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徽州文化的三种文化空间

合集下载

徽州古建筑艺术与传统文化内涵

徽州古建筑艺术与传统文化内涵

93建筑装潢古徽州是指今天的皖南黄山一带,涵括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等六邑。

历史上的徽州从南宋到明初,社会经济文化逐渐繁荣,皖南一带读书风气日盛,名臣学士辈出,“一门四进士,父子两翰林”的情况并不罕见。

到明代中叶,徽商崛起,徽州成为全国经商人数最多、最活跃的地方。

明嘉靖以后,徽人中多有徽州古建筑艺术与传统文化内涵文/段泽民徽州的牌坊、古民居、祠堂建筑闻名遐迩,被誉为徽州古建筑艺术“三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较深的文化内涵。

古徽州又是程朱理学的发源地,享有“礼仪之邦”之美誉,封建礼教对徽州社会影响深远。

“以商入文,以文入仕,以仕保商”,达到官商一体者。

徽商一旦发迹,衣锦还乡,便会大兴土木,树牌坊、修民宅、建祠堂,以壮大其宗派势力。

徽商中有热衷于开学堂,兴书院、重教育的,也就造就了礼仪之风。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徽州古建筑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独具民族特色,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徽派建筑艺术。

一、牌坊牌坊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其历史源远流长。

牌坊在春秋中叶就已经存在了,《诗经·陈风·衡门》曰:“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到了唐代,坊是居民居住区的基本单位,“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坊门,以便通行,老百姓称之为牌坊。

牌坊的建立,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个文化符号,是封建社会最高的荣誉象征,用来标榜功德,宣扬封建礼数。

当然,也有用来标明地名的。

现存的徽州古牌坊多建于宫苑、陵墓、祠堂、衙署和街道路口等地方。

从建筑材质分有石头牌坊、木质牌坊和砖质牌坊。

从形制分有两柱单间坊、四柱三间坊和八柱方形坊,也有构造简朴、低小的双孝节坊,还有集里坊、门坊和功名坊三位一体的贞白里坊等等。

从内容分则有标志坊,门坊、里坊之类,有功名坊、功德坊,有节烈坊。

另外还有义字坊、百寿坊、墓道坊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位于歙县城内解放街和打箍井街十字路口上的许国石坊,四坊架连,八脚并94建筑装潢立,高大宏伟,是举世无双的杰作。

徽州建筑文化

徽州建筑文化

1:徽州建筑外观的显性特征: 徽州建筑多朝向东南,以利于纳阳采光,但无固定模式,主要根据具体环境灵活变通,以天井、马头墙、斗拱、三雕等部件构成有机统一的外部造型。

徽州马头墙高低错落,起伏跌宕,有“五岳朝天”之称,墙顶线条流畅,手法简练,形式多样,韵律感很强,与周边环境、天际线等和谐相融。

粉墙黛瓦,黑白素雅,是徽州建筑的主色调,大面积的白色粉墙可以充分反射阳光,底层无窗、楼上小窗以增强安全感,宽街窄巷、明暗对比,有良好的光影效果,“遥望粉墙矗矗,鸳瓦鳞鳞,棹楔峥嵘,鸱吻耸拔,宛如城郭”(程庭《春帆记程》)。

坚实而装饰华美的对外门楼,又是身分和文化的象征.2 :徽州传统民居天井的功能:徽州建筑平面结构布局,以天井为中心巧妙经营,与厅堂、房廊结合可拓展室内实用空间,构成合院,多个天井相连则可组成多进建筑群。

天井功能众多,可提供通风、采光、纳阳、室内劳作、休闲等等功用,内天井还可以创造一个室内明亮的庭院,成为家庭生活的美化中心,充分体现空间处理的智慧。

这种庭院式内天井使徽州传统民居表现了更为生动的光线效果,来自天井的天然光线有利于感受外部天象变化,自然光的清晰感有助于展示室内装修的细部和家具陈设,天井中布置盆景、片石假山、太平池(缸)则为居室增加了景致、生机与美感3 :徽州建筑的文化蕴涵其四,文化审美特征徽州建筑文化内涵丰富,有儒雅风度。

徽州建筑品类繁多、型态各异,如民居、宗祠、牌坊、寺塔、碑亭、园林等,尽得风流,却体现了徽人共同的人文氛围、生活理念和心理渴求,温柔敦厚、古朴雅致。

徽人聚族而居,尊崇孔孟之道,笃信程朱理学,彰显儒雅伦理之风。

其祠堂体现辈份长幼,牌坊旌表忠孝节义,住宅讲究四水归堂,这些建筑物造型各异,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呼应,血脉相连,无不整合于有序的儒雅特色的系统中。

