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变迁
京杭大运河修建历史变化
撰文/王 锐京杭大运河修建历史变化京杭大运河是我国最长的古代运河,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2014年京杭大运河正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变迁影响着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发展与形成,从某一方面来说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历史的缩影。
京杭大运河的前身吴运河,后来在隋炀帝时期将大运河的功能发掘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后期到了元明清时期运河的主要功能是货物运输,运河又被称为漕河。
到了近代运河逐渐失去了航运功能,2002年的南水北调工程再一次使运河获得了繁荣。
京杭大运河的介绍京杭大运河是我国最长的古代运河全长1794千米,始修于春秋时期。
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贯穿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个水系,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枢纽。
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将全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连接起来,加强了不同地域之间经济文化的沟通。
运河在隋朝到清朝民末之间一直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清朝民末随着火车的修建,交通形式多样化,运河渐渐失去了贯穿地域联系交通的重要性。
京杭大运河不仅仅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也影响并孕育着运河周边的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
京杭大运河周边的建筑例如会馆、码头、漕运衙门等都是为了运河而修建的。
艺术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是在现实生活上的进一步提升,各个地区的民俗体现着当地的文化历史以及特有的风土人情以及该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物产丰饶、气候温婉的扬州形成了活泼轻快的扬州小调,在贫瘠、千沟百壑的黄土高原形成了苍凉、雄浑的秦腔。
运河周边的城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
例如运河渔民的“交船头”“满载会”等独特的民俗,都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展而来的,体现了劳动人民希望满载而归、丰衣足食的朴实愿望。
在运河生产过程中也产生了当地独特的运河号子,运河号子的前身是人们在挑土、下桩、打桩的时候唱的。
号子整体的艺术感觉较为粗扩、豪放、雄劲有力,在鼓舞士气的同时也可以振奋精神。
京杭大运河建设的意义京杭大运河的建设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经济方面的意义,另一个是社会方面的意义。
千古运河演变史
千古运河(含常州段)演变史一、大运河及常州段的变迁◆大运河的变迁京杭运河也称大运河,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末期,距今已2500多年历史,它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长1794公里(原为1789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运河。
(1869年开成的苏伊士运河,全长173公里,我国运河比它长10倍。
1914年开成的巴拿马运河,全长公81.3公里,我们的运河比它长20倍,而且时间比它们早2000多年)。
京杭运河与万里长城,在中国大地上正好组成一个“人”字,长城是阳刚的一撇,运河是深沉的一捺,它们同为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象征和瑰宝。
“挖运河”与“筑长城”二者用征完全不同,“筑长城”是为了设置难以逾越的障碍,而“挖运河”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沟通。
有人以为京杭大运河就是隋炀帝下令开挖的,其实这个说法是片面的。
京杭大运河最早还是在江南地区开挖的。
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为了讨伐楚国,采纳了伍子胥的建议,开凿数十公里由苏州望亭到盛泽方向的叫胥河(吴楚运河),它可以西通太湖,北进长江,用于运送兵员和粮草,这也就是当年最早江南运河的前身,比隋炀皇帝开挖运河早了1000年。
周敬五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接位后,听取谋臣范蠡之谏,为了与齐国和晋国争霸中原。
他号令数十万民工开凿江南运河,由苏州的望亭经无锡一直开到常州奔牛,由于奔牛向丹阳方向的地势高亢,挖掘难度太大,所以运河从奔牛拐了一个弯向北由(老)孟河接通长江,全长170华里。
开挖江南运河后的第九年,即公元前486年,在苏北又开凿了邗沟(扬州—淮安)也叫里运河,长175华里,加上江南运河,吴王夫差时期一共开凿345华里。
时间过了约300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公元前210年,他带了小儿子胡亥及丞相李斯到江南各地巡视,来到丹阳和丹徒地区,听到传闻:“运阳之间,内藏天子之气,需要渲泄”。
于是,秦始皇号令组织数万民工(另传说:秦始皇还发派三千赫衣因徒来开凿),开通了由奔牛经丹阳到丹徒辛丰镇的运河,全长42.6公里。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变迁
京杭⼤运河的历史变迁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中国古代伟⼤的⽔利⼯程,⼜名京杭⼤运河、南北⼤运河。
⼤运河北起北京,南⾄杭州,经天津、河北、⼭东、江苏、浙江等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系,全长1794公⾥。
⼤运河⾃开凿⾄今,经历了2400余年的历史。
运河路线随着历代京都的改变和黄河的改道,曾⼏经变迁。
隋朝以后,⼤运河是中国东部沟通内河、联系海港的南北⽔运交通⼲线,⽽且还兼有灌溉、防洪、排涝之利,对历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化发展曾起了重要作⽤。
从周⾄隋 ⼤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利⽤长江三⾓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了由今苏州经⽆锡⾄常州北⼊长江到扬州的“古故⽔道”,并开凿邗沟(⾃扬州到江⽔,东北通过射阳湖,再向西北⾄淮安⼊淮河)。
后来秦、汉、魏、晋和南北朝继续施⼯延伸河道。
公元587年,隋为兴兵伐陈,从今淮安到扬州,开⼭阳渎,后⼜整治取直,中间不再绕道射阳湖。
炀帝即位后,都城由长安迁⾄洛阳,经济要依靠江淮。
