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拿手法学发展简史
推拿学的发展简史,五千年的传承,香奈马仕品牌为经典解读
推拿学的发展简史,五千年的传承,香奈马仕品牌为经典解读推拿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日臻完善。
1.萌芽阶段(远古时期)远古时代,人类在生产活动中经常会受到各种伤害,起初,人们无意识地用手按压、拍打、抚摩伤害局部,却意外地获得使肿痛减轻或消失的效果,便逐渐地认识了按摩的作用,经过长期的实践及总结便形成了最古老的按摩疗法。
2.形成阶段(先秦两汉时期)先秦两汉时期,按摩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形成,在中医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此时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记载了按摩可以治疗痹证、痿证、口眼歪斜、胃痛、心痛等,并描述有关按摩的工具,如“九针”中的“圆针”“鍉针”,可见当时按摩和针灸的关系密切,常常结合使用。
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黄帝岐伯按摩十卷》(已佚)也是秦汉时期成书。
在《金匮要略》中首次记载了“膏摩”方法。
当时神医扁鹊用按摩、针灸成功抢救尸厥患者。
3.鼎盛阶段(魏晋隋唐时期)是按摩发展史上的鼎盛阶段,最明显的标志是:按摩得到朝廷的认可,当时的太医署或太医院专门设置按摩专科,而且还开始有组织的教学工作,如隋代有按摩博士的职务;唐代在太医院即设有按摩科,按摩医生分为按摩博士、按摩师和按摩工三个等级,按摩博士在按摩师和按摩工的辅助下,教按摩生“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这是我国最早的有组织的医学教育之一。
唐代蔺道人所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一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记载用拔伸、揣摸、捺正的方法治疗闭合性骨折,第一次系统地将按摩手法运用到骨伤科治疗之中,对骨伤按摩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另外按摩不仅用于治疗多种常见疾病,如《唐六典》记载“按摩可除八疾:风、寒、暑、湿、饥、饱、劳、逸”,而且还用于对急症的抢救,如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就记载了用按摩治疗“卒腹痛”“卒心痛”“卒霍乱”等危急病症。
其次,按摩与导引结合,用于防病养生。
推拿手法学
推拿手法学1.推拿手法的发展简史:春秋战国时期《五十二病方》《养生方》;秦汉三国时期我国第一部推拿医学专著《黄帝岐伯按摩方》,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首先总结了“膏摩疗法”;东晋道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首次系统总结了八首膏摩的方、药、证、法和摩膏的制作方法;唐朝首设按摩专科;四明陈氏著《保婴神术·按摩经》即《小儿按摩经》是第一部小儿推拿专著;清代《医宗金鉴》将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列为伤科八法,并对手法的定义、操作、功用均有明确的解释。
2.推拿手法:以医疗为目的,术者用手或肢体其他部分,或手持器械,在受术者身体特定部位进行的各种具有规范化动作结构的操作技术,为推拿手法。
3.推拿手法的六大类形式:①摆动类手法②按拿类手法③摩揉类手法④振动类手法⑤叩击类手法⑥关节运动类手法4.推拿手法命名的依据:①依据手法动作的基本形式命名②依据手法动作形式及其着力部位命名③依据所用手法及其施术部位与操作方向命名④依据受术者的体位和施术部位、作用方向及所用手法命名⑤依据手法动作类型及其施术部位命名5.推拿手法分类:⑴以手法动作结构的简繁分类:①单式手法②复合手法③复式手法⑵依手法的医疗作用分类:①主治手法②辅助手法⑶依手法的作用部位分类:①作用于软组织类手法②作用于骨关节类手法6.手法作用的中医学原理:①平衡阴阳②调整经络、气血与脏腑的功能③恢复筋骨、关节的功能7.手法的补泻:①轻重补泻②方向补泻③频率补泻④时间补泻8.推拿流派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有较长的发展史,并在一定地域内流传、盛行。
②有一定的学术理论指导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有其擅长的主治范围。
③每一种推拿流派各有一种或几种特长手法,或称之为“主治手法”或“流派手法”,并有几种或几十种辅助手法及一套独特的功法,作为医者的专业训练基础与对患者的辅助医疗手段。
9.推拿介质:在推拿过程中有时需要在受术部位先涂搽某种液体状或膏体状的润滑剂或药物制剂,以配合手法治疗。
推拿发展史
推拿发展史推拿是一种古老的医治疾病的方法,其历史源远流长,从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年代到现在,根据各个时期的不同发展特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一、先秦两汉时期(公元前~~~公元220年):1、在当时的医疗方法中,推拿占有相当的地位:如远在两千余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按摩疗法就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实践,当时民间医生扁鹊运用按摩、针灸,成功地抢救了尸厥患者。
2、按摩与针灸的关系相当密切,常常结合使用:如“九针”中的“提针”和“圆针”是按摩工具。
