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教师用书必修1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课时1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课时1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重点)2.认识分类方法的应用。
(难点)3.感受分类方法对化学学科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
常见的分类方法[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交叉分类法1.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方法,即对同一物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举例教材整理2 树状分类法1.含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法。
2.举例[特别提醒]物质的分类标准不同,同一种物质可能有不同的归类。
[探究·升华][思考探究]探究1交叉分类法(1)用交叉分类法对碱进行分类。
(请连线)【提示】(2)交叉分类法中所涉及的类别之间是什么关系?试举例说明。
【提示】交叉关系,如对Na2SO4进行的交叉分类:探究2树状分类法(1)请用树状分类法对初中所学过的化合物类型进行分类。
【提示】(2)树状分类法中所涉及的类别之间是什么关系?举例说明。
【提示】有并列和从属关系两种,如物质的分类中:(1)并列关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2)从属关系:[认知升华]升华1交叉分类法与树状分类法的区别交叉分类法是对同一物质以不同的分类标准或角度进行分类;树状分类法是对同类物质按不同的属性进行逐级分类,各级之间为从属关系,同级之间为并列关系。
升华2物质的树状分类[题组·冲关]1.符合如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A.NaHCO3B.Cu2(OH)2CO3C.NaClD.Na2CO3【答案】 D2.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HNO3应属于()【导学号:95432022】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⑥一元酸⑦化合物⑧混合物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④⑥⑦C.①⑧D.①④⑤⑥【解析】HNO3应属于酸、含氧酸、强酸、挥发性酸、一元酸、一种化合物等。
【答案】 B3.同一种物质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很多类别,按照物质的成分对下列10种物质进行分类:①水②空气③铁④二氧化碳⑤硫酸⑥熟石灰[Ca(OH)2]⑦胆矾(CuSO4·5H2O)⑧食盐水⑨碱式碳酸铜[Cu2(OH)2CO3]⑩硫酸氢钠(NaHSO4)(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属于铜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属于钠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物质可分为纯净物、混合物。
化学:高中人教版全套教师用书WORD版必修1
说明本书是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的内容和要求,结合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编写的,供使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的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时参考。
从有利于教师理解和体会课程标准,以及更好地使用教科书出发,全书按教科书的章节顺序编排,每章包括本章说明、教学建议和教学资源三部分。
本章说明是按章编写的,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分析和课时建议。
教学目标指出本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内容分析从地位和功能、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教学深广度以及内容结构等方面对全章内容作出分析;课时建议则是建议本章的教学课时。
教学建议是分节编写的,包括教学设计、活动建议、问题交流和习题参考。
教学设计对节的内容特点、知识结构、重点和难点等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对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提出建议;活动建议是对“科学探究”“实验”等学生活动提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问题交流是对“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栏目中的问题给予解答或提示;习题参考则是对节后的习题给予解答或提示。
教学资源是按章编写的,主要编入一些与本章内容有关的化学知识、疑难问题解答,以及联系实际、新的科技信息和化学史等内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科书,并在教学时参考。
为了丰富化学课程资源,本书最后编入了科学家谈化学的内容,以开阔教师的视野。
本书内容仅供教师参考,授课时的教学方法由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按编写顺序)王晶、韩颖、陈新智、郑长龙、任学宝、李文鼎、王作民。
本书的审定者是李文鼎、王晶。
责任编辑是乔国才。
参加图稿绘制工作的是李宏庆。
本书的内容难免有不妥之处,希望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修改。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2004年6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说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是贯彻执行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及学科本身的规律,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而编写的。
凤凰新学案 高中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教师用书第一章
第一1节 物 质的分类及转化 学 新习 知目 初物质标 探12312分.....第→→↓ 散物分认了认一分质纯净物混合物质散识解识散章的系元分比组系分→→成分素散较↓ 散剂类、可系单质化合物分直根以及径类据组胶大→→→→分等小成体散方进金非无有质不的行法属金机机粒同概分单属化化子对第类种念质单合合化悬,类质物物→→→学了↓ 浊的液研解溶胶浊物课→→→→究胶液体液质乳…的体时酸氧化物碱盐↓ 浊,→→…作的根液→→分分用性据散分性散按。质物按质散质质物元其与质组:粒质粒素性根不成用的子粒子质丁质据同直子直途组分进达→→→→→径直径散行,成尔的…碱金非酸理径剂分和性性<>…属金效解的类为性氧氧氧属应1分胶11化化质0化氧~n0体物物m物化可1n类与::0m,物0以如能能其→→→,n对与与如Fm他e液气固物CO碱酸分溶溶溶O、质A2胶胶胶散反反l、S进2,,,应应O系O如如如行3生生2的、、N成成分云有NFa区eO、色2类(盐盐雾O别O等玻2。H和和。璃等)3水水胶体的的氧氧化化1物物
第第 一二章章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物海一二三一一一二三 质水节节节章章节节节及中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复测 12 123 1234 123 123 123其的习试变重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物离氧钠氯物卷 质子化及及质化要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的反还其其的 元素……分应原化化量素养物物电离离氧氧氧氧活钠钠氯氯氯物气物……类反合合—提质质解子子化化化化泼的的气气气质体质……—……及应物物—升的的质反反还剂还还的几几与与的的摩的…………转分转的应应原和原原钠金种种金水实量尔量……………………化类化电的反还反反和属化化属验的体浓、…………………与……、离应应原应应氯单合合室单积度…………………非碱……………用剂的方质物物制位…………………………金溶…………………————基程法……………………………————属液……………………本式 ————……………………………的的……………………规的离钠氧碳氯……………………………反反……………………律配子化酸离………………………………应应……………………平共钠钠子………………………………………………………存和和的………………………………………………………………过碳检…………………………………………………………………氧酸验…………………………………………………………………化氢……………………………………………………………………钠钠…………………………………………………………………………………………………………………………………………………………………………………………………………………………………………………………………………………………………………………………………………………………………………………………………………………………………………………………………………………………………………………………………………………………………………………………………………………………………………………………………………………………… … … … … ………………… …… … … ……………………111100111122333455666677889914417551722962738884955171117
