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氟化嘧啶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运用

合集下载

氟尿嘧啶的药物设计原理及应用

氟尿嘧啶的药物设计原理及应用

氟尿嘧啶的药物设计原理及应用1. 引言氟尿嘧啶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化合物,其药物设计原理和应用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氟尿嘧啶的药物设计原理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情况。

2. 氟尿嘧啶的药物设计原理2.1 分子结构氟尿嘧啶的分子式为C4H3FN2O2,其分子结构如下:H F| |H-C=N-C-N| |O O2.2 药理作用氟尿嘧啶具有抗肿瘤作用,其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 - 抑制DNA合成:氟尿嘧啶能够干扰DNA合成过程,阻止细胞的正常增殖。

- 抑制RNA合成:氟尿嘧啶能够抑制RNA合成,阻断蛋白质的合成。

- 降低酶活性:氟尿嘧啶能够降低多种肿瘤相关酶的活性,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2.3 药物设计原理氟尿嘧啶的药物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药物分子的合成:根据氟尿嘧啶的分子结构特点,通过有机合成方法合成具有良好药物活性的分子。

- 寻找靶点:寻找与氟尿嘧啶相互作用的靶点,从而实现对肿瘤细胞的作用。

- 药物传递系统:设计合适的药物传递系统,将氟尿嘧啶有效地输送到靶组织中,增强药物的定位和作用效果。

- 药物代谢与有效性:研究氟尿嘧啶的代谢途径和相关酶系统,优化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提高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氟尿嘧啶的临床应用3.1 前列腺癌治疗氟尿嘧啶作为一种抗肿瘤药物,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

具体应用方式为:- 化疗方案:氟尿嘧啶通常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如顺铂、吉西他滨等,以增强治疗效果。

- 副作用管理:对于氟尿嘧啶的常见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等,可以通过控制用药剂量、辅助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管理。

3.2 结直肠癌治疗氟尿嘧啶也被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常见应用方式包括: - 配伍方案:氟尿嘧啶一般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如亚叶酸、顺铂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 管理副作用:针对氟尿嘧啶的副作用,如口腔溃疡、腹泻等,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措施。

3.3 乳腺癌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氟尿嘧啶也有一定应用价值,主要使用方式是:- 化疗方案:氟尿嘧啶结合其他药物进行化疗,如环磷酰胺、阿霉素等,以增强治疗效果。

结直肠癌的folfo化疗方案

结直肠癌的folfo化疗方案

以FOLFUHD方案为基础的 FOLFOX方案
FOLFOX2方案:OXA 100 mg/m2 IVgtt 2h d1, CF 500 mg/m2 IVgtt d1-2,5-Fu 1.5-2g/m2 civ (持续静脉滴注)d1-2;q2w
FOLFOX2方案尝试OXA减为100mg/m2,该方 案疗效确切,二线治疗有效率46%,中位无进展 时间7个月,中位生存期17个月,但毒性反应仍 较重,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6%,2-3 度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为33%。
MOSAIC 研究是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 研究,共入组 2246 例Ⅱ、Ⅲ 结肠癌的术后患者,随 机分到 FOLFOX4方案组和 DeGramont 方案组, 2015 年发表在 JCO 上的结果显示,经过 9.46 年的 随访,两组的 10 年 OS 为 71.7%、67.1%,III 期患 者获益更显著,10 年 OS 分别为 67.1%、59.0%。
氟尿嘧啶(5-Fu)为嘧啶类的氟化物,属于抗代谢抗肿瘤药, 能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阻断脱氧嘧啶核苷酸转换成 胸腺嘧啶核苷核,干扰DNA合成。对RNA的合成也有一定的 抑制作用。
5-Fu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疗效,也有越 来越多临床研究结果证明:与单纯手术相比,5-FU为基础的 辅助化疗明显延长了结直肠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及 总生存(OS)。
为了探索更大疗效,从FOLFOX5方案开始OXA剂量 又逐渐加大,FOLFOX5方案在4方案的基础上OXA加 到100mg/m2,5-FU/LV用法不变。
为了获得更高疗效和较低的毒性反应,研究者尝试降 低5-FU的剂量以减少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并增加 OXA剂量强度,由此形成了随后的FOLFOX6、7方案。

氟尿嘧啶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氟尿嘧啶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现代康复方法与针灸相结合应用已很广泛,现代医学认为[11],早期康复结合针灸能显著提高脑中风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其运动及认知功能。

针灸可以促进脑血液循环;增强中枢、外周神经传导;调节脑细胞的葡萄糖、钙离子、ATP 代谢;增强免疫力,缓解脑血管免疫损伤;抑制自由基产生,加速自由基的清除,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12]。

齐宇等在中风发病的超早期(3h)运用针灸治疗,结果显示疗效满意[13]。

6.2早期康复治疗与治疗仪器结合张德梅等[14]用早期康复配合神经网络重建仪治疗脑卒中25例,治疗组用神经网络重建仪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用康复训练。

患者病情平稳后即开始早期康复训练,同时使用神经网络重建仪治疗,20~30min/次,1~2次/d ,5次/周,总疗程3~6个月。

治疗后Brunnstrom 分级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

此外尚有肌电生物反馈仪、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等等其它诸多仪器,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同时,电疗、光疗、水疗、蜡疗以及电针疗法、超声疗法、穴位磁疗、中西药直流电导入等,这些理疗方法的早期介入也可促进卒中病人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恢复血液循环,配合针对缺血后神经元死亡不同机制的综合干预及脑保护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早期康复治疗要把握好治疗的时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遵循规范的治疗模式,采用综合方法,促进脑梗死病人各种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