3、当时已有针灸、按摩的分工。
4、第一部按摩著作《黄帝歧伯按摩十卷》在这一时期成书,到东汉失传。
5、秦汉时的《内经》有不少按摩的记载:如按摩可以治疗痹证、痿证、口眼歪斜和胃痛等。
6、治疗范围涉及:痿证、厥证、寒证、热证等。
二、魏、晋、隋、唐时期(公元220~~960年):1、当时主要医学著作:晋代:《肘后备急方》隋代:《诸病源候论》唐代:《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以上著作都有不少有关推拿的记载。
2、医政设施:这一时期,设有按摩专科,有了按摩专科医生。
如:隋代设有按摩博士的职务。
唐代:设有按摩博士1人,按摩师4人,按摩工16人,按摩生15人。
按摩博士在按摩师和按摩工的辅助下,教按摩生“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开始了有组织的按摩教学工作。
3、治疗范围:涉及伤科、内科、五官科、小儿科及急救等方面的疾病。
4、发展了膏摩、自我按摩:在按摩时常配以药膏,以加强治疗的效果,也便于手法的充分运用。
自我按摩是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方法之一。
由于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文化、交通等均有较大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我国医学在这一时期传入朝鲜、日本、印度等国家。
三、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06年)1、治疗范围更加扩大:涉及妇产科的疾病。
如:宋代医生庞安时——用按摩法进行催产。
2、重视手法的分析:如《圣济总录》P33、推拿的治疗作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以前,很多医家都认为按摩有温通郁闭的作用。
第一章推拿学历史
推拿手法学发展简史
观看视频
请输入您的大标题
推拿又称为案扤、按跷、跷摩、按摩等。
推
拿
起
源
请输入您的大标题
推拿手法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从原来简单的下意识动作,发 展成为需要经过刻苦训练才能掌握的一种具有高度技 巧性的运动形式,成为中医学中别具特色的一种治疗 保健方法。
6、隋唐时期——推拿发展的盛世。
A 隋代设有太医署,设有按摩科,有按摩专科医生;有按摩博士 的职务,按摩博士在按摩师和按摩士的辅助下,教授按摩生“导引 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
B 推拿不仅治疗软组织损伤,而且治疗骨折、脱位。
唐代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为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 著,第一次系统的将手法应用于骨折的治疗。
推拿是一门古老的疗法,也是年轻,有发展前途的学科
历
史
沿
革
请输入您的大标题
1.远古时期: 推拿是人类最古老的一门医术。人类自卫防御本能的自发医疗行为,
逐步发展成为人类早期的医学方式。 2.殷商时期:
按摩术已达到了一定水平。在出土的殷商甲骨文卜辞中,就有女巫为 人按摩治病的记录。对古代殷墟甲骨文字的研究表明它是古代人在患腹部 疾时用于按摩进行的治疗。 《说文解字》中有关于推拿手法最早的文字记载。
7、宋金元时期 A 推拿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按摩可用于催产、治目疾、治外感病症。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记载了用身体的重力 牵引复位的各种方法。 B 总结出丰富的诊疗理论,对手法作用认识不断深化,强调辨证施法。 北宋政府组织编写的《圣济总录》是一部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推拿专论的医学著作。
8、明代——推拿发展的第二盛世 按摩改称推拿。
推拿手法的发展简史--王明杰
《导引图》
《推拿学》“十三五” 规划教材 吕明主编
二、推拿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 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 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 《素问·异法方宜论》
《推拿学》“十三五” 规划教材 吕明主编
三、推拿学术的发展时期
《黄帝岐伯按摩》
《汉书•艺文志》记载有《黄帝岐伯按摩》10卷(已佚), 是我国最早的按摩专著
魏晋时期
葛洪·《肘后救卒方》中记载运用按摩 手法治疗“卒心痛”的方法。 《刘涓子鬼遗方》中记载大量膏摩方。 陶弘景·《养生延命录》介绍了自我按 摩的方法:琢齿、熨眼、按目四眦等等。
《推拿学》“十三五” 规划教材 吕明主编
上篇-基础篇
第一章 推拿学发展简史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骨伤教研室 王明杰 讲师
《推拿学》“十三五” 规划教材 吕明主编
学习目的 掌握:推拿的主要理 论著作及论述。 熟悉:“推拿”名称 的演变。 了解:推拿学历史发 展源流。
《推拿学》“十三五” 规划教材 吕明主编
一、推拿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
1917年一指禅推拿流派丁凤山师徒合影
丁季峰(1994年)
《推拿学》“十三五” 规划教材 吕明主编
四、推拿学术的初步成熟时期
按摩医学教育和医疗体系的建立 隋
按摩博士 按摩师 120 120
唐
1 4
按摩工
按摩生
——
100
16
15
《推拿学》“十三五” 规划教材 吕明主编
