常规抗菌治疗难以奏效。

②抗感染用药方案不恰当,最常见的就是没有选用针对病原体作用独特的药物;选用药物难以达到感染部位;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恰当;不恰当的联合用药。

③患者自身因素,如: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功能缺陷以及不遵循不配合合理的医嘱等。

当临床遇到难治性感染时,不应急于更换抗菌药品种,或轻率采用广谱药或联合用药方案,加大剂量等,而应着重分析病原体是否明确或准确?抗感染用药方案是否恰当?如果患者自身存在特殊情况,抗感染治疗是否已作相应调整?也就是从病原、药物和患者三个基本环节逐一寻找感染难治的原因,以对症下药。

本文结合具体病例,分析如何针对细菌等致病微生物治疗难治性感染。

1.及时明确致病原典型病例1 男性患者,54岁,浙江人。

因发热2月半于2005年6月17日入院。

患者从2个半月前开始出现咽喉部疼痛,并伴有发热,为午后低热,有畏寒感,无盗汗、关节酸痛、皮疹及生殖器溃疡等,一般在下午6点许体温达到最高(38.7-39.1℃),晨起体温下降至正常,午后又复上升。

患者既往无传染病史及其他疾病史,从事贩羊职业30余年,但否认有为牛羊接生助产史。

外院多次查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查血沉:32mm/h,5月10日第一次血培养示流感嗜血杆菌微量,5月16日第二次血培养阴性。

骨髓穿刺示反应性粒细胞增多骨髓象,骨髓培养示模仿葡萄球菌。

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作者:董平孟现民许寅张永信来源:《上海医药》2012年第19期摘要 2012年卫生部出台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本文介绍笔者所在单位为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实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开展此项工作的经验并为其他医疗单位提供借鉴。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细菌耐药中图分类号:R951; R197.3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19—0003—04Implementing “the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or clinical use of antibiotics”to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DONG Ping1*, MENG Xian—min1,2, XU Yin1, ZHANG Yong—xin3**(1. Shanghai Public Health Clinical Center,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508, China;2. School of Pharmacy,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203, China; 3.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040, China)ABSTRACT “The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for clinical use of antibiotics” (called Measures for short) issued by Ministry of Health put forward the definite criteria for the use and management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methods taken in our hospital and achievement made in the course of implementation, and the problems found out to need solving in the future for deepening implementation of the “Measures” and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other medical institutions..KEY WORDS antimicrobial agents; rational use; bacterial resistance抗菌药物自问世以来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是国内临床应用范围最广、品种最多的一类药物。

注重科学的抗菌给药方案

注重科学的抗菌给药方案

注重科学的抗菌给药方案
张永信
【期刊名称】《上海医药》
【年(卷),期】2012(33)12
【摘要】本文从制定科学的抗菌给药方案的5个要点着手即准确的给药剂量、合适的给药途径、规范的给药次数、足够适当的疗程,以及必要时的联合用药,阐述社区临床医师与药师如何理解与应用抗菌药物.
【总页数】3页(P9-11)
【作者】张永信
【作者单位】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抗生素研究所,上海,20004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3.2
【相关文献】
1.制定抗菌药科学的给药方案 [J], 张永信
2.抗菌药物 PK/PD参数对优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进展 [J], 何慧丽(综述);仲华(审校)
3.抗菌药物PK/PD参数优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研究进展 [J], 次仁卓玛;
4.抗菌药物PK/PD参数优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研究进展分析 [J], 巫露娜; 杨永秀
5.抗菌药物PK/PD参数优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研究进展分析 [J], 巫露娜; 杨永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制定抗菌药科学的给药方案

