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阳阳 儒教与道教 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儒教与道教读书报告

儒教与道教读书报告

儒教与道教读书报告前言儒教与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文化的两种思想体系,它们在传承与发展中互相渗透、互相影响。

在本次读书报告中,我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它们的异同点。

一、儒教与道教的基本概念1.儒教儒教,又称儒学,是一种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统治地位的道德、政治和哲学的学说。

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人看作是社会化的人,对个体人格有高要求,强调情感、美德、仁德、义务、忠诚等宏观目标。

儒教强调尽量做到“中庸之道”,主张克己复礼,“天人合一”,强调人道、道德原则,更关注个体性的价值。

2.道教道教,古称道家,是中国的一种原始哲学和文化体系,源自于先秦时期无名老师的思想,并在魏晋南北朝时逐渐发展成形。

道教重视个体真我,强调自我修炼、修身养性、得道成仙、显现天道等目标。

道教的基本概念是“道”和“道家”,强调顺应自然,跟随、追寻宇宙本源的秩序,寻求人类与宇宙、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和谐统一。

二、儒教与道教的共性儒教与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之间也有许多共性,以下是它们的共同点:1.重视伦理道德儒教强调个体道德、人际关系,在礼制、德育方面有着较为完整的规范,而道教也是重视伦理道德的,追求的是自身精神道德上的提升。

2.推崇安定社会儒教和道教都认为,它们应该为安定社会做出贡献,儒教强调通过仁德来化解矛盾、团结人心,道教则主张通过宗教的方式来维护社会的稳定。

3.注重个体内心体验儒教和道教都强调内心体验,特别是道教更加重视个体的修炼和感悟。

三、儒教与道教的不同儒教与道教总体上有很多共性,在细微之处则两者相对存在着区别。

1.关注重点不同相对而言,儒教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德性,强调克己复礼;道教则注重个体内心体验,主张跟随天、地、人、道的规律,追求永生不死。

2.理念上有区别儒家思想的主要途径是道德、教育、伦理规范、政治运作等方面,主张社会秩序及生命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建立;而道教主张通过不断修炼提高个人内心境界,追求长生不老。

【精编范文】《儒行》读后感-推荐word版 (3页)

【精编范文】《儒行》读后感-推荐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儒行》读后感《礼记·儒行》篇读后感儒、道、阴阳、法、名、墨、杂、农、小说家九家为中国最早的九个学派,其中儒家和道家出现的最早。

儒家的礼仪在周朝时就已经开始实行了,道家的八卦早在伏羲时就出现了。

但《孟子·尽心章句上》中说:“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所以,我觉得还是儒家更主张中道。

《礼记·儒行》篇就是孔子编撰的(整本《礼记》也是由他整理、编撰的)。

我认为《儒行》这篇文章就是写君子(儒士)的各种行为的。

我体悟最深的一段是: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

其自立有如此者。

有人会把它翻译为:儒士拿忠信做甲胄,礼义做盾牌;头戴仁而行,怀抱义而居。

这就是自立。

可我更愿意把它译为:儒士用忠信捍卫自己的思考,用礼义来保护自己那颗纯洁的心;脑子里有一种意念是要怀着仁爱去行动,心中怀着义来处事。

虽然有暴政,但也无法改变我的想法。

这就叫做自立。

举两个例子吧!周朝时,西伯(周文王)不喜欢纣王荒淫无道的统治,所以就以自己的仁政来治理国家。

这可惹怒了纣王,于是纣王便囚禁了西伯。

但西伯仍然依他的正道而行,最终还是打败了纣王(只不过是把他的大道传给了他的儿子武王)。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犹太人摩西的。

犹太人在埃及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埃及人便开始排斥犹太人,后来又要把所有刚出生的犹太男孩都杀掉,只有一个叫摩西的小男孩获救了。

他支持犹太人信仰上帝,而不信仰多神教,最后带领大家搬到了耶路撒冷(后来的以色列),自称以色列人。

所以,如果你光会独立做饭、扫地,这不叫自立,必须有了这颗心才叫自立。

《儒行》读后感《儒行》是《礼记》中的第四十一篇,全篇通过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从各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真正的儒者应有的风范。

儒教与道教 读书报告

儒教与道教 读书报告

《儒教与道教》读书报告dos《儒教与道教》是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著作之一,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马克斯•韦伯是如何注重对儒教与道教的社会伦理原则进行深入的分析的,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在欧洲学者对待中国传统社会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精神的一些看法观点。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欧美各国各地区人民、学者了解中国和研究中国社会的重要资料,也就是说,这本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世界对于中国这个泱泱大国的社会文化、伦理的基本态度及理解。

马克斯•韦伯通过《儒教与道教》说要解释的是为什么中国没有成功地发展出像西方那样的理性的资产阶级资本主义。

而在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已经有了结论:中国因为没有经过类似西方的宗教改革,也就是说缺乏一种特殊的宗教理论作为指导,进而无法产生出成形的资产阶级资本主义。

按照译者的话来说,马克斯•韦伯写此书的目的,既不是为了描述中国的经济史,也不是为了反映中国社会的阶级斗争史,而是为了论证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到的论点:西方民族在经过宗教改革以后所形成的新教对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而东方古老民族(中国、印度、伊斯兰国家)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宗教伦理精神对这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他所采用的方法是比较的方法和重点被彻底颠倒过来的“理想型”的方法。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里,韦伯根据他所提出的“理想型”,强调了那些与资本主义精神有着广泛一致性的教义,而忽略了那些与资本主义精神不和谐的因素。

在《儒教与道教》一书里,韦伯却采用了相反的程序,强调了那些阻碍理性的经济活动的精神因素,而贬低了那些似乎是十分符合经济理性的因素。

在西方,新教伦理(精神因素)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物质因素)的发展;而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情况恰恰相反,儒教与道教(精神因素)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物质因素)的发展。

