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的内科治疗

合集下载

老年人脑溢血最好的治疗方法

老年人脑溢血最好的治疗方法

老年人脑溢血最好的治疗方法内科治疗:患者出血量不多,神经功能损害较轻,或者患者一般情况较差不能奶手术治疗的患者可选择内科保守治疗。

内科治疗的原则在于: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调整血压;防止再出血;减轻血肿造成的继发性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

1.一般治疗:安静休息,一般卧床休息2~4周。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根后坠,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有意识障碍、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患者应予以吸氧。

危重患者应予以心电监测,进行体温、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2.控制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会反射性升高,而过高的血压则会更加引起出血增加,而过低的血压又会影响到健康脑组织的血供,所以对于脑出血患者,应该选用较为有效的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发病之前的基础血压水平。

3. 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颅内压的升高可引起患者较为明显的症状如恶心、呕吐等,严重的还会引起脑疝导致生命危险。

所以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是脑出血治疗的总要措施,发病早期可用甘露醇脱水,并辅助以呋塞米进行脱水,同时注意监测患者肾功能,注意复查血电解质情况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4.预防并发症: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及降低胃酸分泌的药物防止肺部感染及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早期可行胃肠减压一来可观察是否存在应激性溃疡,二来可减轻患者胃肠道麻痹引起的腹胀,避免胃内容物因呕吐而发生吸入性肺炎。

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最终目的是清除血肿,减轻脑组织受压,尽最大努力保证神经功能,减少或防止脑出血后一系列继发性病理变化。

1.手术适应症:目前认为,患者无意识障碍时多无需手术;有明显意识障碍、脑疝尚不明是,外科治疗明显优于内科;深昏迷患者、双瞳扩大、生命体征趋于衰竭者,内外科治疗方法均不理想。

目前手术适应症主要参考一下几点考虑:大脑出血量大于30ml,小脑出血量大于10ml;患者出血后意识障碍情况,I级一般不需手术,V级病情出于晚期也无法手术,II级~IV级需要手术治疗,II级患者若一般情况可,也可首选内科保守治疗,根据病情变化再决定,IV级患者若出血时间短出血量大,进展快,脑疝形成时间长,则无法手术;另外,位置较为表浅的出血一般多可手术,而较为深在出血如脑干局部出血,若无意识障碍,可保守治疗。

脑出血的内科治疗

脑出血的内科治疗

定义
一般指原发性脑出血,有高血压等引起、 原发于脑实质内的出血
非外伤或非手术情况下发生的脑实质内出 血
急性非创伤性血液溢出进入脑实质,有时 破入脑室,罕见情况下进入蛛网膜下腔
分类
原发性脑出血
85% 慢性高血压或脑淀粉样血管病(CAA)
——小动脉损伤 ——自发破裂 高血压性脑出血常见部位→
特点 1. 渗透压约为血浆4倍,约8克能带出100ml水 分 2. 静注后20分起效,2-3h达高峰,维持6-8h 3. 体内不被代谢,90%原形经肾排出 4. 可降低颅内压40%-60%
用法: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脉滴注,1 次/6~8h,一般用5-7天
ICP增高明显或脑疝形成时,可加大剂量快速静 推,使用时间可延长
血肿周围水肿:分三期
[Clin N Am 2002]
第一期:最初几小时,包括血块回缩 第二期:2天内,血浆蛋白外渗;通过纤维蛋白和凝
血酶触发,激活凝血蛋白串联和补体以及炎症 过程 第三期:3天后,包括红细胞溶解及血红蛋白介导的 神经元毒性 超早期血肿周围水肿可达血肿量75%,水肿范 围大小与预后明显相关 募集到血肿周围的WBC释放炎症介质:IL-1, IL-6和TNF;RBC溶解后释放Hb,分解为铁和胆 绿素并与自由基相互作用产生神经毒性兴奋性 氨基酸,谷氨酸
病理生理
以往,简单,迅速 目前:动态、复杂,包括几个独立时期 两个最重要的概念: 1. 许多ICH在症状出现几小时内出血还在继
续扩大,即早期血肿扩大 2. ICH后几天内脑损伤和肿胀主要是有凝血
酶及其他凝血终产物导致的炎症引起
早期血肿扩大
一旦发生→神经功能缺损加重→预后差 凝血功能正常,发病3小时内,约38%病例血肿体

高血压性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160例临床探讨

高血压性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160例临床探讨

高血压性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160例临床探讨目的探讨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16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内科保守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7d血肿体积为(20.14±10.08);14d血肿体积为(12.03±8.15)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30dESS评分为(68.24±11.28)分;90dESS评分为(87.86±13.75)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实验组ADL评价中18例Ⅰ级,10例Ⅱ级,3例Ⅲ级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显微外科手术;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机制复杂,诱因也比较高,且临床发病率也比较高。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1]:高血压脑出占心脑血管疾病1/3,且患者发病时涉及范围较广。