2020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师用书:第3章 第2节 课时2 铝的重要化合物
高考化学 课时2 铝的重要化合物1.掌握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重点)2.了解铝的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关系及图像。
(难点)3.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氧化铝[基础·初探]1.物理性质 色态溶解性 熔点 硬度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很高 晶体时很大2.化学性质Al 2O 3是两性氧化物,与酸或强碱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水。
3.用途(1)冶炼金属铝的原料。
(2)良好的耐火材料。
【特别提醒】 三类氧化物的比较 类型 概念 实例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Na 2O +2HCl===2NaCl +H 2O ;MgO +H 2SO 4=== MgSO 4+H 2O两性氧化物 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Al 2O 3+6HCl===2AlCl 3+3H 2O ;Al 2O 3+2NaOH===2NaAlO 2+H 2O酸性氧化物(主要是非金属氧化物)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 2+2NaOH=== Na 2CO 3+H 2O ;SO 3+2KOH=== K 2SO 4+H 2O 说明:金属氧化物可以是碱性氧化物(如Na 2O)、两性氧化物(如Al 2O 3),也可以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
[题组·冲关]1.下列有关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酸性氧化物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态C.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D.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解析】Na2O2是金属氧化物,但不是碱性氧化物;P2O5、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但是固态物质;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是酸性氧化物。
【答案】 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95432054】A.Al2O3难溶于水,不跟水反应,所以它不是Al(OH)3对应的氧化物B.因为Al2O3是金属氧化物,所以Al2O3是碱性氧化物C.Al2O3能跟所有的酸、碱溶液反应D.MgO中的杂质Al2O3可以用NaOH溶液除去【解析】Al2O3虽难溶于水,但却是Al(OH)3对应的氧化物,可以根据Al2O3与Al(OH)3中Al的化合价相同判断;金属氧化物多数是碱性氧化物,但有些高价态的氧化物如Mn2O7却是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Al2O3与强碱溶液反应,但MgO与强碱不反应。
2021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师用书:第1章 章末知识网络构建
章末知Biblioteka 网络构建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二、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
写出图中标号①、④、⑥、⑧所代表的转化关系式。
N
m
V
①n=NA、④n=M、⑥n=Vm、⑧n=cV(溶液)
三、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主要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 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
(2)主要过程: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恢复到室温、转移、洗涤、振荡、
定容、摇匀、装瓶。
n (3)误差分析:分析实验中 n 和 V 的误差,利用公式 cB=V,判断 cB 的误差。
四、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nB (1)根据定义式:cB= V 。 (2)根据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公式:
1 000ρw c= M 。其中 ρ 为溶液密度,单位 g·cm-3,w 为溶质质量分数。 (3)稀释规律:c(浓)·V(浓)=c(稀)·V(稀)。 (4)溶液的混合: 若混合后溶液体积不变:c1V1+c2V2=c 混(V1+V2); 若混合后溶液体积改变:c1V1+c2V2=c 混 V 混。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师用书必修1WORD版
说明本书是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的内容和要求,结合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编写的,供使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的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时参考。
从有利于教师理解和体会课程标准,以及更好地使用教科书出发,全书按教科书的章节顺序编排,每章包括本章说明、教学建议和教学资源三部分。
本章说明是按章编写的,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分析和课时建议。
教学目标指出本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内容分析从地位和功能、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教学深广度以及内容结构等方面对全章内容作出分析;课时建议则是建议本章的教学课时。
教学建议是分节编写的,包括教学设计、活动建议、问题交流和习题参考。
教学设计对节的内容特点、知识结构、重点和难点等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对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提出建议;活动建议是对“科学探究”“实验”等学生活动提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问题交流是对“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栏目中的问题给予解答或提示;习题参考则是对节后的习题给予解答或提示。
教学资源是按章编写的,主要编入一些与本章内容有关的化学知识、疑难问题解答,以及联系实际、新的科技信息和化学史等内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科书,并在教学时参考。
为了丰富化学课程资源,本书最后编入了科学家谈化学的内容,以开阔教师的视野。
本书内容仅供教师参考,授课时的教学方法由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按编写顺序)王晶、韩颖、陈新智、郑长龙、任学宝、李文鼎、王作民。
本书的审定者是李文鼎、王晶。
责任编辑是乔国才。
参加图稿绘制工作的是李宏庆。