首先,我先来说说对于马克斯•韦伯的《儒教与道教》一书中所用到的研究分析方法,整体上是通过对比的方式去解释中国与西方的社会基础(物质)之间的共性与区别,同时马克斯•韦伯通过纵向上找出中西方之间各自物质基础形成原因及所带来的影响,也通过横向上找出中西方之间各物质基础形成分歧的转折点。

儒教与道教读后感

儒教与道教读后感

《儒教与道教》读后感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想:这一定是关于宗教的,可能是对儒教与宗教进行比较吧。

但是,书的前四章基本上没怎么提到儒教与道教,而且前四章讲的基本就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及经济制度,曾一度让我以为我看错书了。

在阅读儒教与道教的过程中,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词语给我很深的映像,它们在文章中反复出现,即卡里斯马(意指领袖的超人魅力,这种魅力是神赋予的,一旦失去神的眷顾,也就会失去这种能力)、巫术、泛灵论、托勒密王朝。

从第五章开始到第六章,重点讲了儒教。

第七章和第八章讲了儒教与道教、清教的异同点,在这里我感觉很不解,书名是儒教与道教,跟清教怎么又扯上关系了呢?据说德国人的书很难懂,难道他们的思维方式也这么难懂么?人们都说韦伯的这本书是个经典之作,说他是个伟大的外行,单从书名来看,我确实无法想象到韦伯写这本书的目的以及他想要表达些什么,不过看过了书的内容,总算找到了那么一点感觉。

儒教与道教,说到底都是宗教(当然我几乎从来不认为儒教可以算得上是宗教,也不知道世人是怎么界定的),韦伯之所以花大力气研究中国的这两种宗教,其实是通过研究它们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来探讨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的原因。

道教可以说是真正发源于中国的宗教,应该算是本土宗教,它讲究的是通过修身修心以达到羽化成仙的目的,从政估计从来都不是道教所追求的,追求经济利益估计也是被清高的道士们所不齿的行为。

汉初,为了修养生息,统治者遵循无为而治的思想统治百姓,迅速恢复了生产,不得不说道教的思想其实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然而,道教通常也只有在常年战争导致国家经济生活严重受到破坏的时候才会受到统治者的青睐,一旦经济恢复了,道教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这个时候,为了巩固统治,统治者更多地倾向于儒教。

通过科举制选取人才组成一个严格的官僚班子,整个国家机构开始有条不紊地运作起来。

众所周知,儒教的三纲五常、四书五经牢牢地掌控者民众的思想,想要进入统治阶层,必须学习四书五经并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考试,优秀者被选任为朝廷命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儒教与道教》

《儒教与道教》

伍德裕:韦伯宗教社会学思想片析《儒教与道教》读书报告韦伯,是当代西方极具影响力的社会科学家之一,是社会学界的顶级大师之一。

德国特色的大学制度造就了韦伯的博学多才——当然这跟他个人的努力与天赋有很大的关系——他对社会学、宗教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甚至连音乐等艺术科学都极有研究,学术涉猎范围很广。

思想体现在著作上,他的著作自然也就富含多种学科思想的交杂,意涵十分丰富,学术视野开阔。

以前曾读过韦伯的宗教社会学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书不算厚,但对于学术修养尚浅的笔者来说,读韦伯的书是一件苦差事,一本书往往要仔细阅读几遍才能粗窥全意。

这次所看的《儒教与道教》尤觉更难,虽然书中写的大部分都是有关中国的内容,但看起来却似乎有点陌生,韦伯在其书中所描绘的是一幅大不同于我们惯常所见的中国的“历史图像”,这应该是韦伯独特的分析视角所致的吧。

一、韦伯宗教社会学研究概述韦伯的学术成果中很显耀的是他对宗教社会学的研究,他一生致力于考察世界各宗教的经济伦理观,通过比较、分析来寻求世界各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研究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开首,接下来陆续写出《儒教与道教》、《印度教与佛教》、《古代犹太教》及未完成的《伊斯兰教》,这一系列著作构成了韦伯的宗教社会学论集,集中体现了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思想。

韦伯的这一宗教社会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寻西方资本主义产生的宗教伦理根源。

为什么只有在西方才产生了理性的资本主义,是因为西方的科学技术、商业贸易等比较发达吗?那为什么世界其他民族如中国、印度等也曾有过发达的科学技术、有过繁荣的商业贸易等资本主义所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却未能发展出资本主义呢?韦伯独具慧眼,他认为是宗教伦理在当中起着作用。

