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届高三四省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届高三四省联考语文试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类似,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则与一次大碰撞息息相关。
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撞击速度极快,能量极大,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
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诞生了。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地壳厚度可达80千米。
其环境之独特,可与地球南、北极并列,被称为“第三极”。
在青藏高原上,许多巨大的山脉次第隆起,囊括了地球上14座8000米级山峰、绝大多数的7000米级山峰,以及数不胜数的5000~6000米级山峰。
因此,这次大碰撞堪称5亿年来最重要的造山事件。
然而,大碰撞的“洪荒之力”还没有释放完毕。
青藏高原诞生的同时,大碰撞的力量也开始向外围扩散。
此前已经有了一定海拔高度的另一些地方也受到挤压,进一步抬升,包括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
至此,中国大地上出现了显著的三级阶梯。
青藏高原海拔最高,为第一级阶梯;海拔为1000~2000米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构成了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东,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为第三级阶梯。
中国地理格局就此形成。
三级阶梯的差异,使得地貌景观极富变化。
万千山岭、大美江河,就在这三级阶梯上依次显现。
大碰撞对中国的影响不止于地貌。
科学家们发现,作为大碰撞的最大产物,青藏高原的上空生成了一台超级“风机”,它将颠覆原本控制中国的行星风系。
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
在北纬30°附近的亚热带地区,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不断从高空下沉至地面。
温度越来越高,水汽也越来越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雨。
受此影响,北纬30°附近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地带,从北非到西亚,几乎连成一片。
如果没有意外,同样位于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也会比现在干燥得多。
2023届高考全国卷地区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高考全国卷地区高三年级5月联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4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专项治理工作自2022年8月启动,2023年12月基本结束,给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制定了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在农村,过去剃头酒、搬家酒、满月酒、喜事、丧事······不仅家家都要办,还会讲排场、比阔气,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沉重的负担。
经过多方治理,各地围绕移风易俗等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成绩。
但是也要看到,在很多地区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依然甚嚣尘上。
对此,《工作方案》提出了四个治理重点,从高价彩礼陋习,宣扬低俗婚恋观,索要、炫耀高价彩礼,媒婆、婚介等怂恿抬高彩礼金额,彩礼金额普遍过高等问题,到人情攀比陋习,人情礼金名目繁多、数额过高,甚至为了敛财举办“无事酒”,农民群众“人情债”负担沉重等问题;从厚葬薄养陋习,不履行孝道义务,丧事时间过长、丧礼中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和开展低俗活动,豪华墓等问题,到铺张浪费陋习,婚丧喜庆举办宴席时间过长、规模过大,盲目攀比追求档次,造成严重浪费······抓好这四个治理重点,对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精气神积极向上,保障乡村振兴行稳致远意义重大。
广东省2024届高三二月开学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既然艺术鉴赏是主客体的感情交流活动,那么,鉴赏者就不是完全被动的受感染者。
作为审美主体,他有很大的能动性,是艺术形象创造的积极参与者。
当然,他不是艺术生产过程中的参与者,而是消费过程中的参与者。
王朝闻把艺术鉴赏的心理活动叫作“再创造”。
他说:“艺术形象,其实不过是借有限的但也就是有力的诱导物,让欣赏者利用他们的那些和特定的艺术形象有联系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接受以至‘丰富’或‘提炼’着既成的艺术形象。
”②既然艺术鉴赏是一种“再创造”的心理活动,那么,不同的鉴赏者对于某一部作品的艺术感受,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正如鲁迅所说:“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
”当然,因为鉴赏的是同一部作品,作家所提供的信息——诱导物是相同的,所以鉴赏者的再创造也不至于离题万里;而是大同小异。
③在艺术鉴赏活动中,先是鉴赏者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信息,在感受的基础上,就进入体验。
体验是鉴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
因为没有体验,就不能进入作品的规定情景;没有体验,就不能深切地感受形象的情感精神。
