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综合教学实习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贝类方位辨别实验报告(3篇)

贝类方位辨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贝类的生物特性,特别是其方位辨别能力。

2. 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贝类方位辨别能力的影响。

3. 通过实验验证贝类方位辨别能力的科学原理。

二、实验背景贝类是一类生活在水中的无脊椎动物,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贝类具有多种生物学特性,其中方位辨别能力是其中之一。

方位辨别能力是指贝类在环境中能够感知并判断自身位置的能力。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验证贝类的方位辨别能力,并探讨影响其方位辨别能力的因素。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牡蛎、扇贝、鲍鱼等贝类,实验箱、坐标纸、光源、温度计、湿度计等。

2. 实验方法:(1)分组:将贝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牡蛎、扇贝、鲍鱼,对照组为其他贝类。

(2)实验设置:在实验箱中设置不同环境条件,如光照、温度、湿度等。

(3)实验过程:将贝类置于实验箱中,观察其方位辨别能力。

记录贝类在实验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如游动方向、停留位置等。

(4)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方位辨别能力差异,探讨环境因素对贝类方位辨别能力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贝类方位辨别能力差异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贝类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方位辨别能力,而对照组贝类的方位辨别能力相对较弱。

这说明不同种类的贝类在方位辨别能力上存在差异。

2. 环境因素对贝类方位辨别能力的影响(1)光照:在光照条件下,实验组贝类表现出较强的方位辨别能力,而对照组贝类的方位辨别能力较弱。

这表明光照对贝类方位辨别能力有显著影响。

(2)温度: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实验组贝类的方位辨别能力较强,而温度过高或过低时,贝类的方位辨别能力有所下降。

这说明温度对贝类方位辨别能力有显著影响。

(3)湿度:在适宜的湿度条件下,实验组贝类的方位辨别能力较强,而湿度过高或过低时,贝类的方位辨别能力有所下降。

这说明湿度对贝类方位辨别能力有显著影响。

五、实验结论1. 贝类具有方位辨别能力,且不同种类的贝类在方位辨别能力上存在差异。

海洋实习报告

海洋实习报告

海洋实习报告摘要:本文是对笔者参加海洋实习活动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实习期间所学习和实践的内容,以及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的观察和了解。

通过此次实习,笔者进一步加深了对海洋的认识,也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引言:海洋是世界上最广阔的领域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和许多奇妙的生物。

为了更好地了解海洋,我参加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海洋实习活动。

在此次实习中,我通过亲身实践,深入学习了海洋科学知识,拓宽了自己的眼界。

实习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们团队首先进行了海洋生物的观察和采样工作。

我们利用潜水设备下潜到海底,观察了珊瑚礁和各种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

通过观察,我深深感受到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美丽之处。

同时,在采样中,我们也了解到了一些海洋生物的生态习性和生存状况。

其次,我们还进行了海洋环境的调查研究。

我们利用浮标和测量设备,对水质、水温等参数进行了测量,并记录了海洋环境的变化。

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海洋环境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实习收获:在实习期间,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理论知识,还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通过观察和采样海洋生物,我对珊瑚礁、鱼类和贝类等海洋生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测量设备进行海洋环境的测量和记录,进一步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

此外,我还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大家共同面对挑战,互相帮助,有效地完成了各项实习任务。

结论:通过参加海洋实习活动,我深入了解了海洋科学,感受了海洋的浩瀚和神奇。

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海洋问题,为保护海洋环境和发展海洋资源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我也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相关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参考资料:无。

海洋野外的实习报告

海洋野外的实习报告

海洋野外的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xx—06实习地点:大亚湾,红树林,南澳市场等实习内容:了解海洋生物,认识贝类多样性,具备对贝类的基本知识。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1、通过在野外直接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及外形特征,熟悉各种不同类群动物的分类特征,巩固并应用在课堂上所学动物学知识。

2、学习采集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同时学会运用诸如图片比照、动物分类检索表、主要特征鉴别等方法进行动物分类鉴定。

3、通过这次实习,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反思理解动物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一次明确的规划。

二、实习内容6月8号至6月10号,在生科院动物学组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为期3天的海洋动物实习。

6月8号,前往坝光的泥石滩和石砾滩,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在退潮的滩边仔细地寻找各种各样的贝类和螺类。

捡了一些贝壳和螺类后,老师就向我们介绍红树林。

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

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

6月9号,老师带领我们去南澳市场参观,了解各种海洋经济产物。

给我们介绍市场上海洋中的经济产物,调查常见食用海产的种类及分类特征。

然后,我们在珍珠岛上观看工人植珠的过程操作,那里的工作人员还教了我们怎么样分辨真假珍珠。

下午我们就来到了珍珠岛。

我们乘坐了大概十几分钟的快艇到达了一个小岛,在海边捡贝类。

我们捡到许多种的贝类,还有捡到海参和海胆。

不过最后海胆海参都被我们放回去取了。

最后在晚上我们把标本清理干净。

6月10号,我们先去标本室鉴定标本。

三、实习数据1、贝类及螺类简介:贝壳的数量、形状和结构变异极大,有的种类具有1个呈螺旋形的贝壳(如蜗牛、螺、鲍);有的种类具有2片瓣状壳(如蚌、蚶);有的种类具有8片板状贝壳,呈覆瓦状排列(如石鳖);有的种类的1块贝壳被包入体内(如乌贼、枪乌贼);有的种类贝壳甚至完全退化(如船蛆)。

水产养殖专业综合实习报告究极版

水产养殖专业综合实习报告究极版

一:前言2010年8月30日至9月26日,全体水产养殖学生于黑石礁海域展开了为时、一个月的综合实习活动。

实习内容包括鱼类学,贝类学、普通动物学、养殖水环境化学、水生生物学等方面,通过同学们自己实际动手操作,复习和巩固了已学过的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操作和原理。

并初步了解养殖水域渔业资源调查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大型养殖水域渔业资源利用和评价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同学们把书本上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当中。

