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分量地震采集技术发展
三维地震勘探方法原理与进展
三维地震勘探方法原理与进展1.震源激发:使用震源激发地震波。
常见的震源有人工震源(如重锤、炸药等)和自然地震。
2.地震波传播:地震波在地下沿不同路径传播,并与地下介质发生相互作用。
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传播速度取决于地下介质的物理特性,如弹性模量、密度等。
3.接收地震记录:在地震波传播的路径中,设置一系列地震接收器(通常是地震检波器或地震传感器),接收并记录地震波的到达时间、振幅等信息。
4.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对接收到的地震记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衰减特性等信息,并进一步推断地下介质的性质。
5.三维地震成像:将地震记录中的信息转化为地下模型,并进行三维地震成像。
常用的地震成像方法包括反演、偏移等。
1.高密度三维数据采集:随着数据采集技术的进步,三维地震勘探可以获得更高密度、更广范围的数据。
这使得勘探人员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地下构造,并更好地定位资源。
2.多尺度体积建模:三维地震勘探方法逐渐从局部尺度向大范围尺度延伸。
除了对沉积盆地等大尺度地质问题的研究外,也在微观尺度上得到广泛应用,如岩石孔隙结构的研究。
3.三维地震反演技术:传统的地震成像方法主要基于地震波的走时信息,对地下结构的分辨率有限。
而三维地震反演技术可以利用地震波的振幅信息来改善地下结构的分辨率,进一步提高地震勘探的精度。
4.三维地震模拟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维地震模拟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数值模拟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地震波和地下介质的相互作用,为地震勘探提供更准确的解释。
总之,三维地震勘探方法通过收集、处理和分析地震波传播信息来推断地下构造,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地震勘探将在未来的勘探开发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发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地质信息。
三分量地震采集方1
三分量地震采集方1三分量地震采集方法一、概述1、开展多波多分量勘探的目的和意义多波多分量勘探又称为矢量勘探,是指综合利用纵横波震源和多分量检波器对各种波场进行观测,以揭示更多的地下构造、岩性和油气信息的勘探技术。
三分量地震勘探一般指利用纵波激发,采用三分量检波器记录一个纵向分量和两个横向分量的技术方法。
随着油气勘探的逐步深入,大庆探区的油气勘探与开发中需要解决的地质问题越来越复杂,如对松辽盆地复杂构造和复杂岩性气藏、中浅层薄互层岩性油藏、深层火山岩气藏、海拉尔古潜山裂缝性油藏等复杂目标的勘探等,这些地区常规地震数据的成像质量、分辨率,探测地下岩性、流体和各向异性的能力已无法满足复杂地质目标勘探的要求。
解决这些复杂问题,仅仅依靠纵波已经难以解决,必须采用综合物探技术方法。
国内外大量实例表明,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能有效推动复杂地质问题的解决。
同样,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增加转换波信息也可以更好地描述油气藏、刻画油气藏动态。
在兴城地区开展三分量地震勘探试验是针对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砂泥薄互层及深层火山岩等复杂勘探目标的特点,在充分吸收、消化国内外已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试验,一是探讨利用数字检波器采集的三分量地震资料进一步提高葡萄花油层、扶杨油层分辨率的潜力,二是探索利用数字检波器采集的三分量地震资料识别营城组、登楼库组及泉头组储层和储层含气性有效预测的潜力,形成一套有效和实用的多分量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等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流程,提高储层岩性识别以及含油气储层预测的精度,同时,为大庆探区其它地区油气勘探开发进行技术准备。
2、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在国际上发展迅猛,正成为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阶段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进行海上多分量地震勘探研究的同时,国外也在开展陆上转换波勘探的研究工作,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对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做了许多工作。
在三分量检波器研制方面,已由动圈式三分量检波器发展到数字检波器。
煤田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及发展趋势
煤田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及发展趋势
尚晓光
河 北 煤 田地 质 局 物 测地 质 队 , 河 北邢 台 0 4 0 500
摘 要 介 绍 了煤 田三 维 地 震 勘探 工作 在 设 计 、 采 集 、处理 、解释技 术 所取得 的成 果及 最新研
5 煤 田三 维地 震勘探 技术 的发 展趋 势
据 专家预 测 , ̄ 2 2 年  ̄ 2 5 年 ,我 国 | t00 1 0 0 煤炭 占一次 性能 源 的 比重 分 别为 6 % ̄ 5 % 8 H0 左右 。 因此 ,随 着 国 民经 济 的 持 续 快 速 发 展 ,对 煤炭 的需 求量 I益 增加 ,煤炭 业将 q 继续 走可持 续发 展 的道路 。 煤 田 三 维 地 震 勘 探 主 要 是 查 明 构 造 和 进行 储 层预 测 ,得 到煤 层的开 采及矿 方 的验 证 ,使我 们在地 震 资料采 集 、处理 和解 释方 面积 累丰 富的 经验 ,从而 不断 地推 动煤 田 维地 震勘 探技 术的 发展 。煤 田三维 地震 勘探 技 术的 发展趋 势有 以 下几点 。 5 1全 波三维 地震 勘探 是发展 方 I . 地 震 勘 探 的 方 法 从 横 波 勘 探 ,纵 波 勘 探 ,横 、纵 波联 合勘探 ,多波 多分量勘 探转 向 多分 量转 换波 勘探 ,从 单 一的 波源 到 多波 . 及转换 波的 勘探 ,根据 地震 波的 传播 理论 和 地质规 律 ,得 出 目标地 层的赋存 情 况以及 目 标地 层附近 的构 造情 况 。 纵 波 或 横 波 地 震 勘 探 条 件 是 地 下 均 各 向同性 半无 限弹性 空 间的理论 。地下 介质 实 际上是 不均 匀的 、各性 异性 的 、不是 完全 弹性 的 。这样 所造 成的 各种 复杂 反射 、折射 和 透射现 象 ,用 一 分量 地震 勘探 很难分 析 。 所 以分 别用 横波和 纵波 的震 源激 发 ,用 三分 量 检波 器接 收 ,得 到九 个分 量的 全波地 震记 录 。 可以利 用传播 时 间比 、纵横 速度 比 、振 幅比 等来研 究岩 石孔 隙度 的变化 ,也 可以利 用横 波分 裂现象 研究 介质 的 各向异性 ,使 地 震 勘 探 有 勘 探 构造 阶段 过 渡 到 勘 探 岩 性 阶 段 ,全三 维地描 述地 球 内部 的地 层地 质 赋存 结构 及岩 性参 数 ,为矿 井高 产 、高 效提 供可 靠 的地 质保障 。 52 进行 高精 度地震 解 释 . 利 用地震 资料 处理 成果 ,结 合地 质 、钻 探 、测 井及其 他物 探资 料 ,根据 地震 波的 传 播 理论 和地 质规 律 ,进 行高 精度 地震 解释 。 随 着计 算机性 能 的提 高和可 视化 解释 软件 的 升 级 ,当今 解释 技术 的发 展趋 向是微 机群 , 即用 于解释 的微 机群 有两 种 :一 种是 联机 并 行 机群 ,用于 大 量 的 计 算 和 三维 町视 化 分 析 ;另一 种是分 布式 机群 ,人 手 一台 ,通过 网络 精细 地解 释研 究 。 下转 第5 页 5