鉴赏者是在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活动,而再体现在头脑中。
体验是以本人的记忆为基础的。
演员在体验角色的感情时,需要在生活库存中唤起自己的情绪记忆;读者在鉴赏艺术形象时,也需要在生活库存中唤起自己的形象记忆。
这就要求有相应的生活经验,如果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那就无从体验,也就无从“再体现”或“再创造”。
但即使在同一或相近的社会形态中生活的人们,其人生体验也是各不相同的,因而再创造的艺术形象就必然有所差别。
所以外国人说:一千个读者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④艺术鉴赏的另一重要心理因素是想象,想象在创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鉴赏活动中也占有同样重要的位置。
鉴赏者总是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来丰富艺术形象。
生活是无限广阔和无限复杂的,而艺术则只能用有限的画面和有限的笔触去表现它,作者选取典型情节和典型人物,抓住特征性的几点,加以勾勒,诱导读者、听众用想象加以补充,这样才能余味无穷。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大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大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人类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肇始于莽原时代,碍于自然条件,其规模和形式都受到很火限制。
进入文明社会,特别是在国家诞生以后,文明的交流和互动便更多受到社会中多重因素的影响。
近代以前,规模最为宏大的文明交流之路,北是亚欧大陆(包括非洲东部地区)之间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在这个历史大舞台上,文明交流山东向西、自西徂东,是双向互动的。
从早期的中西交往而论,战争的动力作用不可无视。
战争是野蛮的,却也是开拓东西方交流的重要推动力。
人类对财富与成功的渴望,以及对创造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交往的不竭动力。
随着文明时代的推进、战争动力机制变得多元而且复杂,战争本身也不完全是出于经济或财富的目的。
丝绸之路的经略历来是中原王朝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张骞通西城打开中西交往的官方通道之后,中原王朝与周边政权关系的稳定与互信,为丝绸之路的畅达提供了保障,也是和睦西部与边疆地区胡汉关系、维护边境地区军事安全的必要条件。
不过,安全与互信也取决于朝廷对国家安全状况的评估。
嘉靖皇帝朱厚熜在位45年,在北方拒绝边境互市,在南方施行更严厉的海禁,原因是他对边境安全状况存在严重的误判。
高拱、张居正执政时期,在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等名将的守护下,北方有“隆庆和议”,俺答汗以顺义王的名义归附,南方有漳州月港重新开海,海盗转交为海商。
事实证明,在国家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丝绸之路才会物畅其流,实现发展与繁荣,从根本上说,中国巨大的经济实力是丝绸之路发展繁荣的重要前提。
从人口和经济规模来说,汉唐时期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影响力有限。
汉唐时期所谓的“和亲”,是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政治和解的代名词;五代至宋代不再有“和亲”,因为中原王朝处于弱势地位,时或纳贡称臣。
2023年高三下学期5月三校联考 语文答案
2023年高三下学期5月三校联考高三语文参考答案1.B【详解】“完全依靠”过于绝对,结合材料一第二段的“‘佣书’的出现大大加快了文字的传播速度。
当时著名诗人谢灵运的作品为世人追捧,出现过‘每有一诗到都下,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的场面”分析,只是“大大加快”,并非“完全依靠”。
2.B【详解】分析有误,文中“论诗歌的天才,李白、苏轼或可比肩;而论学识的渊博,则李白一定不如苏轼”是宋神宗的观点,而选项认为“李白就有可能在学识上赶超苏轼”的假设建立在“李白在学识上不如苏轼”的基础上,推断失当,不合文意。
3.D【详解】依据“首先,对学识积累的高度重视,成为此时期士人的共同追求”“其次,宋人不仅追求学识的积累,还追求学识的创造性转化”“再次,知识面的大幅拓展与新型知识体系的建立,推进了文学内部各文体以及文学艺术各门类之间的交汇与整合,促生了集大成式的文艺思想观念”“与此同时,文学又与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交汇,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在音乐基础上,词的独特形制与艺术专长得以成型,进而成为宋代文学之突出代表”等分析,材料二主要讲的是印刷术对宋代文艺思想演变的影响。
A强调雕版印刷版料的选择,不符合题目要求。
B是唐朝的,不符合题目要求。
C指出宋朝文学体裁多样,不符合题目要求。
D强调宋人重视学识,体现了印刷术对宋代文艺思想演变的影响。
符合题目要求。
4.①文章论述的内容是宋代印刷术繁荣放大韩愈影响力,文学传播方式的演进过程及宋代印刷术的情况属于背景性材料,应处于文章最前面,而节选部分正是这一内容。
②节选部分最后提到韩愈,从结构上讲,显然是要引出下文的关于韩愈情况的论述。
(每点2分)【详解】①结合“至于雕版印刷,有史可考的说法是源自唐初……雕版印刷技术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分析,文章主要强调宋代印刷术繁荣放大韩愈影响力;宋代印刷术属于背景,应置于最前,节选部分正是这一内容,符合行文逻辑。
②结合材料一“《宋史•邢禺传》载:景德二年(1005年)夏……这当中就包括为宋朝统治阶层所推崇的韩愈作品集”分析,最后提到韩愈,是要凸显结构特点,主要是引出下文的关于韩愈情况的论述。
2023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青铜鸣大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青桐鸣大联考(高三)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去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红毯铺道,红旗漫卷,在国宾护卫队护送下,英雄们前往人民大会堂,登上授勋台。
