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中考历史真题附答案
福建省罗源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罗源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制作学习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图这张学习卡片记录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井冈山会师D.遵义会议2.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
我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负责监察事务的官员是A.丞相B.刺史C.太尉D.御史大夫3.16-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高举“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旗帜,进行了一系列斗争。
其中美国独立战争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显著的不同..在于A.推翻封建统治B.建立资产阶级政权C.摆脱殖民统治D.为发展资本主义创造条件4.纪录片《文明》于2018年3月1日首播,作为中国古老文明代表的三星堆青铜人头像、青铜面具惊艳亮相。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青铜器B.夏朝时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C.商周时期成都平原盛行“三星堆”文化D.四羊方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5.如下图图示表明()A.伊斯兰教的创立B.阿拉伯帝国的形成C.阿拉伯数字的演进D.阿拉伯半岛的统一6.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侍从中的青壮年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军事集团。
这一集团形成的纽带是A.封赐土地B.血缘关系C.主仆关系D.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7.100多年前的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是个“生在南洋(印尼)、学在西洋(英国)、官在北洋(北洋政府任部长)、妻是东洋(日本)”的奇人。
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磁灶中学中考历史第一次段考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磁灶中学中考历史第一次段考试卷1. “万岁,尼罗河!你来到这片大地,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
”古埃及人热情歌颂尼罗河的最主要原因是()A.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B. 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C. 古埃及人是喝尼罗河水长大的D. 古埃及建立在尼罗河边2. 有学者认为,金字塔的建造涉及力学、天文学、地理学、艺术、宗教、数学、建筑学等众多学科知识。
由材料可知,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A. 古埃及文明延续至今B. 古埃及农业技术发达C. 古埃及文明的发达程度D. 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3. 《汉谟拉比法典》作为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其确立了很多原则并为西亚古代文明所沿用。
下列哪一原则出自该法典()A. 民主政治B. 自然法至上C. 同态复仇D. 君轻民贵4. 为如图三幅图片拟订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A. 上古亚非文明B. 中古亚欧文明C. 文明的冲突D. 社会的变革5. “古印度有一户人家,在城里有着自己的住房,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
”该户人家在种姓制度中属于()A. 婆罗门B. 刹帝利C. 吠舍D. 首陀罗6. “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
”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古代希腊()A. 是欧洲文明之源B. 法学系统完整C. 神话影响广泛D. 哲学成就突出7. 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
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B. 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C.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D.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8.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这一历史事件应标于下面时间轴的哪一处()A. ①B. ②C. ③D. ④9.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罗马法治文明的进程是循序渐进的……罗马法对罗马国家发展和强盛起到过巨大的推进作用。
2023-202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重点中学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重点中学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敌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
……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
”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马关条约》B.《辛丑条约》C.《南京条约》D.《北京条约》2.德国数学家康托尔说过:“历史上一个国家所算得的圆周率的精确程度,可以作为衡量这个国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指标。
”要衡量南北朝时期中国数学发展水平,要找谁的研究成果?()A.祖冲之B.关汉卿C.李时珍D.李白3.洋务运动中创建的马尾船政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它培养出了中国第一批近代海军军官。
由船政学堂毕业的学生成了中国近代海军的骨干中坚。
由此可知,洋务运动A.有利于教育的近代化B.开启了军事近代化进程C.促进了对外关系发展D.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4.据网络统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最初五年中,“民族”“国家”“主权”等出现约10000次。
进入21世纪后,这些情绪浓厚的词语很少使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却大量频繁的使用。