实习内容(1)饵料生物在海区进行浮游生物的调查,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采集、固定与处理方法,鉴定种类组成,计数生物量。

测定水域叶绿素a含量,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水域叶绿素a含量,分析初级生产力。

底栖生物定量,用采泥器采样,熟练掌握养殖水域底栖生物采样点选择、采样、固定、计算等一整套定量技术。

(2)水环境化学水化学分为现场测定与室内测定,现场用pH 计和测氧仪现场测定各测点的pH、DO、水温。

室内测定以下项目:水温、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碱度、硬度、非离子氨、活性磷含量,个人完成上述项目的测定后,每大组还要完成以下项目:养殖生物不同养殖密度对水质影响实验。

1、贝类学海区养殖设施,海带、裙带菜及扇贝等养殖区划分,养殖筏设置、结构;养殖笼的结构与排列方式。

扇贝的形态观察,测定海湾扇贝的壳长、壳高、壳宽并计算平均值;称重(用天平)并计算个体平均值;测定出柱率和出肉率;观察其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

食性分析。

取用甲醛浸泡固定后的个体,解剖软体部,横切消化腺,取海湾扇贝胃含物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定性分析,并鉴定到属种,同时计算出各类所占百分比。

生长测定与评价,对笼养扇贝进行生长测定,并比较分析其生长效果。

2、鱼类学鱼类标本的采集、固定、包装、保存等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

鱼类的形态学测定观测鱼类外部形态学性状,熟悉各种可量和可数性状的准确测定和计数方法。

种类鉴定,鉴定沿海或湖泊、水库中习见鱼类的种类,熟悉鉴定方法和检索表的编制、使用。

2023年关于海洋实习报告4篇

2023年关于海洋实习报告4篇

2023年关于海洋实习报告4篇海洋实习报告篇1实习时间:—06实习地点:大亚湾,红树林,南澳市场等实习内容:了解海洋生物,认识贝类多样性,具备对贝类的基本知识。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1、通过在野外直接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及外形特征,熟悉各种不同类群动物的分类特征,巩固并应用在课堂上所学动物学知识。

2、学习采集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同时学会运用诸如图片比照、动物分类检索表、主要特征鉴别等方法进行动物分类鉴定。

3、通过这次实习,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反思理解动物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一次明确的规划。

二、实习内容6月8号至6月10号,在生科院动物学组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为期3天的海洋动物实习。

6月8号,前往坝光的泥石滩和石砾滩,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在退潮的滩边仔细地寻找各种各样的贝类和螺类。

捡了一些贝壳和螺类后,老师就向我们介绍红树林。

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

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

6月9号,老师带领我们去南澳市场参观,了解各种海洋经济产物。

给我们介绍市场上海洋中的经济产物,调查常见食用海产的种类及分类特征。

然后,我们在珍珠岛上观看工人植珠的过程操作,那里的工作人员还教了我们怎么样分辨真假珍珠。

下午我们就来到了珍珠岛。

我们乘坐了大概十几分钟的快艇到达了一个小岛,在海边捡贝类。

我们捡到许多种的贝类,还有捡到海参和海胆。

不过最后海胆海参都被我们放回去取了。

最后在晚上我们把标本清理干净。

6月10号,我们先去标本室鉴定标本。

三、实习数据1、贝类及螺类简介:贝壳的数量、形状和结构变异极大,有的种类具有1个呈螺旋形的贝壳(如蜗牛、螺、鲍);有的种类具有2片瓣状壳(如蚌、蚶);有的种类具有8片板状贝壳,呈覆瓦状排列(如石鳖);有的种类的1块贝壳被包入体内(如乌贼、枪乌贼);有的种类贝壳甚至完全退化(如船蛆)。

贝类的观察实验报告

贝类的观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贝类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观察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海洋生物馆实验目的:1. 了解贝类的形态结构特点。

2. 观察贝类的生活习性。

3. 探讨贝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实验材料:1. 贝类样本:扇贝、鲍鱼、海螺、牡蛎等。

2. 实验工具: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记录本、相机等。

实验步骤:一、贝类形态结构观察1. 观察贝类的壳体结构:使用放大镜观察贝类的壳体,记录壳体的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特点。

2. 观察贝类的足部结构:观察贝类的足部,记录足部的形状、颜色、质地等特点。

3. 观察贝类的内脏结构:使用显微镜观察贝类的内脏,记录内脏的分布、器官特点等。

二、贝类生活习性观察1. 观察贝类的摄食习性:观察贝类摄食时的动作,记录摄食方式、食物种类等。

2. 观察贝类的繁殖习性:观察贝类的繁殖过程,记录繁殖方式、繁殖季节等。

3. 观察贝类的移动方式:观察贝类在海洋中的移动方式,记录移动速度、移动轨迹等。

实验结果:一、贝类形态结构观察结果1. 贝类的壳体结构:贝类的壳体形状多样,有扇形、球形、螺旋形等。

壳体颜色各异,有白色、黑色、棕色等。

壳体质地坚硬,具有保护作用。

2. 贝类的足部结构:贝类的足部形状多样,有扇贝的扇形足、鲍鱼的吸盘足、海螺的螺旋足等。

足部颜色与壳体颜色相近,质地柔软。

3. 贝类的内脏结构:贝类的内脏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

内脏器官分布较为集中,具有高效的功能。

二、贝类生活习性观察结果1. 贝类的摄食习性:贝类摄食方式多样,有摄食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

摄食动作迅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2. 贝类的繁殖习性:贝类的繁殖方式多样,有卵生、胎生等。

繁殖季节与温度、水质等因素有关。

3. 贝类的移动方式:贝类在海洋中的移动方式有爬行、附着、漂浮等。

移动速度较慢,受水流、风力等因素影响。

实验讨论:贝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作用:1. 贝类能够净化海水,通过滤食作用去除海水中的悬浮颗粒,提高水质。