看到电视屏幕上闪现“国家最高礼遇”那一瞬间,我们百感交集。
礼序乾坤,乐和天地。
一场场盛大庄严的仪式,彰显着中国的礼乐文化。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礼乐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
西周开国之初,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
如今,在新时代环境下,中华礼乐文化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对于传统礼乐文化,我们要在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考订梳理,去芜存菁,既整理挖掘其中积极、合理的思想资源,也警惕其消极、落后的文化糟粕,予以扬弃。
比如古代的礼制,过于强调人班级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也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的理念。
再如古时有很多繁文缛节,在现代社会容易让人望而生畏。
其实,有些礼仪流程在互相尊重的原则下,是可以简化变通的。
总之,为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我们要推动传统礼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宏观层面,我们应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古代,礼乐文化是庙堂之上的“阳春白雪”,普通百姓只能对其“敬而远之”。
广东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语文试卷
绝密★启用前广东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精神胜利法,作为一种极为普遍又极难名状的精神现象,如果用理论形式研究和表述,足可写成一本厚重的学术专著。
倘若把阿Q的生活故事交给一般作家去写,也可能拉长为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而这样做,则很难取得《阿Q正传》这样的社会效果与艺术效能。
唯深于道者能浅言。
独有这种短短的3万字的小中篇形式,能够获得惊雷闪电式的明快、深透的社会警醒效应,并透发出鲁迅那种特有的举重若轻、迅速见效的艺术风格。
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结构上,都表现出轻灵、跳跃、活脱的艺术特色。
《阿Q 正传》的“简单”正表现了鲁迅高超的概括能力。
用现在的新词汇来说,这是一种“深奥的简洁”。
《阿Q正传》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还在于鲁迅能够紧紧抓住小说最主要的东西——精神胜利法进行描述,与此关系不大的情节则大胆省去。
各章之间大省略、大跳跃,又富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例如,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的开头一句“在未庄再看见阿Q出现的时候,是刚过了这年的中秋”,既与第五章末尾阿Q“已经打定了进城的主意了”一句自然衔接,又把阿Q进城的大段过程轻轻一笔省略掉了。
如果是别的作家来处理,很可能将阿Q这段由帮工到被迫给盗窃团伙充当小角色的曲折经历,当作至宝大为渲染,写成颇带传奇色彩的故事。
然而,这样写只能是猎奇而已,篇幅纵然拉长到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品位却大大降低了,而且必定会淹没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刻画,丧失了作品最珍贵的思想价值。
【全国卷】名校教研联盟2023届高三联考(三)语文
绝密★启用前(全国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运河文化的特质是什么?有“生生不息”说、“融合”说;有以人喻义的“脐带”说、“乳娘”说;亦有包容性、统一性、扩散性、开放性、凝聚性等解释,这体现了不同学者对大运河文化内涵认知上的差异,也说明大运河本身的复杂性、系统性及跨学科等特点。
“千年运河、沟通南北”,在“千年”与“南北”所建立的时空之中,运河“沟通”的功能最为显著。
当下,大运河既是国家文化符号,又以世界文化遗产的身份成为一种文化标签。
在“大运河”全景意识之下,大运河物理空间中的“通”在文化空间中演化出了联通、流通、变通和融通等多重特性与价值。
“联通”是运河人工开挖并利用自然河道联江达海以通四域的功能。
封山浚川、连接江河湖海是中国传统“天下观”和帝王交通天下的文化理想。
自春秋以来,各级各类政权所不断进行的开凿运河的实践,正体现了对这一文化理想的不懈追求。
时间脉络中,运河经历了由区域内至区域间进而纵贯南北的过程。
隋唐以降,大运河联结的范围扩大至世界范围。
大运河跨越区域之畛域,进而通过其他东、西之自然河流及交通枢纽相互联结,共同构建了中国地域的线性框架格局,不仅从空间上拉近了中国南北的距离,更从国家战略格局上促进了传统经济格局和政治地缘格局的改变,保证了国家统一和安全。
“流通”是运河因联通而带来的物流与信息传播,以及进而形成的社会流动。
漕运无疑是运河最重要的流通功能。
所谓“漕”者,与车运相对,“车运谷曰转,水运谷曰漕”。
隋唐以后,漕运乃“国之大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之命脉。
2024届高三5月大联考(全国乙卷)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2024届高三5月大联考(全国乙卷)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意象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其理论价值和研究成果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比中国当代诸多美学派别,意象美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不像其他理论派别那样倚重西方美学的理论资源,而是将重点放在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实践方面,重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的研究。