其祠堂反映崇宗敬祖、和睦团结、光宗耀祖的观念,如歙县呈坎村明代万历年间所建罗东舒祠,后进宝纶阁中珍藏着历代皇帝赐予呈坎罗氏宗族的诰命、诏书,目的是使“诸宗人因谒庙而思祖功”(明罗应鹤《东舒公祠堂记》)。

徽州文化的地域特色与历史价值

徽州文化的地域特色与历史价值

徽州文化的地域特色与历史价值徽州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诞生于安徽省徽州地区,历史悠久,深厚独特。

徽州文化的地域特色和历史价值是不可忽视的,本文将探讨其主要特点和价值。

一、地域特色1.地理环境徽州地区地处黄山山脉下游,是安徽南部的重要地理位置。

这里山清水秀,自然风光壮观,这种山谷之间相对透明的地理特征,就演化成了徽州人喜欢用半透明的白月光和一系列浅色调相结合的建筑。

2.坊巷构成徽州古城的布局是一种独特的坊巷格局。

每个坊巷都是一个由明堂(或文庙)为核心组建的“街坊”,坊巷之间通衢有序,相对独立,起到了组织社会、组织人们生活和传承文化的作用。

每个坊巷不仅有自己的文庙,而且每个坊巷都有自己的明堂。

3.民居建筑徽派建筑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中的一种独立风格,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遗产之一。

其主要特点是小巧玲珑,色泽明亮,造型独特,融汇了民族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

二、历史价值1.历史意义徽州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

众所周知,徽州曾是中原和皖南两大文化的交汇处,在唐、宋、元、明、清等时期都曾是文化艺术的繁荣时期。

这里不仅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还有大量历史文化遗产和艺术珍品,如长曲瓶、磨莲花碗、徽派漆器、徽州牌坊等。

2.文化价值徽州文化不仅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而且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从徽州的建筑、书法、绘画、工艺、音乐、舞蹈、戏剧等多个方面来看,徽州文化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这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旅游价值徽州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徽州的历史文化古迹众多,如徽州古城、黟县宏村、西递等,这里不仅有独特的自然风景,而且还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化,这样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都为这里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总之,徽州文化的地域特色和历史价值非常明显,它代表了中国千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徽州文化的价值

徽州文化的价值

人与地理环境之间存
在着一种必然联系。如 “水土不服” 与“一方
水土养一方人” 、“苏
杭出美女”。因此才出 现了中国古代的风水学
说。
中国风水学主要是配合建筑和住宅,为建筑住宅服务的。
古代建筑受风水影响最大的就是追求一个适宜的大地气场,即对人的 生长发育最为有利的外部环境(山清水秀、风调雨顺)。因为有山便有 “骨“,有水便能“活” 。山水相匹,相得益彰。所以,几乎所有风水 环境均讲究山水相配,并按照一定的风水空间结构进行组合。
徽商,“执中国商界之牛耳”,以其数百年的经营活动, 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并在一个小小的地方创造了内涵 丰富独特的徽州文化。当徽商成为历史,徽州文化却一直留
存到今天……
人文徽州· 风水与养生
地球上最神秘最美的地方皆是存在于地球北纬30°的范围之内
喜马拉雅山
埃及金字塔
美国作家詹姆士· 伯斯:《神秘的北纬30度》
千古迷窟
比萨斜塔
雅鲁藏布大峡谷
风水是调节人和 周围环境的气场,使 之达到祥和协调的一 种方术。现代科学已 经接纳了风水的观念, 认为风水的终极目标 就是”藏风聚气“— —使人身心康泰的最 佳生态生理环境。
历史上的徽州素有崇尚风水的习俗
曾被朱熹称为“徽州第一村” 的呈坎,则是按照“易经”里的 “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 一”学说布局的,依山傍水,形成 二圳五街九十九巷,宛如一幅玄妙 的八卦图。现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 文物21处,被誉为 “国宝之乡” 。
富可敌国,家产号称占据清朝半壁江山 ——清政府一年财政收入八千万两白银,胡雪岩四千万两白银。
协助左宗棠收复新疆得到慈禧太后钦赐匾额、黄马褂,二品红顶戴
他的经商理念归纳 为“徽商四德”,就是 货真、价实、热诚、守

徽商及徽州文化的内涵及历史渊源

徽商及徽州文化的内涵及历史渊源

徽商及徽州文化的内涵及历史渊源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敦煌学、藏学、徽学)之一。

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不等同于安徽文化(安徽文化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三个文化圈组成)。