目前,医学界的对于这种疾病治疗方法较多,常见的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并且患者病死率、致残率等比较高[2]。

为了探讨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效果。

对2011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诊断、治疗的16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16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共有男87例,女73例,年龄在39~84岁,平均年龄为(49.5±1.5)岁。

患者入院后,均行CT检查,患者符合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诊断标准。

两组对其治疗方案具有知情权,患者年龄、病情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具体如下:患者治疗前,对患者进行CT扫描,确定患者血肿最大层面测量面,并结合相应的软件等计算出出血肿中心靶点与框架X、Y、Z轴坐标距离,从而准确的确定患者血肿中心靶点坐标值。

颅内出血的治疗方法

颅内出血的治疗方法

颅内出血的治疗方法
颅内出血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手术治疗:对于大量的、紧急的颅内出血患者,需要采用手术治疗。

手术包括开颅减压和切除血肿等。

2.药物治疗:颅内出血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需要接受药物治疗,以防止再次出血和减少颅内压。

3.病情观察和支持治疗:对于轻度颅内出血患者,可以进行病情观察和支持治疗,包括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维持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

4.康复治疗:颅内出血后的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认知训练等,以恢复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颅内出血是一种危重疾病,治疗需要及时、有效、全面,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内科治疗及护理现状

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内科治疗及护理现状

注 意钾 的补充 和心 、肾功能 J 。
1 12 控 制 高 血 压 .. 对 于脑 出 血 患 者 控 制 血 压 很 重 要出血 ,降 压过速 、过低 可 引起 脑 供 血 不 足 ,加 重 脑 损 害 。 。根 据 患 者 年 龄 ,病 前 无 高 血 。
加 大 氧流 量 ,一 般 情 况 下 ,吸尽 痰 液 ,S o 可 恢 复 正 常 ,如 p2 病 人痰 多 ,应尽 早 行气 管 切开 术 ,以保 证 呼吸 道通 畅 。 22 并 发 症 的 监 护 ( ) 脑 水 肿 和 脑 疝 。 威 胁 病 人 生 命 . 1 的 病 理 改 变 是 出血 后 并 发 的 脑 水 肿 和 脑 疝 。脑 出 血 发 病 2 O
对 于出血量 < 0 l 3 m 的病人 ,一般给 予 内科 治疗 ,积极 给予
心理和 生理 的治 疗 ,有效 的脱 水 ,控制 血压 ,降低 脑耗 氧
量 ,有 利 于 脑 的恢 复 和减 轻 脑 水 肿 J 。
11 药物治疗 .
是否有再 出血 、血压升高 、颅 内高 压等情况 的判断很重 要 ; 瞳孔变化对脑 出血病 人尤 为重 要 ,观 察两侧 瞳孔 是否 等大 等 圆以及对光反 射情 况 ;可 初步 判断 患者有 无进 一步 出血 的可能 ,或继发 别 的部位 的 出血 ;观察 体温 变化 并分 析是 中枢性高热还 是感 染性 高热 ,若 为 中枢性 高热 ,药物 降温
2 高 血 压 性 脑 出 血 的 护 理

是死亡和致残 的一个 主要原 因 …。为 了降低 其病 死率
和致残率 ,提 高病 人 的生 存质 量 ,临床 工 作 者不 断 探 索 ,
使 本 病 的 治 疗 和 护 理 在 近 年 来 有 了 大 的 进 展 。现 就 近 年 来

