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及要求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及要求为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管理,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创新培养理念,确保培养质量,根据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03号)《关于制订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学位办【2018】14号)的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培养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某一特定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各学科、专业(领域)根据教育部和我校研究生培养总体目标的要求,结合行业专业认证标准和学院实际需要,确定更加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二、修业年限(学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
三、培养方式实行导师(组)负责制,导师组应有来自培养单位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以及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取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三者同等重要;专业学位研究生可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必须依托行(企)业力量,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协同创新”的原则,通过基地共建、人员互通、项目合作等,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教学设计、专业实践训练、论文写作指导等方面,构建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多元一体的合作培养模式。
四、培养计划的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在入学后一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和研究生本人的具体情况确定培养计划,经指导教师审核同意和专业委员会负责人签字后,要求一式四份,其中一份由研究生本人保管,一份导师保存,一份存二级学院存档,一份交研究生院备案。
2024学术学位硕士培养方案
2024学术学位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学术学位硕士培养旨在培养具备扎实学术基础、较高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能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相关应用研究的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术基础: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2.学术素养:具有扎实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独立开展学术研究工作;具备较高的学术道德观念和学术规范,能够正确处理学术伦理和学术标准问题。
3.创新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本专业领域能够开展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研究工作。
4.教学能力:具备较好的教学能力,能够承担本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5.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
二、培养方案1.课程学习:按照学校和学院的相关规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需要完成一定的课程学习。
课程内容包括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拓展课程和选修课程。
研究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进行课程选择,并通过考试或评价获得相应的学分。
2.科研研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需要进行一定的科研研究。
研究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一个具体的科研课题或项目进行研究,完成学术论文的撰写和提交。
导师将对学术论文进行评审和答辩,并根据学术论文的质量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学位授予建议。
3.学术交流: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需要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
研究生需要参加学术报告会、学术论坛、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与其他学者和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
研究生还可以参与科研项目组的学术研究工作,进行团队合作和学术合作。
4.实践教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需要参与一定的实践教学工作。
研究生需要参与本专业的实验室工作、实习实训、教学实践等实践性工作,积累实践经验和提高实践能力。
研究生还可以选择参与相关领域的科研项目、科研合作和工程实践等实践性工作。
5.学位论文: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需要撰写一篇学位论文,并提交学院进行评审和答辩。
重庆医科大学在职研究生规定
关于下发《重庆医科大学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各相关院系:近年来,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我校博士、硕士学位(以下简称“在职申请学位人员”)规模日益扩大,现我校在职申请学位人员近千人。
为了加强在职申请学位人员管理,切实保障在职申请学位人员培养质量,根据国家相关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对原《重庆医科大学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实施细则》和《重庆医科大学在职医师申请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工作实施细则(试行)》进行了修订,制定了《重庆医科大学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现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重庆医科大学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工作实施细则(试行)2、重庆医科大学在职申请学位人员外出临床轮转申请表3、重庆医科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轮转计划二○一一年二月二十八日重庆医科大学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为了多渠道培养医学高层次人才,规范我校研究生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及国务院【1998】54号文“关于下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的通知”精神,修订本实施细则:一、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及类别(一)博士学位:授予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我校临床医学学科专业均可授予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所申请的临床医学学科专业必须有一届毕业博士研究生。
