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考生物一诊试卷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生物试题(一)(解析版)
巴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沙眼衣原体是--类严格的细胞内寄生原核生物,有较复杂的、能进行-定代谢活动的酶系统,但不能合成高能化合物。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沙眼衣原体细胞内的某些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B.沙眼衣原体无丝分裂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C.沙眼衣原体不能合成高能化合物的原因可能是无相关的酶D.沙眼衣原体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2.水和无机盐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影响非常大。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水分子易与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结合,因此可作为维生素D等物质的良好溶剂B.活性蛋白失去结合水后会改变空间结构,重新得到结合水后能恢复其活性C.无机盐是构成细胞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Fe2+参与血靛蛋白的组成D.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3.图1为牛胰岛素结构图及其局部放大示意图,该物质由51个氨基酸组成,其中-S-S-是由两个-SH脱去两个H形成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胰岛索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和氮原子数分别是53、52B.将图示牛胰岛素彻底水解为氨基酸后,相对分子质量增加888C.该胰岛索能催化葡萄糖合成肝糖原从而降低血糖浓度D.人和牛的胰岛素分子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组成它们的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不同4.图2为一个DNA分子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的每个五碳糖都同时连接2个磷酸基团B.图中有4种核苷酸,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中只含其中3种核苷酸C.DNA发生初步水解的过程中,发生断裂的健是②④D.DNA分子中的氮元索,分布在其基本骨架上5.哺乳动物的细胞膜具有不同类型的磷脂(SM、PC、PE、PS和PI),磷脂均由亲水性的头部和疏水性的尾部组成。
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生物部分一、选择题(共36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有关甲型H1N1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都含有C、H、O、N、PB.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C.都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D.都必须寄生在细胞中才能繁殖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需用清水漂洗B.通过是否产生C02可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高度分化的细胞一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D.先将淀粉、淀粉酶混合再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卵细胞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B.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C.单倍体育种所获得的植株往往因为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异常而不能产生正常配子D.“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显微镜下看到少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4、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三种生物(用M、N、P表示)的细胞结构时,发现其细胞结构a~e具有下列特征:a、b、c均有双层膜,其中a的膜上有小孔,而b、c没有小孔;d与有丝分裂有关;e 由囊泡结构构成。
根据试样M、N、P的细胞结构比较表,判断M、N、P分别是(注:“+”表示存在,“一”表示不存在)细胞结构 a b c d e试样M —————试样N + + + —+试样P + + —+ +A.菠菜叶、大肠杆菌、鼠肝 B.大肠杆菌、鼠肝、菠菜叶C.大肠杆菌、菠菜叶、鼠肝 D.鼠肝、菠菜叶、大肠杆菌5、珠蛋白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如果将来自非洲爪蟾的网织红细胞的珠蛋白mRNA,以及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非洲爪蟾的卵细胞中,结果如下图甲所示。
如果注射含有珠蛋白mRNA的多聚核糖体以及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则结果如下图乙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外源mRNA的注入不影响卵细胞自身蛋白质的合成B .珠蛋白mRNA 在卵细胞中可能竞争利用其中的核糖体C .若不注入珠蛋白mRNA 卵细胞也能合成少量珠蛋白D .卵细胞内没有控制珠蛋白合成的基因6、prp s蛋白 转变成prp sc 蛋白并在神经细胞内积累时,能导致疯牛病。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适应性月考试题(一)(含解析)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适应性月考试题(一)(含解析)1.如图是有关人体内的某种化合物的结构组成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分子的元素组成有C、H、O、N、P,且该分子包含有疏水的头部和亲水的尾部B. 该物质和蛋白质分子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使脂溶性小分子能优先通过C. 从鸡的红细胞中提取的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该细胞表面积的2倍D. 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该化合物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答案】D【解析】【分析】流动镶嵌模型: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运动的,因此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详解】A、图示分子为磷脂,因此元素组成有C、H、O、N、P,且该分子包含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A错误;B、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使脂溶性小分子能优先通过,B错误;C、鸡不属于哺乳动物,因此鸡的红细胞中含有除了细胞膜以外的细胞器膜和核膜,提取的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的面积大于该细胞表面积的2倍,C错误;D、磷脂是生物膜的结构组成部分,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生物膜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D正确。