急性脑出血56例内科治疗体会

急性脑出血56例内科治疗体会
An ig to h mia s ia , qn 4 0 0, h i qn Per c e c lHop t l An ig 2 6 0 An u DENG a — u n Xio y a Ab t a t D cie:T e e mi e t e ci ia fia y a d s f t fc mb n t n t e a y o z l si e a a sr c : t v o d tr n h ln c lefc c n a ey o o i ai h r p fMioa tn nd b — o
Cln c lo e v to fc m b na in he a y o fM io a tne a d b cl i ia bs r a i n o o i to t r p fo z l si n a i i l Ca m et u rn p ls c ha i e nu li cd l te G e i 0 y a c rd cec a i
20 m , 脑水 肿基 本缓解 ,4 00 l如 2h液 体 总 出入培 可 基
2 1 年 6月采 取 内科保 守 治疗 的 5 01 6例急 性 脑 出血 患 者 的临床 资料进行 回顾 性分 析 , 现报告 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男 3 . 8例 , 2 女 8例 , 龄 4 年 5—8 8 岁 , 均年龄 6 平 8岁 , T检查 结 果 : C 基底 节 区 出血 3 2 例, 丘脑 出血 l 3例 , 叶 出血 4例 , 叶 出血 4例 , 额 顶 小脑 出血 2例 , 脑干 出血 1例 。 出血 量 < 0 l 4 2m 者 2 例 ,0— 0 l 1 2 5 m 者 O例 , O 1 4例 。临床 表 现 : ≥5 m 者 头晕 、 痛 、 心 呕吐 、 头 恶 昏迷 、 瘫失语 、 体抽搐 、 偏 肢 共 济失 调 。眩晕 、 呼吸深沉 、 大小 便失 禁等 。 12 治疗 方法 . 12 1 一 般 治疗 : 绝 对 卧床 休 息 , 旦 确诊 尽 量 .. ① 一 避免搬动。②保持周 围环境安静, 减少探视。③保 持 呼 吸道通 畅 , 时清 理呼 吸道分 泌物 , 及 对意识 不 清 的患者 , 将其 头偏 向一侧 , 或侧 卧位 , 时翻身 , 时 定 及 吸氧。④保持功能体位 , 防止肢体畸形。 122 内科 治疗 : 降 低颅 血 压 : 替使 用 2 % 甘 .. ① 交 0 露 醇 15 l 8 2 m 6~ h静脉滴 注及 速尿 2rg 脉推 注 。 0 静 a ② 血压 控制 : 颅压 升 高是 脑 出血 急性 期 患 者 血压 升 高 的 主要原 因 , 目使 用 降压 药 可使 脑 自流 量下 降 盲 引起 脑 水 肿 , 因此 血 压 的 控 制 以 脱 水 降 颅 压 为 首 选 , 当 患 者 收 缩 压 10—20 mH 但 8 3 m g或 舒 张 压 15—10 mH 0 4 m g时 , 使 用 降 压 药 , 需 非 常 小 心 , 可 但 应使 血压 较缓 慢地 下 降 , 免 血 压 下 降过 快 、 低 。 避 过 A E 类药 物不影 响脑 血流 , CI 应作 为首选 药 。③ 防治 并发 症 : 纠正 电解 质 紊 乱 与 酸碱 平 衡 等处 理 。对 发 病早 期或 病情 较轻 时 通 常不 使 用 抗 生 素 , 年 患者 老 合并意识 障碍和导尿患者易并发肺 感染和尿路感 染, 要积极 防 治肺感 染 和尿路感 染 , 适时 行气 管切 开

分析内科治疗脑出血的方法与疗效

分析内科治疗脑出血的方法与疗效

的表 现 主 要 为 头晕 头 痛 、 昏迷 恶 心 、 小 便 失禁 等 症 状 。0 例 患者 大 10 中有 6 例 患 者 为 高 血 压 患 者 。 0
1 2 方 法 .
有 效 的 控 制 患 者 的 血 压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出血 患 者 的 血 压 越 高 , 脑 死 亡 率 和 致 残 率 也 越 高 , 是 在 血 压 控 制 治 疗 中切 记 盲 目 用 药 , 但 因为 血 压 骤 降 会 引起 患 者 脑 缺血 的表 现 , 患 者 的 脑功 能 损伤 非 对
具 有 密 切 的 关 系 , 且 能 够 相 互 影 响 从 而 引发 一 系 列 的 连 锁 反 并
1 资料 与方 法
1 0 9 月至 2 1 年 1 0. 月所 收 治 的脑 出血 患 者 10 , 1 0例 其 中 男6 岁 , 3 岁 , 者 的 年龄 在 3 ~9 岁 之 间 , 均 年 龄 为6 5 女 5 患 6 6 平 6 岁 。 所 有 患 者 的 C 检 查结 果 进 行 调 查分 析 , 中 有 7 例 患 者 为 将 T 其 0 脑 业 基 底 节 出血 , 0 患 者 为 丘 脑 出 血 , 例 患 者 为 脑 室 出血 , 例 1例 6 8
下。
患 者 临 床 病 发 消 化 道 出血 , 例 患 者 临 床 病 发 肺 部 感 染 。 6
3 讨论
脑 出血 患 者 在 临床 主要 病 理 生 理过 程 可 以分 为3 :1脑动脉 种 () 的破 裂 ; ) 者 破 裂 的血 管 再 次 出血 , 致 由于 凝 血 功 能 障 碍 而 (患 2 导 使血 肿 进 一 步 扩 大 ; ) ( 血肿 周 边 水 肿 的 形成 。 3 病 理生 理 过 程 3 这 种

高血压脑出血内科治疗效果论文

高血压脑出血内科治疗效果论文

高血压脑出血的内科治疗效果探讨【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内科治疗方案的疗效并展开探讨。

方法择高血压脑出血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40例,参照组患者行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与参照组相比,在治疗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bp>24/13kpa方面观察组患者更优,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更低,预后更好(p<0.05)。

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常规内科治疗辅以高压氧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应作为内科治疗方案的首选。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内科治疗;高压氧;临床治疗效果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21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38-01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患者脑部严重发作的高血压疾病并发症,是脑实质内非外伤性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往往具有起病较急,病情多处于危重,具有极高的死亡率,是最为严重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中[1]。

在高血压脑出血中,出血多发性部位依次为壳核、大脑半球皮质、下丘脑、小脑和桥脑,其中最为常见的出血部位为壳核,约占一半以上。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颅内血肿一半会在出血后30min以内形成,出血渐停6-7h后血肿区域邻近发生脑水肿以及渗出血清,造成继发性损害[2]。