[参考文献][1]Higashida RT,Furlan AJ,Roberts H,et al.Trial design andreporting standards for intraarterial cerebral thrombolysis for a 鄄cute ischemic stroke[J].Stroke,2003,34(8):109.[2]Perry p.Ng,Randall T.Higashida.Sean p.Cullen,et al.Intraar 鄄terial Thrombolysis Trial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J].J Vasc Interv Radiol ,2004,15:77.[3]Astrup RH.Thresholds in cerebral ischemia:the ischemic penumbra[J].Stroke,1981,14:723.[4]WadeS.Smith.Pathophysiology of Focal Cerebral Ischemia:a Therapeutic Perspective[J].J Vasc Interv Radiol ,2004,15:512.[5]杨运俊,程敬亮,陈伟建,等.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磁共振扩散和灌注加权成像的实验研究[J].临床医学,2005,25(6):1.[6]孙晓江,许丹.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J].世界临床药物,2005,03:152-154.[7]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协作组.急性脑梗死六小时以内的静脉溶栓治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35(4):210-213.[8]Randall T,Higashida,Jacques Dion,et al.Interventional Treat 鄄ment and Management of Ischemic Stroke[J].J Vasc Interv Ra 鄄diol ,2004,15:1.[9]Alexandrov AV,Hall CE,Labiche LA,et al.Ischemic stunning of thebrain:early recanalization without immediate clinical im 鄄provement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Stroke,2004,35(2):449.[10]刘秀坤,董志.治疗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应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5,32(5):314-315.[11]呙帆,方之勇.早期介入中医康复疗法治疗急性中风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12):1229-1231.[12]赵亚伟.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125:13284-13286.[13]齐字,何春慧,周丹,等.针灸治疗超早期缺血性中风16例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4,21(3):191.[14]张德梅,孟贤芳.神经网络重建配合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124.(收稿日期:2013-08-26)氟尿嘧啶(5-Fu)是最常用的嘧啶类抗代谢药,为嘧啶类的氟化物,属于抗代谢抗肿瘤药,能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阻断脱氧嘧啶核苷酸转换成胸腺嘧啶核苷,干扰DNA 合成。

2024年氟尿嘧啶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氟尿嘧啶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氟尿嘧啶市场环境分析1. 简介氟尿嘧啶是一种口服化学药物,属于抗肿瘤药物的一类,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如结直肠癌、胃癌等。

本文将对氟尿嘧啶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对手、供应链等方面。

2. 市场规模氟尿嘧啶作为抗肿瘤药物,其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全球氟尿嘧啶市场规模在过去五年中年均增长率约为10%。

预计未来几年内,氟尿嘧啶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3. 竞争对手氟尿嘧啶市场存在较多的竞争对手。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多家制药公司生产和销售氟尿嘧啶药物。

其中,一些跨国制药公司在氟尿嘧啶市场占据较大份额,如默沙东、辉瑞等。

此外,一些本土制药公司也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氟尿嘧啶市场竞争。

竞争对手之间主要竞争点包括产品质量、价格、市场推广力度等。

在价格方面,一些本土制药公司通过低价策略争夺市场份额,而跨国制药公司则主要依靠产品质量和品牌优势来竞争。

4. 供应链氟尿嘧啶的供应链主要包括药物原料供应、制药生产、销售和分销等环节。

其中,药物原料供应是整个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氟尿嘧啶的原料主要是化学合成材料,供应商通常是化学品制造商。

制药生产环节涉及药物的合成、制剂和包装等工艺。

制药厂通常负责氟尿嘧啶的生产工艺,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合规。

销售和分销环节包括将氟尿嘧啶药物卖给医院、药店和分销商等。

在全球范围内,制药公司通常通过与医疗机构和分销商建立合作关系来销售和分销产品。

5. 市场潜力与挑战氟尿嘧啶市场具有较大的潜力和机会。

随着人们对癌症治疗的需求不断增加,氟尿嘧啶作为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有望在未来几年内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此外,一些新型癌症研究也为氟尿嘧啶的市场增长提供了机会。

然而,氟尿嘧啶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价格压力可能成为制药公司的困扰,特别是在面对竞争对手低价策略时。

其次,监管政策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可能会对氟尿嘧啶市场产生影响。

最后,创新和研发方面的挑战也需要制药公司持续投入资源。

新辅助化疗有哪些药物

新辅助化疗有哪些药物

新辅助化疗有哪些药物关于《新辅助化疗有哪些药物》,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在在医治肿瘤病症的情况下都是采用放疗,而现阶段也创造发明了一种新式的輔助放疗,那样的医治能够协助肿瘤病症改进一些病症,新辅助化疗现阶段采用的药品许多,是很多人不清楚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到的药品跟平常差别也是非常大的,而新辅助化疗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一些会挑选给药方法,而一些额会挑选在手术前放疗,那麼新辅助化疗的药品有什么呢?氟脲嘧啶类抗肿瘤药(5-Fu)自1957年由Duschinsky等生成至今,是临床医学运用最普遍的药品之一。

包含结直肠癌以内的多种多样恶变肿瘤(尤其是消化系统肿瘤)的医治,5-Fu均饰演关键人物角色。

5-Fu归属于抗新陈代谢肿瘤药品,能仿真模拟一切正常新陈代谢物质,与相关新陈代谢物质产生特异性抑制作用。

5-Fu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止脱氨胸苷酸合酶(TS),被活性变化为氟脱氧尿苷酸(FdUMP),FdUMP取代脱氧尿苷酸(duMP)与TS及5-Fu,10-苯甲酸四氢叶酸(CH2FH4)产生不容易解离的三联一氧化氮合酶,不可以生成脱氨胸苷酸(dTMP),影响DNA的生成,进而充分发挥抗肿瘤功效。

5-Fu关键功效于体细胞的S期,但还可以在身体转换为5-氟脲嘧啶核苷后,影响蛋白质合成,因此对别的各期体细胞也是有功效。

影响5-Fu的好多个酶:(l)脱氨胸苷酸合酶(TS):据前上述和很多的临床医学及临床前研究确认:TS与肿瘤对5-Fu放疗敏感度相关,是以氟脲嘧啶睫为基本放疗功效和预后指标值的。