(二)硕士学位:可授予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我校凡已授予毕业研究生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均可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
二、报名条件(一)在职申请医学博士专业学位,须是获得硕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成绩,并经所在单位同意。
申请人不得同时向我校和其他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一、培养目标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
2、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掌握各项检查治疗技术,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或高年住院医师水平。
3、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4、具备查阅本专业文献的能力,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可以是病例分析和综述等)并通过答辩。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见各专业培养方案细则。
三、招生对象己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或应届、往届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及复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3年。
1、课程学习:入学后第一学年周末和晚上学习。
2、临床技能实践:(1)入学后第一学期开始进入临床轮转,临床轮转以二级学科为主,兼顾相关科室。
轮转时间9个月至1年半,其中内科轮转一年半、外科轮转一年、其他专业轮转9个月,轮转考核全部合格后进入本专业学科定向培养。
(2)本专业三级学科训练时间1年半至2年。
科室考核合格后,第六学期进行毕业专业理论和专业外语考试、临床技能考核和论文答辩。
3、结合临床工作,完成一篇具有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水平的学位论文,通过答辩,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五、学习过程学分要求攻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学分要求为15.0学分;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评定。
必修课70分及格。
学位论文答辩前应修满27学分。
1、公共必修课共8.0学分公共外语(英语) 36学时 5.0学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8学时 1.0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 18学时 2.0学分2.专业基础课(6分)临床科研方法 36学时 2.0学分临床诊断学 36学时 2.0学分临床流行病学 36学时 2.0学分3、专业课、专业外语(分别不少于80学时) 8.0学分4、学术讲座(可在三年内修完)至少4.0学分5、教学、临床实践 8.0学分总学分:34学分凡是参加学术讲座或作学术报告,均应将学术讲座或学术报告题目及时间填入《研究生学术活动登记表》中,并由主办单位或主讲人签字或盖章证明,在答辩前交各临床学院研究生管理部门审核,认可学分后,上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备案,方可进行答辩。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授予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及学位论文规范
1002临床医学授予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流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科学,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行研究,进而确定诊断,通过治疗和预防以消除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和改善生活质量。
早期的临床医学仅仅是对疾病现象的观察和尝试性治疗的总结,即天然和本能的经验医学。
而后随着物理诊断学的形成、解剖学研究的深入、生物学、化学研究的突破以及无菌概念的形成和发展、麻醉药品的研发与使用等,临床医学得到长足发展。
现代临床医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于18世纪。
迄今,临床医学学科建设日臻完善,学科分类日趋精细,形成了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等18个研究方向。
现代医学模式不断发生着显著的变革。
20世纪70年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model)逐步取代了传统生物医学模式,成为一种全新的医学模式,从生物、心理、社会全面结合的角度理解人的生命、健康和疾病,反映了临床医学的进步。
20世纪90年代,循证医学带来了临床医学又一次新的变革,其核心思想是有证可循,有据乃行。
当今,医学发展呈现新的趋势特征,生命与健康规律的认识趋向整体,疾病的控制策略趋向系统,临床医学正走向“4P”医学模式,即预防性(Preventive)、预测性(Predictive)、个体化(Person alized)和参与性(Participatory)。
“4P”医学模式1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完成后出现的新的医学模式,将为解决长期困扰人类的很多重大疾病开辟新途径,为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提供新的科技动力。
第二部分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一、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临床医学硕士应系统掌握医学基础知识。
应牢固掌握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药理学等基础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演变规律和诊疗等临床医学知识;熟悉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重庆医科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实施办法
附件1重庆医科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实施办法(试行)为加强高层次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吸收优秀生源,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推动我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特在我校部分条件成熟的博士点学科试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连续培养(以下简称“硕博连读”)制度。