本书的内容难免有不妥之处,希望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修改。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2004年6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说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是贯彻执行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及学科本身的规律,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而编写的。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第4章+第1节 无机非金属
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2) 八 氨的性质与应用1.氮的固定 (1)定义:使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
(2)方法:①雷电固氮: N 2+O 2=====放电2NO②人工固氮: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③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吸收N 2形成含氮化合物。
2.氨气(1)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及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1)氨气与水的反应:NH 3+H 2ONH 3·H 2O (2)氨气与酸的反应: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其现象为有白烟生成。
化学方程式:HCl +NH 3===NH 4Cl 。
(3)氨气的还原性——氨的催化氧化 化学方程式: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 。
氨水是氨的水溶液,显碱性。
(3)用途 ①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的原料。
②氨易液化,可用作制冷剂。
2 铵盐的化学性质(1)铵盐受热易分解NH 4Cl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NH 4Cl=====△NH 3↑+HCl ↑;NH 4HCO 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NH 4HCO 3=====△NH 3↑+H 2O +CO 2↑。
(2)铵盐与碱反应NaOH 与NH 4N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 +NH 4NO 3=====△NaNO 3+H 2O +NH 3↑。
3.NH +4的检验向含NH +4的浓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 +4+OH -===NH 3↑+H 2O 。
若为含NH +4的稀溶液,除滴加NaOH 溶液外,还需要加热,否则不能产生NH 3。
1.下列有关氨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氨催化氧化可直接生成NO 2B .氨水呈碱性C .氨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色烟雾D .在反应NH 3+H +===NH +4中,氨失去电子被氧化2.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将待检物取出少量放在试管中,然后( )A .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颜色变化B .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C .加入NaOH 浓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颜色变化D .加入强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1 【解析】 A 项,NH 3催化氧化生成NO ;C 项,氨与H 2SO 4等难挥发性酸相遇不产生白雾;D 项,N 无变价,氨不被氧化。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doc版)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化学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目录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2)本章说明 (2)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3)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7)教学资源 (8)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3)本章说明 (13)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14)第二节离子反应 (17)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18)教学资源 (19)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23)本章说明 (23)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24)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28)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31)教学资源 (32)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0)本章说明 (40)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42)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43)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45)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 (48)教学资源 (51)科学家谈化学 (59)展望化学之未来:挑战和机遇(唐有琪) (59)中国化学的发展与展望(白春礼) (64)中学理科教育中的创新教育问题 (71)化学学科的现状及基础化学教育改革问题(宋心琦) (76)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本章说明一、教学目标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2.通过粗盐提纯实验,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练习蒸馏、萃取等分离方法。
并通过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与除杂质方法的讨论,加深对提纯操作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3.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与物质的质量的关系。
4.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应用。
5.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二、内容分析1.地位和功能根据课程标准所确定的“内容标准”,在必修课程的6个主题“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中“化学实验基础”是必修课程内容的核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让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了解化学学科的这一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师用书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有机化学基础
实验化学
必修课程
化学 1
化学 2
1.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要求学生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化学对 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习内容主题包括 “认识化学科学”“化 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等。教科书各章内 容安排如下:
【信息搜索】提供信息线索,如网址、书目等。
3
【习题】思考题、练习题(包括开放式习题和实践性题目等)。
三、使用教科书的建 议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 努力更新教育观念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是国家对高中阶段学生化学学习的要求,化学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是课程标准所确定 的课程性质、理念、目标的 具体体现。 使用新教科 书,首先应 该从认真学 习课程标准 开始,结合 教科书领会 课程性质、 理念、目标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
2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化学 1
从实验学化学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金属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化学 2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化学反应与能量
有机化合物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2.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延伸。选修课程旨在引导学 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更深刻地了解化学与人类 生活、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 关系,以提高科学素养,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选修课程包括 6 个模块,每个模块 2 学分,所有学生至少应从中选择一个模块进行学习。
2020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师用书:第3章 第2节 课时3 铁的重要化合物
高考化学 课时3 铁的重要化合物1.了解铁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应用。
2.了解Fe(OH)2、Fe(OH)3的制备原理及化学性质;了解Cu 的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
(重点)3.掌握Fe 2+、Fe 3+的相互转化以及Fe 2+、Fe 3+的检验方法。
(重难点)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铁的氧化物 1.铁的存在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居于前四位的是氧、硅、铝、铁,铁元素主要以+2和+3价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铁的氧化物组成与物理性质名称 氧化亚铁 氧化铁 四氧化三铁 化学式 FeO Fe 2O 3 Fe 3O 4 俗名 — 铁红 磁性氧化铁 Fe 的 化合价 +2 +3 +2、+3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溶解性都不溶于水3.铁氧化物的主要化学性质(1)FeO 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易被氧化成Fe 3O 4。
(2)FeO 和Fe 2O 3属于碱性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FeO +2H +===Fe 2++H 2O ,Fe 2O 3+6H +===2Fe 3++3H 2O 。
(3)Fe 2O 3与C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2O 3+3CO=====△2Fe +3CO 2,此反应为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
(4)四氧化三铁(Fe 3O 4)的化学式可写成FeO·Fe 2O 3,Fe 3O 4溶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为Fe 3O 4+8H +===2Fe 3++Fe 2++4H 2O 。
教材整理2 铁的氢氧化物 Fe(OH)2与Fe(OH)3的比较与转化 化学式 Fe(OH)2 Fe(OH)3 色态 白色固体 红褐色固体 溶解性 难溶于水难溶于水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Fe(OH)2+2H +===Fe 2++2H 2OFe(OH)3+3H +===Fe 3++3H 2O稳定性不稳定,分解产物很复杂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Fe(OH)3=====△Fe 2O 3+3H 2O 制法可溶性亚铁盐与碱反应:FeSO 4+2NaOH=== Fe(OH)2↓+Na 2SO 4可溶性铁盐与碱反应:FeCl 3+3NaOH===Fe(OH)3↓+3NaCl转 化方程式 4Fe(OH)2+O 2+2H 2O===4Fe(OH)3现象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探究·升华][思考探究]Fe(OH)2和Fe(OH)3的制备在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的FeCl 3和新制FeSO 4溶液,然后滴入NaOH 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师用书
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师用书一、教材简介本教材为化学必修第一册,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教材主要介绍了化学基础知识,包括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原理、元素周期表、无机物的性质及其变化等。
本教材强调实验和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掌握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2.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的性质;3. 掌握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4.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5. 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内容解析本教材共分为七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若干课题。
以下是每个单元的主题和主要内容:1. 第一单元:物质结构基础。
主要介绍原子的结构、元素周期表、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等基本概念。
2. 第二单元:化学反应原理。
主要介绍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化学平衡、酸碱反应等基本原理。
3. 第三单元:元素化合物知识。
主要介绍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如钠、铝、铁等元素及其化合物。
4. 第四单元:有机化合物。
主要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和性质,如烃、醇、羧酸等有机化合物。
5. 第五单元:化学实验基础。
主要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如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安全等。
6. 第六单元:化学计算基础。
主要介绍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如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的计算方法。
7. 第七单元:化学与生活。
主要介绍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
四、实验指导本教材包含多个实验,每个实验都有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实验:1. 钠与水的反应:通过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通过制备硫酸铜晶体,了解结晶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乙烯的制备:通过制备乙烯,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实验安全。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师用书:第3章 第1节 课时2 铝与NaOH溶液反应 物