605年,他下令开通济渠。
⼯程西段⾃今洛阳西郊引⾕、洛⼆⽔⼊黄河;⼯程东段⾃荣阳县汜⽔镇东北引黄河⽔,循汴⽔(原淮河⽀流),经商丘、宿县、泗县⼊淮通济渠⼜名汴渠,是漕运的⼲道。
公元608年⼜开永济渠,引黄河⽀流沁⽔⼊今卫河⾄天津,继溯永定河通今北京。
610年继开江南运河,由今镇江引江⽔经⽆锡、苏州、嘉兴⾄杭州通钱塘江。
⾄此,建成以洛阳为中⼼,由永济渠、通济渠、⼭阳渎和江南运河连接⽽成,南通杭州,北通北京,全长2700余公⾥的⼤运河。
唐宋两代 唐、宋两代对⼤运河继续进⾏疏浚整修。
唐时浚河培堤筑岸,以利漕运纤挽。
将⾃晋以来在运河上兴建的通航堰埭,相继改建为既能调节运河通航⽔深,⼜能使漕船往返通过的单插板门船闸。
宋时将运河⼟岸改建为⽯驳岸纤道,并改单插板门船闸为有上下闸门的复式插板门船闸(现代船闸的雏形),使船舶能安全过闸。
运河的通过能⼒也得到了提⾼。
北宋元丰⼆年(公元1079年),为解决汴河(通济渠)引黄河⽔所引起的淤积问题,进⾏了清汴⼯程,开渠50⾥,直接引伊洛⽔⼊汴河,不再与黄河相连。
京杭大运河开凿及演变史
京杭大运河开凿及演变史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与演变大致分为3期:第1期运河运河的萌芽时期。
春秋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开凿邗沟{从江都(今扬州市)邗口至山阳(今淮安市)淮安末口},以通江淮。
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从今河南省原阳县北引黄河南下,注入今郑州市以东的圃田泽)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
第2期运河隋朝大运河主要指隋代的运河系统。
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于大业元年(605)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
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
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
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
到隋炀帝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南粮北运,控制南方经济中心会稽(绍兴),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400千米。
到元朝时,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
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北京到通州区称通惠河,自昌平县白浮村神山泉经瓮山泊(今昆明湖)至积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门(今崇文门)外向东,在今天的朝阳区杨闸村向东南折,至通州高丽庄(今张家湾村)入潞河(今北运河故道),长82公里;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400公里;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台儿庄到淮安称中运河,长186公里;淮安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
扬州、淮安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淮安便成为南北交通枢纽之一,藉漕运之利,发展迅速。
隋朝时分为四段:(1)永济渠。
(2)通济渠。
(3)邗沟。
(4)江南河。
第3期运河主要指的是元、明、清阶段。
元代开凿的重点段一是山东境内泗水至卫河段,一是大都至通州段。
至元(元世祖忽必烈年号)十八年(公元1281年)开济州河,从任城(济宁市)至须城(东平县)安山,长75公里;至元二十六年(1289)开会通河,从安山西南开渠。
京杭大运河历史发展
京杭大运河历史发展京杭大运河,又称京杭运河或京杭运河,是中国古代修建的一条大型综合性水运工程,全长1,794公里,连接了今天的北京和杭州。
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之一。
大运河修建始于春秋时期,当时周朝的吕望开始建设一条经过大通、庄浪、漯河、鄢陵、滑台、琅琊、吴郡,直达浙江的水路。
到了隋朝,大运河得到了更多的建设和扩展,使其成为了中国古代最为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
唐朝时期,大运河被进一步拓宽和修整,成为了一条重要的商贸运输路线,并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宋朝时期,中国开始出现严重的航运问题,为确保京杭的重要水路畅通,宋朝修建了一系列的水利设施——在运河上设置了船闸、堤坝、水闸等,以维护运河的稳定运行。
同时,大运河也成为了宋朝的贸易中心和政治中心,并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许多文学作品和历史名人在大运河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到了明清时期,大运河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
在明朝时期,大运河还被用于防洪和治水,使得中国南北交流更为顺畅。
清朝时期,大运河仿佛达到了巅峰,在这段时间里,不仅运河的运输功能得以保持,在经济和文化上也发挥出重要作用。
然而,在近代工业革命和铁路运输的冲击下,大运河的地位开始逐渐走下坡路。
到了20世纪上半叶,国内战争和外来侵略更是让大运河受到了严重摧残。
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大规模工程修建中,许多地方的运河被放弃甚至被毁掉。
到了1980年代,随着国家提出“四个现代化”发展战略,大运河才得以重新获得关注,并得到大规模的保护和修复。
今天,大运河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水利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知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游客可以沿着运河漫步,欣赏古老而又美丽的建筑和风景。
大运河的历史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关中国经济发展、交通运输、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京杭大运河
四、京杭大运河历史故事