故选D。
2.下列关于检验“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的实验,说法错误的是()A. 该实验选择紫色的洋葱鳞片叶是因为其外表皮细胞大液泡中含有色素,便于观察B. 该实验的思路是将细胞先后浸润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和清水中,观察液泡大小变化C. 该实验并未设置对照组,所以没有遵循对照原则D. 该实验过程中先后进行了3次观察,且都可只用低倍镜观察【答案】C【解析】【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
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要选择有颜色的材料,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都相同,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2020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题及答案
2020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B. 各种生物体(除病毒外)都能进行的过程是3C. 1、3和4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D. 2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2.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采用标志重捕法对田鼠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发现在最初调查的—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B.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 t=N0λt,其中λ为1.015C.若已被捕捉、标记过的田鼠不易再次被捕捉到,则估算数值会偏小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3.将完好的某动物神经元浸泡在任氏液(模拟细胞外液)中进行实验,A、B为神经元膜外侧的两处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可测得A、B两处的电位不相同B.静息状态时,细胞内的Na+浓度高于任氏液C.B处兴奋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D.往任氏液加人Na+内流阻断剂,A处将不能产生兴奋4.下列几项在形成蛋白质分子结构层次中,从小到大依次是()①氨基酸②C、H、O、N等元素③氨基酸脱水缩合④一条或几条肽链连在一起⑤多肽⑥蛋白质A. ②→①→③→④→⑤→⑥B. ②→①→③→⑤→④→⑥C. ①→③→②→④→⑥→⑤D. ②→①→⑥→③→④→⑤5.如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C.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的一种空间结构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作物品种6.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上升。
2019-2020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称为()A.六倍体B.三倍体C.二倍体D.单倍体2. 控制玉米株高的4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对玉米株高的作用相等。
已知基因型aabbccdd的玉米高10 cm,基因型AABBCCDD的玉米高26cm。
如果已知亲代玉米是10 cm和26cm高,则F1的表现型及F2中可能有的表现型种类是A.12 cm、6种B.18 cm、9种C.12 cm、9种D.18 cm、6种3. 下列各项中,在跨膜运输时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的是()A.O2进入组织细胞B.红细胞吸收葡萄糖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D.组织细胞排出Na+4. 下列各项,不能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一项是()A. 动植物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各种生理活动B. 动植物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C. 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的东北虎形成了一个种群D. 动植物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5. 研究发现,当血糖浓度高于某水平时,肝细胞膜上的某种载体蛋白可将葡萄糖转运至细胞内;当血糖浓度低于某水平时,该载体蛋白又能将葡萄糖由细胞内转运出细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葡萄糖的运输方向与细胞内外葡萄糖的相对浓度有关B. 该载体蛋白转运葡萄糖进出肝细胞均不需要消耗ATPC. 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该载体蛋白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D. 胰岛B细胞合成的激素可以促进血液中葡萄糖进入肝细胞6. 下列有关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仍是活细胞,只是其膜的通透性增强B. 在实验材料选取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都可行C. 在实验中,需将两滴吡罗红和甲基绿染液先后滴在载玻片上D. 冲洗涂片时,要用蒸馏水迅速冲洗载玻片10s7. 层粘连蛋白是一种大型的糖蛋白,由一条重链(α)和两条轻链(β1、β2)经二硫键交联而成。
2020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卷及答案
2020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某生态系统部分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部分营养级的部分能量值(单位:J·m-2·a-1)如图。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草→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①→肉食性动物①是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B.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X分别代表热能和CO2C.肉食性动物①属于初级消费者,由草食性动物到①的能量传递效率是3%D.①同化的能量中只有约3.11%用于①的生长、发育和繁殖2.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能保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是由于A.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B. 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C.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 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3. 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左图,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右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蛋白质中含有两条肽链49个肽键B.该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6C.从右图可推知该蛋白质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氨基D.图2中表示R基的是①①①①4. 动物体内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称为干细胞。