五、推拿学术的不断丰富时期
按摩导引疗法传入日本 《太平圣惠方》中的按摩疗法 《圣济总录》中的按摩疗法
成书于北宋末年(1112年),为 大型官修方书 对按摩的理论阐述 重视膏摩
推拿手法发展简史
五 方
东 方
地理环境及气候 天地之所始生,鱼 盐之地,海滨傍水
生活习俗
体质特点
好发 疾病
痈疡
治疗 所宜
砭石
食鱼而嗜咸 , 黑色疏理 安其处美其食
天地之所收引,金 西 玉之域,沙石之处, 陵居,华食不 脂肥 ,腠理 病生 毒药 衣而褐荐 致密 于内 方 水土刚强
北 方 南 方 中 央
天地所闭藏之处, 地高,风寒冰冽 天地所长养,阳盛, 地下、水土弱、雾 露之所聚 天地所以生万物也 众,地平以湿
陵居,乐野处 脏寒 而乳食 嗜酸食腐 食杂而不劳 致理赤色
灸焫 满病 ruò
挛痹 痿厥 寒热
微针
气血流行迟 滞不耐寒热
导引 按跷
二、先秦时期
推拿最早的记载史料见于甲骨文☆
付
殷
“付” 字,即为“拊”字的初文。
《说文解字》:“拊,揗也。”“揗,摩也。”这是按摩 手法的称谓,主要用于保健或者治疗腹部疾病。
一、推拿起源
起源于人类早期的劳动与生活实践。 我们的祖先由猿变成人,将解放出
来的双手在他们充满伤痛的身躯上 进行无数次的按压、抚摸,这种简 单的出自本能的动作,就可以视为 推拿的起源。
推拿手法的发源地☆
《素问· 异法方宜论》:“中央者, 其地平以湿,天地所生万物也众, 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 热,其治宜导引按蹻qiāo。故导引按 蹻者,亦从中央出也。” ☆中央——中国的中原地区(今河南一带)
《唐六典》记载:按摩除“八疾” ☆ “风、寒、暑、湿、饥、饱、劳、逸。”
唐代慧琳在《一切经音义》对按摩作了定义:
“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 名为导引;若使别人握搦nuò 身体,或摩或 捏,即名按摩也。”
推拿手法学发展简史
拿、内功推拿等。
民国时期,推拿பைடு நூலகம்法的发展在总体上处于低潮。㨰法推拿流派即
是在继承一指禅推拿的基础上,于二十世纪40年代创立的。
建国后,推拿古籍的整理和出版,推拿新著和译作,推拿科研和 教育,推拿医师素质的提高等等各方面的工作都使推拿学术得到 了全面发展。 2000年以后,推拿医学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推拿手法学
上篇
第一章
推拿手法学发展简史
上篇
第一章
推拿手法学发展简史
推拿手法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
推拿一词,在黄帝时期称为案扤,至汉代以前又称按跷、跷摩,
汉代至明代多称按摩。手法的出现应当比推拿疗法的形成更早,
惊口授心法”是最早的小儿推拿专题文献。明· 杨继洲《针灸大
成· 按摩经》是现存最早的小儿推拿著作。 清· 吴谦等《医宗金鉴· 正骨心法要旨》将正骨推拿手法归纳总结 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
上篇
第一章
推拿手法学发展简史
明清时期,以手法为特色形成的流派主要有点穴推拿、一指禅推
宋金元时期对推拿手法的理论进行了全面总结,用以治疗骨伤
科疾病的推拿手法又有所发展。
上篇
第一章
推拿手法学发展简史
《圣济总录》对推拿手法进行了总结、归纳与分析。认为推拿与
导引是两门不同的学科,就推拿的含义及按法与摩法的区别进行 了阐述,并对手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进行了分析。 明清时期,小儿推拿形成独立体系,成人推拿形成一些流派,推 拿手法有较大发展。明· 徐用宣《袖珍小儿方》的 “秘传看惊掐
而且推拿手法比针灸、药物的使用更早。
推拿学绪论-精品文档
如: 1.名医· 淳于意——用寒水推治疗头痛,身热, 神昏,谵语等症. 2.医圣· 张仲景——提倡使用膏摩;并首创手 法抢救呼吸,心跳骤停等病症的方法. 3.西汉· 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导引图》共 计44幅,描绘了捶背,抚胸,按腰等情形,是现 存最早的按摩图谱,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自 我按摩很盛行.
推拿——现多数属于医学治疗行业领域.如脊柱推 拿,旋转手法,内功流派等.无论在国内外主要为医生 操作. 二、推拿的形成 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和水平低下,文化不发达,所 以一些抚摸的手法,形成了早期的医疗雏形.随着原 始社会的瓦解,以及奴隶社会的的形成,在当时的医 事制度管理方面,按摩术已成为了一个专科.夏商时 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医事有所发展,出现了中药,此时 按摩术和中药成为这一时期的两个主要医疗方法. 如《黄帝内经》中多篇记载了按摩可以治疗痹症
1)介绍了世界上最早的颞颌关节脱位的整复 手法"令人两手牵其颐(面颊,腮)己,暂推之,急
2.唐代: 1)有关医著及医政的设置:按摩医政设置和按 摩教学始于这一时期.众多著作:晋代的《抱 仆子》著有《按摩经导引经十卷》,《诸病 源候论》等.将按摩医生分为按摩博士,按摩 师,按摩工的不同等级;按摩博士在按摩师和 按摩工的辅助下,教授按摩生"导引之法以除 疾,损伤折跌者以正之".开展教学工作. 2)治疗范围的扩大和治疗方法上的发展.在 人体体表按摩时,涂上中药制成的膏,
2.病例: 春秋战国时期的神医扁鹊,用按摩,针灸的方法成 功的抢救了尸厥的患者.据记载扁鹊过觳境,见太子 尸厥,;令其弟子子明炊汤,子仪脉神,子游按摩,数法 并下,成功的治愈了太子病. 3.工具:推拿与针灸的渊源关系:在同时期出现了最 早的推拿工具,即针灸九针中的圆针,鍉针. 按摩与推拿的区别: 按摩——目前认为多数属于保健行业的范畴.如美 容,洗浴,休闲,旅游,手足等按摩.在国内主要为按摩 师操作,在国外多为护士,按摩师操作.