乾隆历次下江南(南巡),一般天津是首驻跸地;顺京杭大运河南下巡视。 据说清代李伯元在《南亭四话》卷七《通州南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清 朝乾隆年间某年,乾隆皇帝南巡,来到了江苏省。这一天,他路过的一个城镇叫 通州。这时,乾隆皇帝忽然想起了北京城东郊也有个地方叫通州。他出了个上联, 叫身边的大臣们来对: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这个上联用 “南”、“北”、”通”、“州”四个字重复组成,想得十分巧妙。大臣们听后, 差不多把全国的重要地名都过了筛子,可就是想不出个合适下联。还是纪晓岚有 办法,他没有死抠地名,倒是在方位上动脑子。他一眼看见了街头上挂着“当” 字大招牌的当铺(当铺是专门收取抵押品、放高利贷的店铺),马上想出了下联: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下联对得十分工整。也是由“东”、 “西”、“当”、“铺” 四个字重复组成。 (江苏省南通市,现辖如皋、通州、 海门、启东4市)。 清朝乾隆年间某年,纪晓岚随乾隆皇帝出巡江南.乾隆看到一个竹篮子,感到 很新鲜,问纪晓岚道:“纪爱卿,这是什么东西?” “竹篮子” “篮子有什么用?” “盛东西”乾隆沉默了一会儿,说:“为什么篮子能盛东西,不能盛南北呢?”。纪 晓岚略一思忖,回答说:我主万岁,须知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这金和木都 能装入篮中,所以叫盛东西;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篮子要是盛火就烧了, 盛水就漏了, 所以篮子只能盛“东西”,不能盛“南北”。 乾隆听了,满意地 点了点头。
二、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 1.通惠河 一般指从东便门大通桥至通州区入北运河这段河道, 长约20千米。 2、北运河 通州区到天津段称北运河,长约186公里; 3、南运河 天津到临清段称南运河,长约400公里; 4、鲁运河 临清到台儿庄段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 5、中运河 台儿庄到淮安段称中运河,长186公里; 6、里运河 淮安到瓜洲段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 7、江南运河 镇江到杭州段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
大运河的开掘与建设历程
大运河的开掘与建设历程大运河,又称京杭大运河,是全球现存最长、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全长约1,800公里,横跨我国多个省份。
它始于公元6世纪,历经数代皇帝的努力开凿,最终在明代完工。
大运河在历史上曾是我国水路交通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古代工业、商业和农业的中心。
本文将从大运河的开凿和建设历程、大运河的重要性以及现代大运河的保护与开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运河的开凿和建设历程史书记载,从公元前486年左右开始,我国就开始在畿甸地区开凿运河,这成为了长江流域南北交通和运输的重要通道。
而到了明朝,由于长江基本上形成了今天的行船形式,使得北方一些原来用长江沟通的水道有所减少,比如京杭运河的筑造因此显得更为必要。
于是,在明政府的号令和民间的募捐下,京杭大运河的工程终于在公元609年正式开工。
大运河的工程浩大,建造周期长达数十年。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上,明代工匠的精湛技艺确保了工程顺利、高效的进行。
其中,“东南水门”、“东华门”和“顺河门”,是当时皇家海运大局通航的控制中心,被称为“三大门”,在大运河的运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明朝的运河工程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至清代中期,大运河已成为“水陆交通远近之冠”,成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通道,逐渐发挥出了对于中国历史繁荣和政治文化统一的支撑作用。
二、大运河的重要性在中国历史上,大运河是人类产生的伟大工程之一,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水利工程。
它在历史上是中国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充当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桥梁,有着天然的优越性。
不仅如此,大运河还作为中国古代工业、商业和农业的中心,对后代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另一方面,大运河还对我国历史地理局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大运河通过南北交通,大大促进了中国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助于社会阶层间的联合;同时,还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为文化和科技的传播制造了条件。
三、现代大运河的保护与开发现代大运河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继承了古代的宝贵遗产和财富,成为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明清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变迁
明清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变迁撰文/董肖肖明清阶段的京杭大运河,其主要的特征在于经由山东地区的改进实现南北的贯通。
从历史背景上来看,元代、明代和清代最终都建都于北京。
元朝建都北京使得京杭大运河在改造的过程中以面向北京通航为主要目的进行运河的改建,而历史的变迁,各个朝代都城方向与发展路径都不相同。
明代初期,其建都金陵的特点使得其对京杭大运河北部通行能力的完善并不重视。
在这一时间段,京杭大运河中会通河这一段由于黄河的影响以及重视程度的不足再加上水源也不够充足,种种因素下会通河在明代初期逐渐淤塞。
随着明朝的发展,明永乐年间,明朝从金陵迁都到北京。
都城的变化使得大运河通行北京的不足之处被重视,其疏通的问题开始重新探讨。
元朝时期开展大运河的改建过程中已经开始了对于山东境内的运河改造工程。
但是由于明朝初期重视程度的不足,当时的京杭大运河会通河的淤泥阻塞,长久失修使得该段河流丧失了通行能力。
而到了明朝的改造中,会通河淤塞已经成为了大运河疏通过程中的重要改造阶段。
因此当建都北京之后,物资的供应问题使得京杭大运河的改建提上日程的同时,明朝京杭大运河的改建施工的重点仍然是在山东境内,改建的核心放在了会通河的重新通行上。
当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通河的重新通航工程建设并不顺利。
虽然历史上通常将明清时代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兴盛时期,但是这一时期的运河改建,也面临了许多实际的问题。
虽然元朝实现了北京到杭州的直接通行,将隋唐时期的运河弯曲变成了直线通行的状态,但是明朝前期定居南京的问题也使得京杭大运河出现了局部淤塞的情况。
因此在明代迁都北京之后,为了实现江南到北京的有效运输,其最初疏通会通河主要借鉴了治水专家汶上老人白英的意见,通过水源的解决以及船闸的增加实现了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的功能。
明朝为了实现京杭大运河通行能力的提升,在贯通会通河,解决水源问题的同时也采取了一定的治理办法来保障来缓解黄河对于京杭大运河的影响。
通过对南四湖西线的改道,将其从西线改为东线,实现了运河免受黄河影响的同时,还以调节水位的形式通过运河东堤水闸的设定来保障运河的通航安全。
京杭大运河相关历史