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a过程表示干细胞能自我更新,主要通过有丝分裂实现B.b、c过程表示干细胞具有分化能力,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a、b、c过程中形成的三种细胞具有完全不同的蛋白质D.a、b、c过程中形成的三种细胞一般都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5. 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核酸是生物体内具有遗传功能的大分子化合物B.真核生物中,DNA和RNA都可以作为遗传物质C.含有核酸的细胞结构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等D.核酸是病毒的组成成分之一6. 下列选项中与其他选项不属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A.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B.摩尔根实验室的红眼果蝇种群中出现了白眼雄果蝇C.纯合黄色圆粒豌豆与纯合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子二代中出现了4种表现型D.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加入S型菌DNA的培养基中部分R型菌转化为S型菌7. 将紫色水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原因是()A.细胞壁在加温中受到破坏B.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变大C.加温使原生质层失去了选择透过性D.加温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8. 下列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导致实验失败的操作是()A. 鉴定还原糖时,60①水浴加热B. 鉴定脂肪时,在花生种子匀浆中滴加染液后,直接进行观察C. 鉴定蛋白质时,把A、B液混合后再加入蛋白质样液中D. 鉴定淀粉时,直接把碘液加入到淀粉样液中9. 下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①①①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B. 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①的变化趋势C. 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D. 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10. 科学家在太空船上做实验处理如下图,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浓度:a>b>c=d,①①①①胚芽都出现生长现象B.生长素浓度:a=b=c=d,①①①①生长状况基本相同C.生长素浓度:a>c=b>d,①生长最快D.生长素浓度:a>c=d>b,①生长最快11. 生物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A.磷脂和胆固醇B.载体蛋白C.蛋白质、磷脂D.膜蛋白和糖蛋白12.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①抗原都是外来异物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①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①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①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免疫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①过敏反应一定会破坏组织细胞①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通过体液免疫进行的A.两项B.三项C.四项D.五项13. 如图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 物质I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细胞和其他细胞都可以产生,主要存在于细胞表面B. 物质I具有促进细胞D增殖分化的作用,而且是正反馈调节C. 细胞B和C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D. 图中细胞B和细胞C能够对病菌进行特异性识别,细胞A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14. 下列关于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链是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基础B.糖类、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C.细胞利用种类较少的小分子脱水合成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分子D.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15. 如图是根据细胞器的相似或不同点来进行分类的,下列选项中不是此图分类依据的是()A.有无膜结构B.单层膜还是双层膜C.有无色素D.是否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一诊模拟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巴蜀中学2020届“一诊”模拟测试卷理综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伞藻的嫁接实验直接体现了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中心B. 线粒体外膜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比内膜的少,说明内膜的功能更复杂C. 同一个生物体内,不可能具有两种无氧呼吸方式所需的一系列酶D. 正常情况下,同一个人肝细胞和皮肤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1、科学家对单细胞伞藻的幼体进行嫁接,将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长出了伞帽;将乙的伞柄嫁接到甲的假根上,观察伞帽形态。
甲乙两组的伞帽形态都与提供细胞核的个体相似,说明了细胞核是遗传的调控中心。
2、线粒体内膜因含有大量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所以蛋白质含量高于外膜,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其蛋白质的含量和种类就越多。
3、代谢旺盛的细胞含线粒体较多。