与出血本身相比,此类损害通常更为严重。

现由此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内科治疗方案的疗效并展开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情资料取2010年8月——2013年2月间在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临床症状包括:意识障碍、呕吐、程度不同的高血压。

其中男性53例,女性27例,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51.1±3.45)岁,随机将其均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浅谈脑出血的内科诊治体会

浅谈脑出血的内科诊治体会

每 6— 8小 时或 1 2小时一次静滴 ,疗程 7—1 ,尤其是老 0天 年人合 并心衰 、肺水 肿 的病人 ,为减少液 体量 ,以免加 重 心 衰 ,每次给与甘露 醇 15毫升 ,随着病 情缓 解 ,逐渐 减 2 量 至甘 露醇每 l 时一次静滴时可 以停药 。临床研究 发现 2小 甘露醇 15毫升 的脱 水效 果不 亚于 2 0毫升 的甘露 醇 的脱 2 5
通过局部进 入体 内,直 达病所 ,既避 免 了药 物 的耗 损 ,又 提高 了药物 的利 用度 ,从 而使 疾病 痊愈 。临床 上 ,d J 药 ,h 浴药物 大 多 选 用 车 前 子 3 g 0 、苍 术 1 g 5 、藿 香 1g 5 、米 壳 1g 0 、车前草 3 g 0 ,加水 l0 m ,熬开 3 钟 ,去渣 取 汁 , O0 l 0分 再兑温热水洗澡 ,每 1 1 ,1剂洗浴 1~2次 。此疗法 适 3 剂 用于婴幼儿脾 胃虚弱的腹泻 、恶, p 吐等症 。 Ll ,Z 药浴疗法不 仅具有 水疗 的作 用 ,还具 有 中药对 机体 产 生 医疗效能 的优 势 ,作 用迅速 、方法 简便 、易学 易用 、容 易推广 、使用 安全 、毒 副作 用少 ,具 有较 强 的科学 性和 合
( 下转第 l 页 ) 3
致死原 因是脑水肿 、颅 内压增高及 脑疝形成 或合并症发 生 ,
如肺水 肿 、呼吸衰竭等 。
2 治 疗 体 会
2 1 脑 出血病人急性期 .
需要 卧床休息 ,尤 其是头部 要制
论 著
Tet rai s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eeju lo tnmeiiead e np a nc hns o ma fe o dcn n t ohn ay h h ・1 3・

内科临床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内科保守治疗论文

内科临床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内科保守治疗论文

内科临床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与内科保守治疗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解决脑出血患者术后脑水肿的问题及创面大小的状况。

近年来,脑出血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患有脑出血。

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且死亡率非常之高,更加严重的是,该疾病的后遗症不仅使病人十分的痛苦,还对其家属造成不小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

传统的手术耗时长,出血量大,手术后脑水肿反应十分明显,不少病人依然承受着不小的痛苦。

方法:我国近年来自主研发的脑出血微创手术以及中医辅助治疗法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结果:病人经过微创手术后,出血量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且很多患者没有出现脑水肿反应,下面,我们对这一手术进行临床分析。

结论:通过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的对比获得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脑出血;脑水肿;微创手术【中图分类号】r74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97-02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了本医院从2010-2011年收诊的56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据统计,其中男性患者共计30位,其余为女性患者,入院时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为20例,有糖尿病史的患者有8例,其中36名患者接受了保守治疗,术后出现了意识模糊、浅昏迷、脑水肿等不同程度的症状,有6名患者在保守治疗5天后由于脑出血死亡。

我们把其余患者按照入院前意识清醒的程度进行分级,共分为个等级:(1)意识模糊:共有5名患者。

(2)轻度无意识状态:共有6名患者。

(3)昏迷:共有13名患者。

(4)重度昏迷:共有6名患者。

根据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较高,而且在手术后会伴随着许多的后遗症,再治疗起来也会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当患者伴随着糖尿病史时,保守治疗在术后造成的创面较大,伤口很难愈合,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

现在,我们引入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方面,通过临床分析来看看效果如何。

1.2诊断方法1.2.1西医治疗阶段:微创手术在原有的手术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微创手术的特点是:(1)早期微创ct导向,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脑出血及其并发症的内科治疗

脑出血及其并发症的内科治疗

脑出血及其并发症的内科治疗2006-02-08 08:23:32 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张微微脑出血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

脑出血的危险性往往随病人血压上升和病程增长(包括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一般认为,单纯的血压升高或者单纯的脑血管病变都不足以引起血管破裂。

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系指在高血压和脑动脉病变的基础上,血压进一步骤升所致的脑出血。

脑出血临床表现和病理过程取决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多少。

多数病人动态下突然发病, 起病急骤, 常伴头痛、呕吐, 这是因颅内压骤然升高所致。

病情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达到高峰, 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 存在生命危险。