“各种神秘的和宗教的力量,以及以它们为基础的关于责任的伦理观念,在以往一直都对行为发生着至关重要的和决定性的影响。

”#1# 西方之所以产生资本主义的根源在于西方宗教改革后的基督新教的伦理观,他的论据是新教尤其是卡尔文教的“上帝预选说”,该教义宣扬人是否得到救赎取决于上帝的意志,这意志是预定的而且无从获知,人们只有通过努力工作,克制自己的欲望,以工作上的成就来荣耀上帝,并以取得的财富来证明自己受到上帝的恩宠,是上帝所预定的“选民”。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
儒教与道教感想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多半归因于我对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向往喜爱,对于探索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较大的热情。但其实真正翻开,才感受到自身知识之浅薄,对于宗教了解之浅薄,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知识储备之浅薄。然而我依然固执的选择继续阅读下去并选择本书作为我读后感的素材,因为着实想知道,马克斯韦伯不懂汉语也从未来到过中国,其作为一位享誉全球的社会学大家,又将会如何描绘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制度,分析儒教与道教对于中国的影响,寻求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得到发展的原因呢?读完本书,真正理解的大概还不到四分之一,觉得经典读的太早,深以为憾,所以也只写下了这篇以对本书脉络整理归纳为主而没有多少深刻见解的文章,还望海涵。
之后便进入了本书正题。作者并没有立即讲述儒教或是道教,而是首先详尽的分析了中国的社会制度。《城市君侯与神》中,作者分析了中国的货币制度由于一系列原因并不成熟稳定,16世纪欧洲大量白银涌入,流行镑库本位制,贵重金属占有量猛增,促进了货币经济的发展但也同时加强了传统主义,资本主义现象没有任何明显进步;与此同时人口惊人增长既没有刺激经济形势的发展也没有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刺激而是与静态经济形式相联系。(这一点在《公共负担:徭役国家与捐税国家》一章中也有提到,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诏敕“盛世滋丁,永不加赋”。课税定额化和帝国的安定局面带来了人口的激增,物质生活大大改善,但是中国的精神特点在这一时期却是完全凝滞的,经济领域内虽然有似乎很有利的条件,但却没有出现任何一点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萌芽。)作者提到何以解释这种种情况,是本书的中心课题。之后作者依次分析了中国的城市与行会与西方的不同,在中国城市和行会没有自己的政治和军事权力,城市中没有一种互助式地调节自由工商业的受到承认的法律基础。将中国非人格但有灵性、超尘脱俗的天(神)同近东以人间国王为模特塑造的神明比较,提出天神作为天上秩序之神而不是武神得胜,体现了典型的中国式的信仰转折。再加上不可变动的稳定的礼仪法则与作为农业民族基础的自然法则融为一体,成为统一的“道”。

学习儒教道教的文化心得

学习儒教道教的文化心得

学习儒教、道教的文化心得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儒教指儒家学派。

又称孔教。

中国历史上把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视同宗教,与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

“儒教”一词首先出现于《史记》,其《游侠列传》道:“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

到了汉代末年,儒者蔡邕就正式使用作为名词的儒教:“太尉公承夙绪,世笃儒教,以《欧阳尚书》、《京氏易》诲受四方。

学者自远而至,盖逾三千。

”[1]魏晋时代,“儒教”这个概念逐渐流行开来。

隋唐以后,就成为指称由古代圣帝明王开创和不断改进的、由孔子加以综合创新的、在汉代被国家立为国教的宗教。

《晋书·宣帝纪》:“少有奇节,聪朗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

”《梁书·儒林传序》:“ 魏、晋浮荡,儒教沦歇,风节罔树,抑此之由。

” 唐王维《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王礼尊儒教,天兵小战功。

”唐朝《封氏见闻记》也把儒教单列。

“儒教近而易见,故宗之者众焉。

道意远而难识,故达之者寡焉。

道者,万殊之源也。

儒者,大淳之流也。

三皇以往,道治也。

帝王以来,儒教也。

”[2]孔子以后不久,战国时代早期的思想家墨翟曾称儒教为“道教”[3],因为儒者们奉行着自认为正确的“道”。

汉代末年,一部中国佛教著作《牟子理惑论》中,也称孔子的教为“道教”。

直到晋代,皇帝在征召儒者到朝廷服务的诏书中,仍然称儒教为“道教”。

古代中国人把儒教又叫做“圣教”。

“礼有等差,君臣不杂,爰自近代,圣教渐亏”等人为代表,认为应该更加重视有形可见的行为(有)背后那无形可见的东西(无),并且认为,那背后无形可见的东西,比起有形可见的,更加重要。

他们的意见虽然得到许多人的赞同,却并没有成为儒教国家的思想指导,因为他们讲不出那个“无”是什么,会导致由于理解不同而各行其是。

隋唐时代,礼仪制度的建设达到了高潮。

唐代中期制订的《开元礼》,成为后代礼仪制度的模范,其中对于如何祭天、祭祖,如何祭孔,都做了详细的、具有法典意义的规定。

这样的制度建设本应使国家趋于安定,然而不久即爆发了著名的“安史之乱”,国家从此陷入混乱,唐代政权从此也一蹶不振。

关于《儒释道》心得

关于《儒释道》心得

关于《儒释道》心得《儒释道》心得1儒释道三家之别儒家讲天理、道家讲论道、佛家讲如法儒家讲入世、道家讲出世、佛家讲救世。

儒家讲天命、道家讲自然、佛家讲解脱。

儒家如小学、道家如中学、佛家如大学--宣化上人语。

儒家如粮店、道家如药店、佛家如百货商店--南怀瑾先生语。

儒家求君子、道家求逍遥、佛家求自在。

儒家弃小人、道家弃造作、佛家弃烦恼。

儒家表现于礼、道家表现于真、佛家表现于戒。

儒家执于境、道家执于心、佛家心境双亡。

三家虽别,但共同构成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国学出世与入世在佛家、道家、儒家和现代人的人生观中均有相关相近的地方,但也有区别。

1。

现代人如果常说:用出世的态度或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

这主要是态度方面的,或者说是世界观与人生观。

就是人生在世,确实要很好地处理出世和入出的关系,要用辨证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才能有正确的答案。

入世,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恩怨、、得失、利害、关系、成败、对错等做为行事待人的基本准则。

一个人入世太深,久而久之,当局者迷,陷入繁琐的生活末节之中,把实际利益看得过重,注重现实,囿于成见,难以超脱出来冷静全面的看问题,也就难有什么大的作为。

这时就需要有点出世的精神。

出世,就是尊重生命、尊重客观规律、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人,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态对事。

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对有些东西看得淡一些。

这样才能排除私心杂念,以这种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就会事半功倍。

从另一方面看,一个人生在世上,只是一味地出世,一味地冷眼旁观,一味地看不惯,一味地高高在上,一味地不食人间烟火,而不想去做一点实际的,入世的事情,到头来也是“闲白了少年头”。

这正像自己揪着自己的头发要脱离地球一样。

都说儒家主张入世,佛家,道家主张出世,其实也不尽然。

就拿道家的庄子的思想来说吧,又何尝不是入世呢?唯有能否定,才有大肯定,只有丢掉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才能集中精力于真正有价值的大事。