制定抗菌药科学的给药方案

制定抗菌药科学的给药方案
张永信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生》
【年(卷),期】2005(033)007
【摘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在阐明是否
应用抗菌药(指征)和选用哪一类、哪一种抗菌药以后,又指出“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来制定治疗方案,科学地决定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疗程及联合用药等,这直接关系抗菌药物能否充分发挥出抗菌效能。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张永信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科,抗生素研究所,上海,20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3
【相关文献】
1.根据浓度依赖型与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的特点制定给药方案 [J], 石焕阶
2.探讨利用PAE及PK/PD模型制定抗菌药给药方案 [J], 黄秋萍
3.抗菌药物药效参数与给药方案的制定 [J], 薛冰
4.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模型在制定及优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中的应用 [J], 王芳;刘亚娜;吴香云;潘源虎;黄玲利;郝海红;谢书宇;王玉莲
5.制定科学给药方案,治疗难治性感染 [J], 张永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的抗感染思路1第一章明确病原诊断正确采集临床标本病原体检测正确分析病原体检测结果根据临床特点判断致病菌性质规范药敏实验引导合理用药第二章主要抗菌药特点第三章合理使用抗菌药第一节临床常见病原菌的针对性用药第二节经验用药第三节将主要抗菌特性应用于临床第四节根据抗菌药的药动学特点合理用药第五节临床主要感染的用药方案第六节预防性用药第七节联合用药第八节特殊情况下用药第九节抗菌药物中易被忽视的不良反应附表1:抗菌谱附表2:常用抗菌药物剂量表附表3:常用抗菌药物名称前言抗感染疗法的基本思路抗感染疗法的疗效主要取决于及时正确的诊断、有效的治疗、病员的全身状况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一.正确的诊断感染的正确诊断包括定位与定性,即何系统、何器官、何部位发生感染,由何种致病原引起及其对药物的敏感、耐药状况。

1.感染的定位一般临床医师已具备感染定位的本领,通常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予以判断。

除了发热、畏寒等感染的共同表现外,患者出现的系统感染征象能最敏感地提示感染的部位。

例如,咳嗽、咳痰、肺部出现细湿罗音示呼吸系统感染;伴明显胸痛、胸膜刺激征示胸膜炎;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示有下尿路感染,而伴明显腰痛、发热、畏寒常示上尿路感染;腹痛、腹泻、呕吐示消化道感染,腹泻次数不很多,便量大,稀、脐周阵发痛常示小肠炎症,而腹泻次数多、便量少、带粘液或浓血,甚有里急后重,常为结肠炎症;当患者有高热、畏寒、寒战、血象改变等严重感染的表现,而缺乏系统感染征象,或具有波及多系统病变表现时,应考虑血行感染的可能。

然而有些疑难病例的系统感染表现不典型,此时感染定位较困难,可借助实验室检查及相应辅助诊断技术以明确感染部位,例如三大常规、X线、B超检查等。

必须强调,认真的病史询问和全面、规范的体检仍是明确诊断最基本的手段。

2.确定致病原在明确感染部位后,不应急于投用抗菌药,而应致力于尽早确定致病原,特别对于中度及重度感染,这是处理感染和合理应用抗菌药的基本思路。

确定致病原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1)规范地收集相应的临床标本作病原培养、鉴定和药敏测定,根据阳性结果可选择针对性强、抗菌作用优的抗菌药,以获满意疗效。

涂片、染色检查常在即时获得有价值的病原诊断结果。

此途径最可靠,但需花费时间,常在数天后才能获得病原诊断结果,然后再调整用药方案。

(2)根据某些病原引起临床表现的特点,来判断致病原的性质与种类。

例如,创面上出现带荧光的绿色脓液,提示由绿脓杆菌引起;胸片上出现的特征性的曲菌球可直接诊断肺曲菌病。

临床医生在实践中应不断积累敏锐判断病原性质的经验。

(3)在未获得病原培养结果前,或培养阴性时或病情危重时,应参考经典权威著作介绍的经验疗法,根据感染部位、患者的病史与临床特点,结合本地区病原流行病学资料与耐药状况,针对最可能的致病原,决定首选药、可选药,这是合理应用抗菌药最实用的途径。

二.有效的治疗选择最合适的抗菌药是有效抗感染治疗的关键。

有的临床医生满足于熟悉几种广谱抗菌药用于治疗常见的感染,这类方案通常虽可获得一定疗效,但并非最佳方案,遇到危重病例,也许会丧失治疗与抢救的时机。

所谓最为适合的抗菌药,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1)从抗菌作用考虑,对致病原具独特的抗菌活性,而不是有作用,但不强。