课时2 铝与NaOH溶液反应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算1.掌握铝与强酸、强碱反应的性质。
(重点)2.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难点)铝与酸、碱溶液反应1.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
2.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3.金属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电子转移价态变化表现性质发生反应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还原性氧化反应[思考探究]铝与强酸、强碱反应的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试管中产生气泡,铝片溶解,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时发出爆鸣声试管中产生气泡,铝片溶解;点燃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时发出爆鸣声有关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么关系?【提示】铝无论是与稀盐酸反应还是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均存在以下关系:2Al~3H2↑,所以等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的量相同。
(2)若要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铝粉,可采用什么方法?【提示】可利用铜和铝化学性质上的差异除去铝粉,铝可与酸或碱反应,而铜不与稀硫酸、盐酸或强碱反应,可将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后即可除去铜粉中的铝粉。
(3)将两小块质量相等的金属钠,一块直接放入水中,另一块用铝箔包住,在铝箔上刺些小孔,再投入水中,试分析两者放出的氢气是否相等。
【提示】不相等。
因为用铝箔(刺有小孔)包住的金属钠放入水中时,钠先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与直接把钠投入水中所产生的氢气的量相同,但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会与铝箔反应产生氢气,故后者产生的氢气总量大于前者。
[认知升华]铝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的比较(1)反应原理①铝与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Al是还原剂,HCl是氧化剂。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师用书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师用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遵守实验室规则走进实验室,首先要认真阅读并牢记实验室安全规则。
2.化学实验安全措施(1)特殊化学试剂的存放方法①易吸水、易潮解、易被氧化的物质应密封存放。
②受热或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应用棕色瓶盛放,并存放在冷暗处。
③易燃、易爆的化学试剂应密封保存,并置于冷暗处,远离电源和火源。
④剧毒化学试剂要单独专柜保存。
(2)填写下列标志所对应危险化学品的类别标志类别爆炸品易燃品氧化剂剧毒品腐蚀品(3)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意外事故处理方法酒精着火移开可燃物,用湿布或沙土盖灭烫伤或烧伤先用水冲洗烫(烧)伤处,再涂上烫(烧)伤膏浓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浓碱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硼酸溶液试剂溅入眼睛内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4)“三废”的处理方法废气:不能直接排入大气,要进行回收处理。
废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要倒入指定的废液缸内。
废渣:不能随意丢弃,要进行分类处理。
[特别提醒]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H2SO4沿玻璃棒(或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过滤和蒸发1.过滤(1)适用范围:分离难溶固体和液体。
(2)实验装置:写出下图中仪器名称:[特别提醒]过滤操作口诀:漏斗烧杯玻璃棒,三样仪器不能少。
一贴二低三要靠,滤渣记得要洗涤。
2.蒸发(1)适用范围: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
(2)实验装置:写出下图中仪器名称:1.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是放在三层漏纸一边还是放在一层滤纸一边? 提示:放在三层滤纸一边,否则会使滤纸破损而造成过滤失败。
2.过滤和蒸发操作时均使用到玻璃棒,二者的作用相同吗?提示:不相同;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而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
3.蒸发操作中停止加热的依据是什么?能否将蒸发皿中液体直接加热蒸干? 提示:当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不能。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师用书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重点)
2.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并能运用N A 进行计算。
(难点)
3.了解摩尔质量的含义及应用。
物 质 的 量 与 阿 伏 加 德 罗 常 数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n 。
其单位为摩尔,简称摩。
2.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教材整理2 阿伏加德罗常数
1.把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 ,通常用6.02×1023_mol -1表示。
2.N A 指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一定要指明何种粒子,如1 mol H 2O 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而原子数目为3N A 。
3.涉及稀有气体时注意He 、Ne 、Ar 等为单原子分子。
4.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N )之间的关系为n =N N A 。
如0.5 mol。
化学必修1人教版教师用书word文件可编辑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一课时化学实验安全过滤和蒸发[课标要求]1.了解有关化学实验安全的常识。
2.掌握过滤、蒸发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3.掌握SO2-4检验的原理和方法。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加热液体时要放碎瓷片;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
2.过滤是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方法,实验操作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
3.蒸发是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方法,操作时要用玻璃棒搅拌,以防止局部过热引起液体飞溅。
4.三种粗盐提纯时试剂加入顺序:(1)NaOH→BaCl2→Na2CO3→HCl(2)BaCl2→NaOH→Na2CO3→HCl(3)BaCl2→Na2CO3→NaOH→HCl5.检验SO2-4时,先加入稀盐酸,没有沉淀生成,再加入BaCl2溶液。
化学实验安全1.遵守实验室规则走进实验室,首先要认真阅读并牢记实验室安全规则。