转换波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方法技术研究
转换波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方法技术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和探讨转换波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方法技术,包括其基本原理、技术应用、数据处理和解释等方面的内容。
随着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转换波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作为一种高效、精确的勘探手段,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地下资源勘探领域。
本文将系统梳理和分析该技术的理论基础,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其在实际勘探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介绍转换波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包括波的传播规律、转换波的形成机制以及三分量地震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通过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梳理,为后续的技术应用和数据分析打下基础。
本文将重点关注转换波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在石油、天然气等地下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通过介绍具体的勘探实例,分析该技术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在实际工作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本文还将对转换波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的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进行研究。
包括地震数据的预处理、波场分离、速度分析和成像等技术环节,以及如何利用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地质解释和油气预测。
本文将对转换波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方法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探讨其在勘探精度、数据处理速度和自动化程度等方面的提升空间,以及在新兴领域如页岩气勘探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旨在促进转换波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方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为地下资源勘探提供更加精确、高效的技术支持。
二、转换波地震勘探概述转换波地震勘探是一种复杂的地震勘探方法,它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界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通过接收和分析转换波(如PP波、PS波等)来获取地下介质的结构和性质信息。
转换波地震勘探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等地下资源的勘探,以及地质构造和地层界面的精细刻画。
转换波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间传播时的波型转换现象。
在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当遇到介质速度界面时,波型会发生转换,例如,纵波(P波)在遇到速度界面时,会部分转换为横波(S波),反之亦然。
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技术-以官渡地区山地地震勘探为例.
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技术-以官渡地区山地地震勘探为例2010-10-02川东南官渡地区地表地质条件复杂,悬崖峭壁林立,沟壑纵横,为典型的山地地形.野外地震资料采集难,如激发接收条件横向变化大,静校正问题突出,干扰严重等.为此,开展了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技术研究.首先进行了面向地质目标的精细设计,包括对采集参数的综合分析和论证、观测系统设计等,确定了适合该区高精度勘探的采集参数,所采用的宽方位斜交观测系统使反射面元和方位角分布更加均匀,因此可以消除由地面障碍物和地下阴影造成的影响,以及获取地下裂缝信息;通过高密度表层结构调查,以及对多种信息的综合分析,建立了合理的表层结构模型,提供了精确的静校正数据;对于接收点和激发点的`布设,采用了大比例尺地形图和高精度卫星图片结合的方法,对于不能布设炮点的地区则采用变观的方法解决丢炮问题.在官渡地区,应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获得了信噪比高、高频成分和层间信息丰富、构造形态清晰的高精度三维地震剖面.作者:谭胜章杜惠平宋国良吴建红 Tan Shengzhang Du Huiping Song Guoliang Wu Jianhong 作者单位:谭胜章,杜惠平,Tan Shengzhang,Du Huiping(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第六物探大队,江苏南京,210009)宋国良,Song Guoliang(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第六物探大队,江苏南京,210009;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吴建红,Wu Jianhong(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湖北潜江,433100)刊名:石油物探 ISTIC PKU英文刊名:GEOPHYSICAL PROSPECTING FOR PETROLEUM 年,卷(期):2007 46(1) 分类号:P631.4 关键词:官渡地区山地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斜交观测系统采集参数分析。
地震勘探三维高密度数据采集方法和相关的技术
报告提纲 1.什么是高密度地震采集? 2.高密度采集的预期目标 3.高密度地震剖面与常规剖面的对比实例
高密度地震数据采集 ➢使用数字检波器 ➢提高空间采样率
高密度地震采集
自从20世纪70年代地震勘探实现数字化以来,地震 勘探仪器接收来自检波器的信号仍然和以前的光点 记录地震仪和模拟地震仪接收的信号一样都是模拟 信号。
地震波的保真概念在上世纪70年代已经提出.但是, 由于原始记录本身的不足、处理方法不当和理论上 的认知度以及客观上的实际因素等原因,保真问题 一直远未达到满意的程度.
Shot line
正交观测系统 “十”字交叉道集的抽取方法
炮模板
y (crossline) x (inline)
最大非纵距 接收线模板
中点覆盖模板 纵向最大偏移距
Cross-spread: W(t, X,ys,xr,Y)
陆地观测系统(左图)抽成十字交叉排列(右图)
高密度地震采集
观测系统设计的技术准则 (1) 加密空间采样,提高覆盖次数; (2) 有利于室内去噪(面波,散射,环境噪音等); (3) 保证无假频破坏有效信号;
信号在进入野外地震仪由前置放大器放大后经过模 数转换器进行数字化采样转化为24位的数字,并按 采样先后记录在数字磁带或磁盘上;
高密度地震采集
野外记录不是按道记录排序的,必须将它解编为按道 顺序的记录;
常规地震采集过程
高密度地震采集
由于检波器是模拟信号,检波器的输出对地面振动的 振幅谱和相位谱即原始记录是有选择的. 不同谐振频 率的检波器,用于不同的勘探目标.