上述词语的使用频率对比变化说明了A.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B.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人们对世界认识趋于理性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差距D.世界格局由两级向多极化方向发展5.(2016·云南昆明·2)下图是位于昆明市南屏步行街附近的忠爱坊,是后人为了纪念云南省第一位行政首长赛典赤而建。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开始于()A.西周B.秦朝C.元朝D.清朝6.有学者曾把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称之为“姊妹革命”,这两次革命的共同之处是A.结束了本国的君主专制B.实现了国内政局的长期稳定C.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D.凸显了民主平等的启蒙理念7.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是A.京师大学堂B.京师同文馆C.山西大学堂D.天津北洋西学学堂8.谁被孙中山誉为“再造民国的第一人”?A.谭嗣同B.蔡锷C.宋教仁D.黄兴9.1946年,美国前总统胡佛说:“目前,只有美国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
福建2023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福建2023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2023年福建中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此题共28小题,每题2分,共5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甲骨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图1中的商周时期甲骨文可以印证当时的〔〕A.土地制度 B.农耕生活 C.分封制度 D.天文历法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种思想主张的学派是〔〕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3.图2所示秦始皇陵兵马俑反映出〔〕A.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全貌 B.秦王完成统一大业全程C.当时制陶工艺程度高超 D.秦朝北疆防御体系完备4.“他以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毅力,克制了重重的困难,终于完成了出使的任务。
从此以后,西域天山南北各国相继归汉,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亦由此开拓”。
“他”指的是〔〕A.汉武帝 B.张骞 C.班超 D.甘英5.谚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局部,“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
过了小满十月种,十日不种一场空”表达了先民〔〕A.强调不误农时 B.主张种植水稻 C.关注农具革新D.重视因地制宜6.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冲破我国东西水系自然地理的限制,解决了开拓水和改造地形等难题;其卓越运能的实现,展示了我国土地测量和水利水运等科技成就和创新才能。
这表达了〔〕A.江南地区的开发 B.运输工具的改良C.劳动人民的智慧 D.计算才能的进步7.唐太宗实行开通的____,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
这一结论的佐证史料是〔〕A.B.C. D.8.图7到图8所示内容的变化反映了〔〕A.土地兼并空前严重 B.财政收入得到进步C.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D.人口总量逐渐增加9.阅读材料获取【关键词】:^p 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李明同学写出的【关键词】:^p :元朝、杂剧作家、《窦娥冤》。
据此可知,他学习的历史人物是〔〕A.关汉卿 B.李时珍 C.宋应星 D.曹雪芹10.17-18世纪,中国的瓷器、漆器和丝绸等产品为了输出欧洲,专门按照欧洲风格制造;欧洲的建筑、园林等装饰造型竞相采用中国题材和模拟中国风格,也融入了欧洲固有的形式。
2023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历史第一次质检试卷(含解析)
2023年福建省南平市中考历史第一次质检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56.0分)1. 如图所示古代区域文明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是()A. 金字塔B. 《汉谟拉比法典》C. 甲骨文D. 《摩诃婆罗多》2. 古印度《摩奴法论》规定了各种姓的职业,但允许高级种姓的人在不得已时从事较低种姓的职业以谋生,而严禁低级种姓的人从事高等种姓的职业。
这表明了其社会特点是()A. 等级森严B. 小国寡民C. 君权至上D. 以民为本3. 如表所示法律的颁布()名称:《十二铜表法》颁布时间:公元前450年左右部分内容:任何人未经审判,不得处以死刑A. 构成了完整罗马法学系统B. 缓和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C. 奠定了近代欧洲民法基础D. 适应了罗马帝国统治需要4. 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汇,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
这叙述了亚历山大东征的()A. 原因B. 条件C. 过程D. 作用5. 如图所示的古希腊作品共同体现了()A. 文学创作与神话传说的统一B. 雕塑作品与宗教信仰的融合C. 体育竞技与艺术审美的结合D. 爱好和平与文明交往的理念6. 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有权逮捕犯罪的人,并在大学的法庭进行审判,根据犯罪的轻重判处罚款或监禁。
这表明欧洲中世纪大学拥有()A. 免赋税特权B. 司法特权C. 教育自主权D. 立法特权7. 品读如图所示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A. 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B. 拜占庭帝国的衰弱原因C. 中世纪城市的自治斗争D. 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8. 14世纪,意大利的许多租地农场开始转向大规模的牛奶生产和有利可图的食品和经济作物的生产,以供应日渐繁荣的地区性市场。
材料表明这些农场的生产()A. 提升了食品价值B. 激发了庄园活力C. 关注了市场需求D. 摆脱了领主控制9. 如表所示为小史同学整理的知识卡片,该卡片内容体现其探究历史的方法是()知识卡片人物:哥伦布史实1:1492年发现美洲史实2:1492年到1890年,印第安人被屠杀人数在9500万到1.14亿之间,仅剩不到25万印第安人结论:哥伦布给印第安人带来灾难A. 史料实证法B. 经验总结法C. 唯物辩证法D. 比较研究法10. 1640年,查理一世率领卫队前往议院逮捕议员时,数千手工业者及平民武装起来,挡住了他的去路;伦敦市内及郊区的水手、脚夫及附近的白金汉郡的农民也集结队伍开到伦敦。
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历史质检试卷(一)(含解析)