2.化学实验安全措施(1)特殊化学试剂的存放方法①易吸水、易潮解、易被氧化的物质应密封存放。
②受热或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应用棕色瓶盛放,并存放在冷暗处。
③易燃、易爆的化学试剂应密封保存,并置于冷暗处,远离电源和火源。
④剧毒化学试剂要单独专柜保存。
(2)填写下列标志所对应危险化学品的类别标志类别爆炸品易燃品氧化剂剧毒品腐蚀品(3)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意外事故处理方法酒精着火移开可燃物,用湿布或沙土盖灭烫伤或烧伤先用水冲洗烫(烧)伤处,再涂上烫(烧)伤膏浓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浓碱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硼酸溶液试剂溅入眼睛内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4)“三废”的处理方法废气:不能直接排入大气,要进行回收处理。
废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要倒入指定的废液缸内。
废渣:不能随意丢弃,要进行分类处理。
[特别提醒]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H2SO4沿玻璃棒(或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1.将下列化学试剂与相应标志连线。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师用书:第4章 第3节 课时1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第一节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课时1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1.了解硫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
2.掌握SO 2的化学性质及检验方法;学会设计实验验证SO 2的还原性及漂白性。
(重难点)3.了解SO 3的主要性质。
硫的存在和性质 1.硫的存在(1)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2)化合态①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②重要的化合物。
名称硫铁矿 黄铜矿 石膏 芒硝 化学式FeS 2 CuFeS 2 CaSO 4·2H 2O Na 2SO 4·10H 2O (1)物理性质俗名色态 溶解性 硫黄黄色晶体 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 ①还原性:与O 2反应:S +O 2=====点燃SO 2。
②氧化性:与Fe 反应:Fe +S=====△FeS ;与Cu 反应:2Cu +S=====△Cu 2S ;与Hg 反应:S +Hg===HgS 。
③与NaOH 溶液的反应:3S +6NaOH=====△2Na 2S +Na 2SO 3+3H 2O 。
[题组·冲关]1.下列有关硫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淡黄色晶体,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B .质脆易粉碎,不溶于二硫化碳,加热易熔化C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硫与铁粉和铜粉分别反应,都可生成二价金属硫化物D .粘有硫的试管可用CS 2或热的NaOH 溶液清洗【解析】 A 项,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C 项,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与Fe 、Cu 粉反应时均生成低价硫化物,Fe +S=====△FeS,2Cu+S=====△Cu 2S 。
【答案】 D2.下列化合物不能用相应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 )【导学号:95432072】①CuS ②FeS ③Al 2S 3 ④Fe 2S 3 ⑤Cu 2S⑥FeCl 2 ⑦CS 2 ⑧H 2SA .②⑤⑧B .①④⑥C .③④⑦D .④⑥⑦【答案】 B 【题后反思】 硫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而不是高价态。
2020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师用书:第1章 第2节 课时3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高考化学课时3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2.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及操作。
(重点)3.知道容量瓶的特点、用途及注意事项。
4.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重点)物质的量浓度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物质的量浓度1.将20 g NaOH溶于水中形成1 L溶液,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NaOH)=0.5_mol/L。
2.配制200 mL 0.5 mol/L的Na2CO3溶液,需Na2CO3的质量为13.25_g。
教材整理2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以配制100 mL 1.00 mol·L-1 NaCl溶液为例。
1.主要仪器(1)托盘天平、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100 mL 容量瓶。
(2)容量瓶:⎩⎨⎧ ①结构:细颈、梨形、平底玻璃容器,带磨口玻璃塞;②标志:温度、容积和刻度线;③规格:100 mL 、250 mL 、500 mL 、1 000 mL 等;④用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实验步骤[探究·升华][思考探究]探究1 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1)98 g H 2SO 4溶于1 L 水中配成溶液即得到1 mol·L -1的H 2SO 4溶液,这句话正确吗?为什么?【提示】 不正确。
单位体积溶液强调的是溶液的体积。
将98 g H 2SO 4(即1 mol)溶于1 L 水后所得溶液体积不是1 L ,故H 2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 -1。
(2)从500 mL 2 mol·L -1的NaCl 溶液中,取出100 mL ,则这100 m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含有的NaCl 为多少摩?【提示】 2 mol·L -1,0.2 mol 。
(3)500 mL 1 mol·L -1的NaOH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溶质的质量是多少?【提示】 0.5 mol,20 g 。
2021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教师用书:第4章 章末知识网络构建
写出图中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高温
=====
①化学方程式:SiO2+2C
Si+2CO↑。
②化学方程式:SiO2+4HF===SiF4↑+2H2O。
③离子方程式:SiO2+2OH-===SiO2-3 +H2O。
高温
=====
④化学方程式:SiO2+CaO
△
=====
2
CaCl2+2NH3↑+2H2O。
高温、高压
②化学方程式:N2+3H2 催化剂 2NH3。
催化剂
=====
③化学方程式:4NH3+5O2
△
4NO+6H2O。
④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
⑤离子方程式:3Cu+8H++2NO-3 ===3Cu2++2NO↑+4H2O。
CaSiO3。
⑤离子方程式:SiO2-3 +CO2+H2O===CO2-3 +H2SiO3↓。
⑥化学方程式:Si+2NaOH+H2O===Na2SiO3+2H2↑。
二、氯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写出图中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离子方程式:2I-+Cl2===I2+2Cl-。
点燃
=====
②化学方程式:3Cl2+2Fe
④离子方程式:SO2-4 +2H++Ba2++2OH-===BaSO4↓+2H2O。
⑤离子方程式:SO2+2OH-===SO2-3 +H2O。