推拿学基础—推拿简史(推拿治疗技术课件)
壹、宋 金 元 时 期
01 治 疗 范 围 Scope of treatment
➢ 推拿的治疗范围更加广泛,除了用于外感、眼科及急救外,突出 表现在开始运用按摩催产法
➢ 据记载宋代庞安时“为人治病十愈八九……有民家妇孕当产,七 日而子不下,百术无所效,……令其家人汤温其腰腹,自为上下 按摩,孕者觉肠胃微痛,呻吟接间生一男子”。母子皆无恙,其 家惊喜拜谢,敬之如神
壹、宋 金 元 时 期
02 手 法 研 究 Research on manipulation
➢ 不仅治疗范围广泛,而且手法也有了相应的发展,人们发现手法 方向不同,对推拿的治疗作用有一定的影响。于是开始重视对推 拿手法进行分门别类的分析研究
➢ 通过对每个具体手法的分析,使人们对推拿治疗的认识有了进一 步的提高
贰、明 代
01 按 摩 与 推 拿 并 称
• 在此时期的两本小儿推拿专著《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 旨全书》(明代龚云林著)《小儿推拿秘要》(明代 周于藩著)最早提出了“推拿”这一概念
• 另一观点,明代儿科学家万全于一九五四年著《幼科 发挥》一书中开始提出推拿一词,比上观点提前半个 世纪
• 因此,可以说按摩又有推拿之称,正是从明代小儿推 拿的名称而开始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贰、明 代
02 形 成 小 儿 推 拿 体 系
明代推拿疗法在治疗小儿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 验,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表现在两方面:
• 小儿推拿的穴位与成人不同,即有 点也有线和面
• 小儿推拿的手法要求“轻快柔和平 稳着实”
贰、明 代
03 著 作
• 明代有不少小儿推拿专著的问世,如《小儿按 摩经》《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小儿 推拿秘诀》
推拿按摩介绍及发展简史
推拿按摩介绍及发展简史什么是推拿古代称推拿为按摩、按乔,是中国起源很早的一种治病防病的养生术。
在还没有中药汤剂给人治病的时候,就已有用推拿的方法给人治病。
推拿技术发展到今天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在隋唐时期,甚至出现了按摩博士、按摩师等职位。
推拿疗法的理论依据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的。
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是气血运行的通路,它们在人体内彼此紧密相连,纵横交错,内通五脏六腑、外络肢体皮毛,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起着兴气血、通阴阳、养脏腑、利关节的作用。
如果气血循经顺利运行。
那么人自然身体健康,如果气血运行受阻,人就产生疾病。
推拿疗法就是能够使经络畅通阴阳平衡,从而使人保持一个健康状态。
推拿发展到今天名门各派有几百家之多。
各种手法五花八门,但他们都要求基本动作具备有力、均匀、柔和、深透的特点。
因为,追宗溯源,所有推拿的方法均来自同一渊源。
推拿疗法是一门普遍适用于老年、青年、儿童、妇女的治疗方式,副作用少,应用范围广泛,可作为一种普遍应用的自我保健方法。
但要达到因人因病施治,对推拿大夫的要求却很高。
要得心应手地运用推拿技术不仅要了解西医学中人体骨骼、血脉、肌肉的解剖,还要掌握中医经络学说,牢记各个穴位的位置。
又说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
从推拿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推拿、运动推拿和医疗推拿。
推拿又有“按跷”、“跷引”、“案杌”诸称号。
推拿,作为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疗法、物理疗法。
的确由来巳久,有学者赞之为“元老医术”。
推拿作为以人疗人的方法,通常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
推拿手法学—历史沿革
二、推 拿 的 历 史 沿 革
7、宋金元时期 A 推拿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按摩可用于催产、治目疾、治外感病症。元代危 亦林《世医得效方》记载了用身体的重力牵引复位 的各种方法。 B 总结出丰富的诊疗理论,对手法作用认识不断深
化,强调辨证施法。
北宋政府组织编写的《圣济总录》是一部现存最早、 最完整的推拿专论的医学著作。
2、集中精力(手法操作;观察患者)
三、推拿手法的基础知识
3、体位舒适(患者;医者)要求: 患者采取感觉舒适,自然放松,既能维持 较长时间,又有利于医生手法操作的体位。医
者选择一个手法操作方便,并有利于手法运用、
力量发挥的操作体位。 患者主要体位: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 端坐位、俯坐位。
三、推拿手法的基础知识
②取象比类法:打马过天河、水底捞月、黄蜂入洞。 ③根据操作部位:拿肩井、拿五经、推三关。 ④根据着力部位:小鱼际推法、掌根揉法、掌揉法、肘揉法。 ⑤根据手法的复合动作:弹拨法、按揉法、推摩法、勾点法。 ⑥根据手法的操作部位与程序:运土入水、柔耳摇头、擦七节骨 法。 ⑦根据技术要领:一指禅推法。
⑧根据功效主治:多为小儿推拿手法。
出版了推拿专业教材和专著;
扩大和深入。推拿麻醉应用于十余种手术。推拿治疗 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巳初显疗效。
二、推 拿 的 历 史 沿 革
F 推拿实验研究:开展推拿的生理作用、治疗机理的
研究(手法的动力学、手法功效学、静力推拿功法训
练、推拿镇痛、推拿麻醉、推拿意外等)。 G 推拿的国际间交流日益广泛。
专科学校;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高等中医院校正
式设立推拿专业。
二、推 拿 的 历 史 沿 革
B 推拿学科得到重视:自1958年国内第一所中医推拿
中医推拿学发展史
起源和早期发展
1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推拿疗法 逐渐普及。《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中记 载了名医扁鹊用推拿 疗法治愈了鲁公子的 头痛病。此外,《汉 书·艺文志·方技略 》中也提到了“按摩 ”一词,说明推拿在 这一时期已成为一个 独立的学科
发展和兴盛
发展和兴盛
2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中医推拿学得到了进 一步发展。隋代名医巢元方在《 诸病源候论》中详细论述了多种 疾病的推拿治疗方法。唐代名医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介 绍了用按摩拔罐结合治疗腰痛的 方法。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 许多推拿疗法的专著,如《按摩 经》、《千金要方》等
未来展望
5
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未来,中医推拿学的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将进一步壮大 。更多的年轻人将加入这个行业,为推拿事业注入新鲜 血液。同时,推拿学科建设将更加完善,涵盖基础研究 、临床实践和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
未来展望
5
标准化与规范化进程
为了提高中医推拿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未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将更加严格。相关 专家学者将继续制定和完善推拿疗法的操作规范和治疗标准,确保治疗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发展和兴盛