京杭大运河相关历史京杭大运河是一条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人工运河,它源于中国隋朝时期,北起北京,南至浙江杭州,全长约1794公里。
以下是京杭大运河的相关历史:1.早期开凿和用途: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吴国时期。
吴国为了军事目的开凿了胥溪和邗沟两条运河,这是京杭大运河的前身。
在隋朝时期,隋炀帝为了南北交通运输的便利和加强对南方的控制,下令开凿从洛阳到杭州的运河,这一工程在隋唐两代多次进行扩建和完善。
2.宋代和元代的发展:宋代时期,由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需要,京杭大运河的作用更加凸显。
北宋政府对运河进行了多次疏浚和扩建,使得京杭大运河成为连接南北经济和政治中心的重要通道。
元朝时期,由于中国的政治中心向北方转移,为了连接南北两京(南京和北京),元朝政府对京杭大运河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建和完善。
3.清代至近现代的变迁:清代时期,由于黄河泛滥、战争和社会动荡等原因,京杭大运河一度失去了往日的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清政府的治理和近代化进程的推进,京杭大运河在20世纪初重新焕发生机。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政府对京杭大运河进行了多次整治和现代化改造,使其成为连接南北地区的重要水路交通枢纽。
4.文化意义与遗产价值:京杭大运河不仅具有重要的交通运输功能,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
它是中国历史上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和文化遗产,具有以下价值:a. 历史文化价值:京杭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
通过研究运河沿岸的古迹、历史城镇和文化遗产,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b. 水利工程价值:京杭大运河展示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就。
它体现了古人对水利工程的深刻理解和智慧,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c. 经济发展价值:京杭大运河在历史上是连接南北经济的重要通道,对于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今天,通过对运河的整治和开发,它仍然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为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明代的京杭大运河
明代的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元朝初建至今已有七百年历史,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水利文化的重要代表。
本文将从历史沿革、运河功能、船务文化、社会经济作用等方面对京杭大运河进行分析,旨在探究运河对中国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历史沿革京杭大运河,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元朝宣德年间被大规模修建完毕,且在明清两朝时期修建进行了多次的修缮和改建。
河道总长达1,794公里,沿途涉及数千个村镇和城市。
运河贯穿了中国的东部地区,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横跨山西、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六个省份。
在明代时,运河是中国南北贸易的主要通道之一,京杭大运河从京杭两地的贸易往来中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二、运河功能京杭大运河在明代时期,承担了巨大的航运输运作用。
它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大量的粮食、盐和棉布等产品和重要物资。
在明代,被称为“四大名产”的盐、铁、酒和丝绸,都是通过运河发往全国各地的。
此外,在那个时代,运河还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物流基础设施,促进了北方和南方的贸易活动。
三、船务文化在京杭大运河上,船务文化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在船工和行商之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交流,如对于各地货品的交易、船上生活用品的购买、绸缎、漆器等文化艺术品的交流。
这些商贸活动,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不断丰富了中国的文化遗产。
四、社会经济作用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交通流动的发展,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水路运输速度快、成本低,因此,它大大方便了人民的经济活动和贸易往来。
这一时期里,不能没有运河水运的运输方式。
而在运河沿线建立的沙船码头、卫所、税印等重要基础设施,为中国的商业、物流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之,京杭大运河给中国的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是中国水利工程历史的重要一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沿着这条运河留下的古迹早已成为人们旅游的热门景点,许多昔日的码头、卫所、关隘等都成为人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和遗产。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故事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故事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条重要的运河,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当时,吴国的太伯在治理淮水时,开凿了一条通往黄海的渠道,这就是最早的“吴淮海道”。
此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运河逐渐成为连接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
到了隋唐时期,由于交通需求不断增长,原有的吴淮海道已经无法满足需要。
隋炀帝为了加强中央政权对南方地区的控制,于605年开始兴建京杭大运河。
整个工程历时6年才完工。
这条运河全长1794公里,横跨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北京和天津六个省市。