水产养殖学实习报告

水产养殖学实习报告

水产养殖学实习报告为期三个月的水产养殖学实习结束了,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对水产养殖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在这份实习报告中,我将分为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叙述,包括实习内容、实习地点、实习成果以及个人心得。

一、实习内容在实习期间,我被安排到位于海滨城市的一家水产养殖实验基地进行实习。

实验基地的主要业务是研究和培育各类海水和淡水生物,包括鱼类、贝类、虾类等。

我主要参与了鱼类养殖实验,并从头开始学习了水产养殖的基本理论知识。

通过实习,我了解了鱼类的生长习性、饲养技术、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并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了控制水质、定期投喂、观察鱼类行为等重要环节。

二、实习地点该实验基地位于海滨城市的郊区,地处于一个山水环绕的小岛上。

实习地点的环境非常适合水产养殖,周围有许多水源,气候温暖湿润,为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实验基地内部设施齐全,有大型鱼池、配水系统、实验室等。

鱼池根据不同品种的鱼类被细分为多个区域,确保了实验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三、实习成果通过三个月的实习,我在水产养殖方面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成果。

首先,我能够独立完成鱼类养殖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观察鱼类的生长情况、定期投喂合适的饲料、管理水质等。

其次,我还学会了鱼类的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措施,以及合理的养殖密度和疫苗注射方法。

最后,在实习过程中,我还参与了一个小规模的鱼类养殖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检验了之前学到的理论知识。

通过实习,我深刻认识到了水产养殖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养殖技术能够提高水产养殖的生产效益,满足人们对于水产品的需求,也对于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个人心得在这段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体验到了水产养殖工作的辛苦和困难。

在鱼类养殖的过程中,合理的饲养密度、精确的投喂量、保持水质稳定等方面都需要我们的细心和耐心。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鱼类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应对各种疾病。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比如鱼类的疾病防治和鱼类养殖环境的维护等方面。

贝类养殖实习报告

贝类养殖实习报告

贝类养殖实习报告1. 简介贝类是一类广泛分布在海洋和淡水中的无脊椎动物,包括蚕蛤、扇贝、蛤蜊等多种类型。

贝类养殖是一个重要的渔业养殖项目,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药品生产和装饰等领域。

本实习报告将介绍贝类养殖的基本情况、养殖技术和市场前景等内容。

2. 贝类养殖基本情况贝类养殖拥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古代就有人类开始利用自然受精的扇贝和蛤蜊进行养殖。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贝类养殖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养殖行业。

目前,全球各地都有贝类养殖的实践和研究。

贝类养殖主要分为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两种类型。

海水养殖是指在海洋中养殖贝类,而淡水养殖则是在淡水环境中进行。

养殖贝类的主要物种有蚕蛤、扇贝、蛤蜊等。

贝类养殖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主要包括贝类的繁殖、幼苗培育、养殖环境的控制等方面。

同时,养殖过程中需要关注水质、饲料、疾病防控等问题,以确保贝类的生长和产量。

3. 贝类养殖技术3.1 贝类的繁殖贝类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性繁殖是通过雌雄贝类的交配和受精过程进行的。

不同物种的贝类在繁殖方式上存在差异,有的贝类会自行产卵和受精,而有的贝类则需要人工辅助。

无性繁殖是指利用贝类的体节、芽球或细胞分裂等方式进行繁殖。

这种方式具有繁殖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常用于克隆高产贝类。

3.2 幼苗培育贝类的幼苗培育是贝类养殖过程中一个关键的环节。

幼苗培育主要包括贝类的交配、受精、发育和成长等过程。

在幼苗培育过程中,需要注意水质的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盐度和pH值。

此外,还需要提供充足的饵料,以促进贝类幼苗的生长和发育。

3.3 养殖环境的控制贝类对养殖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主要包括水质、温度、盐度和光照等方面。

水质是贝类养殖中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合适的水质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和饵料,同时排除废物和病原体。

温度对贝类的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物种对温度的要求存在差异,需要根据贝类的特性进行调控。

盐度是海水养殖中一个重要的参数。

海洋贝类资源调查与评估技术实习总结

海洋贝类资源调查与评估技术实习总结

海洋贝类资源调查与评估技术实习总结一、引言海洋贝类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渔业资源之一,对于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和保障人民渔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海洋贝类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数量,我参加了海洋贝类资源调查与评估技术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技术和方法,本文将对这次实习进行总结和分享。

二、调查与评估技术1. 样本采集技术在实习中,我们使用了多种样本采集技术来获取海洋贝类资源的数据。

其中,最常用的是底拖网和潜水器。

底拖网通过拖曳方式收集海底生物样本,可以获得较大范围的数据。

而潜水器则可以深入海底,获取更详细的贝类资源信息。

这两种技术的结合使用,能够提供全面的资源调查数据。

2. 样本处理与分析技术采集到的样本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贝类资源信息。

在实习中,我们学习了样本的分类、计数和测量方法。

通过对样本的外部特征、内部解剖和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准确判断贝类的种类和数量。

同时,还学习了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样本的测量和记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三、实习经验与感悟1.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海洋贝类资源调查与评估中,团队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责任,只有通过紧密配合和相互支持,才能顺利完成工作。

在实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与他人协作和沟通,提高了自己的团队意识和组织能力。

2. 实践的重要性理论知识只是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

在实习中,我们不仅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还亲自参与了海洋贝类资源调查与评估的各个环节。

通过亲身实践,我更深入地理解了相关技术和方法的应用,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 环保意识的培养海洋贝类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在实习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资源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还要注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通过实习,我深刻认识到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学会了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损耗,为海洋生态保护出一份力。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次海洋贝类资源调查与评估技术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环保意识。