他的心是冰冷的,因为他的心已是白热化了。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

中央民族大学读书笔记读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中国为何没有发展出资本主义中国江苏苏州独墅湖图书馆一马克斯.韦伯简介马克斯·韦伯(德语:Max Weber,1864-1920),犹太人,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哲学家。

作为享誉全球的古典社会学三大家之一,被众多学者视为现代社会学最重要的奠基者,有资产阶级的卡尔.马克思之称。

在很多社会问题理解上,他和代表工人阶级的卡尔.马克思有着几乎对立的理论观点。

韦伯在宗教文化对经济关联的理论研究上贡献卓越,特别是1904年发表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成为他一生中最负盛名的作品。

正是在这本书中,韦伯提出了资本主义精神,并认为它是西方资本主义壮大的关键因素,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1.诚信为本。

信用好的个人,比较容易借来大笔资金,由于借贷杠杆作用,如果经营得当,会取得超额利润。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也说过,“人无信不立。

”说的是没有信用的人在社会上无法立足,更不用谈财富累积。

2.勤俭节约。

有了勤俭节约,财富才能够积累。

富兰克林指出:要当心,不要把你现在拥有的一切都视为己有,生活中要量入为出。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P34)3.积累财富。

韦伯指出,“在任何一个宗教成分混杂的国家,只要稍稍看一下其职业情况的统计数字,几乎没有什么例外的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状况:工商界领人,资本占有者,近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尤其是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管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新教徒。

他们把赚钱本身当做是一种美德和能力的体现,是一种天职。

正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的,“个人有增加自己资本的责任,而增加资本本身就是目的。

违犯其规范被认为是忘记责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积累财富的天职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根本基础。

韦伯将“资本主义的精神”定义为拥护和追求经济利益的理想。

但这种理想并非只限于西方文化,在中国和印度也都出现过资本主义的萌芽。

仅靠个别的企业家的资本主义精神无法搭建新的社会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只有社会主流拥有共同的资本主义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儒教与道教》---读书报告

《儒教与道教》---读书报告

《儒教与道教》---读书报告马克斯·韦伯是近代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的名字与涂尔干和马克思的名字一起,被奉为社会学的“三大神明”。

德国特色的大学制度造就了韦伯的博学多才,使他具有极其宽广的学术涉猎范围。

他的思想体现在著作上,他的著作自然也就富含多种学科思想的交杂,内涵十分丰富,学术视野开阔。

我这次所选择阅读的《儒教与道教》正是马克斯·韦伯的代表著作之一。

在选择读这本书之前,一个问题曾经使我有些许担心:一位既不懂的中文,也未曾到过中国实地考察过的西方学者如何能够对于中国的古代历史、古代社会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阐述?在阅读的过程中,虽然确实发现了一些对于史实的误读——或许我们可以把原因归咎于韦伯所借鉴的汉学译著中本身所存在的错误或是其研究领域的局限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韦伯站在西方学者的立场、以西方社会学的视角对于中国的观察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极富个性化与见地性;同时,也正是由于韦伯特殊的视野,他的研究也开辟了一块学术上的新高地,成就了《儒教与道教》一书在社会学理论研究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都说韦伯的这本书是个经典之作,说他是个伟大的外行,单从书名来看,我确实无法想象到韦伯写这本书的目的以及他想要表达些什么,不过看过了书的内容,总算找到了那么一点感觉。

儒教与道教,说到底都是宗教(当然我几乎从来不认为儒教可以算得上是宗教,也不知道世人是怎么界定的),韦伯之所以花大力气研究中国的这两种宗教,其实是通过研究它们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来探讨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的原因,进而为他写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所提出的命题作为例证。

道教可以说是真正发源于中国的宗教,应该算是本土宗教,它讲究的是通过修身修心以达到羽化成仙的目的,从政估计从来都不是道教所追求的,追求经济利益估计也是被清高的道士们所不齿的行为。

汉初,为了修养生息,统治者遵循无为而治的思想统治百姓,迅速恢复了生产,不得不说道教的思想其实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篇1《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儒教与道教》是余英时先生研究中国思想史的著作,全书以儒教与道教这两大思想传统为主线,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

全书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儒教”,主要介绍了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儒家思想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道德伦理体系,强调个人修养、家庭伦理和社会责任。

第二章“道教”,主要介绍了道家思想的发展和影响。

从老子到庄子,再到黄老学派,道家思想强调自然、无为、逍遥,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儒教与道教”,主要探讨了儒教与道教之间的互动和影响。

在历史上,儒教与道教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

第四章“现代的困境与展望”,主要探讨了儒教与道教在现代社会的困境和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书的亮点在于作者对儒教与道教思想的理解和阐述,以及对儒教与道教之间互动和影响的深入探讨。

作者认为,儒教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注重家庭伦理和道德规范,而道教则强调自然、无为、逍遥,注重个体自由和精神追求。

这两种思想传统在中国历史上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

同时,作者也指出了儒教与道教在现代社会的困境和挑战,如传统文化的边缘化、现代价值观念的冲击等,但同时也指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如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个体自由与家庭伦理的平衡等。

总体而言,《儒教与道教》是一本很好的中国思想史读物。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篇2《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在这篇*中,我对于《儒教与道教》这本书进行了详细的读书笔记。

该笔记覆盖了该书的主题、主要观点、论证方法、结论以及个人观点等五个方面。

首先,书的主题涵盖了儒教和道教这两大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宗教。

通过对其起源、组织和教义的阐述,该书试图描绘这两大宗教的主要面貌,并对它们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进行探讨。

作者对于该书的主题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即强调儒教和道教在历史和文化上的重要地位。