在唐朝时期,京杭大运河达到了顶峰。
当时不仅是商品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军事防线和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有诗赞美:“千里蓝桥接东都,五湖四海皆通衢。
”
宋代时期,由于战乱频繁,运河逐渐衰落。
到了明清时期,由于交通工具的发展和铁路的兴建,运河已经失去了它的重要性。
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中,运河仍然承担着一定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作用。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历史文化的重视,京杭大运河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如今,游客可以在京杭大运河上乘船游览,
并欣赏到许多历史遗迹和美景。
总之,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条重要的水利工程和交通通道。
它见证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并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
京杭大运河故事
京杭大运河故事京杭大运河,又称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运河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
它连接了中国的两个最重要的城市,北京和杭州,全长约1794公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据史料记载,京杭大运河的修筑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但真正形成规模的运河则是在隋唐时期。
隋炀帝杨广为了加强北方与南方的联系,于隋开皇六年(公元605年)开始修建京杭大运河,历时六年,终于完成了连接京杭两地的运河大动工。
而在唐代,京杭大运河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成为了当时中国最重要的水上交通干线。
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大大促进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商业贸易通道之一。
在运河两岸,形成了许多繁华的城镇和商业集市,商贸活动频繁,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使得运河沿线的城市逐渐繁荣起来。
除了促进经济发展外,京杭大运河还对中国的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运河两岸,许多文化名人纷纷涌现,他们在运河的交流中相互影响,使得中国的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运河的开通也使得中国的文化得以向外传播,吸引了许多外国商人和文化使者前来交流。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运河的重要性逐渐减弱。
特别是自从铁路和公路的发展,运河的地位更是大不如前。
但即便如此,京杭大运河依然保留着其独特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如今,京杭大运河已经成为了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景点之一。
总的来说,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运河之一,不仅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的繁荣发展,也对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今,虽然运河的地位已经不如古代那般重要,但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依然深远。
京杭大运河的故事,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去。
记载京杭大运河的史料
记载京杭大运河的史料京杭大运河:元朝至当代的史诗般的见证京杭大运河,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
它见证了中国从元朝至今的朝代更迭和历史变迁,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本文将通过元朝至当代七个阶段,深入探讨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意义。
元朝:薛澄与《河防通议》元朝时期,薛澄在编辑《河防通议》时,详细记录了世界文化遗产京杭运河的相关河道、工程和治理。
薛澄的著作成为后人研究元代运河的重要史料。
在元朝的统治下,京杭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国内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明朝:《京杭运河》与王硕明朝时期,王硕编写了《京杭运河》一书,详细介绍了京杭运河的河道、治理、工程和历史。
王硕在书中强调了运河在国家经济、文化和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指出运河的开凿和疏通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清朝:《运河志》与《运河全图》清朝时期,内务府编写了《运河志》,系统记载了京杭运河的历史、治理和工程。
同时,清康熙年间的《运河全图》则以详尽的方式描述了京杭运河的全貌及沿岸城镇。
这两部作品展示了清朝对运河的重视和关注,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民国:章心绰与《大运河》民国时期,章心绰在其著作《大运河》中,对京杭运河的历史、作用及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指出,京杭运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国家的统一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他也强调了运河在当代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当代:国家文物局与中国水利报当代,国家文物局出版的《中国大运河历史文献集成》汇总了大量关于京杭运河的历史文献资料,为学者们提供了便捷的研究途径。
此外,中国水利报的《京杭大运河历史与保护》一文,对京杭运河的历史、作用及保护意义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文章指出,保护好京杭大运河不仅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后世的福祉。
同时,也强调了运河的治理和维护要与生态环境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之,从元朝至当代,京杭大运河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和发展。
