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历史复习计划(精选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中考历史复习计划(精选3篇)
初中中考历史复习计划篇1
一、基本情况:
中考即将来临,最后一百天的复习成为关键。
当前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中等生所占比例不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
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对学习热情高;但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从考试情况来看:优等生占30%,学习发展生占50%。
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
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历史学科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历史成绩的优劣越来越大地影响到中考总成绩的提高,影响到升学。
历史学科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过去长期以来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又可以全面提高初中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为了能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考取理想学校,我在复习中以《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为指导方向,以教材为根本,突出复习过程和检查评价的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指导和要求。
不断变革教学方法,指导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现我校今年中考既定的总体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把握历史中考的方向。
《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是供复习时使用的主要参考资料。
要做好备考复习,首先就必须研读《课程标准》,明确考试的范围要求、内容要求,应该对照教科书,逐个板块、逐个单元、逐个知识点,逐条逐项地落实知识点。
2、仔细研究教材,落实基础知识和主体知识。
中考试卷相当数量的题目来源于教材,即便是综合题也是基础知识的加工、组合和拓展,只有讲好、学好、用好教材,发挥教材的优势,挖掘教材潜能,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主体知识是最基本的历
史知识,它包括了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线索等。
基础和主干知识是载体,是分析问题的依据,是理解、思考问题的依托,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为了更有效地记忆、掌握基础和主干知识,教师要教会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和线索,教会学生全面系统地阅读教科书,熟练使用教科书中提供的目录和大事年表,教会学生善于归纳和总结知识之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与对比等。
三、方法措施:
(1)备课
针对九年级的复习课,我的教学设计尝试以下五步骤:第一步,理清单元阶段特征或专题特征,由学生自主完成本单元基础知识的梳理。
第二步,由讨论思考题组成。
针对单元重点和近年来中考的试题,教师设计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题目,简单的东西由学生回答即可。
疑难点,尤其是热点、预测到的考点问题由老师引导分析、作出解答。
这一部分是课堂操作的主体部分。
通过分析加深教材或专题知识点的理解,这一部分主要强调的是老师“导”的作用,学生是思维的主体。
第三步: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本单元的试题,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评,巩固本单元知识的作用。
这样通过上面几个环节,“梳理”、“探究”、“训练”三环节完成。
第四步是课后反思。
对老师来说,本单元有什么不足和遗憾及补救措施可总结一下,对学生来说,本单元有什么缺憾的地方,或者有什么补充,甚至是对教师讲课的建议都可以相互交流。
(2)上课
高质高效的上课,在课堂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学习过程交给学生,反对全面讲,讲全面。
努力删除教学中的无效环节。
随着命题思想的逐渐转变,中考改革探索的不断完善,对一线的九年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复习课,我们必须要从“细讲”过渡到“精讲”,讲要讲出新东西、新意境;从“演员”过渡到“导演”,充分发挥教师的“导”的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要“授之以渔”,而不要“授之以鱼”,重点、难点问题要讲深讲透,把大量的剩余时间还
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最大限度的提高自习效率,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3)布置作业和训练
初中中考历史复习计划篇2
高一历史期末复习时,学生面临由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的转变,知识由分散到系统的转变,由编年史到专题史复习方式的转变,加上复习时间短、任务重,因此,亟需解决有效复习方法的问题。
笔者根据教育实践,从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单元核心知识结构、多种感官并用、先观大略再具体、记忆与回忆结合、适当做题并加强做题方法指导、建立错题本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有益、初步的探索。
地理:先单元再综合
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地开展单元复习,使学生打下牢固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
在综合复习阶段,以综合练习及讲评为主,教师有针对地编制一系列的综合练习,及时练习,及时讲评,查缺补漏。
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调整心理素质,提高应考能力。
物理:夯实之前的基础
期末考试是学生和家长比较看重的一次考试,对于期末考试的复习指导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一下。
初中的物理知识是一块一块的,相对比较独立。
但是到了高中之后我们说物理是一个成体系的,所以说之前如果学不好,之后也很难学好。
所以说怎么筹备期末考试呢,建议大家把之前的内容夯实基础,上课跟着老师认可的去学,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不会觉得特别难。
化学:分三阶段进行
化学期末复习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以一轮复习。
以基础知识为主,归纳、整理知识脉络,并弄清要记忆的内容,理解的内容,综合运用的内容。
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全面夯实基础。
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
打通基础知识记忆关:元素符号、化合价、原子团,化学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物质分类,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等,总之
该记住的一定先过关。
生物:做好每日一题
在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月,开始出台生物每日一题,内容是各个章节的重点、难点知识,形式是大题形式,既能检测学生的解题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和应试水平。
初中中考历史复习计划篇3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
教学难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积极作用。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腾格尔歌曲《天堂》。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
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腾格尔的这首《天堂》体现了他对自己家乡内蒙古草原的赞美。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他们骁勇善战,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王朝。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统一蒙古
1.教师讲述:蒙古兴起的基本情况。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过着游牧的生活。
12世纪时,蒙古草原的许多部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
铁木真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
2.根据课本知识说说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答案提示:(1)军事方面:建立了一支万人护卫部队。
(2)行政方面: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司法机构。
(3)文化方面:创制蒙古文字。
目标导学二:西夏和金的灭亡
1.图片展示。
2.学生根据图片和教材理清蒙古统一中国的过程。
答案提示:灭西夏—灭金—灭南宋。
3.学生根据课本整理蒙古灭亡西夏和金的情况。
答案提示:(1)蒙古灭西夏: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西夏,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1227年西夏灭亡。
(2)蒙古灭金:①过程: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
1234年,蒙古灭金。
②影响: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目标导学三:元的建立与统一
1.读图学史。
2.根据课本知识,讨论忽必烈继承汗位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
答案提示: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3.教师讲述:元朝建立的基本情况。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
4.提出问题:忽必烈灭亡南宋、统一中国的概况及其影响。
答案提示:(1)概况: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2)影响: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5.师生共同探究:如何评价文天祥?
答案提示:我们必须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
文天祥的抗元,反抗的是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一致,是正义行为。
抗元失败后,又表现出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理应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纪念。
因此,我们肯定文天祥抗元,但并不否定元统一的进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
三、课堂总结
师生共纳:蒙古的兴起和元朝完成国家的统一;忽必烈采取了巩固统一的措施;站在现在的角度,我们要正确地评价文天祥的言行。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在讲授新课时,抛出问题“元朝统一中国的过程”,既起到联系上下文的作用,又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作业,一箭双雕。
还要善于运用纲要信号法归纳本课主线,言简意赅,语言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