高密度地震采集的预期目标
分辨这种横向变化的横向分辨率可称为分析统计性 的横向分辨率.高密度地震采集想提高的横向分辨率 就是指这种分辨率.它可以通过小波分析和地震波形 变化特征的统计和模式识别方法来达到提高横向分 辨率和辨认岩体细节的目的.
陆地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探讨
陆地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探讨摘要陆地三维地震勘探能非常详细地认识地下现象,可对陆地油田的评价、开发和生产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
今后陆地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将会朝着单检波器接收、小道间距、高道密度的方向不断发展。
本文结合三维地震资料二次采集实例分析,对陆地三维地震资料采集观测系统、采集设备和野外采集参数的确定进行探讨。
关键词三维地震资料;二次采集;采集参数中图分类号P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61-0130-01在石油勘探史上.地震勘探对油气资源的发现和油气储量的增长起到了举足轻盈的作用。
与其他勘探方法相比,陆地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是一种较为优越的勘探力法和手段。
其较低的投入、较高的回报,为广大地质学家和投资者所重视。
三维方法的实质是区域性的资料采集,加上密间距数据体的处理与解释。
陆地三维地震勘探能非常详细地认识地下现象,可对陆地油田的评价、开发和生产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
1 陆地三维地震资料采集观测系统陆地三维地震资料采集中,观测系统的参数设计和类型选择极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陆地三维地震资料采集的质量。
所以我们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装备、交通、地物、地形等各种因素来选择最优化参数,将观测系统合理设计。
在东濮凹陷推广使用的六线四炮地震线性观测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排列长度适中。
每一排列40道,长1950 m,当勘探量的层深度有较大变化时,可改变偏移距来满足不同地质任务的要求,并且在居民点及工业设施等障碍区,炮点有较大的可移动范围(炮点一般不会进人接收排列之中,而且也不会产生过大的炮检距).有利于提高采集质量,并便于野外施工。
2)具有较小的最大非纵距(即横向最大炮检距),不仅相应地减小了非纵观测误差,而且测线与非纵炮检方向(地震射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相应较小,在检波器较少的情况下便于组合设计和提高组合效果。
3)在相应的勘探面积内,此种系统较四线六炮系统的炮点数量少1/3,因此相应地减少了压地面积并降低了农业赔偿费。
兴城地区数字检波器三分量地震采集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兴城地区数字检波器三分量地震采集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地震勘探在油气勘探中极其重要,地震采集技术是地震勘探的基础。
数字检波器采集系统采用数字采集方式和数据存储方式,可以大大提高采集速度和数据存储容量。
而三分量地震采集方法是一种新型的地震勘探方法,能够获得更加准确、全面的地震数据。
本研究旨在对兴城地区数字检波器三分量地震采集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及优势。
二、研究内容1. 分析数字检波器三分量地震采集系统的工作原理,阐明其优势和应用领域。
2. 研究数字检波器三分量地震采集方法在兴城地区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分析其在提高地震数据精度和准确度方面的作用。
3. 通过野外试验、实验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方法,探究数字检波器三分量地震采集方法在兴城地区地震勘探中的优化方案及其可行性。
4. 结合兴城地区地质特征和勘探需求,对数字检波器三分量地震采集方法在兴城地区的适用性进行论证。
三、研究意义1. 对数字检波器三分量地震采集技术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推进数字化地震勘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 对兴城地区数字检波器三分量地震采集系统的应用研究,有助于提高地震数据的精度和准确度,为油气勘探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撑。
3. 对数字检波器三分量地震采集方法在兴城地区的适用性研究,有助于为该地区地震勘探提供更加可行和有效的技术方案。
四、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
对数字检波器三分量地震采集技术和兴城地区地质信息等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总结相关研究成果。
2. 野外试验法。
在兴城地区选取适宜的地点进行地震采集试验,获取野外实测数据,从而探讨数字检波器三分量地震采集方法的优化方案和可行性。
3. 实验模拟法。
在实验室采用模拟软件等工具对数字检波器三分量地震采集方法进行模拟和优化,验证其在兴城地区的适用性。
4. 数值模拟法。
通过数值模拟等手段,进一步探讨数字检波器三分量地震采集方法的优化方案和有效性。
五、预期结果1. 深入探究数字检波器三分量地震采集技术在地震勘探中的优势和应用领域。
三分量微地震裂缝监测仪的设计及应用
三分量微地震裂缝监测仪的设计及应用
1.高灵敏度:地震波幅度通常非常微弱,因此监测仪需要具备高灵敏度,能够捕捉到尽可能小的地震信号。
2.宽频带:地震波的频率范围很广,因此监测仪应该具备宽频带,能够监测到低频到高频的地震波。
3.多通道:为了能够同时测量三个方向的地震波,监测仪需要具备多通道的功能,可以同时接收和记录多路信号。
4.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监测仪需要具备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能够对接收到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储存,以便科学家进行后续的研究和分析。
1.地震活动监测:监测仪可以用于监测地震活动的强度和方向,提供地震频次、能量释放和震级等信息。
这对于地震预警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意义。
2.裂缝变化监测:监测仪可以用于监测地壳的裂缝变化情况,提供裂缝的形变、变形速率和形变方向等信息。
这对于研究地壳运动、地质活动和地壳变形具有重要的意义。
3.地震研究和科学探索:通过对监测仪获取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科学家可以更深入地研究地震活动的机制和地壳运动的规律,进一步提高地震预测和预警的准确性。
4.工程结构监测:监测仪可以用于工程结构的安全监测,及时探测并预警结构物因地震活动产生的裂缝、位移和变形,为工程安全提供重要依据。