首先,中国当代美学家之所以重视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研究,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深入研究和梳理意象理论的思想资源,对于把握中国古代美学的文化基因和美学思维特点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文化是重象尚象的文化,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包含着丰富的“象”的文化基因,这从远古时期的神话和器具意识的起源、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构造、《易经》的卦象符号创造中就充分体现出来。
先秦哲学家和思想家正是在此基础上对“象”进行哲学阐释和理论超越,提出一系列重要命题与观点,如老子将“道”“气”“象”联结起来的哲学观念,庄子的“象罔”命题和关于“言意关系”的理解,《周易》的“立象以尽意”“观物取象”哲学命题,等等,对于中国古代意象理论和思维方式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并成为中国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活水源头。
其次,以“意象”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研究,可以使人们意识到中国古代艺术创造对于美学理论建构的重要性,将中国美学理论观念的研究与中国古代艺术审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宗白华提出,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不仅要注意理论形态的著作,而且尤其要重视几千年的艺术创造。
广东省佛山市四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佛山市四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刚刚闭幕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获得13枚金牌、14枚银牌、5枚铜牌,再次荣登金牌榜、奖牌榜第一。
我国青年技工一次次摘得大赛金牌,刷新着人们对当今技术工人及其职业的认识,让更多人意识到高技能工人对国家的发展有多重要,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值得全社会尊敬的。
从世界技能大赛传递出的某些信号中,我们可以对未来全球技能人才发展和产业发展有一定的预判。
从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设置变化、应用要求的提高可以看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变化对不同领域的技能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服务领域精细度要求不断提高“市场需求将更加个性化,工艺需求将更加人性化,工匠的作用将更加重要”,世界技能大赛竞赛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高技能人才需要复合技能,要持续进行技能开发和培训。
(摘编自罗娟《期待“技能金牌”发挥杠杆效应》)材料二:“用工荒”“招人难”,是岁末年初的时令性话题。
从媒体报道可以看出,用工短缺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
以前主要指技术门槛低的务工人员供给不足,现在则突出表现为高级技工的缺乏。
这一变化,是产业发展与升级在用工需求端的必然反映。
目前的招工难,间接表明产业工人供给尚未跟上产业升级的步伐。
在谈论用工短缺现象时,近几年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企业自动化生产程度提高,用工荒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但现实中,机器人不仅不能完全代替人,还需要具有相应管理和技术能力的人来维护。
正所谓,“升级生产线容易,但是让工人们随之升级却没那么容易”。
如果没有高级技工的支撑,以机器人替代人为象征的生产线升级也将被拖累。
2023-2024学年广东六校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联考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广东六校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联考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文学批评从来就不是自说自话。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被认为是寻找“知音”,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设专章讨论“知音”问题。
西方有学者则认为,文学活动仅有作家和“某个特定的读者”(批评家)的关系,还不能“超脱私人的范围”,只有当“第三者”即“读者公众”介入的时候,文学才能“进入社会领域”,对社会人群发生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批评只有面向读者,才能显示出它特有的意义和价值。
与其他人文学科不同,文学影响于人的社会文化思想,不是以直白的方式告诉读者,而是隐含在具体的文学形象之中。
因此,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的意义阐释,就显得尤为重要。
读者从具体的文学形象中,固然也能直接受到“熏、浸、刺、提”的感发振奋作用,但要从中得到理性的认识和启示,就离不开文学批评家的工作。
西方有批评家说:“批评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说明隐藏在艺术家创作内部的意义。
”没有这种“说明”,鲁迅的《狂人日记》就只是一个“狂人”的胡言乱语,《祝福》《孔乙己》和《阿Q正传》等作品主人公的遭遇,也只能博人同情,都不可能具有反封建的意义。
文学批评向读者揭示文学作品的这些意义,不是凭空杜撰,也不是生硬拼贴,而是依靠批评家对读者所处时代及其社会历史文化情境的了解。