《儒教与道教》读后感

《儒教与道教》读后感

《儒教与道教》读后感英文回答,After reading about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 have gaine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two major Chinese philosophical and religious traditions. Confucianism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harmony, filial piety, and moral cultivation. The focus is on creat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through ethical behavior and prop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within the family. On the other hand, Taoism promotes a more individualistic approach, focusing on living in harmony with the Tao, or the natural way of the universe. Taoism encourages simplicity, spontaneity, and non-action, and seeks to find balance and harmony within oneself and with the natural world.I found it fascinating how these two traditions, while distinct in their beliefs and practices, have coexisted and influenced each other throughout Chinese history. Confucianism has often been the dominant philosophy in Chinese society, promoting social order and stability,while Taoism has provided a contrasting perspective that values personal spiritual development and a more natural way of living.It is also interesting to note that many people in China practice both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simultaneously, blending the ethical and social teachings of Confucianism with the spiritual and mystical aspects of Taoism. This shows the flexibility and adaptability of these traditions, as well as the complex and diverse religious landscape in China.Overall, studying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has given me a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the rich philosophical and religious heritage of China, and has deepened my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and spiritual beliefs that have shaped Chinese society for centuries.中文回答,通过学习儒教和道教,我对这两个中国主要的哲学和宗教传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篇1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儒教与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要宗教,它们各自有其独特的哲学、道德和信仰体系,并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篇读书笔记将探讨儒教与道教的基本理念、历史发展、现状以及它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基本理念儒教主张“仁爱”、“礼制”和“中庸之道”,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和谐。

其核心思想是“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五常。

儒教注重教育,提倡读书明理,认为通过学习可以提升个人品德和社会秩序。

道教则强调“道”、“气”、“无为”等理念,认为万物皆由道而生,道是世界的本原。

道教主张修身养性,追求长生不老,其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道可道非常”,即道是万物的始源,同时也是宇宙的本质。

二、历史发展儒教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秦汉,完善于两宋。

在秦汉时期,儒教成为官方哲学,奠定了其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在两宋时期,儒教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理学”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和谐。

道教起源于东汉时期,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隋唐。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吸收了儒、释、巫等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和修行方法。

在隋唐时期,道教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现状儒教在中国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哲学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儒教的信仰和实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例如,现代社会中,一些儒者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并将其融入到儒教的哲学思想中。

道教在中国文化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哲学思想和修行方法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道教也开始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

例如,一些道教寺庙成为了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四、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儒教和道教在中国文化中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们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国学经典读书报告

国学经典读书报告

国学经典读书报告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国学经典读书报告李洪建曲阜是圣人之地,在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来到这里之后,受到环境的影响,我读了一些涉及国学方面的书籍,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生活经历,以及一些所见所感,跟大家交流汇报一下,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咱们一般意义上的国学,实际上是指”佛道儒”这三家的学说或思想。

这三家,又以儒家思想影响最为深远,地位最为崇高,有着”以一号百”的影响力,因此有时候我们谈到国学,也专指儒家学说。

今天,我主要向大家简要汇报一下我个人对”佛道儒”这三种思想学说的认识。

先说佛教,佛教最初的典籍非常多,数目很庞大,以《金刚经》最为著名,最能体现佛法的核心价值观。

后来佛教发展到禅宗,讲究”心领神会、以心传心、不立文字”,著述就逐渐少了,佛教倡导”诸法皆空”,就是电视剧里的和尚常挂在嘴边的”四大皆空”.这里有一个故事:当初禅宗五祖弘忍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要求学生每人写一首偈子,然后择优录取。

在他众多的弟子中,名望最高的叫神秀,高到什么程度呢?因为他的存在,其他弟子都自觉自愿的退出了比赛,都弃权了。

因为相处久了,大家都很佩服他,觉得不管是修为还是境界,都跟他差得太远,就都没写。

实际上神秀的压力也很大,他被众人给予了厚望,万一考试”不及格”怎么办?于是他采取了一种含蓄的方式,他没有直接把偈子写到纸上呈交给老师,而是夜里在寺院的墙上题诗一首,就是大家熟知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写完没有署名,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是他写的。

神秀的本意是好的,把身体比做佛教的圣物——菩提树,也是智慧的象征,因为佛祖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参禅悟道,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功果的,把心比做明镜台,要时常反思自省,不要让私心杂念沾染了它们。

结果弘忍大师看了不太满意,当时寺里还有一个刚从广东过来的僧人,还没有被”正式录用”,因为他没有正式剃度,临时安排在厨房里打杂。

他看了之后也是连连摇头,就说怎么看着这首诗里面全是错误呢?佛经里讲,要”不着于物”,而这首诗里的什么树啊,台啊,尘埃啊,全都是物,于是他求人代笔,也在墙上题诗一首,这就是那首著名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诗就体现了佛经上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仅所有的外物是空的,连你自己的身、心也是空的,什么都没有,又怎么会惹上尘埃呢?最终弘忍大师把衣钵传给了这个新来的、还没转正的、正在打杂的而且还不会写字的和尚,他就是被后世称为”禅宗六祖”的慧能,弘忍把他看作”肉身菩萨”,因为《金刚经》上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慧能就达到了这个境界。

儒教铸成了无法现代化的中国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

儒教铸成了无法现代化的中国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

通过阅读传教士和汉学家的文献,马克斯.韦伯对当时的中国社会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在儒教与道教这本书中提出了“儒教无法使中国实现现代化”这一论断。

中国无法实现现代化么?为什么呢?儒教具有很浓的迷信色彩,并不能很好的以理性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那种把对现世的紧张关系,无论在宗教对现世的贬低还是从现世所受到的实际拒绝方面,都减到最低限度理性的伦理,就是儒教”。