氟脲嘧啶抗药性的关键体制是Ts 过表达。

可以说在结直肠癌术后病人中,不管期别,以5-Fu为基本的放疗,TS低表述的的病人有高些的高效率与立位存活時间。

可是在2005年ASCO年大会上一项回望中,1326例II、III 期手术后病人,仅在IIIC期亚组发觉TS低表述病人能从5-Fu主导的放疗中获利。

这可能与微迁移灶的Ts表述相关.所以说Ts高表述病人仅行手术医治是不足的,还需要輔助放疗。

氟尿嘧啶及其衍生物的临床应用原理

氟尿嘧啶及其衍生物的临床应用原理

氟尿嘧啶及其衍生物的应用原理1. 氟尿嘧啶(5-FU)5-FU是尿嘧啶的嘧啶环5-位碳原子上的氢被氟原子取代而得到的,合成的理论基础是发现鼠肝癌组织较正常组织更易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尿嘧啶,说明尿嘧啶存在不同的酶代谢途径。

目前在临床上,5-FU主要用于消化道腺癌、乳癌、及头颈部鳞癌的治疗,对5-FU细胞内代谢过程的详细了解促进了与生化调节剂的联合使用,增强了5-FU的细胞毒性。

1.1 5-FU的激活与分解途径5-FU在细胞内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作用于核苷酸的形成,其代谢活动可能以以下两条途径中的一条为主:①5-FU(胸苷磷酸化酶TP) FdUrd(胸苷激酶TK)→FdUMP→FdUDP→FdUTP(参与DNA合成)②5-FU(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OPRT) FUMP→FUDP→FUTP(参与RNA合成) (尿苷磷酸化酶UP)FUrD(尿苷激酶UK)其中由OPRT酶催化的途径可能是正常组织代谢5-FU的主要途径(Oxo?),因为核苷酸的代谢产物别嘌呤醇对该途径的抑制作用降低了5-FU对骨髓和胃肠道粘膜的毒性反应。

而且发现在一些种类的癌细胞中,代谢5-FU主要通过TP和UP的作用。

不过虽然某一类癌细胞中某一代谢途径占优势,但两条途径通常都会被利用。

5-FU的分解途径如下:5-FU(二氢吡啶脱氢酶DPD) DHFU(二氢嘧啶酶) FUPA FBAL(二氢氟尿嘧啶) (α氟脲基-丙酸) (氟-β丙氨酸)DPD催化5-FU还原成二氢氟尿嘧啶的反应是5-FU分解代谢的初始限速反应,5-乙炔基尿嘧啶是DPD的灭活剂,同时口服时5-FU的生物利用度接近100% DPD的活性影响 5- FU的抗肿瘤活性,但是,大剂量的DPD的缺失与5-FU用药后的严重毒性反应相关。

1.2 5-FU的作用机制1.2.1 对胸苷酸合成酶(TS)的抑制作用FdUMP与胸苷酸合成酶(TS)紧密结合阻止dTMP的合成,dTMP是生成dTTP的关键底物,而dTTP是DNA的合成和修复的必需物质。

KI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胃癌的研究进展

KI氟尿嘧啶类药物治疗胃癌的研究进展
( $"6 $? ) ( $$ )


’ S T H是 T F ‘6 $#" 的活 性 成 分"其 可直 接 与肿
= F结合"导致 H = F功能 失 常’ 但 是 口服 S T H后" 瘤细胞的 H S T H的绝大部分 被 降 解 为非 活 性 形 式" 而 T ^ J 则 可 有效 防止 S T H的降解 (">) ’ 在日本"T F ‘6 $#" 于 "#$A 年被批准上市"用于 F ‘6 不能切除 的 晚 期 或 复 发性 结直 肠 癌的治疗’ 一 项评价 T $#" 与奥沙利铂联合 应 用在 结直 肠 癌和 胃 癌的 异 种 移 植 裸鼠 F ‘6 $#" k奥沙 利 铂 联合 应 用对 模型中的作用研究 结 果 显 示" T F ‘6 $#" 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制活性 显著 优 于 单一 用药" 说 明 T 与奥沙利铂联合应用对胃癌的治疗具有明显 的 优 势
( $? ) != . /. 2 8, )T "I , 2 +P) ‘ "J /) 5 ) Pb "7 , ) * < : . M 9* 7 , 7 4 7 2 9. /2 7 . Q, ) /7 0 N , 8 ‘6 $ 9* +2: H H ^, 87 4 ) 91 / ) 9) , 7 /,N , 8 M +* , 9* 7* ( 7 4 M 7 , ) 2 , ) 2 7 2 3 4 . M5 ) 2 , 4 OO ) /O 7 4 (d )< a 4 . 2 8M )db 7 0 ‘O ""#$> " %A # A % &%>6 %&&