总结起来,三分量微地震裂缝监测仪在地震学、地质学和工程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提供地震波的强度和方向信息,它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地壳的运动规律和地震的发生机制,从而为地震预测、工程安全和地质研究等提供重要支持。
三分量地震勘探野外资料采集方法及效果
三分量地震勘探野外资料采集方法及效果*吴东国【摘要】摘要:纵波激发、三分量接收的三分量地震勘探对于四川盆地川西凹陷深层须家河组高致密的裂缝气藏的储层识别、裂缝检测和油气藏描述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三分量地震采集在川西地区已广泛开展。
本文根据多年野外三分量地震勘探采集生产实践介绍了在三分量地震勘探中从观测系统设计、设备检测到整个野外采集施工中的具体实用操作技术,对如何确保施工质量所采取的一些技术手段做了细致的描述,采用这些施工方法在野外生产中已经获取了高品质的转换波资料。
【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2(000)017【总页数】5【关键词】关键词:三分量地震勘探;纵波激发;三分量接收;实用技术;转换波三分量地震勘探与常规的纵波勘探相比解释精度更高,能降低解释的多解性,在储层识别、裂缝描述等具有独特的优势,而三分量采集除接收设备差异外,其他几乎与纵波勘探相差不大,而在采集费用增加不大的情况下能获得三倍于常规纵波勘探的地震数据,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川西的新场地区储层以超致密的空隙裂缝型为主,常规的纵波勘探无法较好地预测和描述空隙裂缝的发育情况。
而三分量地震勘探(3D 3C)获取了P -P波和P-S波两种波,P-P波反应了岩石骨架和流体特性,P-S波反映岩石骨架和各向异性的特性,利用纵、横波反演能够更准确地标定目标层位,预测裂缝的发育程度,甚至更精细的刻画裂缝的产状,对勘探川西的裂缝气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结合川西地区三分量采集应用实践介绍野外三分量地震勘探采集的一些具体工作方法,以及获取的一些高品质资料,与各位同行共享三分量勘探的成功经验。
1 三分量采集技术1.1 三维三分量观测系统设计1.1.1 三分量观测系统设计原则三分量地震勘探与常规纵波勘探的区别在于除记录反射纵波外,还要记录P-SV 转换波,因此三分量地震勘探的观测系统不仅要像常规纵波勘探要考虑反射纵波采集,还要考虑获取P-SV转换波,满足接收P-SV波的要求。
三维三分量VSP解释方法研究
三维三分量VSP解释方法研究三维三分量VSP解释方法研究一、概述三维三分量(3C-3D)VSP技术是由VSP和3D地震采集技术相结合的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两者各自的技术优势。
三维三分量VSP地震波场十分复杂,包含了丰富的地质信息,三分量地震勘探是全波场激发和接收的地震勘探方法,在多分量地震记录的每个分量上都有不同的波型存在,能全面反映地下介质弹性和岩性信息的勘探。
3C-3D VSP 广泛用于纵横波速度估算/分析、井旁三维纵横波成像、VSP-AVOA 分析、裂缝方位预测、三维波阻抗反演、Q 值反演、各向异性分析及其他储层参数估算等,还能得到井周3D 纵横波数据体,将这些数据处理成果用于储层目标区精细解释,有利于提高储层描述的可靠性和精度,储层物性和岩性分析,提高油气勘探和开发水平二、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1.三维三分量VSP和地面地震资料的联合解释与地面地震相比,三维三分量VSP资料的信噪比高,分辨率高,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明显,提供了地下地层结构同地面测量参数之间最直接的对应关系。
地震信号频率较高,检波器是深度定位,提高了速度分析精度,可以为地面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提供精确的时深转换及速度模型。
采用三分量检波器采集,能得到PP、PSV波成像数据体,与地面地震联合解释可以提高地面地震的解释精度。
以三维VSP 技术、井间地震技术和多波多分量技术为核心,并综合地面地震、测井、钻井和生产测试等多学科知识而形成的开发地震技术正在成为油田开发阶段油藏描述和动态监测的有力工具,并能为油田制订或开发方案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
1)识别地面地震剖面上的多次波利用VSP剖面上多次波同相轴的主要特征识别出的多次波,通过连井地震剖面,即可识别地面地震剖面上的多次波。
识别依据主要有:1)多次波同相轴与相应的一次波同相轴大致平行,但旅行时要大些;2)层间多次波的同相轴与一次下行波同相轴不相交;3)多次波同相轴终止的深度位置指示形成多次波的来源。
浅谈三维地震采集特点与难点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68·2017年第20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17)20-0068-02浅谈三维地震采集特点与难点黎嘉(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江苏南京210009)摘要: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是一项科技含量极高的采集技术,它是一项集物理学、数学、计算机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使需要测量和采集的目标变得更加清晰明确,相应的测量更加真实可靠。
三维地震勘测技术是从二维勘测技术上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地震勘测技术,与传统的二维勘测技术相比,三维勘测的立体效果更强,勘测过程中可以得到测量事物清晰的剖面图,同时,还可以在获得数据后还原相对应的三维空间立体数据。
三维地震采集方法的密度和精度更高,所包含的信息更加丰富,对所要测量地区的地形环境可以直接显示在测量数据上,有利于测量人员对地震环境的准确了解和把握。
关键词:三维地震采集;三维勘测;三维采集技术;分辨率中图分类号:P618.136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7.20.068我国复杂的地表环境对地震数据的采集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为了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我国采取了新的三维立体采集方法。
本文对此展开了研究,以获得对三维采集技术更加深入的了解,加强其实际应用效果。
1传统采集方式的特点传统的地震数据采集方法在一定的阶段内对我国地震数据的勘探和收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我国的地震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三维地震采集技术的出现代替了原有的数据收集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传统的地震采集方式具有以下缺点需要改进:①观测角度较小,观测范围有限,达不到全局观测的目的,对全部地形的影响不够全面,研究数据具有很大的局限性;②仪器的活动范围较小,抗干扰能力较弱,一旦受到强烈的信号干扰会导致数据接收受阻,准确性下降;③城乡例数的覆盖次数较低,得不到有关地形数据的深层资料,对地表环境的研究深度不够;④成像技术还存在缺陷,二维数据只能得到地震数据在固定平面的情况,无法全面观测地表,且二维成像还是平面效果,成像不够清晰,数据不够完整。