【详解】A、伞藻嫁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不能说明是代谢的控制中心,A错误;B、线粒体外膜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比内膜的少,说明内膜的功能更复杂,B正确;C、同一个生物体内可能具有两种无氧呼吸方式的一系列酶,如马铃薯的块茎细胞存在含有催化产生乳酸的酶,叶肉细胞存在含有催化产生酒精的酶,C错误;D、正常情况下,同一个人肝细胞和皮肤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不同,D错误。
故选B。
2.细胞一生要经历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等生命历程。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是通过细胞的编程性死亡清除的B. 细胞在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过程中都涉及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 同种生物的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的染色体数目相同D. 若细胞内抑癌基因或原癌基因发生突变,细胞即会发生癌变【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凋亡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属正常死亡。
2.细胞分化是指起源相同的一种或一类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但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一定是细胞分化,细胞分裂、衰老、凋亡、癌变过程都涉及细胞分化。
重庆2020届一诊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含答案
重庆2020届一诊生物试题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在无机自然界找不到的特有元素B.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种类是评价食物中蛋白质成分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C.血红蛋白和胰岛素的功能不同是因二者氨基酸的连接方式不同D.蛋白质发生热变性后结构变得松散,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2.暴雨导致玉米地长期积水时,玉米根细胞代谢会受影响。
以下关于根部细胞说法正确的是A.过度吸水涨破B.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对无机盐的吸收速率加快D.利用ATP水解产生的核昔酸合成DNA3.免疫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胸腺是B淋巴细胞生成、发育和分布的场所C.感染流感病毒后引起的发热、发炎属于免疫反应B.人体免聂素统可直接识别血糖浓度的变化D.接种疫苗所获得的免疫力可遗传给后代4.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分裂间期又包括-个DNA复制期(S期)和复制期前后的G期和G2期。
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
研究者用某抗癌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一段时间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相比,体外培养的癌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能够无限增殖B.图中ac两峰之间的b段细胞正在进行的与细胞分裂有关的主要活动是DNA的复制C.图中结果说明该药物可以将癌细胞阻滞于细胞周期中的G2期和M期D.如果用秋水仙素处理癌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其a峰和c峰的细胞数目将分别增多、减少5.研究发现,将胃泌素释放肽注射到小鼠脊髓后,小鼠立刻会有抓痒行为;若在小鼠的脊髓里杀死表达胃泌素释放肽受体的神经元,不论向这些小鼠身上注射何种致痒物,小鼠都不抓痒。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胃泌素释放肽在突触间隙中通过协助扩散到达后膜完成信息传递.B.胃泌素释放肽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打开,Na+内流C.将胃泌素释放肽注射到脊髓后,小鼠出现抓痒行为,属于非条件反射D.促进胃泌素释放肽受体基因的表达,可缓解或治疗瘙痒6.果蝇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如红眼/白眼、直刚毛/焦刚毛、正常翅/翅外展等,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2020年重庆奉节县巴蜀中学高一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0年重庆奉节县巴蜀中学高一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物质中都含有肽键(—CO—NH—)的一类物质是 ()A.脂肪、载体和生长激素B.胰岛素、载体和抗体C.胆固醇、载体和酶D.维生素D、甲状腺激素和雌性激素参考答案:B2. 下列各种反应分别在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中完成的是()A.葡萄糖的分解、CO2的固定、CO2的产生B.葡萄糖的分解、CO2的产生、C3的还原C.丙酮酸的分解、水的生成、氧的利用D.蛋白酶的合成、C3的还原、CO2的固定参考答案:A【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1、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C6H12O6→2丙酮酸+2ATP+4[H];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中):2丙酮酸+6H2O 6CO2+20[H]+2ATP;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上):24[H]+6O212H2O+34ATP.2、光合作用过程:(1)光反应(类囊体薄膜):水的光解:2H2O→4[H]+O2;ATP的形成:ADP+Pi+能量→ATP.(1)暗反应(叶绿体基质):CO2固定:CO2+C5→2C3;C3的还原:2C3→(CH2O)+C5.【解答】解:(1)细胞质基质是细胞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能发生葡萄糖的分解,即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2)叶绿体基质是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场所,能发生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3)线粒体基质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发生的反应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CO2和[H].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和场所,能准确判断各场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再做出准确的判断即可.3. 下列是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正确的是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视野亮度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参考答案:D4. 下图为某种植物在夏季晴天的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判断是 ( )A.