2
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期,推拿疗法逐渐完善 和成熟。宋代出现了以推拿为主 要治疗手段的专科医生,称为“ 按摩师”。元代则将推拿列为太 医院六科之一,成为官方医学教 育的一部分。同时,这一时期的 医家们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 结出一套系统的推拿方法,如《 小儿按摩经》、《医学入门》等
发展和兴盛
3
进入现代社会后,中医推 拿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
注和认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 用,中医推拿学也逐步实
现了现代化转型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推拿手法发展简史
保健领域
推拿手法对亚健康人群的调 理作用
推拿手法在保健领域的应用
推拿手法对慢性病的辅助治 疗作用
推拿手法对老年人的保健作 用
美容领域
身体美容:推拿手法可以促 进身体血液循环,消除水肿, 塑造体形
面部美容:推拿手法可以促 进面部血液循环,改善肤色, 消除皱纹
皮肤护理:推拿手法可以促 进皮肤新陈代谢,改善皮肤
手法创新:结合现代医学和科技,发展出新的推拿手法 设备创新:使用现代科技设备,提高推拿效果和效率 理论创新: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完善推拿理论体系 应用创新:将推拿手法应用于更多领域,如康复、美容等
推拿手法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推拿手法的现代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推拿手法的改进和创新
推拿手法的智能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推拿手法的智能化和自 动化 推拿手法的科学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推拿手法的科学化和规范 化
02
推拿手法的发展
隋唐时期
推拿手法的发展:隋唐时期是推 拿手法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现了 许多新的手法和理论
推拿手法的应用:隋唐时期的推 拿手法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如头痛、腰痛、关节痛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推拿手法的特点:隋唐时期的推 拿手法以轻柔、舒缓为主,注重 手法的灵活运用
推拿手法的传承:隋唐时期的推 拿手法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为后世的推拿手法发展奠定了基 础
推拿手法的规范 化和标准化:推 拿手法的规范化 和标准化得到了 加强,提高了推 拿手法的疗效和 安全性
推拿手法的科学 研究:推拿手法 的科学研究得到 了重视,推动了 推拿手法的科学 化和现代化
改革开放后
推拿手法在医疗 领域的应用得到 重视
推拿学简史
推拿起源:
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 本能的按压、抚摩。
一. 推拿发展简史
1.先秦两汉时期: 《皇帝内经》.
《皇帝岐伯按摩十卷》 第一部推拿专著 、
2.晋隋唐时期:设立按摩科,分按摩博士、按 摩师、按摩工。
3.宋金元时期: 注重手法的研究和 分析。《圣济总录》
4.明清时期:万全 《 幼科发挥》 ,现 存最早《 小儿按摩 经》。小儿推拿。
5、汗法 6、和法 7、散法 8、清法
推拿常用诊断方法
一.一般检查方法 1.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关节活动度: (1)脊柱活动度 (2)上肢活动度 (3)下肢活动度 3.压痛:
(1)压痛的程度和性质 (2)压痛范围的大小和部位深浅 4.特异性临床表现
5.民国时期:形成流派
6.新中国成立后:全面发展时期、现代 医学融入、临床和试验研究。
二、推拿的基本原理
1、调整脏腑 2、疏通经络 3、行气活血 4、理筋整复
三、推拿治疗原则及治法
1. 治疗原则 治病求本 扶正祛邪 调整阴阳 三因制宜
2、 推 拿 八 法
1、温法 2、通法 3、补法 4、泻法
推拿功法学(发展史)
2013-7-25
14
2013-7-25
11
七、明清时期的功法
传统功法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广泛地为医家所掌握并 加以应用。 李时珍对功法也颇有体会。《奇经八脉考》中,参照内 丹术的资料,强调任督两脉与阴蹻脉的重要性。认为 “任督两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 坎 水 离 火 交 媾 之 乡 。 „„ 人 能 通 此 两 脉 , 则 百 脉 皆 通。„„鹿运尾闾能通督脉,龟纳鼻息能通任脉,故两 物皆长寿。此数说皆丹家河车妙旨也”。 他还提出了练功与经络的关系是“内景隧道,唯返观者 能照察之”这一著名论断。
2013-7-25
7
三、两汉时期的功法
华佗根据《吕氏春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 气亦然。”的理论,整编了一套“五禽戏”。(虎、鹿、 熊、猿、鸟)。 导引之术向仿生学靠拢,这是汉代医家对导引术的重大发 展。
2013-7-25
8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功法
1、出现了几个著名的导引养生家:张湛 、葛洪 、陶弘景 等。其中葛洪,也是一个提倡神仙导引的人。《抱朴子》一 书中,记录了练丹服药,养生延年,禳灾却邪之事。 2、古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开创了佛教禅宗,提出 了“壁观”(锻炼意念的静功修炼方法)。 3、《导引按摩》介绍了不少成套的动功 ,现存最早的华佗 五禽戏,也在本篇中。
2013-7-25
4
二、先秦时期的功法
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老子》中的“虚其心,实其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致 虚极,守静笃”等,是练功的方法。 《庄子》中的“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文中所举的 彭祖,相传是殷商时期有名的养生家,享寿八百岁,后世常以他为长 寿人物的代表。 《吕氏春秋》中记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内经》所提出的善于养生者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思想 是一致的。 石刻本《行气玉佩铭》是现存最早且较完整的关于呼吸锻练的文献记 载。
第一章推拿手法发展简史
2020/11/26
1
学习《推拿手法学》的意义
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推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对手法技能的学习、充分 训练和把握,为后续的《推拿治疗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基础技 能课之一。
第一章 推拿手法学发展简史
推拿※明代龚云林 《小儿推拿活婴秘旨》
《黄帝岐伯按摩经》 ※ 《 黄帝内经》有九篇论及推拿,并有“圆针”、“缇针”的记载。 《金匮要略》推拿治疗自缢;膏摩
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葛洪《肘后备急方》 1、颞颌关节脱位的整复手法 2、用于急救 3、膏摩术
按摩科 四科(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
隋代设有按摩博士
唐代又将按摩医生分按摩博士、按摩师、按摩工、按摩生。
谢谢!