在整个文学批评活动进程中,批评家首先是作为一个文学接受者,参与普通读者的文学接受活动,而后才运用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把从文学接受活动中所得的经验和感受,进行归纳、提炼,上升到理性高度,形成批评意见。
在这种情况下,批评家告诉读者公众的,就不应该是个人的主观好恶,而应该是根据一个时代的“普遍的理性法则”(别林斯基语),对文学作品所进行的判断和评价。
这种“普遍的理性法则”,就包含这个时代读者公众的意志、愿望和要求,包括他们的文学趣味和审美倾向等。
这就需要批评家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入了解现实关系的各种变动,把握历史发展的进程,把对现实人生和社会历史文化问题的思考,凝聚成一种理性的判断力,以作为解读作品、评论得失的思想利器。
_语文丨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五)新高考卷语文试卷及答案
1.C【解析】“考古编制岗位却总是空缺”错,材料二原文是“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招聘岗位”。 选项范围扩大。故选 C。 2.A【解析】“历史学对考古学起着决定和指导作用”错,夸大了历史学的作用。故选 A。 3.D【解析】D 项是考古学与历史学相融合取得的成绩,其余三项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取得的成果。 故选 D。 4.①材料一采用总分结构,条理清楚。着重论证考古学需与历史学互相交融,提出推进考古学 与历史学融合发展的三条措施。②材料二采用递进式结构,着重分析考古人才短缺问题,通过 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按照从现象到原因到方法的逻辑顺序逐层展开,层层深入。 (每点 2 分,共 4 分。能找准两则材料结构、思路,归纳简练即可酌情给分) 5.示例: ①工作方面:给予人才成长足够的空间,持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改善工作条件,搭建科研交 流平台等。 ②生活方面:改善生活条件,完善良好的生活配套,给予与职位要求和专业水平匹配的待遇等。 (每点 2 分,共 4 分。能结合材料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6.D【解析】半碗泉是老人能守在岛上的生存条件,没有象征意义,犯了故意拔高的错误。故 选 D。 7.B【解析】“后悔不听队长的多次叮嘱”错,于文无据。故选 B。 8.示例一:有必要保留结尾段。 ①情节上:“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很久,我一直想念那个老人”,与开头呼应,首尾衔接紧密,情 节完整。 ②主题上:“抽出时间去岛上看看自己的救命恩人,还有长眠在那里的两位烈士”深化主题, 表明自己对老人和烈士的敬重。 ③人物形象上:用“我”多年后仍念念不忘,充满感激之情,突出人物形象,表现了老人主动 守岛救人的高尚品质。 ④表达效果上:最后一段更加真实感人,能进一步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 示例二:没必要保留结尾段。 ①情节上:倒数第二段写老人救起的人数,表明老人守岛发挥了巨大作用,照应了整个事件, 情节完整。 ②人物形象上:倒数第二段及前面的话语,使老人的形象已经很鲜明。 ③主题上:前面叙述老人守岛的经历和原因,已经表达出了对老人的高度崇敬之情了,没有结 尾段,主题也非常深刻。 ④表达效果上:以倒数第二段老人意犹未尽的话结尾,能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观点不占分。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三点给 6 分。学生能根据情节内容和段落所处位置分析其 作用,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高三试卷语文-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3高级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自然文学是源于17世纪,奠基于19世纪,形成于当代的一种具有美国特色的文学流派,美国自然文学虽然在传统上受到了欧洲浪漫主义的影响,但是鉴于它产生于以“伊甸园”与“新大陆”而闻名于世的美国,便自然有着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不可能有的特性:从一开始,它就注定是一首“土地的歌”。
从形式上来看,自然文学属于非小说的散文体,主要以散文、日记等形式出现。
从内容上来看,它主要思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简言之,自然文学最典型的表达方式是以第一人称为主,以写实的方式来描述作者由文明世界走进自然环境那种身体和精神的体验。
也有人形象地将它称作:“集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观察为一身的美国荒野文学。
”自然文学的主题,由最初研究自然与人的思想行为的关系,到如今探讨自然与整个人类及其文明和文化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
而这一主题也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不容回避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它不仅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从自然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西方自然文学作家对东方古老文化的兴趣,看到了多种文化的相遇。
无论是在爱默生的《论自然》还是梭罗的《瓦尔登湖》中,我们都能看到东方思想的影响。
当代自然文学作家苏珊·兹温格在其著述中对老子的思想极为推崇,称老子的《道德经》充满人生智慧,教诲人们如何贴近土地,过一种平静、简朴、知足的生活。
令美国自然文学作家感兴趣的不仅有中国的儒学、道学,而且还有文学作品。
他们将《诗经》视为“诗歌之母”,将谢灵运、王维、李白等中国诗人的诗作称为“中国的荒野诗歌”,并以“山野家园”为名翻译出版。
因为这些诗人将自然与心灵深切地融进了内在的荒野,所以才引起了当代美国自然文学作家的关注。