因此, 内科治疗的关键在于减轻颅内压、脑水肿及控制血压,同时正确处理窒息、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以及心脏症状等并发症。

本文讨论了脑出血的急性期治疗,着重于并发症的处理措施。

脑出血急性期指发病的3~4周。

抢救脑出血的三大原则是管理血压、管理脑压、处理合并症。

患者绝对卧床,避免情绪紧张,保持安静,注意头部抬高15~20度。

昏迷患者取半侧卧位,头部偏向一侧,给予间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观察生命体征,并预防发生呕吐后误吸等,严格按昏迷患者处理常规进行处置。

1 管理血压脑出血的病变部位多在脑实质内的穿支小动脉(豆纹、豆丘)。

由于长期的高血压使脑内小动脉扩张,形成微动脉瘤或小动脉管壁的纤维样坏死,所以当血压急骤升高时易引起小动脉破裂而出血。

长期高血压致小动脉内膜受损、脂质沉积、平滑肌层变性坏死,在压力和血流急骤变化时,一处小动脉出血可引起严重的血管反应出现周围多处出血融合,形成血肿或出血的散在分布。

应将血压控制在180/100mmHg 以下,不应太低,否则会造成供血不足后脑损伤等不可挽回的后果。

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内囊, 患者表现昏迷、嗜睡或清醒,除血压明显升高外,出现典型的三偏症状(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

出血量大并破入脑室者昏迷加深,出现脑水肿、脑疝,病情危重,预后极差。

浅谈脑出血的内科保守治疗和康复治疗

浅谈脑出血的内科保守治疗和康复治疗
些机制 已经得 到证实 ,但脑卒 中合并癫痫的发病机 制仍未完全 明了, 其病 理生理过程】 Sa gC , a gB B s J e a A ta t o i lt i a i 1 t J L n , et G, t 1 u ni de t g a c c g . o b so u m d
h w? ] a R v e rl2 1 , 1 ) 3 -2 . o [ . t e uo, 0 0 ( o: 25 3 JN N 6 5
3 中枢神经系统 内胺类神经递质平衡失调
中枢神经系统l a 水平受钙调素的影响,而钙调素的合成又受  ̄C 2
中枢神经系统 内生物胺浓度 的影响。正常生理情 况下 ,儿茶酚胺可 以
局部神经细胞膜上 的N +  ̄T 酶 功能衰竭 ,N a. A P K d向神经 细胞 内流动增 加 ,神 经细胞 去极化 ,当神经细 胞 内N a钠离子 的浓度达 到一定程 度 时 ,又可以激活 神经细 胞膜上的C a 通道 ,C a 内流并导 致神经元 异
综上所述,多种因素可能参与着脑卒中合并癫痫的发病机制。近 年来,随着医学家们对脑卒中合并癫痫发病机制的逐步深入研究,某
d c r o y a e i ain swi p lp y a ea s c ae t o e a b x l s n p t t t e i s g so it d wi l w e h e h
常放电,故而发生癫痫 J 。
crcl A Al e [ .pl s , 1, 1 ) 8810 . ot aG B e lJE ipi 2 0 5( : 9-9 1 i v s] e a 0 91 [ Wai s g e ,e MakyMTeaE ipyihmil i 2 】 n ai h R i S g n J d M, ca , .pl s e pe c t1 e n g crbapl u r a lrr lshe c t k[ .e d e r s d eo e nt t a i amisoeJD e lay tpi aa e c i r ] c Me C i erl 005(1 12—0 7 h d uo, 1, 1) 0 112 . lN 2 2 : [] K m r ar P l nT . st k ipyi te o ehgn 3 a me gadL, s S otr ee l s pnae s Oe P so p e n h C soes d :ni neadpeios ] t k C r rvs D s r t k uy i d c t ce n rd t [ .S oe e boac i c r JJ r e , 2 0, () 1-1. 0 51 5: 02 4 4 2 [ K nJ t k :rd t gt s f otrk ipyw yad 4 ] wa .r epei i e k p s t e pl s— h So cn h r o i so e e n