京杭大运河历史典故
京杭大运河历史典故
1. 起始和开凿背景
京杭大运河的起始和开凿背景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当时,吴国为了向北扩张势力,就开凿了从今江苏到山东的运河,即“邗沟”。
这是京杭大运河的雏形。
到了隋朝,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便下令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连通涿郡(今北京)和余杭(今杭州)的“隋唐大运河”。
2. 历史沿革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在元朝时期,它被进一步疏浚拓宽,并连接至北京,形成了现今的京杭大运河。
这条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3. 文化价值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
它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人工运河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4. 遗产保护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环境的变化,京杭大运河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污染治理、建设生态走廊、开展公众教育等。
5. 旅游开发
京杭大运河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还是一个重要的旅游资源。
沿岸的风景名胜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同时,运河上的航运也成为了旅游的一大特色,游客可以乘坐游船游览运河的美景,感受古老文化的魅力。
总之,京杭大运河不仅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一项重要的文化瑰宝和旅游资源。
它的历史沿革、文化价值、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等方面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关注。
中国古代建筑: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
课件提纲
一、历史背景 二、概况 三、荣誉
历史背景
我们今天所说的京杭大运河开掘始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 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 持续了1779年。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 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京杭大运河天津段
概况
京杭大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 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
京杭大运河
荣誉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 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京杭大运河
概况
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 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 长约1794公里。
京杭大运河流域示意图
概况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 长城。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苏伊士运河(190千米) 的9倍,巴拿马运河(81.3千米)的22倍。
2006年,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春秋至清时期的伟大工程,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 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 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京杭大运河
• • • 开通意义 1.加强南北交通和交流,巩固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 2.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 3.文化交融,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相融合。 4.方便南粮北运。 京杭大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嬴政)在 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 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大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挖邗沟, 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并修筑了邗城,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 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 特别是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了两百余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 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尽管隋炀帝为亡国之君,但他的历史贡献是不容抹 杀的。唐朝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二首· 其一》中咏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 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2]----可见大运河对日后中国南北经济 交通的巨大影响。 大运河从此在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的继续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 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它是世界上开 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京杭运河一向为历代漕运要道,对南北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十九世 纪海运兴起,以后随着津浦铁路通车,京杭运河的作用逐渐减小。黄河迁徙后,山东 境内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浅,南北断航,淤成平地。水量较大、通航条件较好的江 苏省境内一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京杭运河的荒废、萧条,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状况的写照。解放后部分河段已进行拓宽加深,裁弯取直,新建了许多现代化 码头和船闸,航运条件有所改善。季节性的通航里程已达1100多千米。江苏邳县以南 的660多千米航道,500吨的船队可以畅通无阻。古老的京杭运河将来还要成为南水北 调的输水通道。