25
2020/11/26
六、建国以后 1956年上海开设推拿训练班 1958年成立推拿专科门诊,建成专科学校 1960年代我国建成一支推拿队伍,推拿麻醉。
70年代,推拿学术活动逐渐恢复。之后,全国 中医院校相继成立了推拿专业、推拿系。
80年代,河南中医学院成立了气功推拿教研室
90年代在针灸系的基础上成立针推系,目前 又形成了推拿学科。
古称案杌、按跷、跷摩、按摩、挢引、爪幕、推按、摩挲 。
对按摩与推拿在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1、按摩无医疗治病作用。 2、只有医生做的治病推拿才是推拿,保健按摩叫“乱摩” 3、治病的叫推拿,保健的叫按摩。 4、按得痛的叫医病,按得舒服的叫保健。 5、正骨、整复错位才叫医病,揉按的叫保健。
原始社会 殷商时代:甲骨文;拊(付)
一、春秋战国时期
《导引图》最早的自我推拿图谱※ 搓腰、揉膝 《五十二病方》按、摩、抚、蚤挈、中指蚤(搔)、括(刮)、捏、摹、靡(磨)、循。
推拿学发展简史1
推拿学发展简史1推拿是一种古老的医治疾病的方法,其历史源远流长,从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年代到现在,根据各个时期的不同发展特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先秦两汉时期(公元前~~~公元220年)魏、晋、隋、唐时期(公元220~~960年)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06年)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1911年)民国时期(公元1912 ~~ 1949年之前)解放后(1949年~~至今)一、先秦两汉时期(公元前~公元220年)1、在当时的医疗方法中,推拿占有相当的地位:如远在两千余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按摩疗法就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实践,当时民间医生扁鹊运用按摩、针灸,成功地抢救了尸厥患者。
2、按摩与针灸的关系相当密切,常常结合使用:如“九针”中的“提针”和“圆针”是按摩工具。
3、当时已有针灸、按摩的分工。
4、第一部按摩著作《黄帝歧伯按摩十卷》在这一时期成书,到东汉失传。
5、秦汉时的《内经》有不少按摩的记载:如按摩可以治疗痹证、痿证、口眼歪斜和胃痛等。
6、治疗范围涉及:痿证、厥证、寒证、热证等。
二、魏、晋、隋、唐时期(公元220~960年)1、当时主要医学著作: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千金方》王焘《外台秘要》以上著作都有不少有关推拿的记载。
2、医改设施:这一时期,设有按摩专科,有了按摩专科医生。
隋代:设有按摩博士的职务。
唐代:设有按摩博士1人,按摩师4人,按摩工16人,按摩生15人。
按摩博士在按摩师和按摩工的辅助下,教按摩生“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开始了有组织的按摩教学工作。
3、治疗范围:涉及伤科、内科、五官科、小儿科及急救等方面的疾病。
4、发展了膏摩、自我按摩:在按摩时常配以药膏,以加强治疗的效果,也便于手法的充分运用。
自我按摩是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方法之一。
由于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文化、交通等均有较大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我国医学在这一时期传入朝鲜、日本、印度等国家。
中医推拿基本知识,泌尿科
(8)按摩时,有些患者容易入睡,应取 毛巾盖好,以防着凉,注意室温。当风之 处,不要按摩。
第四节、推拿异常情况的处理
(一) 晕厥
原因:病人过于紧张、体质虚弱、疲劳或饥饿 情况下,推拿手法过重或时间过长而引起。
处理:立即停止推拿,让病人平卧于空气流通 处,头部保持低位,经过休息后,一般就会自然 恢复。如果病人严重晕厥,可采取掐人中、拿肩 井、合谷、按涌泉等方法,促使其苏醒,也可配 合针刺等方法。如属于低血糖引起的晕厥,可让 受术者喝些糖水。
六、推拿的禁忌症
1.皮肤破损者,不宜推拿。如湿疹、疮疡、 烧烫伤、开放性疮口等。
2.有出血性倾向的患者,不宜推拿。如恶性 贫血、紫斑病、血小板减少等。
3.有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不宜 推拿。
4.有严重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等危重病人, 不宜推拿。
5.骨关节、骨质有疾病者慎用。
6.精神病患者慎用。
操作要点:相对用力捏住,逐渐内收上提,逐渐 放松连续。
十、拍法
用手指指腹,指尖或握 空拳,双手交替或单 手击打身体。根据手 形的不同,可分为以 下5种:
空拳盖击 空拳竖击 指尖叩击 掌侧击 拍击
十一、摇法
一手握关节近端,另一手握关节远端肢体, 使关节远端作被动的回旋转动或外展内收 或(和)屈伸运动。
擦法是用手掌掌面或大、小鱼际着力,紧贴皮肤, 作直线来回的快速摩动。
操作要领:擦法在操作时要求沉肩、垂肘、腕部 平伸,以肩关节为支点,带动肘关节屈伸,使前 臂与腕手部保持一致,作前后或左右直线往返摩 擦,不可歪斜;术者手掌向下的压力要均匀适中, 以擦动时皮肤不起褶叠为宜;速度一般要快,往 返距离要长,动作要均匀而连贯,但不宜久擦, 以局部皮肤充血潮红为度,防止擦伤皮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推拿手法学发展简史推拿手法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
因撞击、扭挫、跌损等而引起疼痛时,人们会很自然地用自己的双手去抚摩、按压受伤部位以减轻疼痛;或通过摩擦身体以抵御寒冷。