从此可见,儒教将理想化的人作为教育当时中国人的标榜,可是它的目标只是为了让中国人摆脱野蛮和无教养的状态。

“正统的儒教中国人,是为了他在此世的命运——为了长寿、为了子嗣、财富,以及在很小的程度上为了祖先的幸福——而祭祀,全然不是为了他在‘彼世’命运的缘故。

”儒教则是以所谓的“罪”来约束人们执行教条式的规范,使得深受封建思想束缚的中国人对无理性的巫术迷信深信不疑。

马克斯.韦伯对中国人的印象是这样的:“无限忍耐和克己复礼,顽固的习惯,麻木不仁,反应迟钝”。

中国人很惧怕未知的和看不到的东西,这种恐惧超出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所以导致了他们对迷信深信不疑,以求能得到心理上的慰藉。

同时,中国人还缺乏彼此间的信任。

儒教崇尚“礼”,使得人们在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受到礼仪的束缚。

“这种礼的思想所作的美学式的冷冰冰的控制,把一切从封建时代流传下来的责任义务,尤其是乐善好施的义务,都变成了僵化的符号仪式。

”礼,并不应体现在固定的模式上,而是体现了一个民族和国家人民的素质。

另一方面,它造成了中国这种宗教造成了人民间人情的淡薄和相互之间的不信赖。

维系人们之间感情的是以鬼神信仰为基础,虔诚的中国人的宗教义务表现为在有机形成的个人关系内部发挥自己的作用。

所以,一切信任,商业关系的产生都是建立在亲戚或亲戚式的个人关系基础上。

这就导致了商业上的尔虞我诈,普遍性的不信任,这自然是是不利于当时的经济发展的。

儒教中关于财富积累的看法一部分是对的,要充分的利用已有的财富来创造更多的价值。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①对于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的研究,不少中国学者从中国没有出现西方的现代资本主义的原因这一角度进行研究。

不可否认,这个问题是贯穿《儒教与道教》始终的一个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在中国的史学界已经有过相当详尽的研究,甚至部分版本的初高中历史教材也会涉及到。

根据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的论述,笔者想探讨的问题是,科举制度全面施行前后,士阶层特征的变化以及其与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关系。

一、内容梳理首先,笔者先对第五、六、八章的内容在个人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梳理。

第五章的标题是《士阶层》,韦伯系统地阐述了士阶层的产生、发展的全过程以及与儒教的关系;第六章标题为《儒教的处世之法》,主要介绍了儒教的特征以及与西方对比的不足;第八章标题为《儒教与清教》,把儒教与清教进行对比,突出儒教与现世的紧张性较弱,最后落脚到儒教对于资本主义发展起阻碍作用。

二、士阶层、儒教与科举制度的关系根据笔者对第五章的梳理与个人理解,士阶层、儒教与科举制度的关系大致可以用下图展示。

图 1 士阶层、儒教与科举制度的关系①文中出现的页码均为《儒教与道教》,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社有限公司出版,悦文译,2010年版。

(一)儒教由士阶层创造首先,中国的士阶层早已有之,甚至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周游列国的候补官员,一般都是只受过初级文学教育的人”(P156),这类官员可以被视为中国士阶层的雏形。

在韦伯看来,中国的士阶层是卡里斯马的化身,但是特殊之处在于,中国的士阶层的威望来源并非是神的意志(卡里斯马式的权威),而是“他们认识文字和拥有文学知识的结果”(P159),换句话来说,是一种世俗化的特质。

而这一世俗化的要求,“认识文字和拥有文学知识的”(P159)为儒教的产生奠定了文化基础。

甚至可以大致认为,儒教的教义或者所倡导的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是士阶层精神的体现。

其次,儒教的产生是有着深刻的阶层基础,也就是士阶层。

由于国家统一,旧的选官制度不适应统一的国家,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种正统和统一的教义来完善新的选官制度,儒教随之应运而生。

《儒教与道教》

《儒教与道教》

<儒教与道教》读书有感近期上思道修实践课,我选读了马克思·韦伯的不朽名著《儒教与道教》,虽然我在读本书之前,单单从书名的角度出发的话,感觉整本书是以儒教与道教为中心的,其实这是个误区,在整本书当中的前四章根本就没有出现儒教与道教的影子,只是在全书的后半部分在出现了儒教与道教的讨论,在本书的出版说明当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是这么说的,“儒教与道教只是中国宗教的标志,韦伯真正关心的是中国的宗教为什么没有倾资本主义的经济伦理。

这正是韦伯在思考了清教伦理促进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之后的对东方文明没有孕育资本主义的一种反思,最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证明他在《清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当中的观点。

本书的主题:第一,韦伯的主要目的是在证明:中国之所以没能成功地发展出理性的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一种特殊宗教伦理作为不可或缺的鼓舞力量。

第二,此一研究的目的在于支持他的主要论点——由于欧洲展现出其特有的禁欲新伦理以作为精神的动力,因此能发展处理性的资产阶级资本主义。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精神无疑是一种贪婪掠夺式的海盗冒险精神,“一旦有适当的利益,资本就胆大起来。

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它就敢践踏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在韦伯眼里,马克思所形容的或许正是非理性的资本主义精神,因为在这种情形下,求利欲足以毁灭任何理性的经营方法,不但没有可能发展资本主义,甚至会毁灭它,使资本主义窒息在人们的贪欲中。

接下来我们可以从韦伯的《儒教与道教》中,看他是如何在另一种文化中,以反向论证的方式来说明为何理性化在中国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是哪些因素制约并阻碍了资本主义精神在中国的产生。

如果说儒教对世上的万物采取一种随和态度的话,那么清教伦理则与世界处在一种强烈而严峻的紧张状态中。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在《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的开头,韦伯明确提出了一个他毕生关切的根本问题:“一个现代欧洲文化世界的儿子,在处理普遍历史问题时,总不免会合乎情理地问:究竟哪些情势一起作用,导致了那些在西方,并且仅仅在西方这里,才出现的文化现象——而这些现象,至少我们通常都以为,它们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效力?”整本论文集中他都致力于思考这些问题,为什么仅仅在西方才出现了这些特有的文化现象,而其他国家在某段历史时期甚至也具备过相同的经济文化环境,但只有在西方,某些最为特殊的现象才慢慢在历史中明晰,并最终发展出来,使世界各国都开始反思自己的历史。