徽州位于皖南山区,黄山雄奇甲天下,白岳旖旎称神州。

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思想伟人,学术巨子,灿若群星;新安文化,徽州艺术,万紫千红。

勤劳的徽州人民在这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引领风骚千余年。

提到徽州文化,人们总以博大精深相称。

所谓博大,指其取得的辉煌成就,几乎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在思想哲学、道德伦理、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文化典籍、科技工艺等各个领域都有上乘表现,且自成体系;所谓精深,乃言徽州文化的水平并不是一般性的,其所展现的高深的思想造诣、精湛的艺术水准与丰厚的文化内涵,既显示了地域特色,同时也是那个时代最高水平的一个代表。

它集中地体现了当时文化发展主流的诸多方面,异彩纷呈,贡献巨大。

那么,如此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它的历史发展轨迹又是怎样的呢?❖徽州历史沿革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又名新安,下辖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统称“一府六县”。

由今黄山市及婺源县(现属江西上饶)、绩溪县(现属安徽宣城)组成。

徽州脱胎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所置的歙州。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府治所在为歙县,历宋元明清四代。

1934年由于蒋介石的军事需要,婺源被划入江西,后因婺源民众发起返徽运动及同乡胡适等人奔走努力,迫于民意,抗战胜利后划回徽州地区。

但由于军管问题,1949年婺源又被划入江西省,延续至今,此为徽州历史上的两次婺源隶赣事件。

1987年,为响应中央打好黄山牌以发展旅游业,绩溪县与太平县交换被划入宣城,徽州地区改名黄山市。

广告山河图志全网公测,速抽VIP徽州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镇。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因江南省过大,为维持中央统治,顺治将江南省拆分为“江南右”与“江南左”。

徽文化介绍

徽文化介绍

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成熟 的古建筑流派之一,徽派建筑是一种极 具个性特征的文化现象,在其形成过程 中,受到神奇秀丽的黄山、白岳和新安 江、太平湖的山山水水之间所独具的地 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显示出鲜明 的地域性特色,在造型、功能、装饰、 结构诸多方面自成一格。
西递——桃花源里人家 古村落: 宏村——中国画里乡村 古建三绝: 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 砖雕、石雕、木雕
徽文化在世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三大显文化中, 徽文化与藏文化,敦煌文化一起共同牵引着中国地域 文化的前行。徽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新安理学
徽派建筑
徽商 徽剧 徽菜 徽州茶道 徽州方言
新安医学
新安画派 新派版画 徽派版画 徽派篆刻
徽州教育
徽菜简介
南宋年间发端于歙县,是全国八大菜系之一,菜 系的形成是经济、文化发达的结果。徽菜重(讲究)油、 重色、重火功,而且选料精良,制作考究,尤其注重 原料的产地、季节、鲜度、部位、品种等,擅长炒、 炸、烧、炖、溜、焖、,加上火腿佐味,冰糖提鲜, 料酒除腥引香,使徽菜的风味更加鲜明。 名菜有:火腿炖甲鱼、红烧果子狸、清蒸石鸡、虎 皮毛豆腐、凤炖牡丹、红烧划水、香菇盒等。一九四 九年以前,烹调之乡的绩溪县,到外地开饭店有222家, 如上海的大中国、大中华、大富贵,武汉的大中华等 皆是。
徽州文化教育
明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代徽州府进士人数名列 全国第二 明代徽州56万人口,书院多达 54所 清康熙年间统计,徽州六县设 社学462所 《四库全书》收编徽人著作197 种
黄山两日研学课程
第一天 ◆指定地点出发,开启愉快研学之旅 (时间:07:00—10:30) 带着课本游徽州,车辆行驶过程中,了解徽州的历史变迁,徽文化的基本概念等。 ◆到达省级研学基地:华景研学黄山基地 (时间:10:00—11:15) ◆内务整理,营地进驻 (时间:10:00—11:00) 熟悉住宿环境,按照已经安排好的床铺入住学生营地,按照辅导员的要求,自己动手整理被褥, 打扫床铺,锻炼孩子的动手实践和自理自立能力。 ◆午餐、午休 (时间:11:00—13:30) 辅导员讲解自己学员每天的行程,讲述入住营地的注意事项和各项规定。 ◆生态之旅:黄山芙蓉谷生态保护区 (时间:13:30—15:30) 实际考察黄山芙蓉谷基地,群峰嵯峨,原始森林茂密,生态多样性保护极好,让同学们寄情山 水之余,可以学习基本的生态知识,提升生态保护的意识。基地内,各类型的生态表演也让同 学们兴趣盎然,了解各种少数民族的风俗表演。 ◆民俗体验:轩辕车会 (时间:15:30—17:00) 学习古徽州的传统民俗——轩辕车会,祭奠轩辕黄帝,通过课堂是和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让学 生学习诸如①"平滚车"、②"夹篱笆阵"、③"飘反车"④、"发绕车"⑤、"拍绕车"⑥、"螺旋车"等 表演,体验独特的民俗风情。 ◆晚餐 (时间:17:00—18:00) ◆特色活动——联欢晚会 (时间:18:00—20:00) 晚上提供晚会场地,同学们欢快的跳舞、唱歌、游戏;更有少数民俗演员参与其中,让学生惊 喜连连。 ◆就寝 (时间:19:30—21:00) 洗漱、洗涤自己的贴身衣物等。洗漱后,与伙伴们一起酣然入睡。可别忘了写下你的一天研学 旅行的日记哦!