高血压脑出血的内科非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高血压脑出血的内科非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组 , 以要尽 早 纠正 。 所 使用 脱水 剂 降颅压 时 , 由于 尿量 较 多 , 丢失 钾
多 , 每天 补充 氯化 钾 3 4 ; 于纠 正酸 中毒 , 定要 纠正过 去 “ 应 - g对 一 宁 碱 勿酸 ” 的观 点 , 当前 通过 实践 治疗 已趋 向 “ 不宜 过碱 , 宁稍 偏酸 ” ,
【 键词 】 高血 压 内科 非 手术 治疗 关
【 图 分 类 号 】R7 3 2 中 4. 1 高血压脑 出血 的相关 介绍
Hale Waihona Puke 【 献 标识 码 】A 文
【 文章 编号 】1 7 —0 4 (0 9 0 () 0 5 — l 4 7 2 2 0 ) Ic一 0 7 0 6 氧 下 ,椎动脉 血 流量 可增加 1%,脑干及 网状 激活 系统 的氧 分压增 8
多数 学者 不主 张用 止血 剂而 主要 是 降低颅 内压 ,[ T 实血 肿大导  ̄C 证 I 致 昏迷 时 , 可考虑早 期外科 治疗而 清除血 肿 。
3 治 疗需要 注意 的问题 3 1 补液 问题 .
后 意识一 直清 楚或者 嗜睡者 ; ) 后 即陷入 深 昏迷 , 情 已发 展 ( 发病 3 或病 至 晚期 , 昏迷不 宜手 术治 疗 ; ) 年龄 太大 , ( 患者 4 且有 心 、 及 肾脏 疾 肺 患或 有严重糖 尿病者 。
量多次给 予。 3 2 维持 水 、电 解质 与酸碱 平 衡 .
正 确合理 地 降低颅 内压 是抢 救成 功的 关键 。 对心 、肾 功能 正常 者可 选用 2%的甘露 醇 , 用量 多数 主张每 次 1 5 , 6 小 时 0 其 2mL 每 ~8 1 , 次 症状 控 制后 l 周左右 逐 渐停用 ,以免 引起 反跳或 电解 质紊 乱 ; 对于 心 、 肾功 能不 全者换 用甘 油或 呋塞 米 , 用 2%甘露醇 , 禁 0 因为 甘 露醇 可加 重心衰 , 导致 甘露 醇 肾病或 肾衰 。 去 曾主张 降颅压 可 也可 过

高血压脑出血内科治疗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内科治疗进展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 1 ~2 6
减弱 、 肾功能损害以及反跳作用 , 其早期使用不当 可加 重脑 出血 。有研 究 j 将1 5 0例 高血 压脑 出血 急性期 患 者随机 分 为 3 组, 分 别在 入 院后 1 2 h内 静脉 快速 输注 2 5 0 mL和 1 2 5 mL 1 5 %的甘露 醇 , 另一组不输注甘露醇 , 结果显示 , 大剂量甘露醇组 的血肿 量 明显大 于小 剂量 甘露 醇组 及不使 用 甘露 醇组 , 说 明脑 出血 急性 期 患 者 应 用 大剂 量 甘 露 醇 可导致 血肿 扩 大 , 而小 剂 量 甘 露 醇 或 不使 用 甘 露 醇对 血 肿 大 小 的 影 响 不 显 著 。还 有 研 究 J 探 讨 了甘露 醇不 同剂 量和 时 间对高血 压脑 出血 患者 神 经及 肾功 能 的影 响 , 结果显示 , 全剂 量 ( 2 5 0 mL / 次) 与半 剂 量 ( 1 2 5 mL 做 ) 甘露 醇对 高 血 压 脑 出 血 患者 的疗效 相 当 , 但半 剂 量组 的 肾毒性更 小 ; 另 外, 在发病 1 2 h给予 甘露 醇治 疗 可更 利 于疾 病 的 控制 , 改 善预 后 。因此 , 高血 压脑 出血 早期应 用 常 规剂 量 ( 2 5 0 mL P (  ̄) H ‘ 露 醇有 增 大 血 肿扩 大 风 险 及 肾毒性 的 可 能 , 可应用半剂 量 ( 1 2 5 mL P T  ̄ . ) 甘 露醇 或改 用其他 降低 颅 内压 药物 , 以提 高安 全性 。 相对 于甘 露醇 , 甘 油果糖 药性 较平 缓 , 对 肾脏 毒性 较小 , 适用 于轻 症患 者 , 以及 肾功 能不全 者 。对老 年患者 以及伴 有 肾功 能 不 全 者 , 可 以采用 甘油 果 糖联合 利尿 剂 的方 案 , 但 治 疗 过 程 中应严 格 注 意 水 电解 质平 衡 。有 研 究 _ 7 J 显示 , 甘 油 果糖 及 呋塞 米联合应用的疗效优于单用甘露醇。人血 白蛋 白 不作为常规用药 , 仅适用于低蛋 白血症患者。 目前 , 高渗 盐水 的应 用受 到广 泛关 注 , 国外学 者[ 8 9 ] 已成 功将其应用 于难治性颅 内高压 的治 疗中, 且安全性较高 。 国内也有应用高渗盐水治