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历史质检试卷(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56.0分)1. 古埃及人根据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涨水的经验,制定了太阳历;由于需要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
这表明古埃及文明()A. 凝聚了顺应自然的智慧B. 以农耕经济为本C. 受益于文明的交流互鉴D. 因尼罗河而兴亡2.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货币)。
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
”这表明法典()A. 刑罚极其严酷B. 阶级歧视明显C. 全民民主平等D. 以牙还牙政策3. 如图图画反映了雅典的民主政治状况,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 抽签保证雅典居民公平参政的机会B. 体现城邦小国寡民、轮番而治特点C. 有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误用和滥用D. 公民大会是雅典城邦最高权力机构4. 如图1~图3的内容体现了古代()A. 大河文明特点B. 欧亚文明交流C. 世界文化多元D. 建筑技术高超5. 13世纪以来,欧洲最初的工场手工业主人很多是包买主,他们把原料交给手工业作坊加工制造,或自己成立作坊,让手工业者到作坊里为他做工。
这说明当时社会生产中()A. 封君封臣关系确立 B. 自然经济得到发展 C. 雇佣关系已经产生D. 失业现象极为严重6. 14、15世纪,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关心生产,注意改进科学技术。
2023年中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卷及答案解析(福建卷)
2023年中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卷及答案解析(福建卷)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层厚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米,若折算成稻谷,可达12吨以上。
这可用于印证河姆渡居民A.已经从事农业生产B.初步产生物品交换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答案】A【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可以印证河姆渡居民已经能够种植水稻,故A正确;遗址除了稻谷稻草,没有发现其他物品,所以佐证不了河姆渡居民产生物品交换、使用青铜工具、推广“牛耕技术,故BCD错误。
综上故选A。
2.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廪”(指粮仓)、“畎”(指田间水沟)、“园田”(指为农田施肥)等字,这反映出商代()A.手工业的新发展B.私有观念的产生C.农业技术的进步D.赋税负担的繁重【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廪”(指粮仓)、“畎”(指田间水沟)、“园田”(指为农田施肥)等字”可知,商代有了粮仓、有田间水沟,还为农田施肥,这反映出商代农业技术的进步,C项正确;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商代农业技术的进步,与手工业无关,排除A项;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商代农业技术的进步,没有体现私有观念的产生,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赋税负担的繁重,排除D项。
故选C项。
3.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强调“以法治国”。
他们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A.推崇西周制度B.支持兼并战争C.解决社会问题D.追求精神自由【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无为而治”、“兼爱”“非攻”可知强调顺应自然,减少战争;“为政以德”、“以法治国”可知强调治国理政的理念;诸子百家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C项正确;韩非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不可能推崇西周制度,排除A项;墨家并不是支持兼并战争的,排除B项;“为政以德”、“以法治国”强调治国理政的理念,并不是追求精神自由,排除D项。
2023-2024学年福建南平人教版中考专题历史中考模拟(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福建南平人教版中考专题历史中考模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从汉代丝绸之路到明朝郑和下西洋,再到今天的“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实施,体现的共同主题是()A.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B. 宣扬大国形象和风采C. 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D. 维护国家主权的完整【答案】C【解析】2.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
这里的动力指的是()A. 发电机B. 柴油机C. 蒸汽机D. 电动机【答案】C【解析】为了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了蒸汽机。
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
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解决了动力的限制问题,大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
这里的动力指的是蒸汽机。
3.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唱到"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歌词描述的场景应发生于下列的A. 瑞金B. 遵义C. 延安D. 吴起镇【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故D项正确;AB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4.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选项中,春秋战国时期时空关系时期配对正确的一项是()A. 齐、晋、赵B. 秦、晋、韩C. 楚、魏、晋D. 晋、越、吴【答案】D【解析】春秋五霸两种说法:第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第二种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023年中考福建专版-历史:模拟卷(含答案)
点拨中考模拟卷(一)历史(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山西陶寺遗址中有成套礼器与成套乐器等陪葬品,其主要文化因素如彩绘龙纹、三足器与燕山以北和河曲地带有关,也有大汶口文化的背壶、良渚文化的刀俎。
据此可知,当时()A.多种文化交流与融合 B.已经迈入阶级社会C.出现国家的初始形态 D.区域发展相对平衡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民惟邦本”,墨家倡导“兼爱”,法家推崇“尚法”。
近代以来,“民权”“法治”等思想在国内传播,它们汲取了传统思想的精华。