5-氟尿嘧啶应用及其辅助药物研究进展

5-氟尿嘧啶应用及其辅助药物研究进展
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
[】Dail n l Pu akn ar kG J 1 ne B ge y alH ri, tc P i o cin ad ciia s a ge[.N U V E a cr 0 33: fat n l cl t t i J AT RE RE IwS C n e, 0 () o n le s 1 2
35 F 一 u辅 助药 物
对 5 氟 尿嘧啶进行化 学修饰的研究是抗肿 瘤药物研 究 中最 一 活跃 的领域之一 。多年来 , 了能更好地发挥 5 为 一氟尿嘧啶 的抑癌 作用 , 研究者对 5 一氟尿嘧啶化学修饰进行了大量 的研究 。 5 氟 在 一
尿 嘧啶上 引入一些取代基, 以减少首过代谢, 可 增强 亲脂 性, 有利 于
5 一氟尿 嘧啶的吸收, 高疗效 。现在每年都有 多种新的 5 氟 尿嘧 提 一 啶衍生物 的报道 。例如 , 用短肽 、 小分子氨基酸 、 葡萄糖苷修饰 ; 通 过与天然 的或合成 的高分子化合物与之连 接; 引入 有机磷化合物 ; 在分子 中引入稳定氮氧 自由基 ; 子上引入 卟啉环等等 , 在分 均取得 了一定的成果 , 以克服吸收差 , 可 保证了低毒性 , 中有些药物已经 其
理 工科研 叠
5 氟尿嘧啶应用及其辅助药物研究进展 一
杨 颖 [ 1 ] 闭
( 】 宁师范大学生命科 学学院 辽 宁- 【辽 1 大连 162 ; 109 [ 辽 宁省教 育厅 生物技 术 与 药物研 发 重点 实验 室 辽 宁・ 2 ] 大连
中 图 分类 号 : 4 37 R 7 .3 文 献 标 识码 : A
5F 一 u的药效 , 人们采 用了一些 5 F 联合药物使用 的方案 , 一u 或使用 多种辅助药物开发的新技术等提 高其用药的准确性 , 克服 了 5 氟 一 尿嘧啶本身 的一些缺点 , 使其在临床上得 到较好的应用。 随着对 5 一 氟尿嘧啶相关研究 不断深入 , 寻求更好 的 5 氟尿 嘧啶辅 助药物逐 一

靶向化疗--氟化嘧啶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靶向化疗--氟化嘧啶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靶向化疗--氟化嘧啶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王宝成;毕经旺;李志
【期刊名称】《国际肿瘤学杂志》
【年(卷),期】2001(028)006
【摘要】氟化嘧啶类药物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肿瘤一线药物,在治疗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及大肠癌等恶性肿瘤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氟化嘧啶类药物的研制和临床应用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其新颖的设计和特异性的疗效引起了肿瘤化疗界的广泛重视.本文对氟化嘧啶类药物,特别是氟铁龙和新药希罗达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总页数】5页(P447-451)
【作者】王宝成;毕经旺;李志
【作者单位】济南军区总医院肿瘤科,山东,济南,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肿瘤科,山东,济南,250031;济南军区总医院肿瘤科,山东,济南,25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奥沙利铂、左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化疗方案联合贝伐单抗靶向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桂东
2.铂类和氟化嘧啶类药物对宫颈癌移植瘤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J], 罗燕艳;林仲秋;张丙忠;王丽娟
3.中晚期鼻咽癌放疗并分别结合五氟脲嘧啶及替加氟化疗的疗效比较 [J], 李昕蓉;
黄常明
4.我院氟化嘧啶类药物治疗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J], 蔡乐;朱珠;万希润;杨秀玉
5.口服氟化嘧啶类化疗药的应用进展 [J], 孙燕 ;徐光炜 ;郑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肿瘤药物卡培他滨的合成新方法

抗肿瘤药物卡培他滨的合成新方法
亚丙 基-一 . 甲苯磺 酰基 . 呋 喃核糖 , 后用 硼氢 化钠 还原 得 到 1甲基 - 30 异亚 丙基 _一 氧 . 5O对 D. 然 . 2,-. 5脱 D 呋 喃核糖 , 再经 过水 解 和酰 化得 到 中 间体 5;( )以核 糖 为起 始原料 ,首 先制 备 1甲基 - 30 异亚 2 一 2,-一 丙 基 .一 D 呋喃核 糖 , 后 以 P/ 5碘一 一 然 d C为催 化剂 ,加 氢还 原 得 到 1甲基 .,.. 一 2 3O 异亚 丙 基 -. 氧 .. 喃 5脱 D呋 核 糖 ’ 再 经过 水解 和 酰化 得 到 中间体 5 m, .这 2种方 法 均 以核糖 为起 始原 料 ,核糖 价格 比木 糖 昂贵 , 并且第 2种 方法 需要 使 用 P/ d C催 化齐 和氢 化设 备 , 4 不利 于 工业 生产 . 本文 在参 考 以上方 法 的基础 上 , 设计 出一 条更 加 实用 的合成 路线 .首先 以廉价 易得 的 D 木糖 为原 . 料 制 备化 合 物 3 j 然后 将化 合物 3的 3O ¨ , -H构 型翻转 ¨ 并用 硼氢 化钠 还原 脱去 O s 团得 到化合 T基 物4 ,再经稀 硫 酸水 解 ,乙酰 化 制得重 要 中间体 5 进 一步 得到 卡培 他滨 ( ) , 7. 该合成 路 线所 用原 料和试 剂 廉价 易得 , 步反 应产 率 均 较 高 ,产 物易 于结 晶纯 化 ,生产 时不 需要 各 催 化 氢化设 备 , 于工 业化 生产 . 易
关键 词 卡培他滨 ; 一 D 木糖 ; 抗肿瘤药物
0 2 . 664 文献标识码 A D I 0 3 6 /. s.2 10 9 .0 20 . 1 O :1. 99 ji n0 5 -7 0 2 1 前药 .口服 给药 后 ,卡培 他 滨在 胃肠 道 内 以原 形 药物 被 吸 收 ,随后 在肝 - 脏 和肿瘤 细胞 内经 过多 种酶促 反 应 , 最终 在肿 瘤 细胞 内经胸 苷磷 酸 化酶 的作用 转 化为 5F尿 嘧 啶核苷 一 酸 [ .因 胃肠 道 内无 5F尿 嘧啶释 放 , 而减 少 了典 型 的 5F尿 嘧啶诱 导 的 胃肠道 毒性 反应 .同时 ,由 1 J 一 从 - 于肿瘤 组织 细 胞 中存 在较 多 的胸苷 磷酸 化 酶 , 以卡培 他滨 对肿 瘤 细胞 具 有选 择性 的细 胞毒性 .卡 所