(摘编自程虹《荒野情结》)材料二:1985年,《美国遗产》杂志评选“十本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瓦尔登湖》位居榜首。
广东省深圳市松岗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松岗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下列对相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季父,指最小的叔叔。
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
B.百贾,指各种行业的商人。
在古代,“商”就是开店铺有固定地址卖东西的人,“贾”就是流动着贩卖商品的人,所以称“行贾坐商”。
C.督邮,官名,始置于西汉中期,郡守属吏,汉时拥有重权。
«三国演义»中,曾经有位督邮向刘备索贿不成,想要陷害刘备,被张飞痛打。
D.论弃仲孙市,意思是将许仲孙在街市上处决。
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示众,称“弃市”,后以“弃市”专指死刑。
2、阅读下面三段文字,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②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论语·颜渊》)③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
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刘勰《文心雕龙·情采》)(1)上述《论语》选段和《文心雕龙·情采》中的“文”“质”各指什么?(2)比较二者在“文”“质”关系上观点的异同。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苻坚,字永固,雄之子也。
祖洪,从石季龙徙邺,家于永贵里。
2023届新高考高三下学期全国第五次大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届新高考高三下学期全国第五次大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2023届新高考高三下学期全国第五次大联考语文试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试卷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文学在从古典向现代发生转型变化之际,就在创作中显示了自身的特色。
近代发生的文学变革,虽然以"文界革命"、"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相标榜,但其创作带有很深的传统文学印记。
五四文学革命,结束了这种新旧杂糅的状态,但新文学最初的创作尝试,仍免不了要经历一个“小脚放大”的蜕变过程。
这期间,所谓中国特色在创作中的最初表现,是从中国文学的母体中带出来的鲜明胎记。
五四文学革命之后,中国文学受外来影响渐多,取法于外渐成一时风气,但新文学并未就此泯灭中国特色。
只要祛除阐释的遮蔽,就不难看出,在这些新式的外衣下,各体文学创作,仍然具有中国文学的特质。
以鲁迅的小说创作为例,笔者曾把鲁迅的小说分为以下几类:承袭古人“发愤”著书的传统,如“忧愤深广”的《狂人日记》;以古仁人之心,关切民痰,悲天惘人,而以写实笔法出之的《祝福》等;直接继承清代讽刺小说的传统,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冷嘲热讽”的《孔乙己》和《阿Q正传》等;受“诗骚传统"和古代散文影响,如"诗化""散文化"的《故乡》和《伤逝》等;化用笔记文体,而以"油滑”之笔出之的《故事新编》等。
这些都留有很深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传统印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因为有“革命文学”的提倡和左翼作家的实践,成长期的现代中国文学,在接受传统浸润的同时,又自觉地开发民间资源,汲取民间滋养,逐渐在民族化、民间化的方向上,凝聚自身特色。
广东省湛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度高二年级5月联考语文试题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奋进之年。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能源议题从政府工作报告延伸至提案议案,成为会场内外热议的焦点。
其中,“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更是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备受关注。
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保障能源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要义。
近年来,能源电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巨大成绩,能源电力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总装机25.6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煤电达到12亿千瓦以上,占总装机比重47.3%,新能源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上升到25%以上。
我国能源结构不断优化,绿电消费持续扩大,能效水平稳步提升,降碳减排效果明显,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同时,随着我国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新型储能近年来发展迅猛。
虽然当前仍存在“新能源+储能”整体利用率低、成本高效益低的情况,但国家已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推动新能源配置储能以硬性要求向实际需要转变,进一步提高已建储能的利用率,加快市场建设,更好地促进“新能源+储能”发展。