由此可见,百家争鸣()A.推动了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B.成为历代王朝治国的依据C.对后世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D.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3.如图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农历节气有利于()A.推动水利建设 B.指导养生保健C.提高教育水平 D.促进文化发展4.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必须学会并使用汉语;而北魏之后的汉族政权北齐建立后,士大夫“知鲜卑语、胡书”成为擢升的重要条件。
据此可知,二者均有利于()A.加速民族交融进程 B.缓和激化的阶级矛盾C.中国经济重心南移 D.官吏选拔制度合理化5.他算出的“π”值直到15世纪才由阿拉伯数学家卡西打破;他还给出“π”的两个分数形式,其中密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纪才由荷兰数学家奥托重新发现。
材料反映了()A.我国数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B.祖冲之的数学成就领先世界C.《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的历法D.古代世界数学体系已经成熟6.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各大菜系的形成,在扬州菜中,千层油糕是从河南的千层馒头演变而来的,大汤包与饺面是从淮安传来的,肴肉与拆烩鲢鱼头是从镇江学来的;明清时期戏曲沿着大运河传播,催生了国剧——京剧。
这主要体现了大运河()A.维护了国家安定统一 B.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C.消除了南北方的差异 D.加强了南北地区文化交流7.下列图片是唐代墓葬或遗址中出土的货币。
福建省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汇总(一)
福建省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汇总(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观察下列三幅图片,图中所示文物可以体现我国()A.纺织技术起源B.家庭饲养业出现C.原始农耕生活D.商品交易活跃2.关于商朝的存在时间,史书上有不同的记载。
这说明文献史料()A.能够相互印证B.需要谨慎考证C.经常难辨真伪D.没有史料价值3.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
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商鞅因此无可奈何。
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A.变法宣告失败B.变法遇到阻力C.变法违背民意D.变法深入贯彻4.2022年冬奥会会徽(如图)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艺术形态,将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现代风格融为一体,体现了顺应自然,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理念。
它的设计理念最能体现的学派思想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5.秦朝廷尉李斯认为:周制定的这个政策已经被证明是一个政治灾难,周王室的亲戚获得土地后,便互相疏远和进行战争,而天子则无力阻止他们。
为避免再次出现政治灾难,秦朝采取的措施是()A.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B.统一全国文字C.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D.颁布“推恩令”6.运河的舟楫之便,使中国南北相隔千里之遥的许多文化遗产在各有特色的同时,保持着惊人的相似性。
这说明大运河的开通()A.推动了全国经济发展B.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C.加强了对中原的统治D.加速了政治中心转移7.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
与图中①对应的朝代相关的史实是()A.北魏改革,民族交融B.开凿运河,创立科举C.贞观之治,开元盛世D.闭关锁国,强化专制8.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A.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B.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C.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D.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9.康熙帝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台湾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
2023年福建省漳州市中考历史第一次质检试卷(含解析)
2023年福建省漳州市中考历史第一次质检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56.0分)1. 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
下列出土文物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计上可以印证我国原始居民()A. 开始农业种植B. 从事渔业生产C. 初具审美意识D. 出现阶级分化2. 王国维提出的历史研究二重证据法,就是将“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相互结合,彼此印证。
以下可作为研究夏朝历史“地下之新材料”的是()A. 二里头遗址B. 殷墟C. 《战国策》D. 《史记•夏本纪》3. 如图所示文物的出现,反映出这一时期()A. 冶铁技术的成熟B.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 耕地面积的扩大D.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4. 《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
”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思想家是()A. 老子B. 孔子C. 庄子D. 韩非子5. “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他”是()A. 黄帝B. 炎帝C. 秦始皇D. 汉武帝6. 北京冬奥会设计理念突出中国元素(如图),火种灯以“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为灵感,火种台的造型设计也借用传统青铜礼器——何尊。
这一设计理念体现了()A. 道路自信B. 理论自信C. 制度自信D. 文化自信7. 下面内容归纳单元主题,最合适的是()三国鼎立北魏政治与北方民族大交融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8. 诗歌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杜甫的诗句“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敢辞茅苇漏,已喜黍豆高”可以佐证当时()A. 市井生活风貌B. 商业贸易水平C. 农业发展状况D. 对外交流景象9. 梁启超认为:“自此法(科举考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