经过不断实践和总结,逐渐认识到这些抚摩、按压摩擦等动作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后来这便视为推拿手法的起源。
因此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即有了推拿手法。
并在长期的实践中,推拿手法从原来简单的下意识动作,发展成为需要经过刻苦训练才能掌握的一种具有高度技巧性的医疗运动,成为中医学中别具特色的一种治疗保健方法。
推拿一词,在汉代以前称按跷、跷摩,汉代至明代多称按摩。
推拿手法治病的文字记载,始于殷商甲骨文,当时称之为“拊”。
如殷商甲骨文中,反复出现“拊”和用“拊”来治疗小腹部疾病的记载;同时,还记载了专门从事“拊”的医师姓名,例如尹、、臭、拊等。
由此可见,当时治病的手段主要是推拿手法。
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推拿手法有按、摩、抚、蚤挈、中指搔、刮、捏7种,由于该书随墓主下葬于公元前168年,因此,其成书应早于《内经》,是目前可见的最早记载推拿手法的书籍。
不仅如此,该书还记载了我国推拿史上最早的药摩和膏摩及形式多样的推拿工具。
帛画《导引图》中则记载了以双手搓腰、揉膝的两种自我保健推拿手法。
《内经》记载的推拿手法有按、摩、推、扪、循、切、抓、揩、弹、挟、卷等11种;同时期的(黄帝吱伯按摩)十卷被认为是最早的推拿专著,惜已佚失。
《汉书·苏武传》记载了用足踩背,救醒苏武的一种推拿方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则记载了仓公淳于意以冷水拍击头部,配合针刺治疗川王之病的过程。
《金匮要略·杂病方》中详细记载了用推拿手法救治自缢的人工呼吸法,其中运用的手法有摩、捋、屈伸、按、揉、踩等6种。
这些记载大多只涉及手法的名称,对手法的具体操作方法缺乏详细描述。
晋隋唐时期,推拿在医学领域的地位较高,它不仅是医学教育的四大科目之一,而且,推拿手法还被应用到骨伤和外科疾病的治疗中,有了新的发展。
晋·葛洪《肘后救卒方》记载了许多推拿手法及其运用。
如掐人中穴治疗昏厥,指按胃脘部治疗“心卒痛”,抄举法治疗急腹痛,背法急救溺死,抓法治疗“卒腹痛”等。
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法,首见于《医心方》,其引《肘后救卒方》遗文曰:“治失欠颌车磋开张不合方:一人以指牵其颐,以渐推之则复入。
推当疾出指,恐误啮伤人指也。
”此即将牵引法、推法按一定次序进行操作的手法联合运用,从而开创了手法联合运用的先河。
此外,尚有一些捏脊法、捏肩井法、检查手法等亦有记载。
东晋·刘涓子《刘涓子鬼遗方》中记有擦法与拓法治疗皮肤病。
唐·孙思《千金要方·养生篇·推拿法》记有“老子推拿法”42式,即将导引与推拿相结合,扩大了推拿的范畴,开拓了保健推拿的领域,其中涉及推拿手法有按(捺)、摩、模、捻、掘、振、摇、拍打、扭(捩)、托、抱、顿、挽等13种。
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介绍了揣、摸、捻、捺4种检查诊断手法和拔伸、撙捺、捺正治疗手法。
指出“凡认损处,只要揣摸,骨头平正不平正便可见;凡左右损处,只相度骨缝,仔细捻捺,忖度便知大概。
凡拔伸,且要相度左右骨如何出,有正拔伸者,有斜拔伸者。
若骨出向左,则向右边拔入;骨向右出,则向左拔入。
拔伸,当相近本骨节损处,不可别去一节骨上。
拔伸不入,撙捺相近,要骨头归旧,要撙捺皮将就入骨。
凡捺正,要时时转动使活。
”对手法诊治骨折的论述可谓系统而完备。
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真浩篇》中载有用“曲折法”治疗“手臂不授”、“举身不授”等病症,即是运用推拿手法而使患者肢体关节屈伸的被动运动手法。
宋金元时期对推拿手法的理论进行了全面总结,推拿手法在治疗骨伤科疾病方面又有新的发展。
由政府编著的《圣济总录》对推拿手法进行了总结、归纳与分析。
认为推拿与导引是两门不同的学科,就推拿的含义及按法与摩法的区别进行了阐述。
指出“世之论按摩,不知析而治之,乃合导引而解之。
夫不知析而治之,固已疏矣,又合以导引,益见其不思也。
”又说:“大抵按摩法,每以开达抑遏为义。
开达则雍蔽者以之发散,抑遏则傈悍者有所归宿。
”并对手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几种“按之痛止”、“按之无益”、“按之痛甚”的具体情况。
此外,还取宋以前10余家养生学派保健推拿方法之长,编成一套14节的养生功法,其中11节是自我保健推拿方法。
宋·《苏沈良方》所载掐法疗脐风,是推拿手法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最早记载;宋·张杲《医说·仆打伤》记载的搓滚竹管治筋缩,开创了用器械代替推拿手法促进筋腱、关节功能康复的先河。
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载有利用患者自身的重力牵引整复的多种方法,例如肩关节脱位的坐凳架梯法、筋关节前脱位的倒吊复位法和脊椎骨折的悬吊复位法。
明清时期,小儿推拿形成独立体系,成人推拿形成一些流派,推拿手法有较大发展。
明·徐用宣《袖珍小儿方》的“秘传看惊掐惊口授心法”是最早的小儿推拿专题文献,后经庄应棋增补的《补要袖珍小儿方论》,载有掐、揉、按、推、擦5种推拿手法,另有“龙入虎口”、“苍龙摆尾”2种复式操作法,这是小儿推拿复式操作法的最早记载。
明·杨继洲《针灸大成·按摩经》是现存最早的小儿推拿著作,书中载有掐、揉、椎、按、摩、运、摇、搓、分、合、点、摘、刮、捻、扯(挎)、推拂等16种推拿手法,并介绍了黄蜂出洞、水底捞月、凤凰单展翅、打马过河、飞经走气、按弦搓摩、天门入虎口、猿猴摘果、赤风摇头、二龙戏珠、丹风摇尾、黄蜂入洞、凤凰鼓翅,孤雁游飞、运水入土、运土入水、老汉板缯、肘走气、龙入虎口、苍龙摆尾共20种小儿推拿复式操作法。