氢能也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新宠儿,在新型能源体系构建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合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合模拟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您的小说也许还不够现实主义。
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许就不是那样典型了。
在《城市姑娘》里,工人阶级无力自助,甚至没有试图做出自助的努力。
如果这是对1800年前后或1810年前后,即对圣西门和罗伯特·欧文的时代的恰如其分的描写,那么,在1887年,在一个有幸参加了无产阶级的大部分斗争差不多50年之久的人看来,就不可能是恰如其分的了。
工人阶级对他们四周的压迫环境所进行的叛逆的反抗,他们为恢复自己做人的地位所做的极度的努力——半自觉的或自觉的,都属于历史,因而也应当有权在现实主义领域内要求占有一席之地。
我绝不是责备您没有写出一部直截了当的社会主义的小说,一部像我们德国人所说的“倾向性小说”,来鼓吹作者的社会观点和政治观点。
我绝不是这个意思。
作者的见解越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越好。
我所指的现实主义甚至可以不顾作者的见解而流露出来。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这一贵族社会是在1815年以后又重整旗鼓的,并尽力重新恢复旧日法国生活方式的标准。
他对注定要灭亡的那个阶级寄予了全部的同情。
但是当他让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行动的时候,他的嘲笑空前尖刻,他的讽刺空前辛辣。
而他经常毫不掩饰地赞赏的人物,却正是他政治上的死对头,圣玛丽修道院的共和党英雄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正像杜甫是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里,杜甫在诗歌的风格上,也带有那经历艰难而出现的痕迹。
盛唐诗人大都凭天才作诗,近乎自然流露,所以诗歌也通俗易晓;杜甫是除了天才之外还要加上苦功的,他以“沉郁顿挫”的风格自许,要求自己的诗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他在诗上所下的功夫乃是“晚节渐于诗律细”“新诗改罢自长吟”的,这些也就是后人为什么称杜甫为“诗圣”的缘故。
杜甫的诗一般说来比较需要解释,这是由于杜甫在表现上要求更有力,更集中,例如他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说:“一洗万古凡马空。
”这样的诗句是不是需要一点解释呢?多少是需要的;是不是表现得非常有力呢?当然是的。
杜甫在这里是把诗歌语言表现的奥妙展示给了人们,我们虽需要克服一点困难,但我们所得到的实在是更多。
杜甫出现在整个诗坛行将落潮之际,他是要将那盛唐之音坚持到最后一刻,因此所要克服的诗歌语言上的困难就远较其他盛唐时代的诗人多,因此我们读到杜甫的诗时也要分担到这一部分的困难与努力;然而这种困难并没有阻碍了杜甫的表现,相反的,他表现得更有力,更集中。
杜甫完成了这个艰巨的工作,便成为唐代诗歌语言的大师。
他诗中的名句是美不胜收的。
(摘编自林庚《中国文学简史》)材料二:杜甫的贡献并不限于“集大成”。
集大成之说容易使人误解杜甫只是融会前人的成就,而杜甫在继往之外,更多的是开来。
他的最大本领是善于把慷慨述怀、长篇议论和具体的叙事、细节的描绘、用典的技巧以及对重大社会内容的高度概括,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艺术结构中。
开合排荡,穷极笔力,深厚雄浑,体大思精,便是他那些五言古诗、五言排律、七言歌行等以咏怀为主的长篇诗歌的共同特色。
这类诗是盛唐之音中的洪钟巨响,也开创了在诗歌中大发议论的先例。
恳切淋漓的议论不但抒写了诗人浩茫的心事和深广的忧愤,而且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为诗歌增加了磅礴的气势和排山倒海的力量。
与李白全力创作旧题乐府和六朝风味的歌吟相反,杜甫最重大的创新是继承《诗经》、汉乐府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本着缘事而发的精神,即事名篇,开出新题乐府一体。
这些诗既是从诗人自身经历的情境出发,又是从生活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既吸收了汉乐府叙事诗多用对话和片段情节客观反映社会现实的特点,又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通过高度概括的场面描写,以史诗般的大手笔展现出广阔的时代背景,将汉乐府叙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单一性变为多面性,充分调动歌行的跳跃性和容量大的长处,自由地抒写他对时事的感想和见解,更是他对汉乐府叙事方式的重大突破,并开创了中晚唐至宋代以新乐府写时事的优良传统。
说诗者历来以“沉郁顿挫”形容杜诗的主要特色。
这四字原是杜甫的自评,“沉郁”指文思深沉蕴藉,“顿挫”指声调抑扬有致。
而“沉郁”又另有沉闷忧郁之意,因而后人以此四字来形容他的风格,便包括了深沉含蓄、忧思郁结、格律严谨、抑扬顿挫等多重内涵。
杜诗格律之精严,独步千古,其中以五排与七律最见功力。
其五言排律凝重典雅,篇制之巨,数量之多,在盛唐以前军见。
七言律诗则尤有新创。
盛唐七律尚未脱出歌行韵味,虽风神极美,流畅超逸,而体裁未密。
到杜甫手中才工整精炼,一篇之中句句合律,一句之中字字合律,而又一意贯穿,一气呵成:特别是晚年居于夔州时期,大力创作七律组诗,在典故和故事上驰骋想象,以苍凉的笔调绘出浓丽之旧梦,句法的提炼和声情的传达妙合无垠,将七律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
盛唐诗的风格大体不出清新与豪放两大类,而杜诗则除了沉郁顿挫以外,还有多种风格,或清新,或奔放,或恬淡,或华赡,或古朴,或质拙,并不总是一副面孔,一种格调。
在大量抒写日常生活情趣的小诗中,他注重构思、语言等技巧的变化,为后人开出不少表现艺术的法门。
他擅长移情入景,深细描写新奇的意趣,使常见之景充满活泼的生命力;他的景物描写往往超出可视可听的界限,捕捉潜意识和直觉印象,表现出更深一层的内心感觉;经他提炼过的诗歌语言能微妙地传达出字面意义所不能涵盖的声情语感,无论是融化经史典故还是使用口语俗语,都是通过充分地发掘语言潜在的表现力,以显现出不同的格调。
所以他不避尖新生僻,不避拗拙深险,这就冲破了盛唐以闲雅、冲淡为上的审美趣味,大大拓宽了诗歌的题材和境界,开出了中晚唐乃至宋诗各种艺术流派的踩径。