具体实施办法如下:一.基本原则:(一)选拔工作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保证质量,宁缺勿滥的原则,每年选拔≤10名学术型硕博连读研究生。
(二)硕博连读研究生的指导实行导师小组制,由1名博士生导师任组长(称为硕博连读研究生指导教师),其他多名研究生导师共同指导;导师应在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指导小组须依托一个或多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导师所在学科须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三)硕博连读研究生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的导师小组应为同一团队,导师小组需提出申请,由院系推荐,研究生学院审查,校长办公会审定,硕博连读研究生指导教师每年只能录取1名硕博连读研究生。
(四)硕博连读研究生导师申请当年作为负责人承担(在研)有纵向科研经费(国家资助经费)100万元以上的国家重大项目至少1项,每个项目至多只能用于申请三次硕博连读研究生导师。
二.申请条件:(一)具有良好的政治修养,品行优良,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本科阶段未受过违纪处分。
(二)被我校录取的全日制学术型统招统分研究生(不含定向、委培硕士生)。
(三)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初试成绩达到当年学校计划内分数线。
(推荐免试研究生不受此条限制)(四)大学本科阶段通过英语六级考试(或标准分450分及以上),具有很强的英语写作能力。
三.申请程序及选拔办法(一)申请者本人于硕士入学后第二学期(具体时间以每年通知为准)在研究生学院网站下载《重庆医科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申请表》,附本人大学本科毕业证、学位证、英语六级合格证(或成绩单)复印件及导师重大项目批文的复印件,由导师推荐交所在院系研究生管理部门。
(二)由各院系组织专家对申请者及导师资格进行审核,将推荐名单报研究生学院。
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
2、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
3、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4、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二、学习年限三年。
三、课程学习要求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少于20学分。
(一)学位课程(16学分)公共必修课(7学分)1、自然辨证法18学时1学分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学时2学分3、公共英语(听说与写作)90学时4学分专业必修课(9学分)1、临床流行病学40学时2学分2、临床基本技能40学时2学分3、全科医学60学时3学分4、专业英语(专业英语文献阅读与写作)2学分2、非学位课程(选修课):至少4学分从研究生部提供的选修课表中选(医学统计学、医学科研方法学必选)。
由学校统一安排授课,一般为4-6门,每门课程15-20学时,1学分。
除专业课、专业英语外,其他课程均由学院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统一安排集中学习,第二学期进入临床后由各专业点组织专业课、专业英语教学,以自学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第二学年末结束。
四、临床能力训练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的各相关临床科室和基层实践基地进行轮转培训,具体培养安排见表。
(一)临床科室轮转培训。
参加临床培训基地中主要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总计培训时间为21个月。
轮转期间,内科和神经内科病种及其例数的要求主要在病房完成,不足部分在门诊补充,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8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5张;神经内科安排病房时间应当不少于1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3张;儿科可安排在门诊或病房完成;其他科室可安排在门诊完成;部分科室(如康复科、中医科)轮转,可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少见病种、地方病、传染病及季节性较强的病种,可采用病例分析、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实施办法及申请表
附件(一)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博连读实施办法为了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申请时间硕士生培养阶段的第三学期,由研究生学院组织实施。
二、申请条件(一)提前“硕博连读”硕士生必须为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者;(二)本学科专业一般应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三)政治思想表现好,身体健康,学习成绩良好,科研和实践能力较强,有进一步培养前途;(四)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英语成绩与当年国家录取分数相比≥10分、总分与当年国家录取分数相比≥20分;或初试英语成绩与当年国家录取分数相比≥15分、总分与当年国家录取分数相比≥10分;或初试英语成绩与当年国家录取分数相比≥20分。
(五)已完成硕士生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位课程,其中外语≥75分、平均成绩≥80分,且课程未参加过补考者;(六)完成中期考核,且中期考核合格者。
以下情况提出“硕博连读”申请的,学校不予受理:(一)基础医学专业的硕士生,申请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而未经学校同意的;(二)硕士生所在学科专业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提出转入其他专业攻读博士学位而未经学校同意的。
三、推荐限额一名博士生导师最多只能接收二名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申请,挂靠其他学科招生的博士生导师只能接收一名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申请。
四、申请办法及审批手续(一)本人申请,导师推荐,院系及研究生学院同意,填写《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生硕博连读申请书》。
定向生、委培生提出“硕博连读”申请时,应附有原单位人事部门同意申请的书面证明,学校才予受理。
(二)如果申请人的导师为非博士生导师,须征得本学科或相近学科有关博士生导师的同意,并附上推荐的书面材料。
录取后如博士生导师同意,原硕士生导师可作为该生指导小组成员参与培养。
(三)审核小组由院系组织,由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副教授职称以上的教师3-5人组成,设组长一人。