⑥化学方程式:SO2+Cl2+2H2O===H2SO4+2HCl。
四、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写出图中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
⑥离子方程式:Cu+4H++2NO-3 ===Cu2++2NO2↑+2H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模块教科书精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突出重点,既为 全体学生的发展 提供必需的化学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 又为继续学习选修课程的学生打下必要的基础,也为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选修模块教科书以学生个性 发展的多样化需要为主,注意到与 必修模块教科书的合理衔接,促进基础知识的深化,拓宽知识面,促进学生解决问题 能力的提高。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力 求反映现代化学发展的成就,积极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现课程的时代特色 。教科书 中除正文外,还编有多种资料供学生阅读或选学,提供带有*号的习题,供学生选做,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除教 科书外,在试用过程中,还将提供系列化的配套教学资源。
●教学方法多样化、最优化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化学教学中有多种方法,如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 问题解决法、自学法、归纳法、演绎法 ……例如,讲授法是教师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也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较多教学任 务的有效办法。探究法则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各种 教学方法中,教师均应注意渗透启 发式教学的思想。
4.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 活动的开展
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教科书创设学生自主活动和积极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 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探究过程,获取知识,学会合作与分享;通过对科学家的介绍、 探究性实验的设计、运用化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等,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学习科学 方法和养成科学态度。重视实验在
【信息搜索】提供信息线索,如网址、书目等。
3
【习题】思考题、练习题(包括开放式习题和实践性题目等)。
三、使用教科书的建 议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 努力更新教育观念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是国家对高中阶段学生化学学习的要求,化学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是课程标准所确定 的课程性质、理念、目标的 具体体现。 使用新教科 书,首先应 该从认真学 习课程标准 开始,结合 教科书领会 课程性质、 理念、目标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
例如,教科书设计从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造天性出发,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创造性和个性化,这是一条重要 的原则。鼓励学生提出个人创造性的意见,不处处强求统一的 “标准答案”。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培 养探索技能、反思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思想的开放 性、尊重事实、承认事物的多样性 和不确定性、能够进行批判性思维,等等。
2.以学生发展为本,促 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对教科书进行能动的实践创造的主体。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的积极性、自觉性、创 造性,变“要我学” 为“我要学”,教科书尽可能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使编制过程本身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 中。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科书设计,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贴近学生的 生活,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 的开发和智能的发展。
1
学习化学中的基础性作用,精心设计实验方案,积极开发探究性实验,鼓励学生通过 实验学习化学知识与技能,掌握科 学研究的方法。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现象、进行数据处理 、获得实验结论的过程中,不仅能 获取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探究能力,还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反映科学、技术、社 会的相互关系
【资料卡片】数据资料、小常识等。
【科学史话】化学史料、化学发现等。
【实践活动】一些与社会课题相关的调查活动、研究和课外小实验等。例如,通过设计一些研究方案,培养学生应 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查找资料和进行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 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关注社会的情 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判断及综合分析能力;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 ,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和组织 能力,等等。
● 改善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新课程的开放性特征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教师不仅应有广博的化学科学 知识,还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掌握一些新的技能, 学习新的技术。例如,激励学生的 技能、组织学生活动的技能、使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技能、社会活动的技能、开拓教学资源的技能、评价技能, 等等。
教科书不仅提供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注意使学生了解化学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中 的重要作用,如化学在促进生产发展、资源开发、材料制造、保障健康等方面的巨大 贡献;使学生知道其他相关科学如 医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与化学科学的密切关系等。内容 的选择适当地反映由于人类不恰当 地运用科学技术成果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体现社会发展对化学科学提出的新要求,帮 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和谐 发展的重要性。教科书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相关的素材,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出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对科学的亲切感并学习实用性知识。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学 科角度对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 科中出现的某些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以便学生全面了解化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