含氟农药的研究进展

含氟农药的研究进展

含氟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膜渗透性、抗代谢稳定性及与脂膜的亲和力、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及材料等精细化学品领域。

含氟农药的高选择性、高活性、高附加值、低成本、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等优点,符合当代农药发展的趋势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十年来国际上新开发的86种化学农药中,含氟农药有34个,由此可见,含氟农药已成为当今新农药研究热点之一。

但在我国生产的200多个农药品种中,上规模生产的含氟农药仅占8%左右,且产量低,品种单一,远不及世界农药的发展水平。

本文将从我国含氟农药发展现状出发,介绍一些具有开发前景的含氟农药以供参考。

1含氟杀虫剂含氟杀虫剂在杀虫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些产量较大、应用范围较广的杀虫剂大都含有一个或多个氟原子。

以下就不同类型的含氟杀虫剂作一些简单介绍。

1.1含氟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含氟杀虫剂中的一大类型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1976年美国氰胺公司由氰戊菊酯开发出结构类似的氟氰菊酯,其杀虫效果明显优于氰戊菊酯,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含氟拟除虫菊酯。

随后,一大批高活性的含氟拟除虫菊酯先后被推向市场,如:五氟苯菊酯、四氟苯菊酯、七氟菊酯、氟氯苯菊酯、氟硅菊酯、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氟酯菊酯、三氟醚菊酯、氟氰戊菊酯、溴氟菊酯等。

但其中的溴氟菊酯和氟氰戊菊酯在2004年被欧盟禁用。

我国在含氟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研发中也投入较大的力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目前,国内能够生产的品种有四氟苯菊酯、五氟苯菊酯、七氟菊酯、氟氯苯菊酯、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等。

1.1.1精高效氯氟氰菊酯精高效氯氟氰菊酯是由丹麦Cheminova公司和美国陶氏益农公司联合开发的,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

精高效氯氟氰菊酯与其他的拟除虫菊酯均含有多个立体异构体,但该产品构型简单,活性却更高,制剂中有效成分使用量最少。

精高效氯氟氰菊酯可用于防治玉米、棉花、小粒谷物、果树与蔬菜等多种作物上的蚜虫、蓟马、甲虫等害虫。

口服氟尿嘧啶类制剂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现状与进展

口服氟尿嘧啶类制剂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现状与进展

Z H A O W e n y i n g , C H E N] i n g h u a .D e p a r t m e n t o fMe d i c a l O n c o l o g y ,Y i j i s h a n H o s p i t a l f o W a n n a n Me d i c a l C o l —
l e ge, Wu hu 2 41 001. C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F l u o r o u r a c i l i s i m p o r t a n t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c o l o r e c t l a c a n c e r .C o m p a r e d w i t h t r a d i t i o n a l 5 - l f u o r o u r a c i l , t h e o r a l
2 4 1 0 0 1 安徽 芜 湖 皖南 医学 院弋 矶 山 医院肿瘤 内科 赵 文英 ,陈景 华
【 摘
要】 氟 尿嘧啶类 化疗药物在结直肠癌治疗 中 占有 非常重 要 的地 位 , 口服氟尿 嘧 啶类 制剂卡培他滨 、 替吉奥等 , 与传统氟尿 嘧啶( 5 一 F u) 相 比具有高效 、 低毒、 应用方便等优点 , 其临床应用也 越来越广泛 。本 文 回顾 分析 了 5 一 F u的作用机制 以及 口服 氟尿嘧啶类制剂的研发情况 , 并就 口服氟尿嘧啶类 制剂治疗进 展期结直 肠癌的现状 与进展
【 K e y Wo r d s 】 U F T ;D o x i l f u r i d i n e ; C a p e c i t a b i n e ; S - 1 ;A d v a n c e d e o l o r e e t a l c a n c e r

氟尿嘧啶 (Fluorouracil) 抗癌药物

        氟尿嘧啶 (Fluorouracil)  抗癌药物

氟尿嘧啶 (Fluorouracil) 抗癌药物氟尿嘧啶(Fluorouracil)抗癌药物氟尿嘧啶(Fluorouracil),也被称为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的抗癌药物。

它属于嘧啶类似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和RNA合成,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以下将从药理学、临床应用和副作用等方面介绍氟尿嘧啶的特性。

一、药理学特性氟尿嘧啶是一种嘌呤类抗癌药物,在体内可以转变为活性代谢产物-氟脱氨尿嘧啶(5-fluorodeoxyuridine, FdUMP)。

FdUMP能够与三磷酸脱氨尿苷(dUMP)结合,形成FdUMP-dUMP复合物,阻止胸腺嘧啶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的活性。

进而,该药物通过抑制嘧啶合成,阻碍DNA合成及修复,从而使癌细胞无法正常生长和分裂。

二、临床应用氟尿嘧啶作为治疗广泛的抗癌药物,被应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包括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头颈部肿瘤等。

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给药,如口服、静脉注射、局部注射等,具体给药途径和方案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在胃癌和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氟尿嘧啶通常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如亚叶酸、顺铂等。

这种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提高功效并降低耐药性的风险。

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氟尿嘧啶也可以与其他药物,如环磷酰胺等进行联合应用,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三、副作用尽管氟尿嘧啶对癌症治疗有益,但它也伴随着一些副作用。

其中最常见的包括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手足综合症等。

骨髓抑制是氟尿嘧啶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

该药物会抑制骨髓中造血细胞的生成,导致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减少。

这可能导致贫血、易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在使用氟尿嘧啶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支持治疗。

消化道反应是另一个常见的副作用,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不适。

在治疗期间,患者通常需要采取饮食调节、药物辅助治疗等措施来缓解这些反应。

氟尿嘧啶(Fluorouracil):一种常用的抗癌化疗药物的详细介绍

氟尿嘧啶(Fluorouracil):一种常用的抗癌化疗药物的详细介绍

氟尿嘧啶(Fluorouracil):一种常用的抗癌化疗药物的详细介绍
摘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氟尿嘧啶(Fluorouracil),这是一种常用的抗癌化疗药物。