审核时先由申请人汇报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已取得的成果以及进一步研究的设想和结果,然后由审核小组成员就论文有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其它有关的问题进行提问,最后根据审核的情况,审核小组就申请人的论文工作情况,研究课题的价值,基础理论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及外文水平等方面提出综合评语,并对是否同意申请人提前攻读博士学位进行无记名投票,审核小组半数以上通过后经院系报研究生学院及主管校长审批。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保证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加强培养及管理工作的计划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敬业精神,科学严谨,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发展而奋斗。
(二)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临床实践能力强并具有进行临床应用研究和一定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层次医疗人才。
(三)掌握临床医学下某一学科、专业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与知识;掌握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先进方法和手段;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临床综合分析和思维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领域的科技资料与文献;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二、培养要求(一)临床诊疗技能训练进行临床诊断、治疗技能的训练。
掌握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急症急救处理、诊疗操作、危重病人抢救、病历书写、临床教学等技能。
研究生每轮转一个科室,应对完成的工作量进行总结和考核。
要求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二)综合素质训练1.知识结构要求具有宽广、坚实、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将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可以独立解决和处理临床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兼具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知识与素养。
(1)基础知识要求掌握临床医学下某一个二级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专门知识要求系统、全面地掌握临床专科的理论和知识。
(3)人文社科知识要求掌握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行为学等相关的人文社科知识,真正从心理、生物学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患者、诊治患者。
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2015级)一、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1. 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学时 2.0学分自然辨证法概论18学时 1.0学分医学统计学36学时 2.0学分Topic Discussion 56学时 3.0学分医学英语阅读与写作(硕士生)18学时 1.0学分口语(硕士生)18学时 1.0学分2. 英语公共必选课:四选一(2学分)国际学术会议(硕士生)20学时 2.0学分学术英语写作(硕士生)20学时 2.0学分影视欣赏(硕士生)20学时 2.0学分报刊选读(硕士生)20学时 2.0学分3. 专业基础课:(8学分)蛋白质组学36学时 2.0学分基因组学36学时 2.0学分分子病理学36学时 2.0学分生物信息学36学时 2.0学分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1. 公共必修课(7学分)Topic Discussion 36学时 2.0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学时 2.0学分自然辨证法概论18学时 1.0学分临床科研方法36学时 2.0学分2. 临床、口腔、护理专业学位专业基础课(4学分)临床诊断学36学时 2.0学分循证医学18学时 1.0学分医疗卫生法律法规18学时 1.0学分3. 公共卫生专业学位专业基础课(10学分)卫生统计学进展72学时 4.0学分现场流行病学72学时 4.0学分卫生经济学36学时 2.0学分4. 公共管理专业学位基础课(6学分)公共管理54学时 3.0学分公共政策分析54学时 3.0学分公共经济学54学时 3.0学分5. 护理专业基础课(10学分)护理理论与实践36学时 2.0学分高级护理实践导论72学时 4.0学分护理医学专业英语72学时 4.0学分6. 药学专业基础课(8学分)临床药理学18学时 1.0学分药物分析技术18学时 1.0学分高级药学英语18学时 1.0学分高级药理学18学时 1.0学分药物开发与研究18学时 1.0学分临床药物治疗学18学时 1.0学分药剂学进展18学时 1.0学分法规与综合18学时 1.0学分7. 翻译学专业基础课(8学分)医学翻译72 学时 4.0学分第二外国语36学时 2.0学分笔译理论与技巧36学时 2.0学分8. 工程硕士专业基础课超声治疗学54学时 3.0学分生物医学传感器应用36学时 2.0学分医学信号处理36学时 2.0学分临床超声治疗学36学时 2.0学分医学仪器原理36学时 2.0学分专业外语36学时 2.0学分三、博士研究生课程1. 公共必修课(4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学时 2.0学分医学英语阅读与写作(博士生)36学时 2.0学分2. 英语公共必选课五选二(4学分)国际学术会议(博士生)36学时 2.0学分学术英语写作(博士生)36学时 2.0学分影视欣赏(博士生)36学时 2.0学分报刊选读(博士生)36学时 2.0学分口语(博士生)36学时 2.0学分四、留学研究生课程公共必修课(7学分)汉语80学时 3.0学分中国文化概要15学时 1.0学分医学统计学36学时 2.0学分循证医学18学时 1.0学分。
2024年研究生培养方案范本
2024年研究生培养方案范本第一章培养目标和要求1.1 培养目标本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深厚学术基础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包括:掌握宽广的专业知识体系,具备学术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独立进行科研工作,具备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1.2 培养要求(1)学术素养要求:学生应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最新发展动态,具备较强科学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应具备严谨求实、创新实践和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学实验、数据分析和科研项目的执行。
(3)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应具备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能够提出并解决科学问题,具备学术论文写作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4)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融入研究生教育全过程,包括培养环节的设计与实施、研究生论文的调研与撰写、学术交流与评议等。