三分量地震采集方-6
2、大庆三分量应用前景随着油气勘探的逐步深入,需要解决的地质问题越来越复杂,对地震数据的成像质量、分辨率和相关的地下岩性信息要求越来越高。
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在研究裂隙、各向异性和储层及流体预测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开展多分量地震是进行岩性勘探以及流体预测的必然选择。
大庆探区内开展多波多分量地震有着很多有利条件,我们试验取得了较好的三分量资料,在X、Y分量上波场比较丰富,转换波的能量比较强,频率较高;其次横波表层结构较国内其他地区相对简单便于静校正量求取;第三,油田内部密集的开发井为资料解释提供了可靠的对比资料。
采集方面需要开展的工作主要有:一是针对深层勘探的探测深度和信噪比需要进一步提高;二是转换波频率提升需要研究;三是转换波静校正方法和实际资料分析还需加大研究力度;四是生产中检波器方向精度如何控制,目前可以达到3度,如果处理资料精度要求更高则无法达到。
主要参考文献1 董敏煜.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2 黄中玉.多分量地震勘探的机遇和挑战.石油物探,2001;41(2).3 姚姚.多波地震勘探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展.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5;28(3):169-170.4 王磊.多分量转换波地震勘探技术.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2;9(6).5 刘洋.我国陆上转换波质量评价.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2;37(2).6 石玉梅等.多波多分量天然气勘探技术进展.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3;26(3).7 刘洋.转换波地震勘探的若干问题与对策.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3;26(4).8 李学良.现有地震采集条件下松辽盆地北部地震勘探分辨率潜力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9 云美厚.地震水平分辨力研究与应用.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5;28(2).10 李庆忠.走向精确的勘探道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11 刘洋.三维三分量地震观测系统设计方法.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2;37(6).12 狄帮让.三维观测系统优化设计的双聚焦方法.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3;38(5).13 凌云.激发药量与药型分析.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1;36(5):584-590.14 陆基孟.地震勘探原理.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15 董敏煜.地震勘探.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16 G.H.F.加德纳等.三维地震勘探.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17 E.谢里夫,L.P.吉尔达特.勘探地震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18 钱荣均.炸药震源激发效果分析.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3;38(6):583-588.19 张付生.陆上地震激发因素的选择方法探讨.石油物探,2004;43(2).20 H.H.普济廖夫.横波和转换波法地震勘探.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3.21 张达敏.探索横波地震的理论误区.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5;2(2).22 徐锦玺.检波器尾锥结构对地震采集信号的影响.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9;34(2)205-209.23 边环玲.地震检波器与地表耦合问题探讨.石油仪器,2001;15(3)5-7.24 张宏乐.用于地球物理勘探的MEMS加速度传感器.石油仪器,2002;.25 梁运基.陆上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检波器性能及参数选择分析.石油物探,2005;44(6)640-642.26 朱铉.数字地震仪的发展历史及展望.地球物理学进展,2002;17(2)301-303.。
数字三分量检波器发展趋势及施工难点分析
数字三分量检波器发展趋势及施工难点分析作者:于浩淼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26期摘要:三分量地震勘探作为一种有效的地震勘探方法,正在越来越多的被地震界人士所接收,而作为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的核心部分之一—三分量检波器直接决定着采集资料的品质。
本文介绍了三分量检波器的发展,分析了在野外地震采集时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对三分量检波器VectorSeis与DSU3做了简单比较。
关键词:传感器三分量检波器地震勘探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6-559-010 引言目前生产的三分量检波器主要是基于可控硅(重力)加速度计技术而为地震勘探设计的微电子机械数字传感器系统。
其数字检波的主要原理是:当大地产生振动时,检波器中心框架产生运动,而惯性质量体保持平衡,由此产生电容的变化转变为数字信号。
较常规检波器而言,数字检波器的瞬时动态范围大,信号保真好,分辨率高,且地震转换波中含有相当丰富的地下信息。
所以,数字三分量检波器是今后地震勘探的重要技术及应用方向[1]。
由于加速度检波器的输出信号与振动激励信号的加速度成正比,因而具有随着振动频率的升高检波器的输出也随着增高的特点,其与速度型检波器的输出特性如图 1所示。
图 1 速度型和加速度型检波器的输出特性一、数字检波器的优点和局限性数字检波器的诸多优点将使其在地震勘探技术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1、质量轻、容易使用,对大道数地震队有优势。
2、作为点采集接收地震信号,无震源衰减、无环境噪音衰减、高频成分保持好、垂直分辨率高、各相同性记录好。
3、频带宽度大,有改善垂直分辨率潜力。
4、数字具有准确校准,适合定量地震。
5、3C 数字检波器优点突出,适合做油藏描述。
但数字检波器在替代或继承模拟检波器方面有其局限性:研制速度,使我国的地震检波器技术跟上国际检波器无地滚波空间滤波,噪音大环境下不适合;发展的步伐,为我国的地震勘探做出贡献。
浅谈三分量地震勘探接收质控技术
浅谈三分量地震勘探接收质控技术摘要:随着近年来采集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三分量采集技术日趋进步和成熟。