氟尿嘧啶属于嘧啶类似物,可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如结直肠癌、胃癌和乳腺癌等。

我们将探讨氟尿嘧啶的作用机制、药理特点、临床应用、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1. 作用机制:
-氟尿嘧啶通过抑制DNA和RNA的合成,阻碍癌细胞的生长和复制。

-它干扰细胞中嘌呤和嘧啶碱基的代谢过程,导致细胞凋亡和抑制抗癌基因的表达。

2. 药理特点:
-氟尿嘧啶可通过静脉输注或口服给药,在体内迅速代谢,并广泛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以及肿瘤部位。

-它主要在肝脏代谢,通过尿液排泄。

3. 临床应用:
-氟尿嘧啶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
-结直肠癌、胃癌和食管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乳腺癌和头颈部癌症等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

4. 副作用:
-氟尿嘧啶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脱发、口腔溃疡、骨髓抑制等。

-稀有但严重的副作用可能包括心脏毒性、神经毒性和肝功能损害等。

5. 注意事项:
-使用氟尿嘧啶需在严密的医疗监督下进行,并需遵循相关的用药指导和剂量调整。

-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定期进行血常规、肝功能和心电图监测。

-在使用氟尿嘧啶期间,患者需告知医生关于任何新出现的不适或副作用。

药物化学论文-5-氟尿嘧啶

药物化学论文-5-氟尿嘧啶

成绩中国农业大学课程论文(2011-2012学年秋季学期)论文题目:5-氟尿嘧啶肿瘤细胞靶向性前药的研究进展课程名称:药物化学任课教师:班级:学号:姓名:5-氟尿嘧啶肿瘤细胞靶向性前药的研究新进展摘要: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之一,通过干扰核酸的合成抑制癌细胞的增生,对结肠癌、乳腺癌、胃癌等癌症显示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

但同时也伴随着很强的毒副作用。

因此,对5-氟尿嘧啶进行有效的分子修饰,以克服其缺点,提高其靶向性和选择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活性作用和减轻毒副作用,已成为当今抗癌药物研究的热点。

本文根据不同靶向载体,对近年来国内外各种修饰的5-氟尿嘧啶肿瘤细胞靶向性前药及其抗肿瘤效果进行综述。

关键词:5-氟尿嘧啶前药、肿瘤细胞、靶向性、新进展综述: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代谢类抗肿瘤药物之一,通过干扰核酸的合成抑制癌细胞的增生,主要用于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等[1].但由于首过代谢显著且亲脂性较低,5-FU的生物利用度低,影响抗肿瘤疗效,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临床应用时引起严重的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为了降低5-FU 严重的不良反应,提高其中肿瘤靶向性,国内外学者对5-FU进行了大量的化学修饰工作,合成了多种5-氟尿嘧啶衍生物。

其中替加氟(tegafur)、卡培他滨(caoecitabine)最具代表性,虽然它们毒性均5-氟尿嘧啶低,化疗指数较5-FU,但对肿瘤细胞无选择性,故不能避免对正常组织的损害。

利用某些结构对肿瘤细胞的特殊亲和力作为靶向药物的载体,已成为当今靶向药物研究的热点。

目前,肿瘤细胞靶向性药物可根据靶向部位不同分为肿瘤细胞靶向性前药、肝靶向性前药、直肠靶向性前药、骨靶向性前药等。

现根据不同靶向载体,对5-FU肿瘤细胞靶向性前药进行综述和介绍。

肿瘤细胞是分裂增殖失去调控的细胞,要抑制其生长而又尽量不影响正常细胞的功能,关键在于利用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区别,增加药物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

最新关于药品“氟尿嘧啶”的认识

最新关于药品“氟尿嘧啶”的认识

03
3. 氟尿嘧啶在基因编 辑技术中的应用潜力巨 大,可能推动精准医疗 的发展。
3. 氟尿嘧Leabharlann 研究的挑战与机遇1. 氟尿嘧啶在临床应用中存在副作用大、疗效不明显等问题,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氟尿嘧啶的合成方法、作用机制 等方面的研究将得到更深入的探讨。
3. 氟尿嘧啶作为一种抗肿瘤药物,其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治疗 效果,还有望为其他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感谢观看!
2. 氟尿嘧啶对DNA合成的影 响主要表现在细胞周期的S期 ,即DNA复制期,使癌细胞无 法正常进行DNA复制,从而抑 制其生长和分裂。
3. 氟尿嘧啶对DNA合成的影 响还表现在它能够与胸腺嘧 啶核苷酸结合,形成稳定的 复合物,进一步阻止了DNA的 合成。
2. 氟尿嘧啶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1. 氟尿嘧啶是一种抗代谢 药物,能够抑制癌细胞的 DNA合成,从而阻止其生长 和分裂。
3. 最新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氟尿嘧啶与某些靶向药物联合使 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 氟尿嘧啶在未来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
01
1. 氟尿嘧啶在癌症治 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有望成为新一代抗癌 药物。
02
2. 氟尿嘧啶的抗感染 效果也受到关注,未来 可能在抗菌药物治疗中 发挥重要作用。
最新关于药品“氟尿嘧啶”的 认识
目录 CONTENTS
01
一、氟尿嘧啶的基本信息
02
二、氟尿嘧啶的药理作用
03
三、氟尿嘧啶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04
四、氟尿嘧啶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一、氟尿嘧啶的基本信息
1. 氟尿嘧啶的定义和化学结构
02