2024年福建省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含答案)
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出土于各地的新石器时期文物,可用于佐证()A.中华早期文化分布较广B.游牧民族的狩猎场景C.“龙的文化”已经定型D.半坡居民的耕作生活2.子路问,“闻斯行诸”(听到就去做吗?)孔子说不行;冉有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可以。
有弟子对此表示疑惑,孔子说,冉有行事畏缩,所以鼓励他大胆去做,子路比较鲁莽,所以让他注意克制。
这体现了孔子注重()A.学而不厌B.因材施教C.温故知新D.不耻下问3.晋文公曾与诸侯会盟于河阳,并召周天子来参加。
这反映的是A.国都变迁B.分封制走向瓦解C.百家争鸣D.大一统得到巩固4.琵琶源于西亚,现代维吾尔语称琵琶为“巴比特”(barbit),与古波斯语对琵琶的称呼“巴波特”(barbot)十分相似。
这一现象应缘于()A.丝绸之路B.北魏孝文帝改革C.隋大运河的开通D.郑和下西洋5.据表1可知,《齐民要术》()表1A.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B.强调因地制宜C.开创农书撰写的先河D.注重工具革新6.下图为某同学收集的诗词。
其研究的主题应是()A.对外关系的演变B.行政区划的变迁C.传统节日的魅力D.绘画技巧的成熟7.北宋时,南方主食以稻米为主,北方以面食为主;南宋时,南方的面食店日益增加。
该变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差异B.土壤条件C.生活水平D.人口迁移8.史书记载,“契丹小儿初读书,先以俗语颠倒其文句而习之”,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契丹儿童便念成“月明里和尚门子打,水底里树上老鸦坐”。
这反映出当时的()A.重文轻武B.宋辽和战C.政权更迭D.民族交融9.《元史·百官志》记载,由宣政院掌管西藏军民事务。
该事件开启了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据此推断,下列机构在地区管辖上也起到类似影响的是()A.吏部B.刺史C.澎湖巡检司D.枢密院10.明朝在户部设置太仓库,“专备三边军饷”,与皇室的内库有别。
2024-2025学年福建省中考历史模拟测试卷(一)(含答案)
2025年福建省中考模拟测试卷(一)限时: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迄今发现了5000多处仰韶文化遗址,分布地域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肃、青海接壤地带。
虽然类型不同,但总体来看具有很大的一致性。
这说明仰韶文化( )A.分布遍及黄河中下游地区B.是南北文化互鉴的产物C.存在比较大的区域性差异D.体现了多元一体的特征2. 春秋时期的史书中,旧贵族集团衰落和卿大夫集团崛起占据着大量篇幅,如鲁宣公十五年,楚庄王围宋时,两国大夫私自和谈而国君却无可奈何。
据此可知,春秋时期( )A.地方势力日益壮大B.阶级关系发生变动C.礼乐制度彻底崩溃D.战争频繁弱肉强食3. 孟子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可知中华文化( )A.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B.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C.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D.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4.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出土的箭头约有4万件,其棱脊的最大差值为0.55毫米,最小差值为0.02毫米,且这些箭头与在湖北、江苏、河南等地出土的箭头尺寸一样。
这可说明秦朝( )A.军队的战斗力强大B.国家治理规范严密C.君主专制逐渐加强D.统治区域远达江南5. 汉武帝曾分封长沙定王的15个儿子为侯,使一国变成了多国。
定王儿子的侯国,有在长沙国境内的,也有在其他地方的。
据此可知,当时( )A.诸侯王势力越来越大B.朝廷加强了对地方控制C.武帝已平定七国之乱D.中央政府实行盐铁专营6.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读曹植写的《洛神赋》后有感而作的。
在画中,顾恺之运用散点透视法,巧妙地绘制了“相遇”“嬉戏”“离别”等多个空间的场景,将独立的故事情节跨越时空融会贯通,使观者不知不觉中按照画家所构建的连续空间进行解读。
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 如图所示的展览旨在突出()A. 三星堆文明辉煌灿烂B. 西周王朝的统治范围C.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D. 中外频繁交往的积极影响2. “汉武帝时期,帝制已经压倒分封,大一统逐渐巩固。
但它还需要一个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族群之间历史记忆的大整合。
”完成这一整合的是()A. 《老子》B. 《庄子》C. 《史记》D. 《资治通鉴》3. 楷书的典型笔法三折笔,吸收了甲骨文、金文的文字描法和刻法,吸收了篆书、隶书的节奏感,也吸收了草书、行书的二折笔。
这说明()A. 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B. 书法艺术具有发展性C. 楷书形成于魏晋时期D. 草书行书的笔法相似4. 如图所示内容反映了唐朝()A. 农业生产技术进步B. 民众审美标准变化C. 商业活动范围扩大D. 生产方式彻底改变5. 小萌针对元杂剧开展研究性学习,他首先对史料进行分类,如图所示内容属于()A. 图像史料B. 文献史料C. 口述史料D. 实物史料6. 明朝中期大臣刘大夏说:“郑和下西洋废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室而回,于国家何益?”到了明朝后期,《广东通志》记载:“郑和航海后,商品丰富多彩,国用也随之富足。
”这说明()A. 历史评价可采用不同理论B. 历史评价缺乏科学标准C. 历史事件都无法客观评价D. 背景不同影响历史评价7. 有学者认为,由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武器是来自西方的民主、科学等思想,因此许多人将该运动以“反传统”一言以蔽之。
其实,这场文化运动承袭着中华古典精神中的忧患意识、爱国主义等要义。
该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A. 对传统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的倾向B. 纠结于传统与现代文化的选择问题C. 借助传统文化传播西方的民主思想D. 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融合8. 对如图的变化原因解读准确的是()A. 五四运动的有力支持B. 国共两党合作的推动C.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D. 三大战役取得关键胜利9. “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的变化是组织和心理上的。
福建省厦门市历史初三上学期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历史初三上学期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鸦片战争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发生在1840年,是中国与英国之间的一场战争,标志着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