本文结合三分量采集技术发展实际就近年来三分量采集技术中的接收质控技术进行了总结,旨在和三分量采集技术管理者进行交流探讨,共促三分量采集接收质控技术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三分量;地震勘探;接收;质控近几年,针对成熟油田探区,特别是川西地区裂缝性油气探区,都在尝试和探索开展三分量地震勘探资料采集。
作为近年来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发展的前沿技术,本人结合三分量生产实际,以I/ON公司的SVSM数字三分量检波器为例,从设备性能、设备检测、辅助设备测试以及检波器矢量保真等多个方面,对于三分量采集接收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不断的摸索、尝试和总结。
1、数字三分量检波器各项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及地震勘探接收原理作为三分量地震勘探采集来说,目前的数字三分量检波器主要是加速度检波器,以SVSM数字三分量检波器为例,三个相同的加速度计(如下图1-1)垂直地安放在一个精制的铝制立方体上,从而保证了检波器的稳定性,具有较好的矢量保真度;加速度计置于检波器单元的底部,这样可以更好的与地面耦合,并且减小刮风噪音的影响;排列电缆抖动不会引起VectorSeis检波器噪音;应用VectorSeis三分量数字检波器进行全波场采集;平坦的频率和相位响应扩展了频带范围;高矢量保真度将改善高分辨率三分量地震成像质量。
较常规模拟检波器具有如下优势:①数字三分量检波器直接输出24位数字信号;②动态范围为105dB,较常规检波器(45dB)更高;③频率和相位呈线性响应;④畸变量为0.003%,仅为常规检波器(0.03%)的十分之一;⑤无电缆抖动引起的噪音;⑥倾斜角度自动测量,并自动计算出倾斜校正量。
三分量采集接收主要就是依靠数字三分量检波器来接收来自三个方向的地震信号,包括纵波分量和两个水平分量。
三个分量分布遵循右手法则,三个分量两两相互垂直,如下图1-2所示。
川西新场宽方位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采集及效果分析
料; ④单 一 的纵 波波 场 , 致密碳 酸盐 岩裂缝 气藏 的研 对 究 , 优势 不 明显 。 其 尽管 已有钻 井发现 的主要 含 气层段
1 前期勘探存 在的主要 问题
地震 响应异 常 比较 明显 ,但空 间的 展布 及异 常解释 的 新场地区前期已进行过多次勘探 , 包括常规二维、 可信度仍需通过高精度的勘探得以进一步提高。
分 析论 证 ,确 定 了同时 适合新 场地 区纵 波和 转换 波勘 探的面 元尺 寸 、最大 炮检距 、 小炮 检距 、接 收线 距 、 最
23提高 单炮 的信 噪 比和 分辨 率 . 为提 高野 外采 集资料 的 信噪 比和 分辨率 ,主 要采
束 间滚 动距 等 。通过 针 对新场 目的层深 度 和纵 、横波 取了以下措施: ①详细的激发因素试验, 包括药型、 不 速 度 比的观 测 系统 模板 分析 , 定 了观 测 系统的类 型 。 同激发 岩性 、 确 井深 、 药量 等全 面试验 , 确保激 发宽频 新 场 地 区 宽方 位 三 维 三分 量 观 测 系统 参 数 参 见表 1 波 ;②通过 精 细的表 层调 查方 法 ,提高岩 性和 表 层结 。
+ 基金项 目:中国石 油化工股份有 限公司重点科 技攻关项 目 “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地震勘探新技术开 发应用 ”( 0 0 3 P 5 0 )资助 。 第一作者简介 :马昭军 ,男 ,工程师 ,2 0 年毕业于 中国石油大学 ( 05 北京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 ,获硕士学位 ,现主要从事地震 资
料处理和研究工作 。 收稿 日期 :2 0 —0 - 5;修改 日期 :2 0 - 3 2 07 2 0 07 0 — 4
41№ 52 7C i eo o xI日。 、 G h aPt l m Ep rf 0 n re o tn
三维地震野外数据采集
三维地震野外数据采集是一种面积接收技术,它在单位面积上的工作量多,成本较高,所以在哪些地区进行三维地震观测是要认真分析的。
三维地震工区的确定是首先遇到的问题,接着就要根据地震。
地质条件设计三维地震观测系统。
同时还要选择三维观测的各种参数。
一、三维地震工区的确定确定进行三维地震工作的根据是地下地质、地震条件和地面地形地貌条件,并以前者为主。
工区的观测面积要根据构造的大小、目的层的深度和倾角与走向来决定。
决定工区观测范围时还要考虑需要满足覆盖次数的地下范围和偏移前后数据占有空间的不同。
三维地震工作在勘探开发的哪个阶段采用,也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定。
1. 三维工区面积的确定要在某个地区进行三维地震勘探一经确定之后,就要对这个地区的三维地震数据采集工作进行施工设计。
而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要确定工区面积的大小,工区面积的大小与地下地质构造的大小、埋藏深度和倾角有关。
一般来说,所要搞清的地下地质构造越大,地面工区面积就越大;深度和倾角越大,地面工区面积也越大。
所以要确定地面工区面积的大小,首先要确定地下勘探面积(满覆盖面积),然后计算偏移范围,最后才能确定地面施工面积。
(1) 地下满覆盖面积的确定需要用三维地震勘探搞清的地质构造、地质体或各类油田的范围叫地下勘探面积(满覆盖面积)。
地下满覆盖面积的大小,可预先根据有利区的范围,在以往的构造图上粗略确定,然后考虑其它影响因素(降低勘探费用,工区规化要整齐等),最后确定地下满覆盖面积。
(2) 偏移范围的确定地下满覆盖面积初步确定后,应考虑各目的层由于向工区外倾斜的倾角引起地面接收范围的扩大。
这个扩大的范围称为偏移范围(即四周镶边的宽度)。
偏移范围也可以理解为倾斜地层(反射同相轴)在偏移处理中使其恢复到正确的地下位置所应移动的水平距离。
对于一个倾斜反射同相轴进行偏移时的最大水平距离M,可用下式计算(5.2.1)式中t0——地震波的双程法线旅行时; V——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φ——最深目的层的最大倾角。
转换波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方法技术研究
4、更强大的数据可视化工具:数据可视化是地震勘探中理解和展示地质信 息的重要手段。未来,我们需要更强大的数据可视化工具,能够更直观、更有效 地展示地质信息。
四、结论