贝类学方斑东风螺人工繁育实习报告

贝类学方斑东风螺人工繁育实习报告

贝类学⽅斑东风螺⼈⼯繁育实习报告实习报告题⽬:⽅斑东风螺⼈⼯繁育技术课程海⽔贝类增养殖学学⽣姓名学号班级实习地点实习时间指导⽼师⽅斑东风螺⼈⼯繁育技术实习报告1.实习的⽬的和意义(1)通过东风螺⼈⼯繁育技术的实践活动,学会运⽤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来指导⽣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以培养学⽣操作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能⼒;(2)掌握东风螺⼈⼯繁育技术的原理,了解影响东风螺⼈⼯繁育的各个流程,并学会掌握、控制和分析影响东风螺⼈⼯繁育的环境因⼦;(3)深⼊实践,培养学⽣热爱劳动、勤于思考的优良品德;(4)通过实习,让学⽣找出⾃⾝情况与社会实际的差距,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培养学⽣的实际操作能⼒,并为以后的学习及时补充相关知识和技能。

2.材料和⽅法2.1材料⽅斑东风螺亲螺,15㎏,170元/㎏,购于海南省;幼⾍饵料⼩球藻、⾦藻、牡蛎、酵母⽚、虾⽚、B.P、螺旋藻粉;药品⼟霉素。

⽅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Lamarck)⾪属于软体动物门、腹⾜纲、前鳃亚纲、新腹⾜⽬、蛾螺科、东风螺属。

⼯具器械:孵化⽔桶、烧杯、显微镜、筛绢⽹(400⽬、200⽬、60⽬)等。

2.2⽅法(操作规程)2.2.1东风螺亲螺的培育受到场地的限制东风螺亲螺的培育只能在普通的室外育苗池中进⾏,为满⾜东风螺的⽣活需求,东风螺有潜沙的习性,亲螺培育池池底需铺沙,沙层厚度约5cm且只铺⼀半。

培育池上⽅铺盖遮阳⽹,营造阴暗的环境和防⽌因太阳暴晒引起⽔温过⾼,东风螺⽣存⽔温⼩于32℃。

2.2.1.1换⽔、清污及收集卵囊因东风螺有潜沙的习性,沙层会积累⼤量东风螺的代谢废物等有机质,若不及时清除,会影响沙层的⽣态,在缺氧的条件下容易产⽣毒物,进⽽影响亲螺的健康。

因此每天上午9:00对亲螺培育池进⾏换⽔,先排⼲培育池的池⽔,⽤过滤海⽔冲洗⼲净沙层东风螺排泄物等污物后再注⼊海⽔,海⽔深度约50cm。

东风螺⾃然状态下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亲螺⾏夜间交配、产卵活动。

贝类学实习报告

贝类学实习报告

贝类学综合实习报告院系:水产与生命学院班级:养殖09-3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王吉桥、赵立强贝类学综合实习报告一.目的1.了解贝类生长发育与周围养殖环境的关系2.了解贝类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扇贝的形态学特征二.工具和材料1.工具:游标卡尺、显微镜、解剖工具、解剖盘等。

2.材料:栉孔扇贝、偏顶蛤三.内容和结果1.贝类形态指标测定(1)测量:取栉孔扇贝和偏顶蛤活体10-20个,测量壳长、壳宽、壳高,并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

(2)称量:用电子天平称出栉孔扇贝和偏顶蛤的全湿重以及偏顶蛤各个软体重,并计算平均值及标准差。

下表为所测定数据:2.贝类的经济指标测定(1)测量栉孔扇贝的全湿重、软体重、性腺重、闭壳肌重。

计算各项总重求出平均值,得出出肉率、干贝出成率、性腺指数,并按上述指标测定偏顶蛤的经济指标。

(2)计算公式:干贝出成率=闭壳肌重/全湿重*100%出肉率=软体重/全湿重*100%性腺指数=性腺重/软体重*100%表3 栉孔扇贝和偏顶蛤的经济指标测定组号栉孔扇贝偏顶蛤出肉率/%干贝出成率/% 性腺指数/% 出肉率/%1 25.88 7.33 9.45 16.902 40.43 9.41 11.39 26.363 25.94 8.32 10.04 24.234 37.27 9.10 14.11 26.165 35.90 9.69 10.33 26.986 35.67 9.34 11.00 24.47均值 33.43 8.82 11.06 24.183.食性分析取栉孔扇贝胃含物于显微镜下观察,定性分析,鉴定到种属4.贝类的食性选择指数由表4栉孔扇贝的食性分析级水生生物相关数据计算栉孔扇贝的食性选择指数公式:食物选择指数=胃含物百分比/海区百分比下表为栉孔扇贝食物选择性指数胃含物圆筛藻舟形藻直链藻盒形藻拟气球藻椎囊藻硅鞭金藻曲舟藻针杆藻胃含物百分比 47.60 4.80 4.80 22.0 10.7 3.60 6.00 6.00 5.40海区百分比 13.87 4.49 1.92 1.54 3.21 0.96 51.45 1.03 3.21食物选择指数 3.43 1.07 2.50 14.3 3.33 3.75 0.12 5.83 1.68由表可知,栉孔扇贝对食物是具有选择性的,其中圆筛藻和盒形藻的选择性较高,对硅鞭金澡的选择性差,摄入量也很低。

海洋生物的实习报告汇总

海洋生物的实习报告汇总

实习报告:海洋生物实习体验一、前言作为一名热爱生物学的大学生,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两周的海洋生物实习活动。

在这段时间里,我来到了我国著名的海洋生物研究基地——xx海洋大学,跟随导师和同学们一起,深入了解了海洋生物的习性、分类、保护等方面知识。

此次实习让我收获颇丰,下面我将从实习内容、实习成果和个人感悟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二、实习内容1. 海洋生物标本采集与制作: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采集海洋生物标本,包括贝类、珊瑚、鱼类等。

同时,我们还掌握了海洋生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技巧,如固定、剥制、装框等。

2. 海洋生物分类学:通过对大量海洋生物标本的观察、比对,我们学习了海洋生物的分类体系,了解了不同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历程。