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B.ce段下降主要是由于气孔关闭造成的C.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D.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参考答案:B5.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聚积的雨水中还生活着水蚤等多种生物,树洞中还有老鼠、蜘蛛等.下列各项中,与这段朽木的“生命结构层次”水平相当的是()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害虫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C.一片松林D.一片松林里的全部生物参考答案:C【考点】11: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一段朽木及其上面生活的生物,既包括生物群落,又包括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故找出属于生态系统的即可.【解答】解: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虫害,包括多种动物,为多个种群,A错误;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为一个种群,B错误;C、一片松林包括松林里的所有生物,又包括无机环境,故为一个生态系统,C正确;D、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D错误.故选:C.6. 对下列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B.细胞分裂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C.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D.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参考答案:D7. 有关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糖是动物体内特有的糖B. 发芽的小麦中含有丰富的蔗糖C. 纤维素和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D. 所有糖类均是能源物质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糖类的种类、分布和功能,要求考生理解与糖类有关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020年重庆市巴县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重庆市巴县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原核细胞结构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B.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不具有统一性C.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 新细胞是从老细胞的细胞核中产生的2. 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实验需分别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 搅拌目的是使大肠杆菌破裂,释放出子代噬菌体C.35S标记噬菌体的组别,搅拌不充分可致沉淀物的放射性增强D.32P标记噬菌体的组别,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3. 基因型为Aa的某植株产生的a花粉中,有2/3是致死的。
则该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子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A.3:4:1B.9:6:1C.3:5:2D.1:2:14. 人体造血干细胞分化存在如下过程:造血干细胞→淋巴干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母细胞转移到不同器官可分别分化为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可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T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可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分化过程未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适宜条件下各细胞均能体现全能性B.在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某种基因可能都处于活跃状态C.浆细胞开始凋亡时,细胞中所有的基因都不能表达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在效应T细胞的作用下死亡属于细胞坏死5. 正在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
该病原体是一种RNA病毒。
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毒的遗传物质的元素组成有5种B.该病毒属于原核生物C.该病毒的蛋白质组成单位是氨基酸D.该病毒进入人体后,可在肺部细胞中增殖6. 控制好糖类的摄入,真正有益于身体健康。
2020-2021学年重庆市巴县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重庆市巴县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和细胞器都以生物膜为边界与周围的环境隔开B. 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以分解衰老的细胞器C.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只有一层膜,都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D. 细胞液又称细胞质基质,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2. 1975年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问世,标志着现代免疫学时代的到来。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获得是以杂交瘤技术为基础的B. 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检测某些肿瘤、病原体、激素等C. 鼠源性单克隆抗体进入人体后不会被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D. 转基因技术开辟了生产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新途径3. 玉米的性状中,黄对白、非甜对甜为显性,两种性状独立遗传。
让纯合的黄色甜玉米与白色非甜玉米杂交,得到F1,再让F1自交得到F2,若在F2中有黄色甜玉米150株,则F2中性状不同于双亲的杂合子株数约为()A. 150株B. 200株C. 300株D. 400株4. 1958年,科学家设计了DNA复制的同位素示踪实验,实验的培养条件与方法是:(1)在含18N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使DNA均被15N标记,离心结果如下图的甲;(2)转至14N的培养基培养,每20分钟繁殖一代;(3)取出每代大肠杆菌的DNA样本,离心。
下图的乙、丙、丁是某学生画的结果示意图。