三维SH波地震勘探是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于研究复杂地质构造 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将有更多的技术和方法可以应用到三 维SH波地震勘探中,提高勘探的精度和分辨率。这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内 部构造、发现和评估油气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转换波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方法技术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 由于转换波的传播路径复杂多变,对地下地质构造的识别和解释难度较大。其次, 该方法技术需要处理的数据量较大,对计算资源和算法要求较高。最后,如何提 高转换波地震勘探的分辨率和探测精度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转换波三维三分量地 震勘探方法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我们通过实验采集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地震 数据,并采用波束形成技术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接着,我们利用最小二乘法和波 动方程数值模拟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我们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将 数据处理结果进行呈现。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是通过同时记录多种类型的地震波,并对这些地震 波进行分离和提取,得到不同类型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和地球内部结构的信息。这 些信息可以包括地震波的传播时间、振幅、相位等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分 析和处理,可以得到地球内部结构和地质构造的信息。
2、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的 方法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包括野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解释等步骤。其中, 野外数据采集是关键步骤之一,它需要选择合适的观测系统和布置合理的观测线 路,以确保记录到多种类型地震波的数据。数据处理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 理、滤波、振幅恢复等处理,以提高数据的精度和质量。解释是对处理后的数据 进行可视化、反演等处理,以得到地球内部结构和地质构造的信息。
胜利油田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实践与认识
接收与点位测量技术 、 精细近地表结构探测 技术 为核 心的高精度地震 采集技术 系列 。通过 这些技术 的应用 , 取
胜 利 油 田高精 度 三 维地 震 采 集 技 术 实践 与 认 识
吕公 河 张 光 德 尚应 军 杨德 宽 张加 海 , , , ,
(. 国石 油化工股 份有 限公 司石 油物探 技术研 究院 , 苏 南京 20 1 ;.中国石 油化工 集 团公 1中 江 10 42
司胜利 石油 管理局地 球 物理勘 探开 发公 司 , 山东 东 营 2 7 8 ) 5 0 6
平均 每 个 三 维 工 区 占用 道 数 从 2 0 0 3年 的 20 2 6 道, 增加 到 2 0 0 7年 的 60 2道 。从 2 9 O世 纪 8 0年
罗4 2等 地 区进 行 了 高 精 度 采 集 攻 关 和 尝 试 , 使 用第 2代 4 0道 仪 器 ( N3 8 , 密 度 比常 规 老 8 S 6 )道 资料 提 高 1倍 以上 ; 主要 勘 探 精 度 , 测 方 式 以 8线 5炮 和 6线 9 观 炮为 主 ; 覆 盖 次 数 为 3 ~ 4 满 0 O次 , 工 道 数 为 施 40 0 8 ~100道 , 道密 度≤ 8 0 道 / m。 ×1 k 。
文献标识码 : A
高精 度三维 地 震采 集 技 术 包括 参 数 分 析论 证 技 术 、 发 技术 、 收 技术 、 噪技术 、 校 正 技术 激 接 压 静 等, 主要 通过加 密 物理 点 位 、 小 面元 尺 度 和加 大 减 覆 盖次数 等手段 来 实 现地 震 采 集 的 高空 间和 时 间 采 样率 , 大幅度 提高 地震 资料 的分 辨率 、 噪 比、 信 保 真度和成 像精度 , 而精 细刻 画小 断层 和薄 互层 等 从 复杂地质 体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三分量地震采集技术发展摘要:随着三分量地震采集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近几年参与三分量地震采集项目的实施和不断总结、设想,浅谈对于未来三分量地震采集技术的发展,旨在和从事、关心、关注三分量地震采集技术的技术管理者进行交流探讨,共促未来三分量地震采集技术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三分量地震采集发展Abstract:The 3-component data acquisition technology is improving and getting into application as the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This article is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3-component data acquisition project and guessing . The purpose is promoting the 3-component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technology with managers.Key words:3-component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development近几年,针对川西成熟油田探区,特别是川西地区裂缝性油气探区,都在尝试和探索开展三分量地震勘探资料采集。
作为近年来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发展的前沿技术,本人结合目前开展的三分量地震采集现状,从观测系统如何优化、饱和激发控制、低信噪比地区攻关尝试以及制约三分量采集技术推广的瓶颈等等多个方面,提出个人认识和广大三分量地震采集技术管理者探讨。
1、三分量地震采集技术简介根据横波分裂理论,当横波通过方位各向异性介质时,会分裂成两个偏移方向正交的横波,一个与裂缝走向平行的快横波,另一个与裂缝方向垂直的慢横波。
三分量地震勘探就是指利用地震激发来获取P波、PSV波、PSH转换横波共三个分量的勘探资料。
结合目前横波激发震源的研制以及勘探效益而言,目前主要是利用纵波激发来进行三分量采集,不需要特殊的横波震源,就可以采集到S 波的资料,施工成本低、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
和常规三维勘探相比较而言,三分量勘探可获得三个分量含有纵、横波和转换波资料,而常规三维勘探只有垂直分量,在所有采集状态一致时三分量地震呢采集可多获得两倍的地下信息量,该技术在近年内成为多波地震勘探方法中的主流技术。
三分量地震勘探资料用于解决的问题已不再只限于裂隙检测、岩性预测以及变化、油气检测、还可以通过三分量地震勘探判别真假亮点,甚至确定地下流体的性质、含量、陡倾角界面成像等等。
基于四川特殊的地震地质条件及裂缝性气藏的情况,三分量勘探有着更好应用性,S波对裂缝性储层更有着P波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对三分量采集技术发展的提升显得极为重要!2、如何优化三分量地震采集观测系统通过三分量三维地震勘探的实施,如何优化三分量地震采集观测系统也必须考虑如下因素:①根据影响CCP迭次的有关参数,翔实收集勘探区内地震资料、实际钻井资料、VSP资料,特别是勘探主要目的层纵横波速度(图2-1)等构建地球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细的参数论证。