2、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奠基人?A、牛顿B、达尔文C、瓦特D、马克思答案:C解析:瓦特是18世纪英国的一位发明家,他改进了蒸汽机,使得蒸汽机的效率大大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因此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奠基人。
牛顿是物理学家,达尔文是生物学家,马克思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们的成就与“世界工厂”的奠基人无关。
3、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 设立锦衣卫作为皇帝的私人武装力量。
B. 废除宰相制度,权力直接掌握在皇帝手中。
C. 推行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D. 实行分封制,将土地分给皇族和功臣。
【答案】D【解析】明朝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监视百官,废除宰相制度以削弱相权,同时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有能力的官员。
而实行分封制则是周朝的一种制度,与题意不符,因此答案选D。
4、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A. 英国希望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商品输出。
B. 中英两国在贸易上的巨大逆差。
C. 清政府严厉查禁鸦片。
D. 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引发了英国的不满。
【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急需寻找海外市场,以便倾销其过剩的商品,并获取原材料。
中英贸易逆差以及清政府查禁鸦片等只是直接诱因,而非根本原因。
林则徐虎门销烟则是事件的导火索。
因此,根据历史背景,正确答案是A。
5、题干:以下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B、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焚书坑儒,禁止民间私藏书籍C、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郡县制D、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使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答案:B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实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使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
2023福建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2023福建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图片版)2023福建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图片版)中学生要好好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前后联系。
复习中注重整体把握历史事件,可以从背景、经过、影响等方面理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福建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2023福建中考历史试题2023福建中考历史答案中考历史得高分的技巧1、立足基础中考历史主要考察的是基本知识和主干知识,因此掌握基础知识可以大大减少翻书的时间,提高做题效率。
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把历史基础知识点纳入完整的知识体系中,构建一个条理清晰的知识网络。
掌握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构建历史知识网络体系,在复习历史知识这方面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既可以巩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又可以加深对整体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答题的规范性。
2、关注热点、联系历史知识不是只有政治需要关注时事,历史也要关注热点事件。
因为中考开卷试卷题型灵活,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尤其是当今的时政热点,所以要求考生能够将历史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达到实际联系情况,要做到学以致用。
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关注社会热点,利用热点结合教材的知识内容,进一步理解历史问题和现实意义的联系,为中考做题的时候提供一份保障。
3、强化解题技巧历史的复习任务重时间紧,而且课时又少,对于考生来说是不可能进行大量地刷题。
这要求我们结合基础,精心挑选习题,并根据中考题型进行专项复习。
材料题是历史试卷里比较难做的题型,很多考生都会在这里失分。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认真阅读完材料,理解判断问题所考察的知识点,并联系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围绕问题要求去规范答题。
中考历史是慢工出细活的大工程,需要细心和耐心,要学会把握大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只有全部联系在一起看,才会真的明白那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历史复习知识点首先要掌握教材基本知识,学会建构知识体系和网络,从宏观上驾驭知识。
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除了在试卷上“纸上谈兵”外,应该将提高能力的工作放在平时,注意知识和感性材料的积累。
福建2023年中考历史试卷
2023年福建省中考模拟测试卷限时: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文字对研究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1921年,胡适提出:“在东周以前的历史,是没有一字可以信的。
”推翻胡适这一观点最有力的证据是()A.殷墟遗址发现甲骨文B.良渚遗址出土精美玉器C.河南二里头遗址的发掘D.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纸2.下图所示是迄今发现最早的西周青铜器铭文,它印证了古书关于□□的记载,因而倍受学者青睐。
□□处内容应是()A.青铜器工艺的起源B.商代早期政治形势C.商、周王朝的更替D.中国文字发展历程3.下表所示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的措施,其作用是()措施主要内容实施“推恩令”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建立刺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史制度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A.增强了诸侯王的势力B.提高了各州部长官的地位C.削弱了汉武帝的权力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4.汉代,中亚安息人曾努力获取中国的铁制兵器,此后铁器逐渐传入罗马帝国。