在《儒教与道教》一书中,韦伯实际上是在回应他在论文集中另一本影响广泛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所提出的观点,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有它特有的内在的规律性,并且有它所根植的文化、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土壤。

与《新教伦理》一书相适应,韦伯整本书所论证的便是,为什么资本主义精神没有在中国发展起来?韦伯在指出了中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上与西方的不同后,将西方的清教与中国的儒教和道教作对比,提出了最重要的,即在宗教伦理精神上最根本的差异。

而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宗教伦理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事实上已经体现了一种理性化的价值观,韦伯在《新教伦理》中说道:“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以及现代文化的一个根本要素,即以天职思想为基础的合理行为,产生于基督教禁欲主义。

”在韦伯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对支配类型的研究占有重要地位,而在韦伯看来,最合理,最符合文明发展进程的支配类型应当是依靠目的合理性或价值合理性为目标制定出来的法律建立的法理型支配。

也就是说,理性化在这一支配类型中表现的最为突出。

与马克思所阐释的资本主义精神所不同,韦伯将资本主义精神分为非理性和理性两种。

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精神若没有最终走上理性化的道在马克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精神无疑是一种贪婪掠夺式的海盗冒险精神,“一旦有适当的利益,资本就胆大起来。

道教读书报告

道教读书报告

许地山《道教史》读书报告(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13级历史学基地班焦泽正)“道”文化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文化,其历史上可追朔到黄帝时期。

但普遍公认的“道”文化的开创者是春秋时期的老子。

小的时候,听到的一些神鬼故事原来多是道教中的人物。

我选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许地山撰的《道教史》。

许地山先生是现代作家、学者,在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等方面有杰出的成就。

原以为这种较早的著述会好读一点,没想到并不好读,书中主要引述各种原典来叙述“道家及预备道教的种种法术”。

许地山先生用“三品说”解释道文化其实可分为道家和道教。

其中上品之老庄思想,即所谓道家,甚至可以与佛教思想底一部分互相融洽。

中品底神仙与下品张陵即所谓道教,在崇拜和信仰方面,与佛教发生不断的冲突。

而在时间上道家的起源是先秦时期,道教的起源教于东汉后期,将先秦时期的“神仙饵服”“符象禁厌”糅合一道成立了“天师教”,实际创立者,是张道陵。

在这,道文化分成了两部分:以老庄为主的思想流派和以张道陵开创的宗教。

同样的还列举了梁阮孝绪分的方内道与方外道;宋马瑞临五品分类为清静、炼养、服食、符家及经典科教五说;以及道士内部的正真教、反俗教、训世教分法。

从书中可以看出,许先生也是比较赞同“三品说”的。

在道教前史中许先生先是首先介绍道的意义,得出道让人们“顺应”。

老子是第一个被提到的道家先贤。

在这里很有意思的是对老子生平的考究,有从《道德经》、《庄子》、《吕氏春秋》等先秦著作考究上考究。

也有以《史记》上记载的老子后世子推算老子生活的年代。

怀疑的对象有老莱子和太史儋,但都证明不是。

而且,很有可能“道家”的出现是比儒家要晚,道家思想是后起的,所以“道家”这名辞比起“墨者”、“儒家’等也可以说时代稍后。

在先秦底文籍里有以孔对墨称‘巩墨”,或称‘瑞墨”,但没有称‘儒道”。

同时还以《道德经》一书分析其内容以及老子的思想。

得出从现存《老子》看来,多以说明治天下与处世底法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起西方式的资本主义
——《儒教与道教》读后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孙阳阳
一、作者简介
马克斯•韦伯(1864-1920年),是德国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与卡尔•马克思、埃米尔•涂尔干被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

他在社会学、管理学、历史学、文化研究等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在宗教社会学方面著述甚丰,其代表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和《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

其中本次探讨的《儒教与道教》就是《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一部分,该系列还包括《印度宗教:印度教和佛教的社会学》《古代犹太教》。

二、本书结构及主要内容
该书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在该书中韦伯分析了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即其社会学基础。

韦伯将其社会学基础分成四部分,内容四章。

A:城市君侯与神B:封建俸禄国家C:行政管理与农业制度D:自治、法律与资本主义。

第二部分重点研究了建立在这种社会结构基础上之上的中国正统文化——儒教伦理,该部分包括五、六两章,士等级和儒教的处世之道。

第三部分他考察了被视为异端的道教,也就是第七章正统与异端(道教)。

第四部分,即第八章儒教与清教,通过对比儒教伦理和清教伦理对资本主义产生所带来的影响,得出一个结论:儒教伦理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第一部分中,韦伯分析了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社会学基础, 这就是:没有发达的货币经济和独立的城市,没有发达的法律制度,宗族包揽民间一切事物,中央政府集各种权力于一身。

韦伯特别强调中央集权制的危害,他指出:“就象争夺市场的竞争迫使私人企业合理化一样,争夺政治权力的竞争则迫使古代西方和中国战国时期的国家经济和经济政策合理化。

在私有经济中,集中化只会削弱合理的计算,而这正是资本主义的灵魂;各国之间的权力竞争没有了,行政管理、封政经济和经济政策的合理化也就没有了。

战国竞争中存在的动力,后来在这个拥有广大领土的国家中不复存在。

”(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P114)即秦始皇统一中国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阻碍了资本主义的产生。