第二章培养方案设计2.1 专业课程设置2.1.1 深化基础知识课程根据学科基础和学生学习需求,设计并设置针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课程,包括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方法等。
2.1.2 拓展学科前沿课程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动态,设计并设置针对学科前沿知识的课程,培养学生对学科最新发展的了解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2.1.3 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课程设计并设置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课程,包括课程设计、科研训练、科技创新实践等。
2.2 科研方向选择和导师培养2.2.1 科研方向选择学生在第一学期选择科研方向,并经过评审确认。
2.2.2 导师选择与培养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需求,选择合适的导师,并进行导师指导下的科研工作。
导师要求定期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工作,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组织科研讨论和学术交流等。
2.3 科研项目的培养与实施2.3.1 科研项目训练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培养和实施,包括项目立项、科研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等。
2.3.2 科研成果的撰写与发表学生根据科研项目的实际情况,撰写科研论文,并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
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2015级)一、学术学位硕士
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2015级)一、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1. 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学时 2.0学分自然辨证法概论18学时 1.0学分医学统计学36学时 2.0学分Topic Discussion 56学时 3.0学分医学英语阅读与写作(硕士生)18学时 1.0学分口语(硕士生)18学时 1.0学分2. 英语公共必选课:四选一(2学分)国际学术会议(硕士生)20学时 2.0学分学术英语写作(硕士生)20学时 2.0学分影视欣赏(硕士生)20学时 2.0学分报刊选读(硕士生)20学时 2.0学分3. 专业基础课:(8学分)蛋白质组学36学时 2.0学分基因组学36学时 2.0学分分子病理学36学时 2.0学分生物信息学36学时 2.0学分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1. 公共必修课(7学分)Topic Discussion 36学时 2.0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学时 2.0学分自然辨证法概论18学时 1.0学分临床科研方法36学时 2.0学分2. 临床、口腔、护理专业学位专业基础课(4学分)临床诊断学36学时 2.0学分循证医学18学时 1.0学分医疗卫生法律法规18学时 1.0学分3. 公共卫生专业学位专业基础课(10学分)卫生统计学进展72学时 4.0学分现场流行病学72学时 4.0学分卫生经济学36学时 2.0学分4. 公共管理专业学位基础课(6学分)公共管理54学时 3.0学分公共政策分析54学时 3.0学分公共经济学54学时 3.0学分5. 护理专业基础课(10学分)护理理论与实践36学时 2.0学分高级护理实践导论72学时 4.0学分护理医学专业英语72学时 4.0学分6. 药学专业基础课(8学分)临床药理学18学时 1.0学分药物分析技术18学时 1.0学分高级药学英语18学时 1.0学分高级药理学18学时 1.0学分药物开发与研究18学时 1.0学分临床药物治疗学18学时 1.0学分药剂学进展18学时 1.0学分法规与综合18学时 1.0学分7. 翻译学专业基础课(8学分)医学翻译72 学时 4.0学分第二外国语36学时 2.0学分笔译理论与技巧36学时 2.0学分8. 工程硕士专业基础课超声治疗学54学时 3.0学分生物医学传感器应用36学时 2.0学分医学信号处理36学时 2.0学分临床超声治疗学36学时 2.0学分医学仪器原理36学时 2.0学分专业外语36学时 2.0学分三、博士研究生课程1. 公共必修课(4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学时 2.0学分医学英语阅读与写作(博士生)36学时 2.0学分2. 英语公共必选课五选二(4学分)国际学术会议(博士生)36学时 2.0学分学术英语写作(博士生)36学时 2.0学分影视欣赏(博士生)36学时 2.0学分报刊选读(博士生)36学时 2.0学分口语(博士生)36学时 2.0学分四、留学研究生课程公共必修课(7学分)汉语80学时 3.0学分中国文化概要15学时 1.0学分医学统计学36学时 2.0学分循证医学18学时 1.0学分。
esp视角下重庆医科大学mti医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81和作用(Hutchinson&Waters,1987)、需求分析(Munby,1978)、ESP教学方法探索(Arani,2005)、ESP教材的研制与开发(Rah-man et al.,2008)以及ESP教师的素质和能力(Swales,1985)等多个方面。
ESP教学理念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兴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尽管受到了外语界的热切关注,但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不甚理想,在师资、教材编写、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刘润清(1996)教授指出:“将来的英语教学是越来越多地与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某一个学科结合起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成为21世纪的英语教学主流。
”进入21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对于那些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需求直线攀升,而探讨如何有效开展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的文章数量也开始激增。
秦秀白(2003)教授认为:“从长远角度看,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和主流应该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根据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高校英语教学应该定位在专用英语上。
”刘法公(2003)教授也对此表示赞同:“只有把基础英语教学拓展到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我们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大量的专家学者提出ESP将是我国未来大学英语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蔡基刚,2004)。
笔者认为,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是培养医学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一门英语语言知识与特定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