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A.铁制兵器源自中国B.丝绸之路发挥作用C.战争加速技术外传D.政府垄断制铁工艺5.北魏“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南北对立的民族矛盾也大大淡化。
材料描述了孝文帝改革的()A.背景B.内容C.过程D.作用6.中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东汉张仲景发展了“治未病”思想,华佗创编出了“五禽戏”。
这些成就反映出中医注重()A.预防疾病,强身健体B.手术治疗,中西结合C.望闻问切,辨证施治D.针灸理疗,用药简易7.北京冬奥会在立春这一天开幕,并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谚语“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体现了二十四节气服务于()A.运动健身B.饮食调理C.农时安排D.商业贸易8.一个大唐的僧人踏上西行之路,怀着坚定的信念,终于抵达佛陀的故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所示文物可用于研究我国史前时期()A.先民的审美观念B.国家的政治形态C.汉字的基本结构D.青铜的冶炼技术2.西周时期,周王定期到各地巡视,考察诸侯的政绩,诸侯则需定期朝觐周王,接受周王重新宣布的爵位等级。
周王旨在()A.发展农业生产B.提高军队实力C.巩固国家统治D.加强封建专制3.人物主张孔子统治者不能忽视民众的切身利益黑子统治者厉行节约,以此减轻人民负担,才能实现“民富国治”上表人物主张的共同之处是()A.无为而治B.以法治国C.关注民生D.尊崇儒术4.针对汉武帝的困惑(见图),主父偃提出的对策是()A.推行休养生息政策B.实施“推恩”的措施C.采用军事解决方式D.采取盐铁专卖举措5.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英勇顽强的尚武精神影响中原,中原地区的围棋、投壶等体育项目传入北方少数民族地区。
这说明了()A.民族的交融B.江南的开发C.文治的出现D.科技的进步6.有学者认为:“大批中下层地主阶级士子以及自耕农出身的读书人,由科举考试入仕途,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
”该学者意在强调科举制()A.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B.造成了人们思想僵化C.杜绝了藩镇割据的现象D.强化了世家大族垄断7.以图证史是通达史识的一种重要方法。
()A.是研究北宋城市生活的一手史料B.完整再现了北宋社会的繁荣景象C.说明北宋东京城内尚未出现夜市D.应与考古材料印证才有史料价值8.明末清初,广东的佛山镇以冶铁业发迹,江西的景德镇以陶瓷业扬名,河南的朱仙镇以集商贾繁兴。
这表明当时()A.水陆交通发达B.工商业市镇的发展C.商帮资本雄厚D.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9.图1至图3是张明同学搜集的研究性学习材料。
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是()图1 图2 图3A.经济重心的南移B.传统节日的起源C.行省制度的创立D.文学艺术的发展10.表2名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部分)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上表反映了近代中国()A.师夷长技思想萌发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C.维新变法开始兴起D.自然经济彻底解体11.1869年,福州船政局第一艘轮船下水;1874年,清廷向福州船政局发出谕旨,提出新的造船要求:“铁甲船必不可少,即使议购有成,将来仍应鸠工自造。
”这反映了当时()A.自强求富初步实现B.官督商办成效凸显C.海防建设十分紧迫D.海军衙门指挥得当12.1899年,张謇的大生纱厂建成投产,因资金周转困难,向官府求援无果,开工不久就准备出让、闭厂。
这反映了当时的大生纱厂()A.注重产品质量B.发展举步维艰C.采用先进技术D.推动交通革新13.某校历史社团开展研究性学习,查找到两张学生文凭:一张是京师大学堂的毕业文凭,落款是“宣统元年”;另一张是京师第一蒙养院附设女子小学堂文凭,落款是“中华民国元年”,上述纪年方式的变化反映了()A.新式学校的出现B.女性地位的提高C.历史发展的潮流D.封建制度的结束14.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单元知识结构图。
据此可知,该单元主题是()A.近代化的早期探索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D.井冈山道路的开辟15.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
图1、图2体现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图1 图2A.保障了解放战争的胜利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D.确立了土地公有制16.“‘铁人’虽逝,但精神长存”,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石油魂”为主题的我国第一座工人纪念馆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他”是()A.雷锋B.焦裕禄C.王进喜D.袁隆平17.图所示时间轴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
其学习内容的主题是()A.民族共同繁荣B.经济特区发展C.香港回归祖国D.对内改革深化18.罗马大竞技场将希腊古典建筑精华的柱式和罗马人深为自豪的拱门结合。
这体现了古罗马人在建筑上()A.注重吸收创新B.强调全盘模仿C.趋向封闭保守D.重视中西合璧19,中世纪西欧大学生的生活既艰苦又愉快。
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余,还有唱歌、跳舞、击剑和打球等活动。
据此可知,中世纪西欧大学()A.推动城市兴起B.关注人的发展C.摆脱教会控制D.强化国王权力20.“世界各地的新商品,如烟草、茶叶、甘蔗、咖啡、可可以及白糖和稻米等,被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所食用,成为输入欧洲的极其重要的商品”。
这叙述了新航路开辟的()A.原因B.条件C.过程D.影响21.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按各州人口的比例分配国会众议员席位,各州人口则“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这体现了美国()A.民主政治的局限B.议会权力的丧失C.人人平等的实现D.种族歧视的消除22.1821年,英国工业产值超过农业;185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
推动上述现象出现的科技因素是()A.《权利法案》B.君主立宪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23.图圈注的国家名称以图中人物的名字命名。
这是为了纪念该人物()A.对民族解放的贡献B.最早发现这一地区C.重视发展北美经济D.反抗英国殖民统治24.1873年,日本明治政府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实行义务兵役制,与此同时,继续向军队灌输“忠节”“武勇”等武士道精神,培养官兵对天皇的迷信。