3. 海洋生态系统考察:我们参观了潮间带、红树林、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实地观察了海洋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活状况,探讨了生态系统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4.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学习了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措施及现状,了解了海洋生物保护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分析了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 海洋生物实验技能:在实验室里,我们学习了海洋生物生理、生化、遗传等方面的实验技能,如细胞计数、DNA提取、PCR扩增等。

三、实习成果1. 掌握了海洋生物标本采集、制作技术,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2. 学会了海洋生物分类学的基本方法,对海洋生物的演化历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 深入了解了海洋生态系统,分析了海洋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4. 增强了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5. 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为后续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个人感悟1. 海洋生物实习让我亲身体验到了海洋生物的神奇,增强了我的环保意识。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我们将努力为海洋生物的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水产养殖学实训报告

水产养殖学实训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实训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水产养殖的基本流程,掌握养殖技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水产养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以下是我参加水产养殖学实训的心得体会。

二、实训时间及地点实训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实训地点:XX水产养殖基地三、实训内容1. 养殖基地概况XX水产养殖基地位于我国XX省XX市,占地面积XX亩,主要养殖鱼类、虾类、贝类等。

基地拥有先进的养殖设施和完善的养殖技术,是集养殖、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水产养殖基地。

2. 水产养殖基本流程(1)水源处理:养殖基地的水源为地下水,需经过沉淀、过滤、消毒等工序,确保水质符合养殖要求。

(2)池塘建设:根据养殖品种和规模,选择合适的池塘,进行池塘改造,包括池塘清淤、消毒、铺设防渗膜等。

(3)种苗放养:选择优质种苗,按照养殖计划进行放养,注意控制放养密度,确保养殖效益。

(4)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根据水质变化调整养殖措施,如增氧、换水、施肥等。

(5)病害防治:加强对养殖过程中的病害监测,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确保养殖成活率。

(6)收获与销售:根据市场需求,适时收获,保证养殖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

3. 实训操作(1)水源处理:在水源处理环节,我们学习了沉淀池、过滤池、消毒池等设施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池塘建设:在池塘建设环节,我们参与了池塘清淤、消毒、铺设防渗膜等操作,了解了池塘改造的全过程。

(3)种苗放养:在种苗放养环节,我们学习了种苗选择、放养密度、放养时间等关键技术。

(4)水质管理:在水质管理环节,我们学习了水质检测方法、增氧设备操作、换水技术等。

(5)病害防治:在病害防治环节,我们学习了病害监测、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

(6)收获与销售:在收获与销售环节,我们了解了市场行情、产品包装、运输等环节。

四、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了对水产养殖学的理解。

海洋实习报告

海洋实习报告

海洋实习报告1. 引言在学习海洋科学的过程中,实习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

为了更好地了解海洋的特点和生态系统,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海洋实习。

本篇报告将详细介绍我在实习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2. 实习地点和时间我的海洋实习地点是位于南海的XX海洋研究站,实习时间为2022年7月1日至7月31日。

3. 实习目标3.1 学习海洋生物多样性在实习期间,我通过参观研究站的实验室和海洋动物养殖区,了解了许多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我学习到了不同种类的鱼类、贝类和海藻的特点,同时也了解到了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3.2 掌握海洋调查技巧我参与了科研人员进行的海洋调查工作,学习了使用测深仪、水样采集器和水质分析仪器等设备的操作技巧。

在实践中,我逐渐掌握了测定海水温度、盐度和溶解氧含量等指标的方法。

3.3 了解海洋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通过参与海洋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讲座和小组讨论,我了解到海洋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我认识到只有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才能实现人类和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4. 实习经历4.1 实地考察在实习期间,我们驾驶小船进行了海洋实地考察。

我们使用测深仪绘制了海底地形的剖面图,同时使用水样采集器获得了不同位置海水的样本。

这些实地考察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海洋的复杂性和变化性。

4.2 实验室实习在实习期间,我还参观了研究站的实验室,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

例如,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了不同种类的浮游生物,并记录了它们的数量和形态特征。

我也学习了如何进行海水样本的离心、滤片和溶解氧分析等实验技巧。

4.3 专家讲座和讨论研究站还组织了一系列的专家讲座和小组讨论,涉及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热点问题。

通过参与讨论,我提高了对海洋问题的认识,并与同行们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5. 实习心得通过这次海洋实习,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海洋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奥秘的世界。

贝类综合教学实习报告模板

贝类综合教学实习报告模板

贝类学综合实习报告指导老师: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实习日期:9月19日—9月21日一.前言在经历了一周的水化学实习后,继续进行了贝类学实习,实习使得我们可以增进贝类学的基础知识,加深巩固贝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为了高同提学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通过我们对贝类的采集实验观察等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学习养殖水域中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等调查方法及基本技能;然后综合分析贝类数据及有关养殖水域生态结构数据,加深理解贝类养殖生态水域系统中的作用,以及与养殖水域类型及生产力的关系。

并且能够提高同学们之间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吃苦耐劳的品质。

二.工具和样品1.托盘、直尺、游标卡尺、天平、解剖刀、镊子;2.栉孔贝10只、偏顶蛤10只。

三.实验数据及分析表一、栉孔贝形态指标测定栉孔贝长(mm)宽(mm)高(mm)全湿重(g)1 69.70 23.22 75.80 47.52 83.44 27.30 90.00 87.03 83.24 27.30 88.00 81.54 69.30 19.60 73.00 36.35 63.00 21.70 68.30 39.56 78.64 26.88 84.22 80.57 78.30 27.80 81.82 68.58 57.80 20.00 66.80 28.59 74.82 23.44 85.00 56.010 66.50 19.42 70.70 42.0平均值72.47 23.67 78.36 56.7标准差0.8642 0.3431 0.8482 21.21675总计/ / / 567.2由表中数据表明,除个别扇贝外大小比较一致。