京杭大运河历史
京杭大运河历史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为宏伟的一项水利工程,连接北京和杭州,全长约1794公里,穿越包括山东、河北、天津、北京、河南、山西、安徽、江苏、浙江九个省份,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陆上交通要道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大运河的修建历经漫长岁月,见证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与辉煌的历史,也承载了无数人民的生活和梦想。
1.大运河的开凿与发展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的运河工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86年的邯郸运河,后来随着历代王朝的扩建、维修及加强,逐渐发展成为了京杭大运河的雏形。
秦代时期更是开凿了大运河的主干线,以便陆海交通运输,对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至隋唐时期,大运河被进一步扩建和改造,形成了更加完备的水系,尤其其在唐朝时期更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使得运河成为了连接北方与南方的主要交通干线,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
2.大运河的隆盛与兴盛隋唐时期,大运河更加繁荣兴旺,尤其隋炀帝在位期间,修筑运河工程,大力发展,并开创了大运河的繁荣时期。
隋唐时期的大运河长达365天河航组,规模宏大,沿岸城市相继兴起,商贾云集,成为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
运河上的船只往来频繁,船队络绎不绝,各种商品的交流贸易也迎来了辉煌发展,为唐王朝的繁荣与盛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大运河的沿革与变迁随着时代的更迭和技术的变革,大运河在元明清时期经历了反复的兴衰,曾经有一段时间荒废凋零,直至明清时期得到了复兴与发展。
尤其到清代,大运河得到了重新疏浚和加固,使运河的航运更加通畅,促进了长江与海洋之间的物资贸易,使得大运河一度再次兴盛起来。
直至近现代,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大运河的运输功能逐渐式微,但是其历史价值却愈发凸显,成为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
4.大运河的文化与遗产京杭大运河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更是中国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缩影。
大运河沿线遍布着众多历史文化名城、景点和古迹,如扬州、苏州、绍兴等,这些城市和景点见证了大运河的兴衰沿革,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
京杭大运河历史发展
京杭大运河历史发展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长的运河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建成的、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之一、它连接了中国的两个主要水系:黄河和长江。
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真正开始修建大运河的工程是在隋朝,又被称为隋运河。
在唐朝和宋朝时期,大运河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建和拓宽,成为了一条繁忙的水上交通干线。
下面是京杭大运河历史发展的详细介绍。
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周朝的列国为了解决黄河流域的水灾问题,开始修建运河来调水。
这些运河被称为“沟渠”,是中国古代运河的雏形。
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各个朝代都在不断修建和扩展运河。
其中,隋朝的大运河工程是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
大运河的修建始于公元605年,由当时的隋炀帝亲自主导。
隋炀帝立志要把他的都城洛阳和他的南方行宫长安通过运河连接起来,并以此来增加军事和经济的便利性。
大运河的工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物资,但最终在588年后终于完成了。
隋运河的全长达2000多公里,从南到北穿越了浙江、河南、江苏、山东等多个省份。
它有着完善的水利设施,包括堤岸、闸门和泄洪口等。
大运河的完成极大地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得南北之间的贸易变得更加便利。
它也成为了隋朝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为中国的统一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隋朝的灭亡和唐朝的建立,大运河的管理和维护工作逐渐由中央政府转移到地方政府手中。
唐朝的大运河经过数次改建和拓宽,使得它的通航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唐朝的大运河主要用于军事物资运输和皇室游览,也为中国的文化交流和商业发展提供了便利。
到了宋朝时期,大运河的运营进一步扩大和完善。
宋朝的大运河在堆砌和维修上投入了巨额的资金和人力,使得它成为一条世界上最繁忙的水上交通干线之一、大运河的商业繁荣带动了沿线城市的发展,如扬州、杭州和汴京(今河南开封)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运河的衰落也逐渐显现出来。
大运河的修筑和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随着其他交通工具的出现和发展,如铁路和公路,大运河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减弱。
中国大运河历史事件
中国大运河历史事件中国大运河,亦称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人工开凿的最长、历史最悠久的运河。