脑出血的内科治疗

脑出血的内科治疗

期 临床试验显 示 , IH 4h内的患者 ,F 能制止早期血 对 C rⅦa 肿扩大 , 国际 Fs 的 rV aⅢ期临 床试 验证明 ,Ⅶa治疗 自 at F I I r 发性 IH疗效肯定。 目前 推荐将 r Ⅶa 于抗血 小板药 和 C F 用
由基及保护神经细胞等作 用, 可抑制脑水肿 的发生。也有应 用疏血通 、 酸桂哌齐特等的报道 , 马来 虽然活血化瘀药物的治
醇 使血 肿 以外 的 组 织 脱水 后 , 肿一 脑组 织 问压 力 梯 度 迅 速 血
亚低温具有减轻 IH患者脑 水肿 、 低颅 内压、 C 降 防止神
经 细胞凋亡的作用 , 具有广阔的临床前景 。其治疗机 制主要 包括抑制代谢率 , 维持脑血流量; 护血 脑屏 障; 保 减少钙 离子 内流; 减少脑 细胞结构蛋 白破坏 , 促进 脑细胞结 构和功能 的 修复 ; 抑制脑损伤 后内源性 有害 因子 的 生成 、 释放 和摄取 。 亚低温治疗可 降低 IH的病 死率及 致残 率 , C 是当前 治疗 的
患者卧床 , 保持安静 ; 持续心电监护 , 严密观察生命 征变 化; 保持呼吸道通畅 , 时清理呼 吸道 分泌物 ; 及 维持 吸氧 , 动
脉血氧饱和度在 9 % 以上 ; 0 加强护 理 , 减少搬 动 , 保持 肢 体
功能位 ; 意识 障碍或消化道 出血者宜禁食 2 4 4~ 8h后放 置 胃管 ; 防止上消化道 出血 、 肺部及 尿路感染 、 电解 质紊乱 、 水 癫痫 、 高热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 发症 的发生。
2 防止 血 肿 扩 大
半衰期长 , 对迟 发性 高渗性脑水肿也有效。白蛋 白具有清除
自由基的作用 , 从而保 护神经 细胞 及扩 容和抑 制血小 板聚

内科保守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分析研究

内科保守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分析研究

M e ia e t n f Ac t C r b a mo r a e Co s r a i e Tr a me t d c lTr a me t o u 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 r lHe r h g n e v tv e t n
Re u t n e tg t s ls I v si a e
t e l ia d t . a d h s m e e i d n u n u o u g r s r ia me h d r a me t f t e 6 p te t i t e c n r l h c i c l a a n n t e a p r o i o r e r s r e y u g c l t o t e t n o h 8 a i n s n h o t o
s t t al in f n ( <0 0 ) h b r ain g o p ita rn a p es r e o e y o om l i e a t e n ln a sc y g i t i i l s i c t P .5 .T e o s v t ru n rc a il r su e r cv r t a e o n r a m n i i o g t d m
c mp i a in , a te t n c ss R s l Th t t l fe tv r t b t e t g o p o c mp r tv d fe e c s o l to s c d n r a me t o t . e ut s e o a e f c i e a e e we n wo r u s f o a a i e i r n e wa s
o i t a e e r l e r ha e ln c l r a me t f ii n y. Me h d Re r s e tv a a y i f o f n r c r b a h mo r g ci i a t e t n e fc e c to s to p c i e n l ss r m J n 2 0 t J n 2 1 u e 09 o u e 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发病机制
2. 发病机制
CT动态监测发现, 脑出血分两型: 稳定型--血肿形态规则, 密度均一 活动型--形态不规则, 密度不均
多发性脑出血多见于 淀粉样血管病 血液病 脑肿瘤
病因&发病机制
2. 发病机制
出血48h后进入脑水肿高峰期 临床症状\体征可加重
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主要是出血&水肿 引起脑组织受压, 而不是破坏 故神经功能可有相当程度的恢复
概念
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
病因&发病机制
1. 病因 高血压--最常见病因
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炎 血液病(白血病\再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友病\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病) 脑淀粉样血管病 动脉瘤\动静脉畸形\Moyamoya病 硬膜静脉窦血栓形成 夹层动脉瘤 原发性&转移性肿瘤 梗死后脑出血\抗凝&溶栓治疗
大量出血→意识障碍 穿破脑组织进入脑室→血性CSF
临床表现
(1) 基底节区出血
①壳核出血--豆纹动脉外侧支破裂 较严重运动功能缺损 持续性同向性偏盲 可出现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不能 主侧半球可有失语
临床表现
(1) 基底节区出血
②丘脑出血--丘脑膝状体动脉 &丘脑穿通动脉破裂
较明显感觉障碍 短暂的同向性偏盲 可产生失语症
脑出血的内科治疗
脑血管病 我国城乡居民的第二大死亡原因[1]
我国死 亡约 150万/ 年
我国每 年新发 病约 200万 人
存活患
病人数 约600 -700 万