表二、偏顶蛤形态指标测定偏顶蛤长(mm)宽(mm)高(mm)全湿重(g)1 84.44 33.08 40.00 68.62 94.04 41.06 45.84 115.03 87.48 37.08 45.04 85.64 72.04 29.02 39.00 57.35 92.52 40.60 45.10 115.36 81.36 35.60 44.02 65.37 83.00 34.46 40.00 64.48 86.8 36.08 40.02 91.09 87.06 32.06 40.02 70.210 79.24 32.02 38.04 56.4平均值84.80 35.11 41.71 78.9标准差0.6414 0.3816 0.2932 22.0335总计/ / / 789.1由表中数据可知偏顶蛤大小相近。

贝类学实习报告

贝类学实习报告

贝类学综合实习报告院系:水产与生命学院班级:养殖09-3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王吉桥、赵立强贝类学综合实习报告一.目的1.了解贝类生长发育与周围养殖环境的关系2.了解贝类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扇贝的形态学特征二.工具和材料1.工具:游标卡尺、显微镜、解剖工具、解剖盘等。

2.材料:栉孔扇贝、偏顶蛤三.内容和结果1.贝类形态指标测定(1)测量:取栉孔扇贝和偏顶蛤活体10-20个,测量壳长、壳宽、壳高,并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

(2)称量:用电子天平称出栉孔扇贝和偏顶蛤的全湿重以及偏顶蛤各个软体重,并计算平均值及标准差。

下表为所测定数据:2.贝类的经济指标测定(1)测量栉孔扇贝的全湿重、软体重、性腺重、闭壳肌重。

计算各项总重求出平均值,得出出肉率、干贝出成率、性腺指数,并按上述指标测定偏顶蛤的经济指标。

(2)计算公式:干贝出成率=闭壳肌重/全湿重*100%出肉率=软体重/全湿重*100%性腺指数=性腺重/软体重*100%表3 栉孔扇贝和偏顶蛤的经济指标测定组号栉孔扇贝偏顶蛤出肉率/%干贝出成率/% 性腺指数/% 出肉率/%1 25.88 7.33 9.45 16.902 40.43 9.41 11.39 26.363 25.94 8.32 10.04 24.234 37.27 9.10 14.11 26.165 35.90 9.69 10.33 26.986 35.67 9.34 11.00 24.47均值 33.43 8.82 11.06 24.183.食性分析取栉孔扇贝胃含物于显微镜下观察,定性分析,鉴定到种属4.贝类的食性选择指数由表4栉孔扇贝的食性分析级水生生物相关数据计算栉孔扇贝的食性选择指数公式:食物选择指数=胃含物百分比/海区百分比下表为栉孔扇贝食物选择性指数胃含物圆筛藻舟形藻直链藻盒形藻拟气球藻椎囊藻硅鞭金藻曲舟藻针杆藻胃含物百分比 47.60 4.80 4.80 22.0 10.7 3.60 6.00 6.00 5.40海区百分比 13.87 4.49 1.92 1.54 3.21 0.96 51.45 1.03 3.21食物选择指数 3.43 1.07 2.50 14.3 3.33 3.75 0.12 5.83 1.68由表可知,栉孔扇贝对食物是具有选择性的,其中圆筛藻和盒形藻的选择性较高,对硅鞭金澡的选择性差,摄入量也很低。

贝类实验报告格式

贝类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一腹足纲前腮亚纲常见科贝类贝壳的形态观察实验目的:1、熟悉腹足纲前腮亚纲常见科贝类的主要分类特征、贝壳的形态、结构,比较不同种类的壳型差异,熟悉各部位名称,正确定位。

2、掌握贝壳的测量方法。

实验材料:操作与观察:腹足纲前腮亚纲常见科贝类的主要分类特征①②③④⑤⑥⑦…………..作业与思考题:1、绘腹足纲前腮亚纲贝类贝壳模式图,并注上各部位名称。

2、自选3种实验材料进行形态描述,并测量其高度宽度。

一腹足纲贝类常用的分类术语1.螺旋部spire :系指贝壳螺旋盘曲之部分,是贝类内脏囊所在之处,又分为很多螺层。

2. 体螺层body whorl :指贝壳最后一层,它容纳贝类的头部和足部,一般较膨大。

3. 螺轴collumella :贝壳旋转的中轴。

4. 壳顶apex :螺旋部最上一层,是动物最早的胚壳。

5. 螺层spiral whorl :贝壳每旋转一周称为一个螺层。

6. 缝合线suture :两螺层之间的界限。

7. 螺层数:计算螺层的数目是以壳口向下,数缝合线的数目,然后加1,就是螺层的数目。

如果缝合线是5个,则螺层为6层。

8. 壳口aperture :是动物身体外出的开口。

贝壳右旋的种类在螺轴的右侧;左旋的种类在螺轴的左侧。

9. 前沟anterior canal :指壳口前方的沟或缺刻。

10. 后沟posterior canal :指壳口后方的沟或缺刻,有沟种类称不完全壳口,无沟的种类称为完全壳口。

11. 内唇inner lip :壳口靠螺轴的一侧。

12. 外唇outer lip :内唇相对的一侧。

13. 厣operculum :盖在壳口上的石灰质或角质物。

厣上有环状或旋状生长纹中心有核。

14. 脐umbilicus :螺轴旋转时在基部遗留下的小窝。

15. 假脐pseudoumbilicus :内唇向外卷转在基部形成的小凹陷,如红螺。

16. 纵肋和螺肋:壳面上与螺轴平行的条状突起称纵肋axial costae;壳面上有与螺层平行的条状突起称螺肋spiral costae。

扇贝育苗实习报告

扇贝育苗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扇贝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扇贝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扇贝养殖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为了提高我国扇贝养殖技术水平,培养一批具有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扇贝育苗实习活动。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扇贝的生长习性、繁殖特点及养殖技术;2. 掌握扇贝育苗过程中的各项操作技能;3. 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培养对扇贝养殖产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三、实习内容1. 扇贝的生长习性及繁殖特点实习期间,我们首先了解了扇贝的生长习性及繁殖特点。