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

无声视频
1891-1962
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 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也是微云, 也是微云过后月光明。 只不见去年得游伴, 也没有当日的心情。
不愿勾起相思, 不敢出门看月。 偏偏月进窗来, 害我相思一夜。
• • • • • •
新安理学 新安医学 新安画派 徽派版画 徽派篆刻 徽州教育
• • • • • •
徽州古民居
著名的古民居村落有西递、宏村、唐 模、南屏、呈坎、昌溪等。
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 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 在装饰方面采用徽派三雕,青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 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使建筑精美如诗。
粉墙黛瓦
在空间结构 和利用上,造型 丰富,讲究韵律 美,以马头墙、 小青瓦最有特色; 在建筑雕刻艺术 的综合运用上, 融石雕、木雕、 砖雕为一体,显 得富丽堂皇。
徽派建筑还包括桥、亭、廊、塔、照 壁等单体形态
呈 坎 环 秀 桥
位于江村村口
唐 模 水 口
水口是指一方水之总出口处。在崇尚以风水理论指导村落选址的布局、
枕高岗面流水的古徽州地区,水口的设计很自然地就成为古村落营建中的 重要的一环。
呈坎宝纶阁
照壁-----是中国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 亦称“影壁”或“屏风墙”。
长空独有天边月,
为我勾留伴晓寒。
民居、祠堂、牌坊
徽派建筑特色
徽派建筑风格
—— 青砖小瓦马头墙, 灌 木回廊绣阁藏。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 之一,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 现在民居、祠庙、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 物中。它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 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 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 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 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尤 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 “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 视和叹服。

黄山市博物馆:深入了解徽州文化

黄山市博物馆:深入了解徽州文化

黄山市博物馆:深入了解徽州文化黄山市博物馆是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的一座重要文化场所,它不仅是黄山市的文化标志,也是了解徽州文化的重要窗口。

对于喜爱历史文化的人们来说,黄山市博物馆绝对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

徽州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瑰宝之一。

而作为徽州文化的代表,黄山市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一直致力于展示和研究徽州文化的丰富内涵,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徽州文化的平台。

黄山市博物馆的馆藏丰富多样,涵盖了徽州地区的历史、艺术、手工艺以及民俗文化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徽派建筑、徽派家具以及徽派绘画等,这些都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黄山市博物馆的展览区,我们可以欣赏到许多精美的徽派建筑模型,这些模型都是按照古代徽州建筑风格制作而成的。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工艺而闻名,它注重对天地人和谐的体现,建筑结构严谨而坚固,同时又充满了艺术的气息。

通过这些徽派建筑模型的展示,观众可以亲身感受到徽州建筑的魅力,并更好地理解徽州文化对建筑的独特贡献。

除了建筑模型,黄山市博物馆还收藏了大量的徽派家具。

这些家具既展示了徽派工匠的精湛技艺,同时又展示了徽州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追求。

徽派家具以其精巧的雕刻和讲究的选材而闻名,它们常常被用于徽派富商大贾的豪宅之中,成为徽州文化的象征。

在黄山市博物馆的家具展区,观众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徽派家具,从宏伟的床榻到精致的餐桌,都展现了徽派家具的独特魅力。

此外,黄山市博物馆还展示了许多珍贵的徽派绘画作品。

徽派绘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意境而受到广泛赞赏。

徽派绘画注重写意,强调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表达,追求雅致和平和的艺术境界。

在博物馆的绘画展区,观众可以欣赏到徽派绘画的瑰丽之美,领略到徽州文化对绘画艺术的独特贡献。

除了展览区的馆藏展示,黄山市博物馆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向公众普及徽州文化的知识和魅力。

其中包括讲座、演讲、研讨会以及文化交流活动等,这些活动旨在推广徽州文化,并吸引更多的人们了解和重视徽州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