3/4 患者不 同程度 丧失劳 动能力
出血性 脑血管 病约占 30%
1.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65.
③尾状核头出血 ❖ 较少见, 颇似蛛网膜下腔出血 ❖ 头痛\呕吐\轻度脑膜刺激征 ❖ 无明显瘫痪, 偶见对侧中枢性面舌瘫 ❖ 临床常易忽略, 偶因头痛CT检查时发现
临床表现
(2) 脑叶出血
脑动静脉畸形\Moyamoya病\血管淀粉样变性 \肿瘤
头痛\呕吐\失语症\视野异常\脑膜刺激征 癫痫发作较常见, 昏迷少见
临床表现
1. 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发生于50~70岁, 男性略多 活动\激动时发病, 多无预兆 剧烈头痛\呕吐\血压明显升高 临床症状数min至数h达高峰
症状\体征因出血部位&出血量而异 轻偏瘫是基底节\丘脑\内囊出血常见的早期症状 约10%的病例出现痫性发作, 常为局灶性 重症迅速转入意识模糊&昏迷
病因&发病机制
2. 发病机制
长期高血压导致深穿支动脉微小动脉瘤 急性高血压(血压突然升高)
病因&发病机制
2. 发病机制
脑动脉壁薄弱, 肌层\外膜结缔组织较少, 缺乏外弹力层
豆纹动脉自大脑中动脉呈直角分出 脑出血的好发部位, 外侧支称为出血动脉
旁正中动脉自脑底部动脉发出 受高压血流冲击, 易发生粟粒状动脉瘤
临床表现
(4) 小脑出血
小脑齿状核动脉破裂 起病突然 头痛\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剧烈头痛&平衡障碍等 无肢体瘫痪 病初意识清楚&轻度意识模糊
临床表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小脑出血
小量出血: 一侧肢体笨拙\行动不稳\共济失调& 眼震
大量出血: 12~24h陷入昏迷&脑干受压征象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两眼凝视病灶对侧 \瞳孔小而光反应存在\肢体瘫&病理反射 晚期瞳孔散大, 中枢性呼吸障碍, 枕大孔疝死亡
临床表现
(1) 基底节区出血
丘脑出血特点
上下肢瘫痪较均等 深感觉障碍较突出 大量出血损及中脑上视中枢→眼球向下偏斜
(凝视鼻尖) 意识障碍多见且较重 出血波及丘脑下部&破入第三脑室
→昏迷加深\瞳孔缩小\去皮质强直等 累及丘脑底核&纹状体→偏身舞蹈-投掷样运动
临床表现
(1) 基底节区出血
数秒至数分钟陷入昏迷\四肢瘫\去大脑强直发作 双侧针尖样瞳孔&固定正中位 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 中枢性高热(躯干39C以上而四肢不热) 中枢性呼吸障碍&眼球浮动(双眼下跳性移动) 通常在48h内死亡
临床表现
(3) 脑桥出血
小量出血 ➢ 交叉性瘫痪&共济失调性轻偏瘫 ➢ 两眼向病灶侧凝视麻痹&核间性眼肌麻痹 ➢ 可无意识障碍, 可恢复较好
病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生部位 基底节区约70% 脑叶\脑干\小脑齿状核各
10%
图8-10大脑半球血液供应分布图 上:冠状面 下:水平面
病理
脑深穿支动脉可见小粟粒状动脉瘤
高血压性脑出血好发部位
豆纹动脉--42% 基底动脉脑桥支--16% 大脑后动脉丘脑支--15% 小脑上动脉支(供应小脑齿状核)--12% 顶枕叶&颞叶白质分支--10%
顶叶出血--常见, 偏身感觉障碍\空间构象障碍 额叶出血--偏瘫\Broca失语\摸索等 颞叶出血--Wernicke失语\精神症状 枕叶出血--对侧偏盲
临床表现
(3) 脑桥出血
基底动脉脑桥支破裂 出血灶位于脑桥基底与被盖部之间
大量出血(血肿>5ml)累及脑桥双侧 常破入第四脑室或向背侧扩展至中脑
正常
针尖样瞳孔 小, 光反射存在
正常或向病灶 侧偏斜
水平侧视麻痹
晚期受损
轻偏瘫或偏身感觉障 常见 碍
四肢瘫

共济失调步态

常见
无 无
临床表现
(1) 基底节区出血
壳核&丘脑--高血压性脑出血2个最常见部位 外侧(壳核)&内侧(丘脑)血肿压迫内囊后肢纤维
典型可见三偏征 (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缺失&偏盲)
暴发型: 发病立即昏迷, 与脑桥出血不易鉴别
辅助检查
1. CT检查
图8-11 CT显示左侧壳核出血高密度病灶
CT检查--首选 圆形&卵圆形均匀高密度血肿, 边界清楚 可显示穿破脑室\血肿周围水肿带\占位效应
\脑室铸型(大量积血)\脑室扩张 血肿吸收→低密度&囊性变
辅助检查
2. MRI检查
分辨4~5w的脑出血(CT不能辨认) 区别陈旧性脑出血&脑梗死 显示血管畸形流空现象
临床表现
2. 常见临床类型&特点(表8-3)
表8-3 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特点
部位 昏迷 壳核 较常见 丘脑 常见
瞳孔
眼球运动
正常
向病灶侧偏斜
小, 光反射迟钝 向下内偏斜
运动、感觉障碍 主要为轻偏瘫 主要为偏身感觉障碍
偏盲 常见 可短暂出现
癫痫发作 不常见 不常见
脑叶
脑桥 小脑
少见
早期出现 延迟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