②接收线距越小,CCP覆盖次数的差异越小,分布更均匀。
小滚动距离有利于CCP覆盖纵、横向分布的均匀性,并使炮检距分布得到改善。
因此选择线距、束间滚动距离不能过大,避免影响CCP的覆盖次数分布的均匀性。
③结合勘探目的层,选择好炮检距的分布。
为确保CCP叠加成像效果,选择合理的最大炮检距(纵波勘探炮检距的1.5-2倍)。
根据转换波传播特点以及转换点的规律(图2-3、2-4),首选非正交观测系统,结合设备的局限性,为了尽可能确保有效的最深目的层的CCP迭次,炮点尽可能布设在在排列的四周。
④观测系统参数论证应以最深目的层为目标,以地质模型为基础,进行射线追踪或波场模拟来论证(图2-2)。
⑤各方位扇区内的炮检距分布平衡,避免导致不同方位角叠加成像效果差异大(图2-5),影响勘探精度。
⑥结合地质任务及施工条件,做好经济和技术的统一对于三分量地震采集观测系统的优化是需要从很多方面来综合考虑的。
项目部署前须结合勘探地质目标需求以及勘探投资等实际情况来综合优化,做好了观测系统的优化,能够起到较好的勘探效益。
3、对“饱和激发”的理解要想获取信噪比较高的转换波资料,通过针对性的试验来进行对比是必须的。
因为纵波速度大于横波速度(与岩石物性参数有关),且纵波频率比横波频率高。
即S波的吸收系数比P波大。
根据这种认识我们就可以通过Z分量试验资料以及X分量资料来确定选取合理的激发药量,以便获取相对P波和S波均信噪比较高的地震资料。
以某地区三分量三维药量试验为例,采用16m的激发井深,分别进行了4kg、6kg、8kg、10kg、12kg、14kg、16kg、18kg、20kg的不同激发药量试验。
从Z分量原始单炮AGC显示看,16kg-20kg药量激发记录有效波连续性较好,同相轴清晰,有效反射信息较为丰富,10kg-14kg次之,4kg-8kg较差(图3-1)。
从Z分量原始单炮固定增益显示看,随着药量的增加,激发能量逐渐增大,12kg以上能量变化不是很大且趋于稳定(图3-2)。
通过Z分量试验记录以上定性对比可以看出12kg激发是饱和激发的界限。
接下来主要是通过定量分析来对比分析饱和和过饱和激发对于P波勘探的影响。
从定量分析显示,随着药量的增加,记录能量具有逐渐增强的趋势,12kg 之后变化趋于平缓,到16kg药量激发时,记录的能量和信噪比较高,主频和频宽也具有优势(图3-3、3-4)。
从初至波能量分析看,12kg之后变化趋于平缓(图3-5)。
从上述Z分量资料定性、定量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对于Z分量资料而言,12kg是P波勘探的饱和药量的界限。
因此主要对比饱和激发和过饱和激发资料,也就是重点定量对比12kg—20kg激发转换波资料信噪比的变化来确定对转换波勘探有利的激发药量。
选择X分量原始单炮、分频扫描记录AGC显示看,4-12kg较差,信噪比相对较低;16-20kg药量激发记录的信噪比和有效反射连续性较好,能量较强,信噪比较高,针对X分量资料而言16kg激发已经达到饱和(图3-6至图3-7)。
从上述X分量资料定性、定量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对于X分量资料而言,16kg是饱和药量界限。
想要获得信噪比较高的S波勘探资料,须采用16kg激发药量。
从以上药量试验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相对三分量地震采集而言,饱和激发也是一个相对概念。
因此,要想确保转换波资料的信噪比,就需采取相对P 波勘探而言适当的“过饱和激发”来选取针对转换波勘探而采用的“饱和药量”激发更为合理。
4、低信噪比地区能否开展三分量地震采集针对P波勘探低信噪比地区能否通过开展三分量地震采集来获取一定信噪比的转换波资料呢?我个人认为在低信噪比地区还是可以通过取得的三分量地震采集技术认识来适当开展转换波勘探尝试的。
首先纵波速度大于横波速度(与岩石物性参数有关,如图4-1),且纵波频率比横波频率高,即S波的吸收系数比P波大。
虽然S波勘探深度不如P波,但是针对适中的勘探深度而言转换波勘探对于构造刻划方面是否较纵波勘探更为精细呢?因此在理论上而言对于勘探深度适中的低信噪比地区开展横波勘探是可行的,也就是说尝试三分量地震采集从技术上是可以进行尝试的。
其次结合前面关于“饱和激发”的理解,针对低信噪比地区同样可以依据饱和激发理论来寻求合理的相对转换波勘探而言适中的激发药量来确保转换波资料的信噪比。
根据S波在不同低信噪比构造响应以及成像精度略高于P波勘探的特点,结合国内外一些应用实例,特别是在纵波弱反射界面、高陡构造带等等证明转换波成像的效果对于P波勘探勘探相对而言是否更具有一定优势呢(图4-2至4-3)?从上面的资料对比来看,纵波资料成像精度就明显较转换波资料,个人认为针对低信噪比、勘探深度适中的地区,可以尝试结合转换波资料来辅助解决低信噪比地区的勘探问题,因此在低信噪比地区还是可以做一些技术尝试的。
5、多波低测采集技术的瓶颈影响三分量地震采集技术的发展多波低测调查能够为后续转换波资料处理能够提供准确的静校正量。
众所周知,对于三分量地震采集而言ps波的静校正问题是石特别突出的。
在前期川西浅丘地区实施的三分量地震采集项目开展的多波微测井采集技术攻关已经取得了一些认识和进展,比如使用较低频的井下井下检波器接收、不同方向的激发试验、横波初至的有效判别以及拾取技术等(图5-1),但是受川西卵石区成单深井难度极大且无法保井的现实条件限制,需要打破多波采集技术的瓶颈,开展如多波小折射采集技术攻关等。
对于多波小折射采集技术攻关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①继续改进和研制适宜的、较为稳定的多波小折射激发装置,利用多次叠加技术,进一步增加横波信号强度,争取获得容易识别的横波初至;②借鉴多波微测井技术的成功经验,如尝试低主频检波器接收来进行采集攻关等;③加强多波小折射资料处理技术研究工作,如更加有效的横波初至拾取技术等,获取多波小折射解释的可靠方法。
6、建议通过对前期实施的三分量地震采集项目技术发展以及遇到的实际问题,个人小结了未来三分量地震采集技术发展的几点建议:⑴三分量地震采集观测系统的优化是很有必要的,是项目实施的技术依据和基础。
⑵三分量地震采集激发药量实施,对于纵波勘探而言属于略过饱和激发,但是对于转换波勘探而言是饱和激发,能够有利地确保转换波资料的信噪比。
⑶转换波资料本来就具有频带较窄,主频较低的特点,但是结合转换波的特点以及国外应用实例,个人认为针对勘探深度适中的低信噪比地区可以尝试开展三分量地震采集工作。
⑷多波低测采集技术制约着转换波资料的静校正处理,是制约三分量地震采集技术发展的瓶颈。
因此针对川西平坝卵石区开展多波低测采集技术的攻关极为迫切。
以上是个人对于未来三分量地震采集技术发展的一些看法,谨代表个人观点,仅供与技术管理者进行交流和探讨。
如有不妥之处,请指正!参考文献:⑴《石油物探工程监督》沈琛著2004年⑵《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理论与实践》-赵邦六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年⑶《多分量地震技术》-黄中玉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年2008年⑷《多分量地震采集技术实践》-刘胜著,内部培训教材⑸《合兴场—高庙子地区三分量三维地震勘探项目技术设计》刘胜等著2008年⑹目前多分量地震勘探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1月,第47卷第1期⑺转换波地震勘探的若干问题与对策-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3年8月,第26卷第4期⑻转换波勘探若干问题-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5年8月,第17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