(2)从抗菌药的药动学考虑,在感染部位可达较高的有效药物浓度。

(3)从患者的生理、病理状态考虑,选用不良反应小,发生率低,对患者较为安全的品种。

当确定合适的抗菌药的品种后,还需凭质量可靠和费用合理再考虑选择品种的品牌。

对有条件的患者,尽量选用原发研制厂生产药物。

此外,临床医生在实践中已了解哪些品牌的药物质量可靠,其价格合理,符合患者的支付能力,同时与所在医院及医生的身份也相称。

而轻听商业宣传,偏用过于昂贵,或质量与价值不相称的药物都是不恰当的。

总之,抗感染的治疗的过程是处理菌、药、人三者的关系,首要关键是确立致病原—菌,即病原种类,对药物的敏感与耐药状况,这是治疗感染成败的关键。

临床医生必须树立强烈的病原学观念,掌握从临床表现特点去判断病原性质的本领,熟悉和重视规范地收取临床标本,及时培养鉴定致病原,懂得分析检查结果。

对于抗菌药,应学会选择针对致病原,其抗菌作用强、疗效优良而安全的品种,即采用最佳治疗方案。

而对于患者,必须考虑个体特殊的生理病理状态,实行个体化给药。

第一章明确病原诊断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和细菌性传染病疗效确切的药物,是国内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它的出现挽救了无数感染患者的生命。

然而,由于病原菌不明确而无针对性地滥用抗菌药的现象十分普遍。

这不仅造成药品的巨额浪费,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且影响了疗效,加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如何合理应用好抗菌药是临床用药的重要课题。

最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及时正确地明确或估计致病菌,二是选择抗菌谱与抗菌作用、药理特性和不良反应等方面最适合病员的抗菌品种。

而尽早明确病原诊断是能进一步针对性用药,以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的基础。

特别是对中度以上严重的细菌感染,病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要得到正确的病原诊断,从标本采集、标本检验到最终结果分析,各个环节都很重要。

所以,光有先进的实验室、检验方法以及优秀的检验人员,还不足以得到正确的病原诊断。

作为临床医生,需要掌握规范采集各种标本的正确方法,了解各种检验方法的特点,尤其是常用的细菌培养方法,并向检验人员提供必要的临床信息。

对最后的检验结果还需根据感染症状、体征、感染部位、常见致病菌种类和正常菌群的种类等特点仔细分析其真伪及临床意义,最终才能明确病原诊断。

此外,临床医生还需具有依据病人临床特点判断病原的本领。

正确采集临床标本及时规范地收集临床标本直接关系到致病菌培养的正确性与阳性率的高低。

因此,应尽量由医务人员亲自操作,尽力争取在投用抗菌药之前收集相应部位临床标本,尽量避免标本被正常菌群污染,并及时送检。

采集何种部位的临床标本,需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等临床特点作判断。

根据临床需要,可同时采集不同部位的临床标本作细菌培养。

为提高培养结果的可参考性,应多次送检。

采集不同部位标本方法:1.血培养:宜在病人畏寒、寒颤时,或高热前抽血;选择不同部位的静脉间隔抽血2-3次;每次抽血量足,成人宜10ml以上;宜床边直接接种;培养基中加入中和血液杀菌因子物质和抗菌药裂介、拮抗剂,或直接选用商售的血培养瓶;必要时抽骨髓培养;血培养1-2天后如发现培养液混浊,可先涂片染色,凭初步结果帮助临床选用合适抗菌药。

2.痰培养:清洁漱口后取清晨深部痰;以清洁无菌器皿收痰;痰需经生理盐水冲洗等处理;及时作定量培养与涂片镜检;涂片见炎症细胞为主,方做培养,而以上皮细胞为主的痰标本应予丢弃,也可取支气管冲洗液、洗刷液、环甲膜穿刺液作培养;原则上痰标本应在2小时内完成接种培养;重复培养其结果一致,常视为致病菌,而反复变化的结果,多为污染菌或寄殖菌,不是真正的致病菌。