明·龚廷贤《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是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单行本,新增滚、笃、打拍、开弹、拿5种推拿手法,以及乌龙双摆尾、老虎吞食、拿十二经络法3种复式操作法。
明·周岳甫《小儿推拿秘诀》对拿法有较详细的介绍,并对推法、运法等加以阐明。
同时书中还介绍复式操作法9种。
明·朱棣等编辑的《普济方·折伤门》中记载正骨手法27种。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疡医准绳·损伤门》记载15种骨折脱位的整复手法,王氏认为“凡捺,要手法快便,要皮肉相执平整;整拔亦要相度难易,或用三四人,不可轻易。
”清·熊应雄《小儿推拿广意》中介绍推拿手法9种,复式操作法14种,在手法的运用上,提出“推拿面部次第”、“推拿手部次第”等操作顺序。
清·夏鼎《幼科铁镜》介绍了推、拿、掐、揉、运、捻、摇、分8种手法。
清·骆潜庵《幼科推拿秘书》介绍了按、摩、推、拿、掐、揉、运、分、合、点、摇等11种手法,将复式操作法称为“十三大手法”,新增“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和“总收法”2种,并对推拿手法的操作次数,提出不必拘泥于“一岁三百”,而要审定主穴,多用工夫。
清·夏云集《保赤推拿法》专论操作,介绍了43种操作方法,在“凡例”中简释了推、拿、挤、搓、摇、捻、扯、运、刮、分、合等11种手法的操作要领。
清·张振鋆《厘正按摩要术》首次将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归纳为“按、摩、掐、揉、推、运、搓、摇”八法,认为拿法是诸种手法之统称。
清·唐元瑞《推拿指南》载有关眼疾的各种推拿操作方法6l条。
清·吴谦等《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将正骨推拿手法归纳总结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并对其操作方法与要领、注意事项、使用范围等做了详细描述,认为手法正骨具有一定优越性,强调手法医生“必家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以手扪之,自悉其情”。
如手法使用不当也可出现副作用,因此提出“法之所施,使思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的技术要求,对后世影响较大。
明清时期,以手法为特色形成的流派主要有点穴推拿、一指禅推拿、内功推拿等。
点穴推拿是以点法和按法为主要手法,在有关经穴、奇穴、特定穴和特定线路上进行操作,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推拿流派。
其代表人物有明代异远真人(公元1506~1565年),著有《跌损妙方》;清代江考卿(公元1770~1845年),著有《江氏伤科方书》;清代赵廷海(公元182l~1861年),著有《救伤秘旨》;清代王文(公元1840~1927年),口授《推按精义》等。
《推按精义》中的基本手法有补、泻、调、压、推、拨、分、扣、按9种。
清代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在扬州一带流行的一指禅推拿流派的基本手法有一指禅推法、拿、按、摩、滚、捻、搓、抄、揉、缠、抖、摇等10余种,一指禅推法是其主要手法,手法的特点强调以柔和为贵,要柔中寓刚,刚柔相济,动作连贯细腻,雅而不俗;同时要求刻苦练习手法,使之达到“持久、有力、均匀、柔和”的技术要求,使手法的功力深透于内。
内功推拿流派是在锻炼“少林内功”的基础上结合治疗内外伤疾病的经验,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起源尚无确切资料可证。
据考始在北方流传,至清代末期才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和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
内功推拿以平推法为基本手法,还有拿、擦、压、分、合、理、劈、搓、抖、运、击、揉点、扫散、拔伸等10余种手法。
内功推拿在应用时有一套“常规操作方法”。
手法操作要求刚劲有力,刚中寓柔,操作快速,连贯有序。
也要求病人锻炼“少林内功”的有关姿势,以达扶正祛邪的目的。
民国时期,推拿手法的发展在总体上处于低潮。
但推拿流派有所发展,滚法推拿流派即是在继承一指禅推拿的基础上,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
该流派以法和揉法为主要手法,以按、拿、揉、搓、捻5法及被动运动为辅助手法,并强调病人要作针对性的自主性运动锻炼。
其它流派如一指禅推拿、正骨推拿、内功推拿、脏腑点穴推拿、点穴推拿等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建国后,推拿古籍的整理和出版,推拿新著和译作,推拿科研和教育、推拿医师素质的提高等各方面的工作都使推拿学术得到了全面发展。
1960年,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编著的《推拿学》是该时期很有影响的第一部推拿专著,载有推、拿、滚、擦、按、摩、揉、缠、点、掐、捻、搓、摇、抖、拍、打、抹、弹、分、合20种成人推拿手法,以及按、摩、掐、揉、推、运、搓、摇8种小儿推拿手法,并附有24种小儿推拿操作法,其中复式操作法13种。
次年,上海中医学院编著的《中医推拿学讲义》作为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增入“捏法”1种成人手法,“掐法”、“拿法”2种小儿手法。
1974年,上海中医学院编著的《推拿学》作为上海地区的大学教材,载成人手法17种,其中新增“扳、背、踩、拔伸、屈”5种运动关节手法;小儿手法13种,其中新增“捻、刮、扯”3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