下列有关推论,正确的是()A.出现丁的结果需要60分钟B.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繁殖一代的结果C.转入培养基中繁殖三代后含有14N的DNA占3/4D.丙图的结果出现后,将此时的DNA热变性后离心分析可得出半保留复制的结论5. 对大鼠切除垂体和胰腺,随后进行单独使用生长激素、胰岛素,同时使用两种激素,观察大鼠生长情况,结果如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 实验前切除胰腺和垂体是为了排除体内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动物生长的干扰B. 器官切除、三次注射之间不应有时间间隔C. 器官切除前与每次激素使用后的大鼠生长情况可以构成相互对照D. 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激素同时使用对大鼠生长具有相互增强效应的特点6. 如图为某细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的①~①是细胞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图是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B. 此细胞不是原核细胞,也不可能是植物细胞C. 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 结构①和①都存在碱基A和T的互补配对7. 如图为某一个二倍体生物体内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 图①产生的子细胞不一定为精细胞B. 图中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有①①①C. 一般不用该生物的性腺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D. 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①①①8.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赤霉素既可以促进细胞伸长,也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B.脱落酸主要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C.当乙烯的含量增高时,抑制了生长素促进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D.用适宜浓度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染色体数减半的无子番茄9. 某种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答】
A、伞藻嫁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不能说明是代谢的控制中心,A错误;
B、线粒体外膜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比内膜的少,说明内膜的功能更复杂,B正确;
C、同一个生物体内可能具有两种无氧呼吸方式的一系列酶,如马铃薯的块茎细胞存在含有催化产生乳酸的酶,叶肉细胞存在含有催化产生酒精的酶,C错误;
C、随着日照周期变化,褪黑素白天分泌减少,晚上分泌增多,某人长期睡前玩电脑扰乱了生物钟,这与光线刺激引起褪黑素分泌减少相关,C正确;
D、褪黑素白天分泌减少,晚上分泌增多。在淋巴细胞中含有褪黑素的特异性受体,熬夜可能减少褪黑素的分泌,影响淋巴细胞的作用进而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D正确。
5.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调査报告显示,有超过60%的受访者错用抗生素来治疗感冒。其实感冒多是由病毒引起,只有在细菌感染时用抗生素治疗才可能有效。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将组成生物的________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而能量流动则在生物群落中沿着________渠道进行。
(2)由于草原生态系统降雨稀少,草原上的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但乔木非常少见;动物大多数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
4、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5、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解答】
A、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提出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A正确;
B、萨顿通过研究蝗虫生殖细胞的形成,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错误;
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因组1中甲种与乙种生物数量变化曲线为A、C,所以此时乙种与丙种生物数量变化曲线应为D、E。
【解答】
A、根据分析,组1中乙种群数量曲线应该是C,40天时乙种的种群数量为600只,而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30 mL,所以此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20只/mL,A正确;
组1:甲、乙分别在两个容器中饲养,甲数量变化如图曲线A
组2:甲、乙在同一容器中饲养,数量变化分别如图曲线B、F
组3:乙、丙在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的少,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组1实验中,第40天时乙种群密度为20只/mL
B.组1实验中,甲种群数量变化主要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
草原生态系统降雨稀少,草原上的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灌木丛和乔木非常少见,导致动物大多数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共同进化(或协同进化)。
生态系统中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一般只有10%~20%输入到第二营养级,但第二营养级包括了多种食草动物,而兔群只是第二营养级的一部分,因此获得的能量不足10%。
(3)生态系统中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但兔群从草原植物中获得的能量往往不足所有可食草本植物总能量的10%,导致这种“不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目前,草原生态系统中鼠害、虫害日益严重,需要人类及时防治。从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来分析,防治的目的是________。
A.有的抗生素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则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核糖体结构可能有所不同
B.经常使用抗生素来治疗感冒会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变异
C.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的抗药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升高
D.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肠道里的一些菌群失调,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答案】
B
【考点】
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解析】