3.尿培养:规范取清洁中段尿;导尿者可穿刺导尿管或行趾骨上穿刺取尿;1小时内接种;必须作菌落计算,以判断其临床意义。

标本不应混入尿、钡剂或止泻药等。

4.脑脊液培养:严格无菌操作,取量足,宜床边接种;同时作涂片(沉渣或菌膜)镜检和常规、生化检验,前者在1小时可获初步结果;必要时送血、尿等培养。

5.浆膜腔液培养:严格无菌操作,取量足,宜床边接种;同时作常规、生化检验,必要时予抗酸杆菌检查、腺苷酸脱氨酶(ADA)测定等。

6.脓液培养:一般避免以棉拭子取标本,宜以注射器直接穿刺脓肿吸取脓液;盆腔、腹腔脓肿、口腔有关脓肿需同时作菌落厌氧培养;烧伤创面需作定量培养。

7.内置导管培养:皮肤严格消毒;无菌操作剪取导管头送培养,包括一般细菌及真菌培养。

病原体检测采集标本后,将标本送何种检查,送检时需选用何种特殊培养基及注意哪些问题,都值得临床医生注意。

因为正确且恰当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往往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快、更准确地明确病原菌。

目前常用的病原诊断方法有:1.培养细菌培养是病原菌检测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虽然此方法需要时间较长,但对于大多数形态、染色无特征的细菌通过培养,必要时结合细菌生化反应来分离、鉴定更可靠。

同时,有助于进一步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指导用药。

值得一提的是,临床医生需了解不同细菌的培养要求。

根据最可能是哪种致病菌来选择相应合适的培养条件。

如革兰阳性球菌宜选血平板;革兰阴性杆菌常选用伊红亚甲兰(EMB)、麦康凯平板,以抑制阳性菌生长;嗜血杆菌需添加X因子,V因子,且培养时充CO2;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培养基中需增加氯化钠的含量;革兰阴性球菌选用MTM培养基;厌氧菌需作硫乙醇酸钠培养;真菌用沙保氏培养基培养;结核菌也需特殊培养剂、培养时间长;L型菌需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等。

因为检验科、细菌室的工作人员并不一定了解患者的临床特点,在无任何提示下,只做例行检验就有可能漏检。

临床医生对有特殊培养需要的标本应加以注明,或提供必要的临床信息,以提高培养阳性率。

如:对于来自脑室与粘膜的标本,如口腔、肠腔、女性生殖道、副鼻窦,以及肺脓疡的脓液、腹部外伤、肠穿孔穿刺液,或于有恶臭、气体产生的感染部位所采集的标本,应要求同时作厌氧菌培养;原因不明发热者的血、脑脊液、导管头等标本培养应要求加作真菌培养。

而细菌室也应主动介绍和提供床边接种、转移培养基等基本条件。

2.直接涂片病人标本直接涂片作染色镜检是快速而简便的方法之一。

但要求可能存在的病原菌需有特定形态特征、特殊染色及一定数量。

如:痰涂片见抗酸染色阳性杆菌即可诊断结核感染;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或瘀斑刺破液涂片见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即可能为脑膜炎球菌感染;脑脊液加墨汁混合后镜检发现圆形、有荚膜、双层壁的病原体,即可能为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白喉患者咽部假膜涂片可见有异染颗粒的杆菌。

不过,标本直接涂片检查阳性率较低,可将标本离心、沉淀,浓集后再镜检。

对于不同的病原菌,同时配合其他常规检验或某些特殊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如免疫荧光、免疫酶标的抗体检测,结合粪便直接涂片镜检可帮助诊断霍乱弧菌、痢疾杆菌等。

3.抗原检测有些细菌即使使用培养、生化反应仍很难鉴定,但具有特定抗原成分,如菌体抗原、鞭毛抗原等,利用抗原检测可以对病原菌作快速诊断。

如在细菌性脑膜炎中,利用对流免疫电泳可检测脑脊液中的脑膜炎球菌、肺炎链球菌及流感杆菌,特异性和敏感度都很高;气相色谱法利用细菌代谢产生的挥发性短链有机酸,可检测厌氧菌。

而在已使用了抗生素,细菌培养困难时,抗原检测可能不失为一种有助病原诊断的好方法。

4.抗体检测人体受细菌感染后,经一定时间可产生抗体,且随感染过程表现为效价升高。

因此,当抗体效价明显升高或随病程递增时才有参考价值。

此项检查适用于抗原性较强的病原菌及病程较长的传染病诊断。

为除外预防接种或既往已有隐性感染,通常需要两份血清,一份在疾病急性期,另一份在恢复期(一般2~6周后),抗体效价升高4倍以上,或单份血清抗体效价超过一定水平才有诊断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