扇贝是一种暖水性贝类,自然分布于我国南海及印度尼西亚等地。

其繁殖方式为雌雄异体,一年左右达性成熟。

繁殖期在广东沿海为5—10月,以5—6月为繁殖盛期。

扇贝可产卵300—1500万粒。

2. 扇贝育苗过程(1)亲贝选择与暂养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选择优质的亲贝。

优质亲贝应具备个体大、生殖腺饱满、外观完整等特点。

亲贝入车间后,需暂养2天,水温为自然水温,暂养密度为90个立方米~100个立方米。

(2)亲贝的暂养保熟亲贝的培养是基础,其生殖腺发育的成熟程度直接影响获卵质量。

在暂养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①有效温度的提升:亲贝前期每天水温提高1℃,升到15℃时稳定3天,以后每天提高0.5℃,升至19℃时待产。

②改善水质:采取倒池换水的办法,亲贝前期每天倒池1次,水温达到16℃后,采取长流水、常吸污的方法来改善水质,换水量达到1个全量天,同时每天微量充气。

③饵料营养搭配:饵料以新鲜的硅藻为主,金藻及代用饵料(如淀粉、蛋黄、螺旋藻粉)为辅。

(3)受精与孵化将成熟的卵子与精子混合,进行受精。

受精卵在适宜的水质和温度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孵化,形成扇贝幼虫。

(4)幼虫培育幼虫培育是扇贝育苗的关键环节。

在此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①幼虫密度:初期幼虫密度不宜过高,以避免相互竞争。

②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适宜水温、盐度、pH值等。

水产贝类藻类见习心得

水产贝类藻类见习心得

水产贝类藻类见习心得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只有理论而不付诸实践的智慧,犹如重瓣玫瑰,其色赏心悦目,凋谢了却没有种子。

水产养殖学专业的生产实习是大连海洋大学最具特色的一门实践教学课程,我们很荣幸此次有机会来大连金砣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参与三倍体牡蛎的培育过程,这将是我们大学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段旅程。

一、科学防护抗疫情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疫情防控没有局外人。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响应国家号召,时刻佩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勤消毒。

在防疫上,我们积极配合核酸检测,3月14日,抵达公司前,老师带领我们第一时间去医院做核酸检测;来到公司,医护人员定期为工人和我们做核酸检测。

在抗疫上,学校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大连最近疫情严峻,每日均有新增新冠肺炎感染者,这无疑又是一项挑战。

如此环境下,王老师积极与学院、企业沟通,制定一系列疫情防控相关计划:实习师生使用个人餐具,分批次吃饭;定期消毒打扫宿舍卫生;每天测量体温等措施。

工作群中每天可见老师发布疫情排查,班级负责人填写疫情表格,实习生按时签到打卡。

疫情还未停止,我们仍需时刻警惕,疫情面前,没有人是孤岛,让我们同心抗疫,静待花开!二、实习工作与生活本次实习我们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小阶段是学生帮忙做各种工作,由于时间原因,来到公司时,第一批次三倍体牡蛎已经处于幼虫培育期,同学们想要全程参与只能等下一批次。

这一时期,同学们主要了解培育内容,熟练操作投饵换水等工作。

学生们轮流在苗种培育车间、饵料培养车间和水质测定实验室等地方工作,在老师,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掌握育苗生产操作技术,熟悉水质测定方法,理解饵料培养相关理论,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二阶段即完全了解三倍体牡蛎的培育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公司员工和睦相处,礼貌待人,展现当代大学生文明素质;学习方面,遇到问题积极询问老师和技术人员,思考和理解所学理论知识。

当然,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可能面对挫折,接受繁重的工作任务,承受生活琐事带来的压力,你会觉得迷茫,觉得痛苦,觉得煎熬,稍有点失望就想着逃离,怕后悔,怕每个选择都不对。

牡蛎养殖实习报告

牡蛎养殖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生物养殖产业成为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牡蛎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洋贝类养殖品种,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和生态效益。

为了深入了解牡蛎养殖技术,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我们一行人于2023年6月至7月在XX市某牡蛎养殖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内容1. 养殖场概况XX市某牡蛎养殖场位于沿海地区,占地面积约100亩。

养殖场拥有先进的养殖设施,包括养殖池、养殖笼、净化系统等。

养殖品种以太平洋牡蛎为主,年产量可达数十吨。

2. 牡蛎养殖技术(1)水质管理牡蛎养殖对水质要求较高,要求水质清新、透明,pH值在7.5-8.5之间。

实习期间,我们参与了水质监测工作,定期对养殖池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养殖要求。

(2)投苗与养殖密度牡蛎的投苗时间一般在春末夏初,选择健康的幼苗进行投放。

养殖密度应根据养殖池的面积和水质条件进行调整,一般每平方米投放幼苗200-300粒。

(3)日常管理日常管理主要包括喂食、清理养殖池、观察牡蛎生长状况等。

喂食主要以人工投喂为主,投喂量根据牡蛎的生长阶段和摄食情况进行调整。

清理养殖池要定期进行,清除养殖池内的污物和杂物,保持养殖池的清洁。

(4)病害防治牡蛎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病害,如黑斑病、烂壳病等。

针对病害,要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定期对养殖池进行消毒,发现病害及时进行处理。

3. 实习收获(1)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们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养殖操作相结合,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2)了解了牡蛎养殖技术实习期间,我们了解了牡蛎养殖的各个环节,掌握了牡蛎养殖技术。