2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化学 1
从实验学化学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金属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化学 2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化学反应与能量
有机化合物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2.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延伸。选修课程旨在引导学 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更深刻地了解化学与人类 生活、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 关系,以提高科学素养,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选修课程包括 6 个模块,每个模块 2 学分,所有学生至少应从中选择一个模块进行学习。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说明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是贯彻执行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根据社会 发展的需要、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及学科本身的规律,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而 编写的。
一、教科书设计思路
1.全面落实高中化学课 程目标
在使用新教科书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 和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在一堂课中多种教学方法可以结合或交替 使用。一句话,就是根据需要,灵 活运用,实事求是地选择教学方法,这也就是最优化的思想。
4
教科书中安排了许多实验、科学探究等活动,要认真组织和实施。教科书中的实验不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目的 是让教师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尽可能多地开设学生实验。因此,教师对教科书中的实 验不仅要做、会做,还应该十分有 把握。对于实验室条件已具备、学生能在课内完成、能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而且比较 安全的实验,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去 完成率更高。
【学与问】提出问题或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并发现问题,学习提出问题。
【思考与交流】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思考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维,并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活动进行沟通 和交流。
【科学视野】属于辅助教学内容的一些阅读资料,多为联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一些内容。可拓展学生视野,但又 不增加学生的负担。
6.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 特点,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学生的亲 历性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资源,因此力求增加其对学生的亲和力。例如,教科书尽可能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 验,从学生关心的具体问题引入,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引导学 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学习活动 的设计上提倡主动的、建构的、体验的和发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 体,从而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教 科书融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方法训练、过程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于一体 。例如,设计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 形式;版面设计做到人性化,力求活泼大方,美观优雅;文字尽可能精炼流畅,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和可读性; 适当以 图代文,以表格代文,以增大信息容量;为体现选择性,教科书设置各种栏目供学生 自学或复习之用,并为教师教学留 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二、教科书的结构
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的高中化 学课程由 8 个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 2 个模块,选修包括 6 个模块。各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
如下表所示。
高中化学课程
选修课程
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技术
物质结构与性质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还有很多事物需要重新认识,如对教师角色变化的认识,对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对教学过程的 认识,对全面评价的认识……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实践中逐步体会。
2.迎接挑战,抓住机遇 ,充分利用课改提供的自主创造空间
新课程带来了新教育。为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除应更新教育观念外,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以下 方面作出努力。
●改变师生关系,转变工作方式 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 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应更加紧密地合作。
●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 教师要重新认识教学、认识课堂、认识教科书,不断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 新型师生互动关系中重建自己的角色。例如,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 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 程;指导学 生针对不同 的学习内容 ,选择不同 的学习方式 ;帮助学生 设计恰当的 学习活动; 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更加广泛的学习资源等。
3.教科书的体例结构
教科书按章节编排,简单结构如下页图所示:
4.关于栏目的几点说明
【实验】不区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根据实验内容和学校的不同条件,可由教师演示,也可边讲边实验或学生探 究。同时为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提供必要的引导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