它起自北京,终至杭州,全长超过1,700公里,横跨若干个省份。
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作用,也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
大运河的开凿始于春秋时期,至秦汉时期逐渐完善。
然而,最为重要的一次开凿发生在隋朝时期。
负责这次开凿的是杨广,他下令凿河以便运输粮食以及加强北方与江南之间的联系。
此次开凿耗时多年,耗资巨大,但最终形成了一条连通北方与南方的交通要道。
随着大运河的形成,它逐渐成为了中国的重要水上交通干线和商贸中心。
各类物资和商品通过运河进行往来,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此外,大运河还扮演着军事防线的角色。
历史上,运河曾多次成为南北战争时的战略要地。
在隋唐时期,大运河达到了极盛时期。
贞观年间,运河两岸繁荣发展,许多城镇在运河附近建立。
诗人白居易曾有《琵琶行》一诗,描述了唐代时沿大运河而建的繁华都市扬州。
这一时期,大运河不仅成为了经济贸易的重要枢纽,也为社会带来了繁荣与进步。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大运河逐渐衰落。
南宋时期,大运河水位减少,航运能力受到限制。
明朝时期,战乱导致运河水道破坏,使得航运几乎中断。
清朝时期,大运河仍有局部段落得到维修和使用,但整体上已不再是当年的重要运输通道。
近年来,中国政府开始对大运河进行保护和修复,以期振兴运河文化并复苏运输功能。
大运河成为了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使得大运河成为了中国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智慧和工程能力的卓越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变迁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最长的,工程量最大的,与长江并列的“黄金水道”是与长城,坎儿井并列的古代三项伟大工程。
从春秋一直建设到元代,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京杭大运河,顾名思义是北京到杭州的一条运河。
最早在春秋时期开凿。
春秋时期各国战事频繁,需要将部队快速输送到战争前线,尽量快的解决战事而开凿。
吴王夫差就曾经命人开凿邗沟,用来输送兵力,达到军事目的。
隋朝统一中原后,开皇九年(589年),取得陈朝广大疆域的隋文帝将“冠于诸王”,平陈有功的儿子杨广派往扬州。
任大总管府总督。
总统南方四十四州军事,替自己管辖东南半壁江山。
605年杨广与朝臣密谋,害死文帝,缢死杨勇,坐上史称炀帝的宝座。
炀帝登基之后,便将富户均迁至洛阳,又为交通开直达吴会地区运河,征发“年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者筑河。
发河南淮北诸民众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见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不从者斩三族(父母族,妻族)。
并从五家之内抽一人,或老,或少,或女,负责民工的饮食。
更令十万民众加深山阳渎(隋文帝曾命大将开凿)
这是多么浩大的工程!拿通济渠来说,西起洛阳城西,绕城南并洛水入黄河,东行入淮水,全长八百里。
渠宽不得小于四十步(一步1.3米),河边还要种植柳树。
不过也足够快,大业八年三月(605)动工,八月竣工,但也消耗大量民力,挖好了隋的坟墓。
“男丁不供,始役妇女”而且监工还毒打劳工,仅一年,三百六十万民工即死二百五十万。
历经各个朝代花费大量民力建造的运河,究竟是为了什么?
中国的封建经济虽说自给自足,但也需要交通。
大江大河不在少数,但就缺少一条纵贯南北的运粮之道,南方产稻,产丝,无运河则需绕道海路,或沿河道向北,均花费巨大。
产生了运河。
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北京到通州区称通惠河,自昌平县白浮村神山泉经瓮山泊(今昆明湖)至积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门(今崇文门)外向东,在今天的朝阳区杨闸村向东南折,至通州高丽庄(今张家湾村)入潞河(今北运河故道),长82公里;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400公里;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台儿庄到淮安称中运河,长186公里;淮安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
山东境内的会通河和济州河,俗称运粮河。
元至元二十年由兵部尚书李奥鲁赤(济宁市中区志原载)主持开挖,南起鲁桥,北至东平安民山。
全长75公里。
明朝永乐年间重开会通河之后,成为当时南粮北运,公私商旅的往来唯一的水运通道。
清朝称运河,梁济运河挖成后,称老运河。
为梁济运河的支流。
境内流长6.44公里,河口平均宽35米,河岸平台高程38米,河底高程32米。
北自梁山黄河右岸十里堡,经戴庙,大安山,袁口,南旺,长沟,安居,济宁,鲁桥,夏镇,南至微山县韩庄镇。
全长229.65公里,分南北两段,北段(梁山—济宁)于元代至元十年(1283年)开挖,原称济州河。
南段(济宁—韩庄)为古泗水中游故道。
元至元十六年(1289)开挖会通河(须城至临清),南于济州河衔接。
南北两段始称京杭运河。
清同治十二年(1873),运河水系解体。
古代对运河的利用可谓是无所不能,运粮,公务,进贡,出兵……近代也有许多利用运河的事例,不过有些人图谋不轨而已。
1842年,英军在鸦片战争中决胜的一战,就是夺取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镇江,封锁漕运,使道光皇帝迅速作出求和的决定,不久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1853年后,太平天国占据南京和安徽沿江一带十多年,运河漕运被迫中断。
战争极其惨烈,期间沿线主要城市都遭受重创,部分甚至全部焚毁。
1855年黄河改道后,运河山东段逐渐淤废。
从此漕运主要改经海路。
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正式用轮船承运漕粮。
1904年,漕运总督也被撤废。
1911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
从此京杭大运河以及沿线城市的地位一落千丈。
解放后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整修,使其重新发挥航运、灌溉、防洪和排涝的多种作用,部分河段已进行拓宽加深,裁弯取直,新建了许多现代化码头和船闸,航运条件有所改善。
季节性的通航里程已达1100多千米。
江苏邳县以南的660多千米航道,500吨的船队可以畅通无阻。
1988年底建成的京杭运河和钱塘江沟通工程已将江、河、海衔接起来。
2002年,原本只负责通航的京杭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三线工程之一,成为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环节和通道,通过它长江下游的水得以送到北部缺水的山东和河北等地。
这是一项巨额遗产,也是我们应该好好利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