基于5-FU开发抗肿瘤药物的最新进展

基于5-FU开发抗肿瘤药物的最新进展

基于5-FU开发抗肿瘤药物的最新进展王妮妮;陈婷婷;张学鹏;钟光祥【摘要】5-Fluorouracil and its derivatives are a kind of effective antimetabolic drug used in clinic and have a broad antitamor spectrum. The search for highly effective, lowly toxic, highly selectivity and targeting activity 5- fluorouraeil derivatives has become a hot point in the field of antitumor drugs research now. In this paper, varied structure modification of 5-fluorouracil derivatives and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y studies were reviewed, which will accelerate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5-fluorouracil derivatives.%5-氟尿嘧啶及其衍生物是临床上一类抗瘤谱广、效率高的抗代谢药物。

寻求高效低毒、高选择性和高靶向性的5-氟尿嘧啶衍生物是目前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本文对5-氟尿嘧啶的各种结构修饰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行了总结,将为5-氟尿嘧啶衍生物的研究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

【期刊名称】《浙江化工》【年(卷),期】2012(043)005【总页数】6页(P11-15,21)【关键词】5-氟尿嘧啶;结构修饰;抗肿瘤活性:进展【作者】王妮妮;陈婷婷;张学鹏;钟光祥【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12;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12;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12;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64.7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简写:5-FU,CAS: 51-21-8,化学名:5-氟-1H-嘧啶-2,4-二酮),是尿嘧啶的氟化物,1957年由Heidelberger[1]合成,对增殖细胞各项均有杀伤力,是药典收藏的经典抗肿瘤药物。

2024年氟尿嘧啶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氟尿嘧啶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氟尿嘧啶市场分析现状引言氟尿嘧啶是一种抗癌药物,其在治疗结直肠癌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旨在对氟尿嘧啶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市场概述氟尿嘧啶市场是一个具有潜力的市场。

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的不断增加以及对抗癌药物需求的增长,氟尿嘧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逐渐提升。

目前,氟尿嘧啶在市场上存在着一些主要玩家,竞争相对激烈。

市场驱动因素氟尿嘧啶市场的增长受到了多种因素的推动:1.癌症发病率的增加:癌症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癌症患者数量持续增加,从而推动了氟尿嘧啶市场的增长。

2.抗癌药物需求的增加:随着对癌症治疗的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抗癌药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氟尿嘧啶作为一种常用的抗癌药物,其需求也随之增加。

3.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氟尿嘧啶在治疗结直肠癌和胃癌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疗效。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人们对氟尿嘧啶市场的需求也在增加。

市场挑战氟尿嘧啶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这些挑战可能会对市场的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1.市场竞争加剧:目前,氟尿嘧啶市场存在着一些主要玩家,市场竞争相对激烈。

这对新进入者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他们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2.法规限制:抗癌药物的上市和销售需要经过严格的法规审查。

这些法规限制可能会对氟尿嘧啶市场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限制。

3.价格竞争:由于市场上存在多个竞争对手,氟尿嘧啶市场面临着价格竞争的挑战。

降低价格可能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市场机遇尽管氟尿嘧啶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存在着一些机遇供企业抓住:1.新兴市场的发展:一些新兴市场对于抗癌药物的需求仍然很大。

氟尿嘧啶作为一种常用的抗癌药物,可以借助新兴市场的发展机遇实现市场扩展。

2.技术的创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新的抗癌药物。

企业可以通过技术的创新来实现氟尿嘧啶市场的差异化竞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氟化嘧啶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运用
摘要:氟化嘧啶类药物是一类胸苷酸合成酶(TMPs)抑制剂,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肿瘤一线药物,在治疗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及大肠癌等恶性肿瘤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氟化嘧啶类药物的研制和临床应用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其抗肿瘤活性不断提高.毒副反应逐渐减轻,以及独特的靶向性活化机制.引起了肿瘤化疗界的广泛重视。

本文对氟化嘧啶类药物,特别是氟铁龙和新药希罗达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氟化嘧啶类药物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药物治疗靶向性
研究进展:1957年Duschinsky等合成了第一代氟化嘧啶药物——5一氟尿嘧啶(5一FU),成为现代肿瘤化疗的第二个里程碑。

随后,化疗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近些年,氟化嘧啶类药物的研制和临床应用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特别是氟铁龙、希罗达等具有选择特异性的药的应用,引起了肿瘤化疗界的广泛重视。

其巧妙的结构设计和独特的活化机制,成功地提高了抗肿瘤的特异性。

1第一代氟化嘧啶药物--5.FU
5一FU是尿嘧啶5位的氢被氟取代的衍化物,是抗嘧啶药。

5一FU的药理作用是在细胞内转变为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5-F—dU御)而发挥作用,抑制脱氧胸苷酸合成酶,阻止脱氧尿苷酸(dUMP)甲基化为脱氧胸苷酸(d肿),从而影响DNA的合成但其毒副作用很显著,主要为胃肠道反应,重者有因血性腹泻而死亡的报道。

另外,骨髓抑制、脱发、共济失调、静脉炎或动脉内脉内膜炎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也是其常见的毒副反应。

2氟化嘧啶衍生药物
2.1 需经肝药酶代谢的氟化嘧啶衍生药物
这类药物主要包括喃氟啶(呋氟尿嘧啶、呋喃氟尿嘧啶、FT-207)、双喃氟啶(双呋氟尿嘧啶、双呋喃氟尿嘧啶、FD-1)。

它们是5一FU的无活性前体,在体内受到肝脏药物代谢酶及细胞色素P一450系统所降解,逐渐转变为5-FU而起作用,其抗肿瘤机制与5.FU相同。

2.2直接水解释放的氟化嘧啶衍生药物
卡莫氟(嘧福禄,HCFU)、三氟胸苷(F3TdR)等属于此类药物。

它们在胃肠道迅速吸收后,在体内不需要P450代谢就可缓慢释放出5-FU而发挥疗效。

另一种临床常用的氟尿嘧啶脱氧核苷(fluorode—oxyuridine,FUDR)则稍有不同。

它不是一种121服制剂,需血管内直接用药。

临床上主要用于原发或转移性肝癌,作动脉插管灌注,疗效明显优于静脉注射5一FU。

目前该药的国产制剂已经上市,可供临床医生选择。

3具有靶向性的氟化嘧啶衍生药物
3.1氟铁龙
氟铁龙(脱氧氟尿苷,5’一DFUR)也是5一FU的前体物质.以往的氟化嘧啶系列药物在口服后,主要经肝药酶酶解或自然水解成5一FU而发挥治疗作用。