医学院校应当开展与专业相关的ESP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都应逐渐从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转向专门用途英语,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国内针对医科院校ESP专门用途英语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对MTI医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更少。
因此,本研究致力于探讨医学院校ESP视角下MTI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丰富我国MTI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理论。
2重庆医科大学MTI教育目标与特色重庆医科大学于2015年作为西部唯一专注医学领域的翻译硕士学位点开始招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医学翻译硕士培养模式探析——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
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关于下达《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以下简称《设置方案》)的通知”,正式启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MTI )的试点办学工作。
该《设置方案》中明确指出: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是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中外交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
截至2018年,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高校已达249所。
但偏重医学的翻译硕士授权点只有6个:据MTI 教指委信息,除了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获批翻译硕士授权点)以外,仅有西安交通大学(2010年获批)、上海中医药大学(2014年获批)、河南中医药大学(2014年获批)、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年获批)和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获批)设有偏重医学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每年的招生规模仅为30人左右,培养的学生远远无法满足翻译产业对高端医学翻译人才的需求。
迫切需要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 )培养出更多能满足医药行业所需的应用型(职业)高级翻译人才。
一、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翻译硕士培养情况重庆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于2014年成功获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于2015年招生。
培养情况大致如下:(一)培养方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年限设定为3年,比国内其他大多数高校翻译硕士授权点的学制长1年。
培养由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三个主要环节组成。
要求学生修满42学分,学生须完成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实习实践、论文答辩等方可毕业。
在第三学期初,学生进行开题报告;在第四学期,学生必须进行中期检查汇报;在第四—五学期进行实习安排,第六学期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此外,学生还必须完成至少15万字的笔译实践才能申请毕业。
(二)课程设置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中,重点突出了学校的医学特色。
除了设置“翻译概论”“笔译理论与技巧”“口译理论与技巧”“文学翻译”等翻译基础课程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和掌握基本翻译方法外,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与医药类专业知识的交叉和融合,开设了“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医学英语词汇学”“医学英语文献阅读”“医学英语写作”等课程,还开设了医学特色翻译必修课程“医学翻译”,提高学生在医学专业领域的翻译能力。
重庆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指导意见
重庆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指导意见(试行)重研院[2009]29号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开始招收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为积极开展学校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依据教育部教研[2009]1号文“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学校特制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及制订原则(一)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为核心,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整体规划、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分类指导、协同发展,以确保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二)准确把握定位。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充分发挥各培养学院的专业优势和特色,积极探索和开展我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专业实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范,体现特色和差异,在确保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持同一水平的基础上,探索和积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经验。
二、培养模式及培养目标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应用型研究生,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以满足其适应社会发展,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是: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品行端正、身心健康。