在第二部分中,韦伯分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儒家伦理。

他先分析了儒家伦理的体现者——士。

“整整两千年以来, 中国的统治阶层始终是士, 尽管这种统治时而中断并常常处于剧烈的斗争之中, 但这个阶层总是重新上台并不断壮大。

”士的特点是谋官参政。

早在战国时期,士就以流浪学者的身份周游列国,充当诸侯的幕僚。

他们享受免除杂役、免受体罚的特权并按等第领取奉禄。

在社会伦理方面,士的典范是“君子”。

君子的德性体现着“仁”。

在经济方面,士是外行,只有朦胧的小康世界的幻想,拿不出任何明确的经济政策。

在政治方面, 士历来维护正统的世袭统治和大一统的江山社稷。

韦伯还分析了儒教的处世之道,他认为儒教并不是宗教,它的基本特点是入世。

“正统的信儒教的中国人(不同于佛教徒),为自己此岸的命运而祈祷多福、多寿、多男子,也稍微为先人的安康祈祷,但绝不为自
己的彼岸命运析祷……说到任何彼岸的希望,总是用一种绝对不可知的和根本杏定的语气。

”儒教中没有来世说、救世说,没有对超验的命运和价值的追求,还缺少自然法,思想和形式的法律逻辑。

儒教认为只要人人恪守内在的和谐的秩序,就能达到长治久安。

儒教维护传统,而传统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羁绊。

在第三部分中, 韦伯分析了作为异端的道教, 试图寻找它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亲合性, 结果很失望。

道教的神秘色彩太重、否定倾向太强, 不可能引导出理性的生活方式。

第四部分中, 韦伯对儒教的理性主义和清教的理性主义进行了比较, 目的在于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近代资本主义仅仅产生于西方国家。

韦泊认为, 儒家理性主义与清教理性主义的主要区别是:儒教讲忠孝,清教讲博爱;儒士为知己者用, 清教徒为上帝尽义务;儒教无原罪思想, 清教有原罪思想;儒士修身养性以受人尊重, 清教徒改造自己以赎罪;儒士之间无信任感, 清教徒相互信任, 有利于开展商业信贷活动;儒士词藻华丽, 清教徒语言质朴, 有利于信息交流;儒士是儒家经典培养成的一批高级书呆子, 无经世致用之才, 清教徒在圣经中的法律知识和经营思想的熏陶下, 把自然科学知识看成是在职业劳动中能合理地把握世界和控制自己的手段。

两种伦理最尖锐的对立表现在它们的中心概念“礼”和“使命”上:儒教教人理性地适应世界, 清教则教人理性地把握和改造世界。

清教徒有一种狂热地改造世界的史命感和禁欲精神, 这种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必不可少的文化素质, 恰恰是矜持高雅的儒士们所不具备的。

儒士们没有使命感, 不认为自己欠了遥远的上帝什么债, 用不着禁欲, 也不可能勒奋地劳动,拼命地积累。

韦伯的结论是:在中国社会的“社会学基础”上,儒家伦理同资本主义精神之间没有亲和性, 这是中国没有发展起现代西方式的资本主义的原因之一。

“可见这两种‘理性主义’的根本区别:儒教理性主义意味着理性的适应世界;清教理性主义则意味着理性的把握世界。

清教徒和儒家都‘恬淡’,但是,清教徒的‘恬淡’建立在一种强烈的激情的基础之上,正是这种儒家根本没有的激情鼓舞了西方的修士。

在他们身上,西方禁欲的拒世态度与另一面——把握世界的要求——不可分割的结合起来。

……没有什么比‘天职’思想更同儒教的高尚理想相抵悟的了。


三、评价及启示
1、韦伯用的是纵向历史综合分析和横向文化比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这比单纯从经济角度研究历史更为全面、客观, 更富有立体感。

韦伯的结论中有不容忽视的正确成分,他所分析的诸多因素, 如中央集权制,宗法封建势力,落后的法律,传统的官僚制度,的确都是阻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他基于广泛的宗教、政治和经济研究所提出的“韦伯命题”对我们思考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2、关于价值无涉,是韦伯倡导的一种社会科学方法研究的准则,要求研究人员在进行研究时,不能带任何的价值取向,学术研究只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不解决“应当是什么”的问题。

韦伯在其导论《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一开篇便写道,“这里所说的‘世界宗教’,用完全价值无涉的方式来理解,就是最能把为数极多的信徒
吸引到自己周围的那5种宗教的或受宗教制约的生活准则系统:儒教的、印度教的、佛教的、基督教的、伊斯兰教的伦理。

此外,还要加上第6种需要一并研究的宗教,即犹太教。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能够深深地感受到,韦伯是一个西方中心论者。

3、关于宗教的经济伦理,并非仅仅是作为一种认识手段的神学大纲式的伦理理论,而是扎根于各种宗教的心理与实际联系中的行动的实际动力。

韦伯指出,表面上相似的经济组织形式与一种极不相同的经济伦理结合起来,就会按照各自的特点产生出极不相同的历史作用。

从来没有一种经济伦理取决于宗教,相对于一切由宗教的或别的“内在”因素所决定的人对世界的看法来说,经济伦理显然有一种在最高程度上由经济地理的与历史的现实决定的纯属固有规律性的标准。

诚然,生活方式的宗教规律也是经济伦理的诸因子之一——请注意:仅仅是之一。

(参见导论P2)因此本书的解释仅仅是一种尝试,目的在于一一剖析那些对有关的宗教的实际伦理影响最大并形成了这门宗教独特的性质的社会阶层生活方式的定向因素。

由此可见,韦伯并不是一个文化决定论者。

在本书的结尾,韦伯这样写道,“心态——在这种场合即:对世界的基本态度——的基本特征,在其发展过程中,无疑受到政治和经济命运的影响,但是,根据那些可以算作其固有规律性的作用,这些心态也积极参与了阻碍,很难说不是这样。


四、可探讨的问题(一些疑问)
首先,韦伯的判定是否有充分事理?或者说,他是否有足够的理由证明儒教伦理由于诸因素的缺乏而无法开出现代伦理精神——如果我们可以将其“资本主义精神”理解为现代伦理的一种象征性表达的话?
第二,儒家伦理、思想的未来在哪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