这表明,明治维新()A.缺乏民众的支持B.实行殖产兴业政策C.发展了近代教育D.保留了旧制度残余25.某同学撰写历史小论文的关键词:马克思、巴黎公社、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据此可知,该小论文的标题是()A.亚非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B.社会主义革命的探索C.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D.苏联模式的形成过程26.时政漫画是历史的一种遗存元素。
图漫画()A.揭露法西斯国家的侵略罪行B.体现法国意在引发新战争C.再现1940年人们的抗议场面D.预测战火将会再一次燃起27.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德两军逐街逐屋反复争夺。
苏军24名战士坚守一幢大楼,顶住了德军一个师在58天内的反复冲击,守住了大楼。
这印证了()A.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B.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C.反法西斯国家开始走向联合D.苏军武器装备优于德军28.图1至图3所示某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反映了()图1 图2 图3A.北约组织的成立B.华约组织的成立C.欧洲一体化的进程D.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4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8分)表英、美、德、法四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国家时间1870年31.8 23 13.2 101913年14 38 16 6——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1)根据材料,分别概述1870-1913年英国、德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的变化。
(2分)(2)小红同学认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6分)30.红色经典歌曲是历史的回响,时代的号角。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一八年级(1)班以“抗战歌曲中的历史”为主题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选取了《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歌词为研习素材。
(注:《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电影《铁道游击队》的插曲,该电影叙述了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历史。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歌词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
我们扒飞车那个搞机枪,闯火车那个炸桥梁;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哎嘿——摘自童心编著《经典老歌400首》(1)周老师请同学们为材料一中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歌词谱曲,小历同学采用低沉、舒缓的旋律,小史同学采用铿锵有力的旋律。
你认为应采用怎样的旋律才符合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情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抗日战争的知识,说明理由。
(7分)【示例】《松花江上》歌词(节选)“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旋律:低沉、悲愤。
理由: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相继占领了东北三省。
因此,用低沉的旋律表达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心情;同时,用悲愤的旋律表达全国人民对日本野蛮侵略中国的愤懑。
材料二《英雄赞歌》歌词(节选)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①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②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摘编自童心编著《经典老歌400首》注:《英雄赞歌》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英雄儿女》的插曲。
(2)从材料二的歌词①②中,选出你感悟最深刻的一句歌词(写出序号即可),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抗美援朝战争的知识,概述你选择该句歌词的原因。
(5分)31.学校开展“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项目式学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史料实证——着装变化】材料一改革开放前,受经济等条件制约,人们的穿着需求主要集中在坚实、保暖、耐磨、耐脏上,民众服装的主要色调是蓝、黑、灰色。
——摘编自朱汉国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改革开放前我国民众着装的特点。
(2分)材料二图1 图2 图3——摘编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等(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众着装的新趋势。
(4分)【历史解释——奥运佳绩】材料三1995年,我国开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后来,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来保护和支持社会体育的发展。
——摘编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体育史》(3)根据材料三,概括1988-2008年我国在夏季奥运会上所获金牌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6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图1注:鱼嘴作为分水之用,将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
图2注:贞观初年,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10多年后,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图3注:鉴真历经12年,终于成功东渡日本。
鉴真师徒用汉语讲读经书,使汉语广泛地渗入日本的社会生活。
图4注:北京城根据我国北方建筑避寒采光的习惯,规划房屋的朝向。
——以上摘编自袁行需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阅读以上材料,选择图1至图4中的两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写出两幅图片的序号即可),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