(3)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实习过程中,我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习体会1. 实践出真知通过实习,我们深刻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2. 重视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mm) 75.80 90.00 88.00 73.00 68.30 84.22 81.82 66.80 85.00 70.70 78.36 0.8482 /
由表中数据表明,除个别扇贝外大小比较一致。
全湿重(g) 47.5 87.0 81.5 36.3 39.5 80.5 68.5 28.5 56.0 42.0 56.7 21.21675 567.2
贝类学综合实习报告
指导老师: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习日期:9 月 19 日—9 月 21 日 一.前言
在经历了一周的水化学实习后,继续进行了贝类学实习,实习使 得我们可以增进贝类学的基础知识,加深巩固贝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技能;同时为了高同提学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且通过我们对贝类
的采集实验观察等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学习养殖水域中浮游生物和底
料分析”
2011 年 10 月 4 日星期二
由表中数据可知:栉孔贝对直链藻和翅甲藻选择指数很高,而对圆筛
藻选择指数较低,可能是由于圆筛藻易被消化破碎检出数量少。
四.探究问题
1.栉孔扇贝的性腺指数指数与生殖周期的关系的推测。
根据此次获得的性腺指数和查阅相关资料得: 栉孔扇贝的性腺发育在黑石礁海区为一年一个周期,但其繁殖
高峰则有二次,也就是说有两次排卵。这表明栉孔扇贝的性腺指数和 生殖周期二者是相互重叠的。此外,观察到了栉孔扇贝的雌雄同体现 象。
三.实验数据及分析
表一、栉孔贝形态指标测定
栉孔贝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标准差 总计
长(mm) 69.70 83.44 83.24 69.30 63.00 78.64 78.30 57.80 74.82 66.50 72.47 0.8642 /
宽(mm) 23.22 27.30 27.30 19.60 21.70 26.88 27.80 20.00 23.44 19.42 23.67 0.3431 /
贝已经排过卵;
偏顶蛤的出肉率较扇贝低,可能是称全湿重的时候,其贝壳内水分较
多。
表 4、栉孔贝胃含物分析
视野编号
1 2
圆筛藻 1 3
直链藻 1 0
翅甲藻 2 3
注:x10 倍 镜下观察
四角网骨藻 4 0
八角网骨藻 3 2
3
2
1
5
0
0
4
3
4
4
2
0
5
7
3
3
2
0
6
5
4
7
4
1
7
5
5
4
1
3
8
4
3
4
1
2
9
6
3
4
41.06 37.08 29.02 40.60 35.60 34.46 36.08 32.06 32.02 35.11 0.3816
/
由表中数据可知偏顶蛤大小相近。
45.84 45.04 39.00 45.10 44.02 40.00 40.02 40.02 38.04 41.71 0.2932
/
115.0 85.6 57.3 115.3 65.3 64.4 91.0 70.2 56.4 78.9 22.0335 789.1
表二、偏顶蛤形态指标测定
偏顶蛤
1
长(mm) 84.44
宽(mm) 33.08
高(mm) 40.00
全湿重(g) 68.6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标准差 总计
94.04 87.48 72.04 92.52 81.36 83.00 86.8 87.06 79.24 84.80 0.6414 /
五.致谢
对于此次贝类学实习顺利的完成,我真诚的感谢王吉桥、赵力
强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大连海洋大学领导和老师对本次实习的 大力支持以及黑石礁海域养殖场工作人员对本次实习的支持与 配合。
六.参考文献
《水产学报》1983 年 01 期“栉孔扇贝的生殖周期” 《齐鲁渔业》1996 年 01 期“蓬莱沿海栉孔扇贝半人工采苗技术研究” 《齐鲁渔业》2010 年 12 期“栉孔扇贝性腺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 年 S2 期“栉孔扇贝的食
2
0
10
7
3
12
2
3
11
7
4
8
2
2
12
5
3
4
0
2
13
7
3
8
2
0
14
6
2
3
1
1
15
4
4
2
2
2
16
5
2
1
4
1
17
421Fra bibliotek32
18
3
3
2
1
0
19
4
3
2
5
2
20
2
3
3
2
0
21
2
1
1
0
0
22
5
4
7
1
4
23
2
4
1
4
0
总计
99
65
91
45
30
百分比% 30.0
19.7
27.6
13.6
9.1
由表中数据可知:栉孔扇贝易摄食:四角网骨藻、圆筛藻、直链藻、
翅甲藻藻和八角网骨藻;兼食一些其他藻类和有机碎屑
表 5、黑石礁海区栉孔贝对食物的选择指数
胃含物百分比% 海区百分比% 选择指数
圆筛藻 30.0 65.8 0.46
直链藻 19.7 1.1 17.91
翅甲藻 27.6 3.1 8.90
四角网骨藻 13.6 8.9 1.52
八角网骨藻 9.1 8.9 1.02
表三、栉孔贝、偏顶蛤经济指标测定
性腺鲜重 g 闭合肌鲜重 g 软体部鲜重 g 全湿重 g 性腺指数% 干贝出成率﹪
出肉率%
栉孔贝
14.3 53.3 184.0 567.2 7.8 9.4 32.4
由上表可知:
偏顶蛤
/ / 169.2 789.1 / / 21.4
栉孔扇贝的出肉率和干贝出成率比较高,而性腺指数较低,可判断扇
栖动物等调查方法及基本技能;然后综合分析贝类数据及有关养殖水
域生态结构数据,加深理解贝类养殖生态水域系统中的作用,以及与
养殖水域类型及生产力的关系。并且能够提高同学们之间团结协作、
互帮互助、吃苦耐劳的品质。
二.工具和样品
1.托盘、直尺、游标卡尺、天平、解剖刀、镊子;
2.栉孔贝 10 只、偏顶蛤 10 只。
2.栉孔扇贝饵料食性分析。
根据此次获得的胃含物调查数据和查阅相关资料得: 在黑石礁海区,栉孔扇贝的食料以硅藻为主, 易摄食的主要种
类有舟形藻、圆筛藻、骨条藻、曲舟藻和金藻,选择指数较高;兼食一 些绿藻、桡足类、无脊椎动物卵和幼虫及有机碎屑 栉孔扇贝对角毛 藻、根管藻、楔形藻、甲藻类(翅甲藻除外)及纤毛虫类选择指数较 小,其主要原因是这些生物有长的角毛、尖而硬的棘和刺,不易被鳃过 滤和摄食。翻阅相关资料我们还了解到,栉孔扇贝的食料随季节、海 区的不同,食料的组成以及对食料的选择指数都有不同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