2.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面向企业服务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医学一级学科代码:1002 一级学科名称: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代码:100207 二级学科名称: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一、培养目标以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为主,以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现代影像医学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
具体要求: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刻苦学习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愿为祖国的医学事业献身,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有关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了解本专业中的新进展和前沿研究课题。
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踏实的工作作风,业务上以培养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为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能独立处理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
硕士生应达到高年住院医师水平。
3.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某些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着手研究和解决本学科中的某些理论和实际问题。
学习和掌握临床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独立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4.具有担负本学科相当助教或助研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5.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熟练阅读专业文献及一定的写作能力。
二、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三年。
三、研究方向1. 放射影像学2. 超声影像学3. 核医学四、课程设置与考试要求备注:A公共基础课程B专业基础课程C专业必修课程D专业选修课程E公共选修课程F补修课程G限选课程五、培养环节六、培养方式七、必读书目1.《超声医学》第五版,周永昌、郭万学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
2.《超声治疗分册》,郭万学、周永昌总主编,王志刚分册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
3.《超声造影显像》,刘吉斌、王金锐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年。
4.《中华影像医学》,邓又斌、谢明星、张青萍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
5.《超声心动图基础、临床解剖学》,王志刚、李增高编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二次印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医学一级学科代码:1002 一级学科名称:临床
医学)
(二级学科代码:100207 二级学科名称: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一、培养目标
以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为主,以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现代影像医学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
具体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刻苦学习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愿为祖国的医学事业献身,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有关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了解本专业中的新进展和前沿研究课题。
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踏实的工作作风,业务上以培养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为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能独立处理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
硕士生应达到高年住院医师水平。
3.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某些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着手研究和解决本学科中的某些理论和实际问题。
学习和掌握临床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独立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4.具有担负本学科相当助教或助研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5.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熟练阅读专业文献及一定的写作能力。
二、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三年。
三、研究方向
1. 放射影像学
2. 超声影像学
3. 核医学
四、课程设置与考试要求
备注:
A公共基础课程B专业基
础课程
C专业必
修课程
D专业选
修课程
E公共选修课程F补修课程
G限选课程
五、培养环节
六、培养方式
七、必读书目
1.《超声医学》第五版,周永昌、郭万学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
2.《超声治疗分册》,郭万学、周永昌总主编,王志刚分册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
3.《超声造影显像》,刘吉斌、王金锐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年。
4.《中华影像医学》,邓又斌、谢明星、张青萍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
5.《超声心动图基础、临床解剖学》,王志刚、李增高编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二次印刷)。
6. Diagnostic Ultrasound . MOSBY, INC.
7.《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8.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9.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10. Radioligy
11. Ultrasound in Med & Biol
12. Nature
13. Science
14. 主要通过PUBMED或其它文献搜索引擎查阅本领域最新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