滥用抗生素是出现超级细菌的原因;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因为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就出现了现在所谓的“超级细菌”。
【解析】
结合题意分析可知,通过“光周期信号→松果体→褪黑素白天分泌减少,晚上分泌增多”途径对生物钟的调控。在淋巴细胞中含有特异性褪黑素受体,说明褪黑素可以与相应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从而影响免疫力。研究发现,切除雌鼠的松果体会引起卵巢增生肥大,注射褪黑素会导致卵巢重量减轻。褪黑素可能通过下丘脑﹣垂体抑制性腺的发育。
2、细胞分化是指起源相同的一种或一类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但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一定是细胞分化,细胞分裂、衰老、凋亡、癌变过程都涉及细胞分化。
【解答】
A、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维持内环境稳定,是通过细胞的凋亡完成的,A正确;
B、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癌变的过程中都涉及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
【考点】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解析】
一、能量流动的特点:
1、单向流动:
能量流动只能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不可逆转,也不能循环流动;同时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无法循环。
2、逐级递减:
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传递到下一营养级。
【解答】
A、褪黑素白天分泌减少,晚上分泌增多,致盲小鼠松果体内,褪黑素合成量多于正常小鼠,与褪黑素合成有关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小鼠,A错误;
B、褪黑素是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内源激素。切除雌鼠的松果体会引起卵巢增生肥大,注射褪黑素会导致卵巢重量减轻。可见褪黑素可能作用于下丘脑,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减少,抑制卵巢的发育,B正确;
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甲种生物数量变化为曲线是B,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因食物相同,所以甲种与乙种生物之间应属于竞争关系,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此时甲种与乙种生物数量增长都应比在组1中单独培养慢,因而组1中乙种生物数量增长要比组2中的高,变化曲线应为C(因D、E比F在前面增长慢)。
C、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错误;
D、艾弗里是第一个通过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科学家,D错误。
4.褪黑素是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内源激素。随着日照周期变化,褪黑素白天分泌减少,晚上分泌增多。在淋巴细胞中含有褪黑素的特异性受体。研究发现,切除雌鼠的松果体会引起卵巢增生肥大,注射褪黑素会导致卵巢重量减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T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 S或 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答案】
C、H、O、N、P、S等元素(或化学元素),食物链和食物网(或营养结构)
共同进化(或协同进化)
(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一般只有10%~20%输入到第二营养级,)但第二营养级包括了多种食草动物,而兔群只是第二营养级的一部分,因此获得的能量不足10%
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B、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B正确;
C、根据分析,组3乙、丙的曲线分别是D、E,二者竞争结果表现相互抑制,因为3组条件下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的少,C错误;
D、动物的分层现象,有利于动物充分利用食物等生活资源,D正确。
二、非选择题
草原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群落结构简单,受降雨影响大;不同季节或年份草原景观差异较大。
2020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考生物一诊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伞藻的嫁接实验直接体现了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中心
B.线粒体外膜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比内膜的少,说明内膜的功能更复杂
C.同一个生物体内不可能具有两种无氧呼吸方式的一系列酶
D.正常情况下,同一个人肝细胞和皮肤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相同
A.致盲小鼠松果体内,与褪黑素合成有关酶的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小鼠
B.褪黑素可能作用于下丘脑,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减少,抑制卵巢的发育
C.某人长期睡前玩电脑扰乱了生物钟,这与光线刺激引起褪黑素分泌减少相关
D.熬夜可能减少褪黑素的分泌,影响淋巴细胞的作用进而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答案】
A
【考点】
动物激素的调节
D.若细胞内抑癌基因或原癌基因发生突变,细胞即会发生癌变
【答案】
D
【考点】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细胞凋亡的含义
细胞癌变的原因
细胞的减数分裂
【解析】
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叫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在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的生长发育、维持内环境稳态及适应环境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的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解答】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将组成生物的C、H、O、N、P、S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而能量流动则在生物群落中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渠道进行。
B.萨顿通过研究蝗虫生殖细胞的形成,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提出“基因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
D.格里菲斯是第一个通过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科学家