与此不同,氟铁龙是由在肿瘤组织显示高活性的嘧啶核苷磷酸化酶(PyNPase)转化成5一FU的。

因此,氟铁龙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抗肿瘤效果。

3.1.1作用机制:氟铁龙是一种口服胶囊制剂,原药为无臭的白色结晶粉末,常温下稳定。

该药在酶解成5一FU前(未转换体)不能被磷酸化,不能掺入核苷酸,对机体及肿瘤细胞均无明显的毒性作用。

氟铁龙口服后被迅速吸收,未转换体的血浆浓度在1,-2小时达到峰值,之后迅速下降。

氟铁龙在体内非常稳定,
只有在PyNPase的作用下才转换成5一FU。

该酶是尿苷磷酸化酶与胸苷磷酸化酶的总称,与核酸合成关系密切。

一般认为,癌细胞增殖旺盛,核酸合成活跃,PyNPase的活性也高。

该酶在小鼠主要是尿苷磷酸化酶,而人则主要是胸苷磷酸化酶,它们大量分布在体内肿瘤组织中,除此之外,在小肠粘膜该酶的活性也较高。

氟铁龙的结构式与胸苷、尿苷类似,所以经两种酶的作用,变换成5一FU。

由于PyNPase具有特异的组织分配特性,即在肿瘤组织中的活性均远高于正常组织,因此,氟铁龙也在这些部位分解活跃,使5-FU在局部出现,显示出氟铁龙的选择特异性抗肿瘤作用【1】。

3.1.2临床运用:氟铁龙在治疗胃癌、大肠癌、乳腺癌、宫颈癌、膀胱癌、鼻咽癌等肿瘤方面可以取代5一FU,有效率有较大的提高,不良反应轻,对5-FU 耐药的患者仍有12%--29%的有效率,对年高体弱的患者有更高的承受性,可以改善恶液质,延长生存期【2】。

3.2希罗达
希罗达(卡培他滨,capecitabine,xeloda)于1998年5月首先在美国上市,是迄今为止唯一经FDA批准的口服氟化嘧啶药物,是目前最具生物活性的口服氟化嘧啶类药物,能够达到甚至超过其他氟化嘧啶药物静脉给药的疗效。

3.2.1作用机制:希罗达也是5一FU的前体,口服后经小肠粘膜吸收入血。

与氟铁龙不同,希罗达需要经过3个步骤转化成5.FU。

第1步是在肝脏由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将希罗达转化成5’一脱氧.5.氟胞嘧啶核苷(5 7一DF(、R),然后在肝脏或肿瘤组织由胞嘧啶脱氨酶(cytidine deaminase)将5一DFCR转化成5 7一DFUR,第3步由PyNPase选择性地在肿瘤组织将5’一DFUR代谢5.FU,从而更具靶向性地发挥抗肿瘤作用。

有研究进一步证实,PyNPase的活性在肿
瘤组织较其临近的正常组织高3~10倍【3】。

3.2.2临床运用:作为最新的氟化嘧啶药物,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

它不仅具备特异的靶向性,而且对氟化嘧啶和其他化疗药物耐药的肿瘤仍然有效。

主要应用于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4】、晚期或转移性胃癌,也适用于紫杉醇和化疗方案治疗无效的晚期原发性或转移性乳腺癌【5】的进一步治疗。

从而更具靶向性地发挥抗肿瘤作用。

希罗达的广泛应用及与其他药物和方法的联合治疗,其广泛的抗肿瘤作用及较小的毒副作用必将使更多的肿瘤患者受益。

因此,口服希罗达较口服氟铁龙出现腹泻的机会大为降低。

总结与感想:随着对氟化嘧啶类药物的不断研究,以及在临床运用不断的时间中,氟化嘧啶类药物的优点越来越突出,不良反应越来越少,更加有利于肿瘤患者的治疗。

通过这个案例的学习,我对转化医学的重要性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其起着连接临床医学与基础科研的的桥梁作用,并且是双向的。

增开转化医学课程对于临床医学的学生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Koizumi W,Saigenji K,Nakamaru N,et a1.Prediction of response
to 5"-deoxy-5一fluorouridine(5'-DFUR)in patients with inoperable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by immunostaining of thymidine phosphory—lasdplatelet—derived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J].Oncology,
1999;56(3):215—222.
[2]3 Takiguchi N,Nakajima N,Saitoh N,et a1.A phase III randomized
study comparing oral doxifluridine and oral 5一fluorouraeil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ofgastric cancer[J].Int J Oncol,2000,6(5):1021.
1027.
[3]Miwa M,Ura M,Nishida M,et a1.Design of a novel oral fluoropy—
rimidine carbamate,capeeitabine。

which generates 5-fluorouracil se—lectively in tumours by enzymes concentrated in human liver and can.cer tissue[J].Eur J Cancer,1998,34(8):1274.1281.
[4] Sawada N,Ishikawa T,Fukase Y,et a1.Induction of thymidine
phosphorylase activity and enhancement of capecitabine efficacy by taxoFtaxotere in human cancer xenografts[J].Clin Cancer Res.
1998;4(4):1013—1019.
[5]Blum JL,Jones SE,Buxdar Au,et a1.Multicenter phase II study
of capeeitabine in paclitaxel.refractory metastatic breast eancer[J].J ain Oncol,1999,17(2):485.4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