(摘编自莫败立/处甫选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大多盛唐诗人不同,杜甫作诗在天才之外又加上了苦功,他的诗歌风格带有经历艰难而出现的痕迹,通俗易懂的诗较少B.杜甫克服了诗歌语言上的困难,他的诗在表现上更有力,更集中,读者经过努力理解了其诗歌语言的奥妙后,所得到的其实更多。
C.杜诗中以咏怀为主的长篇诗歌可谓盛唐之音中的洪钟巨响,诗中的议论体现了诗人的政治远见,蕴含着磅礴的气势和排山倒海的力量。
D.七言律诗到杜甫手中才工整精炼,不再有歌行韵味,尤其是他晚年在夔州时创作的七律组诗,将七律的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人尊称杜甫为“诗圣”,突出了其道德含义,认为杜诗集中展现了儒家文化中最重要的品质与情怀B.杜甫开创了在诗中大发议论的先例,这些议论直接表达他的情感和政治见解,还增强了诗歌的气势。
C.从杜甫“开出新题乐府一体”来看,文学艺术上的创新,往往是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D.杜诗除了“沉郁顿挫”之外,还兼具清新、奔放、恬淡等多种风格,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营养。
3、下列“诸家咏杜”诗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杜牧《读韩杜集》:“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B.苏轼《韩幹马》:“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幹丹青不语诗。
”C.姜特立《谢人惠诗》:“炉鎚锻炼不遗力,造化穷锼无遁情。
”D.陆游《读杜诗》:“看渠胸次隘宇宙,惜哉千万不一施。
”4、中唐诗人元稹评价杜诗说:“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请结合材料二对此看法加以分析。
5、杜甫是“唐代诗歌语言的大师”,他在诗歌语言上的做法对今天的诗人有哪些启示?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秋葵(节选)萧也牧因为我的缘故,不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这一家人受到了多大的连累!我愈想愈觉得后悔,真不该跟秋葵上这儿来。
急于离开这儿的念头油然而生。
可恨的是我的病总不见轻。
虽然不再发高烧了,可是身子骨软弱得厉害,伸伸胳膊抬抬手都觉得累。
我想,上去晒晒太阳,透透空气,病就好得快了。
我把这意思对秋葵说了几次,她总是无力地摇摇头。
她说,这儿是游击区。
虽说村政权还是掌握在我们的手里,可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敌人说到就到,有个三长两短,谁敢担保?她说,就在去年麦夏,本区的马区长在这村里养病,被敌人逮住了。
开头,敌人不知道他是干嘛的,后来,在他的指甲缝里发现了一点蓝墨水点子,就知道他是个干部。
可是敌人装作不知道,指着他问老百姓:他是不是“良民”?大伙儿都说是。
敌人就问,谁敢替他担保?“那时候,我爹还在。
他是个‘两面干部’。
这当儿,他就站出来,走到敌人跟前说:‘我敢担保!’敌人笑笑,顺手把他也捆上了。
……”她说到这里,脸色变得蜡黄,胸部一起一落地,说不下去了。
歇了好一会儿,才接着说:“这当儿,我娘一头向敌人扑过去,敌人用刺刀一挡,在我娘的眉梢上挑了一大块。
呵!真吓死人!我娘的半件白褂都被鲜血染红了。
……”“敌人把马区长逮到炮楼上,把他的衣服剥了个精光。
敌人拿着马刀,用刀尖指指他那暴起条条肋骨的胸口,那条驴也似的洋狗冲着马区长瘦筋巴骨的身子猛扑过去,撕开了他的肚皮。
他家里的人来收尸的时候,只取走了一条大腿。
”“那年我娘听到了这消息,不到一个月,一头的黑发全变白了,满嘴的牙齿全都活落了。
到地里去锄地,丢了锄头;做饭的时候,把韭菜当成面条,囫囵扔到锅里,把面条当成韭菜全切碎了。
…老白呵老白!你说说,吓人不吓人?我娘直到听说爹没有死,被运到东三省去下煤窑了,她心里才落下了块大石头……”我再也不敢看她一眼,只听见她呼哧呼哧地喘气,接着她有气无力地说:“我想起这些事来,心里就害怕。
我怎么敢答应你出去晒太阳?”从此我就断绝了上去晒晒太阳的念头,打定了主意:好歹能动弹了,立刻离开这里回山地去,我没有任何理由让这家老小为了我心惊胆战。
此后每当秋葵下洞来问长问短的时候,我再也不提晒太阳的事。
可是事情往往出乎意料,有一回她急急忙忙地下来了,还没见她人,就听见她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从明天起你可以出去晒太阳了!”说什么我也不答应。
这使得她十分恼火,竟然说:“你怕死,是不是?”这话把我气得冷了半截,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这时候她轻声地笑了,赶紧给我说宽心话,带着恳求的口吻,劝我明天出去晒太阳。
后来我才知道,为了我要求出去晒太阳的事,她曾经向村里的党支部请示过好几回,直到那天才得到党支部的同意。
从此,三天两头,我就上来晒太阳。
这成了我两个月来穴居生活中最快乐也最紧张的时刻。
每次爬出去,总是累得一身大汗,可是也给我带来了新的力量。
当我在院子里晒太阳的时候,梢门总是开得比平时还大。
大娘坐在大门外纺线,秋葵坐在梢门洞里纳鞋底。
火筒和小多拿上耙子,背上筐子,绕着村子去搂柴禾。
大娘原是纺线的好手,在这当儿纺出来的线,可就变了样了,七断八个结的,穗子上尽是疙瘩。
火筒和小多,拾的柴禾也不多。
就在离开秋葵家的前五天的晌午,我正在院里晒太阳,忽听得大娘在门外接二连三地大声咳嗽,秋葵拿着鞋底走出门去,一扭头又转回来,脸色变得煞白,冲着我指指猪圈。
我走到猪圈边,她已经把食槽搬开。
我正准备下洞去,她又一把拉住了我:“慢着,我上房瞅瞅,最好转移出去。
“当!当!当!”街上传来一阵锣声。
随后有一个苍老的嗓音,拉长了声调吆喝过来:“全村男女老少听着!预备好‘良民证’,炮楼上有人下来查户口啦!”“当!当!当!”秋葵三脚两步爬着梯子上了房。
她一脚踏上房顶,转身就从梯子上滑了下来,急急地对我说:“下下下!”和这同时,大街上哐啷啷的一声响,像是那面锣掉在地上了。
一个粗野的嗓子在骂街:“妈的!谁叫你敲锣?你不想活啦?”我深深地吸了口气,急速地爬进了洞,张着大嘴直喘气,我竭力振作,擦着火柴才点上灯,一下子倒下了,再也支不起来。
秋葵紧跟着下来了。
昏迷中只见她手里拿着把切菜刀,用拇指试了试刀刃。
她全身贴在洞壁上,紧紧地抿着嘴唇,那对纯洁的婴儿般的眼睛一动也不动地瞅着洞口。
只见一粒粒黄豆大的汗珠沿着她那宽大的前额滚下。
头顶上落下一阵杂乱的皮靴声,呼嘭啪啦地翻箱倒柜的声音。
就在这一眨眼间,秋葵紧握着刀把,猛一下举起了菜刀。
她回头瞅了我一眼,目光是这